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雕油泥教案

精雕油泥教案
精雕油泥教案

泥塑(精雕油泥)课程教案

工艺美术专业-孙帅

2015年8 月13日

初中音乐_《彩云追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彩云追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音版音乐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国乐飘香——《彩云追月》【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民族管弦乐《彩云追月》让学生乐于感受、体验中国器 乐深厚、丰富的意蕴之美。 2.能用柔美、连贯、圆润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彩云追月》。 3.通过学习歌曲,学生了解歌曲的音乐情绪、节拍、节奏、结构等 音乐要素特点。 4.通过欣赏不同版本的《彩云追月》,让学生体会不同风格的音乐, 开阔学生视野并引导学生多关注民族音乐。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彩云追月》 【教学难点】能用柔美、连贯、圆润的声音演唱《彩云追月》。【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古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师古筝演奏《彩云追月》。 【设计意图:与学生交流互动,让学生试着弹奏并感受古筝这一民族乐器的魅力,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课教学:

1、欣赏民族管弦乐曲《彩云追月》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聆听,感受乐曲的音乐情绪,说一说认 识的民族乐器,从而感受民族乐器的魅力。】 2、聆听《彩云追月》: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描绘的意境,以及速度、 节拍特点,并尝试四拍子的指挥。 【设计意图:初次聆听歌曲,感受歌曲表达的意境美丽的月夜, 云月相逐,相映成趣的意境,非常唯美的画面】 3、教师范唱:学生指挥并再次聆听并让学生试着分析歌曲的结构。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范唱,再次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无形中熟悉歌曲的旋律,为分析歌曲的结构做铺垫】 4、学唱歌谱:强调演唱要求,感受歌曲的旋律特点,掌握歌曲的 典型节奏——切分节奏,并了解切分节奏在歌曲的作用。(切分 节奏的运用使曲调更加激动人心。)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音准和识谱能力,通过模唱更好的感受 歌曲旋律特点,并为学唱歌曲打下基础。】 5、填唱歌词:歌词通过描写美丽的月夜,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的 热爱和感激之情。(如有难点,及时进行解决)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通过感情、声音的处理调动学生的 演唱情绪,更好的完成歌曲的学唱。】 6、分组演唱,互相点评。 【设计意图:以分组比赛来更好的激发学生参与演唱的积极性。】7、跟伴奏音乐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初中音乐《彩云追月1(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彩云追月》 执教人: 教学设计: 一、伴着《渔舟唱晚》的旋律,开始今天的音乐课,让学生放松身心,感受乐曲的美。 1、欣赏完,老师问:“这首乐曲的曲名是?它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学生回答:“渔舟唱晚》是由古筝演奏的。老师问:“古筝属于西洋乐器还是民族乐器?学生答:“民族乐器”。老师问:“除了古筝,你还了解我国哪些民族乐器。”学生回答,有二胡、琵琶、笛子、萧、笙等等。 2、老师总结:“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我国的民族乐器,今天老师又为同学们带来一件乐器, 你们认识吗?”接着向同学们简单介绍扬琴的知识,并现场为同学们演奏一曲《彩云追月》,同 学们很感兴趣,这样利用扬琴导入课的开始,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3、欣赏民乐合奏曲《彩云追月》,先完整欣赏一遍,欣赏前提出问题(1)乐曲为我们描绘 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乐曲分几段?欣赏完让学生回答。 4、分段欣赏,欣赏第一段时提出问题:乐曲里有哪些乐器的音色?欣赏完让学生回答,老 师评价及总结。 欣赏第二段时与第一段做对比,它与第一段比较,旋律有什么变化?欣赏第二段时,你能 想象到一幅怎样的情景?欣赏完后让学生回答,老师评价及总结。 把一二段连起来再听一遍,让学生随音乐划拍或身体随音乐律动,更好的感受音乐带给我 们的美。 5、欣赏第三段,老师讲解:“最富有动感的是第三段,乐器间应答似的对话仿佛云和月的 嬉戏,时明时暗,忽上忽下、意趣盎然。 二、欣赏完民乐合奏曲《彩云追月》,介绍曲作者任光及创作这首乐曲时的背景。 三、学习歌曲《彩云追月》: 1、朗读歌词,老师范唱第一段。 2、欣赏歌曲范唱,让学生随歌曲拍四四拍子,感受歌曲的节拍特点,并注意歌曲的速度。 3、让学生随琴用”噜“音模唱老师弹出的旋律,提醒学生发“噜”时要唱的轻快有弹性。 4、随琴用“哩”完整的演唱歌曲旋律。 5、填词演唱歌曲一遍,并拍节拍。 6、学会第二段结束句,前面的旋律与第一段一样。 7、解决歌曲中的难点:切分节奏的唱法与拍法,演唱歌曲前半部分时拍节拍,演唱后半部 分时拍节奏。让学生完整随琴演唱一遍,老师评价,指出优点与缺点。 8、歌曲的艺术处理,A 段采用五声音阶构成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在演唱A 段时用圆润连 贯的声音演唱,以突出歌曲所表达的意境美。B 段是A 段派生出来的旋律,它比A 段更加 委婉动人,每小节都使用了切分节奏,曲调使人产生心潮澎湃的激动情绪,所以我们在唱 时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9、随伴奏音乐,老师指挥再次完整的演唱一遍歌曲。 四、音乐活动:把学生分三组,打ft乐器组、合唱组、器乐演奏组,给同学们准备时间,然后 老师用扬琴伴奏,师生合作演奏《彩云追月》,使课的气氛达到高潮,形成了师生互动、生生互 动的效果及场面。 五、欣赏《花好月圆》与《彩云追月》从情绪与速度作比较。欣赏完请学生回答。 六、总结:“今天我们主要欣赏了民乐合奏曲《彩云追月》,并演唱了由此改编的歌曲。我们的民 族音乐文化有悠久的历史,它博大精深,希望同学们喜欢并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将 来成为传承者,只要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音乐是我们共同的语言!最后让我们在《彩云追月》的旋律中结束这节课。

时事新闻作文素材

时事新闻作文素材 1 周洋感谢门事件 在刚刚结束的冬奥运动会上,孙琳琳被淘汰、王濛被判罚犯规出局,女子短道速滑1500米决赛中国队只剩下周洋一人。绝对的孤军奋战,周洋身旁站着的是三位韩国名将,还有四名强劲对手的夹击,但笑傲群雄的是周洋,她勇夺冠军。当记者让发表获奖感言时,她表示应该“感谢父母”。然而,2010年3月15日,体育总局的于副局长对周洋的获奖感言提出批评,强调“必须先感谢国家,然后才能感谢父母,顺序不能变”。此言一出,舆论哗然,并迅速形成“挺周派”“挺于派”…… 2 温家宝总理: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2010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式,听取和审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在报告结尾部分,温家宝总理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赢得了长时间的掌声。 其实,尊严,可以说是一个同人类文明一样古老的话题;在当今世界,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尊严有关。 3 低碳生活生活时尚 话题一:2010年3月28日,《楚天都市报》携手武汉植物园“走进社区,寻找低碳达人”,一走进夏汉华阿姨的家,马上被沙发、桌椅上精巧床垫、毛毯吸引住了,这些质感柔软舒适,式样新潮的物件都是废旧毛线织成的。夏汉华还有一绝话:将废旧布头做成马甲、牛仔裤。“这些都是花一二元钱买的布头,如今我的女儿、女婿都穿我用布头做的衣服。你们看,这是我用老公穿不了的毛呢裤子改的马甲。”夏汉华开心地说,她正在学习怎么做男装,要给老伴亲手做一件“温暖牌”衣服。 话题二:2010年3月27日,随州市广电公司的胡定峰和王云云举行了一场别致的减碳婚礼。胡定峰带领100余名车友骑着自行车迎娶新娘。 话题三:浙江省永康县一个开照相馆的人叫卢广,他用自己的照相机记录了我们在发展经济过程中令人痛心的“不和谐”画面,引起了全中国人们的关注。从2005年开始,这个“不务正业”的照相馆的“老板”用了5年时间在全国各地拍摄《中国污染》的专题片。五年时间,他的足迹遍布中国的污染地区。长江、珠江、淮河、松花江以及海河,触目惊心的污染刺痛了读者的心灵。内蒙古乌海地区北山村的污染,引起了国家环境保护局的注意。政府为村民安装了清洁的自来水。河南爱滋病村的生存状况,引起了所有人的关注,从而使得人们第一次认真地开展爱滋病的防治与政府救治工作。中国黄海沿岸有许多防毒面具的出现,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政府痛下决心,关闭众多化工企业,努力恢复原来的生态面貌。卢广在拍摄《中国污染》专题片时,遭到各个利益集团的阻扰和责骂,甚至是责罚。但是他以一个中国公民的责任从来没有放弃过。2009年10月,卢广的系列作

湘艺版2021年四年级下册音乐 第五课(听赏)彩云追月教案

(听赏)彩云追月 教学目标 1、体验乐曲悠扬舒展的旋律,感受幽静夜幕下云月追逐相映成趣的意境。 2、了解并掌握切分节奏,能愉快地加入到集体合奏活动中。 3、随琴视唱音乐主题,能用打击乐为音乐主题伴奏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具备基本的视谱能力,并有一定的运用能力。本学期可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四年级的学生经过我这么久和他们的接触,我感觉到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而且对歌曲的喜好很明显,大多喜欢流行歌曲,对课本上歌曲不感兴趣,甚至是说很难听。我想适当的采取“贯通”的方法来调节这样鲜明的对比。 教学重点: 1、感受歌曲舒缓优美的旋律,在乐曲中体会诗画般的意境。 2、能和打击乐一起参加到音乐主题的伴奏中。 教学难点: 能和打击乐器一起参加到音乐主题的伴奏中。 教学过程 欣赏《彩云追月》 在上课之前,我想给大家听赏一段音乐,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倾听。 听了这段音乐,大家有什么感受? 再听《彩云追月》 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那么现在,老师要带大家到现场,看一看我们刚才聆听的乐曲中有哪些乐器是你们所认识的。我们今天请来了我们班的小乐手,请他们来演示一下部分乐器的演奏方法!请大家来听一听看.. 除了这些重要的演奏乐器,这首曲子里还有一个重要的节奏,我们今天将学习的,不知道大家刚才注意到没有?有没有熟悉的同学来念一念这个节奏?好全班一起来念一念。 OK,现在再在这个节奏后面加上X X应该难不倒大家吧? 非常棒,最后一个就更不用说了吧,我们一起用da来念一念X--- 接下来我们就要请出我们的乐器朋友,大家看看这是谁?我们用这个来敲打切分节奏,用这个。。。。 学习切分节奏

学习三条伴奏型 再现《彩云追月》刚才同学们都敲得很不错,不知道放在音乐里能不能也敲得很好呢?我现在请几位同学跟着音乐一起来试试。 加入打击乐器伴奏 演唱主旋律(刚刚同学们都跟着演奏了很多遍,不知道有谁能哼出这么美妙的旋律?非常棒,请大家跟着琴一起唱一唱。我们一起来模仿风儿的声音,一起轻轻地把云儿吹到月亮边上吧)全体合奏(同学们唱得真是温柔动听,现在林老师觉得,我们也可以全班合作组一个小乐队来,谁愿意来试一试?) 作品拓展 朗诵歌词,感受意境演唱歌曲 聆听不同版本《彩云追月》并在课后搜索其他版本。

人音版音乐八上5国乐飘香教案

《彩云追月》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彩云追月》。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各种音乐活动,使学生能够掌握切分音节奏,并能 用各种音乐的形式来表现歌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体会歌曲情绪,并能用音乐的形式来表达 自己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掌握切分音节奏,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通过小组合作,能按要求处理、表现歌曲。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①用PPT播放图片,让学生认识乐器。 ②师:同学们刚才看到的乐器大家认为是西洋乐器呢还是我们的民族乐 器。 师: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第五单元《国乐飘香》来了解、认识中国的民 族乐器及民族音乐。这节课我们打开课本42页学习《彩云追月》。 2、作品简介: 这部作品原是一首民族管弦乐曲,1935年,任光在“百代唱片”公司担任节目部主任时,同聂耳一起创作的一首五声性旋律的民族管弦器乐曲,由于他节奏明朗,旋律优美,因此,后来人们就把它改编为声乐曲及器乐曲(如:钢琴曲《彩云追月》)。 3、欣赏《彩云追月》,感受歌曲,并回答问题: A、节奏:平稳的 B、情绪:抒情的 C、速度:稍慢的 D、歌曲为我们展示了怎样一幅画面:描写了浩瀚夜空的迷人景色。

4、发声练习: 6∕8 565 454 ︱343 232︱1﹒1﹒‖ Mi ma mi ma mi 5、教唱歌曲: ①用LU哼唱边唱边拍节奏,找出乐曲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节奏,并讲 解。 3 5 3 切分音×××切分节奏 让学生划着拍子联系节奏(3遍) ②教师弹琴,学生跟琴唱唱视唱 ③教师弹琴教唱歌曲。 ④听范唱(童声)开口默唱,注意范唱声音 ⑤跟琴直接唱老师发现有问题的地方单独唱一唱 (老师发现有XX地方,表现的还不好,我相信同学们还可以表现的更好,我们把XX再来唱一唱) 波音,倚音更加表达出激动的情绪,跟教师模仿一下 ⑥跟琴完整演唱带着情绪,注意声音 6、处理歌曲 ①比较法,讲解切分节奏在本课的作用 师:在这首歌曲,大量使用了切分节奏,它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下面老师用两种不同的节奏来唱一唱(第一乐句) 大家来听一听,哪种节奏表达这种思念之情更深更切? 6 16 53 5 …… 6 1 6 53 5…… ②请几位同学到讲台上来用不同的打击乐(沙球、碰铃、三角铁等)敲着节 奏为歌曲伴奏,其余同学拍手伴奏,集体演唱歌曲。 注意:1、声音轻轻的 2、节奏平稳 3、速度不要越唱越快 7、拓展:

彩云追教案

彩云追月教案 彩云追月 教学目标: 1、在学习民族音乐作品《彩云追月》的过程中,感受幽淡的夜幕下,云月追逐相映成趣的意境。初步产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2、在欣赏、歌唱、探究中感受音乐的情感并充满感情地歌唱。 3、初步掌握切分节奏、波音、倚音的唱法,并能尝试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彩云追月》。 教学重点:能尝试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彩云追月》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切分节奏、波音、倚音的唱法,及美好的歌唱方式。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境,引入欣赏 1、欣赏舞蹈《彩云追月》。 提问:(1)看完这段舞蹈体会到怎样的音乐情绪? (优美、抒情) (2)哪一幅图的意境更适合表现这段音乐? (课件出示太阳和月亮) 2、出示课题:民族管弦乐《彩云追月》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这段舞蹈的乐曲叫做什么?同学们知道吗? (《彩云追月》) 它是由着名的作曲家任光所写。乐曲的旋律舒缓优美,把人带进了“皎洁明月动,彩云紧相随”的诗画意境之中,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民族管弦乐演奏的《彩云追月》。 师:在欣赏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感受作品的节奏、情绪、速度是怎样的? (生欣赏,提供学生选择的答案:节奏:平稳的多变的自由的 情绪:雄壮的抒情的活泼的 速度:中速稍慢较快) 三、新授歌曲 师:如此美妙的乐曲旋律深深打动了词作者王付林,他主动为旋律配上了歌词,于是便诞生了歌曲《彩云追月》,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传唱着。同学们仔细聆听老师演唱的《彩云追月》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师演唱《彩云追月》,学生回答问题。 (思念、离愁、盼望亲人相见)

师:说的真好,歌曲描绘了作者思念远在台湾的亲人,盼望两岸早日统一的迫切愿望,让我们怀着这样的心愿再听一遍歌曲,同学们轻声跟着用“嗯”哼鸣模唱,找出你认为较难的乐句我们共同探讨。 (学生找出切分节奏,装饰音,波音来共同探讨) 1、课件出示6 i 6 5 3 5 | X X X XX X | 翘首遥望 (请几个同学试着唱唱看,唱的好的同学可以请他当小老师领其他同学唱,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 2、讲解切分节奏: X X X (板书画W和切西瓜方法,强弱用西瓜的重量引导学生,最重的那个音就是切分音) 3、出示:6 i 6 5 3 5 |(同学们分男女两组第一条旋律) 3 5 3 2 1 2 |(请个别同学尝试唱第二条旋律) 生跟琴跟师反复练唱。 4. 出示波音6 5 5. 出示倚音 5 3 (师范唱,让学生感受波音的正确演唱方式,并请同学先自己尝试唱唱看) 6. 师范唱乐谱,同学轻声尝试跟唱。 7. 学生轻声跟琴尝试带入第一段歌词,师领学生跟唱。 8. 给学生时间熟读第二段词,自主学唱第二段词,学生熟读期间,师可以在前面轻声的弹旋律。 9.分2—4大组,分别跟琴唱第二段词检查他们的自主学习情况。 10.完整的演唱全曲。 四、歌曲处理 师提问: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比较好呢? (深情、优美) 师:很好,那就让我们尝试着用这样的声音来演唱吧! 生:(充满感情地演唱《彩云追月》) 五、拓展延伸 师:一首经典的老歌寄托了人们多少深情的盼望,无论是乐曲还是歌曲,都被许多音乐艺术家们再度创作、传唱着。今天老师还准备了其他版本的《彩云追月》,想一听为快吗? 1、欣赏高胡演奏的《彩云追月》,并试着画一画旋律线,体会乐曲的旋律。 2、欣赏超级女声版《彩云追月》,该曲融入了现代的音乐元素,并用丰富的的和声手法使音乐更加饱满、感人。 六、总结下课:

时政材料作文范例 (1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时政材料作文范例 篇一:高考时事材料作文写作参考(整理精校版) 高考时事材料作文写作参考 作文辅导 0608 1625 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北京时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特大的千年一遇地震。地震引发海啸,造成重大的人道主义灾难。地震发生后,国人表现出不同的态度。 日本地震发生后,中国广大国民立即表现极大的善意同情。中国政府也迅速派 出救援队伍赶赴日本,广大民众也救助热情高涨。有网友在网上发帖:那不是地震,是南京城三十万的野鬼在颤抖;也不是海啸,是东三省流浪的孤魂在咆哮;更不是什么核辐射,是731部队科技发展的后代找到了根…… 有网友说日本人在地震前非常从容淡定,和国人比起,表现出极高的素质,日 本人简直就是现代文明的化身。 对此,你有何感想?请写一篇作文,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 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写作此题可以从国人的三种 不同态度切入,针对现象,谈自己的思考和看法。注意要从主流价值观方面去 考虑,不要有过 激的思想和言论。 角度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彰显大义,大爱无疆。日本的地震是人道主义 灾难,不管我们有过怎样的过去,我们必须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给予援助, 唯有如此,才彰显一个民族的大局意识,大爱风范,世界才可以变成美好的人间。

角度二:日本人应该痛定思痛,但所谓的“报应”也不是我们幸灾乐祸的理由。天灾是大自然和人类的事情,不论发生在任何国度都是人类的不幸,我们应当 理性应对相互支援,因为天灾不是政治战争,要看到天灾受难的多是善良的老 百姓。 角度三:任何一种褒扬和贬斥都不能以丧失民族气节为代价。日本人固然表现 出从容和淡定,但国人在灾难前表现出的不畏苦难、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也是 有目共睹的。学习别人的长处是值得肯定的,但以损抑自己的骨气和精神为代 价却是不可取的,而且是有害的。 篇二:时事新闻类材料作文的写作方法谈 时事新闻类材料作文的写作方法谈 江西省赣县中学陈章铭 摘要:近年来,材料作文已经慢慢取代了话题作文,占据了高考作文的主角,而材料作文中的时事新闻类材料作文却占据了材料作文中的重要地位,而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有关时事新闻类材料作文的写作并没有引起广大师生的重视,在历年的 高考作文中, 它成不少考生绊脚石。本文就如何写好时事新闻类材料作文做些 个人的探讨,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时事新闻类材料作文就事论事就事析理 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材料作文占有很大的比例,在统计共17道作文题中,201X年、201X年和201X年中材料作文分别是6道、6道和8道,由 此可见,材料作文占据了重要的舞台,材料作文成为命题者的新宠。而材料作 文中时事新闻类材料作文又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09年辽宁卷对“明星代言”的看法, 09年江西卷对蔡铭超拍下兽首的看法,201X年全国卷Ⅱ“代买彩票 中大奖,你怎么做”和201X年北京卷对“世乒赛中国队包揽金牌”的看法的 材料作文。 那么如何写好时事新闻类材料作文呢?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什么是时事新闻类材料?时事新闻类材料又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所谓时事新闻类材料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材料,同时也是时事政治中的新闻或 社会热点材料。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性,社会关注度高,材料所涉及的事件都是新近发生并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的。2、此类材料具有开放性,人们对提供的材料往往具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看法,可 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3作文引导语上往往有“谈谈你的看法或感受”“你 对此有何看法或请你就此发表你的见解或看法”这样的提示话语。比如:201X 年江西卷,你对蔡铭超的行为有什么看法?请据此写成一篇文章。 二、时事新闻类材料和一般故事类材料作文有什么区别?

小度写范文2017时事新闻热点模板

【绿色柔性电子纸成三大热点】 2017时事新闻热点 平板显示器(FPD)今后将如何发展?一年一度的日本国际平面显示器展(FPD InternationalForum,以下简称FPDI)一直是寻找这一问题的答案的最好场所。今年10月30日闭幕的FPDI2009上,最吸引人的几个词可以归纳为:绿色、柔性和电子纸。友达发出绿色倡议“随着几个重要发明的出现和里程碑事件的发生,包括1850年机器造纸,1880年第一个白炽灯泡发明,1886年第一辆有专利的汽车出现,1929年第一台电视及1970年第一台计算机问世,人类开始享受大量制造所带来的便利,但也逐渐让地球成了高碳的世界。”友达光电总经理陈来助在FPDI上发表了主题为“迈向低碳社会的绿色选择”的演讲。而友达推出的可节省一半以上能源的显示面板,为这一演讲做了最好的注脚。友达推出的此款面板是针对电视应用推出的,它的规格为65英寸3840×2160像素,模块厚度仅7.9毫米。它采用了新型可预先混光的LED背光设计,共分为256区,可作局部调光,动态对比高达2000000∶1,同时较同类产品可节省至少50%以上的电量。另外,友达还推出了一款厚度仅有10毫米的42英寸LED侧面光源超轻薄电视显示屏,有32区可作局部调光,同样可节省一半以上的能源。陈来助在演讲中表示,友达的未来战略可概括为“Green SELECT”,友达将致力于太阳能电池(Solar)、能源服务(Energy Service)、照明(Lighting)、电子纸(e-Paper)、汽车(Car)、TFT液晶面板这6个环保器件领域的发展。此次展会展出的面板中,46英寸以上的面板的功耗已经普遍在50W以下,而较小的笔记本电脑面板中甚至出现了功耗仅为1.1W的11.6英寸产品。电子纸新品叠出在电子书终端市场的推动下,电子纸找到了发展的动力。本次FPDI上,被元太收购的E-Ink不再是电子纸舞台上唯一的明星。竞争的出现也将推动电子纸更快地向前发展。元太在本次展会上首次展出了分辨率高达270ppi的电子纸以及9.7英寸的柔性电子纸等新产品。分辨率为270ppi的电子纸的屏幕尺寸为9.68英寸,像素数为2048×1536,采用非晶硅TFT玻璃底板,可进行黑白16灰阶显示。高分辨率的电子纸为未来的照片显示提供了技术支持。不过,这类产品推向市场还需要一段时间。通过收购美国SiPix Imaging获得电子纸的友达可谓“来势汹汹”。它推出的20英寸电子纸是目前最大的电子纸产品。另外,以E-Ink电子纸薄膜为基础的电子纸新品也颇为抢眼。NEC通过在同一底板和控制电路组合驱动8片电子纸实现了电子纸的大屏幕化。而通过添加彩色滤光片,三星研制出的彩色电子纸也颇有实用价值。柔性面板量产在即无论是液晶面板,还是电子纸,在本次展会上都有大量柔性产品面世。得益于柔性基板技术的成熟,柔性显示器件的大规模实用为时不远了。LG本次展出的可以佩戴在手腕上的柔性有机EL显示器就是柔性显示器件应用的一个优秀代表作。这款产品采用金属箔底板,可沿手腕随意弯曲。它的尺寸为4.3英寸,分辨率为480×320像素。相较SID 2009上展出时制造技术已大大提高。相对而言,柔性电子纸的推广速度要快一些。此次元太展出了9.7英寸和6英寸的柔性电子纸,分辨率分别为1200×825像素和800×600像素,它们有望在2010年第一季度投入量产。另外,友达也推出了6英寸的柔性电子纸。对柔性的显示器件来说,寻找合适的柔性母板材料最为重要。元太此次推出的柔性电子纸应当是利用它在SID 2009发表的“EPLar(Electronics On Plastic By Laser Release)”工艺实现的。这是一种将利用剥离技术形成的聚酰亚胺底板上的TFT作为驱动电路的制造方法。

苏少版小学音乐《彩云追月》教学设计

苏少版小学音乐《彩云追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歌曲情绪,能用圆润、连贯的声音视唱曲谱并演唱歌曲《彩云追月》。 2、学习并掌握切分节奏的特点。 教学重点: 能够较熟练、准确的视唱出歌曲的曲谱 教学难点: 掌握切分节奏的强弱特点,引导学生运用于歌曲的演唱中,能更贴切地表达歌曲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熟悉乐曲旋律 1、听赏一段旋律 2、教师:这是我国著名的一首器乐作品《彩云追月》的片段,正是因为它的旋律优美,很多作词家纷纷为他填词,今天老师想为大家演绎一首由王付林作词家创作的《彩云追月》 教师范唱《彩云追月》第一段。 教师:这首《彩云追月》的歌曲表达了王付林作词家思念远在台湾亲人的心情。 3、学生熟悉旋律

教师:下面我们随着琴声来用“lu”轻声哼唱,来细细体会这首歌曲所带来的那种思念的情绪。 二、掌握切分节奏 1、教师:真是一首意境十分优美的旋律,我们来看看它的曲谱,有谁告诉我《彩云追月》的曲谱中主要有那几个音? 学生回答 它的曲谱中主要有1,2,3,5,6这五个音,也正是这五个音构成了我国传统的五声调式,而这首《彩云追月》也正是一首五声性的音乐作品。 2、下面我把这几个音重新排一个顺序,老师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来演绎这一段旋律,听完之后,发生了什么改变? 教师范唱: 6 1 6 5 3 5 6 1 6 53 5 学生回答 教师:为什么第二种好听?(因为有节奏的出现) 3、出示6 1 6 53 5 教师:在这段旋律中出现了切分节奏,切分节奏改变了原来的强弱规律,重音放在了第二个音。加强了旋律的流动感,就像思念的潮水,潮起潮落。我们试着体会一下。 教师再次示范,学生模仿。(加上动作) 4、出示:3 5 3 21 2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第一节新闻概述 一、新闻定义 什么是新闻?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意识形态,就有不同的回答。 《纽约太阳报》采访部的主任约翰·B·博加特提出的经典性的新闻概念:“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其实,以上表述并非科学意义的下定义,但他们的观点却集中地代表了西方新闻学的基本立场,即一切反常的、有刺激性的、人们好奇的事才是新闻。 1943年9月陆定一提出:“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1981年8月中宣部在京召开全国18大城市的报纸工作座谈会,其会议纪要对新闻定义作了新的诠释: “新闻反映新发生的、重要的、有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具有迅速、明了、简短的特点,是一种最有效的宣传形式。” 最终定义为“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社会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的传播。” 明确了新闻定义,我们再来区别广义的新闻与狭义的新闻。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等,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中常见的报道体裁。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二、新闻价值 对新闻定义的不同见解,尤其是社会主义新闻学与西方新闻

学对新闻定义的根本分歧,归根到底是由于对新闻价值的不同认识所决定的。 西方新闻界认为测定某一事件和某种思想所具有的新闻价值的因素有以下六个方面:(一)时间性:报道最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时间愈近,价值愈高;(二)显著性:报道对象要有声望或出名,人、地、物等愈出名,价值愈高;(三)接近性:事实与读者在空间、关系等方面愈接近便愈能引起兴趣;(四)新奇性:冲突、异常、冒险、变动等能满足读者的猎奇心理;(五)重要性:能引起震动,影响很多人的事件;(六)人情味:悲欢离合、幽默、悬念等带有人情味的生活事件。在这诸多的因素中,“读者兴趣”是衡量新闻价值的唯一标准。 社会主义新闻学认为,新闻价值就是选择和衡量事实是否报道及如何报道的标准。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事实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即事实本身的重要性、影响力和新鲜程度等;二是读者接受新闻后的受益程度,即新闻所引起的社会效果。前者是先决条件,但没有后者前者也失去了意义。概括起来社会主义新闻学认为判定事实所具有的新闻价值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指导性与思想性: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二)重要性与显著性:内容重要,社会影响大;(三)普遍性与迫切性:反映群众呼声,关注社会热点;(四)知识性与趣味性:传播高尚的、健康的、大众的知识与情趣;(五)时效性与真实性:坚持新闻的“真”,突出新闻的“新”。

八年级音乐 第16课时《彩云追月》教案教案

第16课时《彩云追月》 一、教学目标 1、能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彩云追月》。 2、通过各种音乐活动,使学生能够掌握切分音节奏,并能用各种音乐的形式来表现歌曲。 3、学生能体会歌曲情绪,并能用音乐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 能掌握切分音节奏,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教学难点 通过小组合作,能按要求处理、表现歌曲。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听《彩云追月》广东音乐,学生进教室。 导入:节奏练习 认一认:——“切分音”及“切分节奏” X X X X X 用加了连线的切分音节奏配上词语念一念 感受歌曲旋律,体会歌词意境:——诗朗诵 教师有感情的朗诵。 新歌教学 1、学生听赏《彩云追月》FLASH。感受歌曲。 2、选择:节奏——平稳的情绪——抒情的速度——稍慢的 3、用LU哼唱边唱边找切分节奏学生回答,点出方块底色 4、看着歌谱,把这些地方唱一唱,跟钢琴 5、听范唱(童声)开口默唱,注意范唱声音 6、跟琴直接唱老师发现有问题的地方单独唱一唱 (老师发现有XX地方,表现的还不好,我相信同学们还可以表现的更好,我们把XX

再来唱一唱) 波音,倚音更加表达出激动的情绪,跟教师模仿一下 7、跟琴完整演唱带着情绪,注意声音 处理歌曲 1、比较法,讲解切分节奏在本课的作用 师:在这首歌曲,大量使用了切分节奏,它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下面老师用两种不同的节奏来唱一唱(第一乐句) 大家来听一听,哪种节奏表达这种思念之情更深更切? 6 16 53 5 …… 6 1 6 53 5…… 2、在长音处加上切分节奏,用BONG带着音高演唱 注意:1、用手指尖轻轻敲击掌心,根据音高将手势放在“高、中、低”三个位置 2、声音轻轻的 3、节奏平稳 4、速度不要越唱越快 3、加上渐强渐弱记号唱一唱 4、完整演唱 最后,让我们在深情的歌声中走出教室。

彩云追月教案

彩云追月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回忆齐唱、合唱的定义与区别,四拍子的指挥 图示;学习四分休止的前休、后休并能准确应用;能够准确的发声并能准确的演唱歌曲彩云追月及其第二声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葫芦丝演奏直观而迅速的吸引学生进入课堂;通过发声练 习中的连音和顿音的练习使学生能够准确的演唱歌曲的连音和休止;通过柯达伊节奏、使学生能准确的掌握几个特殊节奏型;通过字母谱提示学生快速并准确的学习两个声部的演唱;通过弹一部唱二部、弹二部唱一部使学生能准确的合唱;通过教师对歌曲的改变激发学生思考如何歌曲进行再度创编。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合唱的过程充分感受“皎洁明月动、彩云紧相随”诗 画般的意境,从而激发学生增进民族文化意识、热爱我国优秀的音乐作品、喜爱合唱艺术。 二、教学重点 1、齐唱、合唱的定义与区别。 2、四拍子指挥图示。 3、重复记号 4、四分休止 5、歌曲的合唱 三、教学难点: 歌曲二声部的合唱。 教具: 多媒体、钢琴、葫芦丝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吹奏《月光下的凤尾竹》,问:这首乐曲叫什么?月亮象征着和谐、宁静、温馨和团圆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歌曲或者乐曲呢?例如:《在银色的月光下》、《月之故乡》、《月亮代表我的心》、《千千阙歌》、《彩云追月》、《月亮之上》《荷塘月色》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彩云追月》。

彩云追月:彩云意指仙人驾着彩云,寓意是仙人驾着五彩祥云奔向月宫,歌曲描述了人们心目中的月宫仙境。 (二)、新课教学: 1、简介任光 2、初听歌曲,问:歌曲速度、情绪、拍子是怎样的?并复习4/4拍子的强弱规律和指挥图示。(为歌曲划拍子)歌曲是怎样的演唱形式?复习齐唱合唱。 3、复听歌曲小组讨论并为歌曲分段 4、发声练习:注意连音和顿音的演唱区别。 5、A段学唱,关注学生两拍前附点、大切分以及四拍的演唱是否准确。 6、将学生分成两个声部,学唱B段的两个声部。加入字母谱辅助练习。 7、师示范唱二部、弹一部,让二部学生与琴合唱。反之师唱一部、弹二部,让一部学生跟琴合唱。 8、分别用琴给学生找到各自声部的音、师指挥并帮唱。 9、全曲演唱 (三)、拓展与活动: 1、师将改编的陶笛版《彩云追月》为学生演奏。 2、自己改编歌曲的艺术形式,提示可以是独唱、舞蹈、配乐朗诵、器乐独奏、情景剧等等! (四)、小结 今天我学习了齐唱合唱版的《彩月追月》,复习了4/4拍子的强弱规律和指挥图示,以及合唱的定义。学会了演唱彩云追月,老师希望你们能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我们的家乡宜昌,在外不要忘了故乡和亲人!最后让我们再一次演唱歌曲《彩云追月》。 五、板书设计 ⌒连音线▼顿音 x. x| x x x|

2020高考作文热点素材 时事新闻热点作文素材

【一】直播乱象频出何时能休 出现的直播乱象,恐怕不能以当事人觉得“好玩”、平台方疏于管理之类的言论来掩盖。 近日,有媒体报道,尽管“网络直播月入百万元”已被证实是个例,但仍有不少人希望通过网络直播一夜成名,其中不乏未成年人。记者调查发现,总体来看,一些知名直播平台有相对严格的认证审核程序,未满18周岁的申请者无法进行直播。不过,仍有不少直播平台的认证门槛较低,没有对年龄进行特别限制,直播间里也不乏低俗内容。 【二】爱衣墙只有善心善意还不够 我们的社会并不缺乏热情与爱心,但是,用好市民爱心,让他们的善意能够真正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需要良好的管理与维护制度作为支撑 近日,第一个“白云爱衣墙”在广州市白云区嘉禾望岗志愿驿站亮相,社区里的贫困人员以及流浪人员等,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免费领取爱衣墙内干净的衣物。爱衣墙由志愿驿站提供场地,目前由广州好人尚丙辉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工作室提供清洗、消毒后的市民捐赠衣物。 “有需要,请带走;有闲物,请带来”。起源于国外的爱心衣物墙活动,是一项二手衣物捐赠的公益活动。在城市街道的墙面,钉上一些钉钩,让过路人将自己多余的衣服挂上捐出,有需要的人则可以选择合适的穿上带走。因为门槛低、人人可参与,进入中国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在全国许多城市迅速普及开来。 【一】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停放在公交站台、地铁出入口、行人和机动车道、小区绿化带、盲道等问题日益突出。本来就是一个老大难的交通问题,应当如何管理?市容城建部门又该如何监管?如果尺度过大过死,可能会被诟病因噎废食,影响新的经济形态的发展,就如同当年的专车那样;如果放任不管,有一天某一个街道会被废铜烂铁的单车占据,有一天交通会被无序行驶的单车阻塞。 未按要求停放、未按要求骑行,除了违反行政法规外,在民法层面上,便是一种违约行为,说到底是一种不诚信的行为。尤其在约束和监督机制欠缺的共享单车模式下,一般违约和侵权行为都不会被追究责任,那么诚信原则显得更为重要。这也是骑行者最基本法律素养的表现之一。 【二】网络文学+”的创新活力 实现“网络文学+”良性发展,需要建立起更为完善的评价体系,提升整个行业的知识产权意识,同时营造更为健康向上的互联网环境、夯实自身的文化基因

彩云追月教学反思

《彩云追月》教学反思 ----魏松梅 一、教学思路 在《彩云追月》这节课教学中,根据单元教学内容,我设计了以唱歌教学为主,欣赏、唱歌相结合的综合课,欣赏内容是民族管弦乐《彩云追月》,歌曲也是彩云追月。两者旋律相同,乐曲欣赏的教学目标是乐曲意境的感悟,旋律的熟悉,演奏乐器音色的了解,学生通过听乐曲的第一乐段选择合适的图,让学生在完全放松的氛围中熟悉乐曲旋律,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在完整欣赏乐曲时设计了让学生选择哼唱、展开想象、用演奏动作表现这样的活动让学生进入音乐的学习,学生活动的自主性得到发挥。 歌曲教学是这节课的主要内容,主要通过听唱感受、节奏练习、教师讲解、学唱旋律,模唱,情感激发、找出难点、跟范唱学唱、表演唱等方法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方法完成教学目标。根据歌曲内容的特点进行分段教学,采用学习方法的变化,有目的的进行教学。每一个环节的教学都有针对性,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学习激情,最后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二、教学反思

《彩云追月》是一首经典的民乐合奏曲。这首曲子曲调轻快、节奏感强,具有浓郁的广东音乐的色彩。这首曲子经后人改编有许多的版本,钢琴曲,合唱曲,二胡独奏,古筝独奏等等。我在给学生能够初听时,只选取了乐曲的前奏部分就让学生去联想画面,这样并没有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应该所表达的音乐意境,其次我选用了太阳和月亮的图片不太具有代表性,之后让学生分段欣赏中,让学生通过肢体和朗诵等多种途径才让体会月夜之美并配上双响筒和碰铃让学生更能体会广东音乐的特点。最后,我加入了管弦乐曲《彩云追月》的欣赏视频让学生说说在视频哪些熟悉的乐器,在学生的讨论中,学生把笛子、二胡古筝、扬琴等民族乐器都能识别出来,并谈了谈自己对人声和器乐演奏的不同点。 通过上完的这堂课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 1、老师说的过多,没有很好的体现学生自主性。 2、音乐基础知识介绍过于生硬。

2014--2015《彩云追月》教学反思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优质反思材料 《彩云追月》教学反思 第一学期 《彩云追月》是一首中国民族调式的乐曲,带有一些广东音乐的风格,乐曲悠扬中又带有欢愉的气氛,旋律通俗易懂,但又韵味十足。此外,还有不少乐曲喜爱者纷纷为其作词,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台湾的一作者写的词,歌词的含义深深地表达台湾人民的思乡之情,同时也反映出台湾同胞期盼早日回归祖国的急切心情。 在《彩云追月》这节课教学中,我设计了以唱歌教学为主,欣赏为辅相结合的综合课,通过欣赏王菲演唱的《但愿人长久》让学生感受月亮的美好,体会歌曲中的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也通过回忆文学知识朗诵词的表演及播放《静夜思》的聆听把整个导入意境烘托的更有怀念感人,使学生能更好的体会那种浓浓的思念、盼望早日能与亲人相见的情感。这一点是本堂课歌曲教唱情感路线引导走向成功的关键。歌曲教学是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其他的聆听是为辅助,引导学生更容易理解与学习歌曲的情感做一个铺垫。过程主要以听唱感受、节奏练习、教师诱导讲解、模唱旋律、唱足长音时值、解决切分以及休止符的节奏等方法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完成教学目标。 为次,我在教学设计上加入了拓展“曲风”这一环节,让学生欣赏不同版本的超女版《彩云追月》演绎,让学生了解速度、节奏和演唱形式等音乐元素的变化会引起音乐风格的改变。主要目的是扩大学生学习音乐的视野,防止停留在一个狭隘的学习空间里,让其感受原来这首歌还可以这样唱的感觉,达到加深巩固的印象。 本节课不足的地方还很多,主要体现在整节课上节奏比较赶,有点仓促;另外的遗憾是在切分节奏这一块没有设计乐器打击,只是比较简单的做了一个肢体语言模仿的动作互动,以拍腿—拍手—拍腿的动作来感受切分节奏的重音。 在以后的备课中,尽量尽善尽美的设想到可能遗漏的不足,多站在为孩子发展的空间来考虑如何才能更完美的上好每一节音乐课。

时事新闻、中标模版

时事新闻、中标格式模版 一、时事新闻 新闻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新闻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新闻标题要求:题文一致,突出精华,准确鲜明,言简意明,易读易懂,生动活泼 标题 (题文一致,突出精华,准确鲜明,言简意明,易读易懂) 导语(以简要的文句,提示新闻要旨) 主体(新闻的躯干,用事实来证明主题) 阐述新闻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 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可根据情况融入到新闻主体、导语或结语中) 结语(可以以事情的最终结局作为结语,或是依据新闻内容可有可无) 图片(配图要真实、清晰) 标题 导语 X月X日(时间),在某地(地点),在什么情况下(背景)发生了什么(事件起因),某某某(人物)参与了此次事件。 事件过程中都发生了什么(事件的经过) 事件的结局、效果及影响(结语) 配图 示例: 区政协副主席、嘉寓股份董事长田家玉被评为优秀政协委员 顺义区政协召开第三届委员会五年工作总结大会

导语顺义区政协副主席、嘉寓股份董事长田家玉在招商引资的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尤其是将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园项目引入顺义,拉动了经济增长,扩大了社会就业,促进了顺义经济的全面发展,表现出为顺义区谋发展的远见卓识。 11月18日,顺义区政协在顺义宾馆召开政协北京市顺义区第三届委员会五年工作总结大会。区政协主席陶宝金,副主席王玉奇、田建国、田家玉、刘享文、蒋世林出席会议。副主席王玉奇主持会议。会上,嘉寓股份董事长田家玉等12人被评为2011年度招商引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优秀委员。 大会选举李景林同志担任政协北京市顺义区第三届委员会秘书长,表彰了12名2011年度优秀提案委员和12名2011年度招商引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优秀委员。获奖优秀委员代表郑文军、申冬日作典型发言。 会议期间,区政协副主席、嘉寓股份董事长田家玉作重要讲话,他指出,区政协在中共顺义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动员和组织广大政协委员,招优引强、吸资引智。政协委员在引进项目、资金、技术、人才,增加税收,安置劳动力就业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田副主席强调,希望全体政协委员在今后的工作中,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开展履行政协职能各项工作,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会议最后,区政协主席陶宝金对政协北京市顺义区第三届委员五年来的工作做了简要的回顾和总结,充分肯定了政协委员认真履行职责,在推动顺义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所作出的积极贡献,并就按照区委统一部署做好区政协换届工作的问题,强调三点意见:一要正确看待进退留转,坚决服从组织安排;二要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促进全区科学发展;三要善始善终做好工作,确保实现平稳过渡。 二、中标新闻 标题 (题文一致,突出精华,准确鲜明,言简意明) 1、阐明中标时间及中标项目 2、简述项目甲方、项目地理位置、项目占地面积及建筑总面积(注:乙方施工

《彩云追月》 教学设计

《彩云追月》教学设计 执教:蕉城二小黄碧环 【教学内容】湘版四年级下册第8课音乐欣赏《彩云追月》。 【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民族乐曲《彩云追月》,让学生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意境,体验悠扬、 舒展的旋律,得到美的享受,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能演奏出主旋律,能用“X X X X X”节奏为乐曲伴奏。 3、以实践、创编等活动形式表现音乐,展示学生们对音乐的理解,并从中获得相互合作、参与音乐、表现音乐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感受民族器乐曲《彩云追月》的音乐风格特点,感受切分节奏的强弱特点。 三、教学难点::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为乐曲伴奏或主奏,以达到丰富音乐效果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钢琴、古筝节奏卡片等 四、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课前播放葫芦丝版《彩云追月》,学生进教室后静静听赏。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完全放松的氛围中熟悉乐曲旋律,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播放歌曲,初步感受 1、播放爱戴唱的歌曲《彩云追月》视频,学生带着思考听歌曲。 (1)你看到了什么画面? (2)介绍《彩云追月》的曲作者及音乐创作背景。 【设计意图:通过画面的展现,把学生带入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之中,使他们产生一定的内心体验。创设优美、宁静的学习氛围,给孩子们视觉上的直观感受,引导他们理解乐曲的风格。】 三、欣赏民族管弦乐《彩云追月》 1、初次听赏民族管弦乐《彩云追月》 提问:跟我们刚才听到的流行歌曲进行对比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2、再次聆听民乐合奏《彩云追月》 (1)让学生听辨出有什么乐器在演奏?学生边听边模仿演奏乐器。 (2)当主题音乐出现时用lu哼唱 (3)出示主旋律,学生跟琴用lu唱。 (4)讲解切分节奏 3、第三次聆听音乐。 (1)这段主题音乐出现几次?每出现一次就伸出一根手指。 (2)歌曲的情绪怎么样?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a、师现场用古筝慢速弹奏《彩云追月》主旋律。 b、教师加快速度弹奏,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让学生总结节奏强弱,并加入一些身势动作以帮助自己学习新的节奏。通过对比欣赏总结曲子的节奏、情绪、速度等。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新知识。】 四、集体参与,表现音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