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统编版(人教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全册教案

(包括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

习作等)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1、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学目标:

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出示资料袋中的图片)瞧,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人,他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让他们自我介绍一下吧!安排几位学生戴上相关民族的头饰,学生简单介绍这些民族的资料。教师相机出示相关词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2.初读课文清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了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朝同一个地方走去,他们要去哪呀?(大

青树下的小学)对,那可是一个充满欢笑,美丽而可爱的地方,今天咱们一起去走一走,看一看,保证你们去了就舍不得离开。

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配乐。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师随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适当提示。

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晨、装”。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3.抄写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急需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抒情地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五、布置作业。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2、花的学校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课生字。掌握多音字“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花的学校是一所怎样的学校。

3.在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课文,感悟并积累优美的句子。

2.展开想象,感受花孩子的活泼、调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童真,感受人性与母爱,感受大自然的灵性。

2.感受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作者丰富细致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在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难点

感受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作者丰富细致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学校是怎样的。

2.导入:我们的学校里有教室、有操场、有课桌、有黑板、乒乓球台……我们在里面快乐地学习和玩耍。那如果花儿有学校,它们的学校会是怎样的呢?也会有操场、课桌、教室、乒乓球台这些吗?如果有的话,它们又是怎样的呢?

花儿们在学校里面的感受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今天就一起到“花的学校”去参观一下吧。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指导读好课题,注意“的”的读法。

2.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将不认识的字词圈画出来。

3.范读课文,让学生一边听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并注音。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根据注音拼读,将读不通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5.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

(1)介绍作者泰戈尔。

泰戈尔资料: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1913年,他以《吉檀(tán)迦(jiā)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nuò)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2)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落、舞、够”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笛、狂、猜、扬”可以运用比较识字法。

谜语示例:

草头为王草头在,三水点点三水挨。攵字也来凑热闹,口一相连谜底埋。(落) 有人居上端,正在修栅栏。一夕买牛犊,乐得喜蹁跹。(舞)

移禾离去,再添一句。达到标准,满足所需。(够)

比较识字示例:

笛(笛子)——苗(树苗)

狂(狂风)——往(往来)——住(住处)

猜(猜想)——清(清水)——晴(晴天)

扬(飞扬)——杨(杨树)

(3)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落:“艹”盖住下面,“各”的撇不要写得过长。

荒:“亡”的点在竖中线上起笔。

够:两个“夕”上小下大。

扬:右边横折折钩一气呵成,上下部略宽。

易错提示:

笛:下面是“由”,不要写成“田”。

舞:中间是四竖,不要少写。

臂:下面第一笔是竖,不能写成“月”。

(4)归类识字。

同音字归类:

舞(跳舞)——五(五个)——午(中午)

臂(手臂)——必(必须)——闭(关闭)

(5)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以下问题:

(1)全文共几个自然段?

明确:全文共9个自然段。

(2)课文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雷云、阵雨、东风、竹林、绿草、树枝、绿叶。

(3)给诗歌划分层次结构。

明确:第一部分(1、2):想象阵雨降落时花儿在绿草地上跳舞、狂欢的场景。第二部分(3、4):想象花朵们在地下的学校上学、做功课的样子。第三部分(5、

6):想象雨来后花孩子们在雨中穿着各色衣裳冲出来。第四部分(7~9):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对自己的妈妈扬起双臂的情景。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了大致的了解,下节课,我们将进一步解读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些景物的,用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落下荒地笛子跳舞狂风围墙放假接触足够猜想飞扬双臂

2.导入新课

《花的学校》是一首简短的小诗,在诗歌中,诗人一般喜欢对很多景物进行想象,再用简短的朗朗上口的语句进行描写,表达思想感情。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本课描写的景物有:雷云、阵雨、东风、竹林、绿草、树枝、绿叶。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诵读这首诗,去感受诗人通过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一)学习第一部分。

1.朗读第1、2自然段,指导学生朗读时,语气要轻快,读出花儿的活泼、可爱和天真烂漫。

2.体会“润湿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一句。

明确:这句话运用拟人修辞手法。“走过”“吹着”把东风人格化,使东风具有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写出了东风可爱的特点。“润湿”概括了东风的特点。

3.理解“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一句。

明确:“一群一群”突出花多;“突然”写出花儿生长的速度极快;“跳舞、

狂欢”赋予花儿生命,突出了花儿们的可爱。

表示数量多的词语示例:

一群一群一座一座一片一片一只一只一棵一棵一头一头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指导朗读:这两个自然段要用轻快的语气,读出花儿的调皮和天真。

2.思考:如何理解“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明确:并不是花儿真的在被罚站。这是作者的想象,他把未冒出地面的花儿想象成在地下学校上学的孩子们,在墙角冒出来的零星小花想象成是犯错误被罚站的小孩儿。

(三)学习第三部分。

1.“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雷云拍着大手”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碰触”“拍着大手”是人才有的动作,但是句中用来写树枝的摇晃和雷云的碰撞,这种手法是拟人手法。

2.理解“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一句中的“冲”字。

明确:“冲”字写出了花孩子们兴奋的心情。

3.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想象:花孩子们冲出来是要去到哪里?为什么?

(四)学习第四部分。

1.抓住“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这两个句子,理解第7自然段。

明确:天空是辽阔的,星星是没有约束的,太阳对星星的爱是温暖的。该段写出了孩子对太阳般的温暖和天空般自由的渴望。

2.第8自然段的两个问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连续运用两个问句突出了花儿急切地想要钻出地面,渴望成长的心情,

也点出了花儿的家在天上。

(五)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

1.课文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里能看出来?

明确:对妈妈的喜爱,对拥有妈妈的爱而骄傲、自豪之情。从第9自然段的“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一句流露出的骄傲自豪的语气可以看出,作者表达出了对善良、慈祥的母亲的深深依恋。

2.如果你是作者,请你给出花儿学校在地下,花儿的家在天上的理由?想想花儿的妈妈是谁?花儿的老师是谁?

明确:花儿奋力地向上长,向着太阳的方向长,他们要伸出双臂,拥抱妈妈,他们的妈妈是太阳的光芒,照耀他们成长,他们的妈妈是雨露,滋润着他们。所以花儿的学校在地下,家在天上。花儿的老师是大地,广阔的大地给他们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他们的老师是大自然,因为他们在自然界里适应环境。

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花儿学校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学生自由交流。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这是一首优美而富有童趣的诗歌,围绕“花的学校”,通过孩子和妈妈的对话,赞美了人类生活中最为宝贵的两类东西:童真和母爱。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花的学校⎩⎨⎧⎭

⎬⎫在绿草地上跳舞、狂欢关了门做功课下雨冲出学校回家拥抱妈妈

童真母爱

3*不懂就要问

知识与能力

1.学习并运用生字词,掌握多音字“背、圈”。

2.能让学生根据要求独立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理解孙中山回答同学的那句话,学习他的勤学好问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重点语句逐段的讲解,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中山“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的精神。

2.通过讨论交流,谈从孙中山勤学好问的故事中受到了什么教育,让学生养成“不懂就要问”的好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遇到问题要积极面对,敢于质疑,不懂就要问的意识。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孙中山回答同学的那句话,学习他的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学难点

培养遇到问题要积极面对,敢于质疑,不懂就要问的意识。

1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这句话是孙中山说的。可是为什么问问题还会被挨打呢?今天我们学习了这篇《不懂就要问》,就能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范读课文,学生给不认识的字注音。

2.学生自读课文,强调学生读准“私塾”“圈上一段”“糊里糊涂”“摇头晃脑”“挨打”等词语的读音。

3.教学生字。

(1)学习“诵、戒、厉、呆”时,要注意与形近字的区别。

形近字示例:

诵(背诵)——涌(涌现)——桶(木桶)

戒(戒掉)——成(成功)

厉(厉害)——历(来历)

呆(发呆)——兄(兄弟)

(2)归类识字。

同音字归类示例:

lì:例(举例)——厉(严厉)——历(日历)——力(力量)——粒(谷粒)——立(站立)

jiè:戒(戒心)——借(借助)——界(世界)

(3)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题解读,引导学生思考: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心中会产生哪些疑问?

2.让学生带着问题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不明白的字、词意可查字典,字典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划划、圈圈。读完课文还可跟同桌的同学小声议论议论。

3.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这篇课文记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

4.简介孙中山,让学生对孙中山有初步的印象。

孙中山相关资料:

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化名中山樵,常以中山为名。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二千年帝制”。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著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等。

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开拓者,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也为政治和后继留下了坚固而珍贵的遗产。

四、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的孙中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评点)

2.仔细默读课文,思考: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勤学好问?划出相关的词句。

明确: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3.集体交流阅读心得,并在交流中,及时解决学生先前提出的不懂的问题。重点交流:

(1)“照例”“流利”“壮着胆子”等词语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孙中山读书认真,学业完成得极为出色,表达了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有进一步要求理解课文意思的愿望。

(2)当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同学们的反应是什么?先生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

明确:同学们的反应是“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吓呆”“鸦雀无声”说明先生平时很严厉,也反衬出孙中山提问是一件很大胆的事情。

老师开始的态度是:发怒、不满,从“拿着戒尺”“厉声”可以看出。在孙中山一字不漏地背诵课文之后,老师的态度变为详细地讲解。之所以有这种变化,是老师被孙中山对知识的渴求所感动。

老师和同学的反应,属于侧面描写,突出了孙中山对待学习的认真、执着的态度。

(3)向先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还要挨打呢?而今天的老师为什么却鼓励学生提问呢?

明确:孙中山的学习环境是私塾封闭式的封建教育,老师只是一味地讲,学生就只是听,被动接受。现在的教育方式则是学生与老师一起探讨学习,老师更希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

(4)孙中山在那种棍棒教育下敢于提问,你能体会到什么?

明确:可以体会到孙中山当时就有宁愿挨打也要弄清道理、勤学好问的可贵精神。

4.四个人为一个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5.小组合作,提出自己还不懂的问题,组员之间讨论交流,并思考交流在平时学习中应该如何做到勤学好问。

6.全班交流,解决学生还不懂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可以从哪些方面做到勤学好问。

五、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在过去,老师只教学生背诵课文,从不讲解课文里面的意思,也不提倡学生发言,因此很多时候,我们读了课文之后的想法是否全面、正确并不清楚。而现在,我们的课堂鼓励大家积极发言,积极思考,与同学们和老师进行交流。因此,希望大家在平时的学习中,积极思考,积极发言,做到不懂就要问。

六、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七、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不懂就要问⎩⎨⎧⎭⎬⎫私塾读书 死记硬背敢于提问 虚心请教刻苦学习勤学好问

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

1.有表达的兴趣和自信,愿意把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交流。

2.用普通话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态度自然大方。

3.认真听别人讲话,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4.让学生明白怎样的暑假生活才是有意义的。

教学重点

认真听别人讲话,同时把要讲的话说得清楚、明白,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让学生明白怎样的暑假生活才是有意义的。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播放动画短片——《图图的假期》,让学生边看边思考:你知道图图的假期都做了些什么?

2.学生自由表达,适时引导。

3.对学生的表达进行总结,并导入新课:小朋友们,相信对于暑假,我们都已经不陌生了,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回想一下你记忆深刻的一个暑假,按照我们刚才介绍图图的假期那样的方式来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的暑假生活。

二、交际指导

1.分小组进行交流。让小组的每个人轮流叙说,讲自己的暑假生活。选择

别人可能感兴趣的内容重点讲述,也可以恰当使用图片或实物。注意交流的时候,要把自己的经历讲清楚。

2.小组评议,互相评价。评价要点有三:反映真实生活;能按一定的顺序,说得很清楚;表达真实感受。评出大家认为讲得最好的推荐到全班发言。

3.全班交流。

过渡语: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在小组里讲了自己在暑假里做过的事,各组又选出了讲得好的同学在班级里发了言,希望你们专心听,听一听这些同学说的是什么事,他们是怎样做的,有什么感受。

4.同学们轮流发言。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想一想这位同学哪里讲得好,哪里讲得不好,评出讲得最好的和进步最大的。

三、交际示例

暑假里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一家人去横店影视城玩,我们去了华夏文化园、梦幻谷、秦王宫和清明上河图,最好玩的要数梦幻谷了,那里有水世界乐园。我换上游泳衣像小鱼一样快活地游在水里,小朋友蜂拥而上玩水上滑滑梯,我也不例外,一骨碌滑了下来,滑梯上的水全都扑在我的脸上,害我呛了一口水。最刺激的是滑梯架顶上方吊有一个彩色大水桶,等大水桶积满水后,来了个突然袭击把水倒了下来,让我们防不胜防,一个个哇哇大叫着变成了落汤鸡,幸好我屏住气,好像冲了个凉水澡。玩了水世界乐园,我又去看模拟火山爆发和暴雨山洪,演员们表现得非常逼真、动人,让我了解了大自然的神奇变化。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的暑假生活真是丰富而多彩。有的同学暑假里不忘记读书学习,有的玩电脑,有的和爸爸一起学习游泳,有的还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也有不少同学和老师或爸妈一起游览观光,老师真为你们高兴。那么,同学们认为怎样的暑假生活最好、最有意义呢?(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只要是对自己的学习、身体、品德有好处的活动都是可以参加的,希望同学们在今后每一个暑假中都过得有意义而且愉快。

习作:猜猜他是谁

1.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外貌、性格和兴趣爱好,并相互交流。

2.学习通过人物的外貌、性格和兴趣爱好等多种方面的描写,来突出人物的特点。

3.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

学习通过人物的外貌、性格和兴趣爱好等多种方面的描写,来突出人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

1.学习通过人物的外貌、性格和兴趣爱好等多种方面的描写,来突出人物的特点。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游戏导入: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名字就叫“猜猜他是谁”。待会儿我会在我们班选择几位同学来描绘,同学们则需要根据我的描绘来猜一猜这位同学是谁。

2.教师选择一两个同学进行介绍,让学生猜。结束之后,进入到正题。

二、文题展示

这次习作,我们一起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猜猜他是谁”。选择一个同学,用几句话或一段话写一写他,让同学们猜一猜。在最短时间内被同学猜出来说明你介绍得很好,能抓住同学的特点来说,这样的同学为胜者。在说的基础上练习写一个片段。

三、写作指导

1.让学生回忆刚才老师在介绍同学时,是从哪些方面进行介绍的。从而明确观察别人需要观察那些方面。

观察角度:

外形、五官、动作行为、兴趣爱好、口头禅等。因此,如果我们要介绍一个人,就需要先对他的外形、五官、动作行为、兴趣爱好、口头禅等方面进行观察。

2.让学生回忆老师介绍的时候,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引导学生明确应该如何描写人物的特点。

描写方法:

在对人物的外貌特点进行描写时,可以先对人物的外形进行整体的描写,如身高、胖瘦等,然后进行细致的描写,如可以写五官的特点等,再抓住这个人物最突出的一个特点进行描写,让写的这个人物与其他人区别开。介绍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可以列举事例进行说明。

在描写时,也可以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让语言变得更生动形象。同时,介绍时也要注意要按照一定的顺序。

3.分组玩猜猜他是谁的游戏。

4.请几位同学来介绍一位同学,让其他同学猜一猜。

5.活动结束,让学生在刚才游戏和交流的基础上,写一篇介绍其他同学的文章。

四、范文评析

猜猜他是谁

他的头发乌黑发亮,像瀑布。他的耳朵像两片大贝壳一样贴在脸上,看上去多有意思啊。

他是个热情大方的人。有一次,我忘记带图画本了,正发愁呢!恰好他有两个图画本。他说:“别着急了,我有两个图画本,借你一个吧!”“真的?”我

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他最喜欢下围棋了。不管是谁来向他挑战,都被他打得落花流水。有一次,我向他挑战,本来我胜券在握了,可惜有一步关键的棋我没有看见。最后,我还是输了,我气得直跺脚。他还笑着安慰我呢!

这就是我的同学,你猜猜他是谁?

总评:文章首先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抓住头发、耳朵的特点来描写人物的外形特点。然后交代人物的性格特点“热情大方”,再围绕这个特点,列举事例进行说明。再交代人物所擅长的事情——棋艺高超,同时点出另外一个特点——善解人意。最后采用问句的方式结尾,激起读者兴趣。

语文园地

知识与能力

1.拓展和积累优美的语句和含有身体部分名称的成语。

2.掌握朗读的技巧和方法,能将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用朗读的方式传达出来。

3.学会取名字的方法,能够给兴趣小组取一个贴切生动的名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合作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识。

2.通过反复诵读的方法,揣摩语句的方法,培养语感,提高朗读的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

统编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统编版(人教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全册教案 (包括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 习作等)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1、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学目标: 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出示资料袋中的图片)瞧,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人,他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让他们自我介绍一下吧!安排几位学生戴上相关民族的头饰,学生简单介绍这些民族的资料。教师相机出示相关词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2.初读课文清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了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朝同一个地方走去,他们要去哪呀?(大

青树下的小学)对,那可是一个充满欢笑,美丽而可爱的地方,今天咱们一起去走一走,看一看,保证你们去了就舍不得离开。 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配乐。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师随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适当提示。 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

1.我们的民族小学 学习目标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或CD碟片。 3.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 “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

统编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三上语文全册教案(1)

第一单元 1.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学要求: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球”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频、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三、试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提示一下。 四、分组朗读,小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晨、绒、服、装、读、影”。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晨”是上下结构,注意“辰”要拖着“日”,相互要结合紧凑。 “绒”是左右结构,由“纟”和“戎”组成,右边的“戎”共六笔,不要漏写。 “服”的“月”字旁要瘦一些。 “装”是上下结构,书写要紧凑。 “读”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卖”,不是“买”。 “影”是左右结构,右边三撇,写得匀称。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电子版(精选6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电子版(精选6篇) 三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教案篇一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苏珊的帽子(板书),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感知,谁能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苏珊得了癌症,接受了三个月的化疗,失去了一头美丽的金发,心里很难过,但老师理解她,同学们尊重她,最后,她开心的笑了。 2、这篇课文与本单元的其他几篇课文有什么不同?(批读文)你从文中的批注当中知道了什么? 3、读了课文,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 ①谁是苏珊?苏珊为什么要戴帽子? ②苏珊戴上帽子后的心情怎样? 4、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那么苏珊和帽子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品读课文,并在课文中进行批注。 5、课件出示:几种常用的批读方法。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同学们参照老师提供的几种常用的批读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把自己的认识和体会批注下来。 2、老师发现大家的批注都做的很不错,谁愿意把自己的批注说给大家听呢?生:我从一二句中知道了苏珊是个可爱的小女孩,但她身体里长了一个小小的肿瘤。生:我在“小小”“竟”“三个月”“更瘦小”“掉光了”这些词语下面加了“。”我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了苏珊小小年纪就要经受癌症化疗这些大人们都难以忍受的痛苦和折磨,苏珊是多么的不幸。生:我在“落”下面加了“。”因为它是个多音字。生:我很喜欢“虽然她那蓬勃的生命力和渴望生活的信念足以与癌症抗争,她的聪明和好学也足以补上落下的功课,然而,每天光着头到学校去上课,这对于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来说,无疑是非常残酷的事情。”这句话,在它下面画了。 3、文中的“这”指什么?(每天光着头到学校上课)怎么办?(戴帽子)。 4、师批注:同学们都感受到了苏珊丰富的内心世界,她只有戴上一顶帽子来遮住身心的伤害。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我们的老师和同学是怎样帮助小苏珊的?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体会边进行批注。 2、指导朗读。 3、生质疑:为什么是“下星期一”戴帽子?生:我读懂了批注当中的“老师为什么要同学们仿戴帽子?”这个问题,它表面上是同学们学习和认识各种各样的帽子,其实只是一个借口,实际上她是想避免苏珊到校后的尴尬,保护她的自尊和更容易受伤的心灵。 二、学习三、四自然段。 1、星期一到了,戴着帽子的苏珊来到了学校后又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呢?默读课文3、4自然段,边读边进行批注。生:我在“犹豫”下面画了“?”,我查了字典知道犹豫的意思是拿不定主意。生:我在“她站在教室门口却迟迟没有进去,她担心,她犹豫”下面了“?”,她担心什么?她犹豫什么? 2、指导朗读。 3、假如你是苏珊班级里的一位同学,看到苏珊那样的担心,那样的犹豫,你会对她说些什么? 4、苏珊走进教室后有什么意想不到的发现?生:我在“五花八门”下面加了“。”,它与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篇一: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安排了八组教学内容(可参看目录)。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祖国壮丽的河山;科学的思想方法;献上我们的爱心。每个专题的内涵都比较丰富,为学生知识和能力、方法和习惯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4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这几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本册共有32篇课文,精读课文24,略读课文8篇。每组教学内容包括3篇精读课文和1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用?*?加以辬明,位于精读课文之后。在每篇精读课文后面,除了要求会认和会写的生字内容之外,教材还安排了与词句理解和课文内容有关的习题。学生开始刚刚开始一般意义上的习作,为了增加训练机会,教材在部分课后练习中增设了?小练笔?这个栏目,力图使学生通过经常性的练笔提高习作水平。 每个?语文园地?都有5个栏目,与以往教材一致的?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等4个栏目属于固定

内容,?宽带网??展示台??趣味语文??成语故事?作为第5个栏目,它们在本册教材中各出现了2次趣味语文?和?成语故事?,它们在本套教材中都是第一次出现。 八组精读课文之后,安排了8篇选读课文,供学生作为延伸、扩展阅读之用。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再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 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和词语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 二、学情分析: 进入中年级——孩子们已经打下了语文学习的基础。掌握了最基本的学习方法,有基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感情。在认识了1800个常用汉字基础上,阅读能力发展明显,具有初步的口语交际。存在的问题,如有的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需要认识的字太多,导致后进生错别字多,总也改不了,这是新课改学生识字多,多带来的弊端,到中年级以后,应该会有所改善。 三、教学目辬: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

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优秀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全册) (教育部新编教材) 特别说明: 本教案为最新部编版/统编版语文配套教学设计 (含教学计划、教学反思、课后作业及答案)

(最新教育部统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计划及进度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 32 人。学生进入三年级后,在识字方面突破识记的难关,孩子们记字的速度加快,但由于识字量加大,同音字混淆有时会出现。主动识字的愿望非常强烈。已基本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孩子们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经常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古典诗词、格言警句等。并愿意与人交流,能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主要内容。在说话方面,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乐于观察大自然,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语句较连贯。识字教学加强已认识汉字的复现巩固,防止回生是本学期的重点。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努力通过集体读、分组读、领读、男女学生对读、配乐朗诵、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体验、思考,去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 二、教材分简析:

新人教版统编版于2018年秋期正式使用,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7篇。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 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形式多样,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富有童趣,语言规范,浅显易懂,插图精美,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 本册教材从内容上看,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和句子的理解。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词语的积累运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也是教学重点。难点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识认字250个,写字250个。 2、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和书写规则。 3、继续培养阅读的兴趣,培养经常阅读的习惯。在“自检”中,学生要自查、互查,交流阅读体会 4、通过“语文天地”中设计的活动,创设写话的情境,使学生愿意写,有东西可写。 四、教学措施: 1、注重语文和思想品德合科教学,要通过语言文字训练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语言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融为一体。思想品德教育,要根据每篇课文的内容和教学目标,有

2021-2021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1-2021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一、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编部本教材安排课文27篇。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 内容,共分八个单元。 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形式多样,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 富有童趣,语言规范,浅显易懂,插图精美,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 际等训练。 本册教材从内容上看,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和句子的理解。从学生的 长远发展来看,词语的积累运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 也是教学重点。难点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1、识认字250个,写字250个。 2、掌握字的间架结构 和书写规则。 3、继续培养阅读的兴趣,培养经常阅读的习惯。在“自检”中,学生要自查、互查,交流阅读体会 4、通过“语文天地”中设计的活动,创设写话的情境,使学生愿意写,有东西可写。 教学进度表 时间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教学内容 1大青树下的小学2花的学校 3不懂就要问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习作语文园地一4古诗三首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6秋天的雨7* 听听,秋的声音习作:写日记语文园地二8去年的树 9*那一定会很好10在牛肚子里 旅行 11*一块奶酪习作:我来编童话语文园地三 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13*胡萝卜先 生的长胡子 14*不会叫的狗口语交际习作:续写故事语文园地四期中复习考试 15 搭船的鸟16金色的草地习作 17古诗三首18富饶的西沙群岛 19海滨小城20美丽的小 兴安岭习作:这儿真美语文园地六21大自然的声音22父亲、树林和鸟 23带刺的朋友口语交际习作:我有一个想法语文园地七24司马光25掌声 26灰雀27*手术台就是阵 地口语交际:请教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语文园地八总复习总复习期 末复习考试课时数 5 6 6 6 3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备注国庆节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学目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优秀教学设计(人教统编)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优秀教学设计(人教 统编) 以下是一份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的优秀教学设计,适用于人教统编教材。 课程名称:《诗经》的赏析和鉴赏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诗经》的概念; 2. 通过听、读、说、写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诗经》的赏析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 学习《诗经》的概念和特点; 2. 学习《诗经》中的部分诗歌,进行赏析和鉴赏; 3.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情感体验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 课本《跳舞》、《白日依山尽》; 2. 录音机或多媒体设备; 3. 教学课件和素材。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1. 老师先问一下学生对诗歌的认识,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教室内外的景物,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景物的情感和感受,从而 引出诗歌的表达方式。 Step 2:呈现(10分钟) 1. 老师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课本《跳舞》的诗歌,让学生先用听的方式熟悉和感受诗歌 的节奏和情感。 2. 老师分析《跳舞》这首诗的特点和情感,引导学生发表意见,并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的表达方式。 Step 3:合作学习(15分钟) 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一本课本,让学生合作阅读和朗读《跳舞》这首诗。 2. 同学们一边阅读,一边讨论归纳这首诗的特点和情感。 3. 每组选一个代表发表小组讨论结果,并互相交流意见。 Step 4:个人表达(10分钟) 1. 老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跳舞》的情感和意义。 2.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感受和情感,并帮助学生改进表达方式。 3. 将学生的表达录音或记录下来。 Step 5:拓展(10分钟) 1. 老师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课本《白日依山尽》的诗歌。 2. 学生自由欣赏这首诗,感受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3. 老师帮助学生理解诗意,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达。

20212021年秋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2021教育部

20212021年秋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2021教育 部 2021、2021年秋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2021教育部 根据教育部要求,全国起始年级的小学生将开始使用“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全 国义务教育语文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上册将统一使用统编教材。 为满足用户社会各界教师教学市场需求,根据最新的2021部苏盛琴语文教材及教学 大纲,同步更新全然服务设施全册教案。 本册教案完全匹配2021年秋期部编版语文教材,内容充实、环节齐备、精简实用a4 直接打印使用,避免浪费你宝贵的时间。 由于撰写整理水平非常有限,文中势必存有各种严重不足,各位朋友浏览前恳请慎重 考虑。 2021年秋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程目录 2021年秋部苏盛琴语文三年级下册讲课计划表 (仅供参考) 时间单元教学内容1、小青树下的小学2、花掉的学校3、稀奇古怪就要问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习作:猜他就是谁语文园地一4、和古诗三首5、挂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6、秋天的雨7、倾听,秋的声音习作:写日记语文园地二8、去年的树9、那一定会较好10、在牛肚子里旅行计划节数22222422222422222432222248222222224第1-3周第一单元第4- 5周第二单元第6-7周第三单元11、一块奶酪习作:我去编童话语文园地三欢乐读书吧12、总也好像没法的老屋13、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14、不能叫做的狗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 事习作:撰写故事语文园地四第8-9周第四单元第10周期中考试期中考试15、乘船的鸟 第11-12周第五单元16、金色的草地习作例文: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17、和古诗 三首18、富庶的西沙群岛第13-14周第六单元19、美丽的小兴安岭习作:这儿真美语文 园地六 20、大自然的声音21、父亲、树林和鸟第15-16周第七单元22、带刺的朋友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习作:我有一个想法语文园地七24、司马光25、掌声26、灰雀第 17-18周第八单元27、手术台就是阵地口语交际:请教习作:那次玩的真高兴语文园地八2222242222322第19-20周期末考试复习期末考试复习10 2021年秋最新部苏盛琴语文三年级下册 全册教案

人教版最新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的教案

人教版最新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的教案每个老师都应当有一个做教案的习惯,更应当有一个做好教案的习惯,就行老师让学生做预习一样,好的教案应当像将军手中的利剑,直插敌人的心脏,给敌人致命一击,这样才能在上课的时候镇定不迫。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 《五月的田野》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本课“碌、削”等7个生字,会正确书写“舒、柔、甩”等1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3、读懂课文,感受乡下孩子们在田野中的快乐。 进程与方法目标: 1、连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知道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浏览能力。 2、通过朗诵课文,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积存,引发情感的共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乡下孩子们在田野中的快乐,培养学生酷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策略与方法:合作交换,读中感悟。 学生准备:课前留意视察田野的风景。预习课文,自学生字,遇到不懂的记下来。 教师准备:五月田野风景的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进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先板书课题。谈话导入:现在正值五月,你眼里五月的田野什么样?引导学生交换自己对大自然的了解。 2、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五月田野的自然景观。 3、师:看过之后,你最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 4、师:美丽奇妙的田野多么令人向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五月的田野,去体验体验乡下孩子的童年吧! 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生字词的掌控情形。可以抽读生字卡片,引导学生利用已经熟知的识字方法记住生字。 3、用各种情势知道文中词语。 如:“田埂”、“竹管”等词语可以利用图片进行知道。 如:“繁忙”、“喷香”、“幽香”等词语可以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境来知道。 对于其他词语可以师生共同解决。 4、检查读文情形: 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判。 5、学生初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读中感悟、深入品味。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五月的田野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勾画有关的重点词句。 2、引导学生交换读后的感受、印象。 3、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观点的支持点,即文中关键的语言文字来品味与知道。 a: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重点知道“在光辉的阳光下,它们甜甜地笑了”一句。“它们”指谁?它们会笑吗?为何这样写?你感觉此时谁的心里也在笑?指导感情朗诵,让学生自由练习一下怎样读才能表现田野的广阔和美丽,同学之间相互读一读,评一评。 b:第三自然段 c:第四自然段重点抓“喷香的饭菜比什么都可口”,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认为何样的饭菜是喷香的”,再和文中“喷香的饭菜”做比较,引导学生要向乡下孩子们那样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获得乐趣,酷爱生活。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绊脚石,泼冷水的,看笑话的,很多,坚持下来就是神话,半途而废就是笑话,加油吧。看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梳理归纳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 《奇怪的大石头》原文 李四光是我国的地质学家。 小时候,他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每次他都爱藏在一块大石头的后面。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一听到小伙伴的脚步声,他就悄悄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发生了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李四光跑去问老师,老师想了想,说:“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在那儿了。 “是谁把它放在哪儿的呢?” “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这我可说不上来了。”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爸爸也说不清楚。 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块石头呢?这个问题李四光想了许多年。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他终于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经过进一步的考察,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他的这一研究成果,震惊了全世界。 【教学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读懂课文,体会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不懈追求的可贵品质,并学习这种品质。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2、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教学准备】 1、搜集李四光的生平、图片、童年故事。 2、生字、新词卡片。 3、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你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奇怪的大石头》。 2、过渡: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同学们想知道的很多问题,我们都可在文中找到答案。 3、李四光简介(结合课后的资料袋和自己搜集的资料,说一说自己眼中的李四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各自轻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预习情况。 (1)认生字: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2)指导生字书写: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应该怎样写。

2023三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精选5篇)

2023三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精选5篇) 2023三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精选篇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麻、旋”等9个生字,会写“读、麻”等10个字,会写“高远、沉思”等17个词语。 2.能说出从课文中感受到的大自然的乐趣,找出相关语句,体会语言的生动。 3.能简单地写出自己感受到的大自然的乐趣,并和同学交流。 二、教学过程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2课《读不完的大书》。 (一)激趣导入,引发期待 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自然吗?让我们通过视频来欣赏一下。(课件出示视频)请看,空中有浮云飞鸟,地上有房屋、池塘、竹林,一个小男孩在大自然的美景中沉思、遐想。大自然,多么生动有趣!处处都是美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这个单元中描写大自然的第二篇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课件出示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认读字词,指导书写 1.初读课文,示范朗读。 同学们,读完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带着你的疑问,认真听课文朗读。(课件出示课文朗读录音) 2.认读课文词语。(课件出示词语)我们一起来读词语。 高远 沉思 麻雀 蚂蚁 搬家 井然 精神 趣味

鲜美 如同 温柔 倒映 倒影画册 无穷 无尽 乐趣 3.书写本课生字。(课件出示本课生字)我们再来看本课要求书写的生字。 下面,我们来写“麻”和“册”字。 麻:“广字头”要写得大,将“林”包住,首笔点在竖中线的上端。“林”的第二个“木”稍大,横画略超出“广字头”,最后一笔捺要写得舒展。 册:整体不要太宽,左边略小,右边略大。横折钩中的“横”要写得短。长横穿过左右两部分,略向右上倾斜。 大家拿出纸笔,每个字练习写两遍,注意书写姿势。 (三)梳理主要描写事物,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1.读文释疑,揭示题意。 这篇课文一共有6个自然段,课文语言生动优美,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本“大书”指的是什么?“书中的内容”又是什么?(课件出示) 我们从第一自然段中知道,这本书指的是大自然,我们来一起读。(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我五六岁时,就喜欢到大自然去寻找好玩的东西。高远的天空,广阔的大地,空中的浮云飞鸟,水里的虾蟹游鱼,地上的走兽昆虫、花草树木……世界万物,不仅好玩,还让人沉思和遐想。 在这一段话中,我们可以知道,书中的内容就是大自然中好玩的东西。对于五六岁的孩子来说,这是最让他们感兴趣的。我们先来读一读这些好玩的东西吧。(课件出示)高远的天空, 广阔的大地, 空中的浮云飞鸟, 水里的虾蟹游鱼,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2.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研究的内容,询问学生对于这所小学的印象和喜爱之处. 二、深入探究. 1.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了解这所小学的环境和特色.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句子,理解其中的含义和感情. 三、朗读课文,表达喜爱之情. 1.学生分组朗读,互相欣赏. 2.教师指导学生在朗读中表达自己对于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让学生感受到朗读的情感和力量. 四、巩固字、词,练书写. 1.教师指导学生认真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特别是生字和新词. 2.教师出示词语表,让学生逐个抄写,巩固词语的掌握. 五、课堂总结.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研究内容,总结所学知识和技能.

2.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语文能力和情 感表达能力. 通过本课的研究,学生能够更深入地感受到民族小学的美,同时也能够提高朗读的能力和情感表达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格式和段落的清晰性,避免出现明显的错误和混乱。 2.在引导学生想象和交流时,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自由发挥,不要限制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方式。 3.在感情朗读和背诵比赛环节中,要注意鼓励学生表达自 己的情感和感受,而不是单纯地追求速度和准确度。 4.在综合性研究环节中,要鼓励学生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同时也要引导他们思考如何更好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和活动。 在这节语文课的教学中,我体会到指导朗读不仅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教材、激发情感共鸣来读出文章的意境,还可以通过移情朗读巧妙运用学生的体验,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培养语文素养。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三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教案篇一 【创新教案】 21、大自然的声音 【教学设想】 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运用“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的学习方法,去理解体会重点词句,感受语言文字的美;运用联系生活实际,模仿声音等手段,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感受大自然声音的美妙。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感受大自然声音的美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 你听过动物的声音吧?当小金鱼用尾巴拨水,麻雀在窗沿唱歌;当一只小狗忙着啃骨头,两只老猫在墙头吵架,三只老母鸡在啄米吃,你总听到些什么了吧? 你听过风的声音吧?当清风掠过明月,当微风拂过树梢,当寒风呼啸着穿过田野,当狂风卷起巨浪,你总听到些什么了吧? 你听过水声吧?当山间的清泉奔向溪流,当哗啦啦的大雨砸向屋顶,当小水滴清脆地落到盛水的盆里,你总该听到些什么了吧? 2、学生自由阅读,读后交流自己的感受。 3、教师小结:声音是无处不在的,但是我们却常常忽略了它。片段列举了风声、水声、动物的声音,这些事物我们再熟悉不过,但正是我们没用心去聆听,失去了听的兴趣,因而什么声音也没听到。同学们,丰富美妙的声音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只要用心地倾听生活中平平凡凡、朴朴实实、普普通通的声音,就能感受到生活的精彩。 4、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通过这篇课文我们来感受大自然的声音。(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主合作,学习生字。 1、要求:自己试着读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决。 2、教师巡视交流情况。 3、检查字词:(课件出示) 美妙演奏手风琴感受激动乐器虫鸣翻动歌曲 拂过温柔狂风合奏雄伟乐曲 威力打击热闹窗户雨滴汇聚小溪轻快散步 轻轻柔柔敲敲打打呢喃细huzhidao 语汹涌澎湃波澜壮阔 滴滴答答叮叮咚咚叽叽喳喳哗啦啦唧哩哩淙淙潺潺 (1)指名读,齐读,指名领读,开火车读。 (2)教师指导好这几个字的读音“奏”读“zòu”,不要读成“zhòu”;“喳”读“zhā”,不要读成“zā”。 4、引导学生积累拟声词。 (1)快速浏览课文,在文中找出“叽叽喳喳”这样的词语。 (2)交流体会:拟声词,又叫象声词、摹声词、状声词,是摹仿自然声音构成的词。 (3)在平时的阅读和交流中你都积累了哪些拟声词? (4)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评议。课件出示: 水声:叮咚淙淙滴沥淅沥哗啦滴答咕嘟扑哧扑通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一 1、会认22个生字,会写31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和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祖国大好河山及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会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5、摘抄自己喜欢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6.理解同一个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7、能抓住特点向别人介绍并写出自己喜欢的地方。 本组课文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本组课文记叙的条理清楚,语句准确,生动、形象。教学中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抓住重点,引导读书,理解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学习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2、本组课文语言优美,条理清楚,很适合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创设有趣的情景,以读来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把对祖国山河的喜爱和热爱的感情表现出来。

3.在学习课文前后,要注意引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加深对祖国山川的了解。 4、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5、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读学写,进行小练笔、以加强读写之间的联系。要引导学生注意运用语文中的一些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 6.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21《古诗两首》2课时 22《富饶的西沙群岛》1课时 23《美丽的小兴安岭》2课时 24《香港,璀璨的明珠》1课时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二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会讲述故事。 2.学习本课的12个新单词,理解由新单词组成的单词。 3.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练习讲好这个故事。 4.在阅读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正确的思维方式,培养创造性思维。 1、复述故事 2、知道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质。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精品)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2019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含教学反思) 2019年 1.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学目标: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球”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频、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三、试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提示一下。 四、分组朗读,小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晨、绒、服、装、读、影”。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晨”是上下结构,注意“辰”要拖着“日”,相互要结合紧凑。 “绒”是左右结构,由“纟”和“戎”组成,右边的“戎”共六笔,不要漏写。 “服”的“月”字旁要瘦一些。 “装”是上下结构,书写要紧凑。 “读”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卖”,不是“买”。 “影”是左右结构,右边三撇,写得匀称。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通过朗读感悟民族小学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完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册)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学目标】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早晨、鲜艳、打扮”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3.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早晨、鲜艳、打扮”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看拼音写汉字。 zǎo chén hàn zú xiān yàn fú zhuānɡ()()()() dǎ bàn ān jìnɡ cū zhuànɡ ()()() 2.我国有()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有()个。 3.填词练习。 ( )的服装 ( )的小鸟 ( )的国旗 ( )的铜钟 参考答案 1. 早晨汉族鲜艳服装打扮安静粗壮 2.56 55 3.鲜艳欢唱飘扬古老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2.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1.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球”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频、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三、试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提示一下。 四、分组朗读,小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晨、绒、服、装、读、影”。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晨”是上下结构,注意“辰”要拖着“日”,相互要结合紧凑。 “绒”是左右结构,由“纟”和“戎”组成,右边的“戎”共六笔,不要漏写。

小学三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三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教案1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在9篇课文的后面安排了“资料袋”,“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了解与课文有关的信息,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该如何把握特点,用好、用活资料袋,提高教学效率呢? 一、注重整合,让资料袋“物尽其用” 本册教材的设计较为充分地体现了“整合”的课程理念,资料袋不是“单纯的资料”,而是课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师研读教材之后,分析每一个资料袋的作用,将资料袋的使用与课文的学习结合起来,就能引导学生用好资料袋,使其“物尽其用”。 【案例】《奇怪的大石头》一文之后的资料袋为学生提供了李四光经过长期研究,为祖国摘去“贫油国”帽子的资料。学生通过这个资料,反过来再读课文,就能够知道李四光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就,跟他小时候善观察、爱提问是分不开的。《我不能失信》之后提供有关宋庆龄简介,《孔子拜师》之后提供的关于孔子的介绍,都属于类似的安排。引导学生学习这些资料,可以课前预习,为学习课文做铺垫;也可课后延伸,让孩子感悟伟人的成功与儿时的因果关系,增强自身的学习动力,觉得自己“也可以那样”。 整合的课程观,还要求学生将资料袋中的资料进行整理,最终变成“自己的东西”,丰富语言积累,从而“一物多用”。 二、鼓励创新,让孩子成为资料袋的主人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利用资料袋的时候,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强调“可以这么用”“也可以那样用”,还要引导思考“怎样用最好”。在本册的九个资料袋中,由于资料内容的差异,使用时方法应该灵活多样,鼓励学生创新思维。 【案例】《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文课后的资料袋,为孩子们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生活的场景,生动的画面可以丰富他们融入民族大家庭的幸福体验孩子如果想知道那些少数民族同胞在做什么,也可简要涉及,让想知道的同学课前查阅其他资料,比如阿昌族同胞吹起动听的葫芦萧,傣族姑娘挑起可爱的竹篓等等。只要孩子们感兴趣,也可结合课文进行“我想和(什么族)的小朋友(做什么)”的说话训练,激发学习的兴趣,还可以让孩子说说“我还知道……”。 在引导孩子学习使用资料袋的过程中,与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结合起来,有意鼓励创新并注意保护他们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把资料袋越用越活,越用越好。 三、培养习惯,让资料袋不断充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