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

合集下载

三数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_整理和复习

三数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_整理和复习

(6)4个90的和再加上40得400。 (√ ) (7)一个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 尾也有几个0 ( ×)
• (8)一个因数中间有几个零,积的中间 也有几个0。 (× ) • (9)一个三位数乘1,所得的积还是三 位数。 (√ )
• (10)在乘法里,积一定比其中的一个因 数大。 (× )
列式计算 1、一个数比145的4倍少68,这个数是多少?
一个数比145×4少68,这个数是多少?
一个数比580少68,这个数是多少? 580少68,就是580-68=512
2、180与175的差,乘124的积是多少?
180-175=5 180与175的差 5乘124的积是多少? 5×124=620
应用题 1、张村计划挖一条1000米的水沟,每天挖 124米,挖了7天,还剩多少米没挖? 分析:一天挖124米,那七天挖7个124米 124×7=868(米) 总长是1000米,挖了868米,还剩下多少米? 1000-868=132(米)
3、师生买票一共要多少元? 2、老师票一共要多少元? 1、学生票一共要多少元?
解:8×3=24(元) 24+180=204(元) 解:45×4=180(元)
答:老师票一共要24元。 答:老师票一共要204元。 答:学生票一共要180元。
笔 算
213×3= 639
507×5= 2535
89×7= 623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整理和复习
多 位 数 乘 一 位 数 的 乘 法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口算
估算(用“ ”号)

不连续进位
笔算
连续进位 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口 算
80×3= 240 300×5=1500 20×9=180 600×4=2400

数学教案-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乘法因数

数学教案-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乘法因数

数学教案-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乘法因数教案主题: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乘法因数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什么是乘法因数;2. 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乘积和已知的一个乘法因数,估算另外一个乘法因数;3. 学生能够将乘法估算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教学准备:1. 板书准备:列出乘号(×)、等号(=)、乘法因数(如2×3=6)等关键词;2. 教具准备:小黑板、白板笔、教学PPT等。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乘法因数的概念1. 在黑板上写下一个乘法算式:2 × 3 = 6,并解释乘号(×)、等号(=)和乘法因数的含义。

2. 给出几个例子,让学生自己观察并找出乘法因数。

Step 2: 介绍乘法估算的概念1. 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入乘法估算的概念,例如:如果一个长方形的长度是6厘米,宽度是8厘米,那么它的面积大约是多少?2. 提示学生可以用乘法估算来计算面积,将6和8粗略地估算为两个一位数,即可计算出大约的面积。

Step 3: 练习乘法估算1. 准备一些题目,让学生练习乘法估算的能力。

例如:估算12 × 5、7 × 9等。

2. 让学生自己写在小黑板上,然后相互交流答案,并解释他们是如何估算的。

Step 4: 应用乘法估算1. 给学生一个实际问题,并要求他们使用乘法估算来解决。

例如:一束鲜花有6朵,如果每朵花需要2元钱,买这束花需要多少钱?2. 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写下答案,然后再进行讨论。

Step 5: 总结与评价1. 回顾乘法因数和乘法估算的概念;2. 进行讨论,学生分享他们的理解和学习收获;3. 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扩展练习:1. 给学生更多的乘法估算题目,让他们进一步熟练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2. 给学生更多实际问题,让他们应用乘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3. 提供一些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二位数和一位数乘法练习题

二位数和一位数乘法练习题

二位数和一位数乘法练习题3挑战时间:乘整十整百数一分钟速算10×5= 0×3=0×3=50×2= 100×7=00×4=700×2= 00×3=0×3+10= 0×5+6= 00×2+60= 100×4+4=一分钟看图列式10颗苹果树共颗苹果,11颗呢?每棵椰子树上长个椰子,1棵椰子树一共有个椰子1只一天吃,8只兔子一天吃个,×=不进位乘法香江野生动物园的游览小火车一节能做人,节能坐多少人?×=人列竖式:二位数乘法每棵椰子树上长个椰子,1棵椰子树一共有个椰子 ×=练一练列竖式计算4×3= 18×6=×7=练一练~50×=×70 =13×=7×=填一填1、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2、12×5=60,12和5都是乘法中的数,60是乘法中的。

、6个41的和是多少?列式与得数是。

、把分成整十与个位数相加时,应该写为=×。

、计算00×时,先想×5=7、对折3次后的绳子长度是5厘米,这根绳子长是厘米。

计算1、用分拆法计算:73×4=5×45=28×7=、列竖式计算33×5=×7= 120×6=),再在积的后面添上个 0,所)+。

6×70 =00×=12×=2×=8×900 =×50 =31×=3×=四、应用题1、王老师有8张百元人民币,3张50元人民币,他一共有多少钱?2、小胖买5支铅笔,每支3元,可是他只带了8元,他还差多少钱就能买5支铅笔了?3、小朋友们一起在玩游戏,分成组,其中有个组都是人,另外一个组只有人,一共有多少名小朋友?4、3辆卡车运木材。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集体研究预设教案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单元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能够正确地口算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口算乘法和笔算乘法两部分。

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如下表:(三)教学重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它是多位数乘法的基础。

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1)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引出笔算竖式,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

(2)突破笔算乘法的难点。

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进位问题,二是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问题。

(四)教学建议1.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材简介: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能够正确地口算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主要内容包括: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1、掌握口算、估算、笔算的方法。

2、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教学建议:1、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探究的乐趣。

3、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4、重视估算的教学,注意各种算法的结合,加强算法选择的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课时安排:1、口算乘法……………………………………3课时2、笔算乘法……………………………………9课时3、整理和复习…………………………………1课时第一课时:口算乘法教学内容:教材第68—69页内容及练习十五的第1—3题。

新苏教版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讲解

新苏教版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讲解

2×60=120
540
9×60=540
60
1×60=60
300
5×60=300
480
8×60=480
想想做做 5、
想想做做
想想做做
作业设计 抢答游戏
一只小鸡2条腿,10只小鸡 ( 20 )条腿。 一只青蛙4条腿,20只青蛙 ( 80 )条腿。 一只蜘蛛8条腿,200只蜘蛛(1600)条腿。 一只蜈蚣42条腿,10只蜈蚣(420)条腿。
王阿姨在购物网站订购了3箱黑玉米, 每箱20根。
一共有多少根?
20×3= 6 0 (根) 想:2 0 ×3=6 0
答:一共有60根。
试一试
200×3= 600 想:2×3=6
8×200= 1600 想:8×2=16
课堂小结
在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 时,可以先把题目转化成表内乘法 (可以先不看因数中的“0”,用“0” 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计算出积 后,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 的末尾添上几个0。
口答:
5个十是多少?
7个百是多少? 10个十是多少? 17个十是多少? 56个百是多少? 20个百是多少?
50
700 100 170 5600 2000
王阿姨在购物网站订购了3箱黑玉米,每 箱20根。
1.说一说,可以怎样列式?
20×3=
2.用小棒摆一摆,想想怎样计算?
20×3=
20+20+20=60 20×3=60
200300想想做做想想做做1606026012096054016060560300860480想想做做想想做做想想做做200421020801600420作业设计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

关于小学数学乘法估算规则

关于小学数学乘法估算规则

关于小学数学乘法估算规则篇一:小学四年级乘法估算教案乘法估算执教:李军宁教学内容第60页例5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乘法估算。

2.培养估算意识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教学难点估算时确定两个因数的近似数教学准备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口算30×70= 50×90= 60×40=300×20=500×30= 60×800=2.用你以前所学的知识,试着完成下面各题:89×31≈ 58×39≈91×89≈ 607×8≈二.导入新课我们学会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一位数乘三位数的估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怎样估算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探讨的内容。

板书课题:乘法估算全班学生齐读课题三.新课教学(1)创设情境假设我们要组织一次去公园的秋游活动,作为策划者的你会考虑到哪些问题呢?组织学生议一议,说一说。

(人数时间地点公园门票等)。

在学生的话题中引出例5 全班齐读小黑板上的题目(2)审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名学生回答,并说一说为什么用乘法算?(一套就49元共需要104套那么就有104个49)板书49×104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只需估算一下大致结果就行了。

(板书:≈)(3)学生独立估算师:你会估算吗?学生独立估算,算好后,反馈学生不同的估算方法:方法一:49×104≈5000(元)方法二:49×104≈5500(元)↓ ↓ ↓↓50 10050110(4)讨论、比较。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来估算,在这些估算方法中,你认为哪种估算方法更适合,更符合实际需要?为什么?生:我喜欢第一种估算方法,因为把49看成50,把104看成100,50×100等于5000,计算很方便。

生:我喜欢第二种估算方法,因为把49看成50,把104看成110,两个数都看大了,这样估算出来的结果50×110等于5500,肯定大于49×104的结果,还有多余的一点钱,可以防止有什么意外发生。

一位数乘三位数估算

一位数乘三位数估算
石船中心小学校:廖红亮
计算小数乘法的方法:
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 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 几位,点上小数点。当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 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1×2 = 6.2 4.5×4 = 18
11.1×3 = 33.3
10.1×2 = 20.2 0.55×6 = 3.3
4×0.12 =5.06×0 = 0 0.2×0.31 = 0.062
0.8×0.2 = 0.16 3.5—3 = 0.5
4×0.25 = 1
0.125×8 = 1 1.1+0.9 = 2
10—0.9 = 9.1
6.2+3.8 = 10 0.5×0.4 = 0.2
× 3. 2 7
945 270 405 4.4145
基本练习
1、用竖式计算
2.6×0.24 = 9.3×4.5 = 4.8×0.25 = 1.25×24 = 2.3×3.28 =
2、用竖式计算
(1、2题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4题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 0.45×0.4
2) 4.125×0.6
3) 4.16×1.5
4) 1.4×0.136
深化拓展练习
1、脱式计算:
1) 50×9.3×0.3 2 )7.3×1.2×18
3) 89×0.5×0.6
4) 0.7×10×0.08
2、简便计算下列各题:
1)5.7×99+5.7
2)1.25×0.25×8×4
3)2.71+2.08+7.29
4)48.7×8.2+18×4.87
1.44×10 = 14.4
5.2×5 = 26 0.38×0.2 = 0.076

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估算

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估算

三一文库()/小学三年级〔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估算[1]〕一、说教材之前已讲过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和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方法。

本课是在此基础上讲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方法。

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方法与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基本相同。

所不同的是两个因数都要先取近似数,再用两个近似数相乘。

由于有些两位数乘法估算同准确结果误差较大,教材中只出现一些估算结果比较接近准确结果的题目。

另外,估算步骤增加,难度较大,教材注意使题目中的数据尽量简单些,口算起来比较容易些。

二说目标根据教材特点我准备从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方面说一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在积极参与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乘法的估算,并且能够说明估算的思路。

2、能运用乘法估算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3、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估算知识的空间,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4、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增强学生学好估算的信心。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乘法估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过渡语:如何把教材的内容以生动活泼、清楚明了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是重中之重。

这涉及到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

教法和学法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三、说教法和学法教法:《课标》中指出,第一学段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应当选择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素材。

例如选择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景,选用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素材内容,相信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应该创设运用估算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体会估算的意义,形成和掌握估算的技能。

在教学中,还要鼓励学生探索和尝试不同的估算方法,发展学生灵活运用不同计算策略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开拓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法:学生在轻松、开放的课堂气氛红,积极参与到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自主探索适合自己的估算方法,开展组员间的合作学习和交流,实现智慧的碰撞,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能够在思考和探究中学习到估算的不同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互相交流中共同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
课题: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
学习目标
1 •使学生能用乘法口算直接估算.
2 •通过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产生活.
学习重点
用四舍五入法口算进行估算.
学习难点
用四舍五入法口算进行估算.
学习过程
一、铺垫孕伏.
1. 口算:
800 X3 = 200 X9 = 250 M = 300 X5 =
24 X3 = 60 X4 = 240 X2= 19 X20 =
30 X70 = 600 X3 = 80 X90 = 18 X4 =
2 •求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
98 429 591 7692 8170
二、探究新知.
1 •介绍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也只要算出近似数,不需要算出准确数•这样的计算叫做估算.
2 •板书课题: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
3 .教学例11 :
(1)让学生读题,找了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分析题意.
(2)提问:大约收大枣多少千克是什么意思?
使学生明确:大枣的重量不必求出准确的千克数.
(3)分析:816是800多一些,接近800,多出的16不满100的一半(50),也就是十位上不满5,把百位后面的尾数舍去,816的近似数是800 .
(4)估算时,先求出大枣重量的近似数,为了不忘记,可以把近似数写在816的下面.
816^3^ 2400
顺(千克)
想:816约等于800 , 800乘3等于2400 .
答:大约收大枣2400千克.
(5)因为是大约收大枣的千克数,因此用符号表示约等于,816X 3-2400 (千克),答时,不要丢掉大约”两字.
(6)反馈练习:714X 4.
4 .用类推法分组自学例12 .
(1)每小组派一个代表汇报结果,并口述解题思路.
(2)使学生明确:
295接近300, 95过100的一半(50),也就是十位上的数满5,把百位后面的尾数略去后,向百位进1,295的近似数是300 . 295 X9,可以这样估算300X 9,得2700 .过程如下:
235x9^2700
顶(米)
答:小王家离学校大约有2700米.
(3 )用准确数计算.
295 X9 = 2655 (米)
2655省略百位后面的尾数得2700 .
说明估算和实际乘的结果相同.
(4)反馈:584X6 .
三、课堂小结.
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先把另一个因数的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再和一位数相乘.
四、随堂练习.
1 .说一说把第一个因数用四舍五入法看作是多少?(口答)
826 X3 488 X 206 X692 X 310 X
2. (1)一个因数是715,另一个因数是7,积大约是多少?
(2)195乘以4大得多少?估算的结果比乘得的准确数大一些还是小一些?
五、布置作业.
联系生活实际调查一下:
1 .本校有学生()人,大约是()人.
2 .本街道(居民楼或本村)有居民(

板书设计
一个因数是
例11 816x3^ 2400 4千
克)想:缈约腿于甜山
別。

乘3等于24DC. 答,
大釣收大恿2430千克.
81(5X3=2443 f千克)
=^2400 (千克)、,大约()人.
位数的乘法估算
例12
295x^^2700 (米)
300
想:西,约等于加山
MOD乘9等于黔
答;丈王家禽学校犬约27 0C米.
295X5=21555 (米)
^2700 (米)
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
和一位数相乘.
先把另一个因数的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