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营养需求

合集下载

NRC第十版《猪的营养需要》变化及特点

NRC第十版《猪的营养需要》变化及特点

NRC第十版《猪的营养需要》变化及特点NRC第十版《猪的营养需要》是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于2024年发布的一份营养指南,旨在提供给猪饲养者和相关产业界人士关于猪的营养需求的最新信息。

该指南是基于对最新研究成果的综合评估和归纳,旨在帮助饲养者合理科学地制定猪的饮食方案,以实现高效生产和健康生长。

1.生长阶段细分更加详细第十版《猪的营养需要》对猪的生长阶段进行了更加详细的细分,包括了仔猪期、生长猪期和育肥猪期。

针对每个阶段猪的生长需要,提供了不同的营养要求和建议。

这样的细分可以更好地满足猪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益。

2.高能量饮食和氨基酸要求的增加第十版《猪的营养需要》发现,猪对高能量饮食的需求更大,因此建议饲养者在猪的日常饮食中增加能量的供给。

此外,猪对于多种氨基酸的需求也有所增加,为了保证猪的正常生长和发育,特别是肌肉的生长,必须满足其对氨基酸的需求。

3.微量营养素的重要性第十版《猪的营养需要》强调了微量营养素的重要性,包括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这些微量营养素虽然在猪的饮食中所需量较小,但对于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如果缺乏这些微量营养素,将会导致疾病发生、生长迟缓等问题。

4.呼吸道疾病的关注第十版《猪的营养需要》将呼吸道疾病作为一个重要的特点进行了关注。

呼吸道疾病是猪饲养业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不仅影响猪的生长和发育,还会给饲养者带来经济损失。

针对呼吸道疾病,指南提出了一系列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包括增加营养素摄入、饮食调整等。

综上所述,NRC第十版《猪的营养需要》在猪饲养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提供了猪的营养需求的最新信息,根据猪的生长阶段进行了详细的细分,强调了高能量饮食和氨基酸的重要性,关注了微量营养素和呼吸道疾病等方面。

饲养者可以根据该指南合理调整猪的饮食方案,提高生产效益和猪的健康生长。

猪的营养要求

猪的营养要求

猪的营养要求1.能量能量是生命之源,猪维持生命、生长发育、产肉、母猪泌乳都离不开能量,即使完全处于休息状态,其呼吸、循环以及其他生理机能仍未停止,哪怕极微弱的活动也需要消耗能量。

要使猪的生产性能达到最高,必须供给猪群优质、营养平衡的饲料。

其中能量含量的多少常常决定饲料的优劣。

Crampton(1956)指出:“采食正常饲粮的动物,其基本需要是能量,这种需要是其他大多数甚至所有的营养物质需要的基础。

”2.蛋白质蛋白质是猪群维持生命、生长、繁殖不可缺少的物质,是组成猪的各种内脏器官及体组织的基本物质。

蛋白质在猪体细胞内不仅含量高,而且结构复杂、种类繁多。

蛋白质组成酶和激素,参与并调节机体内的代谢能过程。

如果日粮中缺乏蛋白质,则会影响猪的生长育肥,甚至引起猪的生长停滞及弱胎死胎;相反,如果日粮中蛋白质含量过多,超过了猪的需要,则会引起消化不良、肠炎、下痢,并影响其他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3.脂类脂类是构成猪体细胞的必要成分,特别是磷脂和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脂类是动物能量来源和贮存能量的最好形式,脂肪所含能量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所含能量的2.25倍,常贮存于皮下、肠系膜和肾周围。

脂类为猪提供必需的脂肪酸,脂肪酸中的亚油酸、亚麻油酸和花生油酸对猪生长具有重要作用。

另外,脂类是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必须溶于脂肪中才能被消化、吸收。

在正常情况下,猪不会感到脂肪缺乏,猪全价配合饲料中脂肪的添加一般在1%~1.5%左右。

4.矿物质矿物质是体组织和细胞及形成骨骼的最重要的组成成分,对猪体内的物质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有些微量元素是某些酶的辅基或维生素等猪体内的组成部分。

矿物质能调节猪体内的pH,保持机体的酸碱平衡。

另外,矿物质可调节动物血液、淋巴及渗透压的恒定,保证细胞获得营养维持其生命活动。

从而维持了体液渗透压的平衡。

矿物质的需求量很少,但也必须注意添加,以免影响猪的生产性能。

猪各生理阶段的的营养需求与饲养管理细节

猪各生理阶段的的营养需求与饲养管理细节

猪各生理阶段的的营养需求与饲养管理细节1、猪的生理阶段猪的生理阶段划分说法不一,一般猪自出生到出栏要经历乳仔猪、断奶仔猪(15-30公斤体重)、育肥前期(30-60kg)、育肥后期(60kg-出栏)几个生长阶段。

猪各生理阶段常用参数2、猪的生长育肥规律2.1 总体的生长(1)绝对生长即日增重,取决于年龄和起始体重的大小,是体重随年龄变化的绝对生长曲线,总的规律是慢——快——慢。

(图)绝对生长模式(2)相对生长相对生长速度——相对于体重的增长倍数、百分比或生长指数却随体重或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图)相对生长模式2.2局部生长从胚胎开始,最早发育和最先完成的是神经系统,依次为骨骼系统、肌肉组织,最后是脂肪组织。

(图)相对生长模式2.3研究生长肥育规律的意义研究各种动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调节营养水平,有目的地控制生长,包括速度、生产性能(效率),做到优质、高效、低耗地进行畜牧生产。

3、不同阶段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3.1乳仔猪的营养及饲养管理仔猪培育是搞好养猪生产的基础。

这个阶段是猪一生中生长发育最迅速,物质代谢最旺盛,对营养不全最敏感的阶段。

仔猪培育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断奶育成率高低和断奶体重的大小,影响母猪年生产力和肥猪的出栏时间。

其目标就是尽量减少哺乳和断奶阶段的死亡率,提高育成率和断奶重,并使仔猪在断奶阶段平衡过渡。

乳仔猪的营养需要NRC营养需要量规定,5-10公斤体重的仔猪在自由采食情况下对日粮营养物质需要量如下表:乳猪饲料开食补料(1)母猪的泌乳高峰在产后20-30天,30天以后泌乳量明显减少,而乳猪的生长速度却越来越快,为了保证3周龄后乳猪能大量采食饲料以满足快速生长所需的营养,必须尽早给乳猪开食补料。

6-7日龄的乳猪开始长出臼齿,牙床发痒,常离开母猪单独行动,特别喜欢啃咬垫草、木屑等硬物,并有模仿母猪行为的特性,此时开始补料效果最好。

(2)补料的方法是在母猪产房内设置乳猪补料栏,留有洞口,乳猪可自由地随时进栏吃料。

生长育肥猪的营养需要讲解

生长育肥猪的营养需要讲解

• 能量高使胴体品质降低,而适宜的蛋白质能够改 善猪胴体品质,这就要求日粮具有适宜的能量蛋 白比。由于猪是单胃杂食动物,对饲料粗纤维的 利用率很有限,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随饲 料粗纤维水平的提高,能量摄入量减少,增重速 度和饲料利用率降低。因此猪日粮粗纤维不宜过 高,肥育期应低于8%。
• 矿物质和维生素是猪正常生长和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物 质,长期过量或不足,将导致代谢紊乱,轻者增重减慢, 严重的发生缺乏症或死亡。生长期为满足肌肉和骨骼的 快速增长,要求能量、蛋白质、钙和磷的水平较高,饲 粮含消化能 12.97~13.97MJ/Kg,粗蛋白水平为16%~ 18%,适宜的能量蛋白比为188.28~217.57粗蛋白克/ 兆焦DE,钙0.50% ~0.55%,磷0.41%~0.46%,赖氨 酸0.56%~0.64%,蛋氨酸+胱氨酸0.37%~0.42%。肥 育期要控制能量,减少脂肪沉积,饲粮含消化能 12.30~12.97MJ/Kg,粗蛋白水平为13%~15%,适宜 的能量蛋白比为188.28粗蛋白质克/兆焦D13.28兆焦/千克,粗蛋白 水平在生长期为16%~18%,肥育期为13%~14%。以 谷实、豆饼为基础的生长肥育饲粮,补加0.1%~0.15% 赖氨酸,饲粮粗蛋白水平可下降2个百分点。
• 2、后备猪要求生长发育正常,到配种时又不过 肥。对国外引进品种可以有两种处理:一是按生 长育肥猪饲养,到配种前期2个月限食以控制肥 度;二是在整个培育期按标准限量饲喂,其生长 速度控制在8~9月龄配种时体重达100~120千 克。地方猪种沉积脂肪早,需限制饲养,以防配 种时过肥。
• 二、定采食的因素及对能量和氨基酸供应的影响
• 1、采食量的调控
• 猪采食的神经内分泌调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网络 调控,多种神经递质和内分泌激素影响猪采食行 为及采食量。如:AB01富安宝是一种新型动物 采食中枢调节剂,在猪体内能刺激神经肽Y(NPY) 的分泌,使用AB01富安宝,血液中NPY的浓度 可提升20-30%,NPY具有激发猪摄食中枢兴奋 性,使猪食欲增加,采食量提高。神经肽Y(NPY) 具有促进胰岛素、胃泌素、甲状腺激素(T3、T4) 等激素的分泌,提高基础代谢率,促进猪生长。

猪的饲料营养成分与配方比例

猪的饲料营养成分与配方比例

猪的饲料营养成分与配方比例猪是人类常见的农产品,其饲养过程中的合理饲料供给对于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猪的饲料营养成分和配方比例是确定猪饲料配制的基础,本文将深入探讨猪的饲料营养需求和配方比例的相关知识。

一、猪饲料营养需求1. 能量:猪的生长和生理功能维持需要能量供应,能量来源主要为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猪的能量需求量与其体重、生长阶段和环境温度有关。

2. 蛋白质:蛋白质是猪体内组织构成的主要成分,对猪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猪的蛋白质需求量与其体重、生长速度、种类和环境因素有关。

3. 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猪需要适量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代谢。

猪对钙、磷、镁、钠、钾、铁、锌、铜等矿物质的需求量较大。

4. 维生素:猪需要多种维生素来维持正常的代谢和生长发育。

主要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B群以及维生素C。

二、猪饲料配方比例猪饲料的配方比例需要根据猪的不同生长阶段、体重、品种和生产目标进行调整。

下面是一些常见饲料配方比例的建议供参考:1. 生长猪配方比例:- 蛋白质:约16%-18%- 能量:约3000-3200千卡/千克- 钙:约0.7%-0.8%- 磷:约0.5%-0.6%- 色氨酸:约0.8%-1%- 赖氨酸:约0.45%-0.5%- 蛋氨酸:约0.4%-0.45%2. 肥育猪配方比例:- 蛋白质:约14%-16%- 能量:约2900-3100千卡/千克- 钙:约0.7%-0.8%- 磷:约0.4%-0.5%- 赖氨酸:约0.35%-0.4%- 色氨酸:约0.8%-0.9%- 蛋氨酸:约0.35%-0.4%3. 孕猪配方比例:- 蛋白质:约14%-16%- 能量:约2900-3100千卡/千克- 钙:约0.8%-0.9%- 磷:约0.5%-0.6%- 色氨酸:约0.5%-0.6%- 赖氨酸:约0.4%-0.45%- 蛋氨酸:约0.35%-0.4%4. 哺乳猪配方比例:- 蛋白质:约18%-20%- 能量:约3200-3400千卡/千克- 钙:约1.0%-1.2%- 磷:约0.8%-1.0%- 色氨酸:约0.8%-1%- 赖氨酸:约0.8%-0.9%- 蛋氨酸:约0.7%-0.8%请注意,以上是一般的建议比例,在实际应用中还需根据地区、环境和猪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丹系猪营养标准

丹系猪营养标准

丹系猪营养标准一、丹系母猪的营养需求丹系母猪是生长较快的高产母猪品种之一,它们需要高质量的饲料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繁殖过程。

具体而言,丹系母猪需要的营养素包括热能、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和矿物质等。

二、丹系母猪营养标准1. 热能要求丹系母猪的热能需求随着体重增加而增加,一般来说,成年丹系母猪每天需要消耗3000-3500千卡的热量。

2. 蛋白质需求丹系母猪在生长期和妊娠期需要更多的蛋白质。

在生长期,每份饲料必须提供16%的蛋白质,而在妊娠期,每份饲料提供的蛋白质必须至少达到18%。

3. 脂肪需求丹系母猪需要一定量的脂肪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繁殖过程。

在生长期和妊娠期,每份饲料所含的脂肪必须在3%以上。

4. 纤维素需求丹系母猪在生长期和妊娠期均需要纤维素,以促进肠道消化功能。

对于生长期的猪只,每份饲料需含有15-20%的粗纤维,而对于妊娠期的母猪,每份饲料需含有18%以上的粗纤维。

5. 矿物质需求丹系母猪的矿物质需求非常重要,其中钙和磷的比例尤其重要。

为了确保健康发育,每份饲料中应含有钙1.0-1.2%和磷0.6-0.8%。

三、丹系母猪的饲料搭配在给丹系母猪配制饲料时,需要考虑到不同生长阶段的不同需求,具体而言:1. 生长期饲料配方:粉碎玉米100kg+豆粕25kg+磷酸二氢钙5kg+盐0.5kg+微量元素适量。

此配方适合2-3个月龄的丹系母猪。

2. 妊娠期饲料配方:粉碎玉米65kg+豆粕25kg+磷酸二氢钙5kg+盐0.5kg+微量元素适量+骨粉2kg。

此配方适合泌乳期的丹系母猪。

3. 哺乳期饲料配方:粉碎玉米60kg+豆粕20kg+磷酸二氢钙5kg+盐0.5kg+微量元素适量+骨粉10kg+烘干橙皮1kg。

此配方适合哺乳期的丹系母猪。

生长育肥猪的营养需要

生长育肥猪的营养需要
第一小组制作
生长猪的营养需要
• 生长猪包括生长育肥猪和后备种猪,都是 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但育肥猪是生产猪肉, 而后备猪是配种繁殖,两类猪的营养需要 既有共同点又各有差异。
• 1、生长肥育猪主要是要求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和瘦 肉率来体现生长育肥猪的效益。从体重20~100千克这 一生长过程中,多划分生长期和肥育期两个阶段,一般 以体重20~60千克(肉脂型为50千克)为生长期,后 为育肥期。生长期要求能量和蛋白质水平高,促进肌肉 和体重增长,肥育期则控制能量,减少脂肪沉积。
生长育肥猪的营养要求及采食量
• 在商业性养猪生产中,利益是决策背后的 主要驱动力。从分娩到育肥整个过程中, 生长育肥猪消耗了70-75%的饲料。因此, 适应目前在营养配方组成、营养要求、饲 料成分、加工过程中的新进展将会对利益 产生重大影响。生产者除了将目标集中猪 体重上之外,还要关注消费者的需要。这 就是要求肉品高质量,低脂肪。
• 1、参与体内生物氧化与能量代谢,与碳水化合 物、蛋白质、核酸和脂肪的代谢有关,可提高肌 体对蛋白质的利用率,促进生长发育,维护皮肤 和细胞膜的完整性。具有保护皮肤毛囊粘膜及皮 脂腺的功能。 2、参与细胞的生长代谢,是 肌体组织代谢和修复的必须营养素,如强化肝功 能、调节肾上腺素的分泌。 3、参与维生素 B6和烟酸的代谢,是B族维生素协调作用的一个 典范。FAD和FMN作为辅基参与色氨酸转化为尼 克酸,维生素B6转化为磷酸吡哆醛的过程。 4、与机体铁的吸收、储存和动员有关。 5、 还具有抗氧化活性,可能与黄素酶-谷胱甘肽还 原酶有关。
体重20—60千克生长肥育猪每日头每头营养需要 采食 风干 料 (千 克) 2.2 消化 能 (兆 焦) 粗蛋 赖氨 钙 磷 食盐 (克) (克) (克) 白 酸 (克) (克)

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及饲养管理分析

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及饲养管理分析

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及饲养管理分析随着农业的发展,养猪业也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产业。

而母猪的妊娠期是养猪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正确的营养和饲养管理对母猪的健康和产仔数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本文将对妊娠母猪的营养需求和饲养管理进行分析,以期能为养猪生产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妊娠母猪的营养需求1. 蛋白质妊娠母猪对蛋白质的需求较高,特别是在妊娠后期,胎儿生长的需要会占据较大一部分蛋白质。

合理的蛋白质摄入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来说,妊娠中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15%,妊娠后期则要增加到17-18%。

2. 能量妊娠母猪需要摄入较高的能量来支持孕期的正常生理活动和胎儿的生长发育。

饲料中应该含有高能量的成分,如玉米、麦麸等。

妊娠中期每日代谢能的需求量较为平稳,在1800-2000千卡之间,而到了妊娠后期则要增加到2000-2200千卡。

3. 矿物质和维生素妊娠母猪对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求也有所增加,尤其是钙、磷、铁等矿物质和维生素A、D、E等。

这些微量元素对于胎儿的骨骼发育和母体的营养供应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饲料中应该适当补充这些营养成分。

1. 合理的饲料配比针对妊娠期的母猪,应该制定合理的饲料配比,确保每日的蛋白质、能量、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供给量符合其需求。

不同阶段的妊娠母猪也需要有所区别,比如妊娠后期需要增加饲料供给,以满足胎儿生长的需要。

2. 舒适的生活环境母猪在妊娠期需要一个相对舒适的生活环境,包括干净的饮水、干燥的床铺和充足的活动空间。

这些都会影响母猪的情绪和身体状态,进而影响胎儿的健康。

3. 定期体检和护理妊娠母猪在妊娠期间需要定期进行体检和护理,以确保其身体状况良好。

特别是在妊娠后期,要密切关注母猪的食量、体重、行为等指标,以及观察有无产前征兆和并发症。

4. 合理的运动和运输母猪在妊娠期需要适当的运动和锻炼来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对于运输过程中的母猪也需要特别的关注和保护,以避免对胎儿和母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的营养需求目录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猪的消化特点一、猪的消化道结构特点二、猪的消化生理特点1、胃的消化2、小肠内的消化吸收3、大肠内的消化第三节:猪的营养特点一、乳猪营养特点二、母猪营养特点第四节:猪的各方面营养需求一、蛋白质1、蛋白质的组成2、蛋白质的营养作用二、脂肪1、脂肪的化学组织结构2、脂肪的营养作用三、碳水化合物1、碳水化合物的组成2、碳水化合物的营养作用四、维生素1、维生素Aa、化学特性:b、主要功能:c、主要缺乏症:d、来源:2、维生素Da、化学特性:b、主要功能:c、主要缺乏症:d、来源:3、维生素Ea、化学特性:b、主要功能:c、主要缺乏症:d、来源:4、维生素Ka、化学特性:b、主要功能:c、主要缺乏症:d、来源:5、维生素B1a、化学特性:b、主要功能:c、主要缺乏症d、来源:6、维生素Ca、主要功能:b、主要缺乏症:c、来源:五、矿物质六、水1、水是动物体的构成成分:2、水能使机体维持一定的形态:3、水是畜体的重要溶剂:4、水对体温调节起着重要作用5、水是一种润滑剂:6、水参与动物体内各种生化反应:七、主要营养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1、蛋白质与能量比例关系2、纤维素与其他营养物质之间的关系3、氨基酸之间的关系4、维生素同蛋白质之间的关系5、维生素与碳水化合物、脂肪之间的关系6、有机营养物质与矿物质之间的关系a、有机营养物质与钙、磷的关系:b、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关系:7、维生素与矿物质之间的关系a、维生素和硒的关系:b、维生素和钙磷的关系:c、维生素C和铁的关系:8、维生素的相互关系a、维生素E和维生素A、D的关系:b、维生素B1与B2的关系:c、维生素B2与B5的关系:9、矿物质之间的关系正文第一节:概述长期以来,养殖业一直在风雨中飘摇,本人通过8多年的从业经历发现,几乎所有的养殖企业对兽医的作用过于夸大,一直忽视营养师的作用,企业对营养知识一知半解。

然而,本人认为,畜牧业不仅需要兽医师,更需要商业营养师。

兽医师在养殖业中的位置就好比工厂的修理工,固然重要,但养殖业的利润更多来自于商业营养师的贡献。

一、80%的疾病和90%的生产性能下降与免疫功能失调有关,营养的作用通过影响免疫功能实现,营养决定健康。

近年来重大疾病频发,发病原因学术界各执一词。

但本人认为,这些年疾病频发的根本原因在于畜禽自身免疫功能失调。

二、饲料成本占养殖成本的70%左右,科学降低饲料成本是养殖盈利的必由之路。

而降低饲料成本必须在保证品质的情况下,以科学的方法来实现。

大多养殖朋友由于缺乏营养知识,对饲料和饲料原料的品质缺乏辨别能力,往往在降低价格的同时,降低了质量,反而增加了使用成本。

实践证明,高水平的商业营养师最少能为大型养殖企业提高一倍以上的利润。

第二节:猪的消化特点一、猪的消化道结构特点猪是杂食动物,其消化道结构同单胃动物,但它不同于马属家畜,盲肠不发达,也称盲肠无功能家畜。

猪的上唇短而厚,与鼻连在一起构成坚强的吻突(即鼻吻),能掘地觅食;猪的下唇尖小,活动性不大,但口裂很大,牙齿和舌尖露到外面及可采食。

猪具有发达的犬齿和臼齿,靠下颌的上下运动,将坚硬的食物嚼碎。

猪的唾液腺发达,能分泌较多的含淀粉的唾液,淀粉酶的活性鼻马、牛强14倍。

唾液除能浸润饲料便于吞咽外,还能将少量的淀粉转化为可溶性糖。

猪舌长而尖薄,主要由横纹肌组成,表面有一层黏膜,上面形成有不规则的舍乳头,大部分的舌乳头有味蕾,能辨别口味。

食物经消化道很快进入胃。

猪胃的容积越7-8升,介于肉食动物的简单胃与反刍动物的复杂胃之间的中间类型,胃有消化腺,不断分泌含有消化酶与盐酸的胃液,分解蛋白质和少量脂肪。

食物经胃中消化,变成流体或半流体的食糜。

食糜随着胃的收缩运动逐渐移向小肠。

猪的小肠很长,达18米左右,是体长的15倍,容量约为19升。

小肠内有肠液分泌,并含有胰腺分泌的胰液和胆囊排出的胆汁,食糜中营养物质在消化酶的作用下进一步消化。

随着小肠的蠕动,剩余食糜进入大肠。

猪的大肠约为4.6-5.8米,包括盲肠和结肠两部分。

猪的盲肠很小,几乎没有任何功能,只是结肠微生物对纤维素有一定的消化作用,大肠内未被消化和吸收的物质,逐渐浓缩成粪从肛门排除体外。

二、猪的消化生理特点1、胃的消化胃壁黏膜的主细胞分泌蛋白酶、凝乳酶、脂肪酶,壁细胞分泌盐酸。

饲料的蛋白质经胃蛋白酶分解为蛋白和蛋白胨,脂类在胃脂酶的作用下产生一酸甘油脂和短链脂肪酸。

胃液中不含消化糖类的酶,对糖类没有消化作用。

2、小肠内的消化吸收小肠是猪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几乎所有消化过程都是在小肠中进行。

糖类在胰淀粉酶、乳糖酶、麦芽糖酶、葡萄糖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被吸收。

胃中为被分解的蛋白质经胰蛋白酶继续分解为蛋白表和蛋白胨,再经肠蛋白酶分解为氨基酸,经肠壁吸收,进入血液。

脂类在胆汁、胰脂肪酶和肠脂肪酶作用下,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被吸收。

3、大肠内的消化进入大肠的物质,主要是未被消化的纤维素以及少量的蛋白质。

大肠黏膜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酶很少,其消化作用主要靠随食糜来的小肠消化液和大肠微生物作用。

蛋白质受大肠微生物作用分解为氨基酸和氨,并转化为菌体蛋白,但不再被吸收。

纤维素在胃和小肠中不发生消化作用,在结肠内由微生物分解成挥发性脂肪酸和二氧化碳,前者被吸收,后者经氢化变为甲烷由肠道排出,猪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

猪大肠对纤维的消化作用既比不上反刍家畜的单胃,也不如马、驴发达的盲肠。

因此,猪对粗纤维的消化利用率较差,而且日粮中粗纤维的含量越高,猪对日粮的消化率也就越低。

猪、牛、马的采食量、消化速度和日粮中粗纤维含量与日粮消化率的比较见下表3-1和表3-2表3-1猪、牛、马采食量和消化速度比较第三节:猪的营养特点一、乳猪营养特点初生仔猪因其营养物摄取途径由胎盘转变为肠,所以在功能方面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肠细胞的形态、功能完全不同于出生时的细胞。

新生仔猪的消化道因为分泌消化酶的能力低,只适应于消化母乳中简单的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利用饲料中复杂分子的能力则还有待于发育,因此仔猪断奶直接饲喂全价饲料容易引起生长受阻和营养性腹泻。

引起腹泻的机理是这样的:由于消化不完全,会有大量较易发酵的碳水化合物到达大肠,大肠中的微生物就会因有了这些丰富的营养而大量繁殖。

微生物发酵的产物中有大量挥发性脂肪酸和其它渗透活性物质,这就会打破大肠腔内的物质和细胞内物质之间的渗透平衡,水分就会穿过细胞进入肠腔而增高粪便中的水分含量,于是通常就出现下痢。

日粮配合时为了减少腹泻的发生,往往使用一些易消化的饲料,如乳清粉、脱脂奶粉、喷雾干燥血浆粉、熟化大豆等,同时还添加酸化剂、诱食剂等其它成分。

一般来说,2周龄内断奶仔猪对乳蛋白饲料的利用率高于以大豆蛋白为主的饲料利用率。

虽然该时期已开始分泌大部分消化酶,但是胰液分泌尚不足,胰液的作用于8周龄仔猪开始适应大豆蛋白。

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及胰凝乳蛋白酶的活性到3周龄时还不能正常发挥其功能,但断奶可使这些酶的活性增加。

胃粘膜及胰腺组织内的蛋白分解酶除了4周龄以后的几天外与生长性能没有直接关系,消化能力和生长性能主要与胃肠管内酶的分泌有关。

与哺乳仔猪相比,早期断奶仔猪消化器官重量及组织内酶含量会更加提高。

三、母猪营养特点繁殖母猪的营养需要因体重、妊娠、分娩胎次、哺乳、温度及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不同,所以必须根据繁殖母猪在维持、生长、妊娠、哺乳等因素用拆因法进行分析,确定其营养需要。

营养是影响繁殖效率的首要因素,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母猪特定营养需要,建立成功的战略,才能获得最佳的生产性能。

母猪的营养概括起来就是“低妊娠高泌乳”。

怀孕母猪由于母体效应均有过量采食的倾向,因而变得较肥,因此妊娠期需要控制其能量摄入。

能量摄入不足或过量都会产生明显的不良效果。

不足往往会分娩出小而弱的仔猪,过量则会导致肥胖而易患难产症、奶水不足、仔猪压死增加、母猪断奶后受孕率下降。

怀孕母猪日粮粗蛋白水平过高的危害超过不足,一般认为含量为12%比较适宜,过高则会使哺乳母猪泌乳减少。

母猪泌乳期间的体重损失往往依靠怀孕期内弥补,这个过程的营养利用效率低,而且影响繁殖性能,正确的做法是日粮中提供必需而充足的营养,使哺乳期间母猪的体重损失降至最低。

为了充分发挥猪的遗传潜力,必须调节好日粮营养水平,以达到改善生产性能、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蛋白质的营养主要表现在氨基酸组成(关键是必需氨基酸组成),而不是蛋白质含量多少,即日粮必需氨基酸含量不足时,蛋白质的合成指数会下降。

所以,必须通过日粮提供体内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其酸,同时为了合成非必需氨基酸,应按一定比例提供含氮化合物及能量饲料。

第四节:猪的各方面营养需求一、蛋白质能更新动物体组织和修补被损坏的组织,可组成体内的各种活性酶、激素、体液和抗体等。

缺乏蛋白质,动物产品生产量下降,或生长受阻。

易导致贫血,降低抗体在血液中的含量,损害血液的健康和降低动物的抗病力。

可造成繁殖障碍,出现发情不正常,妊娠期出现死胎,仔猪生后体弱,生命力不强,使母猪产后泌乳力变差,甚至无奶,使公猪精液质量下降。

1、蛋白质的组成蛋白质是以氨基酸为基本结构单位的高分子含氮有机化合物,它主要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此外还含少量的硫、磷和铁等元素。

饲料中的蛋白质是含氮化合物的总称,一般称为粗蛋白质,由蛋白质、氨基酸、含氮有机物和氨化物等组成。

由于蛋白质的平均含氮量为16%,所以将饲料含氮量乘以6.5(100/16=6.25)即为饲料中粗蛋白质的含量。

2、蛋白质的营养作用a.蛋白质是机体组织和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蛋白质不仅是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而且是机体的一切器官,如肌肉、神经、皮肤、血液、内脏、骨骼的组成成分。

精子和卵子的产生,需要蛋白质;新陈代谢过程中所需的酶、激素、色素和抗体等,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

b.蛋白质是修补及更新体组织的必要物质:家畜机体组织器官的蛋白质通过新陈代谢能不断更新。

研究表明,畜体内的蛋白质约6-7个月可更新一半。

c.蛋白质可以在机体内转化供能:当日粮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含量和机体需要的热能不足时,体内的蛋白质可以氧化分解产生热能;而饲料中的蛋白质过多时,又抗在肝脏、血液和肌肉中贮存或转化为脂肪贮积起来,以备营养不足时利用。

但这种过程在生产上是不可取的,既不经济,甚至还对畜体健康有害。

d.蛋白质是形成畜产品的主要成分:无论是肉、奶、皮、毛等畜产品,都是以蛋白质为主要组成成分。

e.当饲料中蛋白质供应不足时,可能产生各种缺乏症:猪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降低,易导致贫血;血液中抗体的含量较低,使猪的抗病力减弱;母猪和公猪繁殖力降低,母猪发情表现不正常,妊娠期易出现死胎,产后母猪泌乳力差。

仔猪体弱,公猪精液品质下降。

二、脂肪脂肪在猪体内的主要功能是氧化供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