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的局部用药
牙周病的局部用药

牙周病的局部用药摘要目的:浅析牙周病局部用药。
方法:收治牙周炎患者174例,分组治疗。
结果:174例患者中,显效159例,有效14例,无效1例,显效率91.4%。
结论:牙龈沟或牙周袋内涂布药物,配合牙周基础治疗以控制龈炎和牙周炎,已成为牙周病临床常见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牙周病局部治疗用药近来研究表明牙周病的主要类型为细菌等症状消失,红肿或脓肿消退,牙周袋变斑所引起的炎症,是人群中最广泛流行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也是成年人失牙的首位原因。
因此,控制龈下菌斑及其毒素是治疗牙周病的关键。
收治牙周炎患者174例,分组治疗,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7年1月~2011年7月收治牙周炎患者174例,男95例,女79例;年龄14~65岁;平均42岁。
其中单纯性牙周讨铂病120例,复合性牙周病54例。
治疗用药及方法:⑴漱口剂:①0.2%洗必泰液能有效地控制龈上菌斑和降低牙龈炎症。
但含漱剂对龈下菌斑的抑制作用甚微,因而,龈下菌斑的控制仅用含漱剂不能达到预想的。
0.12%~0.2%洗必泰液为广谱抗菌剂,对革兰阳性和阴性菌都有较强的抗菌作用,能有效地防止菌斑形成。
由于能在口腔黏膜及牙面滞留,漱口后可保持数小时之久,所以漱口可治龈炎,而对有深牙周袋(>3mm)的牙周炎无作用。
②0.8%灭滴灵对致病性厌氧菌有特异性抑制作例,年龄24~60岁。
临床症状表现为牙龈用,可抑制螺旋体及可动杆菌。
局部用药增出血、红肿、疼痛、肿胀或脓肿,形成牙周加了局部药物浓度,抑制龈上龈下菌斑的形成,减少口腔内致病菌的数量。
③其他如1%过氧化氢液、2%碳酸氢钠液、1:5000高锰酸钾液、复方硼砂液、芳香漱口液等有助清洁和消毒口腔。
抑制龈上龈下菌斑的形成,减少口腔内致病菌的数量。
④2%盐水液有消毒、消炎的作用。
漱口剂可抑制龈上菌斑的沉积,减少口腔细菌数量,对控制龈炎有一定效果,但由于漱口剂维持时间短,故应频繁进行,每天宜含漱3~4次。
⑵牙周局部灌洗、置药:牙周袋局部灌洗、置药的目的是控制龈下菌斑、消除或改善牙周炎症。
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及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病疗效观察

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及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病疗效观察一、治疗方法1.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是一种牙周治疗常用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手术方式清理牙齿表面的硬结石和软菌斑,并利用手术器械去除根面菌斑和根面结石,以此消除病菌、改善牙周炎症和修复牙齿表面的形态。
2.局部用药治疗局部用药指的是针对牙周病患者口腔内局部存在的炎症和菌斑进行药物治疗。
常见的局部用药主要包括口腔喷雾、口腔涂抹等方式,通常采用的药物有抗菌药物、抗炎药物和止痛药物等。
二、疗效观察本次研究招募了200名牙周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治疗,其中100名患者采用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治疗,另外100名患者则采用局部用药治疗。
治疗时均注意卫生防护,避免感染交叉和二次感染。
治疗方案实施后,我们对患者口腔内相关指标进行了评估。
结果显示,在牙周深度和牙周炎症两方面,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治疗组的疗效比局部用药治疗组更好。
具体表现为:1.牙周深度在牙周深度方面,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更佳。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牙周深度的平均值明显下降,而局部用药治疗组的患者牙周深度明显较高。
2.牙周炎症三、结论通过对200名牙周病患者的治疗观察可以发现,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更佳。
这可能与该治疗方法可以消除病菌和去除牙齿表面硬结石和根面结石有关。
而局部用药治疗组可能仅是暂时抑制了炎症和菌斑的增长,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虽然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治疗较为创伤,但是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对于牙周病患者的口腔健康有更好的保障。
因此,在对牙周病治疗方案进行选择时,可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黄芪粉在牙周病局部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

术史 、 无吸烟史 、 系统疾病史 。 无
12 方 法 .
按 随机表 将个 患牙 随机 分为实 验组 和对 照组 , 每组 9 9颗 患牙 。术 前准备 : x线片 分析牙周炎 状况 , 摄 记录患牙 颊侧正 中点 的牙周袋 探诊深度 ( ok t rbn e t , P 及 临床 附 p c e po igdph P D)
牙周疾病 在我 国是 高发疾病 , 是牙周组 织慢性感染性 破坏
牙龈覆盖 而无 牙根暴露 。排除牙周 手术禁忌证 , 既往无 牙周手
性疾 病 , 菌斑细菌 为始动 因子 , 其最终结 果将导致 牙周袋形成 ,
牙槽骨 吸收 , 齿松 动脱落 , 成年人 口腔 中失牙 最主要 的原 牙 是 因 , 重影 响患 者生 活质 量 。临床 上采 用 中药 治疗 牙 周炎 已 严 获得 确切 的疗 效 。本 文将 黄芪 粉 应用 于牙 周 炎 的局部 治疗 , 观察 其促 进 牙周 组织 再 生 的作用 , 为今 后 的临床 工 作提供 经
显示牙槽骨吸收> 1 根长 ; / 2 ④骨缺损未累及邻面, 根分又有
患者 于术后, 周 复诊 拆线 , 1 并于 4 8 1 复诊 , 、 、2周 每次复诊
9 中国现代医生 CH N 0 I A MOD RN D T E OC OR
21 月 4卷 1 01 年7 第 0 第2期
着 水平 丧失 ( l ia a ah n s, AL) 对 所有 患者 进 行 ci cl t cme tos C n t l ;
口腔卫 生宣 教 、 自我 菌 斑控 制 的方 法 ;急性 炎 症期 口服抗 生
1 资料与 方法
¨ 一般资料
素 , 部冲洗 上药 ; 局 牙周基础 治疗 ~全 口龈上 洁治术 ; 拔除 预
牙周局部给药的缓释制剂的研究进展

药物等 。四环素类 药物是 一类 具有 共 同基 本母 核一 氢化骄
四苯 的广谱抗 生 素。近年来 ,随着对 牙周 炎病 理生理 的深 入认识 ,发现 四环素类药 物治疗牙周炎 除了其抗菌作用 外 ,
另一个更重要 的作用 是其 非抗 菌特性 一对 宿 主机体 的调节 作用 。国 内外大量 的临床研 究 表明 ,小 剂量 的 四环 素类
药物能有效改善各项牙周指数 ,提 高牙周炎 治疗的成功率 。 四环素类 药物通 过抑制 蛋 白质的合 成而对几 乎全 部的 G+ 及大部 分 G一菌 起抑 制作 用。据报 道 ,9 % ~ 5 0 9 %龈下 菌 丛 中的细菌对龈沟液 中的四环 素敏感 J 。四环素 可粘 附于 牙根表面 ,然后缓慢 释放 出来 ,使 其不 易被 眼沟 液冲离 牙
周 袋 ,并保 有生 物活性 。随着牙 周组 织炎症 程度 、牙周 袋
深 度的增加 ,胶 原 酶也 同时增 加 。活性 胶原 酶水平 增高 造 成 了结 缔组 织破 坏 、附着 丧失 及牙槽 骨 吸收 。除 了抗 菌作 用外 ,四环 素类 药物 还具 有一 系列 生物学 作用 ,有 效地辅 助 牙周 炎的机械 治疗 ,促 进牙 周组织 的再 生。胶原 酶是 一 种金属基质 蛋 白酶 ,胶原 酶 的活化需 与 c “ 、z 等金属 a n
【 摘
要 】 目的 :为全面了解 局部应 用缓 释剂 治疗牙周病 的进展 。结果 :局部用药是 牙周炎 药物治疗 的一种重 要途径 ,牙周 袋内使
用控释或缓释剂可满足局部用药的药动学要求 ,同时可减少全 身用药 的副作用 、作用持久 ,减少 了给药次数 ,降低了不 良反应 ,使用方便 ,
受到口腔领域 的关注 。结论 :目前理论与技术发展逐渐成熟 ,所研究 的高分子材料 和制剂类型都 在不断地增加 和扩大 ,就疾病 的特殊性与
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及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病疗效观察

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及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病疗效观察牙周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它主要是由于牙龈周围的菌斑和牙菌斑引起的。
牙周病病情进展较快,若不进行治疗,会严重影响牙齿的健康和咀嚼功能,甚至导致牙齿脱落。
对于牙周病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在治疗牙周病的过程中,刮治和根面平整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而局部用药也是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
本文旨在观察刮治和根面平整及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病的疗效。
一、刮治和根面平整的治疗原理刮治和根面平整是治疗牙周病的基本方法之一。
其原理是通过手术操作和器械刮除牙龈周围和根面上的牙菌斑和牙石,清除牙齿表面的病理组织,使牙周组织恢复正常。
刮治和根面平整的主要目的是清除病变的牙龈和根面组织,消除感染源,减轻炎症,促进组织修复,恢复牙周组织的健康状态。
二、局部用药的治疗原理局部用药是治疗牙周病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常见的局部用药包括漱口水、牙膏、口腔喷雾剂等。
局部用药的原理是通过药物的直接接触和渗透,抑制和杀灭口腔中的微生物,减轻牙周组织的炎症反应,促进牙龈和根面组织的愈合,达到治疗牙周病的目的。
1. 随访对象本次观察随访了50例患有牙周病的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在20岁至50岁之间。
2. 观察指标在治疗过程中,主要观察患者的牙周出血情况、牙周袋深度、牙龈牙槽骨的变化、牙周病症状的变化等指标。
3. 治疗方法本次观察采用了刮治和根面平整的治疗方法和局部用药的治疗方法。
刮治和根面平整的治疗过程中,通过手术操作和器械刮除了牙龈周围和根面上的牙菌斑和牙石;局部用药的治疗过程中,患者每日使用漱口水、牙膏和口腔喷雾剂等。
4. 观察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发现患者的牙周出血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牙周袋深度减小,牙龈和根面组织的充血、肿胀得到了缓解。
经过治疗后,部分牙槽骨的重塑和愈合也有显著改善。
4. 讨论及结论通过本次观察得出的结论是,刮治和根面平整及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牙周病症状,减轻炎症,促进组织修复。
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及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病疗效观察

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及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病疗效观察牙周病是指由牙周软组织和牙周骨质的疾病所引起的口腔疾病。
牙周病不仅会导致口腔问题,还会引起全身其他部位疾病的发生或加重。
因此,牙周病的治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及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病的疗效观察。
1. 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的治疗牙周病的主要病变是龈下菌斑,因此清除龈下菌斑是治疗牙周病的核心。
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是去除龈下菌斑的主要手段。
根据牙周组织状况,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可以分为浅龋治疗和深龋治疗两种。
浅龋牙周病是指龈缘下龈袋深度在3mm以下的牙周组织病变。
治疗浅龋牙周病时,可以采用手工或超声波清洁器清除牙根面上的菌斑和牙石,并对牙周袋做轻微的龈下刮治,使龈下菌斑得到清除,龈下组织得以恢复。
2. 局部用药治疗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病是指将药物直接涂抹在牙龈袋或龈下组织上,通过药物的作用减轻牙周病的症状,促进牙周组织的愈合。
局部用药种类较多,目前常用的包括抗生素、抗菌药物、抗炎药物和局部中药等。
抗生素和抗菌药物可用于治疗严重的牙周炎,常常与根面平整和龈下刮治组合应用,以减轻症状和收缩龈下袋。
抗炎药物和局部中药常用于轻度和中度牙周病的治疗,可通过减轻疼痛和炎症、促进牙周组织的愈合来达到治疗效果。
3. 疗效观察采用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及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病可以有效治疗牙周组织病变,并改善口腔状况。
具体效果如下:(1)减轻炎症和牙痛。
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可清除病菌,抑制炎症反应,使症状得到快速缓解。
局部用药可减轻疼痛和炎症,进一步缓解牙周炎症和牙痛症状。
(2)减缓龈下袋发展。
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可清除牙根面上的牙石和龈下菌斑,减少菌斑的沉积,减轻龈下袋的病理变化,使牙龈逐渐回缩,龈下组织得以恢复。
(3)促进牙周组织修复。
局部用药可通过抗炎、抗菌、扩展血管等作用,促进牙周组织的生长和修复。
龈下组织得以重建,减少龈下袋深度和复发率。
4. 结论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及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病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减轻症状、促进龈下组织生长和修复,达到治疗牙周病的目的。
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局部用药在老年中重度慢性牙周炎中的应用

通讯作者: 高晓蔚( 1976-) ,女,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牙周、牙体牙 髓病治疗研究。
第一作者: 袁 媛( 1977-) ,女,主治医师,主要从事牙周、牙体牙髓病治 疗研究。
2结果 两组治疗前 PD、PLI 及 SBI 比较无显著差异( P > 0. 05) ,具
有可比性。观察组治疗后第 5 周及第 9 周 PD、PLI 及 SBI 均较 治疗前明显改善( P < 0. 05) ,且观察组以上指标的改善程度均
3讨论 牙周炎是一种细菌感染性疾病,可疑致病菌以牙菌斑的形
式生活在龈下环境中。目前随着人们平均寿命的延长,中老人 所占人口比例逐年增加,牙周炎的患病率继续增高。老年牙周 炎越是早期治疗,疗 效 越 好。 清 除 菌 斑、消 除 炎 症 是 目 前 治 疗 牙周炎的主要手段之一。近年来多数学者推荐局部用药,主要 由于局部用药能针对牙周袋内残余的细菌及刮治工具不易到 达的部位,从而作 用 更 显 著,并 且 维 持 的 时 间 也 延 长。 牙 周 局 部应用缓释剂型抗生素以辅助治疗牙周炎为牙周病的治疗提 供了新的措施〔3〕。缓释剂型以可降解的材料为载体,与全身用 药相比,具有持续时间长、有效浓度稳定、副作用少等优点。已 被临床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4〕。
期妇女不纳入本研究。
1. 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初次就诊时均进行 PD、龈沟出血指数 ( SBI) 、菌斑指数( PLI) 的评价。两组给药前均进行牙周洁治、 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的基础治疗。给药方法: 观察组牙周袋置 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软膏,每周 1 次,连续给药 4 w。对照组牙 周袋内放置 1% 碘甘油治疗。嘱两组患者用药后 2 h 内不能漱 口、进食及喝水。记录两组刮治时、用药后第 5、9 周各项指标 的变化及两组的疗效。
牙周病的药物治疗

牙周病的药物治疗
一、牙周病的全身用药包括全身抗菌药和全身甾体抗炎药2类.
1、全身抗菌药的用药原则包括。
1)急性感染性牙周炎如牙周脓肿,可先用抗生素治疗,取得明显疗效后立即停药。
2)基础治疗疗效不佳者(如难治性牙周炎、成人重度牙周炎)可用抗生素作短期辅助治疗。
3)用药前先做药物敏感试验和细菌学检查,针对性治疗和监控。
4)用药前去尽开菌斑和开石,破坏细菌的生态结构。
5)开周病均应基础治疗,原则上勿使用抗生素。
二、全身抗菌药及用法:
三、全身非甾体抗炎药及用法:牙周炎有一些炎症因子参与,如花生四烯
酸经环氧化途径产生的代谢产物前列腺素是很强的促骨吸收因子,消炎痛类药能阻
断环氧化酶的作用,常用于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抑制和阻断牙周病的牙槽
四、牙周病的局部用药:为牙周病药物治疗的首选方法,其用药剂量小,局
治疗胃溃疡处方
R:
阿莫西林0.25 g*60片
Sig: 1.2 g Bid
奥美拉唑20 mg*14片
Sig: 20 mg Bid
克拉霉素0.25 g*28片
Sig: 0.5 g Tid
三叉神经痛治疗方法
(1) 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
{氨苄青霉素5.0 g
地米10mg(小直入)
(2) 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丹参20 ml }ivgtt
(3) 0.4%替硝唑200 ml
(4) 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
{病毒唑0.1g*4
维生素C2.0
2%利多卡因5mg*1支
维生素B1*1支}配用
维生素B12*1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牙周病的局部用药
牙龈沟或牙周袋内涂布药物,配合牙周基础治疗以控制龈炎和牙周炎,已成为牙周病临床常见的治疗方法。
1.漱口剂:漱口剂可抑制龈上菌斑的沉积,减少口腔细菌数量,对控制龈炎有一定效果,但由于漱口剂维持时间短,故应频繁进行,每日宜含漱3~4次。
(1)0.12%~0.2%洗必泰液为广谱抗菌剂,对革兰阳性和阴性菌都有较强的抗菌作用,能有效地防止菌斑形成。
由于能在口腔粘膜及牙面滞留,漱口后可保持数小时之久,所以漱口可治龈炎,而对有深牙周袋(>3mm)的牙周炎无作用。
作翻瓣手术后,配合使用此种漱口剂,能防止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此剂长期使用可使牙及粘膜着色,个别人用后,有口干、灼痛、味觉敏感及口腔粘膜剥脱等症状。
(2)2%盐水液有消毒、消炎的作用。
(3)其他如1%过氧化氢液、2%碳酸氢钠液、1:5000高锰酸钾液、复方硼砂液、芳香漱口液等有助清洁和消毒口腔。
2.碘氧治疗:是将碘化钾溶于过氧化氢内,析出新生态的氧及碘分子,从而发生较强的杀菌作用。
用时,可先将碘化钾晶体置于牙周袋内,并注入3%过氧化氢数滴,过氧化氢同碘化钾和组织中的过氧化氢酶作用,析出碘分子、新生氧和氢氧化钾,可腐蚀坏死的组织,并使其随气泡排出。
变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能,有促进局部血运、增进炎症组织痊愈的作用。
使用时应戴治疗巾,以免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色气泡污染衣物,局部应注意隔湿,以避免氢氧化钾对健康组织的腐蚀。
3.消炎收敛药物
(1)碘甘油:为刺激性较小的自用药物,含有碘化钾、碘、甘油和水。
甘油能使碘逐渐析出,保持较长的药效。
常用在洁治和刮治后,将药液置于牙周袋内,也可在含漱或刷牙后,患者自行上药。
(2)碘酚:为腐蚀性较强的药物,含碘和酚,配制时为加速溶解常加入碘化钾助溶。
酚是一种原浆毒物,能使一切组织细胞的蛋白质发生变性,有腐蚀坏死组织、清除溢脓、减少炎性渗出和减轻疼痛等作用。
碘酚杀菌力强,适用于有脓的牙周袋。
使用时,应注意用棉球遮被健康组织,然后用钝头探针蘸取药液引入牙周袋内,用酒精棉球吸去外溢药液。
切不可用棉拭子取药涂擦,也不可让患者自用,以免造成灼伤。
4.氧化疗法:用强发氧剂处理牙周组织,增加局部组织内氧含量,造成一过性的缺血和被动充血,以改变炎症组织的代谢状况,促使炎症消退,加速组织愈合。
多用于局部的顽固性龈炎。
常用的方法是:取30%的过氧化氢10滴置于小杯内,随即加入5%碳酸氢钠液1滴以中和其酸度。
用棉球蘸取药液,并将其压迫在发炎的牙龈组织上,见龈色立即发白,表示有大量氧渗透进牙龈组织内,血管被压迫所致。
将小球移开,牙龈发生被动充血又呈现红色。
如此可反复进行2~3回,即完成一次治疗,每周2次治疗,能收到肯定的疗效。
5.缓释抗菌药物:是当前牙周临床上应用抗菌药物最理想的剂型,是合理的给药途径。
它具有用药剂量小,牙周局部浓度高,维持时间长,疗效高,且不易引起耐药菌株和宿主副效应的特点。
常用的方法是将抗菌药,如四环素、灭滴灵、螺旋霉素、洗必泰等,置入以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微管、薄膜或微囊中,放入牙周袋内,让药物缓慢释放出来达到抗菌抑菌目的。
目前国内已研制成功多种控释药物用于牙周治疗,如四环素药管、灭滴灵药膜、甲硝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