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知道的高考物理命题趋势

合集下载

新高考命题特点及趋势

新高考命题特点及趋势

新高考命题特点及趋势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中阶段教育也在不断发展与改革。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改革就是新高考制度的实施。

新高考制度对于高中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育理念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高考命题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本文将从新高考命题的特点和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新高考命题的特点1. 多元化新高考命题突出了多元化的特点。

这是因为新高考制度要求学生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

因此,在命题中就需要考虑到这些方面。

例如,在语文科目中,新高考命题不再单纯地考察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和记忆,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在数学科目中,新高考命题不仅考察学生的计算能力,还会考察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英语科目中,新高考命题也不再单纯地考察学生的语法和词汇掌握程度,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交际能力和阅读能力。

2. 深度化新高考命题深度化是另一个显著的特点。

这是因为新高考制度要求学生具备更加深入的学习能力。

因此,在命题中需要考虑到学科的深度,考察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例如,在历史科目中,新高考命题不再单纯地考察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了解程度,而是更加注重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深度理解和历史意义的把握。

在物理科目中,新高考命题不仅考察学生的物理知识掌握程度,还会考察学生对于物理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综合性新高考命题综合性是另一个重要的特点。

这是因为新高考制度要求学生具备跨学科的能力。

因此,在命题中需要考虑到学科的交叉性,考察学生对于不同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例如,在文综科目中,新高考命题会涉及到语文、历史、地理、政治等多个学科,考察学生对于这些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在理综科目中,新高考命题会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学科,考察学生对于这些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新高考命题的趋势1. 个性化新高考命题个性化是未来的趋势。

这是因为新高考制度要求学生具备个性化的能力。

近年物理高考试卷命题趋势论文

近年物理高考试卷命题趋势论文

浅谈近年物理高考试卷命题趋势【摘要】近几年来高考物理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联系生活,联系科技,重考查实验,物理考题中结合图像考核的题目不断增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高考物理试卷的大量分析,研究出了高考物理命题的一些规律,通过本文粗略的探讨,希望能给广大的高中物理教师的教学带去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高考物理命题规律一年一度的高考是考生、家长、学校、社会关注的一件大事,作为一名普高教师,让学生能在高考中发挥出自己的实力,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从近几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物理试题来看,命题强调对物理过程与方法的考核,侧重于对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主要考查考生对物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重视考查考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试题越来越体现了高考改革的精神,高考理综物理试题越来越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具有很好的选拔功能和积极的导向作用。

现根据高考命题,对物理教学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1、很多高考试卷减少了题量以增加思考时间进而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

从高考诞生之日起到现在,高考试卷的题量在不断地探索中经历了不小的变化,在此过程中急增剧减的情况时有发生。

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和高考的结果,用大量的选择题对考生进行考查也许能在某些学科体现出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但是对于物理学科的高考,增大题量的策略是比较不正确的。

面对高考试卷中的大量试题,非常容易误导中学物理教师对考生进行题海训练,以便让考生更多地熟悉各种题型和熟练掌握此类题目的解题方法等,使得考生走入死记硬背知识解题等的误区以养成不良的解题学习习惯。

于是大量分析新课程改革进程中的高考物理试卷后,发现很多省份的物理高考试题量相对减少了,这就给广大考生更多的时间对试卷中的问题进行思考。

同时较多的试题偏向于考查考生对实际问题的独立分析和解决的能力,以及考查广大考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高考物理备考方略

人教版高考物理备考方略
查全面是指考题覆盖面宽,近两年考察比例为:力学 和电磁学约各占34%,热、光、核与实验约占32%,并增 加了近代物理和物理学史的有关知识。因此,复习时要系 统地把握住物理课本内容的知识整体框架。
验方法是指物理高考中要求考生熟练掌握解答物理问题 的基本思维方法,如归纳法、演绎法、实验法、分析法、综 合法和基本解题思想,如实验证明的思想、化归的思想等等。
高考物理备考方略
纵观近几年高考物理考题的基本命题趋势是:重基础、 查全面、验方法、考能力。
重基础是指复习重点仍是考纲中所要求的基本概念、 规律、理论和技能。高考中的大多数试题都可以从课本上 的例题、习题、总复习题中找到它们的“影子”。因此, 高考复习不要总把眼睛盯在课外题上,要花力气吃透课本 上那些有特色、概念性强、构思新颖和方法灵活的习题。
一、传统经典知识向现代科技方向转化
(一)科技知识信息题
所谓科技知识信息,就是指教科书中未曾出现过的,首 次映入考生眼帘的物理概念 、规律。新鲜的知识信息,往往 渗透在试题描述的关键的字、词、句中和醒目的图形、图线、 图表中。试题提供的新知识信息都有明确的定义、原理,对 解题有一定的导向暗示,考生只有通过细心审题,理解知识 信息的确切含义,明确研究问题的方法,才能迎刃而解。 2004年高考物理试题中出现了如下科技知识信息题(没有文 字冗长的信息题):
试题特点:“散斑对”是一个新知识,明确“物体的 速度v 与二次曝光时间间隔△t的乘积等于双缝间距”的含 义。分析与解答:由△x = lλ/d和题中信息,d=v△t,得u = lλ/△x△t,选项B正确。
例2.(江苏) 雷蒙德·戴维斯因研究来自太阳的电子
中徽子(ve)而获得了200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探测中
2.推理能力 能够根据巳知的知识和物理 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 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 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三新”背景下高考命题趋势和备考策略(2023)全文

“三新”背景下高考命题趋势和备考策略(2023)全文

素养基于实然而趋于应然,融二者为一体,有较强的观念 含蕴,凸显主动获得能力和主动应用能力的价值意义。从另一 个层面看,素养与先天禀赋有着重要区别。素养的土壤与养分 源自知识与能力,没有知识与能力,也就无法孕育素养。
命题的素养立意指向,体现在知识、能力、价值的融 通与应用中测评学生的素养水平。指向素养立意的试题, 更有结构性、整体性、情境性等真实任务的特点,更关注 任务的价值导向;更追求用做事来考查学生的思维水平与 探究水平,更关注思维、探究的动力状况,以及思维结果 、探究结果的价值意义。
“三新”背景下高考命题趋势和备考策略
2023年是湖南省“三新”背景下的高考元年!
“新课标”作为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再也没有考 试大纲或考试说明!“新教材”作为高考命题内容的 重要载体!“新高考”的考试模型决定今后10年以上 高考命题的方向!
一、“三新”背景下高考命题的变化 变化一:新高考将不再有“选考”,全部是“必考”。 教育部颁的各学科课程标准有“新要求”,所选的学科 课程要全部学完所有选择性必修课程。
第三轮复习的时间段约在:第二年5月左右,就是平常所说的 冲刺阶段,该阶段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考的成败。这轮复习 的主要目标是通过选择高质量的模拟题进行强化训练,提高解题速 率,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与融会贯通,在知识应用中提升学 科核心素养。
(3)第三轮复习:强化训练,提升能力,融会贯通
第三轮复习的基本模式为:考试讲评、反思纠错、回归教材、 答疑指导和总结提升,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深刻理解与扎实推进,要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时间观念,确保在高考中学科关键能力的应 用与迁移。
从知识层面上讲,学科知识是有内在的、紧密联系的,复 习的过程便是将这种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过程,这有利于知识 在头脑中的激活和提取;从素养层面上讲,学生应用所学知识 在不同问题情境中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并在教师引导下对知 识加以整理和归纳,是提高学科关键能力的重要途径。

高考物理试题整体趋势分析

高考物理试题整体趋势分析

高考物理试题整体趋势分析
欠缺。

(3)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的理解不够深刻,掌握不够熟练。

(4)实验能力亟待加强。

高考物理复习策略指导
首先要根据学校老师的总复习计划,再结合自己的强势与弱势情况,量身定做一套合适的学习目标及具体计划,以增强综合实力。

目标不妨定高一些。

要重视双基训练
纵观近几年各地高考试题,命题体现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指导思想,体现了“基础知识年年考,主干知识重点考”的特点。

高考物理复习要突出五练
练规范、练速度、练重点、练技巧、练能力。

练规范是指在解答计算题、实验题时,要坚决做到审题规范、解答规范,做到思路明确、书写认真、步骤清晰;练速度就是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题目,而且一定要保证会做的题目要拿满分;练重点就是要加大重点题型、重点专题、重点知识点的练习力度,熟练掌握这些内容的基本的解题思路和解题规律;练技巧是指在练习的过程中要分析各类题型的隐含条件,巧妙选择解题方法,掌握常见题型的解题技巧,提高考试技术;练能力就是要通过练习逐步培养自己的应变能
力,能够沉着冷静地解答好每一个题目。

高考物理复习要有适度的交流
在高三的整个学习过程中,适度的交流是必须的。

我想和谁交流取决于交流的主题,和老师、和家长、和同学都可以,交流学习方法、交流复习中暴露的问题,尤其是每次大考后的试卷分析,都是非常专业的问题,和老师的交流会少走弯路,会提高针对性,和同学的交流会更直接,和家长的交流会释放心情,缓解压力。

2022年高考物理命题预测和备考策略

2022年高考物理命题预测和备考策略

2022年高考物理命题预测和备考策略作者:***来源:《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2022年第08期2022年高考隨着时光的脚步正慢慢走近。

高三的小伙伴们,你们对高考命题的动态和趋势有多少了解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预测2022年高考物理命题的方向,并制定出科学的备考策略吧!一、2022年高考物理命题的特点和原则1.命题特点:以物理学科素养为导向,突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不回避经典题的改编,保持稳定性;发挥物理学科特点,体现综合性;对数学能力要求较高,重视数理结合;加强对实验能力的考查,突出创新性;突出图像的呈现方式,考查信息提取和加工能力等。

2.命题原则:方向明确,立意鲜明,情景新颖,贴近实际;考查基础,变换情景,设问科学,注重创新;入易出难,路多口小,层层设卡,步步有难;材料在外,答案在内,考查思维,体现能力;体现国情,公平公正,以生考熟,直击软肋;重点必考,主干多考,次点轮考,补点选考;共性好考,个性难考,试题开放,探究创新;小口切人,深入挖掘,小中见大,思维穿透;掌握理论,学以致用,学科价值,重在应用;起点较高,落点较低,遵循高考评价体系。

二、2022年高考物理命题预测2022年高考物理命题将一如既往地侧重于考查物理学科主干知识,如力学中的牛顿运动定律、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万有引力定律、动能定理、功能关系,电磁学中的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电磁感应、交变电流等,这些核心考点必定如约而至,而其他交叉综合的考点,如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共点力平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等也将是考查的重点。

试题既注重对物理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和基本模型的考查,又注重从探究方法、物理思想等创新角度米考查。

命题预测一:联系生活实际,强调问题的创新性情境指的是真实的问题背景,是以问题或任务为中心构成的物理场景。

情境是为问题设计服务的,把问题和情境合为一体,强调知识的灵活应用。

问题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是高考命题的显著特点之一,近些年来情境化试题比例逐渐增加,要求考生能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旨在培养同学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物理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及趋势

物理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及趋势

物理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及趋势一. 教育改革对考试提出了新要求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程《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适应21世纪需求的、充分体现基础教育性质和素质教育精神,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的基础教育课程新体系。

课程评价体系在基础教育中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

建立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体系是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保障。

因此应构建目标多元化、评价主体和评价手段多样化、既关注结果也关注过程的新型评价体系,包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促进课程不断更新的评价体系。

在新标准的理念里,明确提出对课程评价的要求:“更新评价观念,促进学生发展”。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

要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

除了注重对学生知识的技能的掌握的评价外,还要注重对过程、方法与能力的评价,注重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在对知识的评价方面,题目的编制不能脱离实际、应注重考查应用性较强的知识、要着重评价学生学习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情况。

在对过程、方法和能力的评价方面,应注重评价学生学习活动时的过程,注重学生在实践能力、信息能力和交流能力、思维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方面,应注重学生对于科学、技术与社会问题的态度,即关注程度。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指出:课改的目的是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实现双基的学习;体验物理过程和方法;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意念溶于其中。

教育考试的内容不能够仅有知识或经验的结论,必须有“方法、程序、思路、步骤、观察、猜想、提问、评价…”等内容。

教学与考评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的矛盾的双方,教学的发展必然带来考试的变化;考试的变化也必将要促进教学的发展。

03近年全国高考物理命题特点

03近年全国高考物理命题特点

• 从分析数据看,新课标卷高考不强调覆盖率,而 从分析数据看,新课标卷高考不强调覆盖率, 重点以主干知识的考查为主。 重点以主干知识的考查为主。新课标物理科的高 考考试说明中列的118个知识点来计算覆盖率, 个知识点来计算覆盖率, 考考试说明中列的 个知识点来计算覆盖率 平均约为38.1%。 平均约为 。 07年 08年 09年 10年 11年 年度 07年 08年 09年 10年 11年 平均 考点 41 44 43 50 44 45 数 覆盖 34.7% 37.3% 36.4% 42.4% 37.3% 38.1% 率
新课标相对于旧教材内容变化
3、《电磁感应》一章中新增“第7节涡流电磁阻尼 、 电磁感应》一章中新增“ 节涡流电磁阻尼 和电磁驱动” 和电磁驱动” 考纲要求:涡流要求层次Ⅰ 考纲要求:涡流要求层次Ⅰ 近三年新课标历届高考命题情况:无命题 近三年新课标历届高考命题情况: 4、新课标新增《传感器》一章 、新课标新增《传感器》 考纲要求: 考纲要求:新课标考试大纲中删掉了对这一节的考 查 5、《机械振动》一章新增考点:简谐运动的公式 、 机械振动》一章新增考点: 考纲要求:要注层次Ⅱ 考纲要求:要注层次Ⅱ 近三年新课标历届高考命题情况: 近三年新课标历届高考命题情况:无命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3理想气体 理想气体V-T图象; 图象; 理想气体 图象 气体连接体 3-4共振;画光路图 3-4三棱镜光路图求 共振; 共振 三棱镜光路图求 (折射全反射 求角 n;两波相向传播 折射全反射)求角 折射全反射 ; 3-5光电效应;水平 3-5三谱线比三频率关 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 三谱线比三频率关 运动半圆曲面小球 系;木板木块直角墙
近三年新课标试题总的特点
1.试题稳中求新,难度适中,试卷结构趋于稳定; 试题稳中求新,难度适中,试卷结构趋于稳定; 试题稳中求新 2.注重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基本方法的考察; 注重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注重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基本方法的考察; 3.“力和运动”、“功和能”两条主线异常突出; 力和运动” 功和能”两条主线异常突出; 力和运动 4.主干知识年年考,但考察的侧重点呈周期性交替的 主干知识年年考, 主干知识年年考 态势。 态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得不知道的2019年高考物理命题趋势高考冲刺在即,相信许多同学最想知道的当然是今年考题都有哪些啦!这怎么可能会知道呢!那不能知道试卷好歹能知道出题者们哪些知识点会是重点,今年的出题大概又会有哪些趋势。

一、考点没有变化,但“要求” 略作调整。

1.“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关系”由去年的Ⅰ类要求,提高到Ⅱ类要求。

2.“理想变压器”由去年的Ⅰ类要求,提高到Ⅱ类要求。

3.“气体实验定律”由去年的Ⅰ类要求,提高到Ⅱ类要求。

小编来科普同学们以上两个名词“Ⅰ类要求”指的是对知识的识记与了解,不需要深人理解;“Ⅱ类要求”指的是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能熟练运用。

同学们可对照着上面的变化,看看自己是否掌握了这个三个知识点的能力要求哦!
二、从样题分析,命题沿袭下面三个发展趋势
发展趋势一:重视试题的基础性。

重视考查基础,采用学生的熟悉素材、背景和语言,使学生运用熟悉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展示学生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的认知积累水平。

采用熟悉的试题背景材料,通过不同的视角,更巧妙的构思,形成新的试题,让学生对试题感觉既熟悉又陌生。

例如物理学史始终是考查热点。

发展趋势二:重点考查主干知识。

高频考点保持稳定。

发展趋势三:理论联系实际是不变的主题。

注重考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试题,题目内容和表现形式仅仅是载体,核心是突出学科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保证试题反映学科特点,贴近学科本质,从思想方法入手,以典型事件为背景或素材,考查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今年物理命题趋势预测
(一)选择题部分
对比13年、14年和15年高考,相同或相近的知识点出现五次,包括牛顿运动定律,电磁感应,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曲线运动、万有引力知识。

这些作为高考普遍出现必考题型必定还会出现,而其他交叉出现的重复知识点如共点力下平衡分析,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速度图像、能量问题等也需要加强注意。

以前可能作为大题考察计算的万有引力,电磁感应等知识可能会受大题考察的限制而转移考查方式,加重在选择题中比重。

综合而言,除了上面所对比分析的作为普遍出现相对固定的考察知识点外(4-5题),由于新课改要求,使得必修部分计算题题量减小,其它不考计算题的知识点必定在选择中重点考察,例如牛顿第二定律综合,万有引力及航天,曲线及圆周运动(计算题第一题考察部分)电磁感应和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计算题第二题考察部分),需学生全面照顾到以
防万一,重点电磁感应,共点力平衡和万有引力选择题。

具体预测为:
1.选择题第14题,主要考查物理学史的识记及物理概念的理解,今年该题也应围绕这方面的相关知识命题,主要关注物理量的定义,如比值法定义中的定义式和决定式的理解,物理量的单位、量纲的理解及应用等。

2.万有引力定律的考查在近十年的新课标理综考试中均有表现,除2019年为计算题,其余年份均为选择题,从近几年的命题特点,今年应注重天体运行规律的理解。

3.“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这一知识点的级别要求,从大纲卷到改为新课标卷时,就从原来的Ⅰ级改为Ⅱ级,高考中相关的试题在其它省份逐渐出现,但在全国新课标Ⅰ卷中没有出现,2019年理综物理学科21小题有所表现,今年在新课标的理综卷中这一知识点应有体现。

4.图像问题应是高考的热点,今年注重v-t图、a-t图及电磁感应方面的U-t图、F安-t图的理解与应用。

(二)实验题部分
1.实验题考查题型和知识点相对固定,力学部分考查相对基础,难度不大,电学实验部分考查方式相对灵活,难度更高,尤其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

具体预测为:
2.DIS实验装置是高中物理发展的方向,在教材课后阅读材料中多次出现,如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的关系的实验
等。

蜂友们可加强这个专题的训练哦。

3.摩擦系数的测定,探究牛顿第二定律、功与动能的探究、验证机械能守恒的改进型实
验等。

教材和平常练习中出现的基本实验(测电源电动势与内阻,电表改装实验,测电阻实验,电表使用等)及知识点(电流表外接内接,滑变分压法限流法,器材选择等)需巩固以作基础性知识储备,特别是教材3-1第69页的电学黑盒问题值得关注。

(三)计算题
必考部分:此部分由于新课改变动,题量只有两道,考查相对固定,第一题为力学部分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二定律综合,曲线及圆周运动和受力平衡)第二题主要考查电场磁场(带电粒子在磁场或复合场中运动)或电磁感应(线框模型或导轨问题)。

由于动量部分作为选修出现,因此对于电磁感应中的双导杆模型中不再涉及(结合动量知识求非平衡状态下速度等问题),实际减小了电磁感应部分难度。

因此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问题作为第二题压轴出现的概率依然较大,需引起重点注意。

同时不能完全排除电磁感应考查的可能性,学生需同时注意电磁感应中线框模型问题的练习。

1.计算题第24题应是学生的主要的得分点,对比近几年新课标理综物理试题,今年应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规律相结
合出题。

2.计算题第25 题作为压轴题,根据三年不重复,三年一回避的原则,结合最近几年高考题的特点,今年应是从电场中带电体的运动与能量结合或者从电磁感应与能量结合这两个方面进行命题
干货有点多!同学们听完记得好好消化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