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健康教案范文:预防传染宝宝

合集下载

中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预防传染宝宝》

中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预防传染宝宝》

中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预防传染宝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中班健康教育领域,具体章节为《预防传染宝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传染病的概念、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使幼儿了解传染病的概念,知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3. 培养幼儿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传染病的概念,知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贴纸、画纸、彩笔等。

学具:幼儿自带的玩具、贴纸、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发生在幼儿园里的传染病案例,让幼儿了解传染病的概念,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利用PPT展示传染病的图片和视频,让幼儿直观地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教师讲解,幼儿倾听,回答问题。

3. 小组讨论(5分钟)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如何预防传染病,培养幼儿的合作和探究能力。

4. 随堂练习(5分钟)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知道的传染病和预防方法,教师进行点评。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传染病、传播途径、预防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家人了解传染病的预防方法。

2. 请幼儿设计一个防止传染病传播的标志,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知识讲解、小组讨论、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传染病的概念、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参与其中,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同时,培养幼儿的合作、探究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幼儿对传染病的预防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另外,可以拓展延伸,让幼儿了解不同类型的传染病,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传染病的概念:要让幼儿了解什么是传染病,包括传染病的基本特征、病因、症状等。

中班防传染病安全教案30篇

中班防传染病安全教案30篇

中班防传染病安全教案30篇《中班防传染病安全教案3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防传染病安全教案30篇!(1)中班健康优秀教案《安全用药》含反思活动目标:1、懂得生病时要根据医生的诊断服药,不可以乱吃药。

2、通过在小医院的情境中互相讨论,积累生活经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收集一些常见的药品:创口贴、含片、板蓝根、感冒药、退烧药、眼药水等。

白大褂、听诊器。

活动过程:1、通过故事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大森林里的小松鼠生病了肚子疼的厉害,于是它到森林小医院想找象医生看一看,可是象医生去给小鹿输液了没在家,请小猴子给它看门,小猴子看着小松鼠难受的样子,便从药柜里拿了一盒药说上次我感冒时象医生就是给我吃这样的药,病就好了,现在,你把这个药吃下去,肚子就会舒服的。

提问:(1)小松鼠能吃这种药吗?为什么?幼:不能,因为吃药必须让大人看着。

幼:因为小猴子是感冒,小松鼠是肚子不舒服幼:吃下去会中毒的。

(2)你自己在家生病了能随便找药吃吗,应该怎么做?幼:不能,打电话给爸爸妈妈。

幼:叫自己认识的邻居带着去医院。

幼:打 120。

小结:药物种类很多,每一种药都有不同的用法来治疗一个病。

2、认识几种常见的药品,并能对症下药。

出示红药水、创口贴:这个红红的水有什么用?这个胶布又有什么用呢?( 磕破皮擦的,贴伤口的。

)出示眼药水:这个小小的瓶子里装的是什么呀?有什么用?(眼睛不舒服时点的眼药水)3、幼儿共同讨论生病吃药时要注意些什么?(1)要听医生的话。

(2)吃药时要有大人帮助,小朋友不能自己拿药、自己吃药。

小结:不同的病会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果生病乱吃药,病会越来越严重,如果没病吃药,反而要生病。

最好的方法是对症下药,生什么病吃什么药。

要是不知道生的什么病,应该到医院找医生看。

4、观看图片,帮助幼儿丰富有观的经验。

教师出示关于药品的是非图片,幼儿以举手表示"对""错"如:咳嗽应该吃退烧药。

中班健康教案《预防传染宝宝》

中班健康教案《预防传染宝宝》

中班健康教案《预防传染宝宝》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传染病的概念,知道预防传染病的简单方法。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健康生活的热爱,增强集体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了解传染病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1. 教育幼儿如何预防传染病。

2. 培养幼儿的集体责任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传染病图片、视频、PPT等。

2. 环境准备:干净、卫生的教学环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传染病图片,引起幼儿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传染病的概念,让幼儿了解传染病的特点。

3. 互动:观看传染病视频,让幼儿分享自己对传染病的认识。

4. 讲解预防方法:教育幼儿如何预防传染病,如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等。

7.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与家长分享所学内容,增强集体责任感。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让幼儿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2. 采用情景模拟法,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习预防传染病的知识。

3. 采用家园合作法,让家长参与教学过程,增强幼儿的实践能力。

七、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传染病的概念、预防和控制方法。

2. 互动法:提问、讨论,让幼儿积极参与课堂。

3. 实践法:让幼儿亲身体验,如洗手、饮食卫生等。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的内容,了解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评价:评价幼儿在实际操作中预防传染病的正确性。

九、教学拓展:1. 开展“健康小卫士”活动,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积极践行预防传染病的知识。

2. 组织家长座谈会,分享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促进家园合作。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易懂,适合幼儿的理解程度。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其参与度。

3. 反思教学效果:幼儿对预防传染病的知识掌握程度,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预防传染宝宝》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预防传染宝宝》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预防传染宝宝》一、前言幼儿园是宝宝们开始学习与交往的重要场所,而在这个场所,传染病的发生是难以避免的。

由于幼儿园宝宝日常接触面广,防范传染病的重要性显然不容忽视。

因此,为了确保宝宝们健康成长,我们需要引导宝宝们学会预防传染病。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个人卫生的重要性2.学会有效的防护和预防感染病3.提高宝宝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三、教学内容3.1 什么是传染病我们将以宝宝们易于理解的方式,介绍传染病的基本概念。

让宝宝们初步了解:传染病是由病原体感染引起的疾病,可以通过空气、水、食物、接触等多种方式传播。

3.2 如何远离感染在教授这个内容时,我们将带领宝宝们去认识感染病的根本原因,然后重点讲解一下如何才能预防感染,包括:•勤洗手:手是最容易接触细菌、病毒的部位,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有绿色的嗓子和背景素材打底,能更加直观生动地教育宝宝。

•不乱扔垃圾:乱丢垃圾会使周围环境变脏乱差且容易增加传染病的发生。

•避免食品污染:在食品生产、加工、烹调中引起食品污染的菌类主要是:霉菌、细菌、酵母菌、寄生虫等,我们在饮食生活中一定要知道怎样做到饮食安全。

•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动,能够有效地降低室内的污染和细菌繁殖的数量。

3.3 如何应对传染病在这一节,我们将会带领宝宝们学习在感染发生时,该如何应对。

•发现症状及时就医:当有感染病的症状出现时记得及时向您的班主任告知,以便及时处理。

•安静休息:当感染病的症状出现时,请务必保证充足的休息。

•避免交叉感染:在感染病症状出现后,需采取措施避免病毒传播,避免交叉感染他人。

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采用图片、视频,以及具体的实战案例,生动形象地向宝宝传递预防传染病的必要性。

2.互动与实践法: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宝宝们动手、动脑、动心,提高宝宝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实地考察法:针对幼儿园日常发生的卫生事件,我们将使用场景模拟等方式,模拟真实生活情境进行教育教学。

中班健康教育活动精品教案《预防传染宝宝》

中班健康教育活动精品教案《预防传染宝宝》

中班健康教育活动精品教案《预防传染宝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材第四章《疾病预防》,详细内容围绕“预防传染宝宝”展开。

主要包括传染病概念、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以及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自己免受传染。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幼儿解传染病基本知识,掌握预防传染病有效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预防传染病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传染病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板书材料等。

2. 学具:画笔、画纸、洗手液、口罩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出示一张生病宝宝图片,引导幼儿关注并讨论:“你们知道宝宝为什会生病?怎样让宝宝远离疾病?”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讲解传染病概念、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结合日常生活实例,让幼儿解如何预防传染病。

3.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传染病,讨论如何预防。

小组代表发言,分享预防传染病方法。

4. 融入日常生活(5分钟)观看视频,学习正确洗手方法。

互动环节:邀请幼儿示范正确洗手步骤,其他幼儿跟随学习。

幼儿齐声朗读预防传染病口诀,加深记忆。

六、板书设计1. 中心主题:预防传染宝宝2. 内容:传染病概念传播途径预防措施日常生活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预防传染病画,要求体现出传染病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家长协助幼儿完成,并签字确认。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参与程度,解他们对于预防传染病知识掌握程度,以便调整教学方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细节是需要我特别关注。

是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是例题讲解深度和生动性,接着是随堂练习互动性和实效性,然后是板书设计清晰度和系统性,是作业设计针对性和亲子互动性。

例题讲解是课程核心,我计划用简单明语言和生动例子来解释传染病概念、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幼儿园中班防传染病安全教育教案(3篇)

幼儿园中班防传染病安全教育教案(3篇)

第1篇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传播途径。

2. 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增强幼儿对传染病的防范意识,学会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教学重点:1. 让幼儿了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传播途径。

2. 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教学准备:1. 课件或图片:展示常见传染病的图片。

2. 实物教具:如洗手液、口罩等。

3. 互动游戏:传染病接力跑。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传染病吗?你们身边有哪些传染病呢?”2. 幼儿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二、教学内容1. 认识传染病(1)教师展示课件或图片,向幼儿介绍常见的传染病,如感冒、手足口病、流感等。

(2)讲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接触传播等。

(3)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我们要预防传染病?2.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1)教师讲解保持卫生的重要性,如勤洗手、勤剪指甲等。

(2)演示正确的洗手方法,让幼儿跟随学习。

(3)发放洗手液,让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实践洗手。

3. 学会预防传染病的方法(1)教师讲解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如戴口罩、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地方等。

(2)展示口罩的正确佩戴方法,让幼儿跟随学习。

(3)组织传染病接力跑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

三、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重点内容,强调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

2.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教师反思活动过程中的不足,为以后的教学活动提供改进方向。

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提醒家长关注幼儿的卫生习惯,共同预防传染病。

2. 主题班会:定期开展传染病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巩固幼儿的防范意识。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传染病知识的掌握情况。

2. 通过家园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卫生习惯表现。

3. 定期对幼儿进行传染病知识测试,检验教学效果。

中班传染病预防安全教案(通用5篇)

中班传染病预防安全教案(通用5篇)

中班传染病预防安全教案(通用5篇)中传染病预防安全教案1教学目的:使同学了解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掌控预防方法。

教学重点:呼吸道传染病和腮腺炎的预防。

教学难点:了解传播途径。

教学用具:《学校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掌握》视频教学过程:一、导课:什么是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白喉、腮腺炎等。

〕二、让同学说一说得了呼吸道传染病的感受。

三、怎样预防呼吸道传染病?计划免疫。

留意卫生。

少去公共场所。

会添减衣服。

积极熬炼身体。

四、流行性腮腺炎是怎样传染的?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节。

腮腺炎病毒存在与病人地唾液、鼻烟分泌物及被病人的唾液、鼻烟分泌物污染的衣物、手帕、食品、用具等,干燥后病毒可以进入空气引起感染。

五、怎样预防腮腺炎?避开与腮腺炎病人接触;病好后才能上学。

可煎服板兰根等草药预防。

六、观看影片《学校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掌握》并沟通感受七、作业: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有那些方法?板书设计:冬季传染病的预防计划免疫留意卫生少去公共场所会添减衣服积极熬炼身体中传染病预防安全教案2一、设计意图在说课之前,给大家看几张照片,看,这是我家老二,叫七七,现在一岁八个月,排行最小的她,在家也是最娇宠的一个了,可是最近,可爱的七七却在在5月15号的晚上确诊了手足口病,这可把家人急坏了,抓紧带到了我们当地的进贤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口里的泡泡让孩子饮食不加,哭闹之时,让当妈妈的我,揪心极了。

最近,天气改变很大,我们园也已经有两个班级发觉了手足口病病例,还有一个毕业班,涌现了水痘病情,所以,为了让孩子了解传染病,有预防传染病的意识,学会爱护自己,因而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我们都知道,活动目标是整个活动的起点和归宿,也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因此,我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将本次活动目标定位如下:1.认知目标:了解流行性的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活动重点〕2.技能目标:能说出并掌控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活动难点〕3.情感目标:加强自身预防疾病的意识。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预防传染宝宝》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预防传染宝宝》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预防传染宝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材第四章《疾病预防》,详细内容为第2节“预防传染宝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传染病的概念、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提高幼儿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传染病的定义,了解几种常见的传染病及其传播途径。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在生活中运用预防传染病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情感目标:增强幼儿关爱同伴、关注健康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传染病的定义,了解几种常见的传染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故事书。

学具:画笔、纸张、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讲述一个幼儿因感冒被传染给其他小朋友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传染病。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或家人患传染病的经历。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讲解传染病的定义、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2)介绍几种常见的传染病,如流感、水痘、手足口病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1)出示图片,让幼儿判断哪些行为容易传染疾病。

(2)讲解正确洗手、戴口罩等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4.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回答。

(2)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预防传染病的过程。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学到的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预防传染宝宝2. 内容:(1)传染病的定义(2)传播途径(3)预防方法(4)常见传染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你说说传染病的定义和传播途径。

(2)请举例说明如何预防传染病。

2. 答案:(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传染病的知识,提高了他们的健康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健康教案范文:预防传染宝宝【活动目标】
1、了解相关幼儿容易传染上的传染病的情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预防疾病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水平。

3、幼儿学习一些基本的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增强幼儿预防疾病的意识。

【活动准备】
1、相关传染病的资料与图片。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师幼谈话,由幼儿比较熟悉的手足口病谈到传染病。

1、讨论春秋季为什么是流行性传染病的多发季节?(春天和秋天气候乍暖还寒阴雨绵绵,潮湿多雾,气候多变)
2、教师告诉幼儿春秋季会有哪些流行性传染病会出现?(如:感冒、麻疹、咳嗽、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等)
3、重点介绍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4、请幼儿讲述自己生病时的经历和感受。

(如请医生诊治,要定时服药,多休息,多喝水,痊愈后才回幼儿园上课等)二、教师讲述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1、幼儿使用自己的已有经验讨论讨论。

2、请语言水平强的幼儿到前面来讲一讲小朋友们的经验。

3、教师小结:咳嗽,打喷嚏,吐口水,毛巾及手摸过的用具上都会留下细菌,都有可能会传染手足口病的。

4、很多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手足口病是一样的。

三、幼儿讨论: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提问:我们应该怎样预防传染病?
2、幼儿自由回答。

3、教师小结:多喝开水,多吃蔬菜水果、不挑食,勤洗手,勤剪指甲,不喝生水,打预防针,不接触生传染病的人群。

【活动结束】
教师带幼儿到洗手间洗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