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言对比第十三讲
【VIP专享】《英汉语言对比》教学大纲

2.1 研究哲学问题的意义2.2 语言世界观问题的由来和分岐2.3 语言是一种世界观的含义2.4 承认语言是一种世界观对对比研究的意义第三章汉英语简史及其比较(4课时)重点和难点:汉语和英语的发展史3.1汉语简史3.2 英语简史3.3 汉英语在发展中的特点及其对比第四章汉英语法研究史比较(4课时)重点和难点: 英语语法研究史和汉语语法研究史4.1 为什么要比较汉英语的语法研究史4.2 英语语法研究简史4.3 汉语语法研究简史4.4 比较英汉语法研究史的启示第五章汉英语法特征的对比(4 课时)重点和难点:隐性和显性,汉语的隐性和柔性,英语的显性和刚性5.1 什么是特征5.2 汉语语法的隐性与英语语法的显性5.3 汉语语法的柔性与英语语法的刚性第六章汉英基本结构单位的对比(4课时)重点和难点:汉英音韵特点、文字和基本语法结构的对比,本位6.1 从音韵讲起6.2 汉英文字的对比6.3 汉英语法基本结构单位的对比第七章汉英句子的宏观对比(4 课时)重点和难点:英语的树式结构和汉语的竹式结构,主语一—谓语型句式和话题——说明型句式7.1 对比的前提:什么是句子7.2 树式结构和竹式结构7.3 主语一—谓语型和话题——说明型第八章微观的汉英语序对比(4 课时)重点和难点:英语语序和汉语语序8.1 什么是语序8.2 微观的汉英语序对比8.3 微观研究之不足第九章宏观的汉英语序对比(4 课时)重点和难点:逻辑律,形态律,音韵律,贴近律9.1 逻辑律对形态律9.2 音韵律对贴近律第十章汉英虚词的对比(4 课时)重点和难点:虚词,形态,语义虚化,语义补充10.1 汉语和英语的虚词10.2 汉英虚词的宏观对比10.3 汉英虚词的发展趋势10.4 格式——汉语虚词的又一表现形式第十一章汉英话语组织法的对比(4 课时)重点和难点:英汉语中不同的话语组织法11.1 意合与形合11.2 省略、替代与重复11.3 散行与骈偶第十二章汉英语言心理的对比(4 课时)重点和难点:悟性,理性,主客体意识,整体思维,个体思维,动词优势,名词优势12.1 悟性与理性12.2 主体意识与客体意识12.3 整体思维与个体思维12.4 动词优势与名词优势第十三章汉英对比研究一百年(2 课时)重点和难点:中国不同时期的汉英对比研究13.1 对比与对比史的研究13.2 以实践为主的时期13.3 1977年以来的对比研究鸟瞰13.4 1977年以来汉英对比研究的八大趋势五、本大纲尚需说明的问题1. 本课程以理论学习为主,采用多媒体教学。
英汉翻译实用教程第13讲 汉语特殊句型的翻译

4、根据”是”的实际意义翻译 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Innovation sustains the progress of a nation。 2)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This represents the general trend of development and the common aspiration of the people. 3)澳门问题的圆满解决,是中葡两国关系史上的一个重 要里程碑。 The successful settlement of the Macao question marks an important milestone in the annals of Sino-Portuguese relation. 4)这个增长速度是指导性的,是就全国来说的。 This growth rate serves as a guide which applies to the country as a whole。
1
20102010-8-17
1、译为英语连系动词 be 1)改革是振兴中国的唯一出路,是人心所 向,大势所趋,不可逆转。 Reform is the only process through which China can be revitalized,a process which is irreversible and which accords with the will of the people and the general trend of events.
20102010-8-17 14
4)这种蘑菇吃得。 Mushrooms of this kind are edible. 5)他的字还过得去。 His handwriting is presentable. 6)房东太太毛病虽多,我还是忍得了。 The landlady is tolerable despite her many shortcomings. 7)他说得天花乱坠,其他人也觉得计划行得通。 He shot his mouth off, and the other people also took it for granted that the plan was workable.
大学英语翻译全教程(完美版)第13讲

第十三讲泰特勒、奈达、纽马克翻译思想简介一、泰特勒1.泰特勒简介亚历山大·F·泰特勒(Alexander Fraser Tytler,1747-1814)生于爱丁堡。
泰特勒是律师、作家、历史学家。
多年在爱丁堡大学担任历史学教授。
18世纪末,他在《论翻译的原则》(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1791)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翻译三原则”,标志着西方译学研究从此走上了从理论推证理论的道路。
该著作由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文学家和翻译家郑振铎(1898 年~1958 年) 先生首次介绍到国内。
2.翻译三原则翻译三原则按照重要性排列顺序为:(1)译文应该完全传达原作的思想。
(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完善的翻译方法介乎于两个极端之间:一个是仅仅顾及原作的思想和精神,而不问原作的表现形式;第二个极端是刻板地拘泥于原作句子的安排、次序和构造。
他认为,原作含糊的地方,译者可以根据作者的思想脉络明白地表达;原作无心错误的地方,译者可以加以纠正;原作以暗含方式表达的东西,译文可以以明确的方式表达。
他的这些见解不是在任何时候都适用,但这是他实践经验的归纳和总结。
(2)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作保持一致。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他说:“一个好的翻译者必须能够立即发现作者风格的真正性质。
他必须准确弄清楚作者的风格属于哪一类:是属于庄严一类、典雅一类、平易一类、活泼一类、绮丽华美一类,还是质朴自然一类。
”(3)译文应当和原作一样自然流畅。
(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the original composition.)他说:“译者愈是研究怎样精确地模仿,他的临摹本就愈不会反映原作的流畅性和精神。
1-5: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She is very popular now.) 2、你给我站住!*You Give Me Stop!!
(Stand!) 3、蠢蠢欲動。 *Stupid stupid want to move .
(Be ready to do sth.(bad)) 4、寒暄 *coldly talk for a while
Ⅱ. Nature and Scope of Translation 翻译的性质和范围
英 国 翻 译 教 育 家 Peter Newmark : “ It is rendering the meaning of a text into another language in the way that the author intended the text. 翻译是按作者的创造意图把一篇文章的意思 用另一种语言描述出来的过程。”
Ⅲ. Principles or Criteria of Translation 翻译的原则和标准
Principle原则:
严复Yan Fu :the first Chinese who made a penetrating(敏锐的) and relatively systematic study of translation standard in modern times.
original. To reproduce the ideological content and the
style of the original works and retain as much as possible the figures of speech.
Ⅳ.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 直译与意译
《英汉语言对比》课件

汉语是一种意合语言,主要依靠语境和语序来表达意义。
汉语句子结构以主题+谓语为核心,强调主题的突出和语序的自然。
汉语中常用主动语态来强调动作的执行者,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汉语中常用动词来表达具体动作,使语言更加生动、具体。
01
02
03
04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英语多用被动语态,汉语多用主动语态;
例如,“一”在英语中是“one”,在汉语中是“一”;“二”在英语中是“two”,在汉语中是“二”。
数字词汇对比
例如,“东”在英语中是“east”,在汉语中是“东”;“西”在英语中是“west”,在汉语中是“西”。
方位词汇对比
CHAPTER
04
语法对比
英语具有丰富的形态变化,包括名词的数、格,动词的时态、语态、语气等。
01
02
04
03
CHAPTER
02
英汉语言概述
英语是一种形合语言,主要依靠显性的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关系和意义。
英语中常用被动语态来强调动作的承受者,使句子结构更加紧凑。
英语句子结构以主语+谓语为核心,通过丰富的时态、语态和词形变化来表达动作的时间、方式和状态。
英语中常用名词化手段来表达抽象概念,使语言更加客观、正式。
CHAPTER
06
文化背景与语言对比
英语文化背景概述
01
英语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起源于欧洲,后传播至全球。英语文化背景涵盖了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历史、社会制度等。
英语文化特点
02
英语文化强调个人主义、竞争和自我实现,鼓励创新、冒险和自我表达。在英语文化中,礼貌和得体非常重要,人们注重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十三讲 语序调整及英语长句的翻译

三、长句的语序调整
英汉句式的差异:英语句式较长, 英汉句式的差异:英语句式较长,而汉语则青睐短句 英语长句的原因:修饰语多;并列成分多; 英语长句的原因:修饰语多;并列成分多;语言结构层次多 分析英语长句的步骤: 分析英语长句的步骤: 1.通过句法分析弄清原句的结构,判断句子是简单句、并列 通过句法分析弄清原句的结构, 通过句法分析弄清原句的结构 判断句子是简单句、 句还是复合句; 句还是复合句; 2.找出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谓宾); 找出句子的主要成分( 找出句子的主要成分 主谓宾); 3.弄清主要成分和修饰成分之间的种种关系 3.弄清主要成分和修饰成分之间的种种关系,包括各种成分 弄清主要成分和修饰成分之间的种种关系, 的作用; 的作用; 4.注意句中的插入语; 注意句中的插入语; 注意句中的插入语 5.确定句子中是否有固定词组或搭配 确定句子中是否有固定词组或搭配 在正确分析和理解原文的基础上, 在正确分析和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及恰当 的汉语表达手段进行翻译。要使译文通顺、达意, 的汉语表达手段进行翻译。要使译文通顺、达意,一般采 用四种方法翻译英语的长句。 用四种方法翻译英语的长句。
大会将于今年九月在北京隆重开幕。 大会将于今年九月在北京隆重开幕。 今年九月在北京隆重开幕
张伟红
2.定语位置的调整 定语位置的调整 汉语: 汉语:定语位于中心词前面 英语:单个定语前置;若干个形容词并列前置;短语后置; 英语:单个定语前置;若干个形容词并列前置;短语后置;个 别单个定语后置 美丽的花园 Eg.1)a beautiful garden 美丽的花园 2)The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 a room facing the sea 罗马帝国的灭亡 介词短语), 灭亡(介词短语 一间面朝大海的房间(分词) 面朝大海的房间 罗马帝国的灭亡 介词短语 , 一间面朝大海的房间(分词) The building to be repaired is a hospital. 要修的那座建筑物是家医院 不定式 那座建筑物是家医院。 不定式) 要修的那座建筑物是家医院。(不定式 a man ready to lend a hand at any time 一个随时乐意帮助他人的 随时乐意帮助他人的人 形容词短语) 一个随时乐意帮助他人的人(形容词短语) The movie I watched yesterday is touching. 我昨天看的那场电影非常感人。(定语从句 那场电影非常感人。(定语从句) 我昨天看的那场电影非常感人。(定语从句)
英汉翻译教程--汉英语言对比【精品-doc】

英汉翻译教程--汉英语言对比第一部分汉英语言对比翻译教学和研究的经验表明:翻译理论和技巧必须建立在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对比分析基础上。
英汉互译的几项基本原则和技巧,如选词(Diction)、转换(Conversion)、增补(Amplification)、省略(Omission)、重复(Repetition)、替代(Substitution)、变换(Variation)、倒置(Inversion)、拆离(Division)、缀合(Combination)、阐释(Annotation)、浓缩(Condensation)、重组(Reconstruction),以及时态、语态、语气、习语、术语等的译法,都集中地体现了英汉的不同特点。
机器翻译是让计算按照人们所制定的程序和指令进行不同语言的对比转换,也离不开对比分析。
翻译之所以困难,归根结底是因为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
因此,对比、分析和归纳这些差异,便是翻译学的重要任务。
不同语言的对比分析不仅有利于教学和翻译,也有助于语言交际。
通过对比分析,人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外语和母语的特性,在进行交际时,能够有意识地注意不同语言各自的表现方法,以顺应这些差异,防止表达错误,避免运用失当,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纪德是最理解莎士比亚的法国作家之一。
在他看来,“没有任何作家比莎士比亚更值得翻译”,但同时,“也没有任何作家比他更难翻译,译文更容易走样”。
纪德对莎士比亚的理解是双重的,既是精神的,也是语言的。
他在与莎士比亚的相遇与相识中,经历了一系列的考验。
对他在翻译中经历的这番历史奇遇,他曾在为七星文库出版的《莎士比亚戏剧集》撰写的前言中作了详尽的描述:描述了两种文化与两种语言之间的遭遇,也揭示了翻译中译者所面临的种种障碍。
纪德首先看到的,是语言与文化层面的逻辑性,这涉及到不同语言的思维方法。
他说:“莎士比亚很少考虑逻辑性,而我们拉丁文化缺了逻辑性就踉踉跄跄。
《英汉语言对比》课件

汉语段落结构特点:注重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段落结构灵活多变,富有诗意。
篇章连贯性对比
英语篇章结构: 注重逻辑性和连 贯性,通常采用 总分总的结构
汉语篇章结构: 注重情感表达和 意境营造,通常 采用起承转合的 结构
英语篇章连贯性: 通过连接词、代 词、同义词等手 段实现篇章连贯
汉语主谓结构特点:主 语在前,谓语在后,如 "我是学生"
英语主谓结构变化:主 语可以省略,如"It is raining"
汉语主谓结构变化:主 语可以省略,如"下雨 了"
句型结构对比
英语句子 结构:主 语+谓语 +宾语
汉语句子 结构:主 语+谓语 +宾语
英语句子 结构:主 语+谓语 +宾语+ 补语
YOUR LOGO
英汉语言对比
汇报人:
,
汇报时间:20X-XX-XX
添加目录标题 句子结构对比
英汉语言概述 篇章结构对比
词汇层面对比 修辞手法对比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英汉语言概述
英语语言特点
英语是一 种拼音文 字,由26 个字母组 成
英语单词 由字母组 成,每个 单词都有 一定的含 义
英语语法 结构严谨, 有主语、 谓语、宾 语等成分
英汉礼貌语与委婉语的对比
礼貌语:英语中常用Please、Thank you等表达礼貌,汉语中常用“请”、 “谢谢”等表达礼貌。 委婉语:英语中常用Could you、Would you等表达委婉,汉语中常用 “能否”、“能否麻烦”等表达委婉。
礼貌用语的差异:英语中礼貌用语较为直接,汉语中礼貌用语较为含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讲英汉语篇对比什么是语篇?小到一个词,大到独立的语篇对话或文章乃至整部著作的、任何在一定语境下具有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
语篇受制于一定的语境,实现特定的交际意图。
语篇研究内容十分丰富,本章主要讲述语法衔接、词汇衔接、逻辑连接的差异。
第一章语法衔接手段对比连接词的对比已讲,本章主要讲照应、替代和省略。
第一节英汉照应衔接对比照应(reference)指用代词等语法手段来指称说话或行文中谈论、说明的对象,从而把语篇有机衔接起来,实现语篇意义的连贯。
按照被指称的对象是否能直接从语篇内找到,照应关系分为外照应和内照应。
承担外照应作用的语言项目意义必须依靠具体的语境才能作出准确的理解。
外照应例子;It is not an easy job. We have to gather efforts from every section to accomplish it in time. And, an introduciton, if necessary, of manpower from outside will be under consideration.上面的语篇中,斜体部分的所指对象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明确,仅仅依靠语篇内部提供的信息,不可能做出准确的理解。
内照应语言项目的指称对象存在于语篇内部,指称对象出现在上文的叫前照应,出现在下文的叫后照应.例:潘文石先生在中科院动物所的研究成果发表后不久就公开发表反对意见,他希望预防一种负面的情况出现:如果公众因此对熊猫保护产生误解,漠视熊猫野外生存环境的保护,那将是对熊猫最大的威胁。
“他”的指称对象出现在上文,所以叫前照应。
本节对比讨论内照应关系。
内照应分为人称照应,指示照应和比较照应。
1. 人称照应一般来说,人称照应就是使用人称代词的各种形式来回上文出现过的人物,多位前照应,也可以是后照应。
Several times on his trips to China, which he made as a guest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Bill’s birthday occurred while he was in Beijing. His------- he----Bill-------he 后照应(His------- he-- Bill -);前照应(Bill-------he)汉语中相同。
有一次,在拥挤的车厢门口,我听见一位男乘客客客气气地问他前面的一个女乘客:“您下车吗?”女乘客没理他。
男乘客-------他-----他前照应她不是鲁镇人。
有一年的冬天,四叔家里要换个女工,做中人的卫老婆子带她进来了,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卫老婆子叫她祥林嫂,说是自己母亲家的邻居,死了当家人,所以出来做工了。
她—她---她—祥林嫂后照应2. 指示照应指示照应指用具有指示作用的词语来区别时空的远近,确定所指对象的照应关系。
英语中常用的指示性词语有指示代词、指示副词、冠词以及相应的限定词,如this- that, here-there, now-then, the 等。
汉语中作指示照应的词语有指示代词和“的”字结构。
Yesterday Mr. X recommended me a novel that is really boring. That’s why I returned it this morning.He told the story lile this, ―long long time ago…‖There are a lot of umbrellas of different sizes and colors in that shop. I’m sure you can get one you are satisfied with there.When I was at high school I was interested in literature translation. But my poor language then failed me in accomplishing one piece.They moved away the stones and found many bodies, the wounded were immdiately sent to hospital, the dead were kept in a freezer.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流了下来了。
小时候,在月明星稀的夜晚,我们常常漫山遍野的跑,玩抓特务的游戏。
说起这些,大家都很开心。
他的原话是这样的:如果你能如期偿还贷款,可以再借到更大的款子。
3. 比较照应比较照应指用比较的方式实现照应关系。
英语比较照应主要通过比较级和其他方式如the same, otherwise, or , compared with等等。
汉语中常用具有等级意义的形容词、副词、比较句或其他具有比较意义的词语来实现照应。
Tom is slow at learning pared with Jack, he is a quick learner.We have improved this machine.Tome gets ten dollars a week for pocket money. Bob received a similar amount.Instead of paying by check, he did it in cash.They got a car mor e expensive than yours.你们几个怎么跳恐怕都够不着篮板,还是把你们班个子高的都叫来吧。
你的字写得比谁都漂亮。
夏天,女孩子们一个个穿着时髦,越发的惹眼了。
一站起来回答问题,她的脸红的跟熟透了的桃子似的。
总结:虽然英汉都使用各种照应手段衔接语篇,但存在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人称照应和指示照应在英语中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汉语。
这主要是因为英语句子注重句子结构的完整性、语法的一致性,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高,而汉语句子往往一个主语可以管辖几个分句,甚至几个句子或整个段落,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低。
另外,英语定冠词the 的使用也是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
对于比较照应,英汉语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英语可以用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实现照应,汉语则主要用特点句式。
英汉人称照应和指示照应区别的应用。
1.Halliday put his pipe down, crossed his hands behind his neck, and turned his face towards the window.韩立德放下他的烟斗,他的双手交叉放在他的脖子后面,转过头去看窗户。
韩立德放下烟斗,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转过头去看窗户。
2. Quietly, so as not to disturb the child’s mother, he rose form the bed and inched toward the cradle. Reaching down, he gently lifted the warm bundle to his shoulder. Then , he tiptoed from the bedroom, she lifted her head, opened her eyes and --- daily dose of magic--- smiled up at her dad.他不想弄醒熟睡的妻子,小心翼翼地下了地,一步一步慢慢走到女儿的小床边。
弯下腰来,伸出双手轻轻地连女儿带包被一起抱起贴在自己的胸前,踮着脚尖走出了卧室。
怀中的女儿抬了抬头,睁开眼睛,咧开小嘴冲他朦胧地一笑。
女儿的笑打动着他这个当父亲的心,天天如此。
他不想弄醒熟睡的妻子,小心翼翼地下了地,一步一步慢慢走到女儿的小床边。
他弯下腰来,伸出双手轻轻地连女儿带包被一起抱起贴在自己的胸前。
他踮着脚尖走出了卧室。
怀中的女儿抬了抬头,睁开眼睛,咧开小嘴冲他朦胧地一笑。
女儿的笑打动着他这个当父亲的心,天天如此。
英译汉时,可以省略频频出现的实现人称照应的人称代词。
My daugher is only four, but she can feed herself, wash herself and dress herself.我女儿只有四岁,()却可以自己吃饭,自己洗簌,自己穿衣。
Calmly Mother looked around before she turned back fealessly, closing the door behind her and dashed to the window.母亲镇定地环顾四周,()毫不畏惧地转过身来,顺手关上门,一个箭步冲到窗口。
Laura wished now that she was not holding that piece of bread –and –butter, but there was nowhere to put it and she could not possiblely throw it away.这时劳拉宁愿()手里没有这块黄油面包,有没有地方放(),()又不可能扔掉。
Punctually at five minutes to five Lampe, his servant, waked Professor Kant and by five, in his slippers, dressing-gown and night-cap, over which he wore his three-cornered hat, he seated himself in his study for breakfast.四点五十五,康德教授的仆人拉姆准时来叫醒他。
五点整,康德就脚穿()拖鞋,身穿晨衣,头戴睡帽,()外加一顶三角帽,()坐在()书房里准备吃早饭了。
英语用来照应上下文的代词的翻译,还可以用“重复原则”来处理,把英语原文中起照应作用的代词还原为它所指示的名词,进行必要的重复。
If she did not speak with Rebecca on the tender subject, she compensated herself with long and intimate conversation with Mrs. Blenkinsop,the house keeper, who dropped some hints to the lady’s-maid,who may have cursorily mentioned the matter to the cook, who carries the news, I have no doubt, to all the tradesmen.她不好和丽贝卡说起这个难出口的问题,()只好和管家娘子白兰金素太太秘密地长谈了好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