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各个阶段的营养需求

合集下载

蛋鸡各个阶段的营养标准

蛋鸡各个阶段的营养标准

蛋鸡各个阶段的营养标准蛋雏鸡、蛋鸡后备鸡、产蛋高峰期的营养标准给你介绍罗曼褐的吧。

一、各期生长及营养需要特点元素、维生素的比例十分重要。

能量不足时蛋白质就脱氨供作能量用,能量过多就在体内蓄积脂肪,对生产不利。

(一)雏鸡的生长特点与营养需要1.雏鸡的生长特点生长迅速,代谢旺盛:雏鸡两周龄体重约为出生重的2倍多,6周龄为10倍,8周龄为15倍多。

前期生长快,以后随日龄增长而逐渐减慢,要保证满足其营养需要。

羽毛生长快:幼雏的羽毛生长特别快。

在三周龄时羽毛为体重的4%,四周龄时增到7%,以后基本保持不变。

从孵出到20周龄羽毛要脱换4次,分别在4—5周龄,7—8周龄,12—13周龄,18—20周龄。

羽毛中蛋白质含量为80~82%,为肉、蛋的4~5倍。

因此,雏鸡对日粮中蛋白质(特别是含硫氨基酸)水平要求高。

胃容积小,消化能力弱:幼雏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胃容积小,进食量有限;同时消化道内又缺某些消化酶,肌胃研磨饲料能力低,消化力差,所喂饲料须纤维含量低,易消化,否则产生的的热量不能维持生理需要。

2.雏鸡的营养需要日粮去饲喂一群大小、发育程度相仿的鸡。

在最初五周内幼雏料每千克应含代谢能约2900千卡,需敞开饲喂。

平养鸡比笼养鸡活动多,能量需要更多些。

需要量取决于其对正确比例的氨基酸的需要量。

因此,日粮不仅需要足够的蛋白质,而且必须是优质蛋质。

(二)育成鸡的生长发育及营养需要特点1.生长发育特点7~8周龄以后,雏鸡已对外界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生长仍很迅速,发育也很旺盛,各种器官发育已趋于健全。

此阶段是长骨骼,长肌肉最多的时期,羽毛经几次脱换后出成羽,脂肪沉积随日齿增长而逐渐累积,育成中后期生殖系统开始发育至性成熟。

养需要与幼雏阶段有很大不同。

主要区别在于:育成日粮的蛋白质必须比幼雏日粮大大减少,这样不但满足需要,而且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培育出母鸡。

2.育成鸡的需要27000~2850千卡代谢能,但在炎热气候中,采食量下降,不能摄入足够的饲料;在气候寒冷时,鸡又采食太多,增重过快。

nrc蛋鸡可消化氨基酸营养标准

nrc蛋鸡可消化氨基酸营养标准

NRC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蛋鸡可消化氨基酸营养标准是指根据蛋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等阶段,对其所需的氨基酸进行定量要求的一套标准。

以下是NRC 蛋鸡可消化氨基酸营养标准的一些重要指标:
1. 亮氨酸(Lysine):蛋鸡对亮氨酸的需求量较高,这是合成蛋白质所必需的一种氨基酸。

2. 蛋氨酸(Methionine)和蛋氨酸+胆碱(Methionine + Choline):蛋氨酸在蛋白质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而蛋氨酸和胆碱的联合供给有助于提高蛋的产量和质量。

3. 赖氨酸(Arginine):赖氨酸是蛋白质合成中必需的氨基酸之一,对蛋鸡的生长和繁殖具有重要影响。

4. 苏氨酸(Threonine):苏氨酸是维持蛋鸡正常生长和免疫功能所必需的氨基酸之一。

5. 缬氨酸(Isoleucine)和缬氨酸+亮氨酸(Isoleucine + Lysine):这些氨基酸对蛋鸡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NRC蛋鸡可消化氨基酸营养标准的具体数值会根据不同阶段的蛋鸡需求而有所变化,因此,在实际饲养中,需要根据蛋鸡的生长阶段和特定情况进行精确的配合饲料。

饲养者可以参考NRC蛋鸡可消化氨基酸营养标准来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养方案,以满足蛋鸡的营养需求,提高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蛋鸡分阶段饲喂方式

蛋鸡分阶段饲喂方式

蛋鸡分阶段饲喂方式现阶段,体重不达标与疾病感染是影响蛋鸡群高峰达标率的两个主要因素,而体重不达标又会导致鸡群体质下降和抵抗力降低,为鸡群健康埋下隐患。

因此,如何确保各生长阶段鸡群体重达标是蛋鸡饲养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将向您推荐一款遵循蛋鸡生理规律和采食特点的分阶段饲喂方式。

第一阶段:1-3日龄1-3日龄雏鸡的胃容积小,消化能力弱,采食量和消化能力均有限。

此阶段鸡群需采用“少喂勤添”的人工定时、定量饲喂方式,即每间隔2小时,每次按0.5克每只进行人工饲喂,保证雏鸡随时能够采食到较为新鲜的饲料。

第二阶段:4-30日龄4-30日龄雏鸡的消化道内缺少某些消化酶,而其消化腺中又无法产生足够的消化酶,且由于肌胃研磨饲料能力低,导致此阶段雏鸡的消化能力较弱。

此阶段鸡群需采用喂料行车无空槽式的饲喂方式,即每天上、下午各使用喂料行车喂料一次,并保持饲料充足,每次喂料1小时后进行人工匀料一次,刺激鸡群采食而分泌更多的消化酶。

第三阶段:31日龄-18周龄31日龄-18周龄鸡群采食精细且每天的采食量逐渐增长,现有的喂料设备难以满足鸡群每天变化的采食需求。

此阶段鸡群需采用“1+x+1”的喂料方法,即在开灯后和关灯前20分钟内使用喂料行车各饲喂一次,以保证鸡群开灯后和关灯前均有料,之间根据鸡群日龄大小而确定的喂料次数进行饲喂,相邻两次饲喂之间,以保证上次饲喂的料被采食干净后空槽至少30分钟后再进行下一次饲喂为宜,以此保证饲料的新鲜。

其中,喂料行车每个料斗中的喂料量应根据“鸡只数量*鸡只标准日耗料量/该天饲喂次数”进行确定,其即可满足鸡只营养需求,又可保证鸡群能够摄入饲料的全部营养成分,防止挑食造成营养失衡。

第四阶段:19周龄后19周龄后鸡群的体型基本定型,生殖系统开始发育成熟,每天采食量基本稳定。

鸡群开产后采食量小幅增长,并随着生产性能的稳定而保持平稳。

此阶段鸡群需采用喂料行车固定时间、固定料量、固定次数并且保证空槽时长的方式进行饲喂。

蛋鸡营养与饲养技术

蛋鸡营养与饲养技术
饲养技术与管理
PRT 03
饲养密度与环境控制
环境控制对鸡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适宜的环境条件可以促进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如提高产蛋率、降低死亡率等,而过度的环境变化则会对鸡的健康和生产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如引起应激反应、影响免疫功能等
饲料管理及投喂技术
饲料投喂:根据蛋鸡的采食量和生长情况,合理调整投喂量
孵化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种蛋质量、孵化条件等
孵化条件:温度、湿度、通风、翻蛋等
孵化周期:不同品种的蛋鸡孵化周期不同
孵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如死胚、破壳困难等
孵化率的提高措施
选择优良的种蛋:选择健康、产蛋率高的母鸡所产的蛋
控制孵化温度:保持适宜的孵化温度,一般在37.5-38.5℃之间
控制孵化湿度:保持适宜的孵化湿度,一般在50-60%之间
淘汰阶段:需要适量的蛋白质和矿物质,以维持机体的健康和抵抗力
蛋鸡的营养标准与饲料配制
蛋鸡的营养需求:蛋白质、能量、矿物质、维生素等
饲料原料选择:玉米、豆粕、鱼粉、骨粉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原料
饲料加工工艺:粉碎、混合、制粒等,保证饲料质量和适口性
饲料配制原则:根据蛋鸡的不同生长阶段和生产需求,合理搭配各种营养成分
蛋鸡营养与饲养技术
汇报人:XX
目录
01
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蛋鸡的营养需求
03
饲养技术与管理
04
蛋鸡的繁殖与孵化
05
蛋鸡疾病防治与保健
添加章节标题
PRT 1
蛋鸡的营养需求
PRT 02
蛋鸡所需的主要营养成分
水分:蛋鸡生长和产蛋所需的水分,保持蛋鸡的健康和产蛋效率
矿物质:蛋鸡生长和产蛋所需的钙、磷、钾、钠等矿物质

蛋鸡各阶段饲料配方

蛋鸡各阶段饲料配方

蛋鸡各阶段饲料配方蛋鸡是指被饲养用于产蛋的家禽,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和科学的饲料配方,可以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和蛋的质量。

以下是蛋鸡各个阶段的饲料配方。

1.仔鸡期:仔鸡期是从出壳到21天龄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仔鸡的消化能力较弱,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有限,所以需要使用易消化的饲料。

以下是仔鸡期的饲料配方:-蛋白质含量:22-24%- 能量含量:2800-3000kcal/kg-粗纤维含量:4%-赖氨酸含量:1.1%-钙含量:0.9%-磷含量:0.45%2.生长期:生长期是从22天龄到56天龄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蛋鸡开始迅速生长,需要增加蛋白质和能量的摄入量。

以下是生长期的饲料配方:-蛋白质含量:20-22%- 能量含量:2800-3000kcal/kg-粗纤维含量:4%-赖氨酸含量:0.9%-钙含量:0.8%-磷含量:0.38%3.开产期:开产期是从57天龄到70周龄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蛋鸡开始产蛋,需要增加摄入量来支持产蛋和羽毛生长。

以下是开产期的饲料配方:-蛋白质含量:16-18%- 能量含量:2800-3000kcal/kg-粗纤维含量:4%-赖氨酸含量:0.8%-钙含量:4%-磷含量:0.45%4.产蛋期:产蛋期是从71周龄到结束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蛋鸡需要适量的蛋白质和能量以维持产蛋和健康。

以下是产蛋期的饲料配方:-蛋白质含量:15-17%- 能量含量:2600-2800kcal/kg-粗纤维含量:5%-赖氨酸含量:0.7%-钙含量:4%-磷含量:0.4%此外,不同种类的蛋鸡和饲养环境的差异也会影响饲料配方的具体参数。

因此,在进行饲料配方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满足蛋鸡的营养需求,并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和蛋的质量。

如何为蛋鸡各阶段提供适宜的营养

如何为蛋鸡各阶段提供适宜的营养

如何为蛋鸡各阶段提供适宜的营养?蛋鸡管理技术部 2014-11-12适宜的营养水平在现代蛋鸡生产性能遗传潜力的发挥以及提高蛋品质上扮演主要角色。

目前为止,饲料成本占蛋鸡养殖成本的65%-75%,所以,蛋鸡营养水平直接决定经济效益和蛋鸡养殖的成功与否。

(1)育成期蛋鸡的饲养拥有足够数量高质量的育成鸡对维持长期的鸡蛋生产是十分重要的。

在生长期间的营养调控还是容易做到的。

因为在育成期,母鸡生长对营养的要求没有那么严格。

如果出现了体重偏差的母鸡,可以在产蛋期进行调整,所以,育成鸡的营养维持可看作是一个对产蛋期的前期投资。

在育成阶段,体重及其均匀度是调节营养水平和确保育成鸡正常生长的1个检测工具。

因此,对小母鸡体重应该连续称量以监测育成鸡生长。

称职的育成鸡养殖者应从母鸡2周龄开始称重,此后每周都进行称重。

这种频繁的体重测定是为了能够解决在生长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也能够帮助生产者决定什么时候更换生长期饲料。

育成期阶段日粮更换是建立在体重的基础上而非日龄基础上。

比方说,日粮更换的日期定在3周龄,但是3周龄时小母鸡的体重没有达到阶段预期体重,这时就需要继续使用该日粮1-2周,直到体重达到阶段预期标准。

相反,如果小母鸡体重超过预期标准,就得立刻更换日粮。

如果到达规定日期小母鸡体重还是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就必须对日粮配方和小母鸡的营养标准进行对比,如果没有明显的差异能够解释这个降低的生长效率问题(前提是在管理和健康状况上也没有显着问题),那么通过增加日粮能量浓度便能够提高体增重。

天气较热时,当饲料采食量低时,可以通过增加日粮的营养浓度(氨基酸、脂肪酸、矿物元素、维生素)来提高生长效率。

(2)产蛋期蛋鸡的饲养①产蛋期采食量决定日粮组成鸡群采食是个关键问题。

母鸡营养需要量是建立在经典的模型基础上,即每天每只鸡供应一定数量的营养素,是以mg/d或g/d为单位。

因此,我们必须要知道母鸡每天采食多少日粮,目的是为了计算日粮中每种营养素的含量。

产蛋鸡营养需要计算

产蛋鸡营养需要计算
蛋鸡的不同日龄阶段分述如下:
10日龄前的雏鸡每只鸡日用量(克)=日龄+2。如5日龄的雏鸡,每只鸡用料是5 +2=7克。
11~20日龄的雏鸡每只鸡日用料量(克)=日龄+1。如15日龄的雏鸡,每只鸡日用料量是15+ 1=16克。
21~50日龄的雏鸡每只鸡日用料量和雏鸡日龄相等。如25日龄的雏鸡,每只鸡用料量为25克。
(二)蛋白质的需要蛋白质不是一个十分确切的指标,如果氨基酸组成符合于营养需要的蛋白质,其需要量就少,否则,需要量就要高。日本有一个计算蛋白质需要量的公式可供参考。
粗蛋白质需要(g〕=(1.1*体重+0.12*日蛋重)/0.8*0.6
此处1.1为1kg体重的代谢蛋白质,0.12为每克蛋中蛋白质的含量,分母中0.8为饲料蛋白质的消化率,0.6为饲料中消化蛋白质的利用率(即生物学价值)。
(3)食盐。可按占饲粮的0.37%供给。
其他矿物元素均需要满足,尤其注意锰、铁、碘、锌的供给。
4.维生素对各种维生素均需要,生产中其需要量常常因在鸡群过密、转群、预防接种、高温、运输等环境条件下而显著提高。应根据情况供给。
5.水缺水比缺饲料危害更大。缺水会严重影响健康和产蛋量。饮水量因品种、年龄、气温和生产性能而异,一般为饲料量的1.5~2倍,夏天可大5倍之多。
51~150日龄的鸡每只鸡用料量为50 +(日龄-50)÷2。如100日龄的青年鸡,每只鸡日用量为50 +(100-50)÷2=75克。
151日龄以上的育雏鸡,每只鸡日用料量可稳定在100克以上。
如果按上述方法投料,既能满足蛋鸡营养的需要,又能实现节约饲料的要求
五、产蛋的营养需要
产蛋是禽类特有的机能。产蛋禽的生产水平相当高。鸡年产蛋量高达220枚以上,一只蛋鸡一年所产蛋中的干物质总量约为其自身体重的4倍以上。产蛋的营养需要既关系到养禽业的投入与产出的效益,又关系到家禽种群的繁衍。

产蛋鸡产蛋的营养需要

产蛋鸡产蛋的营养需要

产蛋鸡产蛋的营养需要摘要:不同的动物不同的时期对自己的生长发育繁殖有不同的营养需要,对于产蛋鸡而言更是如此,蛋鸡顾名思义就是以产蛋为目的的母鸡,蛋鸡的营养需求的目的就是增加产蛋的数量和质量。

关键词:能量需要、蛋白质需要、矿物质需要、维生素需要、水的需要一:产蛋鸡的能量需要作为一只能生蛋的母鸡,它的能量需要分为维持能量需要、产蛋能量需要、卵巢发育和体组织变化的能量需要三部分,只有满足了产蛋鸡的能量需求,蛋鸡才能产出更多更好的蛋。

一般情况下,能量摄入多少是影响蛋重的主要因素。

产蛋鸡会根据饲料能量浓度调节采食量,一般不会出现能量过剩。

能量摄入不足时,会影响蛋的大小,严重时会发生饥饿停产;能量过足会导致鸡脂肪沉积过大,降低产蛋量和受精率。

二:产蛋鸡的蛋白质需要蛋鸡对蛋白质的需要,实质上是对氨基酸的需要,特别是必须氨基酸的需要,对蛋鸡而言,最重要的必然是蛋氨酸啦。

影响蛋鸡蛋白质需要量的因素主要有蛋鸡品种、体形、生产阶段、环境温度、饲养方式、养殖空间、饲料能量浓度。

饲粮蛋白质含量不足、缺乏,产蛋量下降,蛋重减轻,严重时会出现停产,蛋白质过量会导致尿氨酸生成增多,造成浪费。

三:产蛋的矿物质需要主要是钙钠1.钙的需要蛋鸡的鸡壳主要成分就是钙,可见蛋鸡对钙的需求量很大,一般情况下,钙的需要量取决于产蛋率、禽舍温度、饲粮ME浓度、鸡的年龄等等。

钙的提供:蛋鸡对钙的最大需求以产蛋后1~3小时达到高峰,蛋鸡也会在这一时间集中采食钙源,而非均衡需要;为便于蛋鸡识别和选择,应提供颗粒的钙源。

细的石粉导致蛋鸡无法选择,均衡的细石粉导致蛋鸡在不需要的时候过量采食,并通过肾泵排除体外;在产蛋后需要的时候采食不足,使形成蛋壳的时间延长或推后,同时导致产蛋率下降。

2.磷的需要3.食盐的需要钠、钾在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和蛋壳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补充食盐有利于克服同类相残。

4.微量元素的需要四:产蛋的维生素需要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一致的标准,目前确定维生素需要的基本出发点就是以不出现缺乏症为条件,促进生产水平,维生素提高免疫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鸡各个阶段的营养需求
蛋鸡按生长和生产阶段可分为育雏期、育成期、产蛋期,产蛋期又可细分为产蛋前期、产蛋中期、产蛋后期。

其各个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有较大区别:
(1)育雏期0~6周龄为育雏期。

该阶段的主要目标是肌肉、骨骼的快速生长,但小鸡这时的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采食量又较小,同时肌胃研磨饲料能力差,消化道酶发育不全,消化力低。

因此,其在营养上要求比较高,需要高能量、高蛋白、低纤维含量的优质饲料,并要补充较高水平的矿物质和维生素。

(2)育成蛋鸡7-18周龄为育成期。

该阶段的鸡生长发育旺盛,体重增长速度比较稳定,消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骨骼生长速度超过肌肉生长速度,因此,对能量、蛋白等营养成分的需求相对较低,对纤维素水平的限制可以适量放宽,可以使用一些粗纤维较高的原料如糠麸、麦麸等,降低饲料成本。

(3)产蛋鸡19周龄至淘汰为产蛋期。

这一时期又按产蛋率高低分为产蛋前期、高峰维持期和后期。

①产蛋前期是指产蛋率由5%达70%,因负担较重,对粗蛋白的需要量随产蛋率的提高而增加。

此外,蛋壳的形成需要大量的钙,因此对钙的需要量增加。

蛋氨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指标也应适量提高,确保营养成分供应充足,力求延长产蛋高峰期,充分发挥其生产性能。

②产蛋高峰维持期为产蛋率到90%的高峰期,这个阶段的蛋鸡不仅要维持高的产蛋率,而且平均日增重2~4g,因此必须保证母鸡每天摄入足够的营养,使其每天摄入的营养用于鸡体重的继续增长、产蛋的支出、基础代谢和繁殖活动的需要。

若产蛋高峰期体重减轻,意味着体内储能过多被动用,如从日粮中得不到及时补充,即预示着产蛋率的下降和产蛋高峰的提前结束。

所以,设计饲料配方时要按鸡对能量、粗蛋白、氨基酸、钙、磷等的日需要量标准计算。

调整营养浓度根据产蛋阶段的变化,采食量的变化进行。

③产蛋高峰后期产蛋率从90%开始下降的阶段。

这一时期蛋鸡体重增加减慢,产蛋率开始下降,营养需要较高峰期略有降低。

但由于蛋重增加,饲粮中的粗蛋白质水平不可降得太快,应采取试探性降低蛋白质水平较为稳妥。

由于鸡龄增加,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能力下降,蛋壳质量变差,饲粮中应适当增加矿物质饲料的用量,以提高钙的水平。

产蛋后期随产蛋量下降,母鸡对能量的需要量相应减少,在降低粗蛋白质水平的同时不可提高能量水平,以免使鸡变肥而影响生产性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