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现象及应对

合集下载

大连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

大连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

大连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大连市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沿海城市,也是全国著名的经济开放城市之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连市的环境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本文将运用库兹涅茨曲线分析大连市环境问题的现状和趋势。

库兹涅茨曲线是指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曲线,它能够直观地展示经济增长与环境破坏之间的相互作用。

它的核心观点是,经济发展初期,环境状况会恶化,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和技术进步,环境问题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我们来看大连市的经济发展情况。

大连市是中国重要的沿海经济开放城市,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

近年来,大连市的GDP持续增长,成为东北地区的经济中心之一。

大连市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制造业、金融业和服务业,这些产业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其次是水体污染问题。

大连市位于渤海湾和黄海之间,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漂亮的海滩。

随着工业废水和农业污水的排放,大连市的海洋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一些海滩变得脏乱不堪,海水也受到了污染,对渔业和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威胁。

最后是垃圾处理问题。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连市产生的垃圾量也在不断增加。

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滞后,导致垃圾无处可去。

一些地方出现了垃圾堆积问题,给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

从大连市的环境问题来看,目前大连市的环境状况并不理想。

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积极的变化。

大连市政府和社会各界已经意识到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环境状况。

大连市加强了工业废水和废气的治理,推行了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加大了海洋环境保护的力度,清理了一些海滩上的垃圾;加强了垃圾分类处理,建设了一些垃圾处理厂。

大连市的环境问题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得到了有效的关注和治理。

尽管目前的环境状况还不理想,但我们可以看到未来的发展趋势是积极的。

大连市将继续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大连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

大连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

大连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库兹涅茨曲线(Kuznets curve)也称为环境Kuznets曲线(EKC),是指统计数据显示,在一定阶段的工业化和发展过程中,环境质量呈现出倒U形曲线变化的趋势。

即在工业化起步阶段,随着工业发展,环境质量会逐渐恶化,但当社会经济水平达到一定水平时,就会出现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分离的现象,进入环境质量逐渐改善的阶段。

大连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分析可以对大连市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而大连市作为我国的典型沿海城市,经历了从一个传统的渔业城市到一个现代化海滨城市的历程。

在这一过程中,大连市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城市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力改善和建设。

但与此同时,大连市的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据统计,2002年大连市空气质量指数为92.9,而2012年则达到了120.5,大幅度超过国家规定的空气质量标准。

为了探讨大连市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可以对大连市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分析。

从大连市空气质量指数的变化趋势来看,可以得出以下观察结论:1. 2002年到2006年,大连市空气质量指数逐渐上升。

这是由于大连市此时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而由于各种原因,环境保护工作滞后,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加重。

2. 2007年到2011年,大连市空气质量指数逐渐下降。

这是由于当时城市的经济发展进入成熟期,重工业逐渐向城市周边地区转移,对城市环境影响相应减小。

同时,政府从2011年开始,实施了一系列减排政策。

1. 大连市的环境保护工作需要加强。

目前,大连市的环境保护工作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例如政策执行不到位、工业废弃物排放超标、城市管理混乱等,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强力度,规范管理,以保护城市环境。

2. 大连市的经济发展需要更多注重环境保护。

如今经济的发展和环保如出一辙,发展快速的地区通常也会很少考虑环保问题。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通过人均收入与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演变模拟,说明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影响,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状况先是恶化而后得到逐步改善。

对这种关系的理论解释主要是围绕三个方面展开的:经济规模效应(scale effect)与结构效应(structure effect)、环境服务的需求与收入的关系和政府对环境污染的政策与规制。

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经济规模变得越来越大。

正如Grossman (1995)所说的,对于一个发展中的经济,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

而产出的提高意味着废弃物的增加和经济活动副产品――废气排放量的增长,从而使得环境的质量水平下降。

这就是所谓的规模效应。

不难发现,规模效应是收入的单调递增函数。

同时,经济的发展也使其经济结构产生了变化。

Panayotou (1993)指出,当一国经济从以农耕为主向以工业为主转变时,环境污染的程度将加深,因为,伴随着工业化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资源被开发利用,资源消耗速率开始超过资源的再生速率,产生的废弃物数量大幅增加,从而使环境的质量水平下降;而当经济发展到更高的水平,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从能源密集型为主的重工业向服务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时,环境污染减少,这就是结构变化对环境所产生的效应。

实际上,结构效应暗含着技术效应。

产业结构的升级需要有技术的支持,而技术进步使得原先那些污染严重的技术为较清洁技术所替代,从而改善了环境的质量。

正是因为规模效应与技术效应二者之间的权衡,才使得在第一次产业结构升级时,环境污染加深,而在第二次产业结构升级时,环境污染减轻,从而使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呈倒“U”形曲线。

另外一种理论解释是从人们对环境服务的消费倾向展开的。

在经济发展初期,对于那些正处于脱贫阶段或者说是经济起飞阶段的国家,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其关注的焦点是如何摆脱贫困和获得快速的经济增长,再加上初期的环境污染程度较轻,人们对环境服务的需求较低,从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导致环境状况开始恶化。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提出后,相关学者对中国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了形式多样的检验。

在运用时间序列进行的省级检验中,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形状绝大多数并非理想的倒U型。

反复波动的EKC曲线多是由于环境政策的非持续性,又因绝大多数省份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多数省份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都处于上升阶段。

在省际检验的检验过程中,存在着内生性及“伪回归”的问题,部分研究试图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V AR)或联立方程模型来解决这些问题。

标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经济发展;环境污染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简述随着经济的增长,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自Grossman和Krueger(1991)年通过对全球4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分析,得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长期呈倒U型的关系以来,关于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研究开始不断出现。

Panayotou(1993)将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倒U型关系定义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之后,这一理论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涌现出了大量的研究。

目前的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运用现有理论检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否存在,二是考察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内在机理。

1.1 相关理论假说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研究核心,Grossman和Krueger提出,经济发展通过结构效应,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影响环境水平。

环境水平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趋于不断恶化的趋势,而当经济发展到达一定规模之后,环境水平会逐渐得到改善,两者之间呈现出倒U型的关系。

比较有代表性的解释理论还有国际贸易说,认为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由于环境标准的差异或者说是要素禀赋差异,使污染密集型产业流向发展中国家(Lopez,1994;Copeland&Taylor,2004)。

还有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随着收入的增加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环境逐步由一个奢侈品变成一个必需品,在人们收入达到一定程度后,会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及居住环境,从而会影响到政府政策及生产技术等(Chavas,2004)。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中应注意的几点(EKC概念知多少)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中应注意的几点(EKC概念知多少)

环境污 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 向环境排放超过其 自 净能力的物质或 能量 , 从而使环 境的质量 降低, 对人类 的生存 与发展造成不利影 响的现象 。 具体包括: 水污染、 大气污染、 固体废物污染、 噪声污染、 放射性污染等 。
与环境污染相比, 环境恶化是一个 更广泛 、 更复杂的概 念, 它描述的是 环境质量的全面下降, 不仅包括环境污染, 还包括资源破坏 、 生态破坏、 物种 减少、 土地 沙化 、 自然环境恶化等其他很多方面。 在E K C 研 究中, 环境污染与环境恶化都是表征环境变化 的变量 , 若研究
科 学研 究
科学 瓣
“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研究中应注意的几点
( E K C概念知多少)
李 宝 申萍
摘 ( 1 . 南京财 经大学 :2 . 东北财经大学) 要: 鉴于 目前E KC 文献研究 中基本概念模糊 、 随意的情况 , 本文在参阅国 内外权威性 的基础上 , 加 以规范 , 以便在 以后E KC的研究 中能有 一个规
1 ‘ 经济 增 长 ” 与“ 经济发展”
还 有学者 ( 孙立等) 试 图从“ 可利用 的水 ” 的角度探 讨对环 境质量的刻
画。
因此 , 正确地区分这两组概念 , 对于E K C研究中单个指标、 多个单
指标 或者综合指标的选择有重要的作用, 对于E K C的研究重心或者政策导
向 也 有指 导 意 义 。

而真 正能够使环境改善的是以人均收入提高为表现之一的经 济发展 ,经济 发展到一定水平 , 意味着科学技术水平 的进步 、 人们环保意识 的增强 、 国家 政策 的合理有效等, 人与 自然和谐统一, 环境不断改善 , 这是符合逻辑 的, 也 才是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真正说明的 。 2 . “ 环境污染” 与“ 环境恶化 ”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通过人均收入与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演变模拟,说明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影响,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状况先是恶化而后得到逐步改善。

对这种关系的理论解释主要是围绕三个方面展开的:经济规模效应(scale effect) 与结构效应(structu re effect) 、环境服务的需求与收入的关系和政府对环境污染的政策与规制。

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经济规模变得越来越大。

正如Grossman (1995) 所说的,对于一个发展中的经济,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

而产出的提高意味着废弃物的增加和经济活动副产品废气排放量的增长,从而使得环境的质量水平下降。

这就是所谓的规模效应。

不难发现,规模效应是收入的单调递增函数。

同时,经济的发展也使其经济结构产生了变化。

Panayotou (1993 )指出,当一国经济从以农耕为主向以工业为主转变时,环境污染的程度将加深,因为,伴随着工业化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资源被开发利用,资源消耗速率开始超过资源的再生速率,产生的废弃物数量大幅增加,从而使环境的质量水平下降;而当经济发展到更高的水平,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从能源密集型为主的重工业向服务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时,环境污染减少,这就是结构变化对环境所产生的效应。

实际上,结构效应暗含着技术效应。

产业结构的升级需要有技术的支持,而技术进步使得原先那些污染严重的技术为较清洁技术所替代,从而改善了环境的质量。

正是因为规模效应与技术效应二者之间的权衡,才使得在第一次产业结构升级时,环境污染加深,而在第二次产业结构升级时,环境污染减轻,从而使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呈倒“U”形曲线。

另外一种理论解释是从人们对环境服务的消费倾向展开的。

在经济发展初期,对于那些正处于脱贫阶段或者说是经济起飞阶段的国家,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其关注的焦点是如何摆脱贫困和获得快速的经济增长,再加上初期的环境污染程度较轻,人们对环境服务的需求较低,从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导致环境状况开始恶化。

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库兹涅茨曲线分析

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库兹涅茨曲线分析

作者: 范欣;吴霞
作者机构: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出版物刊名: 经济视角
页码: 14-16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9期
主题词: 区域经济增长 环境污染 库兹涅茨曲线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长期高速增长,但同时也引发了资源过度消耗与环境破坏。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本文试图运用1991-2011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对四大区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实证研究并分析其差异性。

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环境质量随着经济增长逐步改善,而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环境质量随着经济增长而不断恶化。

产业结构、技术进步、政府政策等是造成其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并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差距提出政策建议。

运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对我国环境污染的趋势分析

运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对我国环境污染的趋势分析

中国环境污染 的趋势分析
环境库兹涅茨
经济起飞阶段,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 不下,工业 COD 排放量有所下降,个别 曲线分析说明,人均 GDP 达到一定水平
展有关。随着工业化加速和经济的腾 年份又有小幅回升。1997年,我国人均 后,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环境状况会发
飞,企业规模偏小,生产工艺和技术水 GDP仅为6 048元人民币,远小于世界人 生好转,但倒 U 形污染曲线是那些最成
在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这必 国家陆续出台了一些规范外资的政策。 施,国际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将有助于
平低,以外延扩张为主,物耗、能耗均 均 GDP2 000 美元时(1975年美元)的水 功的文明走过的道路,这一道路形成的
很高,自然资源消费增长弹性系数大都 平。这说明我国通过产业、行业结构调 背后,蕴藏着大量的经济、社会和技术
超过 1,“三废”产生量和排放量迅速增 整,通过“关、停、禁,并、转、改”, 变化,曲线的下降需要一定的条件。从
有能够持续下去,但总体上,技术进步并 入的限制与壁垒有所减少,外商投资企 染行业的投资。
促进全要素生产率逐步提高是基本趋势。 业开始逐渐在关键性产业加大投资,而
随着经济状况的好转和外资引进部
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看,有利于 这些产业以第三产业为主,有利于优化 门理性的增长,我国在吸引外商直接投
环境质量的改善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正 我国的产业结构,减少环境污染。二是 资方面会进一步考虑防止负效应的措
0.1691

1 154

718
高。主要是因为当
1992
0.2043

1 211

711
前我国的技术水平
199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现象及应对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现象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用来分析人均收入水平与分配公平程度之间关系的一种学说,。

将此学说运用于环境上的表述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污染指数随着经济的增长先增后降,当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环境污染的程度也相对较轻,但是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污染由低趋高,环境恶化程度随经济的增长而逐渐加剧,当污染程度达到一个最高点时,随着经济的继续增加,此时的环境污染却逐渐下降,使得环境得到改善。

环境质量与收入呈倒U型曲线关系。

经济增长又通过规模效应、技术效应与结构效应三种途径影响环境质量。

1.规模效应:经济增长会从两方面对环境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一方面经济增长要增加投入,进而增加资源的使用,加速了资源的消耗;另一方面由于资源的不完全利用或者开发资源和利用的过程中的不充分导致污染排放的增加。

2.技术效应。

高收入水平将使人们有能力发展更好的环保技术、以及处理环境污染和保护环境的高效率技术。

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过程中,加重研发支出,推动技术进步,将会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在原有的资源利用率其他不变时,技术进步提高生产率,改善资源的使用效率,将会直接降低单位产出的要素即资源的投入,相对以前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可减少开发资源带来的环境问题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削弱生产对自然与环境的影响;二是清洁技术不断开发和取代肮脏技术,可有效地循环利用资源,降低了单位产出的污染排放。

3.结构效应。

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产出结构和投入结构发生变化。

在早期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结构从农业向能源密集型重工业转变,化工石油原料的使用增加了污染排放,随后经济转向低污染的服务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投入结构变化,单位产出的排放水平下降,环境质量逐步改善。

规模效应会恶化环境,而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改善环境。

在经济腾飞的开始阶段,资源的使用超过了资源的再生,有害废物大量产生,规模效应带来的环境负担远超过了技术效应能减少净化的能力和结构效应所能产生的改善力量,使得环境逐步恶化;当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环境污染水平达到最高,此后,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产生大雨规模效应的能力,环境恶化减缓并逐步向原来的方向恢复。

湖口县是江西省九江市下辖的一个县城,处于规模效应的时期,并已经发展了数十年的时间,如今也出现了大量的以服务性产业的项目,但转型速度缓慢。

自发展初期以来,经济增长迅速,但由于发展初期科学技术非常不发达,更好的保护环境的技术尚未出现,政府亦没有足够的资源和可调控的力量资源以及多余的资金支持环境的保护,经济的发展在初期只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存条件,人们并没有意识到保护环境和自身健康有什么联系,环境保护意识差,因此,对于开始良好的环境状况并不在乎和珍惜。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利用自然的能力增强,地区经济发展规模增大,自然资源消耗就越来越多,污染物的排放也越来越多,对环境的破环也越来越严重,此时,正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中描绘出的上半段,随经济的增长而环境污染也加重。

也由于此时的清洁科学技术不发达,不能在大范围内实行减污计划,而经济产业结构相对落后,主要以资源依赖型,资源消耗型产业为主,而这些产业都是消耗大量资源,以对环境的掠夺和污染为基础谋求发展的,因此,在经济积累的过程中,对环境产生了大量的污染。

为增长经济,湖口县大量引进重工业项目,最大的是位于金沙湾的工业园区,虽然有着生态示范园区的称号,但污染却是十分严重,地方的污染可以从随处可见的污
水和到处弥漫的烟尘中略窥一斑。

2010年县里引进江西省萍钢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并开始投入生产,年创利润六亿多元,年税收更是达到了四千万以上,这样的业绩固然能够给发展带来很大的便利,然而这背后的环境问题又有谁去关注和解决了呢?我国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走可持续发展,绝不能先污染后治理,而一味的追求经济增长,不注重环境的保护这样的行为哪一点遵循了这项基本国策呢!
在湖口县城的中心繁华地区,已经在逐渐向服务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靠拢,建起了两家综合的购物大楼和几所消费娱乐场所,另一家五星级宾馆正计划与今年完工并实行经营,而这些建筑的落成无疑将会对湖口县的产业转移产生积极作用,因为这些商场中都设立了注重保护清洁卫生的标识,并对拥有一个良好的环境非常重视,在金沙湾越来越严重的污染的同时,许多的居民对其提出了反对,政府对环境的经济支出也增加了许多,并表示将逐步完善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

湖口县的发展揭示了一个发展变化:收入水平低的社会群体很少产生对环境质量的需求,贫穷会使人们加剧对环境的掠夺,使环境恶化;收入水平提高后,人们更关注现实和未来的生活环境,产生了对高环境质量的需求,到时不仅愿意购买环境友好产品,而且不断强化环境保护的压力,愿意接受严格的环境规制,并带动经济发生结构性变化,减缓环境恶化。

这点也是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中包含于到达顶点后人们对环境的质量需求。

此时环境规制也随之出现,环境规制作为一种社会性规制的重要内容,是指环境污染具有外部不经济性,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与措施对厂商等的经济活动进行调节,以达到保护环境的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目标。

具体体现在工业防治和城市环境保护。

环境规制的工业防治和城市保护在环境污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未达到顶端的上升阶段正是治理环境的良好方法。

环境规制的强化会让环境污染程度下降。

随着经济增长,环境规制在加强,有关污染者、污染损害、地方环境质量、排污减让等信息不断健全,将能够促成地方政府加强与社区的环保能力和提升当地的环境质量管理能力。

严格的环境规制将能进一步引起经济结构向低污染转变。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另一种形成因素分支之一是市场机制,市场机制的出现在于有了一定的初步经济发展,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市场机制不断趋于完善,在早期发展阶段,自然资源投入较多,随着开采的增加和大量资源的利用,就会逐步降低了自然资源在自然界中的存量;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自然资源的价格开始反映出其稀缺性而上升,社会降低了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将促进经济向低资源密集的技术方向发展,自然资源在市场中交易就实现了自我调节,自我调节的市场机制会减缓环境的恶化。

同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市场参与者日益重视未来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联系,对施加环保压力起到了重要作用,而银行对环保不力的企业拒绝贷款等手段促进了产业转型和环境的保护。

环境质量于是也得到了改善。

除上述之外,环境保护的另一个重大责任将要求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就是减污投资,每个人都知道,一个企业一年如果能够回收和循环利用资源将能减少一笔不小的支出,但由于建设一个可循环利用的回收系统将耗费一些资金,故而有些企业不愿投出减污资金,从长远看来,投入一笔减污资金将在以后的若干年内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因为对于防止和治理来说,治理显然要花更多的人力物力,还不一定能够恢复到从前一样的生态环境,所以,最好的投资就是减污投资,在未污染前做好准备,建设节能减排工程,加大循环利用的面积,保护好当前的生态环境,在经济增长的同时
使得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顶端尽可能降低,也意味着尽最大的努力环境污染的最大峰值,此后的生态环境恢复的将更快。

环境质量的这种与环保投资密切相关的关系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上资本充裕度有别,环保投资的规模因而不同。

可以根据上述企业和政府的减污投资分析将环保投资资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商品生产,产生了污染;一部分用于减污,充足的减污投资改善环境质量。

在低收入阶段所有的资本用于商品生产,污染重,并影响环境质量;收入提高后充裕的减污投资防止了环境进一步退化。

环境质量提高需要充足的减污投资,而这以经济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充足的资本为前提。

减污投资从不足到充足的变动构成了环境质量与收入间形成倒U型的基础。

这些表明,在收入提高的过程中,随着产业结构向知识信息化和服务业的演变、科学的清洁技术的应用、环保需求的加强、环境规制的实施以及市场机制的作用等,环境质量先下降然后逐步改善,呈倒U型。

经济的发展依赖环境提供的资源,为了能够实行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在经济的发展同时肩负起保护环境的责任,在未达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顶端前尤其要利用已有的资源来保护环境的质量,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高峰之后,随着经济的增长环境质量得到改善,此时地区产业已经完成转型,注意维护环境的平衡就能够使得生态逐步恢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