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后综合征

合集下载

ICU后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钟春妍

ICU后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钟春妍

ICU后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钟春妍发布时间:2023-06-24T09:50:24.854Z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6期作者:钟春妍[导读] 重症监护科(简称ICU)是医院中为危重病患者提供最高级别医疗护理的部门,它为那些生命威胁程度高、需要持续监测和专业护理的患者提供救治。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重症监护科北京 100144重症监护科(简称ICU)是医院中为危重病患者提供最高级别医疗护理的部门,它为那些生命威胁程度高、需要持续监测和专业护理的患者提供救治。

然而,ICU留观和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面临一系列心理、认知和功能障碍,这被称为ICU后综合征。

ICU后综合征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因此预防和治疗ICU后综合征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ICU后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为ICU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和康复方案,减少ICU后综合征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康复成功率和生活质量。

一、ICU后综合征的症状和发生机制ICU后综合征是指ICU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经历的一系列心理、认知和功能障碍。

这些障碍包括心理障碍(如焦虑、抑郁和创伤后应激障碍)、认知功能下降(如记忆力减退和注意力不集中)以及肌肉无力(包括重症肌无力和功能性肌肉废弃)。

ICU后综合征的发生率高达30%至80%,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ICU后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复杂多样。

首先,ICU患者常常处于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应激状态,长时间的疾病折磨和治疗过程可能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其次,ICU患者可能接受镇静剂和麻醉剂等药物治疗,这些药物可能对大脑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导致认知功能下降。

此外,ICU患者长时间卧床不动,肌肉萎缩和功能性肌肉废弃可能会发生,导致肌肉无力。

二、预防ICU后综合征的措施为了预防ICU后综合征的发生,一系列的措施可以采取:1.早期康复干预:通过早期康复干预,包括早期启动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有助于缩短ICU留观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减少肌肉萎缩和肌肉无力的发生。

危重症患者ICU转出后综合征随访研究

危重症患者ICU转出后综合征随访研究

危重症患者ICU 转出后综合征随访研究*Follow-up Study on Post-ICU Syndrome in Critical Patients□ 陈晓蕾 CHEN Xiao-lei 吴卉卉 WU Hui-hui 潘建丹 PAN Jian-dan 蔡晓丹 CAI Xiao-dan 张其霞 ZHANG Qi-xiaAbstract目的 对ICU 转出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研究,观察其ICU 后综合征(PICS)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2018年1月―9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治愈出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Bathel 量表和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平民版)对患者认知功能、躯体功能和心理状态进行评估。

分别于患者转出ICU 病房后第3天(T1)、3个月(T2)、6个月(T3)进行资料收集。

使用广义估计方程对随访的变化过程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ICU 转出患者各时点的PICS 发生率分别为115/193例(59.6%)、50/174例(28.7%)和34/138例(24.6%)。

ICU 住院时间、机械通气、饮酒史、性别和文化程度可影响ICU 转出患者的PICS 变化。

结论 医护人员应采取多学科的干预方式,早期筛查危险因素,对高危人群进行重点干预,降低患者ICU 转出后PICS 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Objective To conduct a half-year follow-up study on patients transferred from ICU to observe the dynamic changes of post-ICU syndrome (PICS) and to explore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Methods Patients who were cured and discharged from the Department of Intensive Medicine of our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 and September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 Bathel Scale and Post-TraumaticStress Disorder Scale (civilian version)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cognitive function, physical function and mental state of patients. Data were collected on the 3rd day (T1), 3 months (T2), and 6 months (T3) after the patients were transferred from the ICU ward. The generalized estimation equation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change proces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ollow-up.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PICS in patients transferred from ICU at each time point was115/193 (59.6%), 50/174 (28.7%) and 34/138 (24.6%). ICU hospitalization tim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drinking history, gender, and education level could affect the PICS changes of patients transferred from ICU. Conclusion Medical staff should adopt multidisciplinary intervention methods, early screening of risk factors, and key interventions for high-risk group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ICS after transfer from ICU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关键词 Key words:患者 Patients ;重症监护病房 ICU ;ICU 后综合征 Post-ICU syndrome ;随访研究 Follow-up study作者单位: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Email:************************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编号:LQ16H160020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671-9069.2020.10.011随着重症医学的发展和抢救技术水平的进步,危重症患者救治率和生存率得到了很大提升,ICU 转出患者人数急剧增多,ICU 患者出院后的身心问题逐渐成为重症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ICU后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ICU后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ICU后综合征的研究进展ICU后综合征(ICU-acquired syndrome, ICU-AS)是指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治疗后出现的长期身体和认知功能障碍。

ICU-AS是一个广泛的综合征,包括肌肉无力、认知功能障碍、情绪紊乱等不同表现。

近年来,对ICU后综合征的研究逐渐增多,并在其发生机制、预防和干预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

研究人员对ICU后综合征的发生机制进行了探索。

研究发现,ICU后综合征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机械通气、镇静药物使用、肌肉无力、感染和炎症反应等。

机械通气和镇静药物使用可能导致肌肉无力,进而引发ICU后肌肉无力综合征(ICUAW);感染和炎症反应可能引起神经损伤和认知功能障碍。

研究还发现,患者的基础疾病、年龄、低氧血症等因素也与ICU后综合征的发生风险相关。

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预防和干预策略,以减少ICU后综合征的发生。

目前,深静脉血栓预防、早期康复、避免过度镇静和机械通气等策略已被证实可以降低ICU后肌肉无力的发生率。

一些认知功能训练和心理支持干预也显示出减少认知功能障碍和情绪紊乱的效果。

一些研究人员尝试通过改变ICU的治疗模式来降低ICU后综合征的风险。

早期撤离机械通气可以减少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使用无痛肌肉刺激器可以改善肌肉功能;提供家庭支持和康复服务可以加强患者的康复过程。

这些新的治疗模式为预防和干预ICU后综合征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尽管近年来对ICU后综合征的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许多未解决的问题。

目前没有统一的ICU后综合征定义和评估标准,这使得研究结果的可比性较差。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西方国家的ICU患者上,对于其他地区和人群的患者,尤其是亚洲人群,尚缺乏相关的研究。

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明确ICU后综合征的定义和评估标准,并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ICU后综合征的发生机制,提高其预防和干预的效果。

ICU综合征

ICU综合征
谵妄
ICU综合征与谵妄的关系
ICU综合征
是指患者进入ICU治疗后 ,由于 ICU特有的治疗 、环境以及患者 疾病等因素造成患者出现的精神 症状 :急性或波动发作的知觉降 低 ,感觉错乱 ,睡眠--觉醒周 期乱 ,定位障碍错及记忆力减退 等。
谵妄的诊断方法
精神疾病诊断分类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
护士
• 提高操作技能 熟练掌握仪器的性能,操作流程、注意事 项,并能对有关数据、图像、检验结果做 出正确的分析与处理,对患者说明使用仪 器必要性源自安全性,以防患者不安。治疗师
Thank you!
• 保持室内清活、整齐、舒适、安静、灯光可使用柔和光线,不要直接对着患 者的眼睛,妥善安排治疗操作时间,尽量保持患者白天清醒,夜晚睡眠,为 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 患着之间用屏风或窗帘隔开,处置和抢救时也不要忽视ICU中的其他患者, 减轻患者的应激;
• 房间应设有窗户和钟表,并置于患者视野范国,以保持时间概念,改善患者 的感觉缺失;
、 3 鼓励家属参与心理护理
• 适度地开放ICU探视,让家属、亲友多和患者交流,给患者以心 理上的支持和安慰,降低患者及家属的焦虑程度,减轻患者的孤 独感和对遗弃和分离的恐惧。
、 4 保证患者的睡眠
• 尽量维持患者的正常生物钟,加强治疗的计划性,减少侵袭操作 或集中操作,使病人至少有70-90分钟的持续睡眠时间,让患者 保持正常的睡眠节律,在操作过程中动作要敏捷、轻柔,并做好 解释工作。
ICU意识模糊评估法(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 for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CAM-ICU)

ICU后综合征如何预防

ICU后综合征如何预防
相关系列功能障碍,这些功能障碍在出院后会持续地影响患
者。 生理方面的障碍包括肌肉萎缩、ICU 获得性衰弱、食欲
不振、失眠症、头发脱落、抑郁、焦虑、急性应激障碍等。 心理
方面的障碍包括病伤后应急功能障碍、广泛性抑郁焦虑发
作、重度睡眠障碍、疲劳感等。 在个人认知方面的障碍包括
是注意力难集中、执行功能障碍、记忆力不断下降、谵妄等。
期识别和诊断。 与 ICU-AW 症状类似的重症相关生理紊乱,
在临床的主要特征是药物引发的神经性疾病、急性炎退髓鞘
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低钾血症引发的肌无力、中枢神经系
统外伤、高镁血症引起的肌无力、重症肌无力等。
( 二) 心理功能障碍
针对心理功能障碍的诊断主要采用各种成熟的量表完
成。 相关医学数据显示,通过 ICU 治疗后出院的患者在心理
障碍的比例波动大,主要采用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测量患者
的焦虑和抑郁程度。 精准诊断 PTSD 首选半结构式的临床
专用 PISD 量表。 认知方面智障发生率达到 25% ,采用精神
装量表诊断。 ICU 的意识模糊评估法是另外一种专业性强
的评估法。
二、 PICS 的易患因素
在患者治疗 ICU 综合征出院后 PICS 的发病率比例高,
中国关于 PICS 的研究处于初级阶段,PICS 的治疗重要性并
未深入其中,因此,深入研究 PICS 的干预方法是很有必要。
作者简介:
姚龙学,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人民医院。
组。 但因为心 理 治 疗 师, 精 神 科 医 师 等 人 才 十 分 匮 乏, 对
PICS 的早期 心 理 预 防 只 限 于 在 心 理 护 理 方 面、 专 业 力 度
不高。
( 四) 记录每天 ICU 的日记

ICU后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ICU后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ICU后综合征的研究进展ICU后综合征是指患者在重症监护室(ICU)治疗后出现的一系列身体和心理问题,包括肌肉无力、认知功能障碍、焦虑、抑郁等。

随着ICU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ICU生存率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幸存于重症监护室治疗,但在出院后却面临着ICU后综合征的挑战。

对ICU后综合征的研究变得极为重要。

一、ICU后综合征的主要症状ICU后综合征的主要症状包括肌肉无力、认知功能障碍、焦虑和抑郁等。

肌肉无力是ICU后综合征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在ICU治疗期间长时间卧床不动,导致肌肉萎缩和无力。

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焦虑和抑郁也是ICU后综合征的常见症状,患者在ICU治疗期间长期处于生死边缘,导致心理创伤,出院后易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

二、ICU后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目前,ICU后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有研究表明,多种因素参与了ICU后综合征的发病过程。

ICU治疗期间的机械通气和镇静药物的使用会导致肌肉无力和认知功能障碍。

患者在ICU治疗期间经历了重症刺激和严重的应激状态,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进而影响了患者的心理健康。

ICU后综合征的发病还与患者的基础疾病、年龄、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等因素密切相关。

三、ICU后综合征的干预和治疗针对ICU后综合征的干预和治疗目前主要包括康复训练、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等多种手段。

康复训练是ICU后综合征的重要干预手段,包括肌肉训练、生活技能训练等,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肌肉无力和认知功能障碍。

心理干预也是ICU后综合征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针对部分患者的特殊情况,药物治疗也是必要的,如抗抑郁药物、抗焦虑药物等。

四、ICU后综合征的预防预防ICU后综合征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之一,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预防ICU后综合征的发生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ICU后综合征

ICU后综合征
ICU后综合征
真心磨叽
今天主讲:ICU后综合征
主要内容
概述
临床表现
危险因素
总结
护理措施
概述
重症患者转出icu后,在认知,心理,生理方面 出现或加重一系列功能障碍并在出院后持续影响患 者,同时因患者后期照护,给家属带来压力,导致 家属在心里,生理方面出现障碍,这些症状称为家 属icu后综合征,这两者合称ICU后综合征。
3/ICU日记由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共同完成。
2
ICU后门诊
1/是为ICU存活者提供专业帮助的专门单位,宗旨在帮着患者得到更好的康
复,重点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营养等多方面的康复指导。
2/一般从患者入院持续到出院后3个月,病人需定期回门诊接受相应的评估。
3
运动康复计划
对ICU患者进行多学科合作护理模式。辅助实施康复科专业医师
概述
在国外
一项纳入406例患者的多中心研究 发现,患者转出ICU后3个月,有64% 发生PICS相关症状,到12个月时仍有 56%患者存在PICS。
在国内
一项对110例危重患者后综合征的发 生现状调查,有59例发生后综合征, 发生率为53.6%。
01 认知功能障碍
1.发病率最高。 2.ICU期间:谵妄。 3.ICU后:记忆力减退,注 意力不集中,执行功能障碍。
帮助患者及其家属适 应病房环境,制定转出后 护理措施并平以患者为中 心随访、调整护理计划
01
ICU联 络护士
03
转出ICU中
02
确保患者转运途中的
安全及转运信息的交接、
与病房护士交接信息的准
确性。
ICU后的护理措施
1
ICU后日记
1/通过简单日常用语或照片,记录患者在ICU期间发生的事情。

监护室综合征的治疗及护理

监护室综合征的治疗及护理

监护室综合征的治疗及护理监护室综合征(ICU综合征)是指在重症监护室(ICU)长时间接受治疗的患者所出现的一系列身心问题,例如肌肉萎缩、认知障碍、情感紊乱等。

该综合征主要是由于长期躺床、限制活动、药物副作用、噪音、睡眠障碍等因素导致的。

治疗和护理的目标是减轻或消除监护室综合征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下面是治疗和护理监护室综合征的一些建议:1.早期康复计划:在患者进入ICU后,应尽早制定个性化的早期康复计划。

这包括早期活动、康复训练、呼吸康复、营养支持等。

早期康复计划有助于防止肌肉萎缩、保持肌力和关节灵活性。

3.疼痛管理:患者在ICU的治疗可能会引起疼痛。

应定期评估疼痛程度,并提供适当的疼痛管理。

这可能包括使用止痛药物、理疗、按摩等方法。

4.呼吸护理:ICU患者常出现呼吸相关问题。

提供规范的呼吸护理,包括支持性通气、鼓励早期康复训练、进行肺康复等,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5.睡眠管理:睡眠是患者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ICU环境常常妨碍患者的睡眠。

减少环境噪音、保持光线适当、有规律的拍身体按摩等措施可以帮助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6.营养支持:ICU患者常出现进食障碍和营养不良。

提供有效的营养支持,通过静脉途径或经肠途径进行补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7.家属参与:家属的支持和参与对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与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并鼓励他们参与康复计划。

提供康复教育和培训,使家属能够更好地帮助患者康复。

总之,治疗和护理监护室综合征需要综合措施,涉及早期康复、心理支持、疼痛管理、呼吸护理、睡眠管理、营养支持、家属参与以及多学科协作等。

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可以缓解监护室综合征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ackground
躯体障碍——ICU获得性衰弱(ICU-AW)、废用性肌萎缩(sarcopenia)、日 常活动不能、睡眠剥夺 认知障碍——ICU期间谵妄(机械通气80%),出院后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 集中、执行功能障碍 心理障碍——ICU转出患者PTSD、焦虑、抑郁(55%)
疾病因素、临床治疗因素(麻醉、镇痛镇静药物等)和长时间卧床、制动、 呼吸机辅助呼吸、灯光和噪音、频繁的护理操作等其他相关因素
2ABCDE bundle
Delirium assement——可综合应用Glasgow昏迷评分量表
,RASS评分和CAM-ICU量表来评估,谵妄的管理措施包 括 ① 识别和干预潜在危险因素 ② 改善环境 ③ 撤除不必要的监测和导管 ④ 频繁提供时间和地点的定向、评估和治疗疼痛、早期活 动 Early mobilization and ambulation——早期活动包括物理 锻炼和职业治疗 Family——增加亲情交流,鼓励家庭成员的早期介入帮助 ,参与到ICU的日常治疗护理工作中
contents
iPAD
ABCDE
eCASH
Barr J, Fraser GL, Puntilo K, et al.Crit Care Med,2013,41(1):263-306
1iPAD指南
应激源
疼痛
应激反应
内 脏 缺 血 全反 身应 炎 症
原发疾病
直接损伤
器官损伤
直 接 毒 性
特 异 质 反 应
推荐静脉应用(IV)阿片类药物(opioids)做为治疗危重病患
者非神经病性疼痛的一线药物。(+1C) 根据相似的疼痛强度目标调整药物剂量时,现有的所有IV 阿片类药物疗效相同。不再优先推荐芬太尼,而应根据病 情和药物PK/PD选择 (C)。
可考虑使用非阿片类镇痛药物,以减轻阿片类药物用量及
药物相关副作用(+2C)。
1iPAD指南 吗啡
作用部位 µ ,κ 20
芬太尼 µ 2-3 5-8
舒芬太尼 µ 1.3-3 3-5
瑞芬太尼® µ 1 1-2
起效时间 (min)
最大效应时间 (min)
持续时间 (min)
等效剂量 治疗窗 (LD50/ED50)
3-4h
10 70-90
25-30
0.1 277
1iPAD指南
Dexmedetomidine ① 作用于脑干蓝斑核 ② 自然非动眼睡眠 ③ 唤醒系统功能存在 ④ 抗交感稳定循环系统 ⑤ 镇痛作用
拟GABA药物 ① 作用于下丘脑 ② 非自然睡眠
1iPAD指南
推荐对成年ICU患者进行有发生谵妄危险的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成年ICU患者,
1iPAD指南
改善患者睡眠促使,包括优化环境、控制光线和噪音、集
中治疗保护患者的睡眠结构完整。 提倡多学科合作,包括针对医务人员的教育、ICU质量核 对表等,以促进各项措施的实施。 强调个体化镇静——最终获得较好预后的重症患者往往可 依靠“浅”镇静维持器官功能,较快脱离镇静而转出ICU ;但对于病情更危重或器官储备功能更差的患者,多需“ 深”镇静降低机体代谢,节约和保护器官的储备功能
MOF
死亡风险增加
其他药物
1iPAD指南
对于所有成年ICU患者,推荐常规进行疼痛监测(+1B)。
5
1iPAD指南
对于所有成年ICU患者,推荐常规进行疼痛监测(+1B)。
6
1iPAD指南
患者接受有创或可能引起疼痛的操作前,建议预先镇痛和/
或非药物性干预以减轻疼痛(B)。
1iPAD指南
肝脏(吗啡-6-葡 萄糖醛酸,2倍)
多在肾脏、710%胆道 120-180 -
肝脏(去甲舒芬太 尼,1/10)
肾脏、胆汁,原 形从尿排泄1-2% 12.7 160 30 少
排泄半衰期 (min)
4h持续输注半 衰期(min) 蓄积率
1iPAD指南
对于成年ICU患者维持轻度镇静可以改善临床预后(如缩短
与输注苯二氮卓类药物相比,输注右美托咪定可能减少谵 妄的罹患率(B)。 对于成年ICU患者,如有可能,推荐早期活动以减少谵妄发 生,缩短谵妄持续时间(+1B) 没有证据表明氟哌啶醇可以缩短成年ICU患者的谵妄持续时 间(No Evidence)。反对使用氟哌啶醇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物预防谵妄。
25-50
0.01 25211
3-6
0.1 -
1iPAD指南
吗啡 代谢部位 排泄部位 清除率 (ml/kg/min)
芬太尼 肝脏 肾脏 13.3 240 260 易于胃壁和肺储 存,90min后第 二次血峰
舒芬太尼
瑞芬太尼® 血浆酯酶 (RBC和组织 细胞) 肾脏 2800 5-10 3-5 很少
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日)(B)。 除非存在禁忌症,推荐成年ICU患者调整镇静药物剂量维持 轻度而非深度镇静(+1B)。 对于接受机械通气的成年ICU患者,建议使用非苯二氮卓类 镇静药物(丙泊酚[propofol]或右美托咪定 [dexmedetomidine])而不是苯二氮卓类药物(咪达唑仑 [midazolam]或劳拉西泮[lorazepam]),以改善临床预后 (+1A)。 对于接受机械通气的ICU患者镇痛优先于镇静,SAT。
1iPAD指南
1iPAD指南
需要快速苏醒(B级);短期镇静(A级) 对预期不超过7d的镇静(B级)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6 German medical Science 2010
对接受机械通气的成年ICU患者,建议丙泊 Crit Care Mes 2013 酚或右美托咪啶,而非苯二氮卓类(B级)
contents
iPAD
ABCDE
eCASH
Balas M, Buckingham R, Braloy T, et al. Gerontol Nurs,2013,39(8):39-51
2ABCDE bundle
Awaking——由护士评估机械通气患者进行觉醒试验的安
全性 Breathing——由呼吸治疗师评估患者进行自主呼吸实验的 安全性 Coordinated effort——在减少或停止镇静剂、患者恢复自 主意识后,由护士和呼吸治疗师共同进行SBT,医师重新 评估是否改换镇痛镇静或减少剂量,并决定拔管时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