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伍德:国际金融法律和实务丛书
快速弄懂基本金融知识的书籍

快速弄懂基本金融知识的书籍以下是一些快速帮助你了解基本金融知识的书籍:1. 《金融学原理》(Principles of Corporate Finance)- 该书由布雷利(Brealey)、迈尔斯(Myers)和艾伦(Allen)合著,是一本经典的金融学教材,概述了基本的金融概念和原理。
2. 《金融市场的智慧》(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作者伯顿·马尔基尔(Burton Malkiel)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金融市场的基本知识和投资策略,帮助读者理解金融市场中的机会和风险。
3. 《资本市场论》(Capital Markets: Institutions and Instruments)- 作者弗兰克·法伊(Frank J. Fabozzi)等人合著的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各种资本市场和金融工具,包括债券、股票、衍生品等,对投资者和金融从业人员都非常有用。
4. 《金融工程入门》(Introduction to Financial Engineering)-这本书由萨蒙·杜(Samuel Dumas)和菲利普·桑德松(Philippe Santoni)合著,对金融工程学科进行了概述,介绍了金融衍生品、投资组合理论和风险管理等主题。
5. 《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 作者尼·格里高利·曼昆(N. Gregory Mankiw)的这本书是一本广泛使用的经济学教材,可以帮助读者理解经济原理和金融市场的运作方式。
这些书籍都是基本金融知识的入门读物,通过阅读它们,你可以快速了解金融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然而,请注意,金融是一个庞大的领域,对于深入理解和应用金融知识,可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学习。
国际经济法专业研究生推荐阅读书目(2010)

国际经济法专业研究生推荐阅读书目国际经济法的著作“犹如坐在一列正在奔驰的火车上向窗外眺望时试图描述一幅风景——未及细述,它就已流逝变换。
——J.H.Jackson,Legal Problem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1977,p.XV.一、国际经济法教材类:1、姚梅镇主编:《国际经济法概论》(修订版),武汉大学出版社。
2、陈安主编:《国际经济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3、余劲松、吴志攀:《国际经济法》,北京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4、韩立余主编:《国际经济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王传丽主编:《国际经济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专题研究类1、陈安主编:《国际经济法论丛》,法律出版社。
2、沈四保、王军:《国际商法论丛》,法律出版社。
3、李双元主编:《国际法与比较法论丛》,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
4、陈安总主编:《国际经济法学系列专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5、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国际商法经典案例系列丛书。
6、易显河主编:《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7、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外国法律文库系列丛书三、专题著作类1、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迈克尔〃D〃贝勒斯作, 张文显译:《法律的原则:一个规范的分析》,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3、 [比]约斯特﹒鲍威林|译者:周忠海//周丽瑛//马静//黄建中编:《国际公法规则之冲突》,法律出版社。
4、[德]E-U彼德斯曼:《国际经济法的宪法功能和宪法问题》,高等教育出版社。
5、[美]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黑龙江大学出版社;[美]波斯纳:《法官如何思考》,北京大学出版社;(美)戈德史密斯,(美)波斯纳著,龚宇译:《国际法的局限性》,法律出版社。
6、(美)克米特﹒L.霍尔许明月夏登峻:牛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指南(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cfa esg 参考书

cfa esg 参考书ESG (环境、社会和治理) 是近年来投资界日益关注的重要领域。
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视,CFA (特许金融分析师)考试也开始涵盖与ESG相关的知识。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CFA考试中的ESG内容,以下是一些参考书,旨在提供深入理解ESG原则和实践的资源。
一、《ESG投资》《ESG投资》是一本由Kurt Schacht、James L. Gifford 和 Rebecca A. Fender合著的权威教材。
该书主要介绍ESG投资的理论和实践,以及如何应用ESG原则评估投资风险和回报。
它详细解释了ESG报告框架、ESG评级标准以及ESG整合的投资策略。
这本书是CFA考试ESG部分的必备参考。
二、《ESG评级手册》《ESG评级手册》由Sustanalytics出版,是一本关于全球ESG评级方法和指标的权威指南。
该手册涵盖了环境、社会和治理三个方面的指标,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来评估企业在ESG领域的表现。
这本手册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和分析工具,帮助投资者进行ESG风险评估和投资决策。
三、《ESG整合:传授金融分析师应对气候变化的技能》《ESG整合:传授金融分析师应对气候变化的技能》是CFA研究协会出版的一本专业教材。
该书主要关注金融分析师在ESG整合中的角色和责任,以及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对投资组合的影响。
它提供了实用的工具和方法,帮助金融分析师在投资决策中整合ESG因素。
四、《ESG整合的金融分析师指南》《ESG整合的金融分析师指南》是国际金融分析师协会和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合作推出的一本实用指南。
该指南提供了实施ESG整合的步骤和方法,并强调ESG与金融分析师职业道德的关联。
它还包括ESG数据分析和ESG整合的实际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ESG整合的实践。
五、《ESG投资:机构投资者的视角》《ESG投资:机构投资者的视角》是一本由肯尼斯·法阿勒合著的研究性书籍。
金融人士必看的12本经典书籍

金融人士必看的12本经典书籍1、《证券分析》如果把整个证券研究领域的书都烧掉,这个行业就只靠这么一本书重建了。
没有建立精确的学术模型,但恰恰切入了学术与实践的鸿沟。
他既不向浮躁的现实低头,也不向傲慢的学者低头。
通过无数复杂的例子,大本钟把他的理论建立在非常具体的基础上。
虽然以知名股票投资家著称,但的《证券分析》的大部分内容是关于债券和优先股,而且其价值并不逊色于股票部分。
选择良好债券的艺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转换为选择良好股票的艺术,这两者之间的联系远比人们想象的紧密。
2、《金融炼金术》索罗斯的大部分言论都充斥着狂妄自大的气息,但考虑到他的宏大功业,这样的自大是可以理解的。
在《金融炼金术》中,他试图建立金融市场的所谓“反身性”原理,即投资者与投资标的之间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并且用这种原理来解释整个社会科学。
为了证明他的理论,索罗斯声称他运用自己的对冲基金进行了“历时实验”,包括实验期和对照期。
这个历时实验发生在量子基金最辉煌的时期——1986年至1987年。
3、《日本蜡烛图技术》《日本蜡烛图技术:古老东方投资术的现代指南》是一项杰出的探索、研究、翻译成就……他不仅全面周详、内容丰富,而且文笔流畅、引人入胜。
史蒂夫的工作干得实在漂亮,他将日本的蜡烛图技术与传统的西方技术工具结合起来,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并且用大量的优秀图例把这个概念清晰地作了说明……我敢担保,《日本蜡烛图技术:古老东方投资术的现代指南》将成为有关内容的标准教材。
4、《摩根财团》这本书被称为金融航母,它不仅是一部金融史,也是对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摩根家族与当时政治家和政府打交道和交易的精彩描述。
书中在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描写和描述中引用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料,使展现在读者面前的人物形象鲜活生动。
这本书全面展现了摩根家族四代人所处的每个时代的社会背景,更深刻地揭示了每个时代金钱的力量。
《摩根财团》一书还介绍了有关亨利·福特、伍德罗·威尔逊、赫伯特·胡佛、富兰克林·罗斯福、温斯顿·邱吉尔等要人的一些鲜为外界所知的史料。
法与金融_精品文档

第六项将考察一下股东召集特别股东会时所必需 的股本比例。这一比例越高,小股东就越难通 过召集股东会质疑管理层或撤换之。这个比例 在世界各国中的分布情况是从日本的3%到墨西 哥的33%。
就上述6项防董事权利的评判而言,一国保护小 股东的方式如符合评判标准,则得一分,否则 为0分。如果召集特别股东会必需股本比例小于 或等于全球中间数的10%,则也得一分。最 后,我们把这6项防董事权利的得分相加得出总 分,结果分布于比利时的0分到加拿大、美国的 5分之间。
但它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即这些权利还取决于证 券发行地域的法律规则。法律及执法力度决定了 证券持有人有什么样的权利,以及这种权利能得 到何种保护。
不同国家的法律对投资者给予不同的保 护,这解释了为什么各国公司采取不同的 方式融资,以及股东采取不同的方式拥有 公司。*
本文试图采取了经验主义的方法,考察了49 个国家中有关投资者保护的法律的差异, 这些法律在执行程度上的区别,以及这些 差异或区别是否对公司的股权模式有重要 意义。
之,法国法系国家最弱。
当法律不健全或执法质量不高的时,公司治理 方面会存在其他形式的替代机制, 如强制分 红,和法定准备金制度。
在对投资者缺乏法律保护的国家中,与之 相应的是股权高度集中。一定程度上的股 权集中有助于激励管理层并促使大股东监 督理层的行为,然而,一定程度上的权分 散也是分散风险的可行之道。
表2中,可以看出只有相当少的国家有有利 于外部股东的法律规定。有22%的国家有一 股一票的法律规则,27%的国家允许累计投 票或给予小股东选任一定比例董事的权利, 18%的国家允许以邮寄方式投票,只有 53%‘的国家有保护小股东免受压迫的机制和 给予小股东对新股的优先认购权。
表2说明的另一研究结果是法律渊源对于许 多变量来说至关重要。
金融学必读书籍

金融学必读书籍1、曼昆《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点评:很多人真正读懂西方经济学都是从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开始的,因为有趣、易懂,“十大经济学原理”令人印象深刻,当年学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时感觉经济学像个严谨的老学究,读曼昆的就不一样了,像个会讲故事的朋友,即使不从事金融行业,相信你也会喜欢上她的。
这绝对是一本让人拿得起,放不下的枕边图书。
2、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货币金融学》(原书第2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点评:但凡从事金融行业的专业人士对这本书都不会感到陌生,这是金融专业第一本专业基础课教材。
过去我国大学课程里叫“货币银行学”,后来随着金融业的发展,货币逐渐成为金融产品里的一部分而非全部,银行也是金融机构的一个分支,于是和国际接轨改成“金融学”或者“货币金融学”,其实是同一类书。
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是这个领域绝对的权威。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书的另一个版本,但是最新版删去了非银行金融机构、衍生金融工具和金融行业内的利益冲突等章节,感觉不爽!3、弗兰克J. 法博齐《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基础》(原书第4版)机械工业出版社点评:米什金也写过《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但我个人更倾向于这本由耶鲁大学弗兰克J. 法博齐编写的《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基础》,因为米什金的长项在于货币理论研究方面,对于金融机构方面略逊,而且法博齐这本书也是耶鲁大学公开课的指定教材,本人很喜欢主讲教师罗伯特.席勒的谦逊、严谨与博学,还有他上课时不时的害羞模样,哈哈。
况且公开课网上视频随处可以下载,对照视频看书,会有在耶鲁大学上课的感觉呢!4、滋维.博迪《投资学》(原书第7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点评:还能找到比这本书更权威的吗?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说以前威廉.夏普版《投资学》还可以与之掰掰手腕的话,如今夏普版《投资学》第5版已经被定格在2002年的现实再一步证实:博迪版《投资学》已经是投资学领域绝对的NUMBER 1,当之无愧的集大成者。
但是第7版的翻译确实有些问题,英语好的朋友们可以找找对应的英文版。
美国留学申请金融专业必看的三十本书

美国留学申请金融专业必看的三十本书1.《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本书除了对1636年荷兰的“郁金香疯狂”、1720年英国的“南海泡沫”和1720年法国的“密西西比阴谋”这三次金融投机狂潮的故事作出了生动翔实的记述外,还收集了大量从圣物崇拜、先知预言、炼金术、占卜术、催眠术士、“巫女”迫害、凶宅传言,直到十字军东征这类群众性癫狂从幻想走向幻灭的历史故事。
收入本书的这些历史故事,既可以当作稗官野史、奇闻轶事来读,或聊充茶余饭后谈笑之资,它们的作者却也富有深意,这就是希望大众从中取得教训,不要耽于金钱的、天国的或别的什么幻想,由于这种幻觉必不可免的溃决而使自己落入悲惨的下场。
总之,这本书既具有极大的可读性,又给人以教益。
对于我们处在社会大变局中的中国人来说,为了保持对于近几年来频频发生的群众性癫狂的清醒头脑,也是十分有益的。
它告诉我们,源于对大富大贵、对成仙得道或对长生不老等的妄诞想望,“炒股热潮”、“地下藏室”、“特异功能”、“神人崇拜(或称“邪教”)之类的群众性癫狂举动是从来就有的。
人们用科学教化、透明信息和实行法治等方法来抑制它的流行和减少它的危害,也颇有成效。
2. 《经济过热、经济恐慌及经济崩溃》主要探讨了市场是否足够理性,会不会过热、政府或其它权力机构应不应干预、金融危机的代价以及危机的传导蔓延、“最后贷款人”的功能以及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等问题。
该书不仅抓住了历次危机中无法回避的因素,也将人性中的最脆弱部分形象地展示出来。
3. 《泡沫的秘密》《泡沫的秘密》讲述的是三大最著名的泡沫——荷兰郁金香狂热、密西西比泡沫和南海泡沫,它们均被看作是私人资本市场疯狂的范例。
研究这三大著名的早期泡沫的权威一般是记者、政策制定者和经济学家,他们强调说,市场的动荡是非理性的,而且是无法预测的。
这些事件的基本面却很少被人提及。
《泡沫的秘密》中,加伯教授确证了它们的基本面,并揭破了这些时期是泡沫的观点。
因此,这些泡沫的故事并非是警世的故事——股票市场中的每一次投机性的飙升均预示着一次崩溃。
投资者必读的十大金融好书推荐

投资者必读的十大金融好书推荐在亚马逊的博客上,巴伦周刊资深编辑和专栏作家Steven Sears向投资者们推荐了心目中必读的10本金融类书籍:1,《股票作手回忆录》作者埃德文?拉斐尔Reminiscences of a Stock Operator by Edwin LeFevre绝大多数专业投资者都认为这是改变他们投资观的第一本书。
2,《投机艺术》作者菲利普·凯睿The Art of Speculation by Philip L. Carret当伟大的投资者揭开自己神秘面纱的时候,你最好注意了。
3,《逆向思考的艺术》作者汉弗莱.尼尔The Art of Contrary Thinking by Humphrey B. Neill在读了这本书之后,你会明白为什么最聪明的赚钱者反其道而行之。
4. When to Sell by Justin Mamis (《何时该卖出》无中文版)你不能只在纸面上获得利润,Mamis向你展示在做出最难的投资决定时该怎么想。
5. Trading and Exchanges by Lawrence Harris (《交易与交易所》无中文版)从头到尾的告诉你指令被送到交易所之前、过程中和之后所发生的事情。
6,《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作者:麦基Extraordinary Popular Delusions and the Madness of Crowds by Charles MacKay对于理解群众心里给市场带来的影响很有帮助。
7,《罗斯柴尔德家族》第一&第二部作者:尼尔.弗格森The House of Rothschild: Volume 1 and The House of Rothschild:Volume 2 by Niall Ferguson这一系列丛书告诉你世界上第一家巨型银行和全球市场的崛起。
8,《金融怪杰》作者:杰克?施瓦格Market Wizards by Jack Schwager有一些投资者要比另一部分更优秀,很多优秀者在这本书中讨论了他们的做法和背后的逻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菲利普•伍德:国际金融法律和实务丛书
彭冰
【学科分类】国际经济法
【出处】金融法苑
【写作年份】2002 年
【正文】
以前我们已经介绍过伍德,他既是律师同时也是学者,这种双重身份使他写出了《国际金融的法律与实务》这本经典性著作。
但是,国际金融领域的扩展突飞猛进,巨大的利润使得世界各路精英聚集于此,他们的智慧创造出许多精巧的安排,1980 年出版的这本书很快就跟不上实践的发展了。
因此,伍德于1995年重写了《国际金融的法律与实务》一书,将其扩为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六本书。
在这六本书里,作者涵盖了更多的主题,增加了诸如比较法、清算、抵押、抵销( set-off )、支付和权益融资( title finance )等重要内容,以及象证券化、互换(swap)和衍生工具等国际金融的最新发展。
这六本书分别为:《比较金融法》、《国际清算的原则》、《国际贷款、债券和证券监管》、《抵押和保证的比较法》、《权益融资、衍生工具、证券化、抵销和对冲》和《项目融资、从属债券和政府贷款》,仍冠以“国际金融法律与实务”的总标题。
随着国际金融交易的日渐频繁,在交易中暴露出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这些风险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类是市场风险,一类是体制风险。
前者是交易所固有的,是与利润相伴随的;后者是一国金融制度的问题,可以通过制度的改革和法制化予以避免。
但对国际金融交易者来说,制度的变革对他们是太遥远的事情了。
也许象索罗斯之流另有政治抱负的大家会对改变一国的政治和金融制度怀有野心,一般的国际金融交易者只是借助他们对各国金融制度弱点的认识,通过投机获利,最后迫使该国金融当局在惨重的损失面前不得不改变制度。
这些国际金融交易者最关心的是如何避免风险,他们对国际金融律师的要求也就是如何在国际金融交易中最大程度的减少交易风险,这主要是指市场风险,对于制度方面,他们则希望能在合法的范围内对一些法律予以规避,从而降低成本。
然而市场风险是交易所固有的,也就是不可避免的,要获取利润,就必须承担
风险,利润和风险是成正比的。
商场如战场,这些固定的市场风险必然要在交易双方中间予以分摊。
谁的谈判力量大一些,交易经验丰富一些,谁就有可能少承担一些风险。
国际金融律师的作用就在于为客户提供法律服务,通过咨询、起草法律文件等方式,最大程度的使自己的客户少承担一些风险。
在其中,法律文件的起草极为重要。
法律文件,主要是各种契约,是对双方权利和义务的界定。
如何在文件的起草时,使用适当的条款和恰当的词汇来保护自己客户的利益,这是一门艺术,不仅需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还要懂世故人情,所谓“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事洞明皆学问”。
此外,还要有丰富的经验,只有在多次失败之后,才会知道吸取自己和别人的教训。
幸运的是,本书作者正是这样一个合适的人选。
作者在这套丛书中总结了自身及别人的经验,对许多国际金融交易中常用的法律文件予以介绍,特别是总结出一些由国际金融领域众多精英的集体智慧创造出的条款,是不可多得的财富。
作者在此丛书中仍然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希望能通过提供一种全新的比较的方法,使读者掌握打开国际金融领域这块神秘宝藏的钥匙。
国际金融界的人士岂可不读?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
注释】
1998 第5 期总第 5 期
【参考文献】金融法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