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成本问题研究

合集下载

企业竞争力与社会责任成本相关性探讨

企业竞争力与社会责任成本相关性探讨


目前得到共识的是社会责任 国际组织 ( AI 所确立的概 S )
念 表述 : 企业社 会责任 区别于商 业责任 , 它是指 企业 除 了对
股 东负责 , 即创造财 富之外 , 还必须对社会 承担相关责任 , 一
般包 括遵守商业道德 、 保护劳工 权利 、 护环境 、 保 发展慈善事
业、 促进公益事业 、 保护弱势群体等 。
二 、 究 方 法 研

企业社会责任的由来及演化
1自定义指标 。 . 国内外的大量研究 发现 , 对竞争力理解的
l2 年 , 国学者欧利文 ・ 93 英 谢尔顿对美 国企业考察后第一 次提出了 “ 企业社会责任”( 1 的概念。此时关于社会责 CS K) 任定义 的讨论侧重于道德伦理层次 。0 2 世纪3 年代 , 国哈佛 0 美 大学法 学院 的贝尔与 多德两 位教授 引发 了关 于企 业社会 责
十年 之久 , 最终 以贝尔 自己宣 告 “ 这场 争论明显地 以多德 教 授 的观点获胜”而告终 。当代最负盛名 的法学 经济学 家波斯
纳 则认 为 , 长期 为了利 润之外 的任何其 他 目标而经营将 导致 企业萎缩 , 企业 承担社会 责任将 增加 消费成 本 。 并可 能导致 企业被逐 出市场 。安德鲁斯 、 罗宾斯 、 格里芬等一 大批经济 与
根据哲学 观点 , 何事物 都有 它的两 面性 , 业因履 行 任 企
社会责任而增加 成本的同时也会获 得一定 的收益 , 一些 文献 已经 对社会 责任 与企 业价值 及竞争 力之 间存在 相关关 系提 供 了理论依据 。本文希望能为企业社会责任 与企业竞争 力的 关系提供一些实证证据及分析。

很多年以来 ,社会 责任一直被看成是独立于商业 目标之 外的慈善活动所追求 的 目标 , 而不 是商业 目标 的重要 组成部

科斯《企业的性质》和《社会成本问题》相关理论评述-经济思想史论文-经济学论文

科斯《企业的性质》和《社会成本问题》相关理论评述-经济思想史论文-经济学论文

科斯《企业的性质》和《社会成本问题》相关理论评述-经济思想史论文-经济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引言:科斯经济思想的前因后果一次本科毕业实习引起的经济学变革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科斯教授分别在20 世纪三十年代和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与《社会成本问题》这两篇鸿文中引入了交易成本概念,这不但改变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式,而且促成了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产生。

事实上,科斯发现企业的本质是1932 年底的事情。

在1931 年,正在念本科三年级的科斯已经提前修满了毕业所需的全部学分,并在产业组织学大师普兰特的推荐下,获得了英国伦敦经济学院颁发的Ernest Cassel 爵士访问学者奖学金,赴美参观学习。

在美国期间,科斯实地调研了福特、费雪和通用等汽车企业,发现通用的汽车的车身框架是从斯密斯车身生产企业手中购买的,而且后者高度自动化设计的大部分装置都是为通用的汽车特别准备的。

同时,通用又收购了专门从事车身生产的费雪企业。

于是,科斯就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交易在市场中完成,为什么有些交易又通过垂直一体化的方式在企业内实现?带着这个问题,科斯又去芝加哥大学旁听了芝加哥学派创始人奈特教授关于社会经济组织的课程。

就是在这样的实践与理论的启发下,科斯在1932 年给布莱克教授的书信中已经初步形成解释上述问题的答案,并在经历五年的反复修改后最终在1937 年发表了一篇名为《企业的性质》的文章。

但是,该文在发表后并没有得到经济学界的重视,直至他发表《社会成本问题》后,人们才开始回头重读《企业的性质》。

因为科斯在1959 年发表的《联邦通讯委员会》,引起了整个芝加哥学派的强烈,大家一致认为科斯的结论与当时占主流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完全不一样甚至相反。

为此,科斯应《法律经济学杂志》主编戴德维特教授的邀请在1960 年发表一篇名为《社会成本问题》的长文回应芝加哥学派的质疑。

但问题是,该文不但没有平息这场激烈的争论,反而激起了整个经济学界对科斯论文的关注。

企业的性质、社会成本问题与交易成本思想关于经济学说的历史回顾与理论述评

企业的性质、社会成本问题与交易成本思想关于经济学说的历史回顾与理论述评

企业的性质、社会成本问题与交易成本思想关于经济学说的历史回顾与理论述评一、概述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资源分配和社会财富创造的学科,经历了从古典到新古典,再到新制度经济学的漫长发展历程。

在这个过程中,众多经济学家提出了各自的理论和观点,试图解释经济现象背后的深层逻辑。

直到20世纪30年代,罗纳德科斯(Ronald H. Coase)的《企业的性质》和《社会成本问题》两篇论文的发表,才真正开启了经济学研究的新篇章。

科斯的这两篇论文不仅改变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更是为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企业的性质》一文通过引入“交易成本”这一概念,深入剖析了企业存在的原因及其规模扩张的界限,为现代企业理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而《社会成本问题》则进一步探讨了交易成本与产权安排、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为法经济学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本文旨在对科斯的两篇代表作进行历史回顾与理论述评,通过梳理和分析科斯的理论观点及其在经济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探讨交易成本思想对于经济学研究的影响和启示。

通过回顾科斯的经济学说,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交易成本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以及产权安排对于经济效率的影响,从而为当前的经济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经济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企业的性质、社会成本问题与交易成本思想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这些理论不仅对企业的运营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回顾科斯教授的两篇代表作《企业的性质》和《社会成本问题》,深入探讨其对企业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以及新制度经济学的贡献和影响。

科斯教授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提出了交易成本的概念,并深入分析了企业存在的原因和规模。

这一理论不仅挑战了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也为企业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而《社会成本问题》则进一步探讨了交易成本为零时合约行为的特点,以及产权界定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政府在解决工业企业社会成本问题中的作用研究

政府在解决工业企业社会成本问题中的作用研究
维普资讯
知 识 经 济
缸科 技 20年第1 内 07 期
政 府 在 解 决 工 业企 业社 会 成 本 问题 中_ 作 用研 究 的
张 碧 影
( 川大学经济学 院 ) 叫
摘 要 工业企业社会成本其 实质是工业企业的外部 成本 ,源 自-  ̄ 部不经济 当单纯依 靠市场 力量 无法解 决它 时.政府就 fl -- 应 当肩 负起为公 众谋求整体利 益和长远利益的使命 政府是可 以从宏观调控和微观调节 同时入手来有效的控制和降低 工业企业社
1 影 响 深远 性 . 4
3 . 加快相关的法制建设 首先 ,要进一步完善环境法规体 .2 1 系 ,制定长远的发 展 汁划 。尤 其是我国加 入W O T 以后 ,各项 法规 还需要根据国际准则进行调整 、补充 、完善 ,其次 ,对于一些可能 带来健康 危害的工作 ,除了企业必须尽可能降低生产的危险性外 , 国家应 当颁布有关的法规以保障劳动 者的生命 安全 。以及 置相关 的技术标准 以促使企业提高其 工作的安全系数 。 3 . 加大环保投资 力度 目前 ,现有的经济政策和信贷政策 .3 1 还难 以支持企业防治污染 .不仅对 策 ,而且政府环保投资的布局结构尚待 调整和优化 。因此 ,政府在 不断 的加大环保投资力度 、优化环保投资结构 的同时还要进一步的 鼓励 私人部门参与环境基础设施的建 设与运营 ,形成 多元化的环保 投资格局 ,有效的缓解 企业治污 资金不足问题 。
1 工业企业社会成本及其特点
起来的 ,在特定区域内行使立法权 、司法权和行政权的实体 “ 它 追求一定的集体性 H ,并通过政治 程序获得授权 。在其政区内按 标 定规则运 用权 力”,m能有组织 、有效牢的保障社会的安全 、稳 定 、公平 、健康和发展 因此 ,工业 企业社会 成本问题在单纯依靠

建设工程招投标社会成本研究

建设工程招投标社会成本研究

建设工程招投 标社会成本的 实践应用与案 例分析
PART 1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PART 2
建设工程招投标
建设工程招投标社会成本的特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建设工程招投标社会成本的分类
建设工程招投标社会成本的影响 因素
影响因素
市场供求关系:市场供求关 系的变化会影响招投标社会 成本
失败原因:招投标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出现围标、串标等问题,导致中标价格异常高 昂,项目无法按期完工
经验教训总结
招投标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社会成本,避免单纯追求低价中标 重视投标方的资质、经验和信誉,确保项目质量 建立健全招投标监管机制,防止围标、串标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加强招投标过程中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提高市场公信力
律保障。
规范招投标流程
严格审查投标人资格,确保公平竞争 制定合理的招标文件,明确工程要求和投标规则 推行电子招投标,提高信息透明度和效率 强化监管力度,防止围标、串标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加强监督与管理
建立健全招投标监管机制,加大 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戒力度。
加强对投标企业的资质审核和信 用管理,提高市场准入门槛。
未考虑不同地区、不同项目 的差异,需要进一步细化研 究
样本数量有限,可能存在代 表性不足的问题
缺乏对建设工程招投标社会 成本长期影响的跟踪研究
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 促进招投标市场的健康发展
XX
THANK YOU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20XX/01/01
透明度等。
机会成本
添加标题
定义: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添加标题
建设工程招投标社会成本的机会成本包括:因招投标而放弃的其他项目机会、因招 投标而产生的资源闲置和浪费等。

人力资源会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人力资源会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人力资源会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会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选题的范围 1.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方面 2。

财务成本管理方面 3。

管理会计方面 4.审计方面5.会计电算化方面1。

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创新问题的探讨 2。

关于绿色会计理论的探讨3。

关于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探析 4. 关于会计政策的选择问题探讨 5. 关于合并报表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 6。

关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调整问题的探讨7. 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假设探讨 8。

论期后会计事项的种类及披露方法 9。

关于强化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10. 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 11. 关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问题探讨 12. 关于中西方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比较 13. 关于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思考 14。

股票期权会计处理问题的探讨 15. 关于企业会计政策若干问题的研究 16. 关于或有负债会计问题的探讨 17. 所得税会计相关问题的探讨18。

现代企业制度下成本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19。

论成本与提高经济效益的关系 20. 关于推行责任成本制度有关问题的探讨 21。

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中应用的探讨 22。

论标准成本制度在我国应用的探讨 23。

变动成本计算与制造成本计算模式相结合问题的研究24. 定额法的应用及其改革问题的研究 25。

班组经济核算的研究26。

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研究27. 现金流量表分析与运用的研究 28。

合并会计报表合并理论的比较研究29。

标准成本制度下成本分析的研究 30. 试论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管理31。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研究32. 知识经济时代成本会计改革方向 33. 市场经济体制下降低成本途径的研究 34。

我国成本分析现状与改革思路 35。

产品质量成本核算的探讨36。

产品质量成本控制的研究37。

产品质量成本分析的探讨38。

现代企业制度与班组经济核算 39。

关于作业成本法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40. 我国成本管理改革的回顾与展望41. 关于研究与开发成本核算的探讨 42。

《社会成本问题》主要观点述评

《社会成本问题》主要观点述评

《社会成本问题》读书笔记关键词:外部性;交易成本;权利界定;资源配置主要内容科斯《社会成本问题》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外部侵害,并提出“市场交易成本”的概念,研究了权利的初始界定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并对庇古的福利经济学的观点进行质疑与反驳。

科斯首先从工厂对居民的烟尘污染这一经典例子指出外部性侵害具有交互性,要避免对乙的损害就会使甲受到损害,所以,我们应该从总体和边际的角度来衡量双方损害价值的大小,不能简单地评判谁赔偿谁。

接着科斯在交易成本为零的前提下,分别讨论了对损害负有责任和对损害不负责任的定价制度。

他以走失的牛损坏邻近土地的谷物生长一案为例,分析了养牛者和农夫的行为。

得出的结论是:他们的具体做法要视成本而定,双方交易的结果是最终利润最大化,资源配置最优化。

但在现实生活中,交易成本是实际存在的,无论是通过市场、企业或政府哪一方来解决损害问题都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

科斯特别强调法律制度对经济体系运行和资源配置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选择合适的社会安排时,关键是要根据具体情况看哪一种解决方式交易成本更小、总产值最大。

之后的部分则是对庇古《福利经济学》的一些批判,如损害即赔偿的研究方法显然没有比较交互双方价值的大小,也没有考虑到安排后的社会制度可能会带来更多的损害。

科斯提倡研究方法要改变,即在设计和选择社会格局时应该考虑总的效果。

主要观点述评《社会成本问题》最主要的贡献在于提出了我们常说的“科斯定理”——在交易费用为零时,无论初始权利如何配置,市场的自由交易都可使资源的到最佳配置。

但在现实生活中,交易成本不可能为零,所以也就更加提醒了我们法律与制度的安排对于资源配置是十分重要的。

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时期,改革的交易成本问题一直十分突出。

如何衡量改革的收益与成本,选择交易成本最小的路径,实现社会收益的最大化?在环境、公共建设等问题上,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负外部性问题,也是一种产权的初始界定与经济效率问题。

通过科斯的分析,我们可以为产权的安排、制度的选择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真正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社会成本问题-展示-科斯

社会成本问题-展示-科斯
只有得大于失的行为才是人们所追求的。但是,当在各自为政进行决策的前提下,对各种社会安排进行选择时,我们必 须记住,改善某些决策的现行体系的变化也可能会恶化其他决策。而且,我们必须考虑各种社会安排(不论是市场机制
还是政府部门)的操作成本。在设计和选择社会安排时,我们应考虑总的效果。——研究方法的改变
启示 &
“决定迁移到工厂附近的人们并不考虑他们迁来所导致的产值的下降,这种不考虑给他人带来成本的缺陷与工厂主不考虑其 烟尘污染给别人造成的损害的性质是一样的。”
1 方法的改变——社会成本 0
• 经济学家未能对解决有害效果问题得出正确结论,这并不简单地是由于 分析方法上的欠缺,而是根源于目前福利经济学的方法中存在的基本缺 陷。需要的是研究取向的改变。
两种组织: 1.企业取代市场;在企业内部,要素组合中的讨价还价被取消,行政指令取代了市场交易,企业活动的重新安 排不再是用契约对权利进行调整的结果,而是行政决定的结果。 2.政府直接管制;这不是制定可由市场调整权利的法律,而是强制规定人们必须做什么和不许做什么,并要求 人们必须服从。政府作为“超级企业”所拥有的权威可以减除不少麻烦,但这种办法也有成本,只有在其他办 法无效时才会被采用。 第三种。。。。。。
例子:糖果制造商的机器引起的噪声和震动干扰了某医生的工作、走失的牛损坏邻近土地里的
谷物所产生的问题、乔治·J·施蒂格勒教授提到的河流污染问题(简单提及,尚未分析)
科斯的想法:必须从总体的和边际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
分析起点:案例分析 以往经济学观点:当造成损害的一方赔偿所有损失,并且定价制度是正常运 行时(定价制度的运行不需成本),就足以解决问题。
2019/09/17
0 问题的重新说明 5
为了阐明论点的本质,并表明其普遍适用性,进一步分析了四个实际案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社会成本问题研究摘要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迫使企业去积极地关注和解决。

因此,现在研究企业社会成本成为一种必要,虽然现阶段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问题,公众的意识比较淡薄,相关的法律法规比较薄弱,但是可以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要求也将越来越严格。

企业应该未雨绸缪,理论界也应该早日将企业社会成本的研究提上日程。

本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通过对现阶段企业社会成本理论的引入,试图构建企业社会成本会计体系,从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等方面进行构建,以期为我国的实务界提供点滴借鉴,能为我国相关部门的管理提供一些理论和方法。

本文的结构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价值,回顾有关方面研究的文献综述;第二部分是企业社会成本理论的内涵介绍,主要从企业社会成本的含义、特征和内容等方面,为企业社会成本理论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三部分是企业社会成本会计体系的构建,这也是文章的重点部分,详细阐述了企业社会成本的确认、计量、核算和企业社会成本报告的构建部分是对企业社会成本未来发展的展望,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会遇到不同的问题,但企业社会成本应该有一个美好的前景。

使之发展成熟的过程。

希望本文的研究能给我国的实务界或政府部门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关键字】:社会成本;社会责任;成本解决Cost of Corporate SocialAbstractSeventeenth report mad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ocial security and other issues, these issues raised, forcing the company to aggressively focus and resolve. Therefore, the research firm now become a necessary social costs, although at this stage of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sues, public awareness is rather weak, weak laws and regulations related to, but you can believe tha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will become increasingly stringent requirements. Enterprises should take precautions early theorists should also study the social costs of the enterprise on the agenda. In this paper, use of standard research methods, at this stage by the introduction of corporate social cost theory, trying to build corporate social cost accounting system, from the recognition of accounting measurement and disclosure aspects of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for the bit of the practitioners learn to China's relevant departments for the management of some theories and methods. This article is structur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n introduction, describ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research value, review relevant research literature review is the second part of the meaning of corporate social cost theory introduced, mainly from the cost implications of corporate social ,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ent, in order to study the theory of corporate social basis for the cost of the third part is the cost accounting system for corporate social construction, which is the key part of the article described in detail the cost of corporate social recognition, measurement, accounting and corporat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art of the cost report is the cost of future development of corporate social outlook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for some reason will encounter different problems, but the social cost of business should have a bright future. So that the process developed. Hoped that this paper will give our practitioners or government departments to provide a new way of thinking.【Key word】: social cost;social responsibility;cost solution目录1绪论 (1)1.1 选题背景 (1)1.2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1.3研究的目的及价值 (1)2企业社会成本的概论 (3)2.1企业社会成本的定义 (3)2.2企业社会成本的内容 (4)2.3企业社会成本的特征 (5)3我国企业社会成本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6)3.1我国企业社会成本存在的问题 (6)3.2企业社会成本问题原因分析 (7)4企业社会成本问题的解决方法 (8)4.1 立足企业方面解决企业的社会成本 (8)4.2立足国家方面解决企业的社会成本 (8)4.3纳入现行会计体系,建立企业社会成本会计体系 (10)4.4分离超限度办社会非税负担 (11)4.5加强企业社会成本的信息披露 (11)4.5.1企业交纳税金的信息 (11)4.5.2职工责任方面的信息 (11)4.5.3环境方面的信息 (12)4.5.4产品质量效益方面的信息 (12)4.5.5公益福利方面的信息 (12)4.5.6 其他方面的信息 (12)5总结 (13)6谢辞 (14)7参考文献 (15)1绪论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加强了对弱势群体的保护,社会保障也更加全面和普及,虽然在这方面仍然需要走一段漫长的路。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已经不是一个全新的话题,在努力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对社会的保护。

十七大报告再次阐述了这一个问题,这也说明了这个问题在当前及今后乃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从这方面看,对企业社会成本的研究将会得到很大程度的重视。

1.1 选题背景在我国进入到21世纪之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企业对社会承担的责任进一步加大,企业的成本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前进步伐,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化问题,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走出去”的关系等等问题,都需要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企业社会成本问题的形成,主要原因是企业对外部环境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不履行社会责任给企业造成的机会损失,从而指出对于企业社会成本的控制,并不是一味地强调节约,降低社会成本,而是规范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职责的行为,规范社会成本的支出责任,使企业处在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来。

同时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结构已经形成。

与此同时,我们也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付出了不少社会成本,今后还将继续付出这种成本。

不仅如此,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一体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我们能否有效的解决经济体制改革成本问题。

事实证明,对企业社会成本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了我国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1.2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社会成本就是维持社会正常运转所花费的代价。

不同的社会制度体系下有不同的社会成本。

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成本。

因此了解社会成本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降低社会成本是我们现在经济发展所必需要面对的问题。

本文系统地探讨了企业社会成本的定义、特点及构成等基本理论,根据现有的企业社会成本问题的现状,依据现行的理论知识构架,提出了企业社会成本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具体构架了企业社会成本的核算体系,包括企业社会成本的确认、计量和信息披露等。

1.3研究的目的及价值通过对企业社会成本的研究,即能有助于降低企业的社会成本,又可以使社会价值趋于同一,使社会的凝聚力更强,有助于增强企业内部的向心力,进而演绎出企业社会宏观层面的变化和结果,以达到提升社会经济效益和质量的目的。

同时对企业社会成本的研究以及对我国在企业成本领域获得新的突破和探索,为我们今后对企业社会成本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同时它有利于树立一个民营企业的良好形象,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从长远看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社会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越来越重视,这就迫使企业对自身的社会责任更多地去反思。

我们知道,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必然会发生相应的成本,自然就加大了企业的负担。

研究企业社会成本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