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伦改革知识点总结(优.选)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梭伦改革课标内容要求:(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知识要点:一、梭伦改革的背景:1、政治:雅典城邦国家产生(公元前9~前8世纪)——设立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贵族制国家确立(公元前8~前6世纪)——贵族专权而平民无权2、经济发展农工商业以及贸易得到发展3、阶级变化:工商业奴隶主形成,公民内部斗争激烈:“山地派”、“平原派”、“海岸派”4、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雅典贵族与平民长期斗争的结果二、梭伦改革:1、内容:“颁布解负令”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恢复公民大会权力、建立“四百人会议”设立公民陪审法庭、鼓励发展农工商业2、特点:奠定民主政治基础、促进工商业发展三、梭伦改革的评价1、历史意义:改革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克里斯梯尼改革促进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得以最终确立2、历史局限:贵族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绝对优势,下层平民未享有充分的权利氏族制度残余及贵族拥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未得以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政局动荡不安第二单元商鞅变法课标内容要求:(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知识要点:一、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2、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变化——私田增多出现新的封建剥削方式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3、阶级基础:阶级关系的变化——新的阶级形成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4、社会条件: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频繁、思想繁荣、各国竞相改革变法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二、商鞅变法内容:1、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2、政治改革:奖励军功、建立二十等爵制;加强集权、普遍推行县制、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制定连坐法3、文化风俗改革:“燔诗书、明法令”;改革社会风尚习俗、父子分居、一夫一妻三、评价:秦国强盛、意义深远1、作用:废除旧制度,创建新制度;促使秦国成为当时先进的国家,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2、表现经济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梭伦改革单元学习总结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梭伦改革单元学习总结新人教版选修1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单元学习总结新人教版选修1一、梭伦改革成功的原因梭伦改革的成功并非偶然,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表现如下:二、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1.积极方面(1)梭伦改革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为雅典实行民主政治奠定了经济基础。

(2)梭伦改革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2.消极方面(1)下层公民没有享有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权利。

(2)氏族制度和贵族势力仍然存在。

(3)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三、全面认识雅典的民主政治1.形成条件(1)雅典民主政治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雅典实行民主政治的根本目的是把城邦公民最大限度地凝聚起来,以在城邦间的激烈竞争中保持独立,对外则是夺取异邦的财富和奴隶。

(2)雅典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体制的产物。

公民集体中的大多数是小农和小作坊主,他们同时也是军队的支柱,出身等级高的官吏必须重视他们的情绪和呼声。

2.内容(1)雅典城邦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公民大会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是雅典城邦民意普遍表达和集中的最高形式。

(2)官吏产生的途径:官吏从全体公民中选举产生,在克利斯提尼改革后,官吏选拔也可通过抽签方式进行,任职资格无财产的限制,一切职位个人不得连任,任期短。

监督官吏制度:陶片放逐法是全体雅典公民对高级官吏进行控制和监督的重要手段。

3.主要特征(1)重视和强调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责任感。

(2)体现小国寡民的特色。

(3)否定血缘关系,以财产和地域关系取代血缘关系作为实施民主政治的基础。

(4)真正享有民主的只是少数人。

4.缺陷雅典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

妇女无政治权利可言,广大奴隶受到压迫,公民权对于居住在雅典的外邦人来说遥不可及。

此外,下层公民为生活奔波劳碌,常常无暇顾及城邦的政治生活,其政治权利也形同虚设。

5.实质雅典城邦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专政,因此雅典民主实际上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不是全社会所有人的民主。

【例题】(2012·江苏单科·24A)梭伦“采取曾是最优良的立法,拯救国家”,对后世影响深远。

【推荐下载】高二年级历史下册梭伦改革知识点最新学年

【推荐下载】高二年级历史下册梭伦改革知识点最新学年

[键入文字]
高二年级历史下册梭伦改革知识点最新学年
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

为大家推荐了高二年级历史下册梭伦改革知识点,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改革的背景:
 (一)梭伦改革是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雅典的贵族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了贵族政治面临严重危机根本原因
 体现在:1、平民与贵族矛盾的激化
 (1)原因:A、政治上,贵族掌权(执政官、长老会议),平民政治权力太少(公民大会)
 B、经济上,贵族掌握大部分财富,平民处境不断恶化,许多平民沦为债务奴隶,六一汉是典型代表。

 2.工商业奴隶主阶层与贵族之间尖锐的矛盾
 原因:公元前8世纪以后,铁农具的使用,农业生产力提高,手工业取得较大进步,推动了工商业贸易日趋繁荣,部分公民成为工商业奴隶主,他们有钱无权,受到贵族歧视,展开要求分享政治权利的斗争。

1。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知识点总结整理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知识点总结整理

高中历史选修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归纳与总结学校:班级:姓名:1.改革是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它与历史的发展相始终。

2.改革的共同特点: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3.改革中历史人物的作用:“时势造英雄,英雄促时势”4.改革的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5.改革的两大类型:一是调整统治政策,实现富国强兵即调整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

二是促进新旧社会制度转变即变革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

6.改革的成败:不看改革者个人结局如何,而看改革所产生的积极历史作用是否得以维持。

7.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根本因素、前提);改革派和保守派的力量对比,即改革的时机是否成熟。

(一)古今中外重大改革的分类:1.奴隶社会的改革:梭伦改革2.封建性质的改革(1)确立封建制度:商鞅变法(2)挽救危机、自我完善:王安石变法、阿里改革(3)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孝文帝改革3.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1)思想文化领域: 欧洲的宗教改革(2)确立资本主义: 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戊戌变法(二)古今中外重大改革的背景归纳(目的)1.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统治危机严重(缓和矛盾、挽救危机、维护统治)2.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改弦更张、移风易俗、解放思想)3.民族危机严重(救亡图存)(三)古今中外重大改革的成败原因归纳1.成功: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欧洲宗教改革、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2.失败: 王安石变法、阿里改革、戊戌变法3.成功改革的共同原因:(1)改革本身顺应时代潮流——根本原因(2)改革领导者的杰出才干和灵活决策(3)改革者的坚定意志和强硬手段4.失败改革的共同原因:(1)改革的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改革者本身的局限(2)反对势力的强大第一单元梭伦改革知识框架背景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之间尖锐矛盾表现:(1)政治上,贵族占据首席执政官等重要职位,平民无实际权力。

【推荐下载】高二历史知识点:梭伦改革

【推荐下载】高二历史知识点:梭伦改革

[键入文字]
高二历史知识点:梭伦改革
高二历史知识点:梭伦改革
 广大同学要想顺利通过高考,接受更好的高等教育,就要做好考试前的复习准备。

为大家整理了高二历史知识点:梭伦改革,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改革的背景:
 (一)梭伦改革是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雅典的贵族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了贵族政治面临严重危机根本原因
 体现在:1、平民与贵族矛盾的激化
 (1)原因:A、政治上,贵族掌权(执政官、长老会议),平民政治权力太少(公民大会)
 B、经济上,贵族掌握大部分财富,平民处境不断恶化,许多平民沦为债务奴隶,六一汉是典型代表。

 2.工商业奴隶主阶层与贵族之间尖锐的矛盾
 原因:公元前8世纪以后,铁农具的使用,农业生产力提高,手工业取得较大进步,推动了工商业贸易日趋繁荣,部分公民成为工商业奴隶主,他们有钱无权,受到贵族歧视,展开要求分享政治权利的斗争。

1。

第1课梭伦改革

第1课梭伦改革

多少的规定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政权并未完全转移到雅典人民手中。

【问题发现】※课堂笔记※知识点一:梭伦改革的必要性【方法指导】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要从国内、国际两个面,政治、经济、思想、社会四个点着手。

【知识归纳】梭伦改革的必要性L政治:阶级矛盾尖锐,新兴工商业奴隶主阶级崛起,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2 .经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手工业的发展以及工商业的繁荣为改革奠定了经济基础。

3 .思想:雅典传统的民主公平公正思想的影响和深入。

4 .社会:平民与贵族之间矛盾尖锐,造成雅典社会动荡,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

5 .国际:雅典周围城邦的崛起,沉重打击了雅典赖以为生的海上贸易,民族危机加剧。

【典例剖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前7世纪,希腊工商业持续发展,希腊商队的足迹东至黑海沿岸,西到伊比利亚半岛。

材料二阅读梭伦的诗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有的因故卖身,有的为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不复说家乡的亚狄加语言,远方漂泊,也有的惨遭奴隶的卑贱境遇,即使就在家乡,也在主人的怒气之下发抖,我都使他人获得解放!(1)材料一反映了雅典怎样的经济状况?对雅典阶级关系的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①工商业发展,商业贸易日趋繁荣。

②工商业发展使工商业奴隶主阶级形成。

(2)材料二反映了雅典哪一阶层的什么状况?许多平民因欠债沦为贵族的债务奴隶或被卖到外邦做奴隶。

(3)结合上述两则材料和雅典阶级关系变化的状况,分析其对雅典政局的影响?平民处境不断恶化,工商业奴隶主阶级兴起,两者对贵族专权不满,雅典社会矛盾不断激化,贵族政治面临严重危机。

知识点二: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方法指导】分析改革措施要注意将其按照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并结合改革背景理解措施主要解决的问题。

【知识归纳】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L政治方面(两点):(1)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2)改革国家政治机构2.经济方面(两点):(1)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

梭伦改革知识点总结

梭伦改革知识点总结

【梭伦改革知识点】一、梭伦改革的背景:1、政治:雅典城邦国家产生(公元前9~前8世纪)——设立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贵族制国家确立(公元前8~前6世纪)——贵族专权而平民无权的矛盾尖锐2、经济发展:农工商业以及贸易得到发展3、阶级变化:工商业奴隶主形成,公民内部斗争激烈:“山地派”、“平原派”、“海岸派”4、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雅典贵族与平民长期斗争的结果【探究】梭伦改革的背景?客观:1)社会矛盾尖锐:平民与贵族的矛盾(主要矛盾)、贵族与工商业奴隶主的矛盾。

根本原因2)基伦暴动和德拉古立法未能解决雅典社会的复杂矛盾。

内因3)公元前600年左右,萨拉米危机。

导火线和直接原因主观: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探究】《德拉古法典》(公元前621年由德拉古编定)的特点?特点:⑴突出特点是严刑峻法。

⑵是雅典第一部成文法。

⑶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联系】1、梭伦改革的目的。

1)直接目的:消除社会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

2)根本目的:振兴城邦,维护奴隶主统治。

2、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经历的四步(了解)从君主制到贵族制,为向民主制的演化准备了条件.梭伦改革将国家引向民主的轨道.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终在雅典确立民主制.伯里克利改革民主政治进一步完善.二、梭伦改革:①从保护平民财产和人身权利出发,颁布解负令;②从维护工商业奴隶主利益出发,确立财产等级制度;③从建设国家政体需要出发,建立四百人会议(但是第四等级没有当选资格);④从发展奴隶制商品经济的目的出发,鼓励发展农业工商业。

2、特点:折中、中庸性3、性质:奴隶主性质的改革(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三、梭伦改革的评价1、历史意义:①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②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③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④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

总之,其改革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2、历史局限:贵族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绝对优势,下层平民未享有充分的权利氏族制度残余及贵族拥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未得以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政局动荡不安产生局限的原因:中庸的原则导致改革的不彻底。

梭伦改革知识点总结

梭伦改革知识点总结

梭伦改革知识点总结一、梭伦改革的历史背景梭伦改革得名于20世纪初期的法国教育家埃米尔·梭伦,他是现代教育学的奠基人之一。

梭伦认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应该成为教育的中心,并且是一种自由的、个性化的过程。

梭伦改革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兴起的,它试图打破传统教育的僵化模式,推动学校教育向个性化、全面发展的方向转变。

二、梭伦改革的核心理念1. 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是梭伦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

梭伦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才能和特点,因此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来安排课程和教学活动。

个性化教育追求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

2. 自由教育梭伦主张取消传统的强制教育模式,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和自由度。

他认为学习应该是一种愉快的体验,而不是一种苦差使,因此学校应该创造出一个充满自由、快乐和探究的环境,让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中发展自己的兴趣和能力。

3. 实践教育梭伦改革强调实践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学生通过参与实际的社会活动和工作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

因此,梭伦改革倡导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梭伦改革的具体实践1. 课程改革梭伦改革推动了课程内容的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课程设置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注重学科知识的整合和应用。

此外,梭伦改革倡导了跨学科教学的实践,鼓励教师在课程设计中融入不同学科的内容,帮助学生建立更全面的知识体系。

2. 教学方法改革梭伦改革提倡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探究式学习、项目学习等,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合作。

此外,梭伦改革还倡导了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设计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

3. 学校管理改革梭伦改革对学校管理体制也提出了挑战,它呼吁学校要更加注重个性化、民主化的管理方式,关注学生和教师的意见和需求,打破传统的行政化管理模式。

4. 评估改革梭伦改革强调评价应该是关于学生发展、进步和个性发展的,而不是以分数和排名为中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梭伦改革知识点】
一、梭伦改革的背景:
1、政治:
雅典城邦国家产生(公元前9~前8世纪)——设立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
贵族制国家确立(公元前8~前6世纪)——贵族专权而平民无权
的矛盾尖锐
2、经济发展:农工商业以及贸易得到发展
3、阶级变化:工商业奴隶主形成,公民内部斗争激烈:“山地派”、“平原派”、“海岸派”
4、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雅典贵族与平民长期斗争的结果
【探究】梭伦改革的背景?
客观:
1)社会矛盾尖锐:平民与贵族的矛盾(主要矛盾)、贵族与工商业奴隶主的矛盾。

根本原因2)基伦暴动和德拉古立法未能解决雅典社会的复杂矛盾。

内因
3)公元前600年左右,萨拉米危机。

导火线和直接原因
主观: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
【探究】《德拉古法典》(公元前621年由德拉古编定)的特点?
特点:⑴突出特点是严刑峻法。

⑵是雅典第一部成文法。

⑶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联系】1、梭伦改革的目的。

1)直接目的:消除社会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

2)根本目的:振兴城邦,维护奴隶主统治。

2、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经历的四步(了解)
从君主制到贵族制,为向民主制的演化准备了条件.
梭伦改革将国家引向民主的轨道.
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终在雅典确立民主制.
伯里克利改革民主政治进一步完善.
二、梭伦改革:
①从保护平民财产和人身权利出发,颁布解负令;
②从维护工商业奴隶主利益出发,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③从建设国家政体需要出发,建立四百人会议(但是第四等级没有当选资格);
④从发展奴隶制商品经济的目的出发,鼓励发展农业工商业。

2、特点:折中、中庸性
3、性质:奴隶主性质的改革(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三、梭伦改革的评价
1、历史意义:①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②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③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④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

总之,其改革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2、历史局限:贵族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绝对优势,下层平民未享有充分的权利
氏族制度残余及贵族拥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
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未得以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政局动荡不安产生局限的原因:中庸的原则导致改革的不彻底。

【梭伦改革与克利斯提尼改革在内容上的本质相同点与意义】(了解)
梭伦改革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进一步打击氏族制度残余,氏族制度是按血缘来维护的,也就是说梭伦改革直接否定了血缘关系。

克利斯提尼实行改革,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也直接打破了血缘关系。

综上可知,两者改革都从根本上打击了血缘关系。

它大大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