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第一磨牙牙体缺损全冠修复的应力分析
有和无全冠保护时不同材料的后牙桩核修复体有限元模型的应力分析

的影响无 明显差别 。 且极少发生 。
【 关键词 】 三维有限元 ; ; 核 ; 应力 桩 全冠 【 中国图书分类法分类号 】73 R 8. 3 【 文献标识码 】 A 【 收稿 日 】 0— — 1 期 2 70 1 0 4
Th h e - i n i i i lme t a ay i n s r s f df r n a e iI e t r e d me son f t ee ne n n lss o t s o i e e t m t r e a
状况。结果 : 有全冠保护 的条件下 的上颌第一磨牙桩核修复体 的应力峰值均要明显低于无全冠保护者 , 1 且二者的应力分布方 式也明显不 同。2 有全冠保护的条件下的上颌 第一 磨牙桩核冠修 复体 , 不同桩核材料的选择对牙本质应力 峰值 、 其 剩余牙本质 的应力大小 、 根管 内的应力分布无 明显影 响。但 高弹性 模量的 中熔合金桩核 , 汞合金桩核 , 瓷桩核改变 了牙体正常 的应力分 铸 布模式 ; 复合树脂桩核对牙体正 常的应 力分布模式无明显改变 。结论 : 在本实验条件下的正常牙合力作用下 , 全冠 的使用 对死 髓牙 的保护至关重要 , 它是后牙桩核修 复体成 功与否的关键 。同时 , 不同桩核材料的选取 , 对桩核加全冠修 复的后牙发生牙折
wtotprea ue e l r n ( F . re o nt c l i l r i a co e o ae a .Me o : o e e i u cli fsd m t c w h o n a o P M)i o rt s utcic l ao l h i fm tr s n d i r n ay tn c i l t d M dl w r h s e
下颌第一磨牙不同类型残根的修复

3 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 年6 月 -2012 年6 月在我院口腔科做第一磨牙残根 修复患者53 例。 其中24 例为髓室底穿通残根, 29 例为髓室底 未穿通残根。
1.2 磨牙残根选择标准
残根端面未被牙龈包埋, 松动度不超过2 度, X 线片显示 至少有1 个牙根周围的牙槽骨吸收不超过根长的1/2, 能利用 的牙根长度大于8mm, 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并观察 l 周以上 无不适症状者。
1.4 评价标准成功
患 者 无 不 适 主 诉, 患 牙 牙 龈 色 泽, 形 态 正 常, 修复体完 整, 桩核及全冠无松动, 脱落现象, 无食物嵌塞, 无根尖周病 变。 失败: 未达到以上标准。
参考文献
[1] 马 轩祥 , 残冠 . 残根保存修复的概况与进展 [J]. 继续医学教育 , 2007, 41(22): 333-335. [2] 柴养倬 , 于国芳 . 残冠残根保存治疗及生物学意义探讨 [J]. 吉林医 学 , 2012, 33(17): 3717-3718. [3] 韩梦 . 四种修复方法对不同程度缺损下颌第一磨牙应力的影响 [D]. 郑州大学 , 2015. [4] 武倩倩 . 水平埋伏下颌第三磨牙近中和直立移动的三维有限元分
下颌第一磨牙 (mandibularfirstmolar)为 恒 牙 中 出 现 最 早的牙。 大约在孩童六岁左右即可萌芽, 也叫作六龄牙, 该牙 齿是下颌中最大的牙 [1]。 下颌第一磨牙在人口腔中占据重要 位置, 当下颌第一磨牙出现损伤时, 需要对其进行治疗, 针对 下颌第一磨牙不同类型的残根进行分析并, 制定修复方案。 首先要明确下颌第一磨牙残根的不同类型, 其次要对患者的 残根情况进行观察和了解, 制定治疗方案。 临床上出现第一 磨牙损伤而导致残根需要进行修复的情况较多, 此项工作属 于操作性复杂、 难度较大, 且恢复时间较长的修复工作, 在修 复中容易出现其他并发症, 故修复需要仔细。 本次试验研究 中通过对2009 年6 月 -2012 年6 月在我院口腔科第一磨牙残 根修复患者53 例。 其中24 例为髓室底穿通残根, 29 例为髓室 底未穿通残根, 通过严格按照手术流程和步骤进行修复, 结 果显示经过半年 -3 年以上的随访观察, 成功51 颗, 成功率为 96.23%。2 颗失败。 失败原因为1 例由于残根根管壁过薄强度 差, 受力时使根劈裂, 后拔除患牙 [2]。 另1 例为牙龈出现瘘管。 (1)磨牙是人体咀嚼功能的重要执行器官, 保留其牙根 不仅可保持颌骨的稳定性, 更能保存牙周膜本体感受器, 起 到支持作用, 延缓牙槽骨吸收, 有利于恢复咀嚼功能。 (2)合理的根管治疗是保留残根的基础, 是保留残冠残 根的重中之重, 同时也是进行桩核冠修复的基础。 根管治疗 可以明显消除髓腔内的感染源, 避免发生根尖周病变, 能够 在一定程度上为桩的置入提供有利条件 [3]。 从本组结果分析 可 知, 根管治疗不彻底所引发的根尖病变是失败的原因之 一。 (3)保存残根的生物学意义: 保存经治疗的残根可通过 正常咀嚼过程, 对牙槽骨及牙周组织能进行有效的生理性刺 激, 延缓牙槽骨的吸收, 对维护牙周及牙列的稳定性有着重 要作用, 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心理健康 [4], 又避免了患者拔牙的 痛苦。 总而言之, 下颌第一磨牙受损后其残根修复至关重要, 不仅关系着患者的咀嚼功能, 还影响着患者的牙齿健康和食 欲等问题,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等造成影响 [5]。 加强对下颌第一 磨牙残根修复的研究至关重要, 在研究中发现问题, 并提出 针对性的治疗和应对方案, 以提高下颌第一磨牙残根修复水 平, 及早还患者口腔和牙齿健康。
铸造全冠在下颌后牙修复中应用研究

铸造全冠在下颌后牙修复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目的观察铸造全冠在下颌后牙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下颌患牙体牙髓根尖周病变根管治疗后无症状的患者60例,制作铸造全冠,试戴调颌粘接。
选择同期相同病例60例作为对照组,未行特殊治疗,随访观察2年。
结果观察组共失败2例,不良预后发生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预后发生率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1,p005)。
1.2 方法对照组60例患者因个人原因,放弃铸造连冠治疗,暂时不予特殊治疗,进行临床观察以作对比。
观察组60例采用铸造全冠方法治疗。
铸造全冠的常用印模方法有琼脂一藻酸盐联合印模和硅橡胶印模。
前者经济实用,精度高,可以满足固定修复的要求,但操作略繁,需要助手配合。
硅橡胶印模成本高,但效果好。
目前国内的临床用琼脂材料一般为日进公司的寒天印模材料,它有配套的注射器和加热恒温器,使用比较方便。
取模的方法如下。
排龈:排龈的目的推开牙龈,使其与牙体间暂时分离,这种分离的状态体现在印模和模型上,从而为技工制作时制作精确的可卸代型提供便利。
对于冠边缘在龈上的设计,可在预备完成后直接取模,省略排龈的步骤。
对于冠边缘置于龈下的全冠,则必须进行排龈。
排龈有多种方法,一般情况下临床上多用排龈线,也可采用排龈膏排龈。
排龈的方法:以排龈线排龈为例。
排龈线根据粗细不同有多个型号,如gingipak有“00”,“0”,“1”,“2”等。
先截取一段合适直径和长度的排龈线,放置于患牙四周,从邻面开始,用排龈器将其斜向压入龈沟,排龈器应向起始端的方向斜向加力,否则会导致后面的线压入时,前面已压入的线弹出。
排龈线以完全压入,但能看到为宜。
一般放置数分钟即可取出,随即取模。
取模:在用琼脂和藻酸盐联合印模时,必须注意一点,就是在琼脂注入患牙龈沟周围时,藻酸盐印模材料必须已调制好并置于托盘内,注射完毕后立即将托盘放入口内,这样琼脂与藻酸盐才能紧密结合。
印模取出后消毒,然后灌注模型。
磨牙大面积缺损的修复疗效观察

磨牙大面积缺损的修复疗效观察目的使患者患牙修复体完好不松动,牙根无肿痛,咀嚼正常。
方法选择牙体缺损较大的病患,磨牙120颗,根髓治疗97颗牙,干髓治疗5颗牙,保髓治疗18颗牙,银汞合金充填40颗牙,玻璃离子62颗牙,光固化树脂18颗牙,自攻自断钉20颗牙,根管钉82颗牙,纤维桩钉8颗牙。
结论作者认为保髓,牙髓病,根尖周病,牙周病治疗成功与否是牙体大面积缺损修复的基础,无髓牙体修复后应常规用金属全冠或烤瓷全冠保护,这样牙齿在大面积缺损修复后保存率将会大大地提高。
标签:磨牙;缺损;修复;牙周病在临床上牙体大面积缺损后,单纯填充修复不能获得良好的抗力形和因位形,充填物容易松动,后食物残渣易入内,产生继发龋,所充填物脱落,影响咀嚼功能,长期该侧咀嚼功能丧失,会影像面形,降低了生活质量。
作者对磨牙120颗面积缺损的牙体进行修复治疗,获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资料共收集找到牙体缺损较大的病患,其牙120颗,其中男72颗牙,女58颗牙,术后1年30颗牙,2年58颗牙,3年32颗牙,患者的牙位,治疗情况及修复情况。
前磨牙42颗,磨牙78颗。
根髓治疗97颗牙,干髓治疗5颗牙,保髓治疗18颗牙,银充合金充填40颗牙,玻璃离子62颗牙,光固化树脂18颗牙,自攻自断钉20颗牙,根管钉82颗牙,纤维桩钉8颗牙。
1.2 适应症牙体多壁缺损,不能备出标准洞形,并具有以下条件的,能治愈的可复性牙髓炎,可治愈的牙髓病,根尖周病,能控的牙周病。
1.3 方法根据病情做好牙髓病,根尖周病及牙周病的治疗,根据缺损壁的多少,用不同种类的固位钉进行固位,然后用银汞合金或光固化树脂或玻璃树脂粘固粉修复,视抗力或固位力的情况配合金属全冠或烤瓷冠修复。
固位根钉有三种,自攻自断螺纹钉,主要用于活髓牙();根管钉主要用于根管壁较厚的后牙;纤维桩钉主要用于根管壁较薄且易根折裂的患者。
2 结果2.1 成败标准成功修复体完好不松动,牙根无肿痛,咀嚼正常。
牙体缺损 PPT课件

•
1)塑料全冠:以各种树脂材料制作的全冠修复体。全冠修复体。
• (3)混合全冠:以金属与瓷或金属与树脂材料制成的复合结构的全冠修复体。
•
1)烤瓷熔附金属全冠,简称金瓷冠。是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在金属基底上制作的金
瓷复合结构的全冠。
•
2)金属树脂混合全冠 在金属基底上覆盖树脂牙面的混合全冠。
• 1.
• 2.稳定义齿 与卡环整铸连用时可保持卡环在基牙上的位置。除防止 义齿下沉外,还可阻止义齿游离端翘动或摆动,起到稳定义齿的作用。
• 3.
• •
圆钝,以防止支托在该区折断。
•
• 中径的1/3
1/4 1/3—1/2
1~1.5mm,其底部与基牙长轴垂线成约20°仰角斜面,使 用力,有利维护基牙牙周组织的健康。
损部位组织器官的功能。③对患者无伤害。④设计合理,制作精良, 便于维护。⑤能满足患者合理的生理、心理的需要。⑥使用期达到预 期要求。⑦相应的价格合理。
• 个别托盘的优点是:
•
1)可以有利于根据每个患者口腔内不同的组织解剖特点,如残留
牙多少和部位、系带附着,黏膜情况取得精确印模。
•
2)容易进行肌功能整塑,正确记录在口腔功能状态下修复体边缘
• 2.部分冠 覆盖部分牙冠表面的修复体。
• 3/4冠 没有覆盖前牙唇面或后牙颊面的部分冠修复体。
• 3.贴面 以树脂或瓷制作的仅覆盖牙冠唇颊侧的部分冠修复体。
• 4.全冠:覆盖全部牙冠表面的修复体。
• (1)金属牙冠:以金属材料制作的全冠修复体
• (2)非金属全冠:以树脂、瓷等修复材料制作的全冠修复体。
和黏稠度合适,避免调和过稀。 • 7.去除所有腐质,防止继发龋坏。 • 8.修复体边缘密合,达到良好的边缘封闭。
不同类型牙体缺损髓腔固位冠和全冠修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不同类型牙体缺损髓腔固位冠和全冠修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刘德伟;陆俊卿;林鑫毅;张家正;张修银【摘要】目的:获得不同类型牙体缺损应用髓腔固位冠或全冠修复后的应力分布状况.方法:收集1颗形态完整的下颌第一磨牙进行CBCT扫描,并将扫描数据导入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获得牙齿形态的数字模型.然后对该模型进行不同缺损类型设计分组分别为(O-(骀)面、DO-远中(骀)面、MO-近中(骀)面、MOD-近远中(骀)面、及全冠修复)建立不同缺损类型和不同修复体的数字模型.并对(骀)面中央窝分别进行垂直和斜向45°加载200N,对各种修复方式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观察修复体及牙体组织的应力分布状况.结果:在emax CAD全瓷材料修复的情况下,(骀)面缺损(O缺损类型),近中(骀)面缺损(MO缺损类型),远中(骀)面缺损(DO缺损类型),近远中(骀)面缺损类型(MOD缺损类型)的髓腔固位冠在垂直加载下均较AC-全冠修复应力分布更均匀.髓腔固位冠修复方式的等效应力普遍集中在(骀)面加载区及髓室底部.全冠的等效应力集中在加载区及牙颈部.斜向加载下,髓腔固位冠在加载区,颈部牙釉质,髓室底以及根中1/3处见应力集中.全冠的等效应力集中在加载区,牙颈部肩台处及根中1/3处.结论:从应力分布以及对剩余牙体组织的保留量来看,髓腔固位冠修复方式对于根管治疗后的后牙为一种较为安全理想的修复方式.【期刊名称】《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年(卷),期】2019(020)003【总页数】5页(P129-133)【关键词】下颌第一恒磨牙;髓腔固位冠;全冠;三维有限元;全瓷【作者】刘德伟;陆俊卿;林鑫毅;张家正;张修银【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修复科上海20001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修复科上海20001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修复科上海200011;湖北医药学院湖北44200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修复科上海20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3.3下颌第一磨牙是口腔内最早萌出的恒牙,也是口腔承担咀嚼功能的重要牙齿。
(精)口腔修复学——牙体缺损修复

口腔修复学——牙体缺损修复口腔修复学开口度:3.7~4.5cm,下颌最大侧方运动范围:12mm松动牙:牙槽骨吸收达到根2/3以上,牙松动达Ⅲ度者拔除固定义齿基牙:牙槽骨吸收不超过根长的1/3RPD基牙:牙槽骨吸收不超过根长的1/2,牙松动不超过Ⅱ度牙槽骨修整,一般在拔牙后1个月左右修整双侧上颌结节肥大的情况,常常只需修整一侧缺牙部位剩余牙槽嵴情况Ⅰ型:高圆形牙槽嵴,剩余牙槽嵴高度和宽度均足够Ⅱ型:刃状牙槽嵴,剩余牙槽嵴高度无明显吸收或轻度吸收,宽度中至重度吸收Ⅲ型:低圆形牙槽嵴,剩余牙槽嵴高度和宽度均中度吸收Ⅳ型:地平状或凹形牙槽嵴,剩余牙槽嵴高度与宽度均呈重度吸收或吸收到基骨或基骨以下牙体缺损修复治疗的原则正确地恢复形态与功能牙体预备过程中注意保护软硬组织健康修复体龈边缘设计应合乎牙周组织健康的要求修复体应合乎抗力形与固位形的要求修复体龈边缘可设计龈下边缘:龈边缘距龈沟底至少0.5mm(牙周要求1mm)√龋坏、楔状缺损达到龈下。
√邻接区到达龈嵴处。
√修复体需要增加固位力。
√要求不显露修复体金属边缘。
√牙根部过敏不能用其他保守方法消除。
抗力形——咬不碎√牙咬不碎——没有薄壁弱尖无基釉√修复体咬不碎——材料、厚度、形状固位形——掉不下来√约束力——形状√摩擦力——密合、平行、点线角清楚、接触面积√粘接力——粘接面积、材料、厚度、稠度烤瓷合金氧化膜——化学结合金属热膨胀系数略高——压应力熔点显著高于陶瓷机械结合范德华力减轻(牙合)力减小(牙合)面面积——减少颊舌径边缘嵴内收,加大外展隙降低牙尖斜度——降低侧向力加深食物排溢沟,增加副沟减牙嵌体——银汞合金充填的替代禁忌症年轻恒牙和乳牙缺损过小或过大磨耗重根管治疗后的无髓牙√洞深应大于2mm;轴壁均应相互平行或外展2°~5°,与就位道一致。
√洞缘有斜面:45°,宽度约0.5~1mm。
去除洞缘无基釉,预防釉质折断。
增加嵌体的洞缘密合性与封闭作用。
磨牙牙体缺损桩核冠与全冠修复的应力对比研究

r so a in i te h n po tc r r wn i e p n t r lsr t r n te gh o e t . e tr to Sbetrt a s oe c o n k e i g nau a tucu e a d sr n t ft eh
E 口腔 医 学 京
21 00年 第 1 第 4期 8卷
B in ora o e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gJunl f i
磨 牙牙 体 缺 损 桩 核 冠 与 全 冠修 复 的应 力 对 比研究
曹文 白保 晶
【 摘要 】 目的 对 比分析磨牙牙体大面积缺损桩核 冠和全冠修 复后 , 留牙体组织 的应力状 况 , 牙牙体 存 为磨
【 关键词 】 磨牙 ; 牙体缺损 ; 桩核冠 ; 全冠 【 中图号 】 R 8 . 【 7 3 3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 -7 X( 00 0 -2 60 0 66 3 2 1 )400 -3
S r s o t e s c mp rs n a d a ay i o o tc r r wn a d f I c o n s v r l e e t d mo a C a io n n l ss f p s. o e c o n h l r wn i e e ey d f c e l r A0 眈 n. AIB o B a —
moa f rp s. o e co e t r t n c n e t td u o o tc n lo f e a d d na e vx I u l r wn r so ain.h lrat o tc r rwn r so ai o c n r e p n ro a a r c n e tlc r i. n f l co e tr t e o a i i o te sr s o c n r td u o e tlC O n e tlc r i. n l so te sc n e tae p n d n a RWN a d d n a e vx Co cu i n Wh n r so n e ee y d f ce e t f l c o n e e tr g s v rl e e td teh.u I r w 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颌第一磨牙牙体缺损全冠修复的应力分析
发表时间:2017-01-09T14:46:55.68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9月第18期作者:宁士斌
[导读] 下颌第一磨牙在口腔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空间位置,是最常用的牙齿。
黑龙江省哈尔滨正阳河木材综合加工厂职工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10
【摘要】目的:分析下颌第一磨牙牙体缺损全冠修复的应力。
方法:本研究主要使用银汞合金、复合树脂等组织材料,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全冠修复后不同荷载下的莫尔应力分布。
结果:针对缺损牙体颌面进行莫尔应力分析,可以发现各种材料的模型其最大负荷、水平负荷、斜向负荷、垂直负荷的具体分布。
结论:下颌第一磨牙在口腔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空间位置,是最常用的牙齿,很容易出现牙体缺损问题,行全冠修复可以治疗,但是牙体材料的选择需要慎重,否则将影响到术后使用与全冠修复效果。
【关键词】下颌第一磨牙;牙体缺损;全冠修复;应力分析
Stress analysis of full crown restoration of mandibular first molar tooth defect
Ningshibin
Worker's Hospital of Zhengyang Heilongjiang River,Harbin Province,150010,Harbin,Heilongjiang Province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stress of the restoration of mandibular first molar tooth defect. Methods:in this study,the main use of silver amalgam and resin composite tissue material,a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full crown under different loads Mohr stress distribution. Results: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stress of the defect tooth,we can find the specific distribution of the maximum load,the horizontal load,the oblique load and the vertical load. Conclusion:the mandibular first molar occupie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mouth,i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teeth,it is prone to problems of tooth defect,for full crown restoration can be treated,but the tooth material selection requires careful,otherwise it will affect the postoperative use and crown repair effect.
Key words:mandibular first molar; tooth defect; full crown restoration; stress analysis
下颌的第一磨牙是口腔内萌出最早的恒牙,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行使咀嚼功能。
这种牙齿具有较大的牙体体积与较多的牙体量,解剖外形也非常特殊、非常复杂,极容易罹患龋病,使牙体出现缺损。
目前,对于下颌第一磨牙牙体缺损临床可以使用根管疗法进行治疗,再以全冠修复来恢复牙体的完整[1]。
本文借助三维激光扫描仪与三维造型设计进行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创建,通过MoHr应力分析来探究全冠修复之后下颌第一磨牙牙体的应力变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主要使用银汞合金、复合树脂等组织材料,各模型序号及其力学参数如下:①银汞合金:杨氏模量为50GPa,泊松比为0.29;
②复合树脂:杨氏模量为13.0GPa,泊松比为0.30;③镍铬合金:杨氏模量为200GPa,泊松比为0.33;④金合金:杨氏模量为90GPa,泊松比为0.33;⑤牙本质:杨氏模量为18.6GPa,泊松比为0.31;⑥牙周膜:杨氏模量为0.0689,泊松比为0.45。
1.2 方法
1.2.1 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
首先,设计桩核,为下颌第一磨牙选择远中根管作为其主根管,确保其桩长度为根管长度的2/3,大约为5.5mm;桩直径应为根管直径的1/3,大约在0.6~1.5mm左右;桩形态应该适应根管形态,保持为锥形。
此外,根尖区应该保留有直径为2.65mm左右的封闭区,确保核形态近似甚至相同于牙体缺损形态。
其次,选择逆向工程法进行三维模型创建,所使用的仪器包括线激光三维扫描仪,教学模型模具为具有标准牙根与牙冠的全口牙列,首先对右侧下颌第一磨牙的冠根分区进行扫描,取得牙体表面形态的完整数据,随后以此扫描结果为基础,对两种远中颌面缺损进行三维造型设计。
其中颌面缺损包括2种情况:①髓室轴面完整且舌壁与颌面颊厚度均为1mm的缺损;②髓室轴壁局部破损且舌壁厚1mm、颌面颊厚度为2.5mm的缺损。
1.2.2 材料选用
为两个缺损模型分别使用一般资料中的6种材料进行应用,其桩冠均使用同一种材料,如:金合金作桩核,金合金作全冠;复合树脂作桩核,复合树脂作全冠,依此类推。
1.2.3 实验
假设实验条件,忽视不同材料之间在性质和性能上的不同,假设所有材料与组织都是均质、连续的,为线弹性状态且各向同性。
此外,还应假定边界条件,建设硬骨板与牙周膜之间是由固支进行约束的,所有模型均确保牙周膜外表面与硬骨板完全固定,在三个方向上均为“0”位移,且三个方向的转角也均为0°。
为模型施加最大的咬合力——600N,为模型施加日常水平的咀嚼力——225N。
基于典型咬合接触状态,使施加的力度与颌面垂直方向相同,最终作用于颊尖颊、舌尖颊斜面及设斜面,同时确保牙长轴与颊尖颊斜面呈0、45、90度角,形成垂直、斜向、水平负荷的三个节点。
1.3 观察指标
基于莫尔强度理论与田力丽的研究结果可知,若摩尔最大应力值超过牙本质的拉伸极限强度,即40MPa,牙体便会出现断裂。
基于这一标准,分析全冠修复后不同荷载下的莫尔应力分布图。
1.4 统计学方法
参与实验研究的患者,其临床所得相关数据均行软件包——加以检验。
计数资料采取(n,%)表示。
2 结果
见表1,针对缺损牙体颌面进行莫尔应力分析,可以发现各种材料的模型其最大负荷、水平负荷、斜向负荷、垂直负荷的具体分布。
从表中数据可以发现,复合树脂、银汞合金的全冠修复在莫尔应力分布上有着一致的变化趋势,其应力分布会从牙体预备体的牙冠向根方
向向着牙冠边缘逐渐转移。
在水平荷载情况下,所有修复体的莫尔最大值都有明显增加趋势,且高于垂直与斜向荷载。
总的来说,虽然复合树脂在摩尔最大值上高于银汞合金,但是总体上没有明显的差别,可以忽视。
3 讨论
下颌第一磨牙所发生的牙体缺损可以通过全冠修复来实现有效的治疗,但是可能因预备体材料选择的不同而在应力上有所变化[2]。
再加上牙齿本身质地较脆,抗压却不抗拉,若施加不同方向的载荷,便会提高牙体折裂的风险,因此需要在行全冠修复之间采取降低颌力的措施[3]。
本文选择镍铬合金、银汞合金、金合金、复合树脂等材料,通过三维建模与三维设计进行了应力分析,表1的结果数据证明银汞合金与复合树脂在应力分布上并没有明显的区别,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若无特殊需求则可以行银汞合金+复合树脂修复,再行全冠修复。
结语:下颌第一磨牙在口腔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空间位置,是最常用的牙齿,很容易出现牙体缺损问题,行全冠修复可以治疗,但是牙体材料的选择需要慎重,否则将影响到术后使用与全冠修复效果。
本文结果证明,银汞合金、复合树脂均可以与全冠修复联合应用。
参考文献:
[1]骆小平,钱东东,袁宇,等.前牙全瓷美学修复中值得注意的事项[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3,31(2):113-117.
[2]马克强,张凌,周唯,等.前牙全瓷单冠修复患者的个人因素对其治疗满意度的影响[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3,29(1):39-41.
[3]柳正明,俞青,丁晨.3种全瓷修复体材料的临床效果评价[J].口腔医学研究,2011,27(7):624-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