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云冈石窟艺术鉴赏

合集下载

云冈石窟的艺术特点与设计创新研究

云冈石窟的艺术特点与设计创新研究

2019年第12期基金项目:大同市科技项目“大同云冈石窟艺术品的研究与开发”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7122作者简介:王文星(1981.02-),男,北京人,山西大同大学美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

收稿日期:2019年11月22日。

前言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武州(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势而造,东西绵延约1公里,云冈石窟洞窟包含了大量完整的窟龛、石雕、壁画为后世研究者提供了充足的研究素材。

云冈石窟是以佛教文化为背景结合了汉民族文化后对传统佛教形象作出了一定的改动,并创新地提出了新的佛教形象设计,云冈石窟是古人智慧哲学及审美认知的体现作为一部佛教文化设计教科书,对于云冈石窟在设计艺术学方面的研究应从政治、经济、科技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讨论。

1云冈石窟设计特色概述1.1北魏政权下主导下的文化影响云冈石窟是北魏文成帝时期(460年)开始建造至孝明帝时期(524年)历时64年完工,并在隋唐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完善。

据《魏书·释老志》中记载早期的云冈石窟中第16至20窟即昙曜五窟是根据帝王形象进行雕刻建造,造像为三世佛造型高大伟岸,高鼻梁深目,面部丰满圆润,双肩平直将北魏鲜卑氏马背上骑兵那种质朴雄伟的造型进行呈现。

云冈石窟的其他洞窟窟龛有的是以马蹄形同样也对鲜卑文化进行了印证。

云冈石窟是北魏鲜卑氏政权主导下进行生产建造的国家工程,这使得石窟的设计特色更多的对鲜卑族人进行了崇尚,反映出的是鲜卑族文化特点。

而随着隋唐时期的翻修改造扩大石窟规模的同时也引入了一些中原文化元素在此之中。

1.2经济赋予的堂皇富丽云冈石窟与同时期的龙门石窟及麦积山石窟都是由于北魏政权皇室对佛教文化的支持为石窟的开凿打造提供了雄厚的财力支持,使得石窟展现出富丽堂皇。

在大规模窟群中每一窟的面积和佛像体积都远超于其他时期同类型石窟大小,第8窟中罕见的摩醯首罗天三头八臂骑牛造型在云冈石窟中展现得更加雄浑激昂,其造型的细节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云冈石窟的十大看点云冈石窟的旅游特色

云冈石窟的十大看点云冈石窟的旅游特色

云冈石窟的十大看点云冈石窟的旅游特色云冈石窟十大看点:1、看名云冈石窟是北魏王朝建都平城即今大同期间留下的一座历史丰碑,是世界遗产、国之瑰宝、大同文化名片,一批批中外游人慕其盛名纷至沓来。

2、看形武周山,亦名武州山,在大同城西山中。

宋《太平寰宇记》引《冀州图》云:“武周山在郡西北,东西数百里,南北五十里。

山之南面,千仞壁立。

”云冈石窟即因武周山南缘斩山开凿。

3、看窟云冈石窟的洞窟类型多样,结构复杂。

主要有大像窟、佛殿窟、塔庙窟、僧房窟、禅窟等,其中前三种是云冈洞窟的主要类型。

4、看佛佛、菩萨、弟子、护法等作为宗教人物形象的出现,是伴随着佛教美术轨迹发展而发生的。

5、看画掀开云冈石窟这部精美的“石书”,便似打开了一幅绝伦的卷画,在以佛、菩萨、弟子、飞天为主要内容的画面中,亦点缀着一些佛经故事画。

这些故事画,虽不为雕刻内容的主流,但它却与石窟中的其他雕刻一样,烘托着主题,扮靓了洞窟,使云冈石窟这颗耀眼明珠,绽放出特有的艺术光彩。

6、看艺云冈石窟乐舞雕刻,是古代多元文化结合的产物,各民族深厚悠久的民间乐舞艺术在此积淀。

经调查统计,石窟中目前有22个洞窟雕刻乐器图像,尚存各种乐器雕刻500余件,27种,乐队组合60余组。

有表现佛界或俗界的专门性伎乐,也有点缀于壁面空间的图案化装饰性伎乐;有规模宏大,形式俊丽的天宫伎乐,也有态势缥缈悠逸、具有回旋流动之美的飞天伎乐。

7、看史鲜卑族拓跋部是一支兴于阴山山脉以南大草原的游牧民族。

公元386年,鲜卑拓跋崛起,在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建立了北魏政权。

随后,又威服塞北各族,于398年迁都平城今大同市,平城作为北中国政治、文化中心达96年。

鲜卑拓跋风俗淳一,原本不信佛法,与魏晋通聘后,特别是经过什翼犍的引进介绍,才开始接受佛教。

8、看人1500多年来,云冈石窟令多少文人墨客、名流学者、达官贵人为其倾倒、歌咏,留下了许多千年不朽的佳作,极大地丰富了云冈石窟的文化内涵。

谈云冈石窟的佛造像艺术及其美学风格

谈云冈石窟的佛造像艺术及其美学风格

谈云冈石窟的佛造像艺术及其美学风格摘要:我国拥有较多的佛像石窟,这些佛像石窟反映时代更迭变迁、佛教的推广以及佛造像多地域、多民族的艺术融合。

本文主要分析了云岗石窟的佛造像艺术特征,以及它的美学风格。

希望可以普及在欣赏佛教造像时对他们艺术特征的正确认识和理解,正确认识在佛教造像艺术中古代劳动人民的审美价值和美学风格,从而提升我们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关键词:云冈石窟佛造像艺术美学风格引言:云冈石窟是我国石窟艺术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石窟,它位于我国的山西大同,因为云冈石窟蕴含着诸多文化价值,所以给山西大同带来了雕塑之都的美誉。

云岗石窟始建于北魏建都平城(今大同)时代,它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艺术风格,也融合了古印度、西域和中原各民族的艺术特征,它是我国佛教造像艺术中的代表作之一。

云冈石窟因为自身的佛造像艺术和独特的美学风格具有较大的鉴赏价值,而被广泛誉为在艺术领域里的独树一帜的“云冈风格”。

一、云岗石窟中的佛造像艺术云冈石窟的形成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它是随着佛教在我国的不断推广,经过较长的历史演变逐渐完成,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云冈石窟在不同的时间段具有不同的艺术特征。

早期的云冈石窟主要是由北魏高僧昙曜主持开凿的,当时因为受到政治的影响,这位高僧在建造的时候一共凿刻了五尊佛像,分别对应着当时北魏的五位皇帝。

这个时期的佛像雕刻主要是同当时的政治结合在一起,在造像方面一般采用的是三世佛,在造型上可以看到佛像的特点是佛像高大,眉眼细长,八字胡须,面相圆润,鼻高。

这时候的佛造像主要表现出雄伟庄严,刚劲稳健的特点。

中期石窟是云冈石窟雕琢的鼎盛阶段。

中期的佛造像内容多样化,突出了释迦、弥勒佛的地位,流行释迦和多宝二佛并坐像,出现了护法天神、伎乐天、供养人并列以及佛本行、本生、因缘和维摩诘等故事。

在造型方面,佛造像的面部比较丰满,秀丽而庄严。

不同的是在凿刻的时候,服饰加入了的汉式大衣风格,开始朝着本土化的方向发展,并且在行制方面也加入了比较多的美丽图案。

云冈石窟精华洞窟讲解

云冈石窟精华洞窟讲解

云冈石窟的精华洞窟包括第1、2窟,第5、6窟,第7、8窟,第10窟,第12窟,第13窟,第20窟等。

这些洞窟展示了云冈石窟的精华,涵盖了不同的时期和风格。

其中,第5、6窟是云冈石窟的代表洞窟之一,是云冈石窟中期工程的代表作。

第5窟中央雕出两层方形塔柱,后壁有伎乐天浮雕,顶部是藻井和飞天。

第6窟里几乎各窟都充满伎乐天的浮雕和佛本生故事雕刻,唯中央塔柱小龛内的佛像和表现“维摩诘经”故事浮雕残损较甚。

此外,第7、8窟也是云冈石窟的精华洞窟之一。

第7窟的主像是弥勒菩萨,后壁有思惟像,“树下比丘”应该是“维摩诘经变”雕像。

第8窟的主像是释迦牟尼佛,两侧为侍立的菩萨。

总的来说,云冈石窟的精华洞窟展示了古代佛教艺术和文化的精髓,是值得游客前来参观的重要景点。

云冈石窟16到20窟简介

云冈石窟16到20窟简介

云冈石窟16到20窟简介
云冈石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珍品之一,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南16公里处的五台山北麓。

该石窟群共有252窟,保存有大量的佛教艺术和文化遗产。

其中,16到20窟是云冈石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魏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16窟是一座券门塔式洞窟,是云冈石窟中最大的窟之一。

洞窟内主要是佛像和壁画,佛像高约10米,像前有二十四菩萨,相信佛陀以两个护法咒避邪镇魔。

17窟为龛式洞窟,洞窟内有百佛图和金刚杵塔像。

佛像高约7.5米,非常壮观。

洞内的壁画包括铁证慈航和石门二仙等内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18窟是云冈石窟中的重要洞窟之一,是一座三层建筑,共有5个佛龛。

洞中最大的佛像高约15米,非常神圣。

壁画题材丰富,包括红巢杵臼和如来灵感等。

19窟是一座典型的龛式洞窟,洞室内主要布置着佛像和壁画。

洞内没有明显的轴线,布置稍显杂乱,但是壁画却相当丰富,包括郝景福辟谷图和龙虎山小洞天图等。

20窟是一座小型的龛式洞窟,洞内主要是造像和壁画。

洞内的佛像造型简单,静态而庄严,壁画内容主要是佛教故事和象征意义的图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云冈石窟16到20窟作为文化遗产,展示了北魏时期的佛教艺术,具有非常高
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云冈石窟碑刻介绍

云冈石窟碑刻介绍

云冈石窟碑刻介绍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8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
是中国著名的佛教石窟寺。

它始建于北魏时期,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等朝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

现存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佛像1.5万余尊,碑刻题记2000余品。

其中最着名的是石室山“昙曜造像碑”和“龙门二十品”。

云冈石窟中有许多石刻佛像和碑刻题记,其中以昙曜五窟中的“昙曜四窟”和“宾阳中窟”最为著名。

其中的《昙曜五窟》是云冈石窟中规模最大的一个窟龛,在石壁上刻有五个高大的佛龛,每个佛龛里都有一尊佛像。

它们像人似佛、似兽、似禽,塑造得十分生动逼真。

由于开凿时间早、窟龛多、佛像大,它在中国石窟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与洛阳龙门石窟和洛阳龙门山奉先寺的石雕艺术相比,它无论从雕刻艺术上还是从内容上都要丰富多彩得多。

这五个佛龛分别是昙曜、宾阳、乐尊、弥勒和菩萨。

其中的《昙曜造像碑》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北魏石刻造像碑。

—— 1 —1 —。

云冈石窟五窟介绍

云冈石窟五窟介绍

云冈石窟五窟介绍云冈石窟是中国古代石窟艺术的珍贵遗产之一,而云冈石窟五窟则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五个石窟。

这五个石窟分别是第五窟、第六窟、第七窟、第八窟和第九窟,它们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内容而闻名于世。

第五窟位于云冈石窟的中心位置,是整个石窟群的核心。

这个石窟是北朝时期的作品,以佛像为主题,共有十五尊佛像,其中以中央的大佛最为壮观。

这尊大佛高达17.14米,是云冈石窟中最高的佛像,同时也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中保存最完整的大型佛像之一。

第六窟位于第五窟的东侧,是一个小型石窟,但却因其特殊的艺术风格而备受瞩目。

这个石窟以壁画为主要表现形式,内容包括佛教故事、神话传说、宫廷生活等,画面精美细腻,色彩鲜艳,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第七窟位于第五窟的西侧,它是云冈石窟中最早开凿的一个窟室。

这个石窟主要以浮雕为主要艺术形式,具有浓郁的印度艺术风格。

浮雕内容包括佛教故事、神话传说等,形象生动,表现力强。

第八窟位于第五窟的北侧,是云冈石窟中规模最大的一个窟室。

这个石窟以佛像为主要表现形式,共有十尊佛像,其中以中央的大佛最为庄严肃穆。

这尊大佛高达17.14米,与第五窟的大佛相呼应,共同构成了云冈石窟的壮丽景观。

第九窟位于第五窟的南侧,也是云冈石窟中最后一个完成的一个石窟。

这个石窟以浮雕为主要表现形式,内容包括佛教故事、神话传说等,形象生动,表现力强。

同时,第九窟的壁画也是云冈石窟中最为精美的之一,画面细腻,色彩鲜艳,给人以美的享受。

云冈石窟五窟作为中国石窟艺术的杰作,不仅在艺术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更是对研究中国古代宗教、社会、历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这五个石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内容,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和研究。

它们是中国古代石窟艺术的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

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后人也能够欣赏到它们的美丽和魅力。

云冈石窟五窟介绍

云冈石窟五窟介绍

云冈石窟五窟介绍云冈石窟是中国山西省大同市的一个石窟景区,位于云冈山脚下,始建于北魏时期,是中国石窟艺术的珍贵遗产。

云冈石窟共有五窟,分别是窟1、窟2、窟3、窟6和窟8,彼此间的风格各异,融合了佛教、道教和儒教的元素,展示了当时中国北方的文化和艺术繁荣。

云冈石窟窟1,是云冈石窟中最早的一个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相传由北魏著名宰相爨松所建。

石窟内有一座巨大的立佛像,高17.14米,是云冈石窟中最大的佛像。

该立佛像造型庄重,气势磅礴,展现了佛教艺术的壮丽和庄严。

此外,窟内还有众多精美的浮雕和壁画,描绘了佛教经典故事和人物形象,精美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云冈石窟窟2,始建于北魏文成帝时期,比窟1晚了几十年。

窟2是云冈石窟中规模最大的石窟之一,是三个窟中唯一完整保存了圆屋顶的石窟。

窟内主要供奉一尊坐佛像,造型精美,姿态优美,栩栩如生。

佛像两侧还有壁龛,内有供奉的小佛像和其他佛教神像,展示了北魏时期佛教艺术的独特魅力。

云冈石窟窟3,始建于北魏太和元年,是云冈石窟中保存最完整的一个窟。

窟内供奉龙王和龙女、莲花池、护法神、众佛等壁龛,雕工精湛,栩栩如生,给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感觉。

窟顶处还有壁画描绘着佛教故事和仙境图案,形象逼真,色彩鲜艳,层次分明,是云冈石窟中壁画艺术的典范之作。

云冈石窟窟6,始建于北齐时期,是云冈石窟中年代最晚的一个窟。

窟内主要供奉一尊坐佛像,造型简洁端庄,仪态庄严,给人一种平和宁静的感觉。

窟内还有其他佛像和神像,雕工精细,栩栩如生。

云冈石窟窟8,是云冈石窟中唯一的道教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明帝时期。

窟内供奉了三尊神像,分别是道教的三清神,即太上老君、中岳元君和东华帝君。

三尊神像造型庄重,神态肃穆,是中国古代道教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云冈石窟的五个窟穴各具特色,展示了中国石窟艺术的多样性和发展历程。

这些石窟融合了佛教、道教和儒教的元素,是中国古代宗教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也是中国石窟艺术的珍贵遗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艺术鉴赏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西南部,是中国著名的佛
教石窟艺术宝库之一。

云冈石窟始建于北魏时期,历经千余年的发展,成为了一个集中国古代艺术、雕刻和建筑之大成的代表性遗址。

本文
将从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文化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带您一窥云冈
石窟的独特魅力。

云冈石窟建筑于公元460年至494年,前身是一座供奉佛陀的小寺庙。

大量佛教信徒的涌入,使得这个小寺庙逐渐扩大,并形成了千余
个洞窟,涵盖了面积达七万多平方米。

这些洞窟内部充满着各种尺寸
的佛像、浮雕、壁画和石刻,再加上精美的建筑,形成了一座独特的
艺术宝库。

云冈石窟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雕刻和壁画上。

云冈石窟的雕刻手
法极为细致精湛,凸显了佛教造像艺术的魅力。

其中最著名的是“悬空
造像”,它们似乎在空中漂浮,给人以轻盈、神秘的感觉。

而云冈石窟
的壁画则以丰富多样的题材和精美的绘画技巧而闻名,展现了中国古
代壁画艺术的巅峰水平。

云冈石窟的艺术鉴赏不仅有赏心悦目的效果,更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

云冈石窟的壁画内容丰富多样,既有佛陀的教诲和佛教故事,又
有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场景,还有大量表达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愿景。

这些壁画不仅是艺术家们创作的杰作,也是研究古代社会、宗教信仰
和艺术发展的重要史料。

云冈石窟作为中国古代艺术史上的瑰宝,对后世的影响也是不可忽
视的。

云冈石窟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纯粹的艺术表现力,对中国后来石
窟艺术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后来的石窟艺术都在云冈石窟的基础
上进行创新和发展,成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起来,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中国古代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其独特的雕刻和壁画艺术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和享受。

同时,云
冈石窟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意义,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宗教、社会和艺术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山西大同云冈
石窟的魅力将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和珍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