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优秀教案8

合集下载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教案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教案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通过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对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的思考。

3.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情节的解读:让学生通过阅读故事,理解并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能够简单描述故事的内容。

2. 角色分析:分析故事中的主要角色——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理解其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3. 主题思考: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寓意,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特点,不应轻易放弃自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能够简单描述故事的内容。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寓意,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特点,不应轻易放弃自己。

四、教学方法:1. 阅读理解:通过让学生阅读故事,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寓意,培养学生对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的思考。

3. 欣赏与评价:通过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故事的话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故事,理解并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能够简单描述故事的内容。

3. 角色分析:分析故事中的主要角色——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理解其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寓意,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特点,不应轻易放弃自己。

5. 欣赏与评价:让学生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7. 作业布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写一篇关于故事的读后感。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讨论和学生的读后感,评估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通过学生的读后感,评估学生对故事主题的思考和自我认知的程度。

3. 通过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七、教学资源:1. 故事文本:《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的原文或改编文本。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优秀教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优秀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优秀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优秀教案第【1】篇〗《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囊、羡、殷”等8个生字,会认读“露、角、啊、哄、唉”5个多音字,会写“段、俩、练”等13个字。

2.默读课文,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词语。

3.结合文中描写“我”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说说在排练节目和演出时,“我”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变化。

4.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我”的演出是否真的窝囊,可以怎么开导“我”。

教学重点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词语。

教学难点结合课文中描写“我”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说说在排练节目和演出时,“我”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变化。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激趣导入1.板书课题:一只的大老虎2.我们先来看两张,看看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老虎?(威武、凶猛、威风)3.老虎在我们眼里是那么的威武,可是本文中有一只大老虎,他是什么样的呢?(师补全题目)看到这个词语,你一定觉得奇怪,“窝囊”的老虎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课件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请学生汇报预习认读生字的情况。

2.本文的课题是《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之所以让作者遗憾、自责的是表演时没有练会的一个动作——豁虎跳,我猜好多同学不知道它什么意思吧?我们先来理解一下这个词语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线索1.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提醒:概括一件事时要抓住主要人物、事件、结果,可以用上课文中的关键词。

2.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写了哪些事?四、细读课文,体会“我”的心理变化理清了课文的写作顺序,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这节课,老师将带领大家学习一种特异功能。

想知道是什么吗?告诉你吧,就是“读心术,今天的“读心术”,我们读谁呢?就读《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中的“我”。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读准轻声词语,正确认识多音字。

重点指导写好“挖”字。

2.在不理解的地方或体会较深刻的地方作批注。

3.默读课文,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加以理解体会。

教学重点: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加以理解体会。

教学难点: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

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加以理解体会。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板书题目,激趣导入1.(出示老虎的图片)看到“大老虎”三个字,你的印象是什么?(生自由补充:凶猛、威风……)有关老虎的俗语,大家来读一读。

2.今天我们要接触到的却是一只完全不一样的老虎(师补全板书题目: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师简要解释“窝囊”的意思。

(没有本事的意识)你有什么疑问?在题目旁边作批注了吗?这只窝囊的老虎会给我们带来怎样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快速默读一遍课文。

图片二、检查预习过渡:要理解课文,首先要读通课文。

课前大家都进行了认真的预习,我来考考你们,准备好了吗?敢不敢接受挑战?【好,自信!】1. 读好易读错的词语。

2. 多音字。

“角、着、露、哄”3.读好轻声字。

课件出示轻声字“窝囊糨糊亏得窟窿比划将就打瞌睡”师相机正音,生齐读。

4. 读好几个成语。

三、默读课文,了解故事,并在不理解的地方做批注。

过渡:字词掌握好了,相信对课文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老师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

你们在自读课文时,如果遇到了疑问或特别有感受的词句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对,作批注】接下来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在有疑问或感受比较深刻的地方作批注,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师提示:先不着急读课文,想想怎么在有疑问或感受比较深刻的地方作批注呢?师谈话:回顾第二单元,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并写在空白处,这就是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出示图片讲解);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在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做点批注。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教案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教案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一、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1.2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1.3 通过故事,让学生学会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2.1 故事梗概:《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讲述了一只大老虎,因为自己的外貌和能力与其他老虎不同,而感到自卑和窝囊。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困境后,这只大老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自信心,成为了一只勇敢的虎。

2.2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故事的主题思想和寓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2.3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体会到自我价值和自信心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故事的情节和背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故事的基本内容。

3.2 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从故事中找到自我价值和自信心的重要性。

3.3 实践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故事中的情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四、教学步骤4.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故事的背景和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

4.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故事的情节和内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

4.3 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从故事中找到自我价值和自信心的重要性。

4.4 实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故事中的情境。

4.5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强调自我价值和自信心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5.1 学生能够复述故事的基本情节,理解故事的主题思想。

5.2 学生能够从故事中找到自我价值和自信心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应用。

5.3 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表现积极,能够与其他同学良好配合。

六、教学资源6.1 教材:《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故事文本。

6.2 辅助材料:图片、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情节。

6.3 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等教学工具,用于展示故事内容和进行讨论。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识别并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学生能够理解并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对课文情境和角色心理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学会接受自己,增强自信心。

学生能够体会到勇气和自信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

二、教学准备课文《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的PPT或电子教材。

生字卡片、新词卡片,每张卡片上写有一个生字或新词。

老虎面具、森林背景图等角色扮演道具。

互动游戏的道具或设备,如计时器、投票贴纸等。

绘画材料,如彩笔、画纸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老虎的图片,引导学生描述老虎的特点,如“强壮”、“凶猛”。

提出问题:“如果一只老虎很窝囊,会是什么样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学习新词教师出示生字卡片,逐个教授生字的读音、笔画和结构。

学生跟读,并通过“我来拼字”游戏加深记忆。

3.朗读课文教师示范朗读,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学生个人朗读,注意模仿教师的语调和情感。

分角色朗读,每组学生选择课文中的一个角色进行朗读。

4.理解内容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老虎的行为和心理变化。

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情节,讨论老虎为什么会表现出窝囊的行为。

5.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每组准备一个场景,使用道具进行表演。

其他学生观看表演,之后进行评价和提出建议。

6.拓展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勇气”和“自信”的重要性,分享自己的经历。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面对困难时展现勇气和自信。

7.课堂小结教师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寓意,强调勇气和自信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面对挑战,展现自己的勇气和自信。

四、拓展活动写作练习: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克服困难的经历,下节课进行分享。

五、评价方式通过学生的朗读、角色扮演和讨论参与度进行评价。

通过绘画和写作作业来评价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造力。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设计(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设计第【1】篇〗一、文本教学解读《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是一篇内容妙趣横生,语言幽默逗趣的好课文。

初次与课文相遇,就被课文的题目所吸引,心里不禁暗暗质疑:为什么说这是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呢?这只大老虎到底窝囊在哪里呢?心里有了疑问,阅读就有了方向,一口气通读完课文后,终于明白了这只大老虎到底“窝囊”在了哪里——这只老虎不会豁虎跳。

当然,这只老虎并不是真的老虎,而是“我”在学校文艺汇演上扮的老虎。

事情是这样的:学校文艺表演上,“我们”班演的是《兄妹历险记》,中间有一段情节是兄妹俩在森林里迷了路,碰上一只老虎。

“我”就扮这只老虎,用不着说话。

彩排的时候,演哥哥的小朋友说演老虎就得会豁虎跳,但是“我”不会,他觉得不会豁虎跳的老虎不算老虎,但是老师跟这位小朋友的观点不一样,老师认为扮老虎不一定要会豁虎跳。

于是“扮老虎要不要豁虎跳”这一矛盾冲突既推动了情节发展,也主导了“我”的心情变化。

开始排练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扮老虎需要豁虎跳,虽然“我”套上老虎皮后脸、手、脚都不露,之前“露露脸”的愿望实现不了了,但是扮老虎不用讲台词,“我”对自己还是有点信心的。

临上场的时候,“我”从演哥哥的小朋友那里得知扮老虎得会豁虎跳之后,“我”的心情开始像坐过山车一样,不停地大起大落了。

当演哥哥的小朋友提出这个建议时,“我看着老师的脸,就怕她改变主意。

”这一动作和心理,饱含了“我”无限的紧张和害怕:“我”多么怕老师临时起意把“我”换下去啊,如果这次“我”连一个既不露脸,也没台词的角色都演不了,恐怕以后再也没有机会参加演出了。

“老师真是个通情达理的好老师。

”对于“我”而言,老师的“通情达理”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老师在了解了“我”的能力后,明确说明了扮老虎不一定要豁虎跳,老师的话对“我”而言犹如一颗定心丸,慰藉了我紧张的心情;二是老师给“我”细致地讲解了“我”在台上的表演步骤,有了老师对“我”的肯定和支招,“我”又重拾自信了!排练过程中,“我本以为扮老虎是最容易不过的了,不用说话,不用露脸,没想到也这么难。

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设计《〈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回忆了“我”童年时候在一次班级演出时扮老虎的经历,详细描述了扮老虎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课文语言平实质朴,贴近儿童生活,充满童真童趣。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能让学生深入体会童年生活的多彩与难忘,感受成长中的酸甜苦辣。

二、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认识“囊、羡”等13个生字,会写“段、俩”等13个字。

3.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在扮演老虎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过程,体会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

4. 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童年中的难忘经历。

三、重点难点1. 重点(1.1) 认识并掌握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例如,在初读课文时,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囊、露”等多音字,通过查字典理解“羡慕”“殷切”等词语的意思。

像“羡慕”这个词,可以结合文中“我”羡慕台上表演的小朋友来理解,是看到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1.2) 理解“我”在扮演老虎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过程。

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心理活动的语句,如“看着同班的小朋友在台上又唱又跳,边说边比画,我真羡慕。

”可以看出“我”最初的期待;“我多想在台上露露脸,尝尝大家都看着我、给我鼓掌是什么味道。

”体现了“我”对上台表演的渴望。

2. 难点(2.1) 体会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以及成长中的复杂情感。

这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理解“我”在这次经历中的沮丧、无奈等情绪背后,是童年成长的一部分。

例如,“我总算一直演到了躺下来死掉。

到底怎么演完的,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只记得耳边的笑声接连不断。

”这里的“笑声”对“我”来说是一种复杂的感受,既有可能是因为表演失败而被嘲笑的难过,也有童年回忆中的独特滋味。

(2.2) 引导学生从文中的经历联系到自己的童年生活,讲述自己的难忘经历并准确表达其中的情感。

2024《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新教案范文3篇

2024《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新教案范文3篇

教案《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一、活动内容本次课程将通过阅读理解、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写作练习等活动,深入探讨《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这一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二、教学内容1. 阅读理解:分析故事情节、角色和主题。

2. 小组讨论:探讨故事中的道德寓意和现实意义。

3.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深入理解故事角色心理。

三、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道德判断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提升学生的写作表达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难点1. 理解故事中的深层寓意。

2. 在小组讨论中保持积极互动。

3. 角色扮演中的情感表达和角色理解。

4. 写作练习中的观点明确和语言表达。

五、教学方法1. 阅读理解: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3. 角色扮演:学生自愿参与,教师点评。

4. 写作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改。

六、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教师提问检查理解。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故事主题和寓意。

4. 角色扮演:学生选择角色,进行角色扮演。

七、课后作业1. 复述故事情节,加深理解。

2. 写一篇关于故事主题的短文,表达个人观点。

3. 准备下一节课的小组讨论话题。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这一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学生通过阅读、讨论、角色扮演和写作等环节,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和道德判断能力,同时增强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课后作业的布置,旨在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并为下一节课的小组讨论做好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3已亥杂诗|人教(部编版)《己亥杂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⒈知识与能力(1)朗读背诵并默写《己亥杂诗》。

(2)联系作者写作背景,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3)初步感知本诗的表达特点。

⒉过程与方法读好诗句,整体把握,诵读赏析,领悟情感,拓展延伸。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在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以错字板书激趣,营造学习氛围1、以前我们学的诗多是唐宋时期的作品,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距今仅一百多年,清代龚自珍的一首诗。

2、板书:已亥杂诗(把“己”写成“已”)3、指名读课题,学生发现错误书写并指正4、全班齐读课题,解释诗题①读了课题你们知道诗题的意思吗?谁来说一说?(生自己汇报)②在1840年,你们知道中国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吗?(生根据课前的搜集汇报:鸦片战争。

)③小结:这一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

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

这时候,龚自珍写下了我们要学的这首诗,这是第220首。

(PPT出示)5、简介龚自珍学生把自己课前查阅并收集到的龚自珍资料进行介绍,随后师幻灯片出示作者简介。

二、初读全诗,整体把握(一)完成“自主学习”部分自由读诗:①读准字音②停顿正确地读顺诗句。

自主学习反馈交流1、指名读(纠正字音与停顿)2、师配乐范读。

同学们都读得这么投入,我也被你们的朗诵感染了,我也想读一读。

3、全班配乐齐读。

(二)完成“小组学习”部分小组学习,借助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小组汇报交流成果,其他同学互相补充教师梳理归纳:通过学习,大家初步明白了诗句的意思,也都觉得对“万马齐喑”“风雷”这些词的理解有些模糊。

我们就从这第一句开始,深入读书,共同学习。

三、深入诗意,理解诗情初读时,我们大体了解了诗意,现在我们再读全诗,透过文字去想象,你仿佛看到怎样的画面?1、学生细细地读诗,自己想象画面2、小组交流汇报,讨论想象到的画面小结:刚才听了每个小组的发言,老师被你们陶醉了,同学们真会读诗,通过自己的朗读,想象到了这么多生动的画面,了不起!如:汇报全诗之后,细学第一句: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A、一提到“万马”你想到的是什么词?板书:万马(万马奔腾、万马齐鸣)那是何等热闹、壮观!而这“万马齐喑”呢? 相机板书:齐喑。

看到这个词语你眼前出现的是怎样的场面?这里龚自珍真说的是大清朝的马么?他指的又是什么?从哪里读出来的?联系上文“九州”知道说的是“举国上下死气沉沉的局面”。

B、这“举国上下”包括哪些人?(君、官、民……)又是怎样的死气沉沉呢?教师随机补充:(1)英法联军打到家门口的时候,皇帝居然带老婆儿子、军机大臣、王公贵族,逃之夭夭。

读“万马齐喑”!(2)大清朝的官员们。

面对趾高气扬的列强,大气都不敢出。

只顾得贪污腐败,剥削欺压人民!百姓流离失所,田不能耕,商不能经,工不能作,哀号遍野的岂止十万百万千万啊!了解到这一切,用一个词说说你此刻的情绪:(悲哀、愤恨……)这万千情绪同样也翻滚在龚自珍的脑海,他选择了最能表达他此刻情绪的一个字:“哀”大家读读这行诗。

正因为“哀”、恨,所以大家盼望着一场大的变革的风雷来唤醒这九州的生气啊!1、他希望的“九州生气”是怎样的?(板书:九州生气)用平时积累的词语说说。

(国泰民安、生机勃勃、安居乐业……)2、我们说到“风雷”是巨大的社会变革,你希望这风雷涤去什么?炸醒什么?3、他希望那如风雷一般强大、一般迅疾的变革啊!这满心期盼你能读出来吗?(读第一行诗)读!让这场变革来得更快些!读!让这场变革来的更猛烈些吧!读!小结:盼望着九州生气,可偏偏生活在这样万马齐喑的哀世中,叫人怎么不感慨!合起来在读这两行诗。

同学们与龚自珍一样有着深切的悲愤,满怀的激昂啊!放声读吧!共同学习诗的第二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大家读读后一句。

他劝谁?劝什么?怎样劝?带着这样的奉劝,请大家再来自己读读最后一句。

小结:这首诗写下后不到一年,英国的大炮首先轰开了国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硝烟让这个本已贫困的国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

让我们一起读读全诗:师读第一句,生读第二句。

四、诵全诗,明情感,感悟写作方法1、将整首诗完整的读读,龚自珍在这首诗里表达了怎样的愿望,你一定有了会有更深切的感受。

①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这首诗通过描写当时社会政治死气沉沉的状况,表达了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

②带着这样的期盼,谁能来吟诵这首诗?指名配乐吟诵,全班配乐诵读。

2、感悟写作方法这看不见摸不着的情绪,作者通过创造了“万马”“风雷”“天公”这样浩大的意象来表达。

这样“创景抒情”的表达方法与我们常见的“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既相通又相异,也表现出龚自珍极高的艺术成就。

课下大家还可以再去读读龚自珍其他的诗或文,更真切的感受他的情。

六、拓展延伸,布置作业师:我们知道己亥杂诗一共有315首,同学们还搜集到了其他的己亥杂诗吗?生答1、拓展:PPT出示《己亥杂诗》第5首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作业:诵读默写本首诗。

课外搜集一些有关爱国的诗歌或语句,抄写在作业本上板书设计:己亥杂诗清龚自珍变革万马齐喑——————九州生气不拘一格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3已亥杂诗导学|人教(部编版)《己亥杂诗》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朗读背诵并默写《己亥杂诗》。

(2)联系写作背景,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3)深入诗的意境,感知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技巧。

⒉过程与方法读好诗句,整体把握,诵读赏析,领悟情感,拓展延伸。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一、初读本诗,划出你认为难理解或者重点的字词。

(结合课后注释和工具书自学解决)二、再读本诗,划分节奏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三、小组合作,自主学习诗题《己亥杂诗》的意思:九州生气恃风雷:重点词语解释:九州()生气()恃()风雷()诗句的意思:你对这句诗的理解:万马齐喑究可哀:重点词语解释:喑()究()哀()诗句的意思:你对诗句的理解我劝天公重抖擞重点词语解释:天公()重()抖擞()诗句的意思:你对诗句的理解:不拘一格降人才重点词语解释:不拘一格诗句的意思:你对诗句的理解:四、方法总结,拓展提升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结合方法,自学下面这首古诗:少年虽亦薄汤武,不薄秦皇与汉武。

设想英雄垂暮日,温柔不住住何乡?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含教学反思和作业)-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人教(部编版)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备课素材【教材分析】《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是叶至善回忆他童年时候,在一次班级演出时上台扮演老虎的故事。

课文内容浅显,但耐人寻味。

按照课文的写作顺序,可以归纳为三部分:期盼参加演出、饰老虎没成功、寻找失败根源。

在讲述怎样演老虎时,故事中的老师与演“哥哥”的小朋友有不同意见。

那个小朋友一直认为扮老虎要有“豁虎跳”,而老师却认为不一定要“豁虎跳”,二者的矛盾贯穿始终。

演老虎的“我”一直按老师的指导排练、演出。

正式演出时“砸”了。

于是“我”寻求原因。

有意思的是作者没有直接道出原因,而是以“我至今还不明白”结尾,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

【作者介绍】叶至善(1918—2006年),江苏苏州人,曾任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兼《中学生》主编。

代表作:曾先后参与和领导编辑大型丛书《少年百科丛书》、《中国历史小丛书》、《中国历史故事集》、《儿童自然科学丛书》等。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虎,俗称老虎,是哺乳纲猫科动物中体形最大的一种,是亚洲的特有种类,原产地主要是东北亚和东南亚。

虎是种高度进化的猎食动物,也是自然界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成年虎的身长可达2-3.5米,尾长1米,重达200-350公斤。

在它庞大的体型与有力肌肉之外,它们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在白色到橘红色的毛皮上有黑色垂直的条纹,它们下半部的颜色较淡。

凶猛至极、力量极大,原有森林之王、百兽之王之称,之后学习狮子用万兽之王之称以及用万兽之皇之称。

课后作业五、课文整体梳理。

课文是按照()、()、()三部分来写的。

在讲述怎样演老虎时,故事中的老师与演“哥哥”的小朋友有意见()。

那个小朋友一直认为扮老虎要有“豁虎跳”,而老师却认为不一定要“豁虎跳”,二者的矛盾贯穿始终。

六、重点段落品析。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片段终于到了星期六,到了下午,到了我们班演出的那个时刻。

我套上老虎皮,戴上老虎头罩,紧张地等候在后台的上场口。

忽然背后有人轻轻推了我一把。

我知道推我的是老师,立刻弯下身子爬上场去,嘴里啊呜啊呜直叫。

只听见台下一阵哄堂大笑,笑得我脸上一阵热。

我已经明白,我笨拙的表演,把全场的老师同学都逗乐了,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窝囊的老虎。

我总算一直演到了躺下来死掉。

到底怎么演完的,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只记得耳边的笑声一阵阵接连不断。

等到幕布拉下,我站起来脱下头罩,满头满脸都是汗珠。

老师倒没说什么。

那位演哥哥的小朋友唉声叹气地对我说:“你一出场就豁几个虎跳,那就强多了。

”我没回答他,可是心里想:是啊,要是我会豁虎跳,这场戏就不至于砸锅了。

后来呢?后来我上动物园总要去看看老虎,想看看老虎是怎么豁虎跳的。

可是老虎在笼子里不是打瞌睡,就是垂头丧气地踱来踱去,从没见过它们豁过什么虎跳。

为什么不会豁虎跳就不能扮老虎呢?为什么没豁虎跳会惹起哄堂大笑呢?我至今还不明白。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忽然——()立刻——()至今——()2. 终于到了星期六,到了下午,到了我们班演出的那个时刻。

从“终于”一词中,可以看出“我”什么样的心情?3.“我”不知道大家为什么哄堂大笑,请你告诉他。

思维创新大拓展七、你去过动物园吗?在你眼中的老虎是什么样子的?赶快写一写吧!参考答案:一、幸亏挖土逃跑裤子二、笨拙的表演机灵的小朋友期待的目光窝囊的老虎三、通情达理唉声叹气垂头丧气哄堂大笑通情达理:李叔叔是个通情达理的人,我们都愿意和他说话。

四、略。

五、期盼参加演出、饰老虎没成功、寻找失败根源不同六、1.突然马上如今2.非常期待上台表演。

3.因为这只窝囊的大老虎,动作虽然笨拙,但是却很可爱,很有趣。

七、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