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动物、植物基本组织观察
实验二 动物、植物基本组织观察

实验二动物、植物基本组织观察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掌握植物体各种组织的类型及其特征。
2、了解各种组织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3、掌握动物的4类基本组织结构特点及其结构与机能的密切关系。
二、实验原理在植物个体发育中,由具有相同来源的细胞分裂、生长与分化所形成的细胞群叫组织。
植物组织分为两大类:分生组织和成熟组织。
成熟组织按其功能可分为基本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泌结构等。
成熟组织根据其性质又可分为简单组织和复合组织,简单组织是由一种类型的细胞所构成的,如:基本组织、保护组织等;复合组织是由数种不同类型、但具有共同起源的细胞结合在一起所构成的,如:输导组织、次生保护组织等。
动物组织同形态相似、机能机同的细胞及细胞间质组成。
根据其起源、形态结构和机能上的共同特性可将动物组织分为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4大类。
4类组织按照一定的空间位置和机能关系有机地联合在一起,从而构成动物的器官。
因此,应该用整体的、动态的观点来认识组织的形态结构特点,同时要充分理解有机体与机能相适应的一般规律。
四、实验步骤植物组织部分(一)分生组织1.顶端分生组织观察洋葱根尖纵切面可见如下特征。
2.侧生分生组织常位于根和茎的外周部分,靠近器官的边缘。
它包括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
2.1形成层观察椴树属茎的横切面。
2.2木栓形成层结合椴树属茎横切面中周皮的观察,找出木栓形成层(图4-1)。
对木栓形成层和维管形成层进行比较观察。
3.居间分生组织观察玉米节间基部纵切面。
(二)保护组织1.表皮观察女贞叶片横切面,最外一层细胞、夹竹桃叶片的横切面、龟背竹根的横切面,注意表皮的形态与女贞叶表皮有何不同,如何解释复表皮的定义?试分析复表皮所具有的生态意义。
撕取一小片蚕豆叶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观察表皮细胞的表面观。
气孔器。
气孔是叶片和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和水分蒸腾的孔道。
许多植物的保卫细胞周围常具有不同于表皮细胞的副卫细胞,由于保卫细胞和副卫细胞的不同排列方式导致气孔器类型的不同。
植物组织综合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综合实验报告实验背景植物组织是由细胞根据其形态和功能特点而组合形成的。
了解植物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以及进行植物病理、遗传育种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植物组织的观察,研究和分析,了解植物的各种组织结构的特点和功能。
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材料:1. 鲜嫩茎尖2. 刚切取的展叶3. 玉米种子和大豆种子4. 10%的乙醇溶液5. 透明盖玻片6. 透明胶带7. 显微镜8. 实验刀片9. 注射器10. 大片的滤纸实验步骤:1. 取适量鲜嫩茎尖,用镊子夹取茎尖,将其放置在切细胞的带有标度的注射器内,加入1 mL的10%乙醇溶液。
2. 断面制片:取部分茎尖,用微型手术刀切成薄片。
3. 用切片液清洗切片:将切好的茎尖片用去离子水清洗3次,每次5分钟。
4. 涂片:用镊子夹住切好的茎尖片,将其沿透明盖玻片边缘滑动式涂布,使之均匀覆盖透明盖片,并保持片子在透明盖片的正中央。
5. 干片:用手轻轻地把透明胶带贴到茎尖上,使片子牢固固定在透明盖片上,避免出现空气的残留。
6. 观察:将制好的干片放到显微镜台上,用低倍镜和高倍镜进行观察。
实验结果与分析茎尖的解剖结构观察在显微镜下,我们观察到茎尖的解剖结构主要由表皮、栅栏细胞、松质细胞、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
1. 表皮:茎尖表皮由密集的表皮细胞构成,表皮细胞的外侧上有一层透明的角质层,保护植物内部细胞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2. 栅栏细胞:栅栏细胞位于表皮细胞下方,通常呈长型,在显微镜下可看到细胞间有空隙,这些空隙被称为栅栏细胞间隙。
3. 松质细胞:松质细胞更靠内部,形状多样,由于含有大量气孔,从松质细胞中可以看到许多气孔。
4. 木质部:木质部由维管束组成,维管束主要由纤维细胞和导管细胞构成。
纤维细胞形似长纤维,排列整齐,而导管细胞则通常呈管状。
5. 韧皮部:韧皮部位于木质部的外部,是茎尖的最外层,主要由具有延伸性的韧皮细胞构成。
通过观察茎尖的解剖结构,我们可以了解植物茎尖的生长方式以及各层组织的功能。
实验二徒手切片法和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以及植物细胞和组织观察

实验二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和徒手切片法以及植物细胞、组织观察一、实验目的1、掌握临时装片的制片方法、掌握徒手切片的方法2、了解植物细胞结构。
二、实验材料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解剖针、培养皿、毛笔、滴管、纱布、0.9%的NaCl溶液;洋葱、马铃薯、芹菜、番茄三、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一)临时装片的制作1、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1)擦载玻片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信载玻片的边缘,右手用纱布将载玻片上下两面包住,然后反复擦拭,擦好后放在干净处备用。
(2)擦盖玻片先用左手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盖玻片的一角,再将右手拇指和食指用纱布把盖玻片包住,然后从上下两面隔着纱布慢慢地进行擦试。
2、取样用滴管滴一点水或其他溶液(根据需要)于载玻片的中央,把观察物放于载玻片上的液滴中,展开或摇匀。
3、盖盖玻片右手持镊子,轻轻夹住盖玻片的一角,使盖玻片的边缘与液滴的边缘接触,然后慢慢倾斜下落,最后平放于载玻片上,避免气泡的产生。
如盖玻片下的液体过多,可用吸水纸将多余的液体吸掉。
(二)徒手切片法徒手切片法不需要任何的机械设备,只需要一把锋利的刀片就可以完成切片的制作,方法简单,也容易保持物的生活状态,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1、选材选择软适度的材料,先截成适当的段块。
一般直径大小以3~5mm、长度以20~30mm为宜。
若材料太软,如幼叶等,不能直接拿在手中进行切片,可用适当大小的马铃薯块茎或萝卜块根等作支持物,将材料夹入其中,一起切片。
2、切片用左手拇指、食品指和中指夹住材料,使其稍突出在手指之上,拇指略低于食指,以免刀口损伤手指。
材料和刀刃上蘸水,使其湿润。
右手拇指和食指横向平握刀片,刀片要与材料断面平行,刀刃放在材料左前方稍低于材料断面的位置,以均匀的力量和平稳的动作从左前方向向右后方拉切。
切片时要用臂力而不用腕力,手腕不要动,靠肘、肩关节的屈伸来切片,拉切要快,中途不要停顿,更不能用拉锯方式进行切片。
每切2~3片就要把刀片上的薄片用湿毛笔移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暂存备用。
植物组织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组织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2. 掌握植物组织切片的制作方法。
3. 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组织的形态结构,加深对植物组织学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植物组织是由具有相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细胞群组成的,它们共同完成一定的生理功能。
植物组织主要包括: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等。
本实验主要观察以下几种组织:1. 分生组织:具有强烈的分裂能力,不断产生新的细胞,使植物体不断生长。
2. 保护组织:具有保护植物体内部组织的作用,如表皮组织。
3. 输导组织:负责植物体内水分、养分、激素等的运输,如导管和筛管。
4. 营养组织:储存和合成营养物质,如叶肉组织。
5. 机械组织:提供植物体支撑和保护作用,如木质部和韧皮部。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1. 植物叶片、茎、根等新鲜样品2. 酒精、盐酸、碘液等试剂仪器:1. 显微镜2. 刀片3. 刮刀4. 压片器5. 烧杯6. 烧瓶7. 试管8. 烧杯架四、实验步骤1. 样品处理:- 将新鲜植物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酒精和盐酸,浸泡一段时间。
- 用刀片将浸泡好的样品切成薄片,厚度约为0.1-0.2mm。
- 将切好的薄片用刮刀刮到玻片上。
2. 染色:- 在玻片上滴加碘液,染色2-3分钟。
- 用蒸馏水冲洗玻片,去除多余的碘液。
3. 制片:- 将染色后的玻片放入压片器中,用压片器压紧。
- 将压紧后的玻片取出,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4. 观察与记录:- 观察植物组织的形态结构,记录不同组织的特征。
- 分析不同组织的功能及其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分生组织:- 具有明显的细胞分裂现象,细胞核大,染色质浓。
- 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壁薄。
2. 保护组织:- 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壁厚,具有保护作用。
- 细胞内含有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3. 输导组织:- 导管和筛管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壁厚,具有输导作用。
- 导管细胞内含有导管,筛管细胞内含有筛孔。
动物的四类基本组织

四、实验内容: 1、植物组织器官的观察: 梨肉石细胞、豆芽、大蒜、可观察根尖 初生构造、次生构造,葱叶的表皮组织 气孔。 2、学习徒手切片法。 3、动物组织器官观察。
五、实验步骤:
(一)、梨肉石细胞的观察: 用镊子在梨肉中取一硬粒(石细胞群),置载玻片上, 用镊子后端压碎,或用另一载玻片扣上,用拇指压碎。 在压碎的材料上加一滴清水,盖上盖玻片,显微镜下 观察石细胞形态。 取下盖玻片,吸去多余水分,在材料上先加一滴浓盐 酸,3分钟后再加一滴5%的间苯三酚酒精溶液,盖上 盖玻片,镜下观察。可以观察到木质化的厚壁被染成 樱红色的石细胞,细胞腔很小,细胞壁上有管道状的 分支纹孔。
3.心肌 心肌的单位是单核与分支的纤维,在生理上的特 点是具有节律性的收缩,而且这种收缩运动,不 受意识控制,所以,心肌是不随意肌。 心肌纤维的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位于纤维中央, 一般为1-2个。 肌原纤维较骨骼肌少,故肌质较多,因而纵纹较 骨骼肌明显,而横纹较弱。 心肌纤维彼此衔接处,具有强折光性的阶梯状横 线,称为闰盘 闰盘(intercalated disk)它比明暗带宽 闰盘 得多。 取心肌的切片标本,在显微镜下详细观察,并比 较心肌与骨骼肌和平滑肌在形态结构方面的异同 点。
(二)根结构的观察: 1、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水,取发芽 的大蒜或豆芽的根尖,用徒手切片法横 切一小片一小片,取一片置载玻片的水 滴上,盖上盖玻片注意不要有气泡。 2、将标本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找出视 野。再换用高倍镜观察
2.小脑切片标本 小脑切片标本 表面的皮质 皮质(灰质)、中间的髓质 髓质(白质)。 皮质 髓质 皮质部分明显分为三层:最表面一层为细胞少的 分子层(molecular layer),中间为蒲金野氏细 分子层 蒲金野氏细 胞层(Purkingje’s cell layer),内层为颗粒层 胞层 颗粒层 (grannular layer)。 蒲金野氏细胞层,由梨形的大细胞组成。其细胞 有粗大的树突,分枝繁多,伸向分子层。在蒲金 野氏细胞的底面有一条细胞的轴突,它经过颗粒 层伸入髓质部。
动物的四类基本组织

3.心肌 心肌的单位是单核与分支的纤维,在生理上的特 点是具有节律性的收缩,而且这种收缩运动,不 受意识控制,所以,心肌是不随意肌。 心肌纤维的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位于纤维中央, 一般为1-2个。 肌原纤维较骨骼肌少,故肌质较多,因而纵纹较 骨骼肌明显,而横纹较弱。 心肌纤维彼此衔接处,具有强折光性的阶梯状横 线,称为闰盘 闰盘(intercalated disk)它比明暗带宽 闰盘 得多。 取心肌的切片标本,在显微镜下详细观察,并比 较心肌与骨骼肌和平滑肌在形态结构方面的异同 点。
(三)肌肉组织观察 肌肉组织是由特殊的肌细胞(muscle cell)构成。肌细胞细而长, 呈纤维状,故亦称肌纤维(muscle fiber)。 根据肌纤维的形态和功能,可将肌肉组织分为:平滑肌(smooth muscle)、横纹肌(skeletal muscle)和心肌(cardiac muscle)。
一、 动物的四类基本组织 一、教学目的 了解动物体四类基本组织的形态结构及其 功能。 二、试剂与器材 显微镜,四种组织的玻片标本(皮肤、心 肌、骨骼肌、软骨、硬骨)。
三、步骤 (一)上皮组织观察 1.被覆上皮: .被覆上皮: (1)单层柱状上皮: 小肠上皮 由一层较高的棱柱形细胞并行排列组成,细胞核椭圆 形,位于细胞基部。柱形细胞之间,可见细胞游离端染色很浅,细胞 核位于基部的杯状细胞,且杯状细胞常因生理变化而有形态改变。小 肠上皮细胞的游离端有明显的纹状缘。
2.骨组织 长骨横切磨片标本 许多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的同心环状结构——哈弗氏系统 (Haversian system),中间的空腔——哈弗氏管(Haversian canal),为神经、血管的通道。在哈弗氏系统之间为不规则的骨间板 (interstital lamellae)。哈弗氏管之间及内、外环骨板之间斜行的, 没有骨板环绕的导管——浮克曼氏管(Volkmann’s canal),即横向 的血管。哈弗氏系统骨板间的梭形裂隙为骨陷窝(lacuna),骨细胞 存在其中。骨陷窝之间有大量的骨小管,多数的骨小管与骨板垂直。 骨细胞,借着骨小管,与哈弗氏管内的血管进行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 的交换。
组织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 学习观察和分析生物组织的显微结构。
3. 了解不同生物组织的功能及其与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生物组织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由细胞构成。
通过显微镜观察生物组织的显微结构,可以了解其形态、组成和功能。
本实验主要观察以下几种生物组织:植物组织、动物组织和人体组织。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洋葱鳞片叶、菠菜叶、口腔上皮细胞、肌肉组织切片、神经组织切片、皮肤组织切片等。
2. 实验仪器:光学显微镜、切片机、切片夹、载玻片、盖玻片、染色剂等。
四、实验步骤1. 植物组织观察(1)洋葱鳞片叶:取洋葱鳞片叶,切成薄片,用碘液染色后,观察其细胞壁、细胞质、液泡等结构。
(2)菠菜叶:取菠菜叶,切成薄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其细胞壁、细胞质、叶绿体等结构。
2. 动物组织观察(1)口腔上皮细胞:取口腔上皮细胞,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制成涂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其细胞核、细胞质等结构。
(2)肌肉组织:取肌肉组织切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其肌纤维、肌膜等结构。
(3)神经组织:取神经组织切片,用尼氏染色后,观察其神经元、神经纤维等结构。
(4)皮肤组织:取皮肤组织切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其表皮、真皮、毛囊等结构。
3. 人体组织观察(1)肝脏组织:取肝脏组织切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其肝细胞、肝窦等结构。
(2)肾脏组织:取肾脏组织切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其肾小球、肾小管等结构。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植物组织观察结果洋葱鳞片叶:细胞壁厚,细胞质少,液泡大,具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
菠菜叶:细胞壁薄,细胞质丰富,叶绿体较多,具有光合作用的功能。
2. 动物组织观察结果口腔上皮细胞:细胞核明显,细胞质较少,具有保护口腔黏膜的功能。
肌肉组织:肌纤维排列整齐,肌膜明显,具有收缩功能。
神经组织:神经元具有细胞体和突起,神经纤维具有髓鞘和轴突,具有传导神经冲动的作用。
实验一四大基本组织的观察

实验一四大基本组织的观察实验目的:观察并了解动植物细胞与组织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实验材料:显微镜、玻璃片、手术刀、注射器、盐水溶液、洋葱、鲜花、小白鼠等。
实验过程:1.观察植物细胞步骤一:将一片洋葱的最表层取下,切成薄片放在玻璃片上。
步骤二:滴上盐水溶液,用另一片玻璃片盖住。
步骤三:将盖片放在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
观察结果:在洋葱细胞中可以看到细胞核、细胞质以及细胞壁。
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心,周围有较宽的细胞质。
细胞壁呈现网状结构。
解释:洋葱细胞是典型的植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壁。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质是细胞内的基质,提供养分和能量。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的保护层,赋予细胞形状,并提供机械支撑。
2.观察动物细胞步骤一:用手术刀切开小白鼠的皮肤,取出一小块肌肉组织。
步骤二:将肌肉组织切成薄片放在玻璃片上。
步骤三:滴上盐水溶液,用另一片玻璃片盖住。
步骤四:将盖片放在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
观察结果:在肌肉细胞中可以看到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心,周围有较宽的细胞质。
解释:动物细胞是以动物为基础的细胞,也包含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由于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所以相对植物细胞而言更灵活。
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膜,通过选择性通透性维护细胞内外物质的平衡。
3.观察植物细胞组织步骤一:取一片鲜花的花瓣或叶片。
步骤二:将花瓣或叶片切成薄片放在玻璃片上。
步骤三:滴上盐水溶液,用另一片玻璃片盖住。
步骤四:将盖片放在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
观察结果:在植物细胞组织中可以看到细胞间隙、细胞壁以及细胞质。
细胞壁形成一个个六角形的细胞。
解释:植物细胞组织由多个细胞组成,相邻的细胞通过细胞间隙相连,实现细胞间物质的传输和交流。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的外部保护层,不仅提供了机械支撑,还可以在组织层面上形成不同形状和功能的细胞。
实验结论:通过这次实验,我们观察和了解了植物与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动物、植物基本组织观察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掌握植物体各种组织的类型及其特征。
2、了解各种组织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3、掌握动物的4类基本组织结构特点及其结构与机能的密切关系。
二、实验原理在植物个体发育中,由具有相同来源的细胞分裂、生长与分化所形成的细胞群叫组织。
植物组织分为两大类:分生组织和成熟组织。
成熟组织按其功能可分为基本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泌结构等。
成熟组织根据其性质又可分为简单组织和复合组织,简单组织是由一种类型的细胞所构成的,如:基本组织、保护组织等;复合组织是由数种不同类型、但具有共同起源的细胞结合在一起所构成的,如:输导组织、次生保护组织等。
动物组织同形态相似、机能机同的细胞及细胞间质组成。
根据其起源、形态结构和机能上的共同特性可将动物组织分为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4大类。
4类组织按照一定的空间位置和机能关系有机地联合在一起,从而构成动物的器官。
因此,应该用整体的、动态的观点来认识组织的形态结构特点,同时要充分理解有机体与机能相适应的一般规律。
四、实验步骤植物组织部分(一)分生组织1.顶端分生组织观察洋葱根尖纵切面可见如下特征。
2.侧生分生组织常位于根和茎的外周部分,靠近器官的边缘。
它包括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
2.1形成层观察椴树属茎的横切面。
2.2木栓形成层结合椴树属茎横切面中周皮的观察,找出木栓形成层(图4-1)。
对木栓形成层和维管形成层进行比较观察。
3.居间分生组织观察玉米节间基部纵切面。
(二)保护组织1.表皮观察女贞叶片横切面,最外一层细胞、夹竹桃叶片的横切面、龟背竹根的横切面,注意表皮的形态与女贞叶表皮有何不同,如何解释复表皮的定义?试分析复表皮所具有的生态意义。
撕取一小片蚕豆叶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观察表皮细胞的表面观。
气孔器。
气孔是叶片和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和水分蒸腾的孔道。
许多植物的保卫细胞周围常具有不同于表皮细胞的副卫细胞,由于保卫细胞和副卫细胞的不同排列方式导致气孔器类型的不同。
观察不同植物叶片的表皮装片,分析它们的气孔器类型。
在表皮上所见到的表皮毛,也具有一定的保护功能。
2.周皮在性质上属于次生保护组织,是一种复合组织。
由于植物体次生生长的结果,导致表皮组织逐渐失去其保护作用,而由周皮代替表皮行使保护功能。
观察椴树属茎横切面,位于茎外周的细胞可分为三个层次(图4-1):2.1木栓层:由最外的数层细胞组成,细胞呈矩状或片状,细胞壁强烈木栓化,细胞核和细胞质多数已消失。
2.2木栓形成层:位于木栓层内方,细胞1层,呈扁长方形,有明显的细胞核,原生质浓,细胞壁薄。
木栓形成层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向外产生新的木栓层细胞。
2.3栓内层:位于木栓形成层内方,在切片中通常只见到一层细胞,细胞壁薄。
椴树茎的拴内层是由木栓形成层的第一次切向分裂所产生的。
不同植物拴内层的细胞层数有所不同,一般为1-3层。
共同组成周皮的上述三个部分的细胞具有一个明显特征,其径向排列十分整齐。
根据这一特征,可以清楚地将周皮和位于其内方的厚角组织等加以区分。
在较幼嫩的椴树属茎横切面上,有时还能看到有残余的表皮细胞存在,可以根据其形状和有无覆盖于外方的角质层加以区分。
根据观察结果,分析木栓形成层的发生位置。
(三)基本组织植物体的各种器官都具有大量的基本组织。
基本组织由于其细胞壁薄,又称为薄壁组织。
基本组织细胞普遍特征为:细胞内具有较大的液泡,细胞排列疏松,具有明显的细胞间隙。
基本组织因其结构功能不同可分为各种类型的组织。
1.同化组织观察女贞叶片横切面,表皮以内有许多排列整齐的柱状细胞和近似等径的细胞。
细胞特征为:壁薄、具有明显的胞间隙,细胞内含有绿色的球状体,即叶绿体。
这种含有叶绿体的薄壁组织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所以称为同化组织。
2.贮藏组织观察毛茛根横切面,位于皮层部位的薄壁细胞细胞壁薄、细胞间隙发达。
在每个薄壁细胞内,常可见到许许多多的淀粉粒充满其中。
由于这种类型的基本组织主要行使贮藏营养物质的功能,所以称为贮藏组织。
3.通气组织观察灯心草茎的横切片,茎的大部分区域分布有许多呈星芒状的薄壁细胞,每一细胞具几个指状突起,各细胞的突起相互连接,围成了一个个发达的腔隙。
这些腔隙在植物体内形成了相互联结的系统,所以称为通气组织。
基本组织根据其功能还可分为贮水组织等,常见于一些多浆植物。
观察瓦松叶片横切面,了解贮水组织的特征。
在实验中观察自带材料,根据你所观察的切片中的基本组织的特征,分析判断它们为何种组织?列出判断的理由?(四)机械组织1.厚角组织其组成细胞为活细胞。
该组织最明显的特征是细胞壁具有不均匀的增厚,这种增厚通常在几个细胞邻接的角隅处特别明显。
厚角组织一般分布于器官的外围,或直接位于表皮下方,或与表皮只隔开几层薄壁细胞。
在叶片中,一般成束地分布于较大叶脉的一侧或二侧。
在茎中,常可一见到呈现柱桶状排列的厚角组织。
厚角组织细胞壁没有木质化,具有相当程度的可塑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随着植物的生长作一定的延伸。
观察女贞叶横切面,在叶片主脉上、下方近表皮处,一些细胞的角隅处,细胞壁增厚明显,这就是厚角组织。
根据细胞壁加厚方式的不同,厚角组织可分为角隅厚角组织(观察女贞叶片横切片)、片状厚角组织(观察草接骨茎的横切片)和腔隙厚角组织(观察一串红叶柄横切片)。
2.厚壁组织细胞具有均匀增厚的次生壁,并且常常木质化。
细胞成熟时,原生质体通常死亡分解,成为只留有细胞壁的死细胞。
根据细胞的形态,厚壁组织可分为石细胞和纤维。
2.1纤维观察椴树属茎横切面,试找出韧皮部纤维,并描绘其特征。
2.2石细胞取梨果肉少许,压片观察,可见有石细胞成群或分散存在。
由于细胞壁加厚明显,使得细胞腔缩小,发生几个纹孔汇合的现象,导致呈分枝状的纹孔的出现。
经过间苯三酚和浓硫酸染色,细胞腔和纹孔沟清晰。
(五)输导组织取南瓜茎纵切面观察。
在筛管旁边贴生有小型的伴胞,呈三角形或四边形,细胞质浓厚,有时能见到细胞内的细胞核。
筛管和伴胞一般被染成绿色。
(六)分泌结构1.内分泌结构观察松针叶横切面试找出树脂道、蒲公英根的横切面,观察乳汁管的结构。
2.外分泌结构观察天竺葵的表皮装片,试描绘它们的形态特征。
动物组织部分(一)上皮组织1 单层立方上皮兔甲状腺切片低倍镜观察,可看到许多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的红色甲状腺滤泡。
高倍镜观察,滤泡壁由1层立方体形上皮细胞构成,核圆形、蓝紫色,位于细胞中央,细胞质粉红色。
2 单层柱状上皮猫小肠横切片低倍镜观察,可见粘膜面形成许多指状突起,突向管腔,突起表面覆有1层柱状上皮。
高倍镜观察,可见上皮细胞为柱状,核长椭圆形、蓝紫色,靠近细胞的基底部。
把虹彩光圈缩小,减少光量,可见细胞的游离面有1层较亮的粉红色膜状结构,称为纹状缘。
在柱状细胞之间散在有杯状细胞,此细胞上端膨大、下端细小,核呈三角形或半圆形,位于细胞基底部。
在杯状细胞上端的细胞质内积有大量不着色的粘液,在切片上呈卵形空泡状结构,细胞尖端无纹状缘。
3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兔气管横切片高倍镜观察,可见气管内表面的细胞排列紧密,彼此挤压,细胞形状很不规则。
细胞—端都与基膜相连,但另一端,有的细胞达上皮游离面,有的未达游离面,细胞核位置高低不等,以致整个上皮似复层细胞组织。
注意观察锥形细胞、梭形细胞、具纤毛的柱状细胞以及杯状细胞的排列位置。
4 变移上皮兔膀胱(收缩时和充盈时)切片高倍镜观察,可见收缩状态的膀胱上皮有多层细胞,表层细胞较大,呈宽立方体形,游离面呈弧形,靠游离面的细胞质着色深。
核大,卵圆形,有的细胞可看到双核。
中间几层为多角形或倒梨形细胞。
基部细胞小,呈矮柱状,排列较密。
膨胀状态的膀胱上皮变薄,细胞层次减少,有时只有2层,细胞呈扁平或梭形。
5 复层扁平上皮猫的食管横切片呈扁圆形,管壁靠管腔的部分为复层扁平上皮。
与基膜相连的是1层排列整齐的短柱状细胞,细胞核圆形。
中层为几层多角形细胞,排列不整齐,核变得扁平。
接近表面的细胞变为扁平状,核呈长梭形。
(二)肌肉组织1 骨骼肌猫骨骼肌横切片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察,可见肌纤维呈多边形或不规则圆形,外有肌膜,细胞核卵圆形紧贴肌膜内侧。
肌原纤维呈小红点状,在肌浆内排列不均匀,所以在横切面上呈现小区。
2 心肌狗心肌切片高倍镜观察,在纵切面上,心肌纤维彼此以分支相连,核卵圆形,位于心肌纤维中央。
把虹彩光圈缩小,光线放暗一些,可看到心肌纤维的横纹,但不及骨骼肌的明显。
在心肌纤维及其分支上,可见到染色较深的梯形横线,即闰盘。
在横切面上,由于切片的关系,有的有核,有的无核。
3 平滑肌蛙的平滑肌分离装片,猫的小肠横切片高倍镜观察蛙的平滑肌分离装片,可见分离的平滑肌纤维呈长梭形,核长椭圆形,位于细胞中部,在常规染色标本上肌原纤维看不清楚。
高倍镜观察猫的小肠横切片,可见小肠壁平滑肌横切面呈大小不等、不规则的红色圆点,有的中央有染成蓝紫色圆形的核,有的见不到核。
(三)神经组织1 中枢神经系统兔脊髓横切片肉眼观察,脊髓横切片中央为蝴蝶状的灰质,其中心有一孔为中央管,灰质较狭的一端为后角,较宽的为前角。
包围在灰质周围染色较淡的部分是白质。
低倍镜观察,在前角内有许多较大的多突起细胞即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为多极神经元。
神经元胞体上的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但不易区分,一般可根据轴突基部的轴丘处染色较浅(无尼氏体)来识别轴突。
选择一个胞体较大、突起较多、核较清晰的神经元移至视野中央。
高倍镜观察,核大,呈囊泡状,居细胞中央,核内有染色较深的核仁。
2 有髓神经纤维兔的坐骨神经纵切片神经纤维平行排列成束。
在神经纤维的中央有轴索,轴索外围包有髓鞘,髓鞘外面是很薄的膜状的神经膜细胞,紧靠膜的内方,有椭圆形神经膜细胞核。
另外,在神经纤维上,髓鞘因神经膜细胞膜直接与轴索相贴形成缩窄的结构,此处无髓鞘包围,即郎飞氏结。
两结之间只有 1 个神经膜细胞核,在郎飞氏结处轴索较细也很清晰。
3 无髓神经纤维兔的交感神经离析装片无髓神经纤维较细,由中央的轴索和被覆在它周围的神经膜鞘即神经膜组成。
在轴索上可看到红色的卵圆形神经膜细胞核位于轴索的表面。
4 骨骼肌运动终板兔肋间肌撕片装片低倍镜观察,可见骨骼肌平行排列成束,有的呈蓝紫色,有的呈紫红色。
传出神经纤维染成黑色,形似树枝,分布到骨骼肌纤维上,当它们接近肌纤维时,其末端再行分支成爪形小球,附着于肌纤维表面。
高倍镜观察,神经纤维终末的爪状分支端膨大,在与肌纤维附着处形成椭圆形板状隆起,即为运动终板。
(四)结缔组织1 脂肪细胞猫气管横切片低倍镜观察,在气管最外面一层的疏松结缔组织中可看到密集成群的圆形或多角形的空泡,即脂肪细胞(胞质内的脂肪滴在制片过程中被酒精及二甲苯溶解)。
在成群脂肪细胞之间有疏松结缔组织分隔。
高倍镜观察,可见核为扁圆形或半月形,偏于细胞的一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