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组教学,让小学数学课堂更精彩

题组教学,让小学数学课堂更精彩

作者:王莹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数学)》2020年第05期

[摘要]题组教学是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将内容、解题思路或是计算方法相似的一类题目组织、整理、综合进行教学的模式。通过题组教学对新、旧知识进行对比,能够将零散的知识联成网,灵活运用题组教学可以使学生脱离题海,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题组教学;对比教学;激活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14-0094-02

题组教学具有较强的实效性,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加强和巩固,并促进学生思考。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需要对各种类型的题组进行设计,充分展现知识之间的关联,发挥题组教学的内在价值,让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精彩。

一、设计相似性题组。揭示客观规律

小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具象思维阶段,没有全面分析事物的能力,对于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学生很难对知识的规律做到系统性把握。而数学知识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新知和旧知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新知的学习通常是以旧知为基础。对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设计一些相似的题组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运用旧知解决新知中的问题。

例如,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中,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题组:(1)424÷2÷2=(),424÷4=();(2)400÷4÷2=(),400÷8=()。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两个组题中算式的结果一样吗?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学生仔细观察题组特点,并对问题进行猜测。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计算,结合计算结果对猜想进行验证。为了防止学生总结的规律存在以偏概全的现象,教师可继续展示另一题组:(3)600÷3÷2=(),600÷6=();(4)909÷3÷3=(),909÷9=()。要求學生对比四个题组,找出它们的相似性。最后引导学生将总结的规律进行迁移,用来解决新的问题,从而验证所得结论是否正确。如此便能使学生对知识形成更加系统的认识,理解并掌握知识中的规律。

相似性题组的设置,可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的规律,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并在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对运算方法有了全面的认知。

二、设计对比性题组。促进学生理解

小学数学中存在着许多容易引起学生混淆的知识内容,通过设计对比性题组,能帮助学生窥探知识的本质,找出不同知识间的异同点,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进而掌握所学知识。

例如,低年级的学生对应用题中存在的变化常常无法正确理解,从而出现较多的错误。而如果把这些应用题以对比性题组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则有助于学生提高审题能力和解题技巧。如应用题中“求一个数是另外一个数的多少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将此类问题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比较。(1)动物园里有3只猴子,6只老虎,老虎的数量是猴子的多少倍?(2)动物园里有3只猴子,老虎的数量是猴子的2倍,有多少只老虎?这两道题的相同之处是都有3只猴子,都是老虎和猴子进行对比,不同之处在于其中的一个已知条件以及所问的问题不一样,因此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也是不一样的。

上述案例中,通过对比性题组教学,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思考构建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出题组之间的异同点,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进而掌握知识,提高解题效率。

三、设计变式性题组,激活数学思维

小学生缺乏思维灵性,虽然已经掌握了解题方法,但若条件发生改变,就不会转化思路进行解答了。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变式性题组对学生进行训练,使学生以不同的角度、层次、情形进行思考,从而掌握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领会数学思想及观念,达到触类旁通。

例如,在进行倍数相关问题的教学时,解答这类问题常用代换的思想方法,即用1倍代换题目中的几倍,看题目中的和(或差)等同于1倍的多少,就除以多少。如小红有棒棒糖20根,小明有棒棒糖25根,小明给小红多少根棒棒糖后,小红的棒棒糖数量是小明的2倍?解题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先考虑下面两个问题:(1)小明在给小红棒棒糖前后,题目中哪些数量不变?(2)如果将小明剩下的棒棒糖数量看作1倍数,那么这时小红的棒棒糖数量可看作小明剩下的棒棒糖数量的多少倍?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一步步分解问题,降低难度,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

上述案例中,教师通过变式性题组帮助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进而掌握相关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既拓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促进学生数学意识的形成。

四、设计递进性题组,进行知识迁移

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小学数学知识有着很强的连续性,新知与旧知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设计递进性题组让学生对难以掌握的问题加以训练,并在已有旧知的基础上进行新知的学习,从而实现旧知到新知的迁

移,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学会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和类比,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还能增强学生对不同情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游戏公平”时,课本中给出了掷色子和掷硬币的方法判定游戏的公平性,教师在教学过后可以继续提问:“在判定小明和小丽谁先走的问题上,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教师先解释所谓的公平,即小明和小丽各自先走的概率相同,各占50%。学生沿着教师的思路进行思考,提出:将两种颜色的小球放人纸盒当中,抽到黄色小球小明先走,抽到红色小球小丽先走,这样也是比较公平的。教师还可依据题目设计其他问题,如:“小明和小丽分糖果,只有3颗糖果,最后1颗要给谁呢?”如此设置题目,让学生通过寻找问题的相同之处,找出解决办法,从而进行知识迁移。

上述案例中,运用递进性题组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对问题进行反复研究的过程中,逐渐掌握解题技巧和思路,从中获得成就感,进而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多种形式的题组进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升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题组教学,让小学数学课堂更精彩

题组教学,让小学数学课堂更精彩 作者:王莹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数学)》2020年第05期 [摘要]题组教学是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将内容、解题思路或是计算方法相似的一类题目组织、整理、综合进行教学的模式。通过题组教学对新、旧知识进行对比,能够将零散的知识联成网,灵活运用题组教学可以使学生脱离题海,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题组教学;对比教学;激活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14-0094-02 题组教学具有较强的实效性,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加强和巩固,并促进学生思考。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需要对各种类型的题组进行设计,充分展现知识之间的关联,发挥题组教学的内在价值,让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精彩。 一、设计相似性题组。揭示客观规律 小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具象思维阶段,没有全面分析事物的能力,对于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学生很难对知识的规律做到系统性把握。而数学知识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新知和旧知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新知的学习通常是以旧知为基础。对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设计一些相似的题组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运用旧知解决新知中的问题。 例如,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中,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题组:(1)424÷2÷2=(),424÷4=();(2)400÷4÷2=(),400÷8=()。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两个组题中算式的结果一样吗?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学生仔细观察题组特点,并对问题进行猜测。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计算,结合计算结果对猜想进行验证。为了防止学生总结的规律存在以偏概全的现象,教师可继续展示另一题组:(3)600÷3÷2=(),600÷6=();(4)909÷3÷3=(),909÷9=()。要求學生对比四个题组,找出它们的相似性。最后引导学生将总结的规律进行迁移,用来解决新的问题,从而验证所得结论是否正确。如此便能使学生对知识形成更加系统的认识,理解并掌握知识中的规律。 相似性题组的设置,可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的规律,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并在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对运算方法有了全面的认知。 二、设计对比性题组。促进学生理解

“三小”问题研讨----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高效

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高效 河北镇中心小学张学社 ----“三小”问题研讨案例 小现象: 在四年级二班的数学“固模”展示课堂上,我坐在了奋进小组旁边,时不时的参与到了学生的小组活动当中,就在此时,我发现了一个问题:该组的6号同学对一道习题的不同说法引起了我的关注:“正方形、长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原因是(),其余五个人都写的是因为“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而唯独她写着“它们都有两组平行线”。课堂教学正常进行,小组交流检查轰轰烈烈,可这样一种不同的答案却没有被她的对子一号同学(应该是组里学习最好平时表现最优的学生,也就是组长)阅读出来,我试着提示了一下:“你怎么不把你的不同再让组长看一下呢?”,可也许她们只顾跟着老师的节拍继续前行,没有听清我的提示,或者是不理解我的意思,即使在后面的小组交流环节中,我照样子对小组成员说:“看看你们组有没有不一样的答案呢?”可这个问题始终再没有一个人提出。同样的问题出现在第二节五年级的数学课上,还是对同样的一道习题:“0为什么没有倒数”同一小组内有两种不同的答案:“ 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的积都不等于1”、“因为0不能作分母”。可惜,后一个答案也被搁浅。 小研讨: 不知是学生还小的缘故,还是自己估计的太高,我只有一个想法,学生们没有真正参与到学习中去,课堂上只是人云变云地

附和着学习,不敢把自己不同的意见说出来,其他人也只是在为完成习题而应付着,缺乏的是发现问题的大脑,缺失的是找出不同的慧眼,学生只是应付着学,没有把学习数学当成是自己的必需去学,而是任务式的学习。 深层次的分析,这并不能怪罪我们的学生,其实是我们的教师也同样的缺失一双发现问题的慧眼,或者说是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发现学生的程度不够。小组活动只是为活动而形式化地进行着,讨论与交流只是表面上搞搞花样,展示也成了说说习题的答案而已。久而久之,我们的老师变得不想思考,我们的学生也学会了应付了事,课改走上了发展的误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谈何发挥。 小策略: 一、兴趣是数学课的精华。 从很多节的数学课堂来看,气氛有些低沉,学生的回答显得有点疲倦,很大程度上学生的学习还是为完成听课的任务而做着。学生学习的举没有被激发。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让他们参与到学习当中,去学自己所需的知识,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把“学会”变成“会学”,确实是我们当数学老师值得深深反思的一个问题。 二、方法是数学课的灵魂。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每一道习题的解答、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教案优秀9篇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教案优秀9篇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教案优秀9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教案优秀9篇,如果能帮助到您,本店铺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教师备课心得体会篇一 从踏上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道路到现在,一路走,一路学,在摸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提问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问效果如何往往成为一堂课成败的关键,而决定提问效果的根本因素在于如何把握课堂提问的技巧。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播数学知识的主要阵地,是教育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学生学习获取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研究课堂教学中提问的原则与技巧是优化课堂过程,优化学生思维流程的关键。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一、以“兴趣”为基石进行提问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为了提问而提问,不仅会让学生感到做作,而且会使学生感到厌烦无趣。因此,要想让提问在课堂教学中起到独有的作用,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地改变自己的提问策略,以“兴趣”为基石进行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提问”激起千层浪。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面积》时,一开始,笔者一改以往多数教师所用的欣赏导入。在课始,笔者让学生观看了羊兄弟俩之间为了吃草多少的问题发生争吵的动画片(羊老大在一个正方形的草地上,羊老二在一个圆形的草 地上),接着抛出:“它们俩为什么争吵?”“你有办法帮助它们吗?”两个看似与数学不相关的问题,却激起了学生往下学 习的欲望,不少学生都随之想到了要比谁吃到的草多,就要比正方形和圆的面积谁大。圆面积的学习正是本课所要学习的新知,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习变成了发自内心的需要。在

接下来的学习中,笔者主要是以“问题”为导线:“圆的面积也就是圆的什么?”“圆的大小是由什么来决定的?”“求圆的面积可以转化成求什么的面积?”在一连串的提问之下,学生饶有兴趣地自己探究着,最终得出了圆的面积公式。这样的教学,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将所要学习新知的问题细化,将提问建立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学生才不会感到空洞、无趣、无想法。 二、以“启发”为动机进行提问 好的“提问”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开拓学生的思维。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要提到点子上,让提问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教学时,教师的提问不能直截了当,而应从学生的知识结构出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利用启发式提问,将问题指向新旧知识的衔接处,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的思考,让新知识不断滋长。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找准一节课的重点、难点。在学生理解的疑难之处进行启发式提问,这样既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打开了学生的心结,同时又起到弱化难点,细化重点的作用,使得课堂教学顺畅无比。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认识》时,笔者先让学生在作业纸上点上一个点,然后再让他们从这个点出发画2条射线后提问:“这是一个什么图形呢?”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最后不仅仅认识了这个图形是角,而且还知道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等等。教师一个启发式的提问,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动机,无形之中淡化了学习的难点。 三、以“理解”为目的进行提问 课堂教学提问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学生通过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理解所学的知识,并将所学知识逐渐内化,运用到实

讨论式教学让小学数学课堂更精彩

讨论式教学让小学数学课堂更精彩 作者:刘素梅 来源:《家长》2020年第07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讨论式教学;实践应用 一、讨论形式的确定 当前,讨论式教学主要通过全班讨论、小组讨论和同桌讨论来实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同桌讨论是解决通过使用大脑就能互相启发可以得出结论的问题,而小组讨论则更为灵活,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对于难度不大的问题或课堂突发意外的生成,通常都采用这种讨论方式。全班讨论是解决课堂重难点问题或者解决最困难或最棘手的问题。当然,讨论形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根据讨论问题的难易程度、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现状确定。 二、使用讨论式教学法的原则 在学生讨论中,教师应注意以下问题: 1.教师应提供准确、适当的指导,以帮助学生作出判断和分析。 2.小组讨论的结果不是短时间能够获得的,这需要时间。此时,教师应认真安排讨论,及时地点拨和指导,从而推进教学进度。讨论时间为10~12分钟适宜。 3.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注意全局的把握,要深入到各讨论小组中,收集学生的意见和观点,并做好讨论总结的准备。 4.关注学困生的讨论。教师应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讨论,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教师应指定有责任心的同学担任组长,在讨论中能够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三、运用讨论式教学法的策略 1.创设情境,营造讨论氛围。在使用讨论式教学,法时,营造讨论的氛围是提高课堂讨论效果的重要因素。创建情境是营造课堂讨论氛围的有效措施,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短时间内融入课堂讨论中,并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 例如,《有余数的除法》这一节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了生活环境。首先,教师给每个学生都发了14根小木棒,让他们摆正方形、三角形,看看它们能摆几个?还剩余几根?小学生的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驱使他们立即动起手来,从探究活动中得出自己的结论。此时,教师再提出本节的教学内容,问:你们能摆几个正方形或三角形?你们知道在摆三角形、

基于题组模块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基于题组模块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随着小学数学教育的推进,教师们越来越重视教学方法的改善,而基于题组模块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方法成为了众多教师的首选。下面本文将探讨基于题组模块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方法。 一、题组模块教学法的概念 熟悉基于题组模块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方法前,我们先来看一下题组模块教学法的概念。 题组模块教学法是一种以题目为主的教学方法,通过将一个或多个相关的题目进行组合,形成一个小模块,相对于单独讲解每道题目,组合讲解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设计题组组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思考、分析、归纳,以达到知识的自主学习。 1. 教师介绍本节内容 通过简单地介绍本节内容和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向。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调查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水平,合理安排作业和考试内容,以便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2. 设计题组模块 在教学的第二步中,教师需要设计一组题目,题目需要符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设计题组模块呢?通常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主题相同 题目的主题应该相同,即同一个知识点,让学生容易在思维中形成概念,并认同它。 (2)难度递增 题目应该按难度递增的顺序排列,让学生逐渐掌握和理解知识,良好适应老师教学的步伐。 (3)经典操作 和经典操作相似的题目应该尽可能组在一起,让学生可以通过对比,更好地掌握到不同应用场景的相似知识。 (4)易错点集中

把容易出错的题目集中在一起讲解,让学生能够充分接触这个知识点的足量题目,有助于消除犯错。 3. 教师巧妙讲解 根据步骤2,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讲解重点 在讲解过程中,应该注意选择正确的知识点,并突出其重点,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此类知识点。 (2)提高效率 通过提高效率,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知识点,通过布置作业和课后扩展让学生巩固拓展。 (3)教师示范 在讲解过程中,由于一些小学生对知识不够熟悉,让老师示范做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4. 组织学生课堂互动 在教师讲解完毕后可以根据课堂情况,进行口头讨论,让学生自己质疑思考,从而发现错误并加深掌握知识。 总体来说,基于题组模块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从而优化课堂效果,提高学生成绩,促进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应按照我们提到的步骤,并且灵活运用,让课堂变得更有趣和生动。

浅谈小学低年级的数学课堂组织方法(5篇)

浅谈小学低年级的数学课堂组织方法(5篇) 第一篇:浅谈小学低年级的数学课堂组织方法 浅谈小学低年级的数学课堂组织方法 小学一、二年级孩子由于年龄小,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约束能力差。在课堂上时常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如玩橡皮、玩铅笔、回头说话、在书上、本子上或桌子上乱涂乱花等,对老师和同学的发言置之不理,有的当老师讲课或者同学发言时就喜欢插嘴,随便打断别人的话语。课堂上时而吵吵嚷嚷,时而死气沉沉。因此,组织课堂教学就尤为重要。 一、创设丰富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可以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如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唱儿歌、演数学话剧等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探究、操作、合作、讨论、交流等学习方式中。例如讲故事,低年级的学生对故事非常感兴趣,并百听不厌。因此,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创设情境,会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在导课中、在一些练习题上都可以创设故事情节。如:在一年级《背土豆》一课中就创设了小老鼠背土豆的故事情节来导入新课;在二年级数学下册,《比一比》一节中就创设了黄山、华山、泰山、香山比身高的故事情境;在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授有余数除法时,针对课本图片“小蚂蚁用树叶过河”的练习题就可以创设小蚂蚁过河的故事。用这样的故事来创设问题的情境不仅加深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地思考、探索、交流等,更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数学的审美能力。 二、采用“哄”的教学对策诱导学生集中注意力。“哄”就是要诱发学生内心深处积极向上的“潜在能量”,使之由发展可能变成发展现实。“哄”是一种教学技法,也是一种教育艺术,更是一种教育境界,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哄”的方法最为常见。 1、言语上的“哄”。 运用正确适当的语言“哄”着学生,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

怎样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怎样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一)备好每一节课是实施数学高效课堂的前提。我们知道,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也是杂乱无章的,更是低效的。对数学〔教师〕来言又如何能上出一节高效的课呢?我认为:数学教师不仅要备课,还要紧紧围绕课题精心〔制定〕教学过程,做到"两个吃透',吃透教材、吃透同学。数学教师要想把"高效课堂'这艘船开好,就必须扬好"备课'这片帆,"精讲多练',进行有效的教学制定,让其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正确的效果。 (二)预习是实施数学高效课堂的法宝。要想提升数学课堂效益,光有老师认真地准备还不够,必须把同学也带进来,这也是洋思"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目标之一。让每一个同学面对新知识之前都有一个充分的知识与心理准备。课堂上同学会讲的让同学讲,同学会做的让同学做,同学能完成的让同学自己完成,课堂教学的重点就放在同学存疑、模糊的地方。教不越位,学要到位,使教学过程做到有的放矢,既提升了课堂学习效率,又能调动同学参加的积极性。 (三)关注、关爱同学是实施数学高效课堂的根本。"课堂是同学表现的地方,不是老师表演的地方。'一节课的教学制定再好,教师讲得再出色,如果同学不能真正的参加其中,那算不上是高效

的课堂。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同学,特别是差生,要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获得成功的乐趣,使同学在宽松和谐、互相尊重的教学环境中,轻松愉快地学习。因此要创建数学高效课堂,教师必须像导演给演员说戏那样,创造一种使同学能真正处在"渴求'中学习的情景,促其自觉、积极地合作探究知识和思索问题。同学的个性千差万别,老师应有足够的耐心和宽阔的心胸去等待去包容。 (四)"科学有效'的学法指导是高效课堂的亮点。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同学,乃是教同学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同学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证。我们要激励同学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同学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同学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同学可以随时质疑。通过质疑使同学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探究,勤于思索,勇于解决问题的优良的学习习惯。 2让数学课堂充满趣味的方法 引导探究,使同学享受攀登之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

加强对比题组教学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加强对比题组教学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作者:孙学军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中旬》 2015年第1期 浙江绍兴市柯桥区平水镇中心小学(312050)孙学军 [摘要]目前,仍有许多数学教师认为数学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学生能够快速、完整、准 确地解答出数学问题,而《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和应用意识”。所以,数学教材加大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而通过对比题组的教学,既能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对比题组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9068(2015)02-049 目前,仍有许多数学教师把数学教学简单地理解为解题教学,认为数学教学的目标就是让 学生能够快速、完整、准确地解答出数学问题,于是平时总给学生布置大量的练习题,觉得只 要学生多做题目就可以熟能生巧了。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数学教学除了要提高学生的解 题能力外,还要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也指出“教材编写不是单纯的知识介绍,学生学习也不是 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数学教学应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应用意识”。所以, 目前无论是哪种版本的数学教材,都加大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但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 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计算就行了,很少引导学生去比一比,导致学生的数学思维得不到发展。 下面,我结合“乘法”单元中对比题组的教学,谈一谈如何让学生在对比题组中发展自己 的数学思维。 一、在对比题组教学中促进学生数学思维更有序 教学案例: 11×6020×3213×3050×40 11×600200×3213×30050×400 110×6020×320130×30500×40 【学生汇报计算结果后,我发现学生全部做对了,如果按照以往的传统教学,就可以进入 下一环节的教学了。但我不禁思考:“题目要求学生比一比,那就说明不能简单地对待这组题目,如果仅仅满足于学生能正确计算,那编者完全可以不安排让学生比一比。”所以,在学生 交流汇报之后,我让学生比较每一组的三道计算题,说一说自己都有哪些发现。】 生1:我发现每一组题目中,第一个算式都是两位数乘两位数,而第二和第三个算式是三 位数与两位数相乘。 师:不错,观察得非常仔细。大家再看看,每一组题中,算式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与区别?

小学高段数学一题一课教学设计与实施例谈 精选文档

小学高段数学“一题一课”教学设计与实施例谈教材是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的基本素材,教师应该有效地研读教材内容,充分把握教材内涵,灵活应用并合理开发教材,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沟通知识体系,促进数学思维,构建高效课堂。课堂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场所。构建高效课堂可以使学生做到轻负高质,是教师一直关注并执着追求的目标。课堂上教师怎样合理应用和开发创造教材,让教材更好地为学生学习服务呢?这是新课改以来,小学数学一线教师一直研究实践的问题,也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亟待研究探讨的问题[1]。 1 “一题一课”的内涵与特征 “一题一课”这样的教学模式源于初中数学的练习课,往往通过对一道习题的深入剖析和精心设计,借题发挥,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引导学生去探寻数学问题的规律性和方法。实行“一题一课”这样的教学模式,以达到做一题,通一类,会一片这样的教学效果,让学生走出题海,做到轻负高质。在此也借用“一题一课”此名,拿来为小学数学的课堂所用,并赋予其更丰富的含义[2]。 题:原本初中往往指“习题”,笔者认为在小学的数学课堂,题可以是一道习题,也可以是一个问题。 笔者认为小学的数学课堂,原本初中往往指“练习课”,课:

课可以是练习课,也可以是复习课,还可以是拓展课,甚至如果能找到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恰当的问题或习题,新授课也未尝不可。 所以笔者对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一题一课”下定义为:通过一道合适恰当的习题或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和精心设计成一节课。通过借这一题充分发挥,做到一题求联,一题求变,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一种过程和方法,能将自己的数学知识结点成线,连线成网,从而建构起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 2 “一题一课”的材料选择与开发 “一题一课”这种教学模式,最为关键的是对“一题”的选择。怎样的题目是具备承载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价值的,这是真正考验教师能力的地方。所以这道题选择和设计的好坏决定了这堂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其重要的作用则不言而明了。笔者认为这样的题,往往会是“小题目,大内涵”。有的题目可以直接从 书本上,练习本上找到合适的,直接拿来使用,有的题目是需要教师进行合理改变或者是自主创造的。 教师觉得该题还可以有更大的知识内涵,更好的思维创造,笔者认为,这才是这道题目背后真正的数学学习的价值。在探究 这个问题结果的同时,学生不仅能对前面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还能获得更多的新知。例如,在教学平面图形面积的复习和整理内容时,教师根据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可以利用这样的一道习题,梯形的面积计算,三角形、行四边形、. 进行合理地创造开发,对这些知识做复习整理和提升,理清这些

基于题组模块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基于题组模块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题型模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正确利用题组模块,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以下是一些基于题组模块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方法。 一、通过题型模块梳理知识点 小学数学知识点繁多,有时难以掌握,因此教师可以通过题型模块梳理知识点。如将一些常见题型分类整理,例如加减乘除的四则运算、面积体积的计算、比例的应用、几何图形的分类等等。梳理后,可以让孩子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从而更加容易掌握。 二、通过题型讲解注重思维过程 在教学中,老师不仅要重视讲解答案,更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利用题组模块,可以让老师先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思考,再讲解解题方法,让学生在解题思路上更加熟练,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三、通过题型练习不断巩固掌握 在学完知识点后,通过题型练习可以巩固知识点并提高运用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不同难度的题型,让学生逐渐提高难度,同时也可以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弥补。通过不断地练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四、通过题型串讲提高思考能力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难点,可以通过题型串讲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可以准备一系列相关题目,让学生按照题目进行串讲。这样可以加强知识点的理解,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五、通过题组模块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通过题组模块,教师可以更好地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老师可以按照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准备不同难度的题型,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并进行弥补,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正确利用题型模块,可以更好地梳理知识点、提升思维能力、加深理解、提高运用能力和检测学生掌握程度。为了更好地教育小学生,教师应该对题组模块的使用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

希沃数学让课堂更精彩—浅谈希沃白板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希沃数学让课堂更精彩—浅谈希沃白板 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希沃白板在小学数学授课中已经成为受到广大学生欢迎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其将多种现代化的教学多媒体工具应用在课堂当中,为广大学生打造了更加丰富有趣的课堂,在激发其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了其学习的效率。本篇文章则针对希沃白板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和探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希沃白板;教学策略 新课程改革提出,教师应积极转变自身传统单一的授课观念,能够学会借助现代化的授课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学。其中,希沃白板作为一种专门针对教学场景设计的互动课件工具,其在数学授课中的应用不仅非常简单实用,其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主动投入到对数学的学习和探究过程当中,使小学数学课堂整体变得更加地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一、运用希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展开学习的主要动力,要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其全身心参与到课堂学习探究当中,教师就要转变自身旧有单一的授课方式对其进行引导,能够结合希沃白板为其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充分满足其学习的需求。通过让希沃白板成为学生学习的载体和学习的辅助工具,激发其对数学的好奇心,使其在教师打造的自由、快乐的课堂氛围下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1]。 以北师大版的小学数学教材为例,教学二年级“6-9的乘法口诀”时,在针对这一乘法计算进行巩固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运用希沃为大家设计出不同层次的计算PK闯关游戏,通过结合这一PK游戏组织学生展开计算练习。这一趣味练习的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提高其在练习过程中的乐趣,还能帮助其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内容。

“动手操作”让小学数学教学更精彩

“动手操作”让小学数学教学更精彩 数学是小学的一门重要学科,肩负着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责任。而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采用的是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枯燥无味,无法激起学生主动参与的激情,这样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根本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72指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能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是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一种有效的方法。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和习惯的束缚,过去我对动手操作在认识上,还存在着偏差,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在:操作的要求不明确,提出问题的针对性不强,教师急于交待要讲解的方法,急于课件的展示,没有耐心关注学生的想法,教师不明从学生的思维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对于学生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只要不是教师课前预计的,教师就置之不理。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我开学初做了思考,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课堂教学中操作环节如何操作?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关?操作中教师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哪里?如何提高操作的效率?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连串的问题,使我确定了此课题,在从理论和课堂上进行了研究,让整个数学课堂教学因动手操作而变得更加精彩,更加有效。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动手操作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愿操作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是一种积极的心理选择性认知倾向,能够产生积极的情感与情绪,展开主动而积极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乐之这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小学生生性好动,有着很强的动手能力,给予学生更多动手的权利,让学生展开积极的动手操作,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更能在动手中点燃学生求知的火种,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来制作教学具。学生一听到要让自己来帮助教师制作学具,立马来了兴致,都非常积极踊跃地参与到教学具的制作中来。如有的学生利用硬纸片来制作圆柱、圆锥,利用小木棍来制作平行四边形等。这样的环节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激起学生对数学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与运用知识的平台。在这里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自己的个性,来制作一些富有个性与新意的教学具。这样也会让整个数学教学因这些新奇的教学具而变得更加有活力,更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动机与学习热情。 二、提供学具,让学生懂操作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变老师的示范演示为学生从动手与操作,学具便是重要条件。因此,教师不但要精心设计教学的各环节,还要尽量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典型的,较为完整的感性材料,给学生创设动手的条件,为学生的充分发挥,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让小学数学课堂因说理而精彩

让小学数学课堂因说理而精彩 1. 引言 1.1 数学课堂现状 数学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科目之一,而数学课堂的教学 方式也一直备受关注。在当前的数学课堂现状中,很多教师仍然采用 传统的讲授和应试教育方式,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缺乏实际的 理解和应用能力。许多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出现畏 惧和厌倦的情况。在数学课堂中,学生缺乏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和分析 能力,只是简单地依赖记忆和死记硬背来完成题目,无法真正掌握数 学知识的本质。 数学课堂的现状亟待改善,需要通过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来让学 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入说理的教育在数学课堂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推理 和论证,培养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并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只有在激发学生对数学思维的探索和理解之后,才能让数学课堂 真正因说理而精彩。 1.2 引入说理的重要性 引入说理的重要性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引入说 理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的清晰度 和条理性。说理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数学解题过程中更加理性地思考问题,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和规律。

引入说理也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上进 行逻辑思考和理性分析,可以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从而激发学习的动力。当学生觉得数学是一门充满趣味和挑战的学科时,他们就会更加主动地去探索和学习。 最重要的是,引入说理可以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培养学生的逻辑 思维能力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 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说理不仅可以使数学课堂更加生动 有趣,还可以让教学内容更加深入人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正文 2.1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课堂中说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 引导学生学会用逻辑推理的方式解决数学问题,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 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通过说理的方式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 数学概念。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问题、列出思维步骤、推断结论等方式来解决数学难题,从而让学生逐渐形成逻辑思维 的习惯。通过不断练习和思考,学生会逐渐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在解决其他问题时也能够运用这种思维方式。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也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通过解决 数学问题时的推理和思考,学生会感受到思维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 对数学产生更深的兴趣。逻辑思维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难题,

题组教学,让小学数学课堂更精彩

题组教学 ,让小学数学课堂更精彩 摘要: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 质量。题组教学也是数学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自身的对比性和层次性可 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教师在利用题组进行教学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 思维空间,让学生找到题组间出现的规律和特点,进而可以加深对于数学知识的 印象。本文通过题组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为广大小学数学教 师分享一下教学经验。 关键词:题组教学;小学数学;课堂 题组教学自身的优势可以让学生连接新知识和旧知识,让学生对于所学的知 识进行连接和比较,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 际情况来设计题组,通过题组在课堂中的应用,让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精彩。 1题组教学概念 题组教学指的是将教学内容相似、数学题目形式和思维方式的题目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解答。教师所选择的这些题目相互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都不是独立 存在的。通过题组的方式呈现出来,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进行对比和学习。[1]这 样有利于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数学系统,把零散的数学知识归入其中,方便加深 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印象。 2题组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2.1设计相似题组,揭示一般规律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是一门相对难懂的学科,由于年龄问题,也不具有良 好的分析能力,对于一些规律性的问题不能正确地把握。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计 相似的题组,来帮助小学生更简单地理解数学中的一般规律。[2]比如教师在教授 负数的相关知识点时,可以先在黑板上写下几个题组:第一组题组:-5+9=?9- 5=?9+(-5)=?第二组题组:-6+3-1=?3-6-1=?-1-6+3=?教师可以引导学生

多元“题组”设计,让数学复习课更高效

多元“题组”设计,让数学复习课更高效 作者:朱清华 来源:《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2020年第06期 摘要:一个有效的题组设计,是加强小学生数学复习的有效途径。学生可以在题组训练下逐渐形成良好的观察、思考、猜测以及分析验证能力,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当然,教师在进行题组设计时,也要避免题组形式的单一化,要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地开拓题组模式,充分体现数学知识的本质,实现启迪智慧、高效复习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题组设计;高效复习 小学数学是一门强调系统性、逻辑性和全面性的学科,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之间几乎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因此,在进行复习教学时,教师若将所学知识串联起来,形成多元化的题组,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加完整的复习效果,即使是一些比较零散的知识点,也可以在题组中获得有效巩固。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还只是将题组当作独立的数学题目,并没有足够重视和发挥题组的教学价值,更不用说进行创意性的设计以便开发学生思维了。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从变式性、对比性、层次性以及针对性等角度探讨如何更好地加强题组复习设计,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一、正反变式题组——深化思维贯通 学生在数学复习的过程中,如果总是一味地采用同一种方式,对同一类型的题目进行练习,那么,就很容易会形成思维定式,不利于思维发散。数学学习不应该只是机械性的模仿或

死记硬背,而应该是充满变化的,可对学生思维进行不断开发的一个过程。因此,在复习数学知识时,教师应该设计具有变式性的题组,让学生思维逐渐走向深处,形成良好的辩证思想。 例如,在复习“圆的面积”时,在教材中有这样一道题:“图1中,有一个正方形覆盖了圆的1/4,其余3/4是圆的阴影部分,其中正方形的面积是10cm2,请问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多少平方厘米?”这道题学生无法用常规思维解答,要求圆面积就需要知道圆的半径,很明显这道题并不能直接求出半径。在一番交流思考后,学生发现只要求出半径的平方,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但教师并未就此打住,而是根据这道题又设计了一道变式题:“假设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26.86cm2,那么,请问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通过正反变式的练习,教师不仅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对圆面积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的思维模式变得更加灵活多样、融会贯通。 二、对比分析题组——加强辩证理解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事物是通过比较的方式才被人们逐渐认识的。而在小学数学中,比较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教师在进行数学复习时,可将数学学习中学生难以分辨、且易混淆的知识点串联成一个题组,让学生在对比分析中,逐渐掌握知识点的内在价值与区别,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例如,在复习“分数”知识点时,学生很容易分辨不清单位“1”在计算具体量时所对应的分数概率。因此,教师设计了下面的对比性题组:(1)奶奶去市场上买了菠菜150千克,而买的茄子比菠菜多1/3,请问茄子买了多少千克?(2)奶奶去市场上买了菠菜150千克,比买的茄子多1/3,请问茄子买了多少千克?在这道题组中,教师正是用对比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各个知识点之間的关系,懂得如何抓住关键词句来分析题目,最终学会分数应用题的解答技巧。再第1题中,已知单位“1”具体的量,就是要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显然应该用乘法进行计算;在第2题中,已知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要求单位“1”是多少,所以应该用除法计算。只要辨清两者之间的区别,学生就能轻松掌握相关的解题思路。教师正是运用对比性题组的方式,让学生在对比中抓住解题的核心,真正掌握分数内涵,达到高效的复习效果。 三、递进层次题组——掌握知识技能 在进行小学数学复习时,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吸收程度都会存在着一些差异,教师还应当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程度与技能情况,设计具有层次性的题组,让学生在不同层次的题组中,找到适合自己能力和水平的知识点,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深化数学技能,有效提升数学复习效果。 例如,在复习“千以内数的认识”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层次性题组:有三个同学进行射箭比赛,每个学生有5次机会,射中红色区域可得2000分,蓝色区域可得200分,绿色区域可得20分,最外面的黄色区域则可得2分。甲3次打中蓝色区域,2次打中绿色区域;乙4次打

小学数学论文:浅谈“题组练习”在低段解决问题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一步一题拾级而上 ---浅谈“题组练习”在低段解决问题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摘要】练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等都不是一次性可以完成的,而是要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经过练习才能得到巩固、运用、提高。精心设计“题组练习”,能避免解决问题教学中多而杂的“题海战术”,为孩子搭建学习的梯子,让学生拾“题”而上,自主地完成知识建构。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通过编拟同质型、异质型、对比型、递进型、互逆型、抽象型的题组,优化解决问题的练习设计,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形成技能,发展思维,让练习起到1+1>2的效果。 【关键字】题组练习低段数学解决问题有效 何谓“题组”?它是指以一定的教学内容为规定性的,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取向的一组习题。这种题组并不是单纯地将几个独立的数学问题组合呈现,而是注重题目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编排的形式、内容、方法等改变,引导学生通过找联系、辨差异,以整体呈现、整体比较、整体掌握的练习方式促进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结构,全面、灵活地进行数学思考,克服一课一例,一题一练的单调练习模式。在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合理有效的“题组练习”,就好比为孩子们搭建了一个梯子,使他们沿着台阶一步一步地往上走,自主地完成知识的建构。“题组练习”强调把习题放入一个系统中,若干道有内在联系的习题组成题组,形成一个知识的小系统,它们的关系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另外,解决问题在整个小学数学阶段的教学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虽然新教材在“解决问题”的编排上作了较大的调整,也降低了一些学习难度,但由于解决问题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低段的学生学起来相对比较困难,不易理解和掌握。教师虽然教的很辛苦,但有时效果也并不理想。尤其是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等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笔者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尝试编拟有针对性的“题组练习”,为孩子搭建学习的阶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构建同质型题组---沟通知识内在联系

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简报

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简报 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简报范文(精选9篇) 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简报范文(精选9篇)1 为了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10月10日上午,西斋小学全体数学教师在录播教室进行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内容为三年级《倍的认识》,执教者分别为德育副校长孙江波、信息办主任吴春江。 吴老师充分利用教材秋天收萝卜的情境图,由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引入,首先使学生初步认识“倍”,建立“倍”的概念,然后引导学生用“几个几”表述“倍”的含义,接下来找准关系,用“倍”进行语言表述,紧接着带领学生摆一摆,体会“倍”的关系,最后用“拍一拍”的小游戏引导学生深化“倍”的理解。 整节课,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师生互动积极,课堂气氛活跃。 孙老师通过巧妙改编主题丰收图引出本节课的内容。直接由“倍”字引入,简明扼要地突出重点。环节环环相扣,由浅入深,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通过对同一个情境的几次变换,让学生在变换的过程中,完整地构建倍数关系的模型。同时,也让学生保持了研究的兴趣,体会到数学本身的魅力。 两位老师不仅有好的教学设计,而且教学机智也十分出色。抓住“让学生经历‘倍’的概念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这一重点,敏锐捕捉课堂各种有效信息,及时引导,适时质疑,精当概括、小结,令整个课堂严谨有序、自然流畅。 小结阶段,教研组长李清平主持了评课议课活动,两位执教者说课之后,数学组全体数学教师认真就两节课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评议。 交流发言的六位老师代表对两节课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同时也给出了针对性很强的改进建议。执教者紧扣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拓展资源,挖掘文化,根据教学的需求对教材进行解读、重构,创造性组织教学的方式得到一致好评。 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简报范文(精选9篇)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