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治疗晚期肺癌疗效观察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转移淋巴结活检病理、经皮肺穿刺活检、经支气管镜肺部活检均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60例,分为ⅲb期和ⅳ期。
该组临床资料均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2周后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ⅲb期患者的有效率为64.3%明显高于ⅳ期患者的281%,高3615%,p10 min。
③第1天为患者采用剂量为75 mg/m2的顺铂进行时间>2 h的静脉滴注,时间选在行培美曲塞静脉滴注结束后的30 min。
④第1天或1~3 d分次给药。
⑤给予患者服用地塞米松,2次/d,每次4 mg。
时间分别选在培美曲塞给药前1 d、给药当天及给药后1 d。
⑥用培美曲塞前1周予维生素b121000肌肉注射,每3周1次。
⑦用顺铂期间常规水化、碱化、利尿,28 d为1个周期。
⑧60例患者均化疗2周以上。
1.3 疗效评价标准[3] 观察并比较60例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共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进展。
其中完全缓解与部分缓解的总和作为有效。
按照who抗癌药物毒性反应标准将不良反应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 spss 15.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χ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患者经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后的疗效评价ⅲb期患者的有效率为64.3%明显高于ⅳ期患者的281%,高3615%,=78896,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2.2 患者经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其中恶心为16例(2667%),呕吐为7例(11.67%),发热为3例(5%),白细胞减少为28例(4667%),肝功能异常为10例(1667%)。
紫杉醇或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一
米 松 4mg 2次 / ,1 , d 2 一 周 期 , 周 期 后 评 价 疗 效 。 d为 两 1 3 评 价 标 准 疗 效 判 断 标 准 : 药 前 及 给药 后 每 2 期 进 . 给 周 行 详 细 的 病 史 、 检 、 力 状 况 ( rosy 、 常 规 、 肾 功 体 体 Kanfk ) 血 肝
物 包 括 抗 代 谢 药 物 和 细 胞 毒 性 药 物 如 多 西 紫 杉 醇 ( OC 、 D ) 紫
杉 醇 ( AX 、 西 他 滨 ( M ) 培 美 曲 塞 及 长 春 瑞 滨 ( T )吉 GE 、 NVB ) 等 [ , 至 今 没 有 试 验 提 示 这 些 新 药 哪 种 方 案 更 优 越 。 为 = 但 4 … 探 索 最 佳 的 治疗 方 案 , 院 肿 瘤 科 对 3 例 未 经 手 术 治 疗 且 无 我 3
能 检 查 , T检 测 肿 块 大 小 , 性 与 近 期 疗 效 。根 据 世 界 卫 生 C 毒 组 织 ( H0) 体 瘤 客 观 疗 效 标 准 c 分 为 完 全 缓 解 ( R) 病 W 实 6 C :
系列 新药 的 组 合 被 尝 试 用 于 NS L 的 化 疗 研 究 , 些 药 C C 这
灶 消 失 送 4周 以 上 ; 分 缓 解 ( R : 灶 缩 小 大 于 5 , 持 部 P )病 O 维
4周 以上 ; 定 病 灶 ( D) 病 灶 增 大 或 缩 小 小 于 2 , 展 稳 S : 5 进 ( D) 病灶 增 大 或 有 新 病 灶 出 现 。有 效 为 ( R+ P P : C R+ S 。 D)
培美曲塞加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

培美曲塞加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住院的9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48例,对照组46例。
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1000 mg/m2,d1,联合顺铂25 mg/m2,d1~3。
研究组采用培美曲塞500 mg/m2,d1,联合顺铂25 mg/m2,d1~3,两组均以21 d为1个周期重复。
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疗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中位生存期(MST)以及生活质量提高率和降低率。
治疗期间观察不良反应。
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7%,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较顺铂的疗效显著,且毒性反应明显减少,可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用药。
标签:非小细胞肺癌;化疗;顺铂;培美曲塞肺癌是当今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的发病率、病死率居恶性肿瘤第一位[1]。
早期诊断肺癌比较困难,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患者发病率的80%左右,大部分患者发现时已属晚期。
大部分肺癌患者确诊时已丧失手术机会,当前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仍然以化疗为首选[2]。
培美曲塞是一种多靶点抗叶酸制剂。
培美曲塞与顺铂联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目前国内报道较少[3]。
本研究9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其中48例患者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本研究旨在观察培美曲塞加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毒性反应,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住院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4例,男62例,女32例;年龄56~79岁,平均(64.6±9.3)岁;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诊断标准》所有患者符合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标准[4],均为腺癌;ⅢB期55例,Ⅳ期39例;卡氏功能状态(Karnofsky,KPS)评分>60分;有临床病历相关资料记录完善。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观察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观察周明祥;王建红;钱云;陈冬梅【摘要】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s on Pemetrexed (PEM) combined with Cisplatin (DDP) as the first-line treatment of advanced lung adenocarcinoma, and Gemcitabine (GEM) combined with DDP schemes are compared with it. Methods The advanced lung adenocarcinoma patients of first treatment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PEM group (34 cases) and GEM group (30 cases), the two groups accepted treatment of PEM combined with DDE', and GEM combined with DDP respectively, the two methods took 21 d for a cycle. Every example completed at least two course, then the therapeutic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evaluated. Results In PEM group, total effectiveness (ORR) was 85.1%, median survival (OS) was 45 weeks, disease progress (TTP) was 36 weeks; in GEM group, ORR was 63.3%, OS was 29 weeks, TTP was 25 weeks; the ORR, TTP and OS in PEM group were superior to the GEM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As for side effects, the bone marrow inhibit especially platelet down of PEM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GEM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PEM combined with DDP as the first-line treatment of advanced lung adenocarcinoma has a good curative effect, side effects are light, the treatment of tolerance is good, it is an ideal chemotherapy.%目的观察培美曲塞(PEM)联合顺铂(DDP)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并与吉西他滨(GEM)联合DDP方案相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4例初治晚期肺腺癌患者,将其分成两组,PEM组(34例)和GEM组(30例)分别接受PEM联合DDP方案和GEM联合DDP方案化疗,两方案均以21 d为1个周期.每例至少完成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PEM组总有效率(ORR)为85.1%,中位生存期(OS)为45周,疾病进展时间(TTP)为36周;GEM组ORR为63.3%,OS为29周,TTP为25周;PEM组ORR、TTP、OS均要优于GE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毒副作用方面,PEM组骨髓抑制尤其是血小板的下降明显低于GE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PEM联合DDP一线治疗晚期肺腺癌疗效好,毒副作用轻,治疗耐受性好,是较为理想的化疗方案.【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2(009)032【总页数】3页(P102-103,108)【关键词】肺腺癌;化疗;培美曲塞;吉西他滨;顺铂【作者】周明祥;王建红;钱云;陈冬梅【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江苏南通,226361;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江苏南通,226361;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江苏南通,226361;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江苏南通,2263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肺癌按组织类型可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肺癌80%以上为非小细胞肺癌,包括腺癌、鳞状细胞癌和大细胞癌。
培美曲塞与铂类联合应用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安全性

培美曲塞与铂类联合应用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安全性陈倩;潘超【摘要】目的观察培美曲塞与铂类联用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外科接受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化疗方式分为顺铂联合紫杉醇化疗组和顺铂联合培美曲塞化疗组.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生活质量和毒副作用发生率的差异.结果顺铂联合培美曲塞化疗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8.2%,明显高于顺铂联合紫杉醇化疗组(82.5%)(P<0.05);治疗前2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2组患者各项肿瘤标志物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顺铂联合培美曲塞化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患者血液系统毒性,消化道毒性、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率无明显差异;2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得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改善,且顺铂联合培美曲塞化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培美曲塞与铂类联用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期刊名称】《中国生化药物杂志》【年(卷),期】2016(000)007【总页数】4页(P59-61,65)【关键词】培美曲塞;铂类;非小细胞肺癌;生活质量【作者】陈倩;潘超【作者单位】浙江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外科,浙江杭州310022;浙江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外科,浙江杭州31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肺癌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恶性肿瘤,在病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中排名前3位。
相关研究显示,我国现阶段每年的肺癌新发病例可达15万以上,且近年来呈现出了一定的上升趋势[1]。
晚期肺癌患者往往失去了手术机会,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l ung cancer,NSCLC)占到了各种完全肺癌患者的25%以上。
通过静脉化疗的方式可以提高完全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抑制病情进展率,并延长中位生存时间[2]。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为总有效 率 。不 良反 应按 WHO抗 癌药 物毒副反应 标准 进行评 定。 。每 2个周 期进行肿瘤病 灶测 量 , 达到 C R或 P R的 患者 4周后 复查 以确认 疗效 。临床 获益
包括临 床 C R、 P R及 N C 。远 期 疗 效 指 标
摘
要 目的 : 观 察培 美 曲 塞 ( P M T ) 联 合
顺铂 ( D D P)治 疗 晚 期 非 小 细 胞 肺 癌
( N S C I C ) 的近 期 疗 效 和 不 良反 应 。 方 法 :
既 往 治 疗 失 败 的 Ⅲ B~Ⅳ 期 N S C L C 患 者 2 7例 , 应用 P P方 案 联 合 化 疗 : 培 美 曲 塞
一
线药物治疗后临床缓解期较短 , 患 者 在
口、 次 日, 连 服 3天, 预防皮疹 。
评 价标 准 : 近 期 疗 效 按 照 WH O疗 效
短期 内出现病情进展 , 往往需要进行二线 化疗 。培 美曲塞 为抗 叶酸代谢 类抗 肿瘤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6 1 4 x . 2 0 1 3 .
本组患者 2 7例 , 均经 病理 学或 细胞 学确诊为 1 IB~I V期 N S C I c , 其 中男 1 7 例, 女1 0例 ; 年龄 3 0~ 7 9岁 , 中位年龄 5 8 岁; 其 中腺癌 1 3例 , 鳞癌 1 3例 , 腺 鳞癌 1
培美曲塞二钠联合卡珀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患者 的 中位 疾病进 展 时 间 、 中位 生存 时 间和 1 生存 率差 异 年 均无 统计 学 意义 。
3讨 论
多 西紫 杉 醇是 半 合成 紫 杉 类化 合 物 。作 为 晚 期 NS L CC 标准 的二 线化 疗 药物 , 只有 1 %~ 0 也 0 2 %的患 者有 反 应 。卡 铂为 第 2代 铂 类抗 癌 药物 , 顺 铂相 比 , 与 抗肿 瘤 谱 更 广 , 、 耳 肾毒性 和 胃肠 道反应 更 轻 。 培美 曲塞 二钠 是基 于经 典抗 代谢 类 药物 基础 上研 制 的一 个新 的多 靶点抗 叶酸化 疗 药物 . 过 通 干扰细 胞复 制 过程 中叶 酸代 谢途 径而 发 挥抗 肿瘤 作 用1 5 1 。它 的多靶 点作 用 能从 多个 途径 达 到抑制 肿瘤 细胞 生 长 的 目的 . 对 耐一 、 二线 化疗 药物 的肿 瘤 细胞仍 有抑 制作 用 。
本 次 对 比 观 察 4 例 晚 期 一 线 化 疗 失 败 后 接 受 培 美 曲 塞 1
2 1例 患者接 受 培 美 曲塞二 钠 ( 江苏 豪 森公 司生 产 , 品 商 名: 普来 乐 )E 5 0m / 静 脉 滴 注 大 于 1 n; 珀 ( P M:0 gm , 0mi 卡 齐
Ⅳ期 3 2例 。 理类 型 : 癌 2 病 腺 2例 , 癌 1 鳞 9例 。 接受 培美 曲塞 二钠+ 卡珀 化疗 2 1例 , 1 男 0例 , 1 例 。 多西 紫杉 醇+ 女 1 卡珀 化疗 2 0例 , 9例 . 1 例 。 男 女 1 两组 患 者资料 差异 无 统计 学意
义 ( 00 ) 具 有 可 比 性 。 . , 5
来 自本 院 2 0 0 7年 1 ~ 0 9年 1月既 往 一线 化 疗 失 败 月 20 或 不能 耐 受 的 中晚期 N C C住 院患 者 4 SL 1例 ,其 中 ,男 l 9
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观察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中国社区医师2021年第37卷第16期肺腺癌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最常见的类型,好发于女性和非吸烟男性患者[1]。
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多个国家肺腺癌的发生率已远超肺鳞癌,其发生率几乎为肺癌的50%,甚至一些国家女性肺腺癌的发病率呈倍数增加。
而且肺腺癌早期症状不典型,70%患者初诊时即发现转移进入晚期(Ⅲ期、Ⅳ期)而失去手术机会。
虽然目前肺腺癌的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成为研究热点,但其中大部分患者耐药后仍需以化疗为主,含铂双药联合方案在治疗中的基石地位仍不可动摇[3]。
据NCCN 指南指出[4],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晚期肺腺癌患者有更好的生存优势,耐受性更佳。
故本研究旨在探讨培美曲塞联合卡铂化疗的效果、安全性和生活质量变化的情况,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7年1月-2019年5月收治晚期肺癌患者58例,均经病理学及影像学诊断确诊为肺腺癌Ⅲ期或Ⅳ期;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29例。
对照组男20例,女9例;平均年龄(48.17±5.60)岁;分期:Ⅲ期16例,Ⅳ期13例。
观察组男20例,女9例;平均年龄(42.07±5.40)岁;分期:Ⅲ期14例,Ⅳ期15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①对照组化疗药物选择多西他赛,剂量为75mg/m 2,d 1,24h 前需服用地塞米松8mg,2次/d,连用3d。
同时,治疗第1天常规使用卡铂,AUC=5。
②观察组化疗药物选择培美曲塞,剂量为500mg/m 2,d 1,24h 前需1d 2次口服地塞米松4mg,连用3d。
在使用该药物前1周需要患者肌内注射1000μg 维生素B 12,同时口服叶酸400μg/d;卡铂用药方法、剂量与对照组相同。
两组均以21d 为1个化疗周期。
观察指标:①采用RECIST 1.1标准判定疗效,分为CR、PR、SD、P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治疗晚期肺癌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4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晚期肺癌患者随地分为培美曲塞联合铂类和紫杉醇联合铂类两组,甲组给予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治疗;乙组给予紫杉醇联合铂类治疗。
两组均接受2个周期的化疗,观察两组的疾病控制率及不良反应。
结果:甲组的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乙组,两组的疾病控制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甲组神经毒性和白细胞降低发生率低于乙组(P均<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标签:培美曲塞;铂类;晚期肺癌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病死率位于世界首位,严重危害到人类的健康,治疗肺癌目前化疗仍为治疗肺癌的主要方法[1]。
培美曲塞是抗叶酸多靶点化疗药物,本研究选取2011年4月—2014年4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晚期肺癌患者,旨于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晚期肺癌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4月—2014年4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晚期肺癌患者,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5
2.3岁。
TNM 分期IIB期13例,IIIA期17例,IIIB期7例,IV期3例。
40例晚期肺癌患者的肝肾功能、心脏、血常规、凝血功能均基本正常,均有可评估或可测量的肿瘤病灶。
1.2 治疗方法将40例晚期肺癌患者隨地分为培美曲塞联合铂类(甲组)和紫杉醇联合铂类(乙组)两组,每组20例。
甲组从首次化疗前5天到使用培美曲塞化疗期间,每天一次口服0.4mg叶酸片。
化疗前一天、当天、第二天每天两次口服4mg醋酸地塞米松。
化疗前1周和每化疗9周肌肉注射1mgVB12。
甲组第1天将500mg/m2培美曲塞加入到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半小时;第2天将80mg/m2奈达铂加入到5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8例,第1-3天将25mg/m2顺铂加入到5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2例;乙组化疗前6和12小时口服10mg 醋酸地塞米松,化疗前半小时肌肉注射20mg盐酸苯海拉明,静脉滴注0.3g西咪替丁。
乙组第1天静脉滴注135mg/m2紫杉醇,第2天80mg/m2奈达铂或第1-3天25mg/m2顺铂。
乙组第1天将135mg/m2紫杉醇加入到5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3小时;铂类药物的用量和用法同甲组,使用奈达铂6例,顺铂14例。
两组均接受2个周期的化疗,观察两组的疾病控制率。
1.3 评价标准(1)临床疗效:根据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疗效,分为进展、稳定、部分缓解、完全缓解。
疾病控制率为(稳定+部分缓解+完全缓解)/例数×100%。
(2)依据WHO制定的《抗癌药物急性和亚急性毒性反应分级标准》评价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之间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之间的比较使用t检验进行分析,统计结果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比较
由上表可知,甲组的疾病控制率为85%,乙组的疾病控制率为55%,两组的疾病控制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
由上表可知,两组的主要药物不良反应是消化道反应和血液毒性,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治疗组神经毒性和白细胞降低发生率低于紫杉醇联合铂类治疗组(P 均<0.05)。
3 讨论
培美曲塞是以经典的抗代谢药物氟尿嘧啶和甲氨蝶呤为基础研发出的新抗代谢药物,其可多靶点抑制叶酸依赖性关键酶如二氢叶酸还原酶、胸苷酸合成酶、甘氨酸核糖核甘甲酰基转移酶的活性部位[2],减少合成凶险嘧啶和嘌呤类核苷生物,影响合成肿瘤细胞DNA和RNA,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3]。
铂类药物为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化疗药物,特点为疗效确切、抗癌谱广[4]。
本研究表明,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治疗组的疾病控制率为85%,紫杉醇联合铂类治疗组的疾病控制率为55%,培美曲塞联合铂类的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紫杉醇联合铂类,两组的疾病控制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两组的主要药物不良反应是消化道反应和血液毒性,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治疗组神经毒性和白细胞降低发生率低于紫杉醇联合铂类治疗组(P均<0.05)。
综上所述,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治疗晚期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患者耐受性良好,特别适合体弱老年患者,可明显提高肺癌患者的治疗后的生活治疗,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莉.培美曲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J]. 癌症进展,2006,4(5):440-443.
[2] 王倩之,罗以,朱跃红等.培美曲塞二钠联合顺铂的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0,(17)6:513-515
[3] 胡兴胜,焦顺昌,张树才,等.培美曲塞及吉西他滨分别联合顺铂治疗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随机对照研究[J]. 中国肺癌杂志,2012,15(10):569-575.
[4] 蔡永广,李明,谢馨.多西他赛与吉西他滨分别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 肿瘤防治研究,2010,37(11):1308-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