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计算机 发展史

计算机 发展史

计算机发展史计算机发展史一、引言计算机是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产物,它的出现和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本文将从计算机的起源、发展、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带领读者了解计算机发展的历程。

二、计算机的起源计算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计算工具,如算盘、计算尺等。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二战时期。

当时,为了解密敌方的通信代码,科学家们提出了使用机械装置来进行密码破解的想法,这也是计算机的雏形。

三、计算机的发展阶段1. 第一代计算机(1940年代末-1950年代末)第一代计算机采用真空管作为主要的电子元件,体积庞大、功耗高、运算速度慢。

著名的ENIAC就是第一代计算机的代表之一,它使用了大量的真空管,占据了一个大房间的空间。

2. 第二代计算机(1950年代末-1960年代末)第二代计算机使用晶体管替代了真空管,使得计算机体积大幅缩小,功耗也减少了许多。

同时,计算机的速度和可靠性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IBM公司在这个时期推出了多款商用计算机,开始了计算机的商业化应用。

3. 第三代计算机(1960年代末-1970年代末)第三代计算机采用集成电路技术,使得计算机更加小型化、高效化。

这一时期,计算机开始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价格逐渐下降,普及率逐渐提高。

个人计算机也开始出现,标志着计算机开始走向家庭和个人用户。

4. 第四代计算机(1970年代末-至今)第四代计算机采用了微处理器技术,使得计算机更加迅速、强大。

同时,计算机的外设和存储设备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进,使得计算机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扩展。

个人计算机开始普及,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更是推动了计算机应用的发展。

四、计算机的应用领域1. 科学计算计算机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等。

计算机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数据分析等手段,帮助科学家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2. 工业控制计算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通过计算机的控制,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计算机发展历程

计算机发展历程
20xx
计算机发展历程
-
1
第一阶段:电子管计算机(1946年-1958年)
2
第二阶段:晶体管计算机(1959年-1964年)
3
第三阶段: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年-1971年)
4
第四阶段: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年至今)
5
软件的发展
计算机发展历程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以下是计算机发展史的几个重要阶段
像处理等
2
除了以上四个阶段,计算机的发展还经历了其他的重要事件,如互联网的出现和移动设备的普及等。 这些事件对计算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计算机的应用更加广泛和普及
总的来说,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从电子管到晶体管,再到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
3
成电路,计算机的基本元件不断升级,使得计算机的性能不断提高,同时体积不断缩小,功耗不断降 低,成本也不断下降。这些变化使得计算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工具之
代码,同时也更容易维护和调试
在软件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关键的人物 和技术也起到了推动作用。例如,
Dijkstra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使得 程序更加模块化和可维护。同时,面向 对象编程(OOP)的思想也使得程序员可 以更加高效地设计和实现复杂的软件系

6 互联网的出现
互联网的出现
互联网的出现是计算机发展史 上一个重要的事件
4 第四阶段:大规模集成
电路计算机(1971年至今 )
第四阶段: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年至今)
这一阶段的代表性计算机有Apple II和IBM PC。这些计算机的基本元件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因此得名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第1台数字电子计算机
1946年ENIAC计算机公布
ENIAC(电子数字积分机与计算机):
• • • •
研制单位: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用 途: 军事计算 运算速度:5000次/秒 体积价格:170平方米,30吨,140千瓦,40万美元
其逻辑元件采用电子管,存储器件为磁鼓,典型逻辑
结构为定点运算;用低级语言编程,无操作系统。


1995年5月,中科院计算所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 中心研制的“曙光1000”大规模并行处理机诞生。 该机峰值速度可达每秒25亿次单精度浮点运算, 内存容量为1000MB,结点机间总通信容量为每 秒4800MB。 21世纪初,“曙光3000超级服务器”问世。由 70台节点计算机组成,280个处理器,峰值浮点 运算速度达每秒4032亿次,内存容量160GB。
制中的“1”,而八卦中的“--”叫做阴爻, 相当于二进制中的“0”。
① 二进制数的位:八卦中的“一”叫做阳爻,相当于二进
② 十进制计数系统:
马克思在他的《数学手稿》一书中称 十进位记数法为"最妙的发明之一"
③ 筹算:利用算筹作为运算工具; ④ 珠算:以算盘作为工具,在元代已广泛使用。

我国一、二、三代机的推出比世界上一、二、 三代机晚了整整一代,但这是自力更生研制出 来的。 国防科技大学先后于1983年和1992年研制成 巨型机系统银河Ⅰ和Ⅱ,运算速度都超过亿 次。均配有操作系统、高级语言编译程序等 系统软件。

在纳米尺寸下,纳米结构会表现出一些新的量子现象和
效应,人们正在利用这些量子效应研制具有全新功能的 量子器件,使能开发出新的纳米芯片和量子计算机 同时,正在研究将光作为信息的载体,发展光子学,研 制集成光路,或把电子与光子并用,实现光电子集成.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是现代科技的重要产物,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

本文将详细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计算工具到现代的超级计算机。

1. 早期计算工具早在公元前3000年摆布,人们就开始使用简单的计算工具,比如算盘和计算尺。

这些工具通过挪移珠子或者滑动尺子来进行计算,虽然功能简单,但是为后来的计算机打下了基础。

2. 机械计算机19世纪末,机械计算机开始浮现。

其中最著名的是查尔斯·巴贝奇设计的分析机。

这台机械计算机可以执行复杂的计算任务,但是由于创造技术和材料的限制,它并未得到广泛应用。

3. 电子计算机20世纪40年代,电子计算机的时代开始了。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由约翰·冯·诺伊曼领导的团队在普林斯顿大学研发的,它被命名为ENIAC。

ENIAC是一台庞大的机器,占用了很大的空间,并且需要大量的电力供应。

然而,它的浮现标志着计算机的电子化时代的开始。

4. 进入集成电路时代20世纪60年代,集成电路的发明使得计算机的体积大大缩小,性能也得到了提升。

这一时期浮现了许多重要的计算机,比如IBM 360和DEC PDP-8。

这些计算机不仅可以进行复杂的计算,还能够处理更多的数据。

5. 个人计算机的兴起20世纪70年代末,个人计算机开始进入市场。

苹果公司的Apple II和IBM的IBM PC是最早的个人计算机之一。

个人计算机的浮现使得计算机再也不是大型机构和企业的专利,普通人也可以拥有自己的计算机。

6.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计算机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检索、电子邮件、在线购物等各种活动。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催生了许多新的计算机技术和应用。

7. 挪移计算时代21世纪初,随着挪移设备的普及,挪移计算时代正式到来。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各种计算和信息交流。

8. 人工智能的崛起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计算机的智能化程度大幅提升。

简述计算机发展的历程

简述计算机发展的历程

简述计算机发展的历程
1.机械计算机时代:19世纪初,巴贝奇设计了一台可编程机械计算机,称为差分机,后来又设计了通用机械计算机分析机。

这些机械计算机虽然功能有限,但标志着计算机的诞生。

2. 电子管计算机时代:二战后,电子管的发明使得计算机的速度和可靠性大幅提高。

1946年,美国的ENIAC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具有计算速度快、可编程性强等特点。

3. 晶体管计算机时代:20世纪50年代,晶体管的发明代替了电子管,计算机的体积和功耗大幅下降。

1958年,美国的IBM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IBM 7090。

4. 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20世纪60年代,集成电路的出现使得计算机的体积和功耗进一步减小,计算机的性能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5. 微处理器计算机时代:20世纪70年代,微处理器的出现使得计算机变得非常小巧,如苹果公司的Apple II和IBM的PC机,计算机开始进入家庭和办公场所。

6. 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时代: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开始普及,使得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和功能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此时,计算机开始向着个人化、便携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7. 移动计算和云计算时代:21世纪以来,移动设备和云计算技术的兴起使得计算机变得更加便携、智能和高效。

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成为了人们重要的工具,云计算则为人们提供了更多
的计算和存储资源。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发展自20世纪中叶以来,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

本文将以时间顺序为主线,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 第一阶段:早期计算机的诞生(1940年-1950年代)在这个阶段,计算机还处于早期阶段,体积庞大,运算速度慢,但催生了计算机科学的诞生。

早期计算机采用真空管作为主要元件,代表性的计算机有ENIAC和EDSAC。

这些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和军事应用,对于现代计算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 第二阶段:集成电路的应用(1960年-1970年代)随着集成电路的应用,计算机开始变得更小巧、可靠且运行速度迅速提升。

计算机的成本也大幅下降,从而使得计算机逐渐应用于工商业领域。

IBM System/360 是这个时期的代表,它成为了计算机行业的标准,为多种应用提供了支持。

3. 第三阶段:个人计算机的普及(1980年-1990年代)这个阶段,个人计算机(PC)的普及成为计算机发展的新特征。

微处理器的发明和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改进带来了计算机的大众化,PC 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苹果公司的 Macintosh 和微软的 Windows 操作系统的推出进一步推动了个人计算机的普及。

4. 第四阶段:互联网的兴起(1990年代至今)互联网的兴起使得计算机在全球范围内连接起来,信息的交流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各种资源,例如电子邮件、社交媒体、在线购物等等。

随之而来的是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变得更加广泛。

5. 第五阶段:人工智能的崛起(2000年代至今)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计算机带来了新的应用领域。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兴起,使得计算机能够模仿和学习人类的智能行为,以更准确地解决问题。

人工智能技术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总结:经过几个重要的阶段,计算机从早期的庞大设备发展为现在随处可见的便携式电子产品,计算速度和存储容量大幅提升。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一、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第一台计算机(ENIAC)于1946年2月,在美国诞生。

ENIAC PC机耗资 100万美圆 600美圆重量 30吨 10kg占地 150平方米 0.25平方米电子器件 1.9万只电子管 100块集成电路运算速度 5000次/秒 500万次/秒二、计算机发展历史1、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电子管为基本电子器件;使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主要应用于国防和科学计算;运算速度每秒几千次至几万次。

2、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晶体管为主要器件;软件上出现了操作系统和算法语言;运算速度每秒几万次至几十万次。

3、第三代计算机(1964~1971)普遍采用集成电路;体积缩小;运算速度每秒几十万次至几百万次。

4、第四代计算机(1971~ )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器件;运算速度每秒几百万次至上亿次。

三、我国计算机发展历史从1953年开始研究,到1958年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计算机在1982年我国研制出了运算速度1亿次的银河I、II型等小型系列机。

计算机的历史计算机是新技术革命的一支主力,也是推动社会向现代化迈进的活跃因素。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展最快、影响最为深远的新兴学科之一。

计算机产业已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成为一种极富生命力的战略产业。

现代计算机是一种按程序自动进行信息处理的通用工具,它的处理对象是信息,处理结果也是信息。

利用计算机解决科学计算、工程设计、经营管理、过程控制或人工智能等各种问题的方法,都是按照一定的算法进行的。

这种算法是定义精确的一系列规则,它指出怎样以给定的输入信息经过有限的步骤产生所需要的输出信息。

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是计算机使用者针对待解抉的问题,事先编制程序并存入计算机内,然后利用存储程序指挥、控制计算机自动进行各种基本操作,直至获得预期的处理结果。

计算机自动工作的基础在于这种存储程序方式,其通用性的基础则在于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共性方法。

电脑的发展历史过程名称

电脑的发展历史过程名称

电脑的发展历史过程名称电脑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7世纪,经历了从最初的机械计算机到现代电子计算机的漫长演进过程。

整个发展历史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机械计算时代(17世纪-19世纪中叶)- 1642年,布莱斯·帕斯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以进行加减运算的机械计算机。

- 1671年,leibniz发明了能进行乘除运算的机械计算机。

- 1834年,查理·巴贝奇设计了分析引擎,被认为是第一台通用计算机的雏形。

2. 电子管计算时代(1930年代-1950年代)- 1936年,图灵提出"图灵机"的概念,为计算机理论奠定了基础。

- 1937年,霍华德·艾肯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ABC"。

-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

3. 晶体管时代(1950年代-1970年代)- 1958年,集成电路问世,晶体管开始取代电子管。

- 1964年,IBM公司发布了System/360系列主机。

4. 微处理器时代(1970年代至今)- 1971年,英特尔公司推出了世界第一款微处理器4004。

- 1977年,Apple II成为首款真正意义上的个人电脑。

- 1981年,IBM推出了其首款个人电脑。

-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个人电脑开始走向普及。

5. 互联网时代(1990年代至今)- 万维网的发明和互联网的兴起,极大推动了计算机的发展。

-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涌现和应用。

电脑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人类追求卓越、不懈努力的智慧结晶,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未来,计算机技术必将继续突飞猛进,开辟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时代
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时代
第三代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这里对ENIAC和计算机的发展作一个详细的解析
罗江职教中心教师备课教案(续页)
No:1(章)1(节)2(页)
学与教(知识与技能)的过程设计
相关学科知识
延伸与德育渗透
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2004年,由中科院计算所、曙光公司、上海超级计算中心三方共同研发制造的曙光4000A实现了每秒10万亿次运算速度。
2008年,“深腾7000”是国内第一个实际性能突破每秒百万亿次的异构机群系统,Linpack性能突破每秒106.5万亿次。
2008年,曙光5000A实现峰值速度230万亿次、Linpack值180万亿次。5000A可以完成各种大规模科学工程计算、商务计算。
1997年,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银河-III百亿次并行巨型计算机系统,峰值性能为每秒130亿次浮点运算。
1997至1999年,曙光公司先后在市场上推出曙光1000A,曙光2000-I,曙光2000-II超级服务器,峰值计算速度突破每秒1000亿次浮点运算。
1999年,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神威I计算机,峰值运算速度达每秒3840亿次,在国家气象中心投入使用。
(简单介绍我国计算机的发展)
我国超级计算机发展大事记
1983年,历经5年研制,中国第一台被命名为“银河”的亿次巨型电子计算机在国防科技大学诞生。
1992年,国防科技大学研制出银河-II通用并行巨型机,峰值速度达每秒10亿次,主要用于中期天气预报。
1995年,北京市曙光计算机公司(前身为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推出了曙光1000,峰值速度每秒25亿次浮点运算。
这是同学们学习计算机的第一门课程,通过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以前对计算机的了解学习情况,让同学们了解为什么要学习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介绍本门课程的内容及学习安排,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和新的面貌投入到新的课程中开始学习。
[教学过程]
(一)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第一台计算机:“ENIAC”1946年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罗江职教中心教师备课教案(续页)
No:1(章)1(节)3(页)
学与教(知识与技能)的过程设计
相关学科知识
延伸与德育渗透
【小结】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作业】
1、完成下表
第一代
(时间)
第二代
(时间)
第三要物理器件
内存储器
外存储器
运算速度
应用领域
罗江职教中心教师备课教案(续页)
No:1(章)1(节)1(页)
学与教(知识与技能)的过程设计
相关学科知识
延伸与德育渗透
[组织教学]
各位同学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的很多同学现在已经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但是否能够正确的操作,这还是一个问题,因此大家的基础知识是不一样的,所有在这我们有必要对计算机的相关基础知识作一个详细的介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