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分析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对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影响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对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影响作者:洪火南来源:《经营者》 2019年第21期洪火南摘?要?我国许多城市在交通运输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与其实际拥堵现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
在这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轨道交通对一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发挥着核心作用,与此同时,作为城市的关键节点,轨道交通还影响着站点周边土地的利用情况,因此为了促进城市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有必要结合实际情况优化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的利用。
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对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影响,并结合影响土地利用的因素提出了一些优化策略,以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利用?影响?优化策略交通在城市正常运转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交通的供给是有效利用城市土地资源的强有力保障,特别是城市轨道交通,这是一种采用轨道结构来实现承重和导向作用的车辆运输系统。
轨道交通是国际上公认的能够有效解决城市交通供需问题的工具,有着节能、运输量大、速度快、污染小、准点、安全等优势特点。
一、城市轨道交通对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影响就轨道交通站点而言,其是集中疏散城市客流的核心,比如,厦门的轨道交通站点布局包括大型购物广场附近、居民社区周边、火车站或机场等重要交通设施附近,这些地方的人力集散具有集中性、连续性等特点。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对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影响主要包括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和站点周边配套设施两种情况。
(一)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布局的影响第一,基于城市规模来看,轨道交通的影响包括对人口、土地利用以及当地经济的影响。
首先,城市增设了一定的轨道交通,在其交通便利、通达的有效作用下,人们出行方式的选择也得到相应的改变,并且,将一些老城区的人口转移到新建设的城区中来,使得该城市的规模和形态发生了变化。
与此同时,借由便利且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该城市也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来此工作、生活或学习。
可见,便捷的交通不可避免地对人才引进的速度和质量产生有利影响,从而扩大了城市的人口规模。
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空间利用的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空间利用的影响发表时间:2019-08-26T14:02:13.02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作者:吉达布洗[导读] 通过阅读文献资料,总结出轨道交通对土地空间利用的正面影响并结合我国内地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现状,分析总结出我国内地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土地利用的负面影响,并提出建议。
西南民族大学四川省成都市 610041摘要:城市是人类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活动的聚集地,城市的发展是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的结果。
城市土地利用的结构、规模、强度、方式都取决于城市的交通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发展互相促进。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能够对城市结构进行疏散,多中心结构的城市又促进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
通过阅读文献资料,总结出轨道交通对土地空间利用的正面影响并结合我国内地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现状,分析总结出我国内地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土地利用的负面影响,并提出建议。
关键字:土地利用;空间利用;城市土地利用;轨道交通1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轨道交通由于其运量大、舒适便捷等特点有别于其他客运交通方式,成为大中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轨道交通能够对沿线土地利用产生明显的影响,因此,城市轨道交通的线网布局是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城市轨道交通后续运营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由于轨道交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的布局结构和土地利用格局,规划者也期待通过对轨道交通结构的合理规划,实现城市向紧凑型的土地开发模式转变。
同时,城市土地作为一种资本,其经济价值很大程度上由区位决定。
而城市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作为影响土地区位的一项重要因素,通过整体上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来有效提升沿线土地的价值[1]。
由于我国轨道交通建设起步较晚,经验不足,在目前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沿线土地利用规划缺乏科学指导,导致其利用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不合理性,这往往会造成城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流失[2]。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 对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影响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对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影响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快速、便捷、环保的交通方式,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高效的出行条件。
然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还会对周边土地利用产生重大的影响。
一般来说,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的土地利用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如商业、居住、公共设施等。
这一现象不仅可以为周边居民提供便利,还可以提高这些区域的发展潜力,并为城市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首先,城市轨道交通会促进站点周边商业的发展。
由于轨道交通的快速、便捷、准时、安全等特点,很多人会选择在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办公、购物和娱乐。
例如,北京地铁一号线的东直门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由于东直门站的位置毗邻三里屯商业区、簋街美食街、工体商圈等知名商业区域,在东直门站附近建设了很多商业地产,如国贸商城、新世界百货等,使当地商业地产的价格和价值都得到提升,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地区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其次,城市轨道交通也会对站点周边的居住环境产生影响。
由于轨道交通能够提供可靠、快捷的出行,许多人选择在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居住和置业。
在新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地铁沿线房屋一般会比较抢手,开发商会根据这一需求推出更多的房源,以满足居民的购房需求。
例如,北京的昌平地铁站附近的房价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由于该站点有地铁五号线和昌平线的交汇,出行比较方便,使得该地区受到了许多人的青睐,房价自然水涨船高。
最后,城市轨道交通还可以改善区域内的公共设施。
由于轨道交通的建设需要与周边各类公共设施协调,因此在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建设会考虑该地区其他公共设施的布局,如学校、医院等。
此外,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能够取代私家车出行,也可以减少道路交通堵塞和尾气污染等问题,对区域内的环境质量和居住情况都会有所改善。
总的来说,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对站点周边土地利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该影响主要表现在促进商业的发展、改善居住环境和有效配置公共设施等方面。
如果能够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城市轨道交通将成为一个接驳城市各区域的重要交通枢纽和高效利用城市资源的重要策略。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分析城市规划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任务,旨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在城市规划中,交通系统被认为是一个关键因素,而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的公共交通方式,对城市规划具有显著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并探讨其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基础设施规划的影响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在规划阶段就需要对相关的道路、铁轨、车站等进行合理规划。
首先,轨道交通的线路规划需要与城市路网相衔接,确保交通流畅。
其次,车站的布置和选址需要充分考虑到周边的道路交通、人流量和城市功能布局等因素,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
此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还需要与其他基础设施如供水、供电等进行协调规划,确保城市的正常运转和服务质量。
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土地利用规划的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对土地利用规划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轨道交通的线路规划会对周边土地的开发利用产生重要的影响。
例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价值通常会出现上涨的趋势,因为交通的便利性使得这些区域成为商业、住宅等用途的热点区域。
其次,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可促进城市向城市中心扩张,使得城市的发展更加均衡,并减少城市边界的模糊性。
此外,轨道交通的建设还可以引导土地利用朝着集约化、混合化的方向发展,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环境规划的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相对于汽车交通而言,具有较低的环境污染和碳排放。
因此,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对环境规划有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轨道交通的推广和建设可以减少城市交通拥堵,降低尾气排放和噪音污染,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其次,轨道交通的建设可促进人们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辆的使用,从而减少空气污染和能源消耗。
此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还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的环境提升和生态保护,建设更加宜居的城市。
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社会经济规划的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的作用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的作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城市土地利用具有重要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不仅是为了满足人民出行的需求,更是为了优化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布局。
本文将从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和作用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可以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减少道路交通对城市空间的占用,降低交通对土地利用的压力。
通过轨道交通的运行,可以在城市中心和郊区之间建立快速捷径,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可达性,促进城市各个区域的合理发展。
2. 提高土地价值和城市发展潜力。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沿线和站点周边的土地往往会因为交通便利而受到青睐,其开发和利用潜力也会得到提升。
轨道交通的建设会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同时也会吸引更多的人口和企业前来定居和投资。
3. 促进城市密度均衡化。
城市轨道交通的站点布局和线网设计会对周边的土地使用和城市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它可以带动城市各个区域的发展,促进城市密度的均衡化。
通过轨道交通的建设,可以实现城市各个区域间的连通,提高城市各个区域的可达性和互联性,避免城市发展出现单一节点过度集中的情况。
4. 促进城市功能融合和产业升级。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有利于城市功能的融合和产业的升级。
通过轨道交通线路的连接,可以促进城市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互通互联,实现城市功能的融合发展。
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也会带动周边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高城市的产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可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土地价值和城市发展潜力,还可以促进城市密度均衡化和产业升级,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建设和运营中,应当综合考虑土地利用的规划、交通运输的需求和城市发展的整体布局,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和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 对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影响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对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影响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现代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建设轨道交通线路,连接城市各个区域,为居民提供便捷的出行方式。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不仅对居民出行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站点周边土地利用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会带动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集中发展。
通常情况下,轨道交通站点周边都会形成一个交通枢纽,各种交通工具交汇于此,这样的交通枢纽通常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繁华的商业环境,会吸引大量的人流和资金聚集于此,从而催生出商业中心、办公区、住宅区等不同类型的地标性建筑和城市功能区。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可以提高站点周边土地的价值。
轨道交通站点周边通常会形成一个核心区域,该区域的土地将因为交通的便捷性和商业、办公等功能的发达而得到提升,在这一区域内购房、租赁房屋的成本会较高,从而推高了该区域房地产市场的价格。
城市轨道交通还对周边土地用途的调整产生影响。
一些传统的产业区、工业区等会因为交通的便利性得到优化,部分土地可能被调整为商业、办公、住宅等用地,而原有的一些商业、办公区也可能会由于交通的便利性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升级。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还会改变周边土地用途的结构和布局。
由于轨道交通的投入使用,会增加周边居民的出行便利性,使得居民更愿意在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居住,这就会带来更多的住宅需求,推动周边土地用途的向住宅发展倾斜。
城市轨道交通对站点周边土地利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它带动了站点周边土地的集中发展,提高了站点周边土地的价值,调整了部分土地的用途,改变了周边土地用途的结构和布局。
在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中,需要充分考虑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合理规划和布局站点周边的土地用途,以达到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目标。
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的作用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的作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城市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土地利用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可以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相比于道路交通,轨道交通的运输能力更高,能够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提供更多的交通服务。
轨道交通可以通过高密度运输,满足人口和货物的大规模运输需求,减少了市中心的道路拥堵和土地浪费现象。
在地铁沿线建设聚集大量人口和商业设施,可以有效利用土地,提高土地的价值和利用效率。
城市轨道交通可以改善城市土地的空间布局。
轨道交通的建设通常会形成站点和线路网,这些站点在空间上的分布与城市的发展规划相结合,可以引导城市的发展方向和模式。
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的土地常常会发展为高密度的商业、办公和居住区,形成了以轨道交通为骨架的城市建设格局。
轨道交通也可以连接不同功能区域,提高城市内部的交通连通性,改善城市的空间布局和功能结构。
城市轨道交通可以推动城市土地的价值提升。
轨道交通的建设往往会带来土地价格的上涨,特别是沿线土地的涨幅明显。
由于轨道交通的运营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商业活动,吸引大量的人口和企业入驻沿线区域,从而带动了土地的需求和价格。
轨道交通也会提升附近土地的交通便捷性和可达性,使得土地更具市场竞争力。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可以促使沿线土地的价值上升,对土地利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具有积极的影响。
它可以促进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改善土地的空间布局,推动土地价值的提升,提高土地的开发利用效率。
在城市发展和规划中,需要充分考虑轨道交通的建设,以发挥其对土地利用的作用。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 对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影响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对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影响1. 引言1.1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背景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不仅可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降低交通排放污染,更重要的是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设轨道交通系统,可以促进城市间的联系与互动,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推动城市向更加智慧、宜居、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的过程中,站点周边土地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站点周边的土地利用不仅关系到乘客的出行体验和便利程度,更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形象和发展。
合理规划和利用站点周边土地资源,成为了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重要课题。
1.2 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重要性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重要性体现在许多方面。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和完善,站点周边土地价值得以提升。
由于轨道交通站点的便利性和交通优势,周边土地成为热门的发展和投资区域,因而土地价值也得到提升。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可以改善周边商业环境,促进商业繁荣和消费增长。
站点周边商业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可以吸引更多人群聚集,增加商业活动和交易额。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还可以推动城市更新改造,促进老旧区域的改造和提升,提高城市形象和居住品质。
通过合理规划和开发,站点周边可以打造更加宜居和宜商的城市环境。
城市轨道交通也能促进城市发展与建设,推动经济增长和城市功能的完善。
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上。
合理规划站点周边的土地利用,可以有效减少城市交通拥堵和空间浪费,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和人口居住质量。
城市轨道交通对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对城市发展和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2. 正文2.1 提升周边土地价值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对周边土地价值有着明显的提升作用。
轨道交通的站点周边往往是城市的交通枢纽,交通便利度大大增加,使得周边土地的交通通达性更强,因此受到更多人的青睐。
这就导致了周边土地的需求量增加,而供给量相对有限,从而推动了周边土地价值的上升。
轨道交通的建设可以提升周边土地的品质和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分析
摘要结合国内外有关案例,从城市土地的利用强度、利用类型以及沿线地区活力等三个角度,重点剖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以探索城市轨道交通对沿线土地利用的
影响规律。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城市用地,城市规划
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运输是形成城市空间结构的两种基本活动,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动。
城市土地利用活动刺激了人和货物交通需求的产生,并不断增加交通系统的负荷,从而导致城市交通功能和效率的下降。
而城市交通系统不仅用以实现人和物的流动,同时会影响用地的可达性,从而改变和调整城市空间布局结构。
因此,在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开发中,不可能单纯以土地利用或交通系统为本位主义,而需要注重二者的互动关系和整合
效应,协调其间的空间和时序关系,以促进良性循环的实现。
1 城轨交通对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的影响
城市中的交通形式同土地开发模式紧密相联。
密集的城市结构促使公共交通的发展,而分散的住宅布局促使小汽车的普及,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逐渐增多以及城市地
下空间的形成和完善,城市轨道交通将成为城市土地开发和旧城改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如法国里昂市政府规划部门曾在旧城东侧开辟了一个新区,由于第一条地铁只通过新区,于是出现了新区健康发展、旧城日渐萧条的局面;而当经过旧城的第二条地铁建成后,旧城又焕发了生机,恢复了往日的繁荣。
城市交通设施与城市土地利用形态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城市主要交通方式的
运量越大,所形成的城市内聚力就越强,城市常常呈紧凑的形态。
城市轨道交通可以促进沿线土地的高密度开发。
2 城轨交通对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将为人们提供快速出入市中心的交通手段,从而能使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在地域上分开,使居住地疏散出市中心。
这样,住宅和商业等设施更容易向轨道交通沿线影响区域范围内高度集聚,从而导致城市轨道交通沿线住宅和商业等设
施的用地需求量增加。
因此,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区域土地的使用类型,也将按照市场规律发生改变,不仅可以强化市中心的金融、贸易、服务业等功能,而且也将为城市新城的形成提供强
有力的交通支持。
以东京武藏野线新浦安站对周边地区土地利用的影响为案例进行分析:图1〜3分别列出了新浦安站周边(0. 5 km 圈、1 km圈、2 km圈)范围内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3 ]。
从图1可以看出,在新浦安站周边0. 5 km 圈范围内,1974年仅仅完成土地平整性质的用地(相当于熟地)占了总用地的80 %以上,随后这些用地渐渐被开发成住宅用地和道路等公共设
施;到了1984年,住宅用地和道路等公共设施用地达到了总用地的80 %以
上。
另从图2〜3也可以看出,在新浦安站周边1 km圈与2 km圈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状况也有上述同样的趋势。
但是离开车站越远,仅仅完成土地平整性质的用地的比例
就越高。
由此可见,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给周边地区开发及土地利用类型所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图1 新浦安站周边0. 5 km 圈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
图2 新浦安站周边1 km圈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
图3 新浦安站周边2 km圈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
3 城轨交通对地区活力的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的活力和地区经济活力是相辅相成的。
一方面由于城市轨道交通
的建设,能带来地区经济活力的增强;另一方面,地区经济活力增强了,能增加城市轨道交通的客流量。
美国加州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教授Cervero在文献[4 ] 中,研究了城市轨
道交通对联合开发写字楼的积极影响。
他从1978年到1989年间两个美国新一代地铁系统
(华盛顿的Metrorai和亚特兰大的MARTA)的5个地铁车站联合开发写字楼的数据中,分析
了城市轨道交通影响地价和房地产市场条件的因素,并得出了“联合开发写字楼的租金与城
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客流量成正比,并且该写字楼相对于不受城市轨道交通影响的写字楼来说
每平方英尺建筑面积年租金增加3美元”的结论。
Keefer[5 ]的研究发现,联合开发项目一方面提高了自身租金收入,同时也刺
激了城市轨道交通方式的出行量。
在地铁车站附近每新增加92. 9 m2 (1 000 ft2) 的楼地
板面积,将额外每天产生60个乘次的客流量。
图4列出了日本札幌都市圈3条城市轨道交通线当列车对数每天增加50对时的沿线地价上升额[6 ]。
其中学园都市线的数值比较低的原因主要是该线路的沿线开发比其它线路差。
图5列出了在学园都市线、手稻线、江别线上分别增加6个、5个和2个车
站后的沿线地价上升额[6 ]。
从图4和图5中可以看出,城市轨道交通服务水平对沿线地区经济活力有着很大的影响。
各个城市发展轨道交通时,无不寄希望于它能带动城市的土地开发,引导城市的发展。
许多西方国家更是把修建城市轨道交通看成是已衰落市中心复苏的灵丹妙药。
布发罗、
圣可塞、卡尔加里和波特兰等都希望利用城市轨道交通带动市中心的再开发。
图4 增发列车引起沿线土地资产价值增加的情况
图5 设置新站引起沿线土地资产价值增加的情况
在我国,北京地铁建成最早,对地区活力增强作用已十分明显。
1969年北京地铁
一期工程北京站至苹果园全程23. 6 km 建成通车,其一半以上线路是建在当时还是一片田
野的西郊,附近仅有首都钢厂、锅炉厂两家大型重工企业。
1962年11月21日,在北京苹果
园作过一次调查,当时那里仅有336路公共汽车通往城区,而坐这趟车进城的人仅有200人。
而2001年,在苹果园站每天有5万多人上车。
自从地铁建成之后,沿线不断新建住宅小
区、高楼大厦、体育场、公园和游乐场。
尤其是石景山地区高楼林立,其中有上百家旅馆和饭店。
这样,形成了北京西区的发展势头明显优于东城区的局面。
之后,北京又开始修建复八线,以增强东城区的活力[7]。
4 结语
本文从城市土地的利用强度、利用类型以及沿线地区活力等三个角度,初步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由此可知:
(1) 城市轨道交通能够促使沿线土地的高密度开发和高强度利用。
(2) 城市轨道交通将改变沿线土地的利用状况,促使沿线土地向高收益的土地类型转变,使沿线土地价格升高。
(3)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与沿线土地利用是一种互动关系,彼此互相促进。
(4) 城市轨道交通的活力与地区经济活力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其服
务水平的提高,能促使地区经济活力的增强;另一方面,地区经济活力的增强,可以进一步增加城市轨道交通的客流量。
我国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还没有系统采用
整体开发策略,土地开发与轨道交通建设往往单独实施,从而造成二者在规划、建设、管理上相互脱节。
这样,一方面难以使城市轨道交通更好地服务于城市规划,另一方面也使得沿线地区开发所得到的增值收益难以有效返还到轨道交通中来,从而影响轨道交通的自我盈利和持续、滚动发展的能力。
因此,希望有关部门对此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实现城市规划与轨道交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