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端口网络参数的测定(附数据作参考)
二端口网络的网络参数-文档资料

阻抗参数[Z]
u1
U1 Z e1
, i1
I1
Z e1
u2
U2 Ze2
, i2
I2
Ze2
代入整理可得 [u] [z][i]
其中,
z
z11 / ze1
z12 / ze1ze2
z21 / ze1ze2 z22 / பைடு நூலகம்e2
1、2 导纳参数[Y]
在上述双端口网络中, 以U1、U2为自变量, I1、I2 为因变量, 则可得另一组方程:
U 2
I
2
其中,[A]称为转移矩阵,方阵中各参数的物理意义 如下:
A11
U1 U2
|I2 0
A12
U1 I2
|U2 0
表示T2开路时电压的转移参数 表示T2短路时转移阻抗
转移参数[A]
A21
I1 U2
|I2 0
表示T2
A22
I1 I2
|U2 0
表示T2短路时电流的转移参数
若将网络各端口电压、电流对自身特性阻抗归一
对于如下图所示的两个网络的级联:
U1
I1
A1
U2
I
2
U2
I
2
A2
U3
I3
转移参数[A]
+ I1
I2
I3 +
+
U1
[A1]
U2
[A2]
U3
-
-
-
双端口网络的级联
转移参数[A]
则有
U1
I1
A1
A2
U3
I3
令 A A1A2
则对于n个双端口网络级联 A A1A2 An
散射参数[S]
二端口网络参数的仿真测定

《电路原理》实 验 报 告一、实验名称二端口网络参数的仿真测定二、实验目的1. 掌握二端口网络参数的定义。
2. 测量无源线性二端口电路的等效参数。
三、实验原理二端口网络的Z 参数矩阵,属于阻抗性质。
011112==I I U Z,021121==I I U Z,012212==I I U Z,022221==I I U Z011112==UUI Y ,012212==UUI Y ,021121==UUI Y ,022221==UUI Y)(212=-=I UU A,0212=-=U I UB,0)(212=-=I UI C ,0212=-=U I I D四、实验设备1.计算机一台2.Multisim 仿真软件一套五、实验内容与步骤1.二端口电路如下图所示,R 1=150Ω,R 2=51Ω,R 3=75Ω。
所需电源电压为10V 。
测量二端口电路1(下图所示)的电压和电流值,并填入下表中。
R 1R计算此二端口网络的Z、Y 、H 、T 参数。
2.对如下图所示的RLC 二端口网络测定在频率50Hz 时的诸参数。
Multisim 环境下测量二端口网络在某个频率下的参数,需连接上网络分析仪(Network Analyzer ),并对其面板上的频率设定在50Hz 即可进行测试。
网络分析仪如下图所示:六、实验结果与分析(一)Z 11=227.273Ω Z 12=75.342Ω Z 21=75.75Ω Z 22=126.582ΩY 11=0.0055 Y 12=0.0033 Y 21=0.0033 Y 22=0.0099A=3 B=303 C=0.0132 D=1.67H 11=181.818 H 12`=0.5952 H 21=0.600 H 22=0.0079规律:互易二端口满足: 对称二端口满足:(二)如图2112Z Z =2112Z Z =2211Z Z =所得参数Z11:20-j63.656 Z22:20-j63.656Y11: 0.004+j0.014 Y12:8.072e-7+j1.158e-6 Y21:8.072e-7+j1.158e-6 Y22:0.004+j0.014H11:20-j63.656 H12:-8.984e-5+j2.823e-5H21:8.984e-5-j2.823e-5 H22:0.004+j0.014。
二端口网络参数的测定(附数据作参考)

二端口网络参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双口网络的基本理论。
2.学习双口网络Y参数、Z参数的测试方法。
3.掌握Y参数、Z参数的π型、T型等效电路,以及T参数的转化二、原理说明1.如图1所示的无源线性双口网络,其两端口的电压、电流四个变量之间关系,可用多种形式的参数方程来描述。
图1()()()()1111122221122211121221211121222212I 0I0I 0I0I Y U Y U I Y U Y U Y U U Y U U Y U U Y U U =+=+========其中令,即输出端口短路时令,即输出端口短路时令,即输入端口短路时令,即输入端口短路时()()()(),即输入端口开路时令,即输入端口开路时令,即输出端口开路时令,即输出端口开路时令其中0UZ 0UZ 0U Z 0U 1222212112212212111122212122121111========+=+=I I I I I I I I Z I Z I Z U IZ I Z U ()()()(),即输出端口短路时令,即输出端口开路时令,即输出端口短路时令,即输出端口开路时令其中0ID 0IC 0U B 0U A 221s 22010221s 22010221221=-====-===-=-=U I I U U I I U DI CU I BI AU U ss(1)若用Y 参数方程来描述,则为由上可知,只要在双口网络的输入端口加上电压,令输出端口短路,根据上面的前两个公式即可求得输入端口处的输入导纳Y 11和输出端口与输入端口之间的转移导纳Y 21。
同理,只要在双口网络的输出端口加上电压,令输入端口短路,根据上面的后两个公式即可求得输出端口处的输入导纳Y 22和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之间的转移导纳Y 12。
(2)若用Z 参数方程来描述,则为 由上可知,只要在双口网络的输入端口加上电流源,令输出端口开路,根据上面的前两个公式即可求得输出端口开路时输入端口处的输入阻抗Z 11和输出端口与输入端口之间的开路转移阻抗Z 21。
二端口网络测试实验报告

二端口网络测试实验报告二端口网络测试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二端口网络测试是计算机网络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实验,旨在通过建立两台计算机之间的网络连接,测试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
本实验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所涉及的步骤、方法和结果,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二、实验步骤1. 实验环境搭建为了进行二端口网络测试,我们需要准备两台计算机,并确保它们能够相互通信。
在实验开始之前,我们先检查网络连接是否正常,确保两台计算机能够互相ping通。
2. 测试网络带宽为了测试网络的带宽,我们使用了一款专业的网络测试工具。
首先,在发送端计算机上运行该工具,并设置好发送数据包的大小和发送速率。
然后,在接收端计算机上同样运行该工具,并指定接收数据包的端口。
通过在两台计算机之间传输大量数据包,我们可以测量网络的带宽。
3. 测试网络延迟除了测试带宽外,我们还需要测试网络的延迟。
延迟是指从发送端发送数据包到接收端接收到数据包之间的时间间隔。
为了测量延迟,我们使用了另一款专业的网络测试工具。
在发送端计算机上运行该工具,并设置好发送数据包的大小和发送速率。
在接收端计算机上同样运行该工具,并指定接收数据包的端口。
通过测量数据包往返所需的时间,我们可以得出网络的延迟。
4. 分析和记录实验结果在进行网络测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记录各项指标的数值,并进行分析。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评估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并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
三、实验结果在进行二端口网络测试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带宽测试结果通过测试工具测量,我们得出了网络的带宽为X Mbps。
这个数值代表了网络在传输数据时的最大速率。
通过与预期的带宽进行比较,我们可以评估网络的性能。
2. 延迟测试结果通过测试工具测量,我们得出了网络的延迟为X 毫秒。
这个数值代表了数据包从发送端到接收端所需的时间间隔。
通过与预期的延迟进行比较,我们可以评估网络的稳定性。
四、结果分析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对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进行分析和讨论。
二端口网络的研究实验报告 -

《电路原理》实 验 报 告实验时间:2012/5/22一、实验名称 二端口网络的研究 二、实验目的1.学习测定无源线性二端口网络的参数。
2.了解二端口网络特性及等值电路。
三、实验原理1.对于无源线性二端口(图6-1)可以用网络参数来表征它的特征,这些参数只决定于二端口网络内部的元件和结构,而与输入(激励)无关。
网络参数确定后,两个端口处的电压、电流关系即网络的特征方程就唯一的确定了。
输入端输出端 1′图6-12. 若将二端口网络的输出电压2U 和电流-2I 作为自变量,输入端电压1U 和电流1I 作因变量,则有方程式中11A 、12A 、21A 、22A 称为传输参数,分别表示为是输出端开路时两个电压的比值,是一个无量纲 的量。
是输出端开路时开路转移导纳。
是输出端短路时短路转移阻抗。
是输出端短路时两个电流的比值,是一个无量纲的量。
可见,A 参数可以用实验的方法求得。
当二端口网络为互易网络时,有因此,四个参数中只有三个是独立的。
如果是对称的二端口网络,则有 3.无源二端口网络的外特性可以用三个阻抗(或导纳)元件组成的T 型或π型等效电路来代替,其T 型等效电路如图6-2所示。
若已知网络的A 参数,则阻抗1r 、2r 、 分别为:02=I 11A 02=I 21A 02=U 02=U 22A 3r图6-2因此,求出二端口网络的A 参数之后,网络的T 型(或π)等效电路的参数也就可以求得。
4.由二端口网络的基本方程可以看出,如果在输出端1-1′接电源,而输出端2-2′处于开路和短路两种状态时,分别测出10U 、20U 、10I 、1S U 、1S I 、2S I ,则就可以得出上述四个参数。
但这种方法实验测试时需要在网络两端,即输入端和输出端同时进行测量电压和电流,这在某种实际情况下是不方便的。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常用在二端口网络的输入端及输出端分别进行测量的方法来测定这四个参数,把二端口网络的1-1′端接电源,在2-2′端开路与短路的情况下,分别得到开路阻抗和短路阻抗。
二端口网络的研究实验报告-6

《电路原理》实验报告实验时间: 2012/5/22一、实验名称二端口网络的研究二、实验目的1.学习测定无源线性二端口网络的参数。
2.了解二端口网络特性及等值电路。
三、实验原理1.对于无源线性二端口(图 6-1)可以用网络参数来表征它的特征,这些参数只决定于二端口网络内部的元件和结构,而与输入(激励)无关。
网络参数确定后,两个端口处的电压、电流关系即网络的特征方程就唯一的确定了。
I 1I 221无源线性输入端输出端U 1二端口网络U 21′2′图6-12.若将二端口网络的输出电压U 2和电流- I 2作为自变量,输入端电压 U 1和电流 I 1作因变量,则有方程U 1A11U2A12( I2)I 1A21U2A22( I2)式中 A11、 A12、 A21、 A22称为传输参数,分别表示为A11U 1U 2I 20A11是输出端开路时两个电压的比值,是一个无量纲的量。
A21I1A21U 2I 20是输出端开路时开路转移导纳。
A12U 1A12I2U20是输出端短路时短路转移阻抗。
I 1A22A22是输出端短路时两个电流的比值,是一个无量纲的 I2U 20量。
可见, A 参数可以用实验的方法求得。
当二端口网络为互易网络时,有A 11A22A 12A 211因此,四个参数中只有三个是独立的。
如果是对称的二端口网络,则有A11A223.无源二端口网络的外特性可以用三个阻抗(或导纳)元件组成的 T 型或π 型等效电路来代替,其 T 型等效电路如图 6-2 所示。
若已知网络的 A 参数, r 3则阻抗 r 1 、 r 2 、 分别为:r 1A1111 r1r22A 21A221r3r 2A211'2'r 31A 21图 6-2因此,求出二端口网络的 A 参数之后,网络的 T 型(或 π )等效电路的参数也就可以求得。
4.由二端口网络的基本方程可以看出, 如果在输出端 1-1′接电源, 而输出端 2-2′处于开路和短路两种状态时,分别测出 U 10 、 U 20 、 I 10 、 U 1S 、 I 1S 、 I 2S ,则就可以得出上述四个参数。
实验21二端口网络测试

D 1和A2、B2、C2、D2,并列出它们的传输方程。
二
测量 值
端 输出端开 U11O(V) U12O(V) I11O(mA) 口 路I12=0
网
计算值 A1 B1
络 输出端短 U11S(V) I11S(mA) I12S(mA) C1 D1 I 路U12=0
二
测量 值
端 口 网
输出端开 U21O(V) 路I22=0
输出端开路I2=0
输出端短路U2=0
计算 传输参
数
U1O
I1O
R1O
U1S
IIS
RIS
(V) (mA) (KΩ) (V) (mA) (KΩ)
输入端开路I1=0
U2O
I2O
R2O
(V) (mA) (KΩ)
A=
B=
输入端短路U1=0
C=
D=
U2S
I2S
R2S
(V) (mA) (KΩ)
五、实验注意事项 1. 用电流插头插座测量电流时, 要注意判别电流表的极性及选取 适合的量程(根据所给的电路参数,估算电流表量程)。
电压和电流,即可求出A、B、C、D四个参数,此即为双端口同时测量
法。
2. 若要测量一条远距离输电线构成的二端口网络, 采用同时测量
法就很不方便。这时可采用分别测量法,即先在输入口加电压,而将输
出口开路和短路,在输入口测量电压和电流,由传输方程可得:
U1O A
R1O= ──=──(令I2=0,即输出口开路时)
实验二十一 二端口网络测试
一、实验目的 1. 加深理解二端口网络的基本理论。
2. 掌握直流二端口网络传输参数的测量技术。 二、原理说明 对于任何一个线性网络,我们所关心的往往只是输入端口和输出端 口的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实验测定方法求取一个极其简 单的等值二端口电路来替代原网络,此即为“黑盒理论”的基本内容。 1. 一个二端口网络两端口的电压和电流四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可 以用多种形式的参数方程来表示。本实验采用输出口的电压U2和电流I2 作为自变量,以输入口的电压U1和电流I1作为应变量,所得的方程称为 二端口网络的传输方程,如图21-1所示的无源线性二端口网络(又称为 四端网络)的传输方程为:U1=AU2+BI2;I1=CU2+DI2。 式中的A、B、C、D为二端口网络的传输参数,其值完全决定于网络的 拓扑结构及各支路元件的参数值。这四个参数表征了该二端口网络的基
二端口网络实验报告

二端口网络实验报告二端口网络实验报告引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使得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网络的基础,二端口网络在各个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二端口网络的实验研究,深入了解其原理和应用。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搭建二端口网络,探究其工作原理和性能表现。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二端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掌握二端口网络的搭建和配置方法;3.研究二端口网络的传输性能和稳定性。
二、实验原理1.二端口网络的定义二端口网络是指具有两个输入端口和两个输出端口的网络系统。
它可以用来连接不同的设备和主机,实现数据的传输和通信。
2.二端口网络的结构二端口网络由两个端口和中间的网络设备组成。
其中,端口可以是计算机、路由器、交换机等,而网络设备则负责将数据从一个端口传输到另一个端口。
3.二端口网络的工作原理当数据从一个端口输入到网络中时,网络设备会根据设定的规则和路由表,将数据传输到目标端口。
这个过程中,网络设备会根据网络拓扑和传输协议,进行数据的分组、转发和路由选择。
三、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工具。
硬件设备包括计算机、路由器、交换机等,而软件工具则包括网络配置软件和数据传输工具。
2.搭建二端口网络首先,将计算机、路由器和交换机等设备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网络拓扑结构。
然后,通过网络配置软件对设备进行配置,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等参数。
3.测试网络传输性能使用数据传输工具,对二端口网络进行性能测试。
可以通过发送大文件、测量传输速度和延迟等指标,评估网络的传输性能和稳定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二端口网络可以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2.网络的传输性能和稳定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网络拓扑、设备配置和传输协议等;3.合理配置和管理二端口网络,可以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端口网络参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双口网络的基本理论。
2.学习双口网络Y参数、Z参数的测试方法。
3.掌握Y参数、Z参数的π型、T型等效电路,以及T参数的转化
二、原理说明
1.如图1所示的无源线性双口网络,其两端口的电压、电流四个变量之间关系,可用多种形式的参数方程来描述。
图1
()()()()11111222211222
1
112122121
1
1212
22212
I 0I
0I 0I
0I Y U Y U I Y U Y U Y U U Y U U Y U U Y U U =+=+========其中
令,即输出端口短路时令,即输出端口短路时令,即输入端口短路时令,即输入端口短路时()()()(),即输入端口开路时
令,即输入端口开路时
令,即输出端口开路时令,即输出端口开路时令其中
0U
Z 0U
Z 0U Z 0U 12
22212
11221
2
21
21
1
11
2
2212122
121111========+=+=I I I I I I I I Z I Z I Z U I
Z I Z U ()()()(),即输出端口短路时
令,即输出端口开路时
令,即输出端口短路时
令,即输出端口开路时
令其中
0I
D 0I
C 0U B 0U A 221s 22010221s 220102212
21=-====-===-=-=U I I U U I I U DI CU I BI AU U s
s
(1)若用Y 参数方程来描述,则为
由上可知,只要在双口网络的输入端口加上电
压,令输出端口短路,根据上面的前两个公式即可求得输入端口处的输入导纳Y 11和输出端口与输入
端口之间的转移导纳Y 21。
同理,只要在双口网络的输出端口加上电压,令输入端口短路,根据上面的后两个公式即可求得输出端口处的输入导纳Y 22和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之间的转移导纳Y 12。
(2)若用Z 参数方程来描述,则为 由上可知,只要在双口网络的输入端口加上电
流源,令输出端口开路,根据上面的前两个公式即
可求得输出端口开路时输入端口处的输入阻抗Z 11和输出端口与输入端口之间的开路转移阻抗Z 21。
同理,只要在双口网络的输出端口加上电流源,令输入端口开路,根据上面的后两个公式即可求得
输入端口开路时输出端口处的输入阻抗Z 22和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之间的开路转移阻抗Z 12。
(3)若用传输参数(A 、T )方程来描述,则为
由上可知,只要在双口网络的输入端口加上电压,令输出端口开路或短路,在两个端口同时测量电
压和电流,即可求出传输参数A 、B 、C 、D ,这种方法称为同时测量法。
三、实验内容
测量黑匣子二端口电路的Z 参数及Y 参数
由此可得此线性二端口网络的 Z 参数:270.72124.05118.26274.77Z ⎛⎫=Ω
⎪⎝⎭
Y 参数: 4.60 1.98mS 2.08 4.53Y -⎛⎫
= ⎪-⎝⎭
2.算出T 参数
T 参数转换:
1121
212221
21,1Z Z Z Z Z T Z Z Z Z ∆⎛⎫ ⎪
⎪=∆= ⎪
⎪⎝⎭(行列式) 由此算得此二端口T 参数矩阵为:2.29505T 8.46mS 2.32Ω⎛⎫= ⎪
⎝⎭
3.画出此电路的π型、T 型等效电路
π型电路
此电路的Y 参数方程为:
a b b b
b c Y Y
Y Y Y Y Y +-⎛⎫= ⎪-+⎝⎭
代入我们实际的参数,最佳的拟合效果为:
mS 2.572.032.50
a b c Y Y Y ===导纳单位:
T 型电路
此电路的Z 参数方程为:
a
b b b
b c Z Z Z Z Z Z Z +⎛⎫
= ⎪+⎝⎭
代入我们实际的参数,最佳的拟合效果为:
Z 149.56121.16153.61
a b c Z Z Ω===阻抗单位:
四、实验注意事项
1.测量电流时,要注意判别电流表的极性及选取合适的量程(注意电流I 2的参考方向)。
五、实验报告要求
1. 完成各数据表格中的测量和计算。
2. 列写Y 、Z 及传输参数方程。
3. 画出实验所测二端口网络的π型、T 型等效电路,并计算元件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