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批评(设计概论)
7设计概论 第七章 设计批评

20世纪早期
格罗皮乌斯 《全面建筑观》
历史表明,美的观 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 步而改变,谁要是以为 自己发现了‘永恒的 美’,他就一定会陷于 模仿和停滞不前。真正 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 物,它的本质是运动的, 不是静止的,传统应该 推动人们不断前进 。
后现代设计批评理论
解构主义 产品符号 商品美学 软设计 绿色设计
②设计符号学批评 基于符号学理论,符号学强调的是作品整体的符 号,而不是作品中的一个因素,把作品或产品看 做是一个符号系统来对待,这一符号系统是审美 情感的载体,表现得不是个人的情感,而是人类 社会的普遍情感。
设计符号学批评认为,符号可以认知,如果符号 仅是一般的记号,那么符号就不可能被广泛的认 知,符号是主体与客体的结合,是二而一的结合。 如,产品的审美意象是一种符号,这是设计者、 使用者与审美对象结合而成的统一整体,存在着 所有使用者都认知的可能,如十字架、太极图等。
解构主义批评 解构主义批评 否定整体、否定中心,否定终极意 义的存在,认为创作是一切,是没有目的性的, 而是强调意义的无限补充、替换和增殖,可鼓励 设计的多元思维、多元风格的形成。
解构主义批评走出纯粹形式结构的框架,面向性 别角色、阶级关系和生产条件,促使艺术批评从
向内走向向外。
由结构主义的排除一切外来因素到与一切外来因
设计的科学性
技术评价、材质评价、性能评价、品质评价等。
设计的适用性
功能、经济、人体工学
设计的艺术性
创造性、美学、视觉、个性、精神性
设计的环境性
安全、低公害、无污染、生态效益(低能耗、少资源)
设计批评的建构
设 计 批 评 的 建 构
设计批评的功能 设计批评的原则 设计批评的方法
设计概论——设计批评

设计概论——设计批评设计概论,设计批评设计批评是对设计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过程。
设计批评既可以针对具体的设计作品,也可以对设计行业的发展趋势和设计理论进行批判性思考。
设计批评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反思和改进设计的观点和建议,以促进设计师和设计作品的发展。
设计批评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促进设计作品的进步和创新。
通过对设计作品的批评,可以揭示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设计师可以通过批评中的建议和观点来调整和改进设计作品,使其更加符合用户的需求,提高设计作品的应用和使用价值。
设计批评还可以促进设计师和设计行业的发展。
通过对设计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设计批评可以发现设计行业的痛点和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改进建议。
设计批评不仅可以促进设计作品的进步,还可以推动整个设计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在设计批评中,重要的是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
设计批评应该基于对设计作品的客观分析和评价,而不应该受到主观偏见和个人情感的影响。
设计批评要注重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关注用户对设计作品的需求和体验,以及设计作品是否能够满足用户的期望和要求。
设计批评还应该注重专业性和权威性。
设计批评者需要具备相关的设计知识和经验,对设计理论和技术有较深入的了解。
同时,设计批评也需要参考和借鉴其他专业设计师和设计作品的意见和观点,以提升设计批评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设计批评的方式多种多样。
可以通过书面文字、口头演讲、设计展览等形式进行设计批评。
设计批评可以包括对设计作品的整体评价,也可以针对具体的设计细节和创新点进行评价。
设计批评还可以通过对与设计作品相关的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分析和评价,来探讨设计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设计批评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批评者具备相关的设计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需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和视角。
设计批评者还需要关注设计作品的社会影响和可持续性发展,以及设计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
通过积极的设计批评,可以促进设计作品和设计行业的不断进步和创新。
设计概论设计批评论

设计概论设计批评论
设计批评论是一种对已有的日常事物的审查和讨论,其目的是鼓励社会的讨论,吸收其他设计者的创新观点,加强个人设计意识,促进设计质量的提高。
设计批评论的形式可以是文字性的,也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混合使用。
文字性的设计批评是指用文字形式对设计批评的形式。
这种形式的设计批评可以对设计方案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清楚地表达出设计批评者的观点,容易被读者理解。
口头设计批评是指口头形式的设计批评。
这种形式的设计批评能够在思考中指出问题,使设计者可以很快获得思考结果,可以马上说出自己的观点,从而更加有效地完成对设计的批评。
混合使用设计批评是指将文字性和口头性的批评结合起来使用的设计批评形式。
这种形式的设计批评可以在讨论过程中提出重要的观点,同时也可以深入分析,从而更好地吸收到有用的观点。
一般来说,设计批评是一种专业性的讨论,批评者必须仔细审查设计图纸,弄清楚设计者的意图,弄清楚设计内容,然后根据设计理念、规划原则、制作技术等各方面的因素进行客观分析,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为设计者提出指导性的建议。
设计批评的内容要求必须突出重点。
《设计学概论》第七章 设计批评

设 计 概 论 | 第 七 章 设计批评
2
一、两者的范围与特征
设计批评的对象既可以是 设计现象又可以是具体的设计 品;设计创作的一切形式,包 括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以 及环境设计。 而设计批评者是设计的欣 赏者和使用者,批评的活动诉 诸文字、语言,也可以体现为 购买行为。
设计的批评对象及其主体
设 计 概 论 | 第 七 章 设计批评
设 计 概 论 | 第 七 章 设计批评
3
二、设计批评标准的历时性
设计批评的标准
工艺美术运动的批评标准: 工艺美术运动为机器产品提出了一个更高的标准,使工艺的价值延 伸到了设计领域。它以中世纪的手工业为楷模,以中世纪浪漫主义为设 计理想,与其时代机器大生产的社会现实背道而驰。 其批评标准也有矛盾的两个方面: 一方面,手工业可以缩小设计者、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之间的 距离,从观念上和生产上对设计品倾注更多的爱心; 另一方面,工业大生产意味着产品成本的降低和廉价商品。
设 计 概 论 | 第 七 章 设计批评
3
二、设计批评标准的历时性
设计批评的标准
后现代主义设计批评标准;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个设计批评的概念,始于70年代詹克斯 (Charles Jencks)发表的建筑理论。后现代主义的概念代表了人们对 现代主义的幻灭,人们已失去了对进步、理性、人类良心这些现代主义 信念的信心。 后现代主义的设计批评将重点由机器和产品转移到了过程和人,消 费者的反应成为检验设计成功与否得决定因素。设计的“消费者化”与 灵活性已成为设计的必要特征和手段。为了适应各不相同的消费集团, 甚至为了满足个人爱好,机器大生产逐步地调整为灵活的可变生产系统, 市场研究成为设计不可或缺的环节。
设 计 概 论 | 第 七 章 设计批评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全新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7章 设计批评)【圣才出品】

第7章设计批评7.1复习笔记考点一:设计的批评对象及其主体★★★★★1.两者的范围与特征(1)范围①维克多·帕帕奈克认为,设计批评的对象可以是设计现象,也可以是具体的设计品,即现代设计创作的所有形式,包括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和环境设计。
②设计批评的主体是指设计的欣赏者和使用者。
其批评活动可以诉诸文字、语言,也可以体现为购买行为。
大量批评者即设计的消费者,设计批评者即设计符号的接受者。
接受者接收到设计所传递的信息,意味着将自己的与设计的符号贮备系统进行对位、解码,运用了判断、释义和评价功能,从而成为设计的批评者。
(2)特征①设计批评的对象依赖其批评者,不存在独立性。
设计批评者与设计品具有密切的互动关系,接受美学认为,一件作品的价值、意义和地位,并不是由自身决定的,而是由观者的欣赏、批评活动及接受程度决定的,欣赏者的接受活动“参与”了创作。
它的核心是强调接受者的地位及批评者与批评对象的有机生成关系。
设计作品永远不可能是一个自足的本体,而必须与欣赏、批评活动相互依存,共生共存。
②设计批评的主体具有民主性。
设计本身的目的性决定它必须当时被接受,被社会消费,这使得消费者需要自己判断设计的优劣,不可能形成权威意见,设计包含着广泛的民主意识,通过设计批评的主体即消费者的有选择的购买活动表达。
③设计批评的主体具有族群性。
设计的实用特征与社会特征决定其消费者通常表现为族群批评者,即消费者分为若干文化群体,各自表现出不同的消费倾向。
④设计批评的主体除了以消费方式进行批评外,还有以文字、言论进行批评的一类。
这类批评者可能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倾向,甚至直接影响设计师。
2.批评主体的多元身份诉诸文辞的设计批评者包括设计理论家、教育家、设计师、工程师、报纸杂志的设计评论员和编辑、企业家、政府官员等,背景广泛。
他们以不同的社会身份和立足点去评价设计,相对于不同目的需求的批评取向,表现出设计批评的多层次性。
(1)政府官员①由于要为每次的国际博览会作书面报告,英美政府官员时常介入设计批评。
设计学概论设计批评

威廉·莫里斯
设 计 概 论 | 第 七 章 设计批评
3 设计批评的标准
二、设计批评标准的历时性
机器美学 其含义有三方面: 其一,建筑应像机器一样符合实际的功用, 强调功能和形式之间的逻辑关系,反对附 加装饰; 其二,建筑象机器那样可以放置在任何地 方,强调建筑风格的普遍适应性; 其三,建筑应象机器那样高效,强调建筑 和经济之间的关系。
而设计批评者是设计的欣 赏者和使用者,批评的活动诉 诸文字、语言,也可以体现为 购买行为。
一、两者的范围与特征
设 计 概 论 | 第 七 章 设计批评
2 设计的批评对象及其主体
设计品绝对地依赖它的批评 者。设计批评者与设计品的关系 是一种密切的互动关系。
设计批评者有集团性,由于 设计的实用特征与社会特征,其 消费者往往表现为集团批评者, 即消费者分为若干文化群体,每 个文化群体表现出不同的消费倾 向。
设 计 概 论 | 第 七 章 设计批评
3 设计批评的标准
二、设计批评标准的历时性
后现代主义设计批评标准;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个设计批评的概念,始于70年代詹克斯
(Charles Jencks)发表的建筑理论。后现代主义的概念代表了人们对 现代主义的幻灭,人们已失去了对进步、理性、人类良心这些现代主义 信念的信心。
柯布西耶的“房屋是居住的机器”就 是基于这种思想而提出的。
柯布西耶
设 计 概 论 | 第 七 章 设计批评
3 设计批评的标准
二、设计批评标准的历时性
工艺美术运动的批评标准: 工艺美术运动为机器产品提出了一个更高的标准,使工艺的价值延
设计概论设计批评的知识点

设计概论设计批评的知识点设计批评是对设计作品进行评论和评价的一种专业活动,它不仅可以帮助设计师提升自身的设计水平,还能为其他人提供一个客观、准确的视觉感受。
在设计概论中,设计批评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以下将对其相关内容进行论述。
一、设计批评的定义和目的设计批评是对设计作品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和评论的过程。
其目的是通过发表意见和建议,向设计师提供一种改善设计的方向,以提升设计作品的质量和实用性。
设计批评旨在促进设计领域的发展,推动设计作品的创新进程。
二、设计批评的要素设计批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素:1. 外观表现:批评者应针对设计作品的外观特点进行观察和描述,如色彩搭配、形状造型等。
同时,还应该对作品的整体感受进行概括,如给人的印象、情感表达等。
2. 创新性与独特性:设计批评需要评估作品的创新性和独特性。
这包括设计师在作品中的新颖构思、独特的设计理念等方面的突破。
批评者可以根据个人的经验和知识来进行评估和判断。
3. 功能与实用性:设计作品的功能和实用性是其重要的评价标准之一。
设计批评需要关注作品所承载的功能是否合理,并对其实用性进行评估。
批评者需要理解作品的使用场景、使用对象和使用方式,从而提供有价值的评价意见。
4. 材料与工艺:设计作品所采用的材料和工艺对作品的质量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设计批评应对材料的选择、使用和工艺处理进行评估,并提供改进建议。
是否符合环保要求、材料是否与设计主题相符等都是评审的重点。
5. 文化和艺术内涵:设计作品的文化和艺术内涵是设计批评的一个重要维度。
批评者需要从多个角度对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元素和艺术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价,提供对设计作品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三、设计批评的方法和技巧设计批评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以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设计批评方法和技巧:1. 描述法:通过详细描述设计作品的特点、构造和外观表现,以客观地介绍作品的各个方面。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并提供评价的依据。
艺术设计概论设计批评

设计也不再是设计师的专利,设计批评也不再是理论工作者 的专利,公众都有参预、评判与选择的权利。
9.1 设计价值的评判标准
整个设计学分为史、论、评三部分。设计批评最本质的 应是倡导设计思想。设计批评是在设计欣赏的基础上,根据 一定的标准,对设计作品或设计现象所做的细致分析和价值 判断。 特定的历史时期的设计批评,总是反映着一定时代、一 定阶级对设计创作的要求,具有客观的历史根据;也总有基 于社会功利性而确定的内在批评尺度,没有任何标准的批评 是不存在的。但批评标准是否符合客观的历史的根据,则是 不以批评家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 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设计观念和审美理想也要发生变化, 这样就不会有一成不变的批评标准。因此,设计批评必须把 握住时代的变化。
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
设计艺术概论
设计批评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演讲人姓名
目录
01
02
03
设计作品一经问世便进入流通领域或消费市场,它的价值 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就不再由设计者所决定,而是由消费的接受 者,特别是设计评论者所决定。在设计价值的创造方面,批评 可以达到不逊于创造的境界。 创造性的设计批评的完成并不意味着批评任务的最后实现, 批评家对新价值的发掘、论证、判断还需大众的认可。一旦大 众接受了这样的批评,承认了这些批评观点,并在观赏或使用 该设计作品时实际体悟、具体求证,将批评的再创造附丽于设 计作品,进而产生新的审美愉悦或新的应用功能,设计批评的 价值才最终实现。
04
05
06
07
9.4 总结
延伸阅读
[1]张道一主编:《工业设计全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版 [2]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 [3]席跃良:《设计概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64页 [4]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5]廖少华,陈彧:《设计概论》,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李砚祖:《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1月第1版 [7]王受之著:《世界工业设计史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早期 格罗皮乌斯 《全面建筑观》
历史表明,美的观 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 步而改变,谁要是以为 自己发现了‘永恒的 美’,他就一定会陷于 模仿和停滞不前。真正 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 物,它的本质是运动的, 不是静止的,传统应该 推动人们不断前进 。
3、后现代设计批评理论
解构主义 产品符号 商品美学 软设计 绿色设计
3、设计批评的历时性
现代主义: 形式服从功能 装饰即罪恶 包豪斯 少即是多 生产美学
19世纪末 机械美学 一战后 国际风格
二战后 波普设计
60年代末 极端设计 反设计
80年代 新设计 新浪潮
后现代主义: 尊重个性 设计应充满符号和装饰 布朗基 少令人生厌 商品美学
德意志制造同盟1907 关于“标准化” 穆特修斯VS凡·德·维尔德
1、设计批评的参照标准
功利性标准——经济与科技评价 艺术性标准——美学评价 文化性标准——社会评价
2、批评标准的相对性
不同类型的设计偏向不同的标准 不同的批评者采取不同的标准
普鲁伊特—艾戈住房工程
这个50年代营造时曾获建筑奖的工程,变成 了一个不考虑工程真正使用者需要的“糟糕 设计”的象片,到了70年代初期,它的空房 率达到80%,许多人认为,设计失败是导致 这一公共住宅区最后被取消的重要原因。
1889 巴黎博览会 艾菲尔铁塔
1893 芝加哥博览会 美国的设计与工业能力
1900 巴黎博览会 1900年风格
1925年 巴黎博览会 柯布西耶 新精神馆
1937 巴黎博览会 国际风格与民族主义
1939 纽约博览会 流线型设计
人的一小步 人类的一大步
2、集团批评
集团批评即消费者群或消费者代表参 与设计审查和批评的行为,包括审查 批评和集团购买。
孟菲斯设计 卡尔顿书架 索特萨斯(米兰)
英国设计批评家Milner Gray
普遍意义的,绝对的“优良设计”是不 存在的。因为人们的趣味没有绝对的原 则,虽然可能存在标准,而标准绝不可 能是一成不变的。
三、设计的批评方式
1. 国际博览会 2. 集团批评
1851年的英国伦敦“水晶宫”
国际博览会的世界影响
麦当劳快餐设计
女权主义集团批评
四、设计的批评理论
1. 设计批评理论的出现和发展 2. 现代主义设计批评理论 3. 后现代设计批评理论
1753 荷加斯 《美的分析》
1849 拉斯金 《建筑的七盏明灯》
1949 佩夫斯纳 《现代设计的先锋》
现代主义是对19世纪至20世纪逐渐扩大 的工业化之反响。莫里斯通过把手工艺作为 艺术这一称得上是人类最佳行为的事物,使 之得以复兴,现代运动由此开始。1900年的 先驱者们已由于发现机器艺术大量的、未经 证实的可行性而走的更远了……
接受美学Aesthetics of Reception
一件作品的价值、意 义和地位,并不是由 它本身所决定的,而 是由观者的欣赏、批 评活动及接受程度所 决定的。
批评者的多重身份
评论员
设计理论家 设计教育家
政府官员
批评者
设计师
企业家
编辑
工程师
二、设计的批评标准
1. 设计批评的参照标准 2. 设计批评的相对性 计的批评标准 设计的批评方式 设计的批评理论 当代设计的批评语境
一、设计的批评对象及其批评者
1. 批评对象:设计现象和设计作品 2. 批评者:设计的欣赏者和使用者
美国设计家Vickor Paernek
所有的人都是设计师。几乎一切时候我们的所作所为都是 设计。因为设计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为一件渴望得到而 且可以预见的东西所作的计划、方案也就是设计的过程。 任何一种试图割裂设计,使设计仅仅为“设计”的举动, 都是违背设计先天价值的,这种价值是生活潜在地基本模 型。设计是创作史诗,是绘制壁画,是创造绘画杰作,是 构思协奏曲。设计同时又是清理抽屉,是拔出箝闭牙,是 烤苹果派,是玩棒球的选位,是教育儿童。总之,设计是 为创造一种有意义的秩序而进行的有意识的努力。
二战后 法国 博德利亚 解构主义
法国符号学家 罗兰·巴特 《神话》
五、当代设计的批评语境
1. 当代设计的生活语境 2. 当代设计的文化语境 3. 当代设计的审美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