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受体研究进展
丙型肝炎病毒受体研究进展

H C V s u c h a s C D 8 1 ,l o w d e n s i t y l i p o p r o t e i n r e c e p t o r ,s c a v e n g e r r e c e p t o r c l a s s B t y p e I ,t i g h t - j u n c t i o n p r o t e i n s ,
[ A b s t r a c t ] T h e h o s t c e l l s i n v a d e d b y h e p a t i t i s C v i r u s ( HC V) i s s u c h c o m p l i c a t e d p r o c e s s t h a t c a n o n l y b e a c —
e p i d e r ma l g r o wt h f a c t o r r e c e p t o r , Ep h r i n r e c e p t o r A2 , Ni e ma n n — Pi c k C 1 一 l i k e 1 c h o l e s t e r o l a b s o r p t i o n r e c e p t o r . Th e s e t h e s i s g i v e s a d e t a i l e d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o f t h e m, wh i c h c o u l d p o s s i b l y ma k e a f o u n d a t i o n f or s e a r c h i n g n e w t y p e s o f HCV v a c c i n e a n d e x p l o r i n g a n t i v i r a l me d i c i n e .
杯状病毒受体研究进展

且 在衣 壳蛋 白中都含 有一个 大 约 2 0个 氨基 酸 的保 5 守序 列 , 区域 在 病 毒 的复 制 或 病 毒 颗 粒装 配 中发 该
挥重 要 作 用 [ 。杯 状 病 毒 衣 壳 蛋 白不 仅 在 病 毒 装 1 ]
摘 要 : 杯状 病毒 科 ( a iiiia )的病毒 是 一 类 多样 性 的病 毒 , 有 广 泛的 宿 主和 组 织 趋 向性 。 对 C l vrd e c 具
于其 受体 的研 究 , 近年 来取 得 了一定 的进展 。鉴 定 的 受体 分 子 主要 集 中于两 类 , 类 是碳 水 化合 物 , 一 包括 组 织血 型抗原 ( GAs 、 液酸和 硫 酸 乙酰肝 素 ; 一类是 细胞 蛋 白 , HB )唾 另 如连接 黏 附分 子一 (AM— , A J A) 一种分 子
r s S V) b 没 有 很 好 的体 外 培 养 体 系 , 约 了 u , MS P , 制 前 只在少数 几个 种属 中取 得 了一 定进展 。
其中, Ⅱ和 Ⅲ 型 扎 幌病 毒 和 RHDV 含 有 2个 0R 对 该科 病毒 的研 究 。关 于 杯 状病 毒 受 体 的研 究 , F 目 ( F 、 F) OR 1 0R 2 ,I型 、Ⅳ型 和 V型 扎 幌病 毒 、 瓦 诺
(. 江 省 农 业 科 学 院 农 业 部 病 毒 学 与 生 物 技 术 重 点 实 验 室 , 江杭 州 3 0 2 ; 1浙 浙 10 1 2 中 国农 业 科 学 院上 海 兽 医研 究 所 , 海 2 0 4 ;. . 上 0 2 13 浙江 师 范 大 学 化 学 与生 命 科 学 学 院 , 江 金华 3 10 ) 浙 2 0 4
乙型肝炎病毒受体研究进展

[ btat e a ct i t gtogn o e a t i sH V net n h o e te rsac n ent n A s c】H p t y s a e ra fhp ti B v u( B )if i .T e cr l i eerh a d df io r o e r is r co r av i i
o p cf i l b n ig d ma n o ag t me r n r o sd r d t a e g e t sg i c n e fr u d rtn i g t e f s e i c vr i d n o i n tr e mb a e a e c n i e e o h v r a in f a c o n e a d n h i a i s
组 成 ,分别 编码 乙肝 表面抗 原 ( s g HB A )和 pe S r- 、 pe S r— 1及 pe S ; C基 因区 , r— 2 ② 由前 Cபைடு நூலகம் 因和 C基
因组 成 , 分别 编 码 乙肝 e抗 原 ( e g 及 乙肝 核 心 HB A )
种 世界 范 围的公共 健康 疾病 , 全世 界有 3亿 人被
乙型肝 炎 病 毒 (e ais B v u , B 感 染 是 h p ti i sH V) t r
一
负链 有 4个 开 放 读 框 ( R ) 分别 是 : | 因 区 , OF, ① s基 由 . 因 、 J (l— 1 基 因 、 s基 前 s pe S ) , ' 前 (r一 ) 因 pe 基
人类腺病毒受体的研究进展

已被用作 基 因治疗 的载 体 , 不能 有 效 地感 染 受 体 但
表 1 受体 已鉴 定 的 和 未鉴 定 的腺 病 毒 血 清 型
亚属 CR A C 4 D6 S A C 8 /6 D 0 8 H G G C X S / C IV AM. SA s F / R MH — C / 1 受体未鉴定 的血清型
, 4
2
2
5
体 的研 究 近 十几 年 来 得 到迅 速 发 展 , 人们 对腺 病毒 受体 的研究 兴趣 主要源 于使 用腺病 毒 载体 所进 行 的基 因治 疗 。随着 多个腺病 毒受 体相 继 被 发现 和鉴定 ( 1 , 腺病 毒 感 染 细胞 的过 程 有 表 )对
邻体蛋 白构成。纤维突起的近心端在二十面体的十 二顶点处插入五邻体基座 ; 在其远心端 , 纤维突起形
成球 状结 构域 , 这个 结 构 是 细胞 受 体 主要 的黏 附 位
道 的感染 , F亚属 引起 胃肠 炎 , D亚属 的部分 血 清型
与 流行性 角膜结 膜炎有 关 。
点。五邻体蛋 白基座主要与病毒进入细胞时病毒与
3, 6, 1, 0 1 2 5 1 1 3 1, 4, 5
5
/
5
/
5
/
9, 0, 3, 7, 0, 2, 3, 25, 6 1 1 1 2 2 2 4, 2 2 2 2 3 3 3 3 3 3 7, 8, 9, 0, 2, 3, 6, 8, 9, 4 4 44, 5, 6, 7, 8, 9, 2, 3,- 4 4 4 4 4 51
成 的小囊 泡 中进 入细 胞 , 被运输 到 内涵体 , 并 通过 酸
胞浆内核酸受体RLRs的研究进展

胞浆内核酸受体RLRs的研究进展廖倩;吴谡琦;孙修勤【摘要】How the hosts recognize and clear invading viruses is one of the key issues in molecular immunology. However, the immediate-early signaling events among host and virus interaction were largely unknown. In the past few years, there are great breakthroughs in this rapidly evolving field. RIG-I like receptors (RLRs) have recently been identified as cytoplasmic sensors for nucleic acid of virus, which RIG-I (retinoic acid-inducible gene I), MDA5(melanoma differentiation associated factor 5)and LGP2(laboratory of genetics and physiology 2). The CARDs domains within this RLRs mediate associations with its adaptor protein MAVS to activate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s NF-kB and IRF, and then induce production of type I interferons and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Consequently these factors initiate innate immune responses and the acquired immune responses, enhancing the host's antiviral ability. Therefore RLRs play a key role in the detection and subsequent eradication of the replicating viral genomes. Recent progress is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on types, structures of RLRs, its roles in recognition of virus nucleic acid and molecular mediating signaling after the activation of RLR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researches on antiviral immunity of marine organisms, especially teleost fishes.%机体如何识别以及清除入侵的病毒一直是免疫学研究的重点,然而对于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最早期信号事件的了解甚微.近几年的研究工作在先天性免疫系统如何识别早期病毒的入侵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RIG-I样受体(RIG-I Like Receptors,RLRs)是一类新发现的胞浆内模式识别受体,能够识别细胞质中的病毒核酸,由3个成员组成,分别是RIG-I(Retinoic Acid-inducible Gene I)、MDA5 (Melanoma Differentiation-Associated Gene5)和LGP2(Laboratory of Genetics and Physiology 2).它们可通过自身的CARD结构域与下游信号分子线粒体连接蛋白(Mitochondrial Antiviral Signalling Protein,MAVS)的CARD结构域间的相互作用,激活细胞转录因子IRF和NF κB,诱导干扰素和促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启动固有免疫应答和调节随后的获得性免疫应答,增强机体抵抗病毒的能力.因此,RLRs对抗病毒天然免疫的建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将分别就RLRs的组成结构、对病毒核酸等靶分子的识别及其相关信号传导途径方面所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做一概述,以期为海洋生物(特别是硬骨鱼类)的抗病毒免疫应答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期刊名称】《海洋科学进展》【年(卷),期】2013(031)001【总页数】8页(P153-160)【关键词】RIG-I样受体;RIG-I;MDA5;LGP2【作者】廖倩;吴谡琦;孙修勤【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819机体的固有免疫系统在抵抗病毒感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受体研究进展

受体作综述。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 炎病毒
受体 研 究进展
文章编 号: 1 0 0 3 — 4 3 3 1 ( 2 0 1 3 ) 0 1 — 0 0 2 1 — 0 3
Ad v an c e s o n t h e r e c e p t o r s o f A v i a n i n f e c t i o u s b r o n c h i t i c v i r u s
文献标识码: A
Ch e n Zh e n ’ L i u B i n q i o n g ’ L i n S u ’ Z h u Ch u n h u a ’ C a i Gu o z h a n g L ’ i n Yu ’ Hu a n g Yu ‘ ’ 。
Ke y wo r d s Av i a n i n f e c t i o u s b r o n c h i t i c v i us r r e c a p t o r r e s e a r c h a d v a n c e s
福建畜牧兽医 第 3 5 卷 第 1 期 2 0 进展
陈 珍 z 刘斌 琼 林 “ z 朱 春 华 蔡 国漳 1 , 2 林
福州
羽
黄
瑜’
( 1 . 福建 省 农业 科学 院 畜牧 兽医研 究所
3 5 0 0 1 3 ;
2 . 福建 省 畜禽疫 病 防治 工程 技术研 究 中心
I BV t o t h e r e c e p t o r o n t h e s u r f a c e o f h o s t c e l l s i s t h e i f r s t s t a g e o f v i r u s i n f e c t i o n, t h r o u g h w h i c h v i r u s c a n e n t y r t h e c e l 1 . S t u d y o n t h e r e c e p t o r s o f I B V i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i n u n d e st r a n d i n g t h e p a t h o g e n e s i s a n d i mmu n o l o g i c me c h a n i s m o f I B V. T h i s a r t i c l e ma i n l y d e s c i r b e d t h e r e c e n t a d v a n c e s o n t h e r e c e p t o s r f o I BV,i n c l u d i n g a mi n o p e p t i d a s e N, h e p a r a n s u l f a t e a n d s i a l i c a c i d .
病毒受体的研究进展

物 学 效 应 。病 毒 受 体 在 细 胞 表 面 上 的 分 布 是 多 拷 贝 的 , 数 病 毒 在 每 个 易 感 细 胞 上 大 约 多 有 l ~l 受 体 , 毒 受 体 的 数 量 对 病 毒 0 0个 病 的结 合 与 侵 入 起 一 定 的作 用 目前 已 比较 明 确 的受体分 子 量 多在 1 0~30 k 病 毒 与 0 D。 细 胞 的 结 合 是 多 价 的 。病 毒 与 其 受 体 的 结 合 有 其 特 异性 : 毒 只 能 与 其 相 识 别 的 受 体 相 病 结 合 才 能 造 成 宿 主 细 胞 的 感 染 。也 就 是 说 , 病 毒 只 能感 染 有 限 的 几 种 细胞 。HI 的糖 蛋 V 白 g l0能 同 膜 表 面 C 4分 子 结 合 ; 样 , p2 D 同 麻 疹 病 毒 只 有 与 CM6分 子 结 合 才 能 引 起 细 1 胞 感 染 , D 1分 子 同 丙 型 肝 炎 病 毒 结 合 才 能 C 8 引 起 宿 主发 病 亲 和性 反 映病 毒 受 体 与病 毒 结 合 的 稳定 程 度 。 受体 有 限性 与 靶 细 胞 部 位 的局 限性 说 明 受 体 组分 极 少 , 资 料 表 明 受 体 组 分 约 占 有 细胞 总 蛋 白质 的 0 0 5 。 Hea细 胞 约 有 . 1% L 30 0 脊 髓 灰 质 炎 病 毒 结 合位 点 0 个 病 毒 与受 体 结 合 的 结 果 是 病 毒 内 化 ( 或 胞吞 ) 入 细 胞 , 染 靶 细 胞 。 目前 认 为 , 进 感 不 同 的 病 毒受 体 同时 与 病 毒 的结 合 , 以 在 病 可 毒受 体 间起 到 相 互 调 节 和 功 能 互 补 的 作 用 , 使病 毒 易 于 进 入 细 胞 , 有 些 病 毒 受 体 与 病 而 毒 的 结 合 不 发 生 在 同 一 时 间 内 , 是 相 继 发 而 生 。 病 毒 与 第 1个 病 毒 受 体 结 合 引起 了细 胞 或病 毒 本 身 发 生 变 化 , 而 有 利 于 第 2个 受 从 体 的 结 合 。对 于 一 些 体 液 或 呼 吸 道 病 毒 , 这
(推荐)II型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研究进展

II型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研究进展目前已经发现的细胞因子有200多种,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相信会有更多的因子被发现,并且随着细胞工程技术和蛋白重组技术的发展,一定会有更多的细胞因子重组蛋白被纯化制备。
细胞因子功能多样,不同因子间可以相互作用,同一因子可以有不同的功能,因此,细胞因子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功能图。
而细胞因子想要发挥作用,必须与相应的受体结合行。
细胞因子与其受体结合后,会对细胞产生作用,可以刺激细胞生长增殖分化,调控机体免疫应答,为在细胞及分子水平研究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免疫缺陷疾病的发病机理提供数据,为临床治疗和诊断提供指导依据。
细胞因子受体一般分成四个类型:Ⅰ型细胞因子受体(Type ⅠCytokine Receptor)、Ⅱ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Type ⅡCytokine Receptor)、TNF超家族受体以及趋化因子受体。
在本文,将主要介绍Ⅱ型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Ⅱ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Type ⅡCytokine Receptor ),也称干扰素受体家族(Interferon receptors family)。
主要包含Ⅱ型白介素(IL-10,IL-19,IL-20,IL-22等)受体,Ⅰ型干扰素(IFNA,IFNB)受体和Ⅱ型干扰素(IFNG)受体。
此类受体的结构特点治是在膜外区近氨基端含有四个保守半胱氨酸残基细无Trp-Ser-X-Trp-Ser序列,一般为具有高亲和力的异二聚体或多聚体。
II型细胞因子受体的细胞外结构域由串联Ig样结构域组成,细胞内结构域通常与属于Janus激酶(JAK)家族的酪氨酸激酶相关。
Ⅱ型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研究最早和最深入的应该是干扰素(IFNs)及其受体。
干扰素主要有两种类型:I型和II型。
I型干扰素包含IFN-α、IFN-β、IFN-v、IFN-d和IFN-t,II型干扰素仅含有IFN-γ。
I型干扰素与其受体相互作用可以激活多种信号转导通路,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如抗病毒、抗增殖、免疫调节和发育活性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效 地封 闭病 毒的感染 ; 在人工设 计受体 模拟物 方面,
流感病毒糖蛋 白抑 制血 凝的能 力与稽蛋 白中 的唾 液酸 含量有 关. 最 有 效 的 唾 液酸 衙 生物 是 N e u A c a C H3和
Ne u Ac a C7 H7 l 】 0 ]
。
2 . 4 VA P s 模拟分 子
毒受体( c 斟) ; 鼠肝 炎病毒受体 j ; 脊髓灰质炎病毒受体
( I C A M —1 ) 以及人 类腺 病毒 、 巨细 胞病 毒、 S e m i i k i 森林
型抗体 、 可溶 性受 体和 人工设 计 的受 体类 似物 。许 多 实验已经证 明, 有些 抗病 毒抗 体可 以封 闭病 毒对 细胞
病毒结合第二受体。对某些 病毒 已证 明在最初 结合后 紧跟 第 2次结合. 第 2次结 合又称 为稳定结 合、 牢 固结 合或粘 附增 强, 第 2次结 合也许 对病 毒通 过融 合 或胞
吞作 用侵人 细胞是必须的。
糖蛋 白、 糖酯和脂类。多瘤病 毒和正粘 病毒结合糖蛋 白 和糖酯的唾液酸寡糖 ; 水泡 1 3炎病毒结合磷脂酰丝氨 酸
的粘附, 阻 断病 毒的感染。对于某 些病毒 . 虽然结 合抗
病毒和乳 酸脱氢酶病毒的 MH C分子受体。 1 . 2 病毒受体 与细 胞功 能 大 部 分病毒 受 体与 细胞
生理功能有密 坷的关 系, 有的车 身 就是一 些 细胞 因子
体 的结 构域是 不 清楚 的, 但 抗 病毒包 膜或 衣 壳抗体 仍
型抗 体可以模拟 C D 4分子结合 HI V糖 蛋 白, 也能部分 中和 H I V对体外 培养 的 T 细胞 的感 染 。 =可溶 性的
忭者单位 : 1 0 0 0 5 2 北京
研 究 所
中 国预 防医学 科学 腕病 毒学
1 9 9 7 年7 月 4日 修回
上的分布是多拷 贝 的. 多 数病毒 在每 个 易感细 胞 上大
直接 同宿主细 胞受 体相 互作 用, 而 某些 病 毒还 可 以通 过调节分子 的介导 间接结 台细 胞受体。典型 的例子是 抗 体可增加某些病毒 的感 染性, 如 登革热病 毒 、 HI V 和 西尼罗病毒 , 包裹病毒的抗病 毒抗 体的 F C片段 同细 胞 表面的 F C受体 相互作 用, 引导 病毒粒 子到细 胞 表面.
2 结台受体的病毒结构特 征
2 . 1 结合受体 的病 毒部位 病 毒结 合细 胞受 体 主要
是 通过病毒吸附蛋白( Vi r a l a t t a c h me m p r o t e i n s , VA P s ) 吸附到细胞 表 面分 子上。V A P s 通常 是指形 成 有囊 膜
细胞来说是起识别 或粘着 功能 的, 而病 毒 可 接 受细 胞 用于识别与粘附的机制 1 . 3 病毒受体 的数量 和 分布 病毒 受体 在细 胞 表面
域合成肽免疫 黑猩猩, 可使 动物获 得保护; 用1 3蹄疫 病
毒 VP 1合成 肽免 疫动物 可产 生 中和抗体, 使免疫牛 具 有抗该病毒感 染的能力; 抗 HI V g p l 2 0结构域抗 体能封 f j j g I  ̄ 1 2 0与 C D 4的反 应 抗 C D 4分子 的个 体 基 因
梁国栋
尺弓 7 , 7
约有 1 0 个 受体, 因此 病毒 与细胞 的结 合是 多 价的 ;
细胞表 面受体 的数量对 病 毒 的结合 、 侵入 也 起一定 的
作用, 当细胞表面 的受体低于一定 数量时 , 病毒则不 能
且 主要侵 害肝 脏组织 脊髓 灰质 炎病 毒主 要破坏 人类
3 病毒 受体 的研 究方法
近几年. 病毒 受体的研究不 断深人 . 从病 毒方面 已 进人到分 子水 平 ; 受体 方面也从定 位 、 定 量深入 到分子 结构和分 子构 象的研 究 研究 方 法也 不断 更新 , 除传
V A P s 是糖蛋 白. 结 构域是其第 1 5 1 —2 3 8氨 基酸硅基,
和磷脂酰肌醇 ; 许 多病 毒受 体成分 是 细胞 表 面的 唾液 酸 ; 部分病毒受体是 细胞表 面的蛋 白质, 这些蛋 白质
有一部分是免疫球蛋 白超家族 成员, 如人类 免疫 缺陷病
1 . 4 病 毒受体模 拟分 子
除细 胞表 面 的病毒 受体 可
与病毒 结合外 . 许 多病 毒受 体模 拟分 子亦 能结 合相 应 的病毒 , 并能有效地阻断病毒感 染, 且对靶 细胞 的生 理 功能影 响较小。 这类物 质 主要包 括抗 体 、 抗 个体 基 因
包装成病毒粒子, 因此, 细胞 内受体 在细小病 毒感染细
胞过程 中也起决定性作 用。一些病毒识 别一个 以上 的 受体 , 如 HI V除识 别 T h细胞、 单 棱细 胞、 上皮 朗 氏细 胞和 脑细胞的 C D 4糖蛋 白和半乳糖基 神经酰胺两种受 体外 , 还可能同肌 细胞 和神 经细胞 的乙酰 胆碱 受 体相
1 9 9 6 年1 1 月2 9日收稿
维普资讯
Ch i n  ̄ J Ex p C l i n Vi r o 1 . ̄e p t e mb e r 1 99 7 .Vo l 1 I No 3
C D 4受律 分 子 在体 外 能 中和 H I V 的感 染. 用重 组 的
进而采 用突 变 技术 研究 受 体关 键 性 氨基 酸 残 基 的功 能。B a t e s 1 ] 和 g a n g l l 等从鸡和鹌 鹑的细胞 中克隆 了 编码 劳斯氏 肉瘤病 毒 A 亚型 受体 的基因, 并证 明仅受
并且使细胞容 易吸 收抗 体 一病 毒 复合物 ; 在 乙型肝 炎
C I N I 注人 人体 可望 阻 断 HI V 的 感 染 J 。根 据 禽 白血 病 毒 A亚型受体胞 外结构 域合 成 的 1 9肽能 特异 和有
这是病毒 感染 的激活状态 , 同时脱 落的 VP 4与受体结 合后亦活化 了受体 , 使 其 可 转 运病 毒 激活状 态 颗粒
进入细胞 。
除V . M3 s可与相应 的病毒 受体
结合外, 目前还 发现 许多 分 子 可以模 拟  ̄ , q 4 , P s的作 用 同受体结合 V . M3 s 模 拟分 子通 过封 闭病 毒受 体能 阻 止病毒颗粒进入细 胞=V .  ̄ D s 模拟 分子包括抗 体 、 抗 个 体基因型抗体 、 结 合受 体的 天然 配体 和人 工设 计 的配 体类似物 人工设 计的配 体类 似物有 合成 的 V AP s 肽 和设计的模拟 V AP s的药物。配 体 的模 拟分 子在结 构 上同 vA P s 的结构 域 有一定 的 同源性, 如 痘 苗病 毒 的 V A P s 的结 构域 是 V GF蛋 白第 6 9—8 0 位 氨 基 酸 ( c R c s H GY T GI Rc ) . 它的模拟分子是 人 的上皮生长 因 子第 3 1 —4 2位氨基 酸( C NC ' , , WG YI GE RC ) :
相关蛋 白质, 与慨 密度脂蛋白受体 ( L D L R) 重 复基因有 密切的关 系。在这些研 究 的基 础上 , R o n g等将 受体胞 外结构域的不 同区域 与鼠 C D 8膜融台 以研究嵌台蛋 白 的受体功能, 结 果 表 明, 含有 劳斯 氏肉瘤 病 毒 A 亚型 L DL R重复基因 的嵌合蛋 白能特异 地结合 A亚型 禽 白 血 病和禽 肉瘤 病毒, 表 达这 些嵌 台蛋 白的 NI H3 T3细 胞株能 有 救 地被 A 亚 型 禽 白 血 病 和 禽 肉 瘤 病 毒 感 染 这一受体 胞 外结构 域 含有 高度 保守 的 6个 半 胱氨酸。B e l a n g e r 等应 用突 变技 术研究 这 6个半 胱氨 酸对受体功能 的影响, 当突变 c y s 一3 5或 c y s 一5 0二个 半胱 氨酸之一时, 受体则完 全丧失 活性. 突变其 它四个 半 胱氨酸对受体活性影 响不大 。 ( 下转封三 )
维普资讯
豸
{ 专 嘞 /
2 9 9
辱 . 综 述 .
病 毒受体研究进展
一
李爱民
病毒性感染 具有 宿主种 属特 异 性和组 织 嗜性 , 如 犬类 不能感染 麻疹 病毒, 而人类不 能感染犬瘟 病毒 ; 人 类 乙型肝 炎病毒 ( H B V) 只对人 和黑 猩猩具 有感 染 性,
病毒包 膜和无 囊膜病 毒衣 壳的 多肽类 物质 VA P s一
般 都是 比较 保守 的, 这 样可 以保 持一 种病毒县 靠 相同
的组织 嗜性 。 目前已发现 了许多 结合 受体 的 V A P s 和
部 分 VA P s的结构域 ( D o ma i n ) . 部分 VA P s 和 V A P s 结 构域 已被 成 功 地 克 隆 和 表 达。 如 HI V 结 合 受 体 的 V A P s 是 g p l 2 0 . 结 构域是 g p l 2 0中的第 1 9 3—2 0 0氨基 酸残基 及第 4 2 6—4 3 7氨 基 酸 残 基 ; 而 狂 犬 病 毒 的
和灵 长类 动物 的脊 髓前角运 动神经细胞 这 些现 象的
侵入细胞。大多 数病 毒受 体分 布于 细胞 表 面. 少 数病
毒也需要细胞 内的病毒 受体, 如 细小 病毒不 仅需 要胞 膜受体进入胞浆. 它还需要进 入胞核. 进行复 制、 转 录、
发生都 与病毒嗜性有关, 而 病毒嗜性( 宿主范 围和 组织 向性 ) 主要是 由病毒细 胞受 体决定 ; 此外 , 宿主细 胞 内
不同的狂 犬病毒株 的 V AP s 具 有高度的 同源性
统的抗细胞血清法 、 抗 受体法 、 抗 病毒抗 体 的抗 个体基
因型 抗 体 法 和 细 胞 膜 受 体 提 取 法 外,通 过 对 病 毒 V AP s 和病毒细 胞受体的分子生物学研 究, 还 用分子 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