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说明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爱迪生曾经说过:人生是短暂的。对这短暂的人生,我们最好的报答就是工作。那么,亲爱的同学们,你思考过人生与事业的关系吗?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去看待自己的职业?近代思想家梁启超认为,应该“敬业”“乐业”,并深信这是人类生活最合理的方法。阅读此文,相信你的心中会对这个严肃的话题有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和格言,理解“敬业”和“乐业”的含义。

2.学习摆事实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学习演讲词的写作。

3.理解文章主旨,认识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体会学习的乐趣。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人生基于事业才有价值,事业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人们对于事业的态度。“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唐代文学家韩愈如是说。近代学者梁启超关于这个问题有更深刻的见解,听听他的宏论,可以激发我们深入地思考。

二、自主学习

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教诲(hu 1) 佝偻(g o u l o u)

蜩翼(ti a o) 羡慕(xi a n)

妥当(tu o ) 亵渎(xi e d u)

骈进(pi a n) 强聒不舍(gu o)

2.学生结合语境解释词义。

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断章取义: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主眼:主要的着眼处。

无业游民:没有正当职业的人。

言行相顾:指言行一致。

征引:引用。

主一无适:专一于某种工作不旁及其他的事情。

旁骛: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

拣择:挑选;选择。

亵渎:轻慢,不敬。

淘神:使人耗费精神。

骈进:一同前进。

妄想:不能实现的打算。

杜绝:制止;消灭(坏事)。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强聒,过分啰嗦。不舍,不停。

3.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 —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近代著名学者,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梁启超一生著述达一千

四百万字,在政治活动占去大量时间的情况下,每年平均写作三十九万字,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天才学者。《饮冰室合集》共计148卷。

4.背景链接

本文是梁启超于1922年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演讲。当时作者经历了无数政治风波后退出政坛,赴欧洲考察,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弊端。回国后,立即宣布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正是由于作者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广阔的文化视野,他所阐述的观点才具有深刻的哲理性,闪烁出智慧的光芒,同时也从侧面说明了作者推崇传统文化的缘由。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找学生速读课文,思考下列几个问题:

(1)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交流点拨】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作者围绕中心论点,先后谈了几个问题?

【交流点拨】①有业;②敬业;③乐业。

(3)你认为这几个问题的关系是怎样的?

【交流点拨】有业是前提;敬业是基础;乐业才是最高境界

2.划分文章的结构,并概括每一部分的意思。

【交流点拨】本文开头交代题目来源后就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主体部分分别

论述了“有业” “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性。末段总结全文,简而言

之,敬业就是“责任心”,乐业就是“趣味”,这才是人类合理的生活,再次强调中心论点。可见全文的总体结构是“总一一分一一总”式。

第一部分(第1段):提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8段):论述“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9段):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二)深层探究

组织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文中关于有业、敬业、乐业的论述思考下列问题:

1.“有业之必要”的三个主要论据是什么?

【交流点拨】孔子的两段言论;百丈禅师的故事;作者自己讲的道理: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

2 .阅读2?5段,说说作者是怎样论述“有业”的必要性的。

【交流点拨】作者引用孔子的话和百丈禅师的故事(举例论证), 得

出“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的结论,强调“有业”是做人之本。

3.阅读6?7段,用原文回答,什么叫敬业?为什么要敬业?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交流点拨】敬业:“主一无适便是敬。”即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

4.文章是怎样论述“乐业”的?

【交流点拨】①(身入其中)在工作中寻找快乐。

②(奋斗前去)在奋斗中感受快乐。

③(比较骈进)在竞争中体味快乐。

④(省却烦恼)在投入中享受快乐。

5 .文章第8段中作者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列举了四个原因加以说明,试着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例子。

【交流点拨】例如:居里夫人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几年如一日,非常艰辛与枯燥,但她怀着找到“镭”的梦想,从没有认为这项工作是无聊的,从来没有因为抱怨而想放弃。(其他符合要求的表述也可以)

6.说说本文在论证论点时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举例说明。

(1)“有业之必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交流点拨】引证:弓I用孔子言论。

举例论证:也叫“事实论证”,讲百丈禅师的故事。

反面论证:不是讲“有业”有什么好处,而是讲“无业”有什么

坏处: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 蛀米虫……

(2) “敬业”一节,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交流点拨】引证:弓I 用朱子言论。

道理论证: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

举例论证: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当木匠做桌子和当政治家建共

和国。

(3) “乐业” 一节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交流点拨】道理论证:“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四条理由。

反面论证:天下的第一等苦人、第二等苦人。

引证:孔子的两句话。

四、板书设计

.一、揭示中心"敬业乐业”。(1) 论述“有业”的重 要性。(2?5) 论述“敬业”的重要

性。(6、7) 论述“乐业”的重要 性。(8)

三、用“责任心”和“趣味”勉励人敬业乐

业。(9)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

1 .让学生背诵自己积累的有关敬业与乐业的经典格言

2. 复习导入:伴随着这一句句耐人寻味的名言警句,让我们继 续跟论述敬业

、和乐业的 (2 ?8)

敬业与乐业

重要性。

随梁启超生动有力的笔触开始今天的语文学习。

二、自主学习

(一)语言品析

组织学生朗读或自读课文,互相探讨下列问题:

1.“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 “直捷”和“直接”一样吗?

【交流点拨】直接:不经过中间事物的。意思范围较宽泛。与“间接”相对。直捷:直截了当,似乎比“直接”更“直接”。也写作“直截”。意思范围较窄,只与动作行为相关。也没有与“间接”相对的

2.“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

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 “消化面包的机器”是什么意思?

【交流点拨】不劳而获的人;只会吃饭、不会做事的废物。

3.那为什么不如此说,而用“机器”之喻?

【交流点拨】幽默、风趣,有讽刺意味。

4.“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这句作如下改动可以吗?为什么?

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也是一样在淘神费力,也一样是苦。

【交流点拨】不可。原文是反问句,语气更肯定,气势更强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