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课程设计汇总
给排水官网课程设计

给排水官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给排水官网的基本概念,掌握给排水系统的构成及功能。
2. 掌握给排水官网设计原则,了解相关规范和标准。
3. 了解给排水官网工程案例,掌握案例分析的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CAD等软件绘制简单的给排水官网图。
2. 能够根据设计原则和规范,分析给排水官网的合理性。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给排水官网工程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给排水官网工程的兴趣,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沟通协调能力。
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念。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以实际工程案例为载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给排水官网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设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为实现课程目标,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给排水官网基本概念:介绍给排水官网的定义、功能及分类,对应教材第一章。
2. 给排水系统构成:详细讲解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的构成,包括水源、输水管道、用水设备、污水收集、输送和处理等,对应教材第二章。
3. 给排水官网设计原则:阐述给排水官网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等,并介绍相关规范和标准,对应教材第三章。
4. 给排水官网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给排水官网工程案例,总结设计经验和教训,对应教材第四章。
5. 给排水官网图纸绘制:教授CAD等软件绘制给排水官网图的方法和技巧,对应教材第五章。
6. 给排水官网工程问题解决: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给排水官网工程问题,对应教材第六章。
本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制定,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涵盖教材的各个章节,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使学生全面掌握给排水官网相关知识。
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

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一、引言给水排水管网是城市基础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供应清洁的给水和排出废水。
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给水排水管网的原理、设计与运行,并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设计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 掌握给水排水管网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结构; 2. 熟悉给水排水管网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原理; 3. 理解给水排水管网的运行与维护; 4. 能够分析和解决给水排水管网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三、课程内容和安排1. 绪论•管网的定义和作用•管网的分类和组成2. 给水管网设计•给水水源与水质要求•给水管网的水压计算方法•给水管网的管径设计原则•给水管网的布置和建设要点3. 排水管网设计•排水管网的污水排放标准•排水管网的流量计算方法•排水管网的管径设计原则•排水管网的布置和建设要点4. 管网的运行与维护•管网的启动和停止运行•管网的调试和优化•管网的检修和维护方法5. 案例分析与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给水排水管网设计问题•参观实际给水排水管网的建设和运营项目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采用授课和讲述的方式,介绍给水排水管网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运行维护技术。
2.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的给水排水管网工程案例,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实验实践:组织学生参观实际给水排水管网的建设和运营项目,让学生亲身体验采集数据、分析结果以及现场操作。
五、教材与参考资料1. 教材:•《给水排水管网原理与设计》,作者:XXX,出版社:XXX2. 参考资料:•《城市供水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 50141-2013•《城镇给水排水设计与施工常见问题解答》,作者:XXX,出版社:XXX六、考核方式1.课堂小测:每个章节结束后进行小测,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2.实践实验报告:组织学生针对实际案例进行实践操作,并提交实验报告;3.期末考试:进行对整个课程内容的综合考核。
七、课程评价与改进本课程设计将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实际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改进。
给排水专业管网课程设计

给排水专业管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给排水管网的基本概念、构成原理和功能,理解管网系统的设计规范及要求。
2. 使学生了解给排水管网系统中常见设施、设备及其工作原理,掌握其选型与应用方法。
3. 帮助学生掌握给排水管网系统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具备分析管网水力特性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绘制给排水管网施工图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专业软件进行给排水管网水力计算和分析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中给排水管网系统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给排水专业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职业责任感。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树立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给排水管网系统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给排水专业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给排水管网基本概念与构成:介绍管网系统的定义、分类及功能,分析管网系统的组成原理和布局设计要求。
(对应教材第1章)2. 给排水管网设施与设备:讲解管网中常见设施、设备的作用、工作原理及选型方法,包括泵站、阀门、管道等。
(对应教材第2章)3. 给排水管网水力计算:阐述管网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介绍常用的计算方法,如节点法、环法等,并进行实例分析。
(对应教材第3章)4. 给排水管网施工图绘制:结合CAD软件,教授给排水管网施工图的绘制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项。
(对应教材第4章)5. 给排水管网设计:分析给排水管网设计的原则、流程和方法,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讲解。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结论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结论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给水管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给水管网的基本组成和功能;(2)掌握给水管网的设计原理和方法;(3)熟悉给水管网的运行管理和维护。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给水管网设计软件进行简单的设计;(2)具备给水管网运行管理和维护的基本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给水管网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给水管网的基本概念和组成:包括给水管网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组成部分,如水源、水厂、管网、阀门等。
2.给水管网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包括设计流量、设计压力、管径选择、管网布置等。
3.给水管网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包括运行管理原则、维护保养方法、故障处理等。
4.给水管网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给水管网案例,理解给水管网设计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给水管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给水管网案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给水管网的理解。
4.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给水管网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给水管网设计、运行和管理方面的参考书。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演示给水管网的原理和设计方法。
4.实验设备:配置齐全的实验室设备,满足学生动手实践的需求。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对给水管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建筑给排水工程)给水排水管道系统课程设计

n;toprovideconvenient,fortable,healthyandsafelifeandlivinge nvironment;protectpeople'shealthandanormallife,andpromoteth edevelopmentofproduction,protectionandimprovementofwaterqua lityoftheenvironment.
2.2 给水管网设计计算
2.2.1.最高日用水量计算
城市最高日用水两包括综合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及职工生活用水及淋浴用水、
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未预见用水和管网漏失水量。
分区
人口密度(人/公顷) 面积(公顷) 人口数(人)
1区
320
2745.64
878605
2区
350
654.44
229054
长沙市位于湖南,一区总人口 87.86 万人,参考《给水排水管道系统》教材 表 4—2 可知该城市位于一区,为大城市。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定额为 390L/(人·d),故综合生活用水定额采用上限 390L/(人·d),用水普及率为 100%。二区总人口 22.91 万人,参考《给水排水管道系统》教材表 4—2 可知该 城市位于一区,为小城市。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定额为 370L/(人·d),故综合生 活用水定额采用上限 370L/(人·d),用水普及率为 100%。
1)A 工厂,日用水量 8000 吨/天,最大班用水量:3000 吨/班,工人总数 3000
人,分三班工作,最大班 1200 人,其中热车间占 30 %,使用淋浴者占
80 %;一般车间使用淋浴者占 20 %。
2)B 工厂,日用水量————吨/天,最大班用水量:————吨/班,工人总数
给水管网的课程设计

给水管网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给水管网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理解城市给水管网的布局原理。
2. 使学生了解给水管网的施工、运行及维护的基本知识。
3. 帮助学生了解给水管网的自动化监控技术及其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给水管网的布局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进行给水管网的简单设计和施工图绘制的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查询等途径,收集、整理和分析给水管网的运行数据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城市给水管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水利事业,树立为我国水利建设贡献力量的理想。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和实际需求,采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课程目标的设定旨在使学生在掌握给水管网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未来从事水利及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给水管网的组成与功能- 管网的基本构成要素- 给水管网的分类及功能- 城市给水管网的布局原则2. 给水管网的施工与运行- 给水管网的施工工艺及流程- 给水管网的运行原理及维护方法- 给水管网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3. 给水管网的自动化监控- 给水管网的自动化监控技术- SCADA系统在给水管网的运用- 给水管网的智能化发展趋势4. 给水管网的简单设计与施工图绘制- 给水管网的简单设计原则和方法- 给水管网的施工图绘制技巧- CAD软件在给水管网的运用5. 实践教学环节- 实地考察城市给水管网的布局与运行- 案例分析给水管网的优化与改进- 课堂讨论与小组合作完成给水管网的简单设计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紧密结合教材,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课程设计汇总

****学院《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学生姓名: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专业班级:专业课程: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指导教师:201* 年月日一设计概要(一)设计题目某小区污水管网初步设计(二)主要设计内容本设计主要包括污水管网设计与计算,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厂至污水厂干管设计;(2)工厂至污水厂水力计算;(3)绘制管道平面图;(4)绘制干管纵断面图。
(三)设计原始资料(1)人口密度为400cap/104m2;(2)污水量标准为140L/(cap.d);(3)工厂的生活污水和淋浴污水设计流量分别为8.24L/s和6.84L/s;(4)生产污水设计流量为26.4L/s;(5)工厂排出口地面标高为43.5m;(6)管底埋深不小于2.0m;(7)土壤冰冻深度为0.8m;(8)沿河岸堤坝顶标高40.0m。
二排水系统概论(一)街坊污水的分类在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中,使用着大量的水。
水在使用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改变了原有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这些用过后的水称作污水或废水。
而街坊污水主要由生活污水和工厂污水组成。
1.生活污水指人们日常生活中用过的水,主要包括从住宅、公共场所、机关、学校、医院、商店及其他公共建筑和工厂的生活间,如厕所、浴室、盟洗室、厨房、食堂和洗衣房等处排出的水。
生活污水中含有较多有机物和病原微生物等污染物质,在收集后需经过处理才能排入水体、灌溉农田或再利用。
2.工业废水工业废水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
工业废水水质随工厂生产类别、工艺过程、原材料、用水成分以及生产管理水平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根据污染程度的不同,工业废水又分为生产废水和生产污水。
生产废水是指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轻度污染或仅水温增高的水,如冷却水,通常经简单处理后即可在生产中重复使用.或直接排放水体。
生产污水是指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较严重污染的水,具有危害性,需经处理后方可再利用或排放。
不同的工业废水所含污染物质有所不同。
给排水管网课程设计

给排水管网课程设计
排水管网课程设计——解剖与排水管线设计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员了解排水管线设计的实际运行机理,以及如何使用当今的技术在
理论上实现精确的排水管线设计。
该课程的每一课程都将丰富、便于学习,不仅可以检验
学习者的理论知识,而且可以提高实践技能。
该课程按照相关标准格式组织,共分为5部分:
第一部分排水管线设计介绍
教授学生排水系统设计的知识,包括系统的设计理念、结构、部件组成等内容。
此外,还会对设计进行深入的分析,以及基础的建设原则和解决困难的方法。
教授学生关于排水设备设计的知识,以及选择、安装、维护、操作等信息。
了解排水
系统中各种设备的应用场景,以及各种材料、结构及其组合的优势与劣势。
解剖流体动力学,教授学生关于振荡、潮汐、水力学和供水流量的量的计算。
了解和
分析各类流体的特性,以及有关排水系统的流体力学。
从原理上叙述管线设计的材料、连接方式及支吊等要素,以及考虑复杂地质环境的重
要性,并叙述管道布置新的设计思路。
第五部分运行监控
介绍排水系统的运行、监测及监督方面的知识,掌握测量装置、保护装置、检修和维
护等方面的应用,以确保正常安全性运行。
本课程将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以混合教学方式提供课程讲解,并会安排一些实践和
课程作业,使学习效果更加深刻,从而提高参与者的排水管线设计技术和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院《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学生姓名: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专业班级:专业课程: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指导教师:201* 年月日一设计概要(一)设计题目某小区污水管网初步设计(二)主要设计内容本设计主要包括污水管网设计与计算,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厂至污水厂干管设计;(2)工厂至污水厂水力计算;(3)绘制管道平面图;(4)绘制干管纵断面图。
(三)设计原始资料(1)人口密度为400cap/104m2;(2)污水量标准为140L/(cap.d);(3)工厂的生活污水和淋浴污水设计流量分别为8.24L/s和6.84L/s;(4)生产污水设计流量为26.4L/s;(5)工厂排出口地面标高为43.5m;(6)管底埋深不小于2.0m;(7)土壤冰冻深度为0.8m;(8)沿河岸堤坝顶标高40.0m。
二排水系统概论(一)街坊污水的分类在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中,使用着大量的水。
水在使用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改变了原有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这些用过后的水称作污水或废水。
而街坊污水主要由生活污水和工厂污水组成。
1.生活污水指人们日常生活中用过的水,主要包括从住宅、公共场所、机关、学校、医院、商店及其他公共建筑和工厂的生活间,如厕所、浴室、盟洗室、厨房、食堂和洗衣房等处排出的水。
生活污水中含有较多有机物和病原微生物等污染物质,在收集后需经过处理才能排入水体、灌溉农田或再利用。
2.工业废水工业废水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
工业废水水质随工厂生产类别、工艺过程、原材料、用水成分以及生产管理水平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根据污染程度的不同,工业废水又分为生产废水和生产污水。
生产废水是指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轻度污染或仅水温增高的水,如冷却水,通常经简单处理后即可在生产中重复使用.或直接排放水体。
生产污水是指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较严重污染的水,具有危害性,需经处理后方可再利用或排放。
不同的工业废水所含污染物质有所不同。
如冶金、建材工业废水含有大量无机物,食品、炼油、石化工业废水所含有机物较多。
另外,不少工业废水含有的物质是工业原料,具有回收利用价值。
街坊污水通常是指排入街坊排水管道系统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混合物。
在合流制排水系统中,还可能包括截流入街坊合流制排水管道系统的雨水。
街坊污水实际上是一种混合污水,其性质变化很大,随着各种污水的混合比例和工业废水中污染物质的特性不同而异。
城市污水需经过处理后才能排入天然水体、灌溉农田或再利用。
在街坊和工厂企业中,应当有组织地、及时地排除上述废水和雨水,否则可能污染和破坏环境,甚至形成环境公害,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乃至于威胁到人身健康。
(二)排水体制选择1排水体制排水体制是指排水系统对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和降水所采取的不同收集和排除方式,一般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类型,是针对污水和雨水的合与分而言的。
⑴合流制排水系统合流制排水系统是指将生活污水和雨水收入同一套排水管渠内排除的排水系统,又可分为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和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
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统是最早出现的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将欲排除的混合污水不经处理就近直接排入天然水体。
因污水未经无害化处理而直接排放,会使受纳水体遭受严重污染。
国内外许多老城市几乎都是采用这种排水系统。
这种系统所造成的污染危害很大,现在一般不再采用。
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在邻近河岸的街坊高程较低侧建造一条沿河岸的截流总干管,所有主干排水管的混合污水都将接入截流总干管中,合流污水由截流总干管输送至下游的排水口集中排出或进入污水处理厂。
由于雨水流量的瞬时值可能很大(取决于雨水设计采用的重现期、排雨水区域地面硬化情况和建筑密度以及当地的降雨量等),合流制截流总干管在管径确定方面通常只考虑截流非雨水污水量(称为合流制排水管道的旱流量)一定倍数的雨水量,而不是把所有雨水量都截流在截流总干管中。
为此,在合流干管与截流总干管相交前或相交处需设置溢流井。
溢流井的作用是,当进入管道的城市污水和雨水的总量超过管道的设计流量时,多余的雨水(实际上是城市污水和雨水的混合物)就会经溢流井排出,而不能向截流总干管的下游转输。
截流总干管的下游通常是市政污水处理厂。
由于雨天初降雨的汇集量较小,一般都在截流总干管的设计雨水截流能力范围内,故晴天的街坊污水和雨天的初降雨都会排送至污水厂,经处理后排入水体。
当降雨过程延续,进入管道的混合污水流量超过截流总干管的设计输水能力后,就有部分混合污水经溢流井溢出直接排入水体。
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国内外改造旧城区合流制排水系统常用的方式。
这种系统比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统有所进步,但仍有部分混合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成为水体的污染源而使水体遭受污染。
⑵分流制排水系统分流制排水系统是指将生活污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系统内排除的排水体制。
排除生活污水的系统称为污水排水系统,排除雨水的系统称为雨水排水系统。
根据排除雨水方式的不同,又分为完全分流制和不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
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具有相互完全独立的污水排水系统和雨水排水系统,污水排至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雨水就近排入水体。
不完全分流制是指只有污水排水系统,而未建雨水排水系统,雨水沿街道边沟、水渠、天然地面等原有雨水渠道系统排泄,或者在原有渠道系统输水能力不足之处修建部分雨水管道,待城市进一步发展后再修建完整独立的雨水排水系统,逐步改造成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
由于各区域的自然条件存在差异,同时排水系统的建设是逐步进行和完善的,有时会出现混合制排水系统,即既有分流制也有合流制的排水系统。
混合制排水系统在原为合流制的城市进行排水系统的改造扩建时常常出现。
在工厂企业中,由于工厂废水成分和性质的复杂性,与生活污水不宜混合,而且彼此之间也不宜混合,否则将造成污水和污泥处理复杂化,给废水重复利用和有用物质的回收造成、困难。
2 排水系统规划设计原则⑴排水系统规划应符合街坊的总体规划,并应与街坊中的单项工程建设密切配合,相互协调,该现成的道路规划、建筑界限、设计规模对排水系统的设计有很大的影响。
⑵排水系统设计要与邻近区域的污水和污泥处理和处置协调。
⑶考虑污水的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
⑷设计排水区域内需考虑污水排水问题与给水工程的协调,以节省总投资。
⑸排水工程的设计应全面规划,按近期设计考虑远期发展,。
⑹排水工程设计师考虑原有管道系统的使用可能。
⑺在规划设计排水工程时必须认真观测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制定的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
3排水体制的选择排水系统体制应根据街坊的规划、环境保护的要求、污水利用情况、原油排水设施、水质、水量、地形、对条件确定。
⑴从环境保护方面来看如果采用合流制将污水和雨水全部截流送往污水厂进行处理,然后再排放,从控制和防止水体的污染来看,是较好的,但这时截流主干管很大,污水厂容量也增加很多,建设费用也相应增加。
采用截流是合流制时,雨天有部分混合污水经溢流井溢入水体,水体受到污染。
分流制排出污水和雨水,初雨径流未加处理就直接排入水体,对城水体也会造成污染,但它比较灵活,比较容易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故应采用分流制。
⑵从造价方面来看合流制排水管道的造价比分流制一般要低20%-40%,可是合流制的泵站和污水厂却比分流制的造价要高。
⑶从维护管理方面来看晴天时污水在合流制管道中只是部分流,雨天时才接近满管流,因而雨天时合流制管道内流速较低,易于产生沉淀。
但据经验,管中的沉淀易被暴雨水流冲走,这样,合流管道的维护费用可降低。
但是,晴天和雨天时流入污水厂的水量变化很大,增加了合流制排水系统污水厂运行管理的复杂性。
而分流制系统可以保证管内的流速,不致发生沉淀,同时,流入污水厂的水量和水质比合流制变化小得多,污水厂的运行易于控制。
综合考虑各个因素,为了更好的保护环境,适应以后的发展,且便于污水厂的运行管理,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即采用两个(雨水、污水)管道系统。
本次设计只做污水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三 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一) 污水设计流量的确定居民生活污水是指居民日常生活中洗涤、冲厕、洗澡等产生的污水。
居民生活污水设计流量可按下式计算:(L/s) 86400k N q 360024k N q Q z 11z 111••=⨯••= (3-1) 式中 Q 1—— 居民生活污水设计流量(L/s );q 1—— 居民生活污水定额(L/人·d );N 1 —— 设计人口数;K z —— 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
设计人口指污水排水系统设计期限终期的规划人口数。
它与街坊的发展规模及人口的增长率有关。
街坊总面积S 总=84.6hm 2服务人口数为84.6*400=33840cap由(3-1)得平均日污水流量为Q d =140*33840/24*3600=54.83L/s变化系数K z =2.7/Q d 0.11=1.74则居民生活污水设计流量Q 1=k z *Q d =1.74*54.83=95.40L/s则街坊总污水设计流量Q 总=136.88L/s比流量q A =Q d /S 总=0.648(二)工厂至污水厂干管设计1布置污水管道从小区平面图上可知该区地势西高东低坡度较小,无明显分水线、可划分为一个排水流域。
街道支管布置在街区地势较低一侧的道路下,干管基本上与等高线平行布置,整个管道系统呈正交式布置。
2街区编号并计算其面积将各街区遍上号码,并按各街区的平面范围计算它们的面积,结果见附表表1中,用箭头标出各街区的污水排出方向。
3划分设计管段,计算设计流量⑴设计管段的划分①设计管段:两个检查井之间的管段,如果采用的设计流量不变,且采用同样的管径和坡度,则称它为设计管段。
②划分设计管段:只是估计可以采用同样管径和坡度的连续管段,就可以划作一个设计管段。
根据管道的平面布置图,凡有集中流量流入,有旁侧管接入的检查井均可作为设计管段的起止点。
设计管段的起止点应依次编上号码。
⑵设计管段设计流量的确定每一设计管段的污水设计流量可能包括以下几种流量。
①本段流量q1——是从本管段沿线街坊流来的污水量;②转输流量q2——是从上游管段和旁侧管段流来的污水量;③集中流量q3——是从工厂的污水量。
对于某一设计管段,本段流量是沿管段长度变化的,即从管段起点的零逐渐增加到终点的全部流量。
为便于计算,通常假定本段流量从管段起点集中进入设计管段。
而从上游管段和旁侧管流来的转输流量q2和集中流量q3对这一管段是不变的。
本段流量是以人口密度和管段的服务面积的乘积来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街坊总面积S总=84.6hm2服务人口数为84.6*400=33840cap由(3-1)得平均日污水流量为Qd=140*33840/24*3600=54.83L/s变化系数Kz =2.7/Qd0.11=1.74则居民生活污水设计流量Q1=kz*Qd=1.74*54.83=95.40L/s则街坊总污水设计流量Q总=136.88L/s比流量qA =Qd/S总=0.6484 管段水力计算在确定管段设计流量后,便可以从上游管段开始依次进行主干管各设计管段的水力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