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必背古诗文及翻译注释

合集下载

小学六年级下全注释彩图古诗

小学六年级下全注释彩图古诗

六下第1首总第184首易水歌【战国】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说文解字】①萧萧:指风声。

②易水:指水名,源出河北省易县,是当时燕国的南界。

③兮:语气助词。

④壮士:在这里指荆轲。

【作者作品】荆轲(?~公元前227年),中国战国时期著名刺客。

也称庆卿、荆卿、庆轲。

受燕太子丹之托入刺秦王,失败被杀。

风萧萧地响把易水岸边吹的很冷,壮士去了就再也不回来了;刺杀秦王就像是探虎穴入龙宫一样危险啊,但是我们的英雄英勇的气概,连仰天吐气都能形成白虹。

这是一个身赴虎穴,自知不能生还的壮士的慷慨悲歌。

全诗仅两句。

第一句写临别时的环境,萧瑟的秋风,寒冽的易水,一派悲壮苍凉的气氛。

景物描写中渗透着歌者的感情。

第二句表现了英雄赴难义无反顾的献身精神。

这首诗语言十分平易、简练,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曲绝唱。

【同题古诗】唐·周昙《春秋战国门荆轲》:“反刃相酬是匹夫,安知突骑驾群胡。

有心为报怀权略,可在於期与地图。

”宋·陆游《丙午十月十三夜梦过一大冢傍人为余言此荆轲》:“采药游名山,物外富真赏。

秋关策蹇驴,雪峡荡孤桨。

还乡忽十载,高兴寄遐想。

梦行河潼间,初日照仙掌。

坡陀荆棘冢,狐兔伏蓁莽。

悲歌易水寒,千古见精爽。

国雠久不复,惊觉泚吾颡。

何时真过兹,薄酹神所飨。

”宋·张耒《荆轲》:“燕丹计尽问田生,易水悲歌壮士行。

嗟尔有心虽苦拙,区区两死一无成。

”红豆【唐】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说文解字】①本诗又名相思。

②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岭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象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③采撷:采摘红豆。

【作者作品】王维(701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古诗文言文+注释+译文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古诗文言文+注释+译文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古诗文言文+注释+译文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注释:1、春城:暮春时的长安城。

2、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焚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3、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树。

4、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官。

5、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而得到燃烛。

6、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候,受到特别的恩宠。

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译文: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

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注释:1、《迢迢牵牛星》选自《古十九首》《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梁萧统《文选》卷二九(中华书局1977年版)。

此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

《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

2、迢迢(tiáo):遥远。

3、牵牛星:隔银河和织女星相对,俗称“牛郎星”,是天鹰星座的主星,在银河南。

4、皎皎:明亮。

河汉:即银河。

5、河汉女:银河边上的那个女子,指织女星。

织女星,是天琴星座的主星,在银河北。

织女星与牵牛星隔河相对。

6、擢(zhuó):伸出,拔出,抽出。

这句是说,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

7、札(zhá)札弄机杼:正摆弄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8、弄:摆弄 9、杼(zhù):织机的梭子10、终日不成章:是用《诗经·大东》语意,说织女终日也织不成布。

《诗经》原意是织女徒有虚名,不会织布;这里则是说织女因害相思,而无心织布。

11、零:落。

12、几许:多少。

这两句是说,织女和牵牛二星彼此只隔着一条银河,相距才有多远!13、盈盈:清澈、晶莹的样子。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0首古诗及解释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0首古诗及解释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0首古诗及解释【三国·魏】曹植译文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过后;留下豆汁来做成羹;把豆渣压干做成豆豉.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你我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你又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词语注释:1、漉:过滤.2、鼓:豆豉;煮熟的一种豆制品;可用来调味.3、萁:豆茎.4、釜:古代一种煮食器.5、煎:一种烹饪方法.寓意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表现了作者对兄弟相逼;骨肉相残不满与厌恶.[赏析] 前两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后一句集中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他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2鸟鸣涧(五言绝句)【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在这个寂静没有人声的地方;芬芳的桂花轻轻飘落在地上.夜静春山空:静静的夜晚;使这春天的山林更加空寂.月出惊山鸟:月亮升起;惊动了正在树丛栖息的山鸟.时鸣春涧中:它们清脆的叫声在空旷的山涧中传响.[词语注释] 1. 涧:夹在两山间的流水. 2. 闲:安静. 3. 时:时而;偶尔.[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山水诗中的代表作品之一.主要写春山夜静.花落、月出、鸟鸣;都是动的;作者用的是以动衬静的手法;收到“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最后一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一“惊”一“鸣”;看似打破了夜的静谧;实则用声音的描述衬托山里的幽静与闲适.3芙蓉楼送辛渐(七言绝句)【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昨天晚上;透着寒意的雨洒落大地;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平明送客楚山孤:清晨当我送别友人的时候;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样孤独寂寞.洛阳亲友如相问: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向你问起我,就请转告他们:一片冰心在玉壶:我的心依然像一颗珍藏在玉壶中的冰一般晶莹纯洁.[词语注释] 1、平明:清晨. 2、客:在这指辛渐. 3、冰心:比喻心的纯洁[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前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郎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4 江畔独步寻花(七言绝句)【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旁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留连戏蝶时时舞:蝴蝶在花丛中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在花间不断欢唱.[词语注释] 1、江畔:江边. 2、蹊(xī):小路. 3、自在:自由;无拘无束地. 4、恰恰: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赏析] 这首诗记叙作者在黄四娘家赏花时的场面和感触;描写草堂周围烂漫的春光;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和适意之怀.春花之美、人与自然的亲切和谐;都跃然纸上.5 石灰吟(七言绝句)【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托物言志【词语注释】1、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 2、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 3、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轻松. 4、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赏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6 竹石(七言绝句)【清】郑燮(xiè)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经受得住;仍然坚韧挺拔;顽强地生存着.【词语注释】1、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2、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3、立根:扎根;生根. 4、原:本来,原本. 5、破岩:破裂的岩石.6、磨:折磨;挫折. 7、击:打击. 8、坚劲:坚韧、刚劲. 9、任:任凭. 10、尔:你.【赏析】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高尚品格7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七言律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剑门关以南的四川;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初闻涕泪满衣裳:初听到这个消息我惊喜得涕泪交流;沾湿了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回过头来再看妻子和儿女;平日的忧愁已不知跑到何处去了.漫卷诗书喜欲狂:我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几乎要发狂.白日放歌须纵酒:白天里我要放声歌唱;纵情畅饮.青春作伴好还乡:美好的春景正好伴着我返回故乡.即从巴峡穿巫峡:我们要立即动身;从巴峡乘船;穿过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顺流直下到达湖北襄阳;再从襄阳北上;直奔洛阳.【词语注释】 1.闻:听说. 2.官军:指唐王朝的军队. 3.收:收复. 4.河南河北:唐代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 5.剑外:剑门关以外;这里指四川.当时杜甫流落在四川. 6.蓟北:今河北北部一带;是叛军的老巢. 7.涕泪:流泪;流涕8.却看:回过头来看.9.妻子:妻子和孩子. 10.漫卷:胡乱卷起.指高兴得不能读书了. 11.喜欲狂:高兴的要发狂. 12.青春:明丽的春天的景色.【赏析】这首诗感情奔放;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比喜悦的心情.前四句由“忽传”到“初闻”;再到“却看”“漫卷”;几个连续动作把作者惊喜的心情描绘得生龙活现.后四句通过想象;尽力描写“喜欲狂”时的激动心情:他不但要高歌痛饮;而且恨不得乘着大好春光马上回到家乡;这从他一口气列出的四个地名;就能看出他的心早已沿着这一路线飞走了!8 己亥杂诗(七言绝句)(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万马齐喑究可哀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言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劝天公重抖擞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拘一格降人才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名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词语注释】 1、己亥:道光十九年. 2、九州:指中国. 3、生气:活力;生命力. 4、万马齐喑:比喻当时的中国死气沉沉. 5、喑:哑. 6、究:终究、毕竟. 7、重抖擞:重新振作、奋发起来. 8、不拘一格:打破常规;采用多种方式. 9、降:赐给、给予.这里有产生、选用的意思.9 浣溪沙【赏析】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观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9 浣溪沙【宋】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游历在蕲水的清泉寺;清泉寺面对着兰溪;兰溪的水向西流去.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山脚下兰草嫩芽浸入小溪;松林间沙路干净得没有泥;傍晚细雨中传来布谷鸟阵阵啼叫声.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谁说人老就不可再年少?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地奔向西边!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流逝;自伤衰老.【词语注释】 1.蕲水;县名;今湖北浠水县. 2.浸:泡在水中. 3.子规:布谷鸟. 4.唱黄鸡:感慨时光的流逝.因黄鸡可以报晓.表示时光的流逝.【赏析】虽然作者被贬官了;受到了重大的打击;但是这首词却在逆境中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10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要问远行的人去哪里?山水交汇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才送春天归去了;又要送君(鲍浩然)回去了.要是到江南赶上春天;千万要把春天留住.【词语注释】1、鲍浩然:作者的朋友. 2、眼波横:这里的水像流动的眼波. 3、眉峰聚:这里的山如蹙起的眉毛. 4、眉眼盈盈处:这里指山与水交汇处. 5、欲:想【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词.词人把明澈的水流比喻为人的眼波;把青黛的山峦喻为人的眉峰;构思新巧;词语明丽;很有表现力.。

六年级下册必背课文古诗词译文

六年级下册必背课文古诗词译文

六年级下册必背课文古诗词译文《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一场及时的好雨,知道春天的到来,便在春天降临。

它随着和风悄悄进入夜晚,滋润万物,却无声无息。

野外的小路上,云层厚重,一片漆黑;江面上的船只,灯火明亮,独自闪烁。

清晨,看到那些被雨水打湿的地方,花朵显得格外沉重,锦官城的景色也变得更加绚丽。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群山之中,鸟儿的飞翔已经断绝;无数的小径上,人的踪迹也已消失。

只有一位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垂钓,周围覆盖着雪。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泰山的壮观景象如何?齐鲁大地的青翠无边无际。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泰山的神奇秀丽,阴阳的交替,划分了昼夜。

远望泰山,胸中涌起层层云彩,目送归鸟,眼中充满期待。

我决心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从那里俯瞰,所有的山峦都显得渺小。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孤山寺的北面,贾亭的西边,湖面刚刚平静,云脚低垂。

几处早春的莺鸟争抢着温暖的树木栖息,不知哪家的新燕正在啄食春天的泥土。

纷乱的花朵渐渐要迷乱人的眼睛,浅浅的草地刚好能覆盖马蹄。

我最喜欢在湖东行走,总觉得不够,绿杨树荫下,是那白沙堤。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八月的洞庭湖水位高涨,湖面平静,与天空融为一体。

湖上蒸腾的水汽笼罩着云梦泽,波涛汹涌,震撼着岳阳城。

想要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安居在家,感到惭愧于圣明的时代。

坐着观看垂钓的人,心中充满了羡慕之情。

六下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及翻译

六下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及翻译

六下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及翻译六年级下学期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通常包括一些经典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提升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诗词和文言文及其翻译:1. 《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翻译: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看起来像是地上的霜。

抬头望着明亮的月亮,低下头来思念远方的家乡。

2. 《望庐山瀑布》-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翻译:阳光照在香炉峰上,升起紫色的烟雾。

远远望去,瀑布像挂在前面的河流上。

水流从高处直泻而下,好像银河从天上落下。

3. 《春晓》-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翻译:春天的早晨,睡意正浓,不知不觉就到了天亮,到处都能听到鸟儿的叫声。

昨夜的风雨声中,不知道有多少花朵被吹落。

4. 《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翻译:太阳依着山边落下,黄河流入大海。

想要看得更远,就需要再登上一层楼。

5. 《江雪》-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翻译:所有的山都看不到鸟儿飞翔,所有的道路都看不到人的踪迹。

只有一位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独自在寒冷的江上钓鱼。

6. 《岳阳楼记》(节选)- 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翻译: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官。

第二年,政治清明,人民和睦,各种废弃的事业都重新兴盛起来。

于是重新修建了岳阳楼,扩大了它的规模,并在楼上刻上了唐代和当代名人的诗赋。

他让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7. 《出师表》(节选)- 诸葛亮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文诗词 译文 注释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文诗词 译文 注释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文诗词译文注

诗词一: 《静夜思》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前,如同地面上的霜一样。

我抬头望着明亮的月亮,低头思念故乡。

注释: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诗中通过描述夜晚的月光和个人的思念之情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词二: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太阳依山而落,黄河注入大海。

如果想要尽览万里景色,就得再登高一层楼。

注释: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中通
过描绘山河壮丽景色和表达追求进取的精神,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
向往和追求。

...
(继续写下去,根据需要添加更多的古文诗词的译文和注释)
...
这是一个标题为《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文诗词译文注释》的文档,其中包括诗词的中文译文和相关的注释。

该文档旨在帮助
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古文诗词,并对其背后的意境和文化内
涵有所了解。

文档以清晰简洁的语言呈现,让读者轻松理解诗词的
意义和诗人的创作意图。

(完整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6首(有注释)

(完整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6首(有注释)

(完整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6首(有注释)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0首古诗词 1 采薇(节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注释1.选自《诗经˙小雅》。

薇,薇菜,植物名。

2.【昔】从前,指出征时。

3.【往】指当初去从军。

4.【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5.【思】句末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

6.【雨雪】指下雪。

“雨”,这里读yù。

7.【迟迟】迟缓的样子。

8.【载】又。

9.【莫】没有人。

2 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注释1.【发生】使植物萌发、生长。

2.【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3.【红湿处】被雨水打湿的花丛。

4.【花重】花因为饱含雨水而显得沉重。

5.【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成都曾经住过主持织锦的官员,所以叫“锦官城”。

3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释1.【剑外】指四川剑阁以南地区,当时作者正在此地。

2.【蓟北】泛指唐代蓟州北部地区,在今河北省东北部一带,当时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3.【青春】指春天。

4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注释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是由两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歌,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

呈,恭敬地送上。

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唐代诗人张tdu籍,他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2.【天街】京城街道。

3.【润如酥】形容春雨滋润细腻。

酥,酥油。

4.【处】时。

5.【绝胜】远远胜过。

5 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6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六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译文

六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译文

六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译文六年级下册必背的古诗词译文包括了多首经典作品,以下是其中几首的译文:1. 《静夜思》 - 李白原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床前洒满明亮的月光,我怀疑那是地上的霜。

抬头仰望明亮的月亮,低头思念远方的家乡。

2. 《望庐山瀑布》 - 李白原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阳光照耀着香炉峰,升起紫色的烟雾。

远远望去,瀑布悬挂在前方的河流上。

水流飞泻直下三千尺,仿佛是天上的银河倾泻而下。

3. 《春夜喜雨》 - 杜甫原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译文:好雨懂得选择时节,在春天适时降临。

随着夜晚的风悄悄潜入,无声地滋润着万物。

4. 《江雪》 - 柳宗元原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千座山中鸟儿已飞走,万条小路上人迹罕至。

一位渔翁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独自在寒冷的江上钓鱼。

5. 《游子吟》 - 孟郊原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译文:慈爱的母亲手中拿着线,为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

在儿子即将出发时,母亲密密地缝制,担心儿子迟迟不能归来。

6. 《赠汪伦》 - 李白原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李白乘船即将启程,忽然听到岸上有人踏歌。

桃花潭的水深达千尺,但不及汪伦送别我时的深情。

7. 《登鹳雀楼》 - 王之涣原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太阳依偎着山峦落下,黄河流入大海。

想要看到更远的地方,就要再登上一层高楼。

8.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白居易原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译文:原野上的草儿,一年一度枯萎又繁荣。

野火无法烧尽它们,春风一吹,它们又重新生长。

这些译文尽量保持了原诗的意境和情感,同时也适合六年级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宋 ] 李清照原文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译文曾记得一次溪亭饮酒到日暮,喝得大醉回家找不着了道路。

兴尽之后很晚才往回划船,却不小心进入了荷花深处。

怎么渡,怎么渡?(最终)惊起水边满滩鸥鹭。

注释(1)常记:时常记起。

“难忘”的意思。

(2)溪亭:临水的亭台。

(3)日暮:黄昏时候。

(4)沉醉:大醉。

(5)兴尽:尽了兴致。

(5)晚:比合适的时间靠后,这里意思是天黑路暗了。

(6)回舟:乘船而回。

(7)误入:不小心进入。

(8)藕花:荷花。

(9)争渡:怎渡,怎么才能划出去。

争(zhēng),怎样才能(10)惊:惊动。

(11)起:飞起来。

(12)一滩:一群。

(13)鸥鹭:这里泛指水鸟。

夏日绝句[ 宋] 李清照原文译文对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译文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注释1.人杰:人中的豪杰。

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鬼雄:鬼中的英雄。

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3.项羽: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杀。

4.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石灰吟[ 明] 于谦原文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注释1.石灰吟:赞颂石灰。

吟:吟颂。

指古代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

千、万:虚词,形容很多。

锤:锤打。

凿:开凿。

3.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轻松。

4.浑:全。

5.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6.人间:人世间。

墨梅[ 元]王冕原文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译文这画仿佛是从我的洗砚池边生长的一棵梅花,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笔后淡墨留下的痕迹而没有鲜艳的颜色,因为它并不需要别人去夸许它的颜色,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气充满在天地之间。

字词注释1.墨梅:用水墨画的梅花。

也有作“淡墨色的梅,是梅花中的珍品”。

2.吾家:我家。

因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王姓自是一家。

3.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一说三国时期是钟瑶年轻的时候练字,经常用家旁边的池子洗毛笔,以致整个池子最后都是墨色了。

一说东晋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这里是化用典故自诩热爱书画艺术、热爱文化。

4.头:边上。

5.个个:朵朵的意思。

6.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四种,如,清墨、淡墨、浓墨、焦墨。

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7.痕:痕迹,留下的印记。

8.流:有流传、流布之意。

有很多版本皆作“留”。

9.清气:所谓的清气,于梅花来说自然是清香之气,但此处也暗喻人之清高自爱的精神,所谓清气就是雅意,就是正见,就是和合之气。

10.满乾坤:弥漫在天地间。

满:弥漫。

乾坤:指人间天地间。

原文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西塞山附近,白鹭展翅翱翔,桃花夹岸的溪水中,鳜鱼肥美。

渔翁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不愿回家。

词义注释1.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2. 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一说在湖北省黄石市。

3. 白鹭:一种水鸟,头颈和腿都很长,羽毛白色。

4.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5. 箬笠:用竹叶、竹篾编的宽边帽子,常作为雨具,又称斗笠。

箬是一种竹子。

6. 蓑衣:用茅草或是棕丝编织成的,披在身上的、用来遮风挡雨的衣服。

7:鳜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十分可口。

8.归:在文中是指回家,字面解释为回。

马诗[ 唐] 李贺原文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译文: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

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注释:燕山——山名,在现河北省的北部。

钩——弯刀,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说明马具的华贵。

春日[ 宋] 朱熹原文译文对照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译文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注释1、春日:春天。

2、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3、寻芳:游春,踏青。

4、泗(sì)水:河名,在山东省。

5、滨(bīn):水边,河边。

6、光景:风光景物。

7、等闲:随意。

“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8、东风:春风。

泊秦淮[ 唐] 杜牧原文译文对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

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

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玉树后庭花》。

注释(1)选自冯集梧《樊川文集》卷四。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秦淮,即秦淮河,发源于江苏句容大茅山与溧(lì)水东庐山两山间,经南京流入长江。

相传为秦始皇南巡会稽时开凿的,用来疏通淮水,故称秦淮河。

(2)泊:停泊。

(3)商女:以卖唱为生的歌女。

(4)后庭花: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

南朝陈皇帝陈叔宝(即陈后主)溺于声色,作此曲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致亡国,所以后世称此曲为“亡国之音”。

长相思·山一程[清] 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注释】榆关:山海关。

那畔:那边,指关外。

聒:喧闹,嘈杂。

故园:故乡,家园。

【古词今译】翻过一座座山,越过一倒倒水,我随同护驾的千军万马,浩浩荡荡地向山海关进发。

天黑了,营帐中燃起了盏盏灯火,壮丽辉煌。

夜深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营帐外忽然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眠。

同样的寒夜风雪之声,却觉得和家乡截然不同。

声声慢·宋李清照作品原文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注释⑴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

⑵凄凄惨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

⑶乍暖还(huán)寒:指秋天的天气,忽然变暖,又转寒冷。

⑷将息:旧时方言,休养调理之意。

⑸怎敌他:对付,抵挡。

晚:一本作“晓”。

⑹损:表示程度极高。

⑺堪:可。

⑻著:亦写作“着”。

⑼怎生:怎样的。

生:语助词。

⑽梧桐更兼细雨:暗用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诗意。

⑾这次第:这光景、这情形。

⑿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译文整天都在寻觅一切清冷惨淡,我不由感到极度的哀伤凄凉。

乍暖还寒的秋季最难以调养。

饮三杯两盏淡酒怎能抵御它、傍晚之时来的冷风吹的紧急。

向南避寒的大雁已飞过去了,伤心的是却是原来的旧日相识。

家中的后园中已开满了菊花,我引忧伤憔悴无心赏花惜花、如今花儿将败还有谁能采摘?静坐窗前独自熬到天色昏黑?梧桐凄凄细雨淋沥黄昏时分、那雨声还点点滴滴。

此情此景,用一个愁字又怎么能说的够?醉花阴①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释]①醉花阴:毛滂创调。

②瑞脑:即龙脑。

一种香料。

③金兽:兽形铜香炉。

④玉枕纱窗:瓷枕纱帐。

瓷白如玉,故美名之。

⑤东篱:指菊圃。

⑥消魂:形容极度愁苦。

翻译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龙脑的香料早已烧完了在炉金兽。

美好的节日又到重阳,洁白的瓷枕,轻纱笼罩的床厨,昨日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

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①老树昏鸦②,小桥流水人家③,古道④西风⑤瘦马⑥。

夕阳西下,断肠人⑦在天涯⑧。

[1]注释1、天净沙:曲牌名2、秋思:曲题3、枯藤:枯萎的枝蔓。

4、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昏:黄昏,傍晚5、人家:农家。

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6、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公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

7、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

8、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9、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悲伤、流落他乡的游子,因为思乡而愁肠寸断。

10、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2]译文枯萎的藤蔓,垂老的古树,黄昏时的乌鸦,扑打着翅膀,落在光秃秃的枝桠上。

纤巧别致的小桥,潺潺的流水,低矮破旧的几间茅屋,愈发显得安谧而温馨。

荒凉的古道上,一匹消瘦憔悴的马载着同样疲惫憔悴的异乡游子,在异乡的寒冷、萧瑟的秋风里踌躇而行。

夕阳渐渐落山了,但是在外的游子,何处是归宿?家乡在何方?念及此,天涯漂泊的游子怎能不愁肠寸断!《论语》经典名句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经常温习,不是很快乐吗?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学习而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解;只凭空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4、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十分快乐而忘记了忧愁,没有感觉到老年将要到来。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如果自己都不希望被人此般对待,推己及人,自己也不要那般待人。

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