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学》
最权威的现代汉语语法书

最权威的现代汉语语法书
现代汉语语法方面的权威书籍包括:
1. 《中国现代语法》:王力先生的作品,商务印书馆出版。
2. 《语法讲义》:朱德熙的作品,商务印书馆出版。
3. 《吕叔湘文集》:吕叔湘的作品,商务印书馆出版。
4.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陆俭明的作品,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5.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的作品,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6. 《汉语语法学》:邢福义的作品,东北师大出版社出版。
此外,《现代汉语描写语法》是张斌倾心创作的著作,并非专门的语法教材,而是语法参考书和资料全集,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杨玉玲的《现代汉语语法答问》也是一部权威著作,采用“一问一答”形式,注重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
这些书籍各有特色,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书籍学习。
现代汉语语法学

在汉语各级语法单位的构成中,无论是语素组成词、 词组成短语,或者词、短语组成句子,基本构造方式 都是相同的,有主谓、动宾、补充、偏正、联合等五 种结构。 复合词跟短语的结构形式基本一致,例如: 偏正式: 单干——单独地干 壁画——墙壁上的画 述宾式: 管家——管理家务 结晶——结成晶体 联合式: 语文——语言文字 答应——回答和应对 主谓式: 性急——性子急躁 地震——大地震动 述补式: 改正——改得正确 说服——说得服帖 不同语言单位也有相同的组合方式,如: 改革 治理整顿 改革开放了
语序的固定性和灵活性: 在汉语语法中强调语序的重要性与固定 性,但汉语语序并非完全固定不变,也 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例:怎么了,你? 下班了,已经。 真不象话,这个人。 这样的变式句在口语中经常出现, 为了强调突出某一部分内容,将常式句 的语序做了变换。
例:①、我||洗了衣服了。 ②、衣服||我洗了。 ③、我||衣服洗了。 对于汉语语序固定与灵活的问题, 语法学界提出应把“语序”与“词序” 区分开来。
练习: 武松打死了老虎。 武松被老虎打死了。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小楷笔不能写大字。 苏州城里有个玄妙观。 三月八日放假半天。 教室里走出几个人。 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美梦。
2) 语气。 3) 口气。 4) 评议性成分。 5) 句型或句式变化。
“三个平面”理论的影响: (一)把语法研究中句法、语义、语用三方面的 因素区分开,有利于分析、解释一些原来复杂 的问题。 王冕七岁死了父亲。 (二)把语法分析中相关的句法、语义、语用等 因素联系起来,推动了汉语语法研究的深入发 展。 他送我一本书。——他把一本书送给我。 他偷我一本书。——*他把一本书偷给我。 客人来了。——来客人了。 小张来了。——*来小张了。
总结展望:当代汉语语法研究正面临着 向动态研究、向多元研究、向解释性 研究、向深层次研究过渡的进程之中, 正加快步伐跟国际语言学界接轨,正 在酝酿产生扎根于汉语语言事实的新 的语法理论。
现代汉语语法学问答题(附模拟试卷)

《现代汉语语法学》问答题1.简述汉语语法的特点。
(1)汉语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一对一的关系。
可以图示如下: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主宾语谓语定语状语(2)汉语句子的构造原则与与词组的构造原则基本上是一致的。
汉语当中,名词没有格的变化,动词又没有人称、数的变化,动词充当谓语里不必跟着主语而变化,这就使得汉语句子的构造原则与词组的构造原则基本上是一致的。
(3)述补结构是具有汉语法特色的句法结构。
第一,这一结构为汉语所有而英语所无的结构。
第二,这一结构是一种强陈述功能结构。
2.简述为什么划类词类在词组层面进行。
(1)汉语中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一对一的关系,因此不能据词同句子成分的关系来划分词类,因此不能把句子当成划分词类的平台。
(2)词组是静态结构单位,词在词组平面的组合要受比句子平面更为严格的制约,从而显示出比较明显的类别。
(3)把词组作为划类词类的平台就是根据词在词组中的功能来划分词类。
3.简述划分词类的依据。
(1)划分词类就是把词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这样一些类别。
以往提出有三个标准:形态、意义、功能。
(2)单纯用形态给词分类,在汉语中行不通,因为汉语少形态,形态缺乏普遍性。
(3)用意义给词分类也行不通,因为意义具有模糊性,把握不住,比如“突然”和“忽然”语法功能大不相同,但意义区别难以弄清楚。
(4)划分词类的依据,从理论上讲只能是词的语法功能,词的语法功能就是词的分布。
因为词类是词与词组合当中体现出来的聚合类,分布就是词的组合能力和聚合能力的具体体现,同时形态只是语法功能的体现,语法功能又是语法意义在形式上的表现。
从操作上讲,也应是语法功能,根据词的分布来判定词类,但形态会以显性形式表明词的类,意义在判定词的同一性上有重要作用,简单地说,词义不同,就是不同的词项;词义相同,则是同一词项。
4.简述句法同构的不同类型。
句法结构是词与词的组合。
句法同构,就是组构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相同。
句法同构根据的标准的宽严不同可以分类四类。
现代汉语语法学

现代汉语语法学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功用语言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语言本体语言是一个有规则的结构体,变动的结构体基本语法知识一、语法单位:语素、词、短语(词组)、句子1.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法单位。
特点:不能被分割为更小的音义结合体。
语素是词的构成单位,有的语素就可以作为一个词来使用,有的语素要和其他语素一起作为词使用。
2.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音义结合体。
特点:能独立使用(与语素相区别);组成词的成分不能独立运用(与短语相区别)3.短语:由词和词按一定的句法规则所组成的能独立运用的音义结合体。
特点:一定能被分割成更小的能独立运用的音义结合体。
功用:组成更复杂的短语;单独成为句子4.句子:语言中前后有较大停顿,伴有一定句调,表示相对完整意义的音义结合体,是最大的语法单位。
特点:一定伴有句调;能表示相对完整的意义,在交际中能成为一个基本的表述单位。
二、两组重要的概念(一)自由与粘着(考察语言单位能否单说而建立的概念)自由:一个音义结合体处于能但说的地位,即能单说成句粘着:一个音义结合体处于绝对不能单说的地位,即绝对不能单独成句自由语素:可以单说或可以独立成句的成词语素粘着语素:不能单说或不能单独成句的语素自由词和粘着词自由短语和粘着短语(二)定位与不定位定位:一个音义结合体跟别的语言成分组合时所处位置固定不定位:一个音义结合体跟别的语言成分组合时所处位置不固定前置定位:可可恨可叹可怜可气老老师老乡老板老虎后置定位:者读者记者作者编者子桌子椅子领子袖子不定位语素:水水土水分水果水手;洪水墨水油水香水路路线路程路标;道路三、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1、我读过《红楼梦》(主谓关系,谓语里面是动宾关系)2、《红楼梦》我读过(主谓关系,谓语里面是主谓关系)语义分析1句:施事:我;受事:《红楼梦》语用分析:话题(topic,主题)表示和强调旧信息,在句子最前面;说明(comment,评论)·句法平面——句法分析(静态分析):对句子进行句法分析,词语与词语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构成一定的句法结构,对句法结构进行分析就是句法分析。
现代汉语语法学案(带答案)

现代汉语语法学案(带答案)《现代汉语语法》学案学习目标课堂环节1、了解现代汉语的构成成分,词语的分类,短语结构类型,句子类型。
2、能正确划分句子成分,灵活掌握并运用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三、自我提升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自我提升检测:指出下列词语的词性:校园繁忙北京三万豁亮诚实中间对于哪里瞻仰战场颓唐夜晚很二分之一斤朵驾驶因为那里正自己坚固起来大伙政治愿意不名词:校园北京中间战场夜晚政治动词:瞻仰驾驶起来愿意形容词:繁忙豁亮诚实颓唐坚固数词:三万二分之一量词:斤朵代词:哪里那里自己大伙副词:很正不介词:对于因为四、合作学习思考题目:1、词和词按照一定的规则可以组成短语,短语是词和词构成的比词大、比句子小的语法单位。
汉语里有许多种短语,主要有几种类型,分别是什么?举例说明。
2、构成句子的词或短语间有一定的语法关系,根据不同的语法关系将句子划分为哪几个成分?要求:1、小组讨论,共同解决,记录员负责记录讨论结果。
(时间:10分钟)。
2、报告员在班级汇报,形式可灵活多变五、展示评价1、词和词按照一定的规则可以组成短语,短语是词和词构成的比词大、比句子小的语法单位。
汉语里有许多种短语,主要有几种类型,分别是什么?举例说明。
词和词组合成短语,主要有七种类型:1)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的短语,词和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合关系,没有轻重主次之分,这种短语称为并列短语。
例如:报纸杂志老师和同学2)偏正短语:是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在它们前头起修饰作用的词组成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是中心语。
定语、状语与中心语的关系,是偏和正的关系。
例如:(我的)老师(快速地)旋转3)动宾短语:有的动词单独使用就可以表达一个明确的意思;有的动词还要在后边带上一个受动词支配的词,组成一个短语,才能表达一个明确的意思,这种短语叫做动宾短语。
其中受动词支配的词是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等。
现代汉语语法

现代汉语语法学之迟辟智美创作第一章1、高名凯《语法理论》,语法也就是语言中的音义结构物各成份之间起着组织作用的结构关系或结构方式.2、语法包括的内容:词法和句法.A、词法既包括词的构成、词的分类以及各类词的形态变动等B、句法包括短语词组的构成,句子的构成成份,句子组合的层次,复句的组合与条理3、语言由语音、辞汇、语法三年夜要素构成.4、语法学就是研究语法的科学.它以语法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科学.5、纪年前第四世纪末班尼尼的《班尼尼语法》,影响最年夜,影响了公元前1世纪的地恩尼-特拉克斯的《希腊语法》.6、19世纪初发生了历史比力语言学.现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的描写语法学理论.结构主义,德-素绪尔对语言的性质提出了三条原则:A、社会性与个别性 B、历时的和共时的 C、组合与聚合7、结构学派有两种,欧洲,美国的开创人——布龙菲尔德,于1933年发表的《语言论》8、外国语法学的研究经历了:A、传统语法B、历史比力法C、新兴的描写语法D、转换生成语法9、中国,清末的马建忠著述《马化文通》问世,才宣告了我国语法学的建立.从《马化文通》迄今,近90年来,中国语法学的发展可以说经历了:A、革创模仿 B、探索革新C、振兴繁荣三个时期.10、革新模仿时期(1898-1936) 马建忠的《马化文通》,是他从“词本位”动身建立语法体系,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完整的语法学著作,为我国语法学奠基了基础.11、口语文的语法著作中最突出、最有影响的和代表性的就是黎锦熙先生的《新著国语文法》,1924年出书以“句本位”来建立新的语法体系.本书是我国第一部口语文著作.12、探索革新时期(1936-1949)王力,《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中国语法纲要》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高名凯,《汉语语法论》13、振兴繁荣时期(1949至今)吕叔湘,朱德湘《语法修辞讲话》.丁生树等八位先生《语法讲话》,改名为《现代汉语语法讲话》14、语法著作影响最年夜的吕叔湘的《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语法讲义》、《语法答问》.第二章、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1、所谓语法形式,就是指语法成份中能够暗示语法意义的声音部份以及声音部份的结构变动和排列次第等形式.2、论述题:语法形式的基本特征?A、这种语法形式不能自力呈现或存在,必需依附其他的语言成份上,自力存在自己不具有任何意义,但说话时当它和另外语言成份结合时,却能结合者添加一定的依附意义,即语法意义.B、哪一种语法形式能够和哪些语言成份相结合,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不能乱套.C、语法还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词法形式:前缀、后缀、中缀、屈折变动有形形式语法形式句子形式:辅助词词法形式:声调、重音无形形式句法形式:词序、语调3 、凡是言语过程中,通过语法形式所发生出来的附加意义或结构意义,这叫语法意义.语法意义不是通过辞汇形成的,而是通过语法形式所发生的一种笼统的非具体的意义.凡研究语法意义的种种学问,就叫语法意义学.4 、论述题:语法意义的基本特征?A、它是由语法形式所发生的一种附加意义,不能脱离语法形式而存在.B、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笼统性,是一种类化意义,跟辞汇意义的个性纷歧样.C、它也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5、语法意义实际上有两种依附性:A、脱离了语言成份这个基础语法形式无所依附,附加意义也就无从发生.B、脱离了语法形式这个物质外壳,语法意义也就不复存在.6、辞汇意义与语法意义的区别?辞汇意义,每一个词都由他特定的具体含义,各各相异,个性很强.语法意义,却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笼统性.7、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关系?两者是对峙的统一体.两者相依为命,相互结合:A、脱离了一定的语法形式,语法意义就无法获得体现,语法意义寓于语法形式中.B、脱离了一定的语法意义,语法形式就形成了没有任何内容的“纯洁形式”,没有丝毫作用,他也就根本没有词存在的需要.两者其实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如,“名词+名词”这一词序排列而形成的语法形式就可构成以下四种分歧的语法关系.A、并列关系:工人农民.B、定中关系:中国人民.C、同位关系:首都北京.D、主谓关系:小王工人.研究语法时必需把两者结合起来.既然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是语法成份中相互对应又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因此,当我们研究语法问题时,就不能把这两者割裂开来,孤立开来,而要把他们联系起来,结合起来,才华找到真正的规律,得出科学的结论.8、他差点没迟到.(没迟到)他差点没同意.(同意了)他差点没吓死.(没死)他喝了三杯酒了.时态语气第三章汉语语法特点1、汉语语法特点汉语缺乏狭义形态汉语缺乏综合性语法范畴汉语词类与句子成份不存在一对一的关系④汉语句子的构造原则与词组的构造原则基本一致的.⑤汉语语序在构成语法关系时具有重要作用.⑥虚词也是汉语句法构成的重要手段之一.2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两年夜部份,从词法的角度,可以分为词法形式学与词法意义两部份,前者为形态学,后者为范畴学.A、所谓形态,就是词法里体现语法意义的那些形式.B、所谓形态学,是研究词法范围内的语法形式的学问.狭义的——构形法形态(词内的曲折变动) C、形态构形法形态,work加s构形;er 构词广义的构词法形态(前缀,后缀,中缀)词的外部形态(补助词,如,着了过)D、形态变动:量词: 村村,家家,户户,天天,年年动词:说说,谈谈,算算,商量商量,写写,合计合计,试论试论形容词:好好,快快,远远儿,高高儿E、不具名词“爸爸”“妈妈”“姐姐”“弟弟”“妹妹”等是叠音构词法,不是形态变动,因重叠后不发生任何语法意义.F、有少数词变调后或念轻音,儿化后会改变词性,是汉语形态变动的一个特色.如,变调:面前→背带(名→动)担→担子(动→名)和气→和诗(形容→动)轻声:自然(形容→副词)练习(名词→动词)陈说(名→动)儿化:盖→盖儿(动→名)画→画儿(动→名)尖→尖儿(形容→名)3、以词法形式为研究对象的叫形态学.以词法意义为研究对象的叫范畴学.4、语法范畴也分为两种性质分歧的类型:是由词的内容曲折变动所表达的语法范畴,属综合范畴,这是狭义的语法范畴.是词的外部形态所表达的语法范畴,属于分析范畴,这是广义的语法范畴.5、综合性的语法范畴有:“性”“数”“格”“人称”“时”“体”“态”“式”等几种.性:阴性(she),阳性(he),中性(it)格:主格(I),所有格(my),宾格(me)体:普通体,进行体,完成体着:举措正在继续进行了: 举措已完成过:举措已经历过例:I am reading.现在时进行体“着”暗示体.我是一名老师.(普通体,一般现在时)6汉语在句法上有一种比力特殊的格式,叫主谓谓语句.如;这棵树叶子很年夜. 这棵树的叶子很年夜.第四章汉语构成句义的因素1、一个句子包括三个部份:一个语言片段前后有较年夜的停顿有一定的句调.6、有词构成句子的过程中,起作用的因素有哪六个?成份词的异同词的词序组合条理④语法结构关系⑤语义结构关系⑥句调7、信息义:言外之意(有一定的语境).如:你好!8、句义:客观意义15、关于词的分类问题1、词类:是指词在语法上的分类,不是逻辑概念的分类.2、词在语法上的分类,是说话时在词与词相组合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类别.3、汉语划分词类的标准;词义句法功能形态标识表记标帜(形态包括狭义形态和广义形态)④词与词的组合能力4、汉语的词分为以下14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拟声词等九类为成份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等四类为非成份词.叹词能自力成句,介于两者之间.5、划分词类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分类与归类对分类标准的要求年夜类与小类④一般与个别⑤兼类问题⑥同音同形词问题第六章、关于主语、宾语问题1、划分主宾语的标准:不能以意义为标准不能纯真以词序为标准主张“把词序与意义结合起来分析”也行欠亨(他们在这里指的意义其实不是与语法形式相对应的语法关系上的意义,而仍然是指意义上的或逻辑上的施受关系,这种语义上的“意义”跟语法形式上的语序是根本谈不上统一与结合的,由于他们是从分歧角度提出的术语.)④应当把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结合起来划分主宾语2、单项选择题.台上有个人.(主语:"台上")戏,我们看完了.(主语:"我们")你的衣服我穿不了.(主语:"你的衣服")④一次客他也没有请过.(主语:"他")⑤早晨刮风,中午下雨.(主语:"中午")⑥这件事儿我认了.(主语:"这件事儿")⑦一次城他也没有进过.(从位置上看,“一次城”很像主语,但从结构关系上看,它跟后面的成份不存在陈说与被陈说的关系,因此,“一次城”被看作是“类主语”)第七章、关于条理分析法及有关问题1、扩展,就是拉长语言单元的长度,使一个语言片段由简单而酿成复杂.2、替换,是在既定的语境里,一个语法形式可用另一个较简单或较复杂的语法形式进行替换,替换后整个组合的结构和功能不变.3、等量替换替换超量替换扩展不等量替换差量替换紧缩4条理分析法:即直接成份分析法,源出于英语.IC是美国描写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提出的.5、条理切分的练习八叔精致的手提包.北京、上海和广州很美丽.(联合关系)(并列关系)你请我吃饭.④从背上吹来的风.⑤从东边飘来一朵白云.⑥父亲的父亲的父亲.⑦一件白色衬衣.6、连动结构的练习骑车去上学.飞快地翻开门跑出去.7、非连续结构一个语段中的两个直接成份之间,拔出另一个不跟这两个直接成份中的任何一个成份发生直接关系的成份,从而使这两个直接成份隔离开来,这种结构叫“非连续结构”.插进去的那个成份叫隔开成份.8、名词解释所谓同模:是指两个长度相同(即词的数目相同)的语法形式,每次切分出来的直接成份一一对应,且长度相同.9广义同构:两个语法形式其基本结构相同的话,就可看作广义同构.三位学生五本新书一包黄色的外国烟. 10、狭义同构:要求两个语法形式长度相同,词的排列次第相同,且词类一一对应,条理构造也相同,相对应的语法形式功能也同.如:一条黄色的鱼. 一包上海的烟. 11、中心词分析法的㈠优点:简明、易于把持有利于归纳句型有利于识别病句⑵局限性:最年夜的毛病,就是不能鲜明地反映句法构成内部的组合条理,而组合条理就是语法的实质.析句时找出中心词,中心词之间有时能搭配,有时不能搭配.分析到单词,词组在句中没有位置,不含语言客观实际.12、条理分析法㈠优点能鲜明地揭示、反映一个语段内部的组合条理,看出语言的结构不是线性的,是由小到年夜一层层的组合起来的.有一惯性条理分析法能更细致地描写语法规则,更多更好的说明汉语的语法事实.㈡局限性:在某些语法事实面前它无能为力从年夜到小层层往下切分,只有分析,没有综合,不容易于归纳句型没有综合、句型不清,对长句子较难于检查出毛病,有时难免会顾此失彼第八章、关于句式的变换问题6、一般说来,形式分歧格式的同义句由下列几个因素造成:两种句式的成份词(即表义的实词)相同成份词的排列次第有所分歧需要时.非成份词(即表语法关系的虚词)可以有所增减④两种分歧的句式表达出来的句义相同或相当,即表达内容不完全一致7、变换,是把它作为一种语法分析手段来看待的.8、所谓变换,可以理解为存在于两种结构分歧的句式之间的依存关系.(朱德熙)9、论述题:句式变换的原则??同一性原则:指具有变换关系的两个句式中相对应的实词或实词性成份,以及这些成份之间的语义关系必需坚持一致,如,"字写在纸上"和“在纸上写字”平行性原则:变换式矩阵里的句子无论在形式上还是语义上,都暗示出平行现象.A、变换以前与变换以后,竖行的句子在形式上和高条理语义上,都暗示出平行现象.B、每一横行左右两行的句子在低条理的语义关系上一致C、所以横行左右两边的句子,高条理的语义关系相同或分歧一致10、句式变换的条件限制语法条件限制语音条件限制语义条件限制11、句式变换理论的意义区别狭义同构分化歧义句(鸡不吃了)深化语法研究(上面说的句式变换,可以用来区别狭义同构和分化歧义句,自然这也是深化语法研究的一个方面.但事实上句式变换的作用还不止与此,它还可以再进一步深化语法研究,揭示出更多更细致的内在规律,让人们对汉语语法的具体规则有更深刻的了解)6、“反对的是他..”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是他反对”或是"他被反对"9、、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1.⑤同一种语法成份,可以有分歧的语义指向语法是一种语言中词语之间相互组合的结构方式和结构关系.2.结构方式,指成份所指的排列方式.结构关系,指成份所指之间的组合关系.第五章人们把这些与谓语发生关系的名词性成份称为“项”,也有人称为“论元”.句子中与谓语相关联的项,组合后往往发生一中以语义关系,有的人就把这种关系称为“格”施事格:举措行为的发出着或状态的主体.授时格:举措行为的接受者.于事格:举措行为的间接对象..)结果格:举措行为所发生的结果.)工具格:举措行为所凭借的工具.小碗.)方位格:举措行为所发生的地方、位置.南.)时间格:举措行为所发生的时间.目的格:举措行为所发生的目的.学.)方式格:举措行为所发生的方式.)原因格:举措行为所发生的原因.)内容格:举措行为活动的内容.事》.)来源格:举措行为发生的来源.资料格:举措行为所凭借的资料.(墙上涂了一层油漆.)致使格:举措行为所使动的对象.(你要系紧鞋带.)价值格:举措行为所需要付出的价格.(她用只鸡蛋换了一勺盐.)条件格:举措行为发生的条件.(有你的支持,我决心办下去.)陪伴格:举措行为发生的陪伴对象.(我陪他走.)关联格:举措行为发生的关联对象.(对这个问题,他发表了很好的意见.)第六章谓词种类零向谓词:是指不能与施事格组合的谓词,语法上往往是无主句.如,下雨了.立秋了.单向谓词:指要与施事格组合,但不与受事格,与事格组合的谓词.如,“走,飞,散步,休息,失业,死,劳动,游泳”等双向谓词:指既与施事格组合,又与受事格组合,不与与事格组合.如,“打,受,赞成,拥护,创,棒”等④三向谓词:指与施事格,受事格,与事格三者同时组合的谓词.如,“给,借,赠,介绍,租,让,问,欠,通知”等第七章与句式相关的语义类别年夜致可分为以下两年夜类七小类:3、静态义:意志静态义和非意志静态义.意志静态义:指句子的举措行为是施事主体自主发出的,如,他正写着信.非意志静态义:指句子的举措行为非施事主体自主发出的.即非自觉的举措行为.如,小张醒了.河水结冰了.位移静态义和非位移静态义.位移静态义:是由表位置移动的动词,有【+位移】语义特征动词.非位移静态义:是由工具【+位移】语义特征的动词(如,穿、坐、看、写等)或者虽是由具有【+位移】语义特征的动词,但不具源点、终点名词项的句式构成的.如,小孩站在门口.现实静态义和非现实静态义4、静态义:暗示人或事物所处的一种状态.如,小王穿戴西装,挺神气的.结果静态义:饭煮糊了.存在静态义:墙上有许多花衣裳.习惯静态义:这种玫瑰花很好,很多.④关系静态义: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同一关系)5、句子成份的语义指向.(非连续成份之间的语义关系)补语的语义指向A前指主语:这个字写错了.三叔被他气走了.B后指主语:小王勒紧裤带.风刮倒了年夜树.C前指介宾:保姆把衣服晒干了.他把饭煮熟了.D指向未呈现的施事:这种酒喝不醉的.E主宾共指:我答对三道题.F与介宾和宾语同时发生关系:小江把床单叠成了三角形.G指向整个:“主+述+宾”结构.如,他们踢完了球.状语的语义指向定语的语义指向6、语义结构和语法结构的关系语义对语法结构的决定性语法结构对语义的强制性语义结构与语法结构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7、内容决定形式语义决定着句型或句式语义容量几多,决定句式的长短与单、复句的组合.语义的容量几多跟句子结构的长短成正比例.语义内容的逻辑法式决定着句式组织的变动手段.如,主语相同时可以承前或蒙后省略;主语分歧时也可以承前宾、前状或前定而省略.8、语法结构对语义的强制性句式结构要为语义内容服务,但这不即是说句法结构只能消极地反映语义内容,适应语义内容.相反,语法结构在服务于语义内容的同时又反作用于语义内容,可以对语义起一种强制性的作用句法结构不单对某一位置的语义有强制性作用,有些甚至还可以通过某一格式发生一些附加意义,使同一个词在语义上发生许多细微的分歧.9、语义结构与语法结构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同一种句法成份可以暗示多种语义内容同一种语义成份又可以充任多种句法成份同一句义,可以用几种分歧的句法形式来表达④同一句子,可以暗示出几种分歧的句义C、关于歧义句问题3、一个语言片段可以作两种或多种理解,即它含的意义不止一个,我们就把这种现象叫歧义句,也叫多义句.条理组合分歧造成的歧义句语法关系分歧造成的歧义句语义关系分歧造成的歧义句4、因语义结构关系(如,施事、受事、与事、工具、结果、方位、时间等)分歧而发生的歧义句与其它因素而发生的歧义句有一个根天职歧之处,就在于这类狭义同构的句子结构里面都存在一个身份特殊的词语,我们把它叫“多语义词语”根据某一具体的歧义句例可以填出许多类例句子,从而形成一个矩阵.上述歧义句除与特定的句式相关外,还要受到句式中起关键作用的动词与名词的相互制约.。
中文语法最好的书

知识创造未来
中文语法最好的书
《现代汉语语法》是中文语法学习的最佳参考书。
本书是由高绍达、李文明、李宏志等多位著名语言学家编写,是一本系统全面、讲解详细、内容翔实的中文语法学习书籍。
本书共分为21章,涵盖了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句法和语义等各个方面。
在每一章节中,作者都详细阐述了汉语语法规则和相关知识点,通过大量的例子和分析,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汉语语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此外,《现代汉语语法》还注重围绕实际应用展开讲解,针对实际语言使用情况提供了许多实用的语法知识。
例如在第五章中,作者讲解了汉语的“叠词”现象,从音、义两方面详细介绍了叠词的构成和使用规律。
在第十七章中,书中还对汉语的动词短语和介词短语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讲解,帮助读者理解这两种短语在句子中的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现代汉语语法》是一本详实而全面的中文语法学习参考书。
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的语法规则和使用方法,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中文表达水平,为汉语学习者提供了一份有价值的指南。
1 / 1。
现代汉语专题教学大纲 (现代汉语语法学) 一教学目的 “现代汉语语法

现代汉语专题教学大纲(现代汉语语法学)一、教学目的“现代汉语语法学”是高等师范学院校中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它的任务是,在马克思主义语言学理论指导下,讲授现代汉语语法的系统基础知识和理论,以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语法的能力,为从事语法学习和中学语文教学工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要求第一章,掌握好一些语法及语法学史的基本常识。
第二章,掌握好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概念以及二者的关系。
第三章,掌握好汉语语法的特点。
第四章,掌握好影响句义的因素。
第五章,掌握好划分词类的标准及方法,能正确地判断词性并说明理由。
第六章,掌握好主语、宾语、谓语的划分方法,并能够正确地划分层次。
第八章,掌握好变换的基本理论,并能够正确地进行一些简单的变换。
第九章,掌握好语义格和语义指向,并能够进行正确的判断。
第十章,掌握好歧义的类型、原因以及歧义的分化方法。
三、教学原则1、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要贯彻执行国家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及法令,加强规范化观念。
2、教学中必须贯彻讲练结合的原则,把握重点和难点,精讲多练。
同时注意对本课知识的综合运用。
把知识变为技术能才达到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应用现代汉语语法的能力的要求。
四、学时安排本课面授时数为三天,21课时,第一天,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
第二天,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
第三天,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
五、教学内容第一章语法和语法学一、语法的定义语法就是一种语言中词语之间相互组合的结构方式和结构关系。
比如:二、语法学的简史1、外国语法学的研究有20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传统语法、历史比较语法、新兴的描写语法(结构主义)和转换生成语等四个阶段。
2、中国语法学的历史。
我国语言学在古代很发达,主要集中研究训诂、音韵、文字,语法学的系统研究较晚,从清未至今才100多年。
中国语法学的发展经历了草创模仿——探索革新——振兴繁荣等三个历史的时期。
第二章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一、语法形式1、语法形式及语法形式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语法学一、名词解释1、向心结构:一个句法结构s由a和b构成,如果a或b的功能同s的整体功能相同,那么a或b就叫做s的核心,有核心的句法结构就叫做向心结构。
2、直接成分:一个句法结构s,如果由a和b两个成分直接构成,那么a和b就叫做句法结构s的直接成分,a和b则互为直接成分。
或:对一个句法结构s进行切分,得到两个构成成分a和b,那么a和b就叫做句法结构s的直接成分,a和b则互为直接成分。
3、狭义同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法结构,如果满足如下两个条件①同模。
②相对应的成分的功能都相同。
那么它们狭义同构。
4、语义特征:一组词或一类词共有的,同特定的句法结构的语义具有语义兼容关系的语义成分叫做这组词或这类词的语义特征。
5、语义指向:句法结构中具有一定方向性和一定目标的语义联系。
6、区别词:属于实词中的饰词部分的词类,只能充当定语修饰名词,同结构助词“的”构成“的”字结构的词类。
7、变换:句法结构之间的依存关系,即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关系也指把具有依存关系的句法结构联系起来的过程。
8、异类同构: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法结构满足如下条件:①核心的功能相同;②它们的推导式有部分对应关系。
那么这些句法结构异类同构。
9、语义属性:定中结构中的定语所表示的语义,这是以名词为主体而确定的语义性质,包括形态属性、质料属性、数量属性、来源属性等等。
10、语义格:以谓语动词为中心,根据句子中的其他成分同谓语动词的语义联系而确定的成分性质及其类别。
如施事格、受事格、工具格。
二、简答题1、如何理解词组是划分词类的操作平台。
答:①由于汉语的词多功能,词同句子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所以汉语不能根据词同句子成分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不能把句子层面作为划分词类的操作平台。
②词组是静态的结构单位,词在词组平面的组合要受到比句子平面较为严格的制约,从而显示出比较明显的类的区别。
③把词组作为划分词类的操作平台,就是根据词在词组中的分布(即词的功能)划分词类。
2、举例说明陈述形态转化为指称形态的常用语法手段。
答:把陈述形态转化为指称形态,常用的语法手段有:①在陈述形态后面加上名词性后加成分。
如:傻-傻子、尖-尖子、盖-盖儿、吃-吃头②加上结构助词“的”“所”“者”如:吃-吃的、红-红的、记-记者、见-所见③把陈述形态置于主语或宾语位置上。
如:诚实是一种美德。
3、为什么汉语语法特点的研究在汉语语法研究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答:一个事情区别于另一个事物是由其自身的特点决定的,汉语区别于英语、日语也是由汉语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探求事物的发生、发展的规律,探求事物的特点。
我们研究汉语语法的目的,就是要揭示汉语语法的形式与意义的对应关系,揭示出汉语语法的特点,找到了汉语语法的特点。
我们才能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汉语语法系统,否则,就只能跟在别人后面,模仿国外某种语言的语法,削汉语语言事实之足适国外某种语法史。
4、运用比较方法来探求汉语语法的特点,科学的做法应该是运用比较方法,而选择英语作为比较对象原因是?答:第一、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在语言类型上属于孤立语,英语则属于印欧语系,在语言类型上属于屈折语。
第二、汉语是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而英语则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5、现代汉语语法特点。
答:一、汉语的词类同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而且复杂的一对多和多对一的关系。
因此,汉语词类的划分不宜在句子这一层面操作。
短语是静态的语法单位,而不像句子那样是动态的语法单位。
在短语这样的静态单位中,词语的组合及其功能的显现基本不受语用因素的影响。
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出词语的分布状况。
在短语中,词语的组合更能体现出词语的功能和组合规则。
更能清楚地显示汉语句法结构的基本关系和基本类型。
因此,在静态的短语层面划分汉语的词类要比在动态的句子层面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6、划分词类的依据。
答:划分词类的依据只能是词的功能。
①从形态和功能的关系看。
②从词的组合关系来看。
③从词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的关系来看。
7、实词与虚词的区别?答:①实词可以充当句法成分,虚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只能帮助实词组合,或者表示某种语法意义、标记语义成分。
②从总的情况来看,实词是开放的类,是难以列举的,虚词是封闭的类。
其成员基本上是可以全部列举的。
③实词一般是不定位的,在句法结构中的位置是可变的,虚词一般是定位的,在句法结构中的位置基本上是固定的。
④实词既有词汇意义,也有语法意义,虚词只有语法意义没有词汇意义。
8、实词根据能否做中心语,分为核词和饰词两大类,他们的区别?答:核词既可以做中心语成分也可以做修饰语。
饰词一般不能做中心语成分只能做修饰语。
9、什么是语法形式呢?答:语法形式是具体语言里分析出来的成分或组合,或者说语法形式是词、词组和句子的形式的总和,语法形式包括有形的语法形式和无形形式。
10、有形的语法形式的结构因素。
答:①语序②停顿③轻重音④重叠⑤虚词⑥语调⑦形态变化⑧语法关系11、无形的语法形式的构成因素①词类②层次③可能有的变换形式12、层次分析的优点?答:第一,层次分析可以从音段、词、短语,单句到复句一以贯之它的使用范围要比中心词分析法的范围大得多。
第二,在分析句子的时候,层次关系和结构关系都明确而清楚。
第三,层次分析可以揭示结构形式相同,但层次结构不同的句法结构的特点。
第四,可以分化内部层次构法不同而形成的歧义结构。
13、层次分析的不足?答:第一,层次分析只能揭示句法结构的构造层次和直接成分之间的语法结构关系,但不能揭示句法结构的语义联系和间接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
第二,对于由语义关系不同而造成的狭义同构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其他歧义结构,层次分析也无能为力。
14、变换分析的作用?答:①给句法结构分类定性;②变换分析可以使语法规则精密化;③通过变换分析,可以揭示间接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④变换分析可以分化狭义同构的歧义结构。
15、实词的概念义?答:实词一般都表示概念,具有概念义,也叫做理性意义、逻辑意义等,是实词意义的核心。
实词的指称功能主要是靠它的概念义来实现的,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一个是从外延的角度,一个是从内涵的角度。
从概念的外延的角度所理解的概念义可以称为概念的外延义;从概念的内涵的角度所理解的概念义可以称为概念的内涵义。
16、汉语里判断一个成分的语法性质是根据什么因素?答:①语序和位置;②与之组合的成分的性质和关系;③充当的句子成分的性质。
三、论述题1、举例说明层次分析的三原则答:从理论上说,一个句法结构如果N个词,那么就有N-1可能的切分。
从各种可能有的切分中选择出正确的切分,排除不合理的切分,就要遵守层次切分的原则。
层次切分的原则有三条:功能原则、意义原则、结构原则。
①功能原则:功能原则指的是对一个句法结构进行切分,切分出来的直接成分要能够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进行组合。
例如:我有书。
不能切分为“我有/书”。
因为汉语中没有主语结构带宾语的组合规则。
②意义原则,意义原则指的是:a、切分出来的直接成分要有意义;b、切分出来的直接成分的意义要符合被切分结构的原意。
例如:苹果绿/的裙子×;苹果/绿的裙子×;苹果绿的/裙子√③结构原则:结构原则指的是:对一个句法结构进行切分得到的直接成分应该是语言中允许有,并且被切分的句法结构中也允许有的结构体。
2、为什么说划分词类的标准只能是词的语法功能?答:(1)以往提出的划分词类的标准有三个:意义标准、形态标准、功能标准。
(2)用意义作标准。
第一是没有普遍性,不能贯彻到底。
例如:意义标准对虚词就不适合。
其次,即使能够根据意义标准把词分成不同的类别,但是这样的意义类别对归纳词语的组合规则没有意义。
例如:哈欠、喷涕、红、红色这样的类别。
(3)用形态做标准:第一也是没有普遍性,不能贯彻到底。
虚词没有形态变化,不能按形态变化分类;其次,形态因素对于语言来说不是必有的,有的语言有形态变化,有的语言没有形态变化,形态标准没有普遍意义。
(4)划分词类的依据只能是词的功能,即根据词在句法结构中的分布。
A、从词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来看,任何语言的词和词之间总是存在着二维关系,这就是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例如:组合关系聚才吃了两个苹果合只买了三只香蕉关刚招过四位研究生系 A B C D词和词按一定的功能和规则构成句法结构,这体现了词与词之间的组合关系,也体现了词的组合功能(语法功能)句法结构是词的组合物,也是词的组合关系的产物。
把同一组合关系里处于相同语法位置(或说有相同的语法分布)的词归为一类(如上面的A、B、C、D)等,这体现了词的聚合关系和聚合功能,具有相同的语法功能的词总是聚合成关,供组合选择词类就是词的功能的聚合体。
词的聚合关系总是以词的组合关系为前提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词类确实是根据词在句法结构中所起的作用(亦语法功能)聚合而成的类别。
因此,划分词类当然应该以词的语法功能为依据。
B、从形态和功能的关系来看。
有形态变化的语言根据形态变化来划分词类,但是从本质上来看,形态是功能的表现形式,功能决定形态变化,根据形态划分词类实质上就是根据功能划分词类。
C、从词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的关系来看。
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划分出来的词类,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在意义上也有一定的共同点,即有共同的语法意义。
例如名词基本上表示人和事物、动词基本上表示动作行为、存在变化、形容词基本上表示性质状态等。
可见词的语法功能同语法意义并不矛盾。
总之,从上述三个方面看,划分词类的标准只能是词的语法功能。
3、现代汉语语法有哪些主要的、关乎全局的特点?试阐述之。
答:同印欧语相比较,现代汉语语法主要的、关乎全局的特点主要有两条:(1)汉语的词类具有多功能的特点,词类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由于汉语词类的多功能,造成了一系列的后效,例如名词谓语句,动词、形容词做主语和宾语,名词做定语,动词做定语,形容词做谓语,等等。
在句法分布上形成了同英语大不相同的局面。
(2)词组的构造同句子的构造基本上是同一套原则。
这一点突出表现在主谓词组上,主谓词组同其他词组的地位一样,也可以充当各种句法成分,特别是可以充当谓语,构成主谓谓语句,这就决定了汉语的语言类型学的定位:汉语是“主-谓-宾”句式和“主-主-谓”句式互相匹配的语言。
同时,汉语语法就可以在词组平面进行描述、刻画,形成以词组为基点的词组本位语法体系。
这是同以句子为基点的英语语法有重大区别的语法体系。
4、对于列三组句法结构上行变换分析,然后提取其中动词的语义特征。
A组B组C组他送了一本词典给小王。
他偷了一份情报给敌人。
他刻了一个图章给小王。
他卖了一件衣服给小王。
他要了一些白药给小王。
他画了一幅画给小王。
他还了一百元给小王。
他取了一笔钱给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