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影实验报告单1
阳光下的影子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结果
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变化而变化,且总在背光的一侧。
从早上到中午影子逐渐变短,从中午到下午影子逐渐边长。
实验结论
一天中阳光下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变化而变化,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二队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姓名班级第组
实验名称
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情况,进一步了解光和影的关系
实验器材
铅笔、橡皮、白纸、指南针
实验过程
1.根据已学的知识,利用指南针确定太阳的方向,用实验器材制作简单的日影观察仪放在阳光下。
2.每隔一小时观察一次、记录一次记录数据。
2019-2020年小学科学五年级光和影实验记录表格实验记录单

2019-2020年小学科学五年级光和影实验记录表格实验记录单2019-2020年小学科学六年级《7.谁选择了它们》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同一种生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身体的形态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环境发生变化,生物的形态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了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改变着生物,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运用实验的方法验证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环境与生物的密切关系,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同一种生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身体的形态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知道环境发生变化,生物的形态结构也会发生变化【教学难点】了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改变着生物,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图片,幻灯片为每组准备:2个大小不同的球形烧瓶、2个温度计。
【教学过程】一、引入:1、今天我们的课堂来了很多客人,两只青蛙也来凑热闹了,(点击幻灯片1 2只青蛙)一见这么多人,不好意思,想回家,却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谁能帮帮它们找到既安全又舒适的家?(请同学回答并上来贴青蛙图)2、你为什么要这样选?3、其他同学有不同的意见吗?二、自主探究1、青蛙的去与留(1)、师:提及青蛙呀,我有个问题一直搞不清楚,为什么不同地方青蛙的颜色不一样呢?请同学们借助P84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说明,找找原因,并把你的研究发现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然后派代表把你们组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告诉我,行吗?(2)学生回答上述问题。
(随机出示第2张幻灯片青蛙变化图)2、大自然选择了它们(1)导语:刚才我们了解到黄青蛙和绿青蛙是因环境发生变化而出现的。
我这里有一组狐狸的照片,同学们你们了解这几种狐狸吗?(出示幻灯片3 狐狸)(2)观察图中这几种狐狸,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的特征?(3)、这三只狐狸的形状、大小都不相同,猜测一下,它们各生活在怎样的环境?(4)、三种狐狸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可能的原因是什么?(5)、究竟猜得对不对呢?我们来看资料(依次出示五带图—红狐—五带图—灰狐—五带图—北极狐)期间请三个同学读三只狐狸的资料。
科学实验报告单(五年级上册)

1、将长方形盒子的一端用线拴好,栓在测力计的挂钩上
2、将砝码4个放入盒子中,在桌面上和毛巾上拉一拉,比一比
3、将砝码6个放入盒子中,在桌面上拉一拉,与在桌面上拉4个砝码进行对比
观察到的现象:摩擦力的大小由接触面的( )和( )大小有关。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15
五年级上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观察到的现象:反射的光也是沿( )传播的。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7
五年级上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实验者
实验名称:光和热
实验目的:光的强弱与温度的关系
实验器材:温度计1支,镜子,胶布
实验步骤:
1、用胶布将温度计固定在墙上。
2、用镜子反光对着温度计。
观察到的现象:一次照射的温度比( )照射光的温度低。
实验结论:
1、用橡皮泥将木棒垂直固定在木板上
2、用手电筒(当作太阳光)从左、左上、上、右上、右各个方位照木棒
观察到的现象:太阳位置最高时( )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是( )影子最长;同时在实验中也可以发现,影子逐渐变短的是上午,影子最短的是中午( ),下午影子逐渐变长。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5
五年级上册
班次
1、将气球吹气,并用笔棒塞住气球口。
2、将吹鼓的气球固定在小车上(用透明胶带粘)。
3、将笔棒取下。
观察到的现象:
小车朝( )相反的方向行驶。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13
五年级上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实验者
实验名称: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目的:认识弹簧测力计,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器材:测力计、塑料袋
物理生物试题光与影的实验

物理生物试题光与影的实验光与影的实验实验目的:通过进行光与影的实验,探究光的传播特性和光与影的相互作用,深化对光学原理的理解。
实验材料:1. 光源:可以使用手电筒或者台灯等发光源。
2. 平滑的白色墙壁或纸板作为投影屏幕。
3. 不透明物体:可以使用纸片、玻璃块、金属板等。
4. 透明物体:可以使用玻璃片、水晶球等。
5. 光线隔板或遮挡物:可使用卡纸或纸板等。
6. 尺子、直尺等测量工具。
7. 实验记录本和笔。
实验一:光的传播特性实验步骤:1. 在一个黑暗的房间中,打开手电筒或台灯,并将光源对准平滑的白色墙壁或纸板。
2. 观察光的传播情况,记录光线的走向和形状。
3. 在光线传播路径上放置不透明物体,比如纸片或金属板,并观察光线的变化。
4. 移动不透明物体的位置,记录光线的走向和阴影的形状。
5. 移动光源的位置,再次观察光线的传播情况并记录。
实验结果:1. 光线从光源发出,沿着直线传播。
2. 当光线通过不透明物体时,光线被阻挡,形成不透明物体的阴影。
3. 不透明物体离光源越近,阴影越大,离光源越远,阴影越小。
4. 当光源位置改变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也会随之改变。
实验二:光和影的相互作用实验步骤:1. 在一个黑暗的房间中,将光源对准平滑的白色墙壁或纸板,确保光线能够清晰投影。
2. 在光线的传播路径上放置透明物体,比如玻璃片或水晶球。
3. 观察透明物体的投影情况,记录光线的变化和形状。
4. 移动透明物体的位置,记录光线的走向和透明物体的投影变化。
5. 尝试使用光线隔板或遮挡物调节光线的传播路径,观察并记录变化。
实验结果:1. 光通过透明物体时,透明物体上会产生光的投影。
2. 透明物体的投影形状和透明物体本身的形状相关,可以是清晰的轮廓或是扩散开来的模糊形状。
3. 移动透明物体的位置或调整光线传播路径,透明物体的投影形状也会相应变化。
4. 光线隔板或遮挡物的使用可以控制光线的传播路径和阴影的位置。
结论:通过光与影的实验,我们了解到光的传播方式遵循直线传播原则,当光经过不透明物体时会产生阴影,而透明物体会在其表面产生光的投影。
光线实验报告

光线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光线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探究光线的传播和折射规律,了解光的特性,并验证光线的相关理论。
2. 实验器材和材料2.1 实验器材:- 光源(例如激光器、白炽灯等)- 平面镜和凹面镜- 透明平板- 实验台- 尺子和直尺- 纸和铅笔2.2 实验材料:- 毛玻璃板- 空气- 水- 透明塑料板3. 实验步骤与结果3.1 实验一:光线的直线传播在实验台上设置一盏白炽灯作为光源,将毛玻璃板放在光源前面,并在毛玻璃板后面放置一张纸。
观察纸上出现的模糊光斑,用铅笔将其轮廓描绘出来。
结果显示,光线在直线传播过程中发生了一定的传播。
这一实验结果验证了光线的直线传播规律。
3.2 实验二:光的反射在实验台上设置一块平面镜,将光源对准镜子,并在光源的反面放置一张纸。
调整光源和纸的位置,使得在纸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光斑。
用铅笔标记出光源、镜子和纸的位置。
接下来,调整光源和纸的位置,使得光源、镜子和纸在同一直线上。
通过移动纸的位置,观察光斑的变化。
结果显示,光线的反射遵循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
即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经过反射后,与法线的夹角等于入射角。
3.3 实验三:光的折射在实验台上放置一块透明平板,并将光源对准平板的一侧。
在平板另一侧放置一张纸,观察光源在纸上形成的光斑。
用铅笔标记出光源、平板和纸的位置。
接下来,改变平板的入射角度,观察光斑的移动情况。
结果显示,光线在从一种介质(空气)进入另一种介质(透明平板)时,发生了折射。
根据斯涅尔定律,光线在介质之间传播时,折射角度与入射角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3.4 实验四:凹面镜成像将凹面镜放置在实验台上,并将光源对准凹面镜的一侧。
在另一侧放置一张纸,观察光线在纸上形成的光斑。
用铅笔标记出光源、凹面镜和纸的位置。
接下来,改变纸的位置,观察光斑的变化。
结果显示,凹面镜使光线发生了聚焦,形成了一个实像。
根据凹面镜成像的规律,光线从无穷远处经过凹面镜折射后会在焦点处聚焦,形成实像。
《光和影》公开课实验报告单

实验类型:________________时间
年级班组
实验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一: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的关系
光源照射的角度
(填直射或斜射)
影子的长短
短
长
我们的结论:
影子的长短和有关,
光源直射遮挡物时,影子;
光源斜射遮挡物时,影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课老师
记录员
影子的大小
我们的结论:
影子的大小和有关,
遮挡物与光源的距离时,影子就大;
遮挡物与光源的距离时,影子就小。
任课老师
记录员
家乐园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实验类型:________________时间
年级班组
实验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系
利用光源从不同侧面照射小木块,记录下影子形状大小。
1号光源位置的影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号光源位置的影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斜射的程度越大,影子就。
任课老师
记录员
家乐园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实验类型:________________时间
年级班组
实验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影子大小与光源远近的关系
固定木块位置,改变光源与木块距离,分别画下三个不同距离时的影子
遮挡物离光源的远近
影像用光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影像用光作为摄影和影视制作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画面质感、情感表达和视觉冲击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探究不同光线条件下的影像效果,并分析光线对画面构图、色彩和氛围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和掌握不同光线条件下的影像效果。
2. 分析光线对画面构图、色彩和氛围的影响。
3. 培养对光线运用的敏感度和审美能力。
三、实验器材1. 数码相机(或摄像机)2. 三脚架3. 反光板4. 遮光罩5. 影像拍摄场景(室内、室外)四、实验步骤1. 室内光线实验- 使用反光板调整室内光线,模拟不同时间段的光线效果。
- 在同一场景中,分别拍摄逆光、侧光、顺光和散射光下的画面。
- 分析不同光线条件下画面的明暗对比、色彩饱和度和氛围变化。
2. 室外光线实验- 在不同时间段(早晨、中午、傍晚)进行室外拍摄。
- 拍摄逆光、侧光、顺光和散射光下的画面。
- 分析不同光线条件下画面的明暗对比、色彩饱和度和氛围变化。
3. 光线与构图实验- 在同一场景中,通过调整光线方向和强度,改变画面构图。
- 分析光线对画面构图的影响,如主体突出、背景虚化等。
4. 光线与色彩实验- 在同一场景中,使用不同色温的灯光调整画面色彩。
- 分析光线色温对画面色彩的影响,如冷暖色调、色彩饱和度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室内光线实验- 逆光拍摄可以使画面产生戏剧性效果,但需要注意曝光和细节表现。
- 侧光拍摄可以使画面产生立体感,但需要注意阴影处理。
- 顺光拍摄可以使画面明亮、色彩饱和,但可能缺乏层次感。
- 散射光拍摄可以使画面柔和、氛围舒适,但可能缺乏光影变化。
2. 室外光线实验- 早晨光线柔和、色彩温暖,适合拍摄温馨、宁静的画面。
- 中午光线强烈、色彩饱和,适合拍摄鲜明、生动的画面。
- 傍晚光线柔和、色彩温暖,适合拍摄浪漫、温馨的画面。
3. 光线与构图实验- 光线方向和强度可以影响画面构图,如逆光拍摄可以使主体突出、背景虚化。
科学实验报告单(五年级上册)

科学实验报告单(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1五年级上册时间班次实验组别实验者实验名称:种子发芽对比实验(一)实验目的: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器材:一次性水杯,纸巾、纸盒、种子(绿豆,黄豆等)实验步骤:1、准备好6个水杯,每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挖两个洞)贴上标签2、将种子放入洞中3、6个小盘中1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4、用塑料纸将3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5号杯,用纸箱罩住6号杯。
5、将1号杯和2号杯,3号杯和4号杯,5号杯和6号杯进行对比。
观察到的现象:种子发芽的条件是( )缺一不可。
实验结论:1科学实验报告单2五年级上册班次时间实验组别实验者实验名称: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和水的实验实验目的:绿豆种子可以不需要阳光,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实验东西:绿豆三粒、塑料杯、餐巾纸、实验步骤:1.准备两个塑料杯当花盆,各放入同样的三颗绿豆种子,然后加入适量水,放在同一个地方,等它发芽2.过了两天,绿豆芽长出来了,将一盆放在阳台上,一盆放在客厅里,观察一星期,并记录自己的发现。
3.收集做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共同阐发阳光下的绿豆芽黑暗处的绿豆芽绿豆芽的数量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45茎绿色,叶也是绿色。
45茎白色,叶嫩黄色。
细长粗壮实验说明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
窥察到的现象:绿豆芽的生长需要()。
实验结论:2科学实验敷陈单3五年级上册时间班次实验者实验组别实验名称:光和影实验目的:影子照射的目标与什么有关?实验器材:手电筒1个,长方体木块3块实验步骤:1、桌面上放上一块长方体木块,翻开手电筒开关,从分歧位置映照。
2、在桌面上放三块木块(与手电筒间隔不一样),翻开手电筒开关。
3、将1块木块平放在桌面上,翻开手电筒开关,从水平和垂直方位照木块。
窥察到的现象:影子的是非和()有关,光源直射遮挡物时,影子();光源斜射遮挡物时,影子();斜射的水平越大,影子就()影子的大小和()有关,遮挡物与光源的距离()时,影子就大;遮挡物与光源的距离()时,影子就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年级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班第组年月日实验名称影子的方向与什么有关
实验目的影子的方向与什么有关
实验器材手电筒、长方体、A4纸、铅笔、尺子。
步骤和方法1、将木块放在桌面上,用手电筒从正上方照射木块,在
桌面上画出它的影子。
2、用手电筒从左上方照射木块,在桌面上画出它的影子。
3、用手电筒从右上方照射木块,在桌面上画出它的影子。
(注意手电筒与纸屏之间的距离不变)
观察的现象1、用手电筒从正上方照射木块,影子在(),
2、用手电筒从左上方照射木块,影子在()
3、用手电筒从右上方照射木块,影子在()
实验
结果
影子的长短、方向随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