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食疗药膳治疗

合集下载

养生秘籍中医药膳疗法的功效与方案

养生秘籍中医药膳疗法的功效与方案

养生秘籍中医药膳疗法的功效与方案养生秘籍:中医药膳疗法的功效与方案中医药膳疗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食疗的方式来调理身体,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中医药膳疗法注重食材的选择和搭配,以及烹饪方法的运用,能够有效地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

本文将介绍中医药膳疗法的功效与方案,帮助读者了解如何通过食疗来养生保健。

一、中医药膳疗法的功效1. 调理脾胃:中医药膳疗法可以通过调理脾胃来改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

例如,薏米粥可以健脾和胃,帮助消化,缓解腹胀和腹泻等症状。

2. 清热解毒:中医药膳疗法可以通过清热解毒来改善口腔溃疡、痤疮等问题。

例如,野菊花茶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热毒。

3. 润肺止咳:中医药膳疗法可以通过润肺止咳来改善咳嗽、咳痰等问题。

例如,梨膏糖可以润肺止咳,缓解咳嗽和咳痰的症状。

4. 补益气血:中医药膳疗法可以通过补益气血来改善贫血、乏力等问题。

例如,红枣糯米粥可以补益气血,增加体力和抵抗力。

5. 调理肝肾:中医药膳疗法可以通过调理肝肾来改善失眠、腰膝酸软等问题。

例如,黑芝麻糊可以滋补肝肾,改善睡眠质量和腰膝酸软的症状。

二、中医药膳疗法的方案1. 薏米粥:将薏米洗净,加入适量的水煮熟,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红枣、莲子等食材。

薏米粥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适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

2. 野菊花茶:将野菊花用开水冲泡,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蜂蜜或红糖。

野菊花茶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口腔溃疡、痤疮等问题。

3. 梨膏糖:将新鲜的梨削皮去核,加入适量的冰糖煮熟,待冷却后食用。

梨膏糖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适用于咳嗽、咳痰等问题。

4. 红枣糯米粥:将红枣和糯米一起煮粥,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蜂蜜或红糖。

红枣糯米粥具有补益气血的功效,适用于贫血、乏力等问题。

5. 黑芝麻糊:将黑芝麻炒熟磨成粉,加入适量的水和冰糖煮熟,待冷却后食用。

黑芝麻糊具有滋补肝肾的功效,适用于失眠、腰膝酸软等问题。

中医传统药膳调理脾胃的妙方

中医传统药膳调理脾胃的妙方

中医传统药膳调理脾胃的妙方在现代快餐和高糖高脂食物的影响下,许多人的脾胃功能逐渐失调,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中医传统药膳作为一种自然疗法,可以有效地帮助调理脾胃,恢复身体的平衡。

本文将介绍几种妙方,帮助改善脾胃健康。

一、黄精鸡肉汤黄精鸡肉汤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中医传统药膳,可起到滋补脾胃的作用。

制作方法如下:材料:- 鸡腿肉500克- 土黄精50克- 姜片适量- 盐适量步骤:1. 将黄精洗净后切片,姜切片备用。

2. 鸡腿肉洗净,切块。

3. 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沸。

4. 将鸡腿肉、黄精片、姜片放入锅中,炖煮1小时。

5. 最后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黄精鸡肉汤不仅味道鲜美,而且有滋补益气和调理脾胃的功效。

适量饮用,可以帮助改善脾胃消化功能。

二、生姜红枣粥生姜红枣粥是一道经典的中医传统药膳,对于脾胃虚寒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制作方法如下:材料:- 大米100克- 生姜适量- 红枣适量- 冰糖适量步骤:1. 大米洗净后,加入适量清水浸泡30分钟。

2. 生姜切片备用。

3. 锅中加入大米和适量清水,煮沸后转小火煮30分钟,期间不断搅拌防止粘底。

4. 加入生姜片和适量红枣,继续煮15分钟。

5. 最后加入适量冰糖搅拌均匀即可。

生姜红枣粥具有温暖脾胃、补血养颜的功效。

早晚饮用一碗,可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

三、山药莲子糖水山药莲子糖水是一道常见的中医传统药膳,对于脾胃虚弱和消化不良有益处。

制作方法如下:材料:- 山药100克- 莲子50克- 冰糖适量步骤:1. 山药切段后用清水浸泡片刻。

2. 莲子洗净备用。

3. 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沸。

4. 将山药和莲子放入锅中,炖煮30分钟。

5. 最后加入适量冰糖搅拌均匀即可。

山药莲子糖水可以帮助补脾健胃,增强消化功能。

适量饮用,可缓解脾胃虚弱带来的不适感。

总结:中医传统药膳以其独特的药食同源理念,被广泛应用于调理脾胃和提升身体健康。

黄精鸡肉汤、生姜红枣粥和山药莲子糖水都是简单易制作且有效的药膳妙方。

中医药膳学的治法

中医药膳学的治法

中医药膳学的治法
中医药膳学是中医药理论和膳食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以食疗为核心,注重食物对人体功能的调理和疾病的治疗。

以下是中医药膳学的一些治法:
1. 补肾益气:食用杜仲、淮山、枸杞、山药等补肾药材,可提高体力和免疫力。

2. 健脾益胃:选择黄芪、党参、山药、白术等来健脾益胃,以改善消化不良和脾胃虚弱。

3. 清热解毒:食用金银花、蒲公英、菊花等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草药,可用于治疗发热、咽喉痛等症状。

4. 祛风散寒:选用艾叶、辣椒、薄荷等温热性食材,可改善寒湿体质和关节疼痛。

5. 活血化瘀:使用当归、桃仁、红花等血液活化的食材,可改善血液循环并缓解血液凝结等问题。

6. 理气消食:选择香附、砂仁、木香等可舒缓胃肠不适和促进消化的食材。

7. 养心安神:食用黄连、丹参、菊花等具有镇静安神效果的草药,可缓解焦虑、失眠等症状。

8. 固肾涩精:选用山茱萸、杞子、黑豆等具有固肾涩精功效的食材,可改善肾虚引起的精神疲倦和性功能减退。

中医药膳学根据个体的体质和病情设定食物的方案,因此在使用这些药食同源的食材时,最好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操作。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应性调整,以达到更好的保健和疾病治疗效果。

中医食疗药膳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中医食疗药膳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中医食疗药膳的应用及发展趋势一、中医食疗的概念与特点中医食疗是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一种养生方法。

通过合理饮食,选择适当的食材和食法,来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强身健体的效果。

中医食疗有以下特点:1.个体化:中医食疗强调因人而异,根据个体的体质、病情和环境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食疗方案。

2.综合治疗:中医食疗是综合性治疗的一部分,通过食疗与药疗、针灸等方法相结合,实现疾病的综合调理。

3.平衡调节:中医食疗追求身体的阴阳平衡,通过食材的性味归经来调节脏腑功能,保持人体的健康状态。

二、中医食疗药膳的应用2.1 药膳的定义与分类药膳是中医食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药物与食材相结合,制作成具有药效的食品。

根据不同的功效和药材的选择,药膳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清热解毒类:如黄连薏米粥、银耳绿豆汤等,适用于感冒、咽喉肿痛等症状。

2.益气养血类:如当归煮鸡蛋、枸杞炖鱼等,适用于贫血、虚弱等症状。

3.滋阴补肾类:如淮山炖排骨、枸杞粥等,适用于肾阴不足、腰膝酸软等症状。

2.2 药膳的应用领域药膳在中医食疗中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疾病预防:适度摄入具有药用价值的食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常见疾病,如中药材茯苓可以降低血压、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

2.疾病治疗:药膳可辅助治疗一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中药材枸杞具有降血糖、降血压的作用,可以与药物联合使用。

3.康复养生:药膳对于疾病康复和健康养生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中药材当归有促进血液循环、调理月经等功效,可以用于女性的康复养生。

三、中医食疗药膳的发展趋势3.1 科学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食疗药膳将更多地依靠科学实验和研究,明确药材的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从而更好地指导食疗的应用。

3.2 标准化为了提高中医食疗药膳的疗效和安全性,建立一套药膳制作和应用的标准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制定药膳的原料选择、配伍比例、烹饪方法等标准,有助于保证药膳的质量和稳定性。

中医养生食疗调理食谱

中医养生食疗调理食谱

中医养生食疗调理食谱
1. 清热解毒汤
食材:生地黄30克,金银花10克,菊花10克,蜜枣3枚,水适量。

制作方法:将生地黄、金银花、菊花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再加入蜜枣,煮沸后转小火煮10分钟,去渣后喝汤。

功效:清热解毒,有助于治疗火热上火、感冒发烧等。

2. 脾胃健康粥
食材:生薏米30克,糯米30克,红枣3颗,水适量。

制作方法:将生薏米、糯米洗净,加入适量水和红枣,煮沸后转小火熬煮成粥。

功效:健脾开胃,有助于调理脾胃功能,缓解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

3. 补肾壮阳炖品
食材:淮山30克,枸杞10克,猪肉瘦肉30克,姜片适量,盐适量,水适量。

制作方法:将淮山、枸杞、猪肉瘦肉洗净,放入炖盅中,加入适量水和姜片,用文火炖煮2小时,加入适量盐调味。

功效:补肾壮阳,有助于改善男性性功能低下、肾虚等问题。

4. 养心安神茶
食材:罗汉果12克,银耳10克,红枣5颗,冰糖适量,水适量。

制作方法:将罗汉果、银耳、红枣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和适量冰糖,煮沸后转小火煮10分钟,饮用即可。

功效:养心安神,有助于改善失眠、焦虑等问题。

5. 长寿延年粥
食材:糯米30克,红豆30克,芡实10克,葡萄干适量,水适量。

制作方法:将糯米、红豆、芡实洗净,加入适量水和适量葡萄干,煮沸后转小火熬煮成粥。

功效:养生延年,有助于强身健体,延缓衰老。

药膳食疗提高体能恢复的中医疗法

药膳食疗提高体能恢复的中医疗法

药膳食疗提高体能恢复的中医疗法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中医药的疗效备受关注。

在中医传统理论中,药膳食疗被广泛应用于提高体能恢复的过程中。

药膳食疗结合了中药和食物的特性,通过合理搭配,可以有效促进身体的恢复和调养。

本文将重点介绍药膳食疗在提高体能恢复中的中医疗法。

一、药膳食疗的原理药膳食疗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通过食物中所含的药用成分起到调理身体的作用。

中医药理论认为,食物与身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食材有不同的功效,可以根据个体的体质和病情,选择适合的食材进行食疗。

而药膳则是将中药材与食物相结合,通过煮制、烹饪等方式,使药材的药效发挥最大化。

二、1. 补气药膳在体能恢复过程中,补气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中医认为,气虚会导致人体疲劳、乏力等症状,因此,补气药膳可以起到增强体能的作用。

(1)党参炖鸽蛋:取党参、鸽蛋适量,炖煮至熟烂。

党参具有补气养血的功效,搭配鸽蛋可补充蛋白质,增强体力。

(2)枸杞莲子糖水:将枸杞、莲子煮沸,加入适量冰糖熬煮成糖水。

枸杞具有益气养血的作用,莲子则具有养心安神的功效,合二为一可以提高体能恢复的效果。

2. 收涩药膳在体能恢复过程中,很多人都会出现体液损耗过多的情况,此时需要进行收涩的食物调理。

(1)莲子粥:将莲子与粳米一同煮粥,可起到清热止泻的功效,同时补充体液。

(2)蒸苹果:将苹果去皮,切成小块,在蒸锅中蒸熟后食用。

苹果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同时也有收涩的功效。

3. 活血化瘀药膳在运动或剧烈活动后,经常会出现一些外伤,这时需要通过活血化瘀的食物来促进伤口愈合和恢复。

(1)山楂酒鸽蛋:将山楂与鸽蛋一同煮沸,加入适量的红糖,煮至鸽蛋熟烂。

山楂具有活血化瘀、健脾消食的作用,搭配鸽蛋的营养,可以促进伤口的恢复。

(2)红豆薏米粥:将红豆、薏米煮粥,红豆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薏米则具有健脾利水的作用,合二为一有助于伤口愈合和体能恢复。

三、药膳食疗注意事项1. 个体化选择:药膳食疗应根据个体的体质和病情选择适合的食材和药材,个体差异很大,不同人适合的药膳也会有所不同。

中药饮食文化中的药膳调理方案

中药饮食文化中的药膳调理方案

中药饮食文化中的药膳调理方案中药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一部分,自古以来,中草药就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而药膳调理方案则是通过食物和中草药的搭配使用,提供对人体健康的调理效果。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中药药膳调理方案,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药饮食文化。

1. 调理消化系统:佛手炖猪脚消化系统是人体健康的基石,保持消化系统的良好运作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佛手炖猪脚是一道常见的药膳食谱,可促进消化、健脾开胃。

鲜嫩的猪脚搭配上佛手,能够帮助消化不良、胃寒等问题的人群改善消化功能,增加食欲。

制作方法为将佛手和猪脚一同炖煮,加入适量的中草药调味,煮至猪脚烂熟即可。

2. 保护肝脏:枸杞炖猪肝肝脏是身体的重要器官之一,经常承受着身体中毒物质的代谢和排出任务,容易受到损害。

枸杞炖猪肝是一种常见的中药药膳调理方案,可保护肝脏健康。

枸杞富含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具有增强肝脏功能的作用。

将猪肝切片,与枸杞一同炖煮,加入适量的食用油、盐和调料,既可增加口感,又能发挥药膳的效果。

3. 调节血糖:苦瓜炒鱼如今,血糖问题已经成为现代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之一。

苦瓜炒鱼是一种中药药膳调理方案,可有效降低血糖。

苦瓜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减少血糖的作用。

将鱼片和苦瓜一同炒熟,加入适量的食用油、姜蒜和调料,既保留了鱼肉的鲜美,又能发挥药膳调理的功效。

4. 改善睡眠:酸枣仁炖鲫鱼困扰睡眠质量的问题对现代人来说非常常见。

酸枣仁炖鲫鱼是一种中药药膳调理方案,具有安神助眠的作用。

酸枣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族和矿物质,能够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失眠问题。

将鲫鱼与酸枣仁一同炖煮,加入适量的调料,可以制作出美味可口的药膳。

5. 提高免疫力:黄芪炖鸡免疫力是人体抵御疾病的第一道防线,良好的免疫力有助于人体保持健康。

黄芪炖鸡是一种中药药膳调理方案,能够提高免疫力。

黄芪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预防感冒和其他疾病。

将鸡肉和黄芪一同炖煮,加入适量的调料调味,既可以享受美食,又能增强免疫力。

中医药膳疗法食疗健康养身

中医药膳疗法食疗健康养身

中医药膳疗法食疗健康养身中医药膳疗法是一种将中医药理论与日常饮食结合起来的健康养生方法。

通过选择特定的食材和烹饪方式,中医药膳疗法可以起到调理身体、预防疾病、增强免疫力等作用,对于保持健康和促进身心平衡非常有效。

本文将介绍中医药膳疗法的基本原理、常见食材及其功效,以及一些常见的膳食疗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药膳疗法。

一、中医药膳疗法的原理中医药膳疗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原理基于中医理论中“同病异治”的思想。

根据中医的看法,人体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当身体出现不适或疾病时,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来达到平衡和治疗目的。

中医药膳疗法通过选择具有特定功效的食材和烹饪方法,提供所需的营养,并改善体内的气血运行,从而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防止疾病的发生。

二、常见食材及其功效1. 黄豆:富含植物雌激素,具有保护心血管、预防骨质疏松等功效。

2. 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适用于气虚血虚、失眠健忘等症状。

3. 枸杞子:具有滋补肝肾、明目等功效,适用于肝肾不足、视力疲劳等问题。

4. 山药:可健脾益肺、滋阴润燥,对于消化不良、肺燥咳嗽有一定疗效。

5. 枸杞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多种矿物质,具有滋养肝肾、明目等功效。

6. 当归:常用于妇女调理和补血,对于痛经、贫血等症状有显著效果。

7. 生姜:具有温中散寒、促进血液循环等功能,适用于寒性腹痛、感冒等问题。

三、常见的膳食疗法1. 补肾壮阳膳食:将黑豆、莲子、枸杞子等食材煮成粥,具有补肾壮阳、益精填髓的功效。

2. 养阴清热膳食:将鸭肉、山药、莲子等食材搭配烹饪,有滋养阴液、清热解毒的作用。

3. 调理气血膳食:将红枣、桂圆、当归等食材炖煮,可以增加气血的生成和循环,改善气血不足问题。

4. 缓解消化不良膳食:使用山楂、生姜等食材制作糖水,有助于消化、缓解胃部不适。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膳食疗法,并不代表全部。

在选择膳食疗法时,应根据个体情况和具体病症来进行调整和判断。

四、养生小贴士与注意事项除了膳食疗法,以下是一些中医药膳疗法的养生小贴士和注意事项:1. 饮食均衡:注意膳食搭配,保证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避免偏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食疗药膳治疗Ⅱ型糖尿病食疗药膳与分配采用少量多餐原则,每日6餐,分为早晨、上午、中午、下午、晚上、夜餐,胰岛素使用的患者根据情况分配餐次。

辨证分型治疗一、阴虚热盛证证见口渴饮,饮而不解或多食易饥为主。

故见舌质红,苔薄黄,乏津或黄厚,大便干燥。

施食应养阴消渴饮为基础。

药膳方为:1、花粉 30g,枸杞 20g,玉竹 50g,煎水蒸蛋。

2、山药 lOOg,枸杞 30g,煮粥为早餐。

主食以养麦面粉为主。

副食以冬瓜、南瓜、苦瓜、藕叶及绿叶菜等食物。

二、肾元不固证证见小便频多或混如脂膏,伴乏力,神疲,腰疼肢软。

施食应益气补肾固精。

食疗药膳方为:1、山药 lOOg,枸杞 20g,煮粥或用枸杞蒸蛋2、黄芪、肉桂、当归炖鸡。

3、首乌 20g加水煎半小时,取汁煮鸡蛋,每日 1个。

主食以黄豆、玉米面粉为主副食以洋葱、莲藕、豆腐、胡萝卜、黄瓜等。

三、肝肾不足证证见两目视物昏糊,自觉乏力,神疲、消瘦、腰膝酸软。

施食应滋肾填精,养肝明目。

药膳方为:1、山药 60g,薏苡仁 30g,煮粥食,每日两次。

2、用菊花泡水代茶饮。

主食以未精加工面粉,全麦豆类等。

副食以山药、蘑芋、南瓜、芋艿、芹菜、胡萝卡、油菜、洋葱等小麦麸方以6/10小麦麸、4/1面粉拌和鸡蛋,做成食品。

门诊组先以3/4小麦麸,加豆油、茶、鸡蛋少许拌和,做成麦麸团蒸熟代饮食。

初服平均每天需麦麸500克,随病情减轻好转逐渐减少麦麸含量,在整个疗程中,不供给其它药物或营养物质。

蒸山药方消渴多饮,小便频数,多食好饥,肌肉消瘦。

将鲜山药蒸熟,每次饭前先吃山药90~120克,然后吃饭.山药黄芪方山药 100克,黄芪50克,水煎服,每日2次核桃鸡蛋木耳方每次用两片大木耳、两个核桃仁敲碎后放在稍加水的两个蛋里调好炖熟,不加佐料,空腹吃胡萝卜汁取胡萝卜数个,用榨汁机榨汁,每次喝5O~5O 毫升,每3--5次。

猪胰薏米方猪胰子1个、薏米30克,水煎,食物连汤全部服用。

每日1次,连服 10日,未愈者可继续服用猪脾食疗方猪脾7个为一个疗程,用瓦盆焙焦,研为细末每日早晚各服6克豆腐脑方每天早晨空腹吃1碗。

清代名医叶天士的“玉泉散”配方及用法白葛粉、天花粉各9克,麦冬3克,糯米克。

共研碎冲饮服。

药膳方本文选用药膳,口味适合南方患者食疗。

茶叶酿鲫鱼功效健脾利湿,消食,除烦渴配料 150~200克重的鲫鱼1条,去内脏及鱼鳃,保留鱼鳞;以绿茶10~15克塞入鱼腹中,用竹签缝好切口。

制作方法碟载,加油、食盐少调味,隔水蒸。

蒸熟后,去茶叶食鱼。

提示本方四季可用。

鲫鱼千万要除去鱼鳞,茶叶用绿茶忌红茶。

淮杞乌鸡汤配料淮山药40克,枸杞40克,核红枣6枚,净乌鸡1只,生姜2片。

制作方法将以上各配料洗净,置锅中注入适量清水煮沸,乌鸡洗,飞水过冷后,放入锅中,待水沸后以慢火煲约2~3小时,加盐调味成。

韭菜煮蛤蜊(蚌)功效滋阴营养,健胃强体。

适于糖尿病、肺结核、阴虚盗汗。

配料韭菜150克,蛤蜊肉200克。

制作方法加水适量,煮熟。

调服食,亦可佐餐。

提示本方四季可用。

若无韭菜,用韭黄效果更佳,惜韭黄较难随时找到。

冬瓜莲子老鸭汤功效对体热烦闷、肥胖、水肿人士是很好的食疗。

方中鸭肉滋养津液,清除虚热;冬瓜是一种含钾高、含钠低的食物,重在解毒消渴解烦闷,降血糖且利水,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颇为理想的食物。

配料冬瓜500克,莲子、芡实、薏米共 100克,陈皮 1块,老鸭半只。

制作方法将鸭斩件,汆水;莲子、芡实、薏米、陈皮用清水浸透;冬瓜连皮切厚块;将所有配料放入锅内,加水煮至大滚,改用文火煮约2小时左右,调味即可,连汤料同食。

消渴分三类选择药膳上消型莲藕、梨、荸荠各 200克,麦冬 15克,芦苇根 30克,玉竹 20克。

将莲藕、梨、荸荠洗净、切碎绞汁,麦冬、芦苇根、玉竹水煎过滤取汁,将绞汁及煎汁合并搅匀,饮用.每日一剂。

中消型“山药粳米粥”:山药 50克精 20克,沙参 15克.粳米 100克。

将山药研为细粉,黄精、沙参水煎煮,过滤汁,以药汁加粳米、山药粉煮粥,代早服食下消型“枸杞炖兔肉”:枸杞子 3O ,兔肉 250克,洋葱 100克,油、盐适。

先将枸杞子、免肉加水适量炖熟,后洋葱、油、盐,稍煮片刻,吃肉饮汤,每天服食一次药膳作为糖尿病人的一种辅助治疗,是该病饮食调护中必不可少的。

应用药膳的目的:一、可以补助正气,调节阴、阳、气、血之失衡,用西医的观点就是增强免疫功能,有效的防止诸如心血管病、肺结核、肾脏病,各种感染等多种并发症;二、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增加用药途径,以达清热泻火、养阴生津、益肾固本,从而治愈本病的目的。

参芪烧饼:黄芪 30g,党参 30g,桃仁 0g,麦门冬 30g,精白小麦粉 500g,黑芝麻 0g。

先煎前四药,取适量滤清液入面粉,烤成外带黑芝麻之烧饼,日嚼服 3次,每次50g。

功能补气活血益阴,适用于气虚乏力、自汗神疲之阴虚证。

冬瓜双豆汤:鲜冬瓜 500g(去皮瓤、片 ),赤小豆50g,绿豆 50g入砂锅加水 2000ml,文火煮至烂熟,加少许精盐,适量味精,每次饮用 300ml,每日3 次。

功能泻火养阴通便,适用于多食易饥、大便燥结之中消证。

北瓜枸杞膏:新鲜北瓜 1个 (约 500g ~1O00g,洗净去皮瓤),枸杞子 50g,香菜、味精适量。

将枸杞子装入北瓜内,用高压锅蒸至烂熟,取出后入香菜、味精,搅烂,每日服 3次,每次 1OOg。

功能益肾填精,适用于肾精亏损之下消证。

滋饮 (《医学衷中参西录》):黄芪、山药各 30g,生地、山茱萸各 15g,水煎去渣留汁,入猪胰子 500g,煮熟,调盐少许,分次食用饮汤。

功能滋阴助阳,用于气阴两虚证。

蚌肉炖萝卜:白萝 [-400克,蚌肉15O克,姜5克,葱1O 克,盐5克,黄酒1O毫升,上汤500毫升。

制法:蚌肉洗净焯水,白萝卜洗净切块,姜切片,葱切碎:将所有材料放入炖锅内,加入生姜、葱、黄酒、上汤:把炖锅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20分钟,出锅时加入盐调味即可。

功效:行气消食。

适用于糖尿病患者见食欲不振、腹胀者。

河蚌味甘、成,性寒,入肝、肾经,有清热解毒、滋阴明目之功效,可治烦热、消渴、等症。

萝卜性温、味辛、甘,归肝、胃、肾经,具有消食、下气、宽中之功效。

清炒苦瓜:苦瓜250克,姜5克,葱10克,蒜15克,盐 5克,素油30克。

制法:苦瓜洗净,切片,姜切片,葱切碎,大蒜去皮切片;炒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素油烧至六成热,下入姜、葱、蒜爆香,随即下入苦瓜片,加盐炒至苦瓜断生即成。

食法:佐餐食用。

功效:清热解毒,除烦止渴。

实验证明,糖尿病人常食苦瓜有一定降低血糖作用,食用的方法较多,可用鲜苦瓜做莱,比如红烧苦瓜。

但苦瓜苦寒,糖尿病患者脾胃虚寒者不宜服用。

苦瓜肉片:鲜苦瓜 200克.瘦肉 100克,植物油 20克,食盐、料酒、葱、姜、味精等适量。

做法:将肉片炒熟,再下苦瓜片同炒功效:清热解暑,降低血糖茯苓山药鸡片:茯苓粉适鼍鲜山药片 60克,鸡肉 60~100克食盐、料酒、葱、姜、味精等.做法:茯苓烘干碾粉加水成浆,鸡肉切片,调以蛋清食盐并粘上茯苓粉浆,用少量油略炸后捞起待用,山药片用油稍煸后焖烂,然后冉倒人鸡肉片炒熟。

功效:健脾补肺,降血精南瓜蒸饼:南瓜粉 60克(用青南瓜连皮磨成粉状 )、桂花、糯米粉适量:.作法:南瓜粉、桂花、少量糯米粉.调和做成饼,烤或蒸熟均可但不可加糖一若无南瓜粉也可用青南瓜莲皮蒸熟打烂.功效:有利降尿糖番薯叶冬瓜饮材料:鲜番薯叶 l130克,冬 200克做法:将鲜番薯叶和冬瓜碎,加适量水f5O0毫升 )煮熟西瓜嫩皮煎水材料、做法:西瓜嫩皮切成状或条状,加入 300毫升的,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煎至水 200毫升后,即可饮用。

功效:清热解暑、止渴。

山药粥:将山药 50克,去皮洗净切片.放清水煮 2、3分钟左右去渣,然后取适量粳米洗净放锅内与山药同煮,煮熟后加白糖调味即可服补脾胃、益肺肾之功,可用于治疗暑热感冒、咳嗽、心烦、胸闷、食少倦怠等病症。

茶叶粥:取茶叶 9克,洗净后 ^ 水煮沸 lO 分钟,去渣粳米适量煮至粥,浓稠后加少许食盐调味即可食用此粥有清热、提神、醒脑、消食之功,可用于治疗嗜睡、消化不良、大便干结等症:茯苓荷叶粥:获苓 100克,先将茯芩研末,取鲜荷叶(干荷叶亦可)25O克洗净煎取汁,过滤后加少许粳米或大米 60克其煮为粥,待粥煮至农稠时放茯苓末搅匀。

此粥气味清香可口、甘甜芳香.有清热解暑、化湿开胃、凉血止血的功能,可预防夏季暑热、头昏脑胀、身倦食少、胸闷尿赤、湿热泻泄等症,对于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有一定疗效薄荷粥鲜薄荷 60克(或干薄荷 l5克)煎汤待冷.另以粳米 60克煮粥,待粥煮至浓稠时.加薄荷汤用蜂蜜调昧即可食用此粥有清热解暑、提神醒脑、除烦止渴之功,适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等症。

马齿苋粥:新鲜马齿苋 150克,洗净切碎或用干马齿苋 50克,洗净切碎,同粳米 60克一起熬粥.此粥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效.适用于急性肠炎、痢疾等症慧米豫湿粥将薏米仁与粳米各50克洗净后,锅内加水适量煮烂成粥,待粥煮至浓稠时加适量的自糖调味食用。

每 El 2次,连食 7天此粥有清热利湿、健脾和胃之功,用以治疗脾虚泄泻、病风、水肿、白带以厦脚气病、青春疙瘩等病症..芦根粥鲜芦根 150克.切断,加水煎熬取汁与粳米 60克同煮成粥食用。

此粥具有清热除烦、生津止呕之功效,适用于暑热、烦躁口渴或郁热内发、牙龈肿痛及胃热呕吐、肺热咳嗽等患者食用:对于暑热后期余热不尽或持续高烧的病人.尤其是儿童服用此方粥能收到良好的退热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