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装置分类和接地网介绍
《接地装置》课件

接地装置的作用
接地装置的主要作用是保护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它能有效地排除静电、雷电和电网故障过电压,降低 电气设备的漏电和接触电压,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接地装置的分类
1 直接接地装置
将电气设备直接与大地接触,实现电流的规定流向。
2 间接接地装置
通过配置特定设备,将电流引入大地,如中性点接地和电网接地。
1 接地装置的维护
定期检查接地装置的连接件、接地线和接地体,确保其无损坏或松动。
2 接地装置的测试与检测方法
使用专业测试仪器对接地电阻、绝缘电阻和接地回路的正常运行进行测试。
3 接地装置的故障排除
当接地装置发生故障时,应及时检查并排除故障,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案例分析
安装案例
通过图示案例,了解接地装置的正 确安装方法和注意事项。
接地装置的安装要求
1
选择接地点
在电气设备附近选择湿润的土壤或金属导体作为接地点,确保
布置接地线时,避免与其他电气设备的线路交叉或相邻,减少干扰和故障的可能性。
3
接地装置的连接方式
使用可靠且导电性能良好的连接件,确保接地装置与电气设备之间的连接牢固可靠。
接地装置的维护与检测
故障案例
通过图示案例,了解接地装置常见 故障及原因,并学习相应的排除方 法。
应用案例
通过图示案例,了解接地装置在不 同场景中的应用,如工业、住宅和 商业领域。
总结
本课件全面介绍了《接地装置》的定义、作用、分类,以及组成、安装、维 护与检测的要点。通过案例分析,了解了接地装置的实际应用。希望本课件 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应用接地装置,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3 附加接地装置
对特定设备进行附加的接地保护,如低压系统的工作接地和高压系统的保护接地。
接地系统的分类和基本结构

接地系统的分类和基本结构接地系统(Grounding System)是一种用来保护电气设备和人们免受电击的重要装置。
它通过将设备和电气系统接地来保护人们的安全。
接地系统分为多种分类,包括保护接地、工作接地、信号接地等。
下面将对这些分类及其基本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1.保护接地保护接地主要用于帮助保护电气设备免受雷击、短路、过电压等故障影响。
常见的保护接地系统有直接接地、补偿接地和网状接地。
(1)直接接地:直接接地是一种常用的保护接地方式。
它通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与地面连接来实现接地。
其基本结构由地线、接地极、地网等组成。
(2)补偿接地:补偿接地是一种在直接接地系统的基础上添加一定电气元器件和接地电阻的接地方式,可以降低接地电阻、提高接地效果。
常见的补偿接地装置有接地电阻器、接地电感器、接地电容器等。
(3)网状接地:网状接地是一种通过将大片金属网与地面接地来形成的接地系统。
网状接地将大片金属网埋入地下,可以提供较大的接地面积,从而降低接地电阻。
2.工作接地工作接地主要用于对电气设备的静电、噪音、干扰等进行消除和屏蔽,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
常见的工作接地方式有单点接地和复合接地。
(1)单点接地:单点接地是一种将电气设备的所有金属部件,如外壳、框架等,通过一个单一的接地点与地面连接的接地方式。
它可以有效地降低静电的积聚,并减少电气设备间的干扰。
(2)复合接地:复合接地是一种将电气设备的不同金属部件分别接地的接地方式。
通过将各个金属部件分开接地,可以避免电气设备之间的干扰,提高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信号接地信号接地主要用于保护信号传输设备和信号线路,以减少信号干扰和噪音,确保信号传输质量。
常见的信号接地方式有电位相等接地和电位相对接地。
(1)电位相等接地:电位相等接地是一种将所有信号设备和信号线路都接地到同一个接地点的接地方式。
通过使所有的信号设备具有相同的电位,可以减少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扰。
(2)电位相对接地:电位相对接地是一种将不同电性或干扰源的设备接地到不同的接地点的接地方式。
接地,零线接法分类

接地,零线接法分类什么是TT、TN-C、TN-S、TN-C-S、IT系统?一、建筑工程供电系统建筑工程供电使用的基本供电系统有三相三线制三相四线制等,但这些名词术语内涵不是十分严格。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此作了统一规定,称为TT系统、TN系统、IT系统。
其中TN系统又分为TN-C、TN-S、TN-C-S系统。
下面内容就是对各种供电系统做一个扼要的介绍。
(一)工程供电的基本方式根据IEC规定的各种保护方式、术语概念,低压配电系统按接地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类,即TT、TN和IT系统,分述如下。
(1)TT方式供电系统TT方式是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的保护系统,称为保护接地系统,也称TT系统。
第一个符号T表示电力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第二个符号T表示负载设备外露不与带电体相接的金属导电部分与大地直接联接,而与系统如何接地无关。
在TT系统中负载的所有接地均称为保护接地,如图1所示。
这种供电系统的特点如下。
图1 TT方式供电系统1)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相线碰壳或设备绝缘损坏而漏电)时,由于有接地保护,可以大大减少触电的危险性。
但是,低压断路器(自动开关)不一定能跳闸,造成漏电设备的外壳对地电压高于安全电压,属于危险电压。
2)当漏电电流比较小时,即使有熔断器也不一定能熔断,所以还需要漏电保护器作保护,困此TT系统难以推广。
3)TT系统接地装置耗用钢材多,而且难以回收、费工时、费料。
现在有的建筑单位是采用TT系统,施工单位借用其电源作临时用电时,应用一条专用保护线,以减少需接地装置钢材用量,如图2所示。
图2 带专用保护线的TT方式供电系统图中点画线框内是施工用电总配电箱,把新增加的专用保护线PE线和工作零线N 分开,其特点是:①共用接地线与工作零线没有电的联系;②正常运行时,工作零线可以有电流,而专用保护线没有电流;③TT系统适用于接地保护占很分散的地方。
(2)TN方式供电系统这种供电系统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工作零线相接的保护系统,称作接零保护系统,用TN表示。
接地装置分类和接地网介绍

接地装置分类和接地网介绍接地装置分类和接地网介绍主讲人:李论2019.9.26目录三主接地网与等电位网四案例分析一、接地装置定义一、接地装置定义(一)定义接地装置也称接地一体化装置:把电气设备或其他物件和地之间构成电气连接,实现电气系统与大地相连接的目的。
(二)组成部分接地装置由接地极(板)、接地母线(户内、户外)、接地引下线(接地跨接线)、构架接地组成。
一、接地装置定义二、接地分类二、接地分类(一)按接地的目的分类:工作接地:是为了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所需要的接地。
防雷接地:是针对防雷保护的需要而设置的接地。
保护接地:也称安全接地,是为了人身安全而设置的接地。
仪控接地:电子系统稳定电位、防止干扰而设置的接地。
(二)按接地系统的符号分类:ITTTTN TN-S TN-C TN-C-S(1)IT系统电源与大地间经高阻抗或不直接连接,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接地线与接地极连接。
特点:单相接地时故障电流小,非故障相变为线电压,供电可靠性高,厂用电单相接地仍可运行2h。
(2)TT系统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接至电气上与系统电源接地点无关的接地装置。
(3)TN系统将电源的中性点直接接地,而将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用保护线与该接地点连接的系统。
中性线(N):与低压系统电源中性点(接地点)连接用来传输电能的导线。
保护线(PE):与电源接地点、设备的金属外壳等部分作电气连接的导线。
在全系统内N线和PE线合一时,用PEN表示(①)TN-S系统在全系统内N线和PE线是分开的。
特点:金属外壳带电时,形成相线对中性线的单相短路,短路电流是TT 系统的5.3 倍,保护装置(自动开关或熔断器)迅速动作,切断电源。
(②)TN-C系统在全系统内N线和PE线是合一的。
(③)TN-C-S系统在全系统内,通常仅在低压电气装置电源进线点前N线和PE线是合一的,电源进线点后即分为两根线。
、主接地网与等电位网(一)主接地网由垂直和水平接地体组成的供发电厂、变电所使用的兼有泄放电流和均压作用的较大型的水平网状接地装置。
中性点接地系统及分类

中性点接地系统及分类中性点接地系统及分类中性点接地系统:earthedneutralsystem一种系统,其中性点直接接地,或是通过电阻或电抗接地,其阻值低到既能抑制暂态振荡,又能得到充足的电流供接地故障保护选择用。
中性点接地系统依据接地方式不同,可以分为:1、直接接地系统2、阻抗接地系统3、谐振接地系统中性线接地是什么?.依据现行的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的定义,将低压配电系统分为三种,即TN、TT、IT三种形式。
其中,第一个大写字母T表示电源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I则表示电源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高阻抗接地)。
第二个大写字母T表示电气设备的外壳直接接地,但和电网的接地系统没有联系;N表示电气设备的外壳与系统的接地中性线相连。
TN系统: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设备外露部分与中性线相连。
TT系统: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气设备外壳采纳保护接地。
IT系统:电源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高阻抗接地),而电气设备外壳电气设备外壳采纳保护接地。
1、TN系统电力系统的电源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依据电气设备外露导电部分与系统连接的不同方式又可分三类:即TNC系统、TNS系统、TNCS系统。
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1.1、TNC系统其特点: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保护零线(PE)与工作零线(N)共用。
(1)它是利用中性点接地系统的中性线(零线)作为故障电流的回流导线,当电气设备相线碰壳,故障电流经零线回到中点,由于短路电流大,因此可采纳过电流保护器切断电源。
TNC系统一般采纳零序电流保护;(2)TNC系统适用于三相负荷基本平衡场合,假如三相负荷不平衡,则PEN线中有不平衡电流,再加一些负荷设备引起的谐波电流也会注入PEN,从而中性线N带电,且极有可能高于50V,它不但使设备机壳带电,对人身造成不安全,而且还无法取得稳定的基准电位;(3)TNC系统应将PEN线重复接地,其作用是当接零的设备发生相与外壳接触时,可以有效地降低零线对地电压。
电厂接地施工与技术

电厂接地施工与技术摘要:电厂全厂接地系统,接地极的制作与安装,dcs接地的要求及注意事项,接地电阻的测试。
关键词:接地极、制作、试验、安全。
中图分类号: u264.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大地可以认为是可吸收无限电荷的等电位零电位体。
为防止带电设备绝缘损坏造成人身伤害,带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均经过接地线接地,大地无端子,需要设置接地极并构成接地电阻很小地网。
装置与地网之间的连线就初步称之地线。
接地装置是接地极与接地线的总称。
全厂接地是电厂安全稳定运行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和保证,直接关系到电厂人员、机组和设备的安全性能,因而全厂接地是很重要的项目。
一、接地介绍1)、接地含义:将电气设备的某一可导电部分与大地作电气连接或金属性连接,称电气接地,简称接地,通常是用埋入地中的金属接地体与土壤相接触实现的。
接地网中的接地体与大地之间不可能形成同一体,它们之间存在一层接触层,这个接触层形成的电阻称之为流散电阻,流散电阻越小,说明接地越良好。
流散电阻是接地电阻的主体。
由于接地极、接地端子等自身的电阻都小得可以忽略不计,接地电阻基本上就等于流散电阻。
接地电组的流散电阻,并不等于各单一接地极流散电阻的并联值,接地阻抗是大地阻抗效应的总和。
2)、接地装置:接地装置是由埋入土中的金属接地体(角钢、扁钢、钢管等)和连接用的接地线(扁铁)构成。
3)、接地种类:分为保护性接地和功能性接地两种(1)保护性接地:防雷击接地、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防电蚀接地、检修接地。
(2)功能性接地:工作接地、逻辑接地、屏蔽接地、信号接地。
4)、接地点的搭接:搭接有两种方式直接搭接即直接将要连接的两个金属面保持接触;间接搭接利用搭接片(中间导体)使两者保持连接;无论哪一种搭接方式,最重要的是要强调搭接良好,不良搭接产生的接触电阻。
压配连接、铆接和用螺丝攻螺纹的连接,在高频时都不能提供良好的低阻抗连接。
特别是用螺钉连接时,由于配合件中的螺钉运动使得两部分金属的接触由面接触变成了线接触。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是电气安全防护的重要一环,也是电力设施安全运行的保障。
本文将从接地的定义、作用、分类以及接地线的敷设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
一、接地的定义和作用当电气设备出现电气故障,如绝缘缺陷、漏电等问题时,如果没有良好的接地措施,电流就无法得到良好的引导和及时的释放,从而会导致电气设备损坏或甚至爆炸事故等。
因此,接地是一种重要的电气安全措施,主要是将电气设备的非电性部分(机壳、框架等)与地面建立可靠的电气连接,以达到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目的。
二、接地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安装环境和工作条件,接地可分为如下几种:1. 保护接地保护接地是安装在供电系统和负载设备的电气装置上的接地,是为了保护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而设立的。
一般采用独立接地方式,即每个电气设备均采用一个独立的接地电极,以避免一个设备带来的电源电流对其他设备造成影响。
2. 功能接地功能接地主要用于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和信号的传输,常见于通信、广播等设备上。
功能接地应与保护接地分开处理,以避免互相影响。
3. 环网接地环网接地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接地电极连接起来,形成一定的电气网络结构,以降低地电阻、提高接地效果和抑制电气噪声的重要措施。
在环网接地中,可以采用桩式接地或网格式接地等方式。
三、接地线的敷设接地线的敷设应遵循以下原则:1. 接地线应选择规格合适、容易焊接的电缆或电线,长度应尽量缩短,减少电阻的影响。
2. 接地线应采用直线、沿着建筑物外墙立面敷设,或埋入地下,以保持线路的稳定。
3. 接地线的耐久性应达到设计要求,应在耐腐蚀、耐磨损、耐高温、防腐剂和耐紫外线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
4. 接地线应放置在距离其他电气装置足够远的位置,以防止可能产生的干扰和电磁场影响。
5. 接地线的安装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应进行必要的地电阻测试和安全检查,确保安全可靠。
总之,接地在电气装置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保护作用。
接地引出装置的介绍之作用、型号和安装方法

说起接地引出装置,不知道您是否有听说过?其实它主要是由保护筒、止水环、接地引出线、绝缘填充材料等构成,经常被应用于轨道交通系统,例如地铁、城铁等。
但是对于没怎么接触过它的朋友来说,可能还是一团雾水,所以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些关于它的知识。
一、接地引出装置的作用
在地铁接地等系统中,由于故障电流的防护要求,与电气设备连接时,须通过接地引下线与接地网相连接,提供可以实现在地铁站台电力设备接地、信号设备接地和防雷接地。
且与综合接地网相连接时能有效防水,起到很好地杂散电流防护作用。
二、接地引出装置型号
三、安装方法
1、接地网做好之后,将定制好的引出装置根据接地施工图纸要求直接与接地网连接。
2、引出装置的一端至于沟槽内,与接地网连接,引出装置与接地网连接采用放热焊接。
3、焊接完毕后,将沟槽回填完毕后,将引出装置固定即可。
以上就是今天介绍的关于接地引出装置的一些内容了,希望对想要了解这方面内容的朋友有所帮助。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电解离子接地极的内容的话,可以去湖州至鸿防雷科技有限公司咨询。
他们是从事新型铜钢复合接地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目前公司主要产品有铜覆钢接地棒、铜覆钢接地圆线、铜覆钢扁钢、铜覆钢绞线,电解离子接地极、热熔焊剂、焊接模具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地装置分类和接地网介绍主讲人: 李论2019.9.26目录三主接地网与等电位网四案例分析一、接地装置定义一、接地装置定义(一)定义接地装置也称接地一体化装置:把电气设备或其他物件和地之间构成电气连接,实现电气系统与大地相连接的目的。
(二)组成部分接地装置由接地极(板)、接地母线(户内、户外)、接地引下线(接地跨接线)、构架接地组成。
一、接地装置定义二、接地分类二、接地分类(一)按接地的目的分类:工作接地:是为了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所需要的接地。
防雷接地:是针对防雷保护的需要而设置的接地。
保护接地:也称安全接地,是为了人身安全而设置的接地。
仪控接地:电子系统稳定电位、防止干扰而设置的接地。
(二)按接地系统的符号分类:ITTTTN TN-S TN-C TN-C-S(1)IT系统电源与大地间经高阻抗或不直接连接,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接地线与接地极连接。
特点:单相接地时故障电流小,非故障相变为线电压,供电可靠性高,厂用电单相接地仍可运行2h。
(2)TT系统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接至电气上与系统电源接地点无关的接地装置。
(3)TN系统将电源的中性点直接接地,而将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用保护线与该接地点连接的系统。
中性线(N):与低压系统电源中性点(接地点)连接用来传输电能的导线。
保护线(PE):与电源接地点、设备的金属外壳等部分作电气连接的导线。
在全系统内N线和PE线合一时,用PEN表示(①)TN-S系统在全系统内N线和PE线是分开的。
特点:金属外壳带电时,形成相线对中性线的单相短路,短路电流是TT 系统的 5.3 倍,保护装置(自动开关或熔断器)迅速动作,切断电源。
(②)TN-C系统在全系统内N线和PE线是合一的。
(③)TN-C-S系统在全系统内,通常仅在低压电气装置电源进线点前N线和PE线是合一的,电源进线点后即分为两根线。
、主接地网与等电位网(一)主接地网由垂直和水平接地体组成的供发电厂、 变电所使用的兼有泄放电流和均压作用的较大型的水平网状接地装置。
(二)等电位网等电位接地网是相对于主接地网提出的,对工频电流不起散流作用,各点电位视为相同,靠水平导体的纵横连接成地面屏蔽网。
变电站主接地网不同位置间存在电位差,如果二次系统直接接入主接地网,当大电流流入接地网时会在控制电缆屏蔽层两端产生不平衡电流,干扰二次设备的运行,造成二次设备误动作或拒动作甚至烧毁电缆、损坏设备。
因此敷设与主接地网紧密联系的等电位接地网对保障厂、站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在主控室、保护室等室内屏柜下层的电缆室内(夹层、活动地板下等)按屏柜布置的方向敷设“目”字形铜排,形成保护室内的等电位接地网。
保护室内的等电位接地网必须用至少4根以上的铜排与主接地网在电缆入口处一点可靠连接。
室外沿二次电缆沟敷设铜排构建室外的等电位接地网。
该接地铜排主要目的是在二次电缆屏蔽层两端接地的情况下,降低二次电缆两端的地电位差,分流电缆屏蔽层存在的地电流,防止电缆屏蔽层地电流过大而烧毁二次电缆。
(二)等电位网二次屏柜内均应装设2根接地铜排。
一根为主接地网铜排。
它直接与柜体焊接在一起,与电站主接地网相连。
继电保护装置或其他二次装置机箱外壳接地线和二次屏柜门接地线连接至该接地铜排上。
另一根为二次设备等电位接地网专用铜排。
该铜排两端经小绝缘子架起与柜体绝缘。
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的N线、电缆屏蔽线连接到该接地铜排上。
二次屏柜下部电缆桥架或电缆沟内设有等电位接地铜排,与二次屏柜内接地铜排连接。
(三)文件要求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防止电力生产事故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的通知及国家电网印发的《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的文件中均有对二次等电位接地网的具体要求,提出如下4点建议:1、两个文件中有明确要求的范围,均应遵照规定设计与敷设二次等电位接地网;2、二次等电位接地网的敷设应延伸到保护系统盘柜附近的二次系统盘柜及装置;3、机组单元励磁、调速、监控、自动化元件等影响机组安全运行的控制盘柜应敷设二次等电位接地网。
4、保护系统以外其他二次系统端子箱,二次电缆屏蔽线可采用经端子排可靠连接的方式,端子箱处不敷设二次等电位接地网;三、主接地网与等电位网(四)等电位网范围自动专业保护专业测控专业发电机层机组旁自动控制盘柜发电机层机旁发变组保护盘柜发电机层机旁励磁及测量盘柜风洞层机组外围自动控制盘柜10KV厂用电盘柜辅助控制室计量盘柜水轮机层外围自动控制盘柜GIS室二次盘柜辅助控制室自动抄表盘柜通过硬接线与监控系统连接的机出口断路器控制柜风洞外围发电机仪表柜组快速门控制系统盘柜继电保护室主变冷却器控制柜风洞外围水轮机仪表柜计算机机房现地各CT端子箱电制动开关控制柜左右岸集控室、中控室通讯机房发电机出口PT柜结合滤波器现地各PT端子箱四、案例分析贵州盘南电厂装机容量为4×600MW,有两回500kV 送出线路,2017年2月22日14时24分,电厂500kV升压站5022电流互感器A相发生爆炸,爆燃过程中处于热备用状态的5032断路器发生三相偷合事件。
(二)事故原因排查1.5032 断路器合闸回路绝缘电阻测试合格,未发现寄生回路。
2.直流系统运行正常。
3.网络监控系统运行正常。
4.接地网电位差检查正常。
5.控制回路屏蔽层及接地完好,电缆屏蔽层两端均接入二次等电位接地网。
6.5032断路器本体绝缘以及断路器分、合闸时间均合格。
7.5032断路器操作箱正常。
8.5032断路器合闸监视回路检查正常,但手合继电器动作功率偏小。
(二)事故原因排查结论: 在静态条件下,5032断路器合闸回路及相关设备状态完好,在没有外界因素的影响下,5032断路器不会发生偷合,排除了保护设备及控制回路异常的可能。
考虑到5032断路器三相均发生偷合,而三相之间没有机械联锁机构,三相同时发生机械偷合的概率几乎为零,可以判断故障位于合闸回路。
(三)事故分析分析5032保护动作时序图,5032断路器合位信号在5022 CT故障发生120ms后出现,实测断路器本体合闸时间(107ms)及操作箱合闸继电器动作时间(最快6.8ms),可推算合闸继电器在5022 CT故障后0~6.2ms 接收到合闸信号。
因动作最快的保护信号在故障后11ms后发出,可以排除由于保护动作信号原因造成的断路器偷合。
5032断路器合闸回路接收到合闸信号是在5022 CT 故障期间,可以推断5032断路器偷合是受到CT短路故障的影响。
理论上,一次故障电流可经电容耦合、电感耦合及综合阻抗耦合等多种电磁耦合路径干扰二次回路,处于热备用状态的4号主变高压侧电压互感器出现三相等相位的电压,可能是由5022 CT故障电流电磁耦合产生的,而5032断路器合闸回路电缆沟正好通过故障的5022CT下方,受干扰影响较大。
故障点S、厂房主控室T,5032断路器控制电缆两端(S、T点)稳态电位差达到3320V,一次设备可以承受最大地电位升。
超高电位差将在电缆屏蔽层形成环流,从而在芯线上感应出较大的信号,芯皮电位差可能对控制电缆的绝缘造成威胁,当合闸回路耦合的电压量达到合闸继电器的门槛值,就有可能启动合闸继电器,造成断路器偷合。
(四)改进措施采用局部加密接地网和沿控制电缆并列铺设铜排的均压整改策略,主要沿着5032断路器控制电缆所经过的路径,在主厂房3号、4号机组场地,主厂房与变压器场区之间的区域,以及500kV升压站外通往变压器场区的原接地网稀疏场区进行局部加密。
此时控制室与保护小室之间的接地联系更加紧密,保护小室和控制室之间的地电位差进一步降到安全推荐值(1000V)以下。
(五)结论1.大型接地网均压涉及到人员和二次设备安全两个方面,影响二次设备运行安全的主要因素不是地电位升,而是网内电位差;2.电位差与地电位升关系并不直接,实际的网内电位差水平应根据具体的站址土壤状况、接地网结构、短路电流和地线分流情况经过计算得出;3.反映接地网均压性能的网内电位差控制值,应以二次设备的耐受校核为原则,大型接地网网内电位差宜控制在低于1000V的水平;4.减小网内电位差的最有效方式是使用良导体接地网(如铜材质水平接地网)、增加接地网格密度以及沿电缆沟并铺铜排等;5.对于接地故障下网内电位差较大的情形,建议断路器操作箱的跳、合闸继电器均采用较大功率继电器,以提高断路器的抗干扰能力。
谢 谢!接地装置分类和接地网介绍主讲人: 李论2019.9.26目录三主接地网与等电位网四案例分析一、接地装置定义一、接地装置定义(一)定义接地装置也称接地一体化装置:把电气设备或其他物件和地之间构成电气连接,实现电气系统与大地相连接的目的。
(二)组成部分接地装置由接地极(板)、接地母线(户内、户外)、接地引下线(接地跨接线)、构架接地组成。
一、接地装置定义二、接地分类二、接地分类(一)按接地的目的分类:工作接地:是为了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所需要的接地。
防雷接地:是针对防雷保护的需要而设置的接地。
保护接地:也称安全接地,是为了人身安全而设置的接地。
仪控接地:电子系统稳定电位、防止干扰而设置的接地。
(二)按接地系统的符号分类:ITTTTN TN-S TN-C TN-C-S(1)IT系统电源与大地间经高阻抗或不直接连接,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接地线与接地极连接。
特点:单相接地时故障电流小,非故障相变为线电压,供电可靠性高,厂用电单相接地仍可运行2h。
(2)TT系统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接至电气上与系统电源接地点无关的接地装置。
(3)TN系统将电源的中性点直接接地,而将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用保护线与该接地点连接的系统。
中性线(N):与低压系统电源中性点(接地点)连接用来传输电能的导线。
保护线(PE):与电源接地点、设备的金属外壳等部分作电气连接的导线。
在全系统内N线和PE线合一时,用PEN表示(①)TN-S系统在全系统内N线和PE线是分开的。
特点:金属外壳带电时,形成相线对中性线的单相短路,短路电流是TT 系统的 5.3 倍,保护装置(自动开关或熔断器)迅速动作,切断电源。
(②)TN-C系统在全系统内N线和PE线是合一的。
(③)TN-C-S系统在全系统内,通常仅在低压电气装置电源进线点前N线和PE线是合一的,电源进线点后即分为两根线。
、主接地网与等电位网(一)主接地网由垂直和水平接地体组成的供发电厂、变电所使用的兼有泄放电流和均压作用的较大型的水平网状接地装置。
(二)等电位网等电位接地网是相对于主接地网提出的,对工频电流不起散流作用,各点电位视为相同,靠水平导体的纵横连接成地面屏蔽网。
变电站主接地网不同位置间存在电位差,如果二次系统直接接入主接地网,当大电流流入接地网时会在控制电缆屏蔽层两端产生不平衡电流,干扰二次设备的运行,造成二次设备误动作或拒动作甚至烧毁电缆、损坏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