第二掌背动脉逆行皮瓣修复示中指皮肤缺损

合集下载

第二掌骨背筋膜皮瓣修复食指、中指近节皮肤软组织缺损

第二掌骨背筋膜皮瓣修复食指、中指近节皮肤软组织缺损
织 缺 损取得 良好疗 效 , 现报 道如 下 。
1 临床 资料 1 . 1 一 般 资料
点, 筋 膜 蒂 通 过皮 下 隧道 , 皮瓣 修 复 缺 损 区 。 术 后 常 规予 低 分子 肝 素针 4 2 5 0 I U, 1 天 1次 ,皮 下注 射 , 抗
2 0 1 2年 1 月一 2 0 1 4年 1 2月 在 我 院 凝 , 共 1 周; 罂粟碱针 3 0 m g , 每6 h 1次 , 肌 肉注 射 ,
出液 , 保护表皮 , 经换药后愈合。 有1 例 因缝合过紧 ,
本组 l 2例均 手术 治 疗 。① 测 量缺 损 区大 小 , 标 皮瓣颜 色苍 白 , 予 张力过 高处 拆 线后 皮 瓣血 运恢 复 。 记 皮瓣 旋 转轴 点 、 轴 心线 及切 取 皮瓣 的位 置及 大 小 , 优9 例( 7 5 . 0 %) , 良 3例 ( 2 5 . 0 %) 。
皮肤软组织缺损超过近节范围的患者。②不同意第 指活 动功 能较差 。 二掌骨背筋膜皮瓣手术方案的患者 。③不能长期随 3 . 2 结 果 l 2 例患者皮瓣全部存活 , 无皮瓣坏死
访 的患者 。
病例 , 无 感染 病 例 , 有 2例 出现 水 泡 , 予 穿刺 释 放 渗
2 治 疗方 法
药, 2 0 0 8 , 1 8 ( 1 5 ) : 2 4 — 2 5 .
[ 5 ]T a m a t e a J A, T u ’ a k o i K, C o n a g l e n J V, e t a 1 . T h y r o i d c a n c e r
( 收稿 : 2 0 1 4 — 0 7 — 1 9 修回: 2 0 1 5 — 0 1 — 2 3 )

第二掌背动脉远端皮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第二掌背动脉远端皮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4 2 4 2 0 2 3.
张婉 雯 , 阳同伟 , 晓 刚, 欧 邵 等.异丙酚静脉 麻醉
rL r L rL rL
[ ] 欧希龙, 1 曹大中, 2 7例大肠息肉癌 变 6 3 孙为豪, 4 等. 5
1 j 1J 1 j
1 J
肠镜 特 点及 诊 治[] 中国 内镜 杂志 ,05 ( ) J. 20 ,8 :
理 想皮 瓣之一 。
关 键 词 : 掌背动脉; 皮 瓣
中图分类号 : R;7 l 8 文献标识码 : B
Re a rn ng r S i f c s wih Usn e Cu a e us Br n h p i i g Fi e k n De e t t i g t t n o a c h o h c n r a e a a p lAr e y Fl p f t e Se o d Do s lM t c r a t r a
8 —1 0.
辅助结肠镜检查 的应用研 究[ ] J .中华消化内 7 镜杂 志 ,0 2 ,9 6 3 3 3 5 2 0 1 ( ):3 2 3 .
1 j
rL
刘俊 杰 , 俊 , 编. 赵 主 现代 麻 醉 学 [ . 2版. M] 第
北 京 : 民卫生 出版 社 ,9 8 3 2— 6 . 人 19 .6 3 5
Ca ls n U , at e P. dain fru p rg sr — rso Gr ti S dg e t p e a to o o i tsia n o c p a c mp r t e su y o r p — ne t le d s o y: o a ai td fp o o n v
维普资讯
第 l 3卷 第 7期 2O , 7年 7月 0

第二掌骨背皮瓣修复示指皮肤缺损

第二掌骨背皮瓣修复示指皮肤缺损

・临床研究・第二掌骨背皮瓣修复示指皮肤缺损齐伟正 甄新乐 王国清 崔永国作者单位:071400 河北省蠡县人民医院骨科 【摘要】 目的 介绍一种修复示指皮肤缺损的手术方法,探讨其可行性与科学性。

方法 1999年6月至2003年10月用第二掌骨背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示指皮肤13例,该皮瓣以第二掌骨背动脉为轴心线(或第二掌骨纵轴线的平行线为轴心),以筋膜为蒂,蒂设计在皮瓣的远端。

结果 术后11例皮瓣全部成活,经4~23个月随访,手指外形、活动均恢复正常。

结论 第二掌骨背逆行皮瓣设计合理,血供可靠,操作简便,适于修复示指近节及中节皮肤缺损。

【关键词】 指损伤;外科皮瓣;筋膜;治疗结果 示指中、近节皮肤缺损后,指骨或肌腱外露者,需采用皮瓣修复。

目前可供移位修复手部创面的皮瓣较多,但尚无一种理想的皮瓣修复示指掌侧中、近节皮肤缺损。

为此,自1999年6月至2003年10月我们根据第二掌背动脉的走行,设计了第二掌骨背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示指掌侧、背侧皮肤缺损13例,皮瓣成活,功能恢复满意。

1 资料与方法1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14~55岁,平均35岁。

致伤原因:电锯伤3例,压砸伤8例,挤压撕脱伤1例,电击伤1例。

经清创或瘢痕切除后,其创面均伴有骨关节或肌腱外露,只能用皮瓣修复,故采用第二掌骨背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皮瓣面积为0.6~2.4cm ×1.5~5.4cm 。

112 方法 对于合并有肌腱及指动脉、指神经损伤的患者,先行修复肌腱或血管、神经,然后应用第二掌骨背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皮肤缺损。

皮瓣设计:轴心线:皮瓣的轴心线与第二掌骨的纵轴平行(指蹼中点至手背的垂线);旋转点:指蹼游离缘的近侧1.5cm ;蒂部:以旋转点处的筋膜为蒂部,在不影响皮瓣旋转的基础上,应尽可能宽地保留蒂部筋膜。

切取面:在深筋膜深面,腱周组织线旁剥离皮瓣,在骨间肌的表层连肌膜取下。

皮瓣上界为腕背横纹,下界为指蹼边缘,两侧距轴心线2cm 。

逆行第二掌背动脉皮瓣及肌腱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27例

逆行第二掌背动脉皮瓣及肌腱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27例
T e f n t n ff g r r e tr d Co cu i n T e s c n o s lmea a p la tr a s a d a f p f r h u ci s o n e swe e r so e . o i n l so h e o d d ra tc r a rey f p i n i e l a l l o
r p i fs f is e d fc rc mbi d wih tnd n dee ti hefn e s. sfa se s o o e a ea d u v v . e a ro o ts u ee to o t ne t e o fc n t g r Thi p i a y t p r t n s r i e i l
【 yw r s S ri l a s S i df t T n o jr s Ke o d 】 ug a f p ; k e c; e dni ui c l n e n e
mea a p l  ̄ r a . M e h d F o 1 9 0 8, 2 a e f o is ed fc r r a e t h e o d t c r a e f p a yl to s r m 4 t 2 0 9 o 7 c s so f t u ee t st s we e t t d wi t es c n e h d r a me a ap l rey r v re f p 6 c s so k n tn o ee t r r ae i o l x tn o a .O l te o s l t c r a t r e e s l . a e fs i — d n d f c e t td w t c mp e e d n f p fal h a a e we e h l

掌背皮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2~5指近中节皮肤缺损的效果观察

掌背皮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2~5指近中节皮肤缺损的效果观察
日固
2 0 1 3 N O . 4 俐

临床 医学
掌背皮动脉逆行 岛状皮瓣修 复 2 ~5 指近 中节皮 肤 缺损 的效 果观察
范 宇 哲
通化市人 民医院骨科 , 吉林通化 1 3 4 0 0 1 【 摘 要】目的 探讨掌背皮动脉逆行 岛状皮瓣修 复 2 - 5指近 中节皮肤 缺损 的临床效果 。 方法 该院收治并采用皮瓣移植治疗
患者 手背部腕横纹 水平 , 并伴 于患 者的指总伸肌腱的两边 ; 逆行
皮瓣 选择患者 手部相邻髁部掌骨连线 的中点 ,即患 者掌背皮 动
脉远侧发出处 , 掌背皮动 脉南掌背 动脉发出 , 位 于患 者的伸肌腱 联合远端 ;如果在患者的皮动脉远侧发 出点 的近端将 掌背 动脉 进行切断, 皮瓣 的旋转轴 点选择距 患者的指蹼游离缘 1 . 5 1 3 m处 . 即患者的掌背动脉汇人到指总动脉 的吻合处 。对设计 好 的皮瓣
进行分离 , 由远 端 以及两 侧进行分 离 , 将掌背深筋膜 完全 分离 ,
动脉逆行 岛状皮 瓣修复 2 ~ 5 指 近 中节 皮肤 缺损 的临床效果 , 笔
者 2 0 0 9年 1 0 月一2 0 l 1年 1 0月采 用掌 背皮动脉 逆行 岛状皮瓣
修复 2 ~ 5指 近 中节பைடு நூலகம்皮肤缺损 患者 5 2例 , 临床疗 效满意 . 现 报道
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并逆行游离至患者的皮瓣 蒂部 ;如果设计 的复合皮瓣 包含 伸肌 腱, 则需要在患者 的深筋 膜下进行分离 , 并让 皮瓣 带有伸肌 腱的 周 围组织。患者皮瓣范 围 : 皮瓣近端为患者 的腕背横纹 。 皮瓣 的 远端为患者的指蹼缘 .皮瓣 的两侧达 到患者 皮瓣 血管轴 心线两 侧的 1 . 5  ̄ 2 . 0 c m。 如果患者的皮瓣供 区<3 . 5 c m, 则可以直接将供 区直接闭合 , 如果患者的皮瓣供区>3 . 5 c m, 则需要给予植皮治疗 。

第二掌背动脉逆行皮瓣修复示中指皮肤缺损

第二掌背动脉逆行皮瓣修复示中指皮肤缺损

第二掌背动脉逆行皮瓣修复示中指皮肤缺损作者:李如杰周超李菁刘伏梅来源:《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3年第12期【摘要】目的;观察第二掌背动脉逆行皮瓣修复示中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本组17例,男13例,女4例,年龄18~56岁,为挤压伤、撕脱伤及瘢痕挛缩松解术形成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其中3例伴有示指或中指近节指背的伸肌腱缺损,分别应用第二掌背动脉逆行皮瓣或肌腱皮瓣修复皮肤缺损。

结果:皮瓣均全部成活,伤指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

结论:第二掌背动脉逆行皮瓣是修复示中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关键词】皮瓣;手指;掌背动脉;皮肤缺损各种原因的手外伤或手指瘢痕挛缩矫正术所致的示中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常伴有骨或肌腱的外露,如果在创面上直接植皮,则皮片难以存活;使用腹股沟或上臂等带蒂皮瓣修复缺损,则手指受区臃肿,影响患肢功能。

自2009年来我们应用第二掌背动脉逆行皮瓣修复示中指近中节皮肤软组织缺损,术后皮瓣全部存活,手指功能、外观恢复均较满意。

1材料与方法1.1 应用解剖:第二掌背动脉由掌深弓的近侧穿支经骨间肌至手背和腕背动脉网发出的交通支吻合而成,位于伸肌腱深面,向近端与腕背动脉网的交通支连接,向远端延续为指背动脉,第二掌背动脉长度为(57.2±9.3)mm,走行中发出皮支、肌腱支和骨支,末端在第二指蹼与指总动脉或分支1条吻合支相连,吻合支注入部位位于指总动脉分叉处10mm以内,距第二指蹼缘(12.7±2.8)mm。

在指蹼背侧常有掌心动脉的远侧穿支注入掌背动脉。

掌背动脉的主要皮支血管由掌背动脉的远1/3发出,向近端走行,形成纵向血管网可达腕背。

掌背皮动脉有4条,位于掌背皮下组织内,与各掌背动脉相对应,走行方向与其体表轴心线相一致,起点在腕背横纹水平由腕背动脉网发出,第二掌背皮动脉在距指蹼皮肤游离缘22mm水平跨过指伸肌腱联合远端,与深方第二掌背动脉相连。

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静脉回流是通过手背浅静脉扩张的直接逆流和2条伴行静脉间的众多交通支迷宫式逆流两种方式来完成的[1]。

第2掌背动脉皮瓣修复食中指指背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

第2掌背动脉皮瓣修复食中指指背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

者 的皮瓣设计 : 于指蹼游 离缘 近侧 1 . 5 c m处取旋转点 , 旋转 角
在9 0 。 一1 2 0 。 [ 3 1 ; 皮瓣 轴 心 线 与第 2掌 骨 纵 轴 平 行 , 直 至 腕 背横 纹; 在 深 筋 膜 深 层 肌 膜 表 面取 切 面 , 必要时带少量肌袖 , 将 食 指
中 留取静脉血管 的长度依缺损情况而定 , 移植受 区后桥接 动脉 选取 我院 2 0 0 7年 6月至 2 0 0 9年 8月 收治 的 和静脉后 , 修复创面 , 皮瓣移植 。术后常规抗感染 、 抗凝 和抗痉 挛治疗 , 适 当采取保温措施。
1 . 3 Leabharlann 察指标的差异 。 1 . 1 一般资料
复 食 中指 指 背 组 织 缺 损 的 皮 瓣 成 活 率 高 , 皮 肤 术后 感 觉恢 复 好 , 手 的 外形 和 功 能恢 复 好 , 具有较 高的一 临床 推 广 应 用价 值 。
【 关键词 】 指背组织缺损 ; 第2 掌背动脉 ; 动脉皮瓣 【 中图分类号 】 R 6 2 2 . 1 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0 0 2 — 7 3 8 6 ( 2 0 1 3 ) 1 4— 2 1 1 8 — 0 2
及功能的严重受损 , 给 患者 带 来 生 活 带 来 极 大 的 困扰 。 目前 对 于 食 中指 指 背 组 织 缺 损 通 过 采 用 不 同 的皮 瓣 移 植 修 复 , 现 通 过 对我 院 2 0 0 7年 6月 至 2 0 0 9年 8月 期 间手 术 治 疗 的 7 8例 严 重
2 1 1 8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2— 7 3 8 6 . 2 0 1 3 . 1 4 . 0 1 6

掌背皮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掌背皮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掌背皮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摘要】目的介绍应用掌背皮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2~5指近中节皮肤缺损的方法。

方法对26例2~5指缺损的患者,应用掌背皮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对手指皮肤缺损进行修复,其中第2掌背皮动脉皮瓣16例,第3、4掌背皮动脉皮瓣各5例。

皮肤缺损面积为1.5cm×2.0cm~2.5cm×4.0cm。

结果26例皮瓣全部成活,供区创面Ⅰ期愈合。

术后随访5~13个月,手指外形、功能满意,皮瓣质地、色泽与正常指相近,皮瓣不臃肿,两点辨别觉为8~11mm。

结论掌背皮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操作方便,易切取,损伤小,不牺牲主干动脉,患者容易接受,皮瓣供区靠近创面,可同时修复多指皮肤缺损,术后皮瓣外形满意,是修复2~5指皮肤缺损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Abstract】ObjectiveTo introduce the procedure of repairing thumb pulp defect by dorsal thumb neurocutaneous flap transfer. Methods Dorsal thumb neurocutaneous flap was applied in 16 cases of pulp defect of the thumb.In 16 case the flap was based on radial dorsal cutaneous branch of the thumb while in the other 5 cases the flap was based on the ulnar dorsal cutaneous branch.The size of the flaps ranged from 1.5 cm×2.0 cm to 2.5 cm×4.0 cm.The dorsal coetaneous nerve was coasted with the digital nerve. Results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for 5 to 13 months. All 16 flaps survived with primary healing of the donor site. The appearance and function of the thumb was satisfactory.The flaps were not bulky, but with near normal color and texture. 2-PD recovered to 8-11 mm. Conclusion Dorsal thumb neurocutaneous flap is an optimal flap for coverage of defects of the thumb pulp. The donor site is close to the defect. Operation is relatively easy both on the surgeon and the patient. The flap has good appearance and is sensate.【Key words】the coetaneous dorsal metacarpal artery ; Surgical flaps;Skin defect第2~5指近、中节皮肤软组织缺损在手外伤中比较常见,手背部皮肤质地好,厚薄适中,有一定的伸缩性,并有掌背神经、伸肌键、掌骨等可做多种组织移植,因而,掌背皮动脉皮瓣及其复合组织瓣是一种修复手指多种组织缺损的理想手术方法[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掌背动脉逆行皮瓣修复示中指皮肤缺损
目的;观察第二掌背动脉逆行皮瓣修复示中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本组17例,男13例,女4例,年龄18~56岁,为挤压伤、撕脱伤及瘢痕挛缩松解术形成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其中3例伴有示指或中指近节指背的伸肌腱缺损,分别应用第二掌背动脉逆行皮瓣或肌腱皮瓣修复皮肤缺损。

结果:皮瓣均全部成活,伤指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

结论:第二掌背动脉逆行皮瓣是修复示中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标签:皮瓣;手指;掌背动脉;皮肤缺损
各种原因的手外伤或手指瘢痕挛缩矫正术所致的示中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常伴有骨或肌腱的外露,如果在创面上直接植皮,则皮片难以存活;使用腹股沟或上臂等带蒂皮瓣修复缺损,则手指受区臃肿,影响患肢功能。

自2009年来我们应用第二掌背动脉逆行皮瓣修复示中指近中节皮肤软组织缺损,术后皮瓣全部存活,手指功能、外观恢复均较满意。

1材料与方法
1.1 应用解剖:
第二掌背动脉由掌深弓的近侧穿支经骨间肌至手背和腕背动脉网发出的交通支吻合而成,位于伸肌腱深面,向近端与腕背动脉网的交通支连接,向远端延续为指背动脉,第二掌背动脉长度为(57.2±9.3)mm,走行中发出皮支、肌腱支和骨支,末端在第二指蹼与指总动脉或分支1条吻合支相连,吻合支注入部位位于指总动脉分叉处10mm以内,距第二指蹼缘(12.7±2.8)mm。

在指蹼背侧常有掌心动脉的远侧穿支注入掌背动脉。

掌背动脉的主要皮支血管由掌背动脉的远1/3发出,向近端走行,形成纵向血管网可达腕背。

掌背皮动脉有4条,位于掌背皮下组织内,与各掌背动脉相对应,走行方向与其体表轴心线相一致,起点在腕背横纹水平由腕背动脉网发出,第二掌背皮动脉在距指蹼皮肤游离缘22mm 水平跨过指伸肌腱联合远端,与深方第二掌背动脉相连。

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静脉回流是通过手背浅静脉扩张的直接逆流和2条伴行静脉间的众多交通支迷宫式逆流两种方式来完成的[1]。

桡神经浅支与尺神经手背支走行方向与掌背动脉相一致。

有研究表明第二掌背动脉也可起于桡动脉分支[2]。

1.2临床资料:
本组17例,男13例,女4例,年龄18~56岁。

损伤原因:挤压伤9例,撕脱伤2例,瘢痕挛缩松解术形成的皮肤软组织缺损6例,其中3例伴有示指或中指近节指背的伸肌腱缺损,肌腱缺损长度为1cm~2.5cm。

1.3手术方法:
臂丛麻醉满意后,在上臂上气囊止血带,不驱血,以利于术中解剖血管。

常规消毒铺巾,外伤创面常规清创后或瘢痕挛缩畸形松解后形成新的皮肤缺损创面。

第二掌背动脉逆行皮瓣的轴心线为由指蹼皮肤游离缘中点向手背的垂直线(即第二掌背动脉的走行线),皮瓣旋转轴点为距指蹼皮肤游离缘1.5cm处,根据创面面积大小及形状设计皮瓣,皮瓣较创面面积大10%,皮瓣的切取范围近端可达腕背横纹,远端可达指蹼皮肤游离缘,两侧达血管轴心线外2.5cm。

沿皮瓣切口设计线切开皮瓣近端及一侧皮肤、皮下组织和深筋膜,在深筋膜与伸指肌腱之间锐性分离,于两伸指肌腱之间向深部显露位于背侧骨间肌浅面的掌背动、静脉血管,切开皮瓣对侧缘及蒂部皮肤,由两侧向背侧骨间肌肌膜下分离血管蒂,由近至远分离到旋转轴点,使蒂部带有10mm宽的肌膜和深筋膜,边分离边间断缝合皮下组织和深筋膜的边缘,防止撕脱,血管夹夹持掌深弓穿支,观察皮瓣血运良好,则结扎掌深弓穿支血管。

因掌背动脉与指掌侧动脉的吻合支很细,若术中探查该血管极易造成损伤,故蒂部不行吻合支血管探查。

皮瓣逆行旋转180o,经指蹼开放隧道,修复示中指中近节皮肤缺损,选择2根皮瓣浅静脉与受区手指指背静脉吻合。

若合并肌腱损伤,根据肌腱缺损长度切取合适长度的示指固有伸肌腱,形成肌腱皮瓣,并注意保护好腱周组织与皮瓣和肌腱连接,肌腱皮瓣转移至受区后行肌腱吻合术。

供区创面直接拉拢缝合或行中厚皮片植皮,打包包扎,术后12~14天拆线。

术后患肢抬高及石膏外固定制动,皮瓣给予保温、抗凝、抗感染、抗血栓等治疗。

2结果
17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其中14例皮瓣颜色红润,轻度肿胀;其中3列皮瓣颜色深红,皮瓣肿胀,但皮纹尚存在,给予放血、消肿、改善微循环等治疗,肿胀逐渐消退,未发生皮瓣坏死。

成活的皮瓣色泽、质地良好。

行带肌腱的复合组织移植修复的手指早期肌腱轻度粘连,掌指关节活动轻度受限,经功能锻炼后症状消失。

典型病例患者男48岁,因“左手压砸伤致疼痛、出血2小时”入院,入院诊断为:1.左示指近中节指骨开放性骨折;2.左中指近节桡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图一)。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清创后行左示指骨折克氏针内固定术及左手第二掌背动脉逆行皮瓣修复左中指近节皮肤缺损,并选择2根皮瓣浅静脉与受区手指指背静脉吻合。

供区植中厚皮,打包加压包扎。

术后皮瓣成活良好(图二),左中指功能及外观恢复满意。

3讨论
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要求皮瓣带血管蒂、薄型化、微型化,必要时能行复合组织移植[3],第二掌背动脉逆行皮瓣能满足上述要求,应用该皮瓣修复手指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该皮瓣有以下优点:①皮瓣动脉供血可靠,不损伤主要动脉。

第二掌背动脉出现率高,走行较恒定,其主要皮支血管由掌背动脉的远1/3发出,这些皮支血管自掌背动脉发出后,向近端走行,形成纵行血管[4]。

当术中发现第二掌背动
脉近端行于骨间肌之中难于解剖时,则皮瓣近端可不带掌背动脉血管,而只在蒂部带掌背动脉远侧1/3的血管即能满足皮瓣的供血。

如果掌背动脉缺损,可采用第二掌背动脉皮支岛状皮瓣转位,该皮支一般在第二、三掌指关节背近侧0.5~1cm起于第二掌背动脉远侧,当掌背动脉缺如时,该皮支可起于远掌侧的穿支血管,该穿支血管也能满足皮瓣的供血。

②通过选择皮瓣内两根浅静脉与受区手指指背静脉吻合,可有效保障皮瓣的静脉回流,避免出现静脉血管危象。

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静脉回流是通过皮瓣内手背浅静脉扩张的直接逆流和2条伴行静脉间的众多交通支迷宫式逆流两种方式来完成的,这种逆流是非生理性的,如果将皮瓣内浅静脉与指背静脉吻合,则加强了静脉回流。

在设计皮瓣时皮瓣要比创面10%,避免缝合后有张力,同时术后配合保温、解痉、抗凝等治疗,能有效保证静脉回流。

③可同时行带肌腱的复合组织移植。

复合移植时取示指固有伸肌腱,注意保护好腱周组织与皮瓣和肌腱的联系,移位的肌腱及其附属结构能保留正常解剖关系,为移位的肌腱提供一个正常形态及滑动装置,为术后早期活动、减轻肌腱粘连、促进肌腱愈合提供了有利条件[5]。

④供区创面大多数能够直接拉拢缝合,仅留一线性瘢痕。

⑤术后皮瓣皮肤质地、厚度、颜色同指背皮肤一致,外形美观,无需行二期皮瓣整形术,缩短了疗程,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缺点是第二掌背动脉逆行皮瓣不能用于手部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修复,也不能修复示中指远节的皮肤软组织缺损。

第二掌背动脉逆行皮瓣因其上述优点,尤其适合修复示中指近中节及掌侧的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

参考文献
[1]侯春林,顾玉东.皮瓣外科学.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527-528。

[2]俞光荣,周晓进,钱明富,等.第二掌背动脉皮瓣血管的临床分型及其意义.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96,41(1):12-14.
[3]顾玉东.展望21世纪的手外科.中华手外科杂志,1999,15:193-194.
[4]李旭升,刘兴炎,甑平,等.逆行第二掌背动脉皮瓣及肌腱皮瓣联合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27例.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2):2169-2170.
[5]屈跃峰,郑谟英.带肌腱的掌背动脉皮瓣修复手指复合组织缺损.实用手外科杂志.2004,81(1):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