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课件.ppt
合集下载
初中议论文讲解(完美版)ppt课件

• 1、“苦,可以折磨人,也可以锻炼人”,根据这一观点,为第⑦节补充一个
典型事例,写在下面空格内。(50字以内)(4分)答: ①司__马__迁__受__宫__刑__,__在__痛__苦__的__煎__熬__中__,__他__凭__着__顽__强__的__毅__力__,__完__成__了__巨__著__—__—《史记》
✓(4)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 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 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 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 、原理、技术等。 4
表达方式:
✓(5)议论。议论就是作 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 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 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 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 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
18
议论文提出论点的方法
1.开门见山,提出论点。这种方法在议论文 中最常见,它不需任何修饰和导入,直接提 出文章的论点,使文章更显精练、简洁。如 《谈骨气》开篇即提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 气的”这一论点。
2.引述名言警句,作为论点。这种议论文的 开头,让人眼前一亮,感觉新颖,而又深深 信服。例如:《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文先 引用名言,然后加以阐释,引出论点。
.
27
(二). 论据
论据的类型: 1、事实论据:史实、事例、统计数字等。
事实论据必须真实可靠,有典型意义。
2、道理论据:用作道理论据的名言警句、俗语 谚语、公式定理, 道理论据应有一定的权威性。
.
28
运用论据应注意:
(1)论据必须与论点相一致。 (2)论据应具有真实性、典型性。 (3)论据的表述要精练、简要,具有概括性。 (4)运用多个论据时要有详略。 (5)使用论据后要紧扣论点进行分析。
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PPT课件

第11页/共18页
在描写中抒情,寄“情”于描写人物、事物、 景• 例物如:之中。
• 一位同学写了一篇题为《看病》的作文,文中刻画了一位 认真负责的女医生。在描写她细心呵护病人之后,小作者点染 了一笔:她的白大褂上一个小小的红十字格外显眼,仿佛是盛 开在雪地里的一朵红莲花,那么美丽,那么圣洁…… (这里的 抒情用到比喻的修辞手法。)
第16页/共18页
写作实践:
• 从以下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有人物描写,有一定的议论和抒情。 1、那件事让我了解了他(她)。 2、我不怪你 3、还想和你在一起 4、他给我带来了烦恼与快乐
第17页/共18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18页/共18页
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
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
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
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
就?在记叙中抒情就是作者在记叙人物或事物描绘景或物的过程中用饱含感情的语言把自己内心的情感或喜或悲或热爱或厌恶或赞美或批评抒发出来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
概念以及作用:
•
记叙文中的议论,它是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直接表明
作者对人物、事件的看法,在文章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 在记叙中抒情,就是作者在记叙人物或事物、描绘景或物 的过程中,用饱含感情的语言,把自己内心的情感(或喜或悲, 或热爱或厌恶,或赞美或批评)抒发出来,深化文章的主题思 想。
第2页/共18页
议论抒情所在的位置:叙事之中:
• 例如:《羚羊木雕》这篇文章的中间有这样的内容: • “…… 我把小刀递到她的手上说:“阿姨!羚羊是我送她的,
初中议论文讲解(完美版)ppt课件

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
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
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
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可编辑ppt
3
表达方式:
✓(3)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 现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体中 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 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 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完整地表达观点和态度的陈述句
可编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pt
16
你觉得下面能成为论点的是(1、4、5、9 )
1、羞辱是一门选修课 2、宽容
3、勤俭与自强
4、学贵质疑
5、空谈不能成就事业 6、谈谦虚
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8、生命像东流的一江春水
9、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10、阅读的愉悦
可编辑ppt
17
论点的提出方式: 1、标题即论点; 2、开门见山式(在开头); 3、通过一个故事的讲述引出论点(在前面); 4、列举生活中的现象分析后得出论点(在前面); 5、根据自己的经历归纳后得出论点(在前面); 6、卒章显志式(在文末); 7、需自己归纳才有完整的论点(散落在文章中);
可编辑ppt
13
议论文三要素之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 主张。
➢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 的则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 以证明或补充中心论点。
➢位置:题目、篇首、篇中、篇尾
➢特点:简洁、准确、鲜明
可编辑ppt
14
2. 论点的类型
——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注意: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还围绕 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也是用来证明中 心论点的。
高考专题复习:记叙文中如何巧用议论抒情句课件

没有,少了议论和抒情的文字。
修改: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
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我将眼睛微微睁开 一条缝,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 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那是第一 缕晨曦对娇花的抚弄,那是三月里的春风对 碧水的温顺,那是夏日晚霞对嫩柳的辉映, 那是秋夜月光对修竹的迷恋,那是冬日里的 朝阳与小草的交谈!
例如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 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 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 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 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 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 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
扭。实在美丽极了。
夹叙夹议:开头句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 的厌恶和无奈之情,引出下文;最后一句表 达讽刺之情,总结上文。
例: 一位同学暑假回农村老家探
亲,目睹了兄妹换亲的封建陋俗,写了 一篇《探亲》的作文。在文章结尾,小 作者妙用点染:第二天清早,我上路回 城了。走时山村好静,走过童年的小树, 我不禁回首:山村雾茫茫,人们还没有 从梦中醒来呢。
结尾既点明主旨,又余音袅袅,语 言富有意蕴,耐人寻味。
给下面两段文字补充几 句抒情性语句。
不能散去。
片段2: 议论句:“他的笑容充满着自豪、 充满着喜悦”、“我发现本来生
活就像这芍药一样美丽。” 情势:夹叙夹议
作用:第一句点明了大伯笑的内 涵;第二句揭示了我对生活的理
解,点明了主旨。
小试身手:下面两段话中的议论都有毛 病,请先指出毛病,再做修改 。
• 段落一:雨,纵情地下着。走出考场,我看 到雨中走来了我的母亲,她很快汇入前来接 考生的家长的人群。在考场楼前,在那一大 群母亲中,她的个子是那么小,可她也像每 一个母亲那样,挺起矮小的身子,急切地在 那些从考场里涌出的孩子中寻找着我。她打 着一把雨伞,可那伞哪是为了遮挡她的身体! 她把伞的一大半用来遮挡手中的东西,那时 我的衣服、雨鞋,还有蛋糕、汽水、饼干。 我到了她眼前,她眼泪汪汪的看着我,我一 辈子也不会忘记母亲看到我时的那种目光。 那是难以用语言描画的目光,那是母亲眼里 特有的光华。
修改: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
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我将眼睛微微睁开 一条缝,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 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那是第一 缕晨曦对娇花的抚弄,那是三月里的春风对 碧水的温顺,那是夏日晚霞对嫩柳的辉映, 那是秋夜月光对修竹的迷恋,那是冬日里的 朝阳与小草的交谈!
例如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 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 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 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 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 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 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
扭。实在美丽极了。
夹叙夹议:开头句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 的厌恶和无奈之情,引出下文;最后一句表 达讽刺之情,总结上文。
例: 一位同学暑假回农村老家探
亲,目睹了兄妹换亲的封建陋俗,写了 一篇《探亲》的作文。在文章结尾,小 作者妙用点染:第二天清早,我上路回 城了。走时山村好静,走过童年的小树, 我不禁回首:山村雾茫茫,人们还没有 从梦中醒来呢。
结尾既点明主旨,又余音袅袅,语 言富有意蕴,耐人寻味。
给下面两段文字补充几 句抒情性语句。
不能散去。
片段2: 议论句:“他的笑容充满着自豪、 充满着喜悦”、“我发现本来生
活就像这芍药一样美丽。” 情势:夹叙夹议
作用:第一句点明了大伯笑的内 涵;第二句揭示了我对生活的理
解,点明了主旨。
小试身手:下面两段话中的议论都有毛 病,请先指出毛病,再做修改 。
• 段落一:雨,纵情地下着。走出考场,我看 到雨中走来了我的母亲,她很快汇入前来接 考生的家长的人群。在考场楼前,在那一大 群母亲中,她的个子是那么小,可她也像每 一个母亲那样,挺起矮小的身子,急切地在 那些从考场里涌出的孩子中寻找着我。她打 着一把雨伞,可那伞哪是为了遮挡她的身体! 她把伞的一大半用来遮挡手中的东西,那时 我的衣服、雨鞋,还有蛋糕、汽水、饼干。 我到了她眼前,她眼泪汪汪的看着我,我一 辈子也不会忘记母亲看到我时的那种目光。 那是难以用语言描画的目光,那是母亲眼里 特有的光华。
如何写好记叙文结尾的议论和抒情优秀课件

练习巩固
片段二 《十五岁,我多了一分感悟》
这一次,我真的品味到了妈妈说的咖 啡的芳醇,更重要的是品味到了咖啡中那 满溢的浓浓真情;我想我再也不会傻到嫌 妈妈唠唠叨叨,甚至和她顶嘴了,我后悔 我为什么没有早点发现妈妈的辛苦,早点 懂事。这一次,我真正感悟到了妈妈真挚 的爱!
作业
1、修改自己作文结尾的议论抒情。
2、为文段三续写一个议论抒情式 的结尾。
如何写好记叙文结尾的议论和 抒情优秀课件
发现问题
结尾的议论抒情突兀、浅。
分析问题
自然 贴切 深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解决问题
片段一 《十五岁,我多了一分毅力》
回想起冲过终点的那一刻,我感到无比骄 傲!4分40秒的成绩,在别人眼里虽然不算好, 但对于我来说,却是来之不易的。狄更斯曾说 过:“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 峰。”这个成绩就是我用毅力征服的一座“高 峰”。其实,无论你做什么事,只要有毅力, 最终一定能获得成功。十五岁,我增添了一分 毅力,正向着我的成功迈进。
高中语文 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

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
2020/11/10
师徒汇报课 蒋丽娟
1
学习目标
1.学习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的方法。 2.培养对生活的敏锐感受。
学习内容
1 看一看:议论抒情的作用 2 想一想:怎样议论抒情 3 学一学:怎样刻画细节 4 练一练:怎样写好细节
议论抒情的作用
一篇记叙文,在叙述描写中适当 地穿插抒情议论,是一种极好的点染, 会使细节得到点化,情感得到渲染, 主旨得以明确,主题得到升华。
请以《回家》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有适 当的议论和抒情。
2020/11/10
27
祝你写出 优秀的记叙文!
2020/11/10
28
看着母亲忙碌的身影,我的心再也难以平静――
那是母亲用血汗奉献着自己最无私的爱,那是母亲用
生命守候着自己最关爱的人的成长。这就是母亲,她
用自己朴实的期待,奏响了儿女的人生之歌。
2020/11/10
13
妙用修辞
《暗香》 上中学时,有个同学家里很穷,为了省电,他每 天晚自习后十一点才回家,学校的大门也在他走后一 段时间才关上。直到有一天,他被锁在校园内过了一 夜,他才知道学校的大门十点钟就关的,他才明白, 老大爷一直默默地为他开着方便之门。当他流着泪买 了一大堆礼品时,老大爷已经去世了……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为
了那个默默行善的老人。我才醒悟,人只要有善念, 不管有没有回报,都是令人可敬的,他们就像小小的 嫩黄的桂花,悄悄地释放着幽香,然后悄悄的凋零。
2020/11/10
14
妙用修辞
刘中基《东河歌谣》
那天,在车上,我脑海中不断浮现儿时的 情景:东河,田地,那山那水,那最令我思念 的外婆。下了车,蓦地发现,有一位老人,拄 着拐杖,痴痴地望着路,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2020/11/10
师徒汇报课 蒋丽娟
1
学习目标
1.学习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的方法。 2.培养对生活的敏锐感受。
学习内容
1 看一看:议论抒情的作用 2 想一想:怎样议论抒情 3 学一学:怎样刻画细节 4 练一练:怎样写好细节
议论抒情的作用
一篇记叙文,在叙述描写中适当 地穿插抒情议论,是一种极好的点染, 会使细节得到点化,情感得到渲染, 主旨得以明确,主题得到升华。
请以《回家》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有适 当的议论和抒情。
2020/11/10
27
祝你写出 优秀的记叙文!
2020/11/10
28
看着母亲忙碌的身影,我的心再也难以平静――
那是母亲用血汗奉献着自己最无私的爱,那是母亲用
生命守候着自己最关爱的人的成长。这就是母亲,她
用自己朴实的期待,奏响了儿女的人生之歌。
2020/11/10
13
妙用修辞
《暗香》 上中学时,有个同学家里很穷,为了省电,他每 天晚自习后十一点才回家,学校的大门也在他走后一 段时间才关上。直到有一天,他被锁在校园内过了一 夜,他才知道学校的大门十点钟就关的,他才明白, 老大爷一直默默地为他开着方便之门。当他流着泪买 了一大堆礼品时,老大爷已经去世了……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为
了那个默默行善的老人。我才醒悟,人只要有善念, 不管有没有回报,都是令人可敬的,他们就像小小的 嫩黄的桂花,悄悄地释放着幽香,然后悄悄的凋零。
2020/11/10
14
妙用修辞
刘中基《东河歌谣》
那天,在车上,我脑海中不断浮现儿时的 情景:东河,田地,那山那水,那最令我思念 的外婆。下了车,蓦地发现,有一位老人,拄 着拐杖,痴痴地望着路,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记叙中穿插议论抒情详解演示文稿

以后的人生之路还很长,一定会有更 多的困难等待着我。但我不怕,因为我有 我的梦想,我有我的纸船。我已经长大了。 如今的我少了一份稚气,多了一份成熟。 我已不再是那个叠纸船的女孩了。
告别童年,扬起我们远航的风帆,犹 如从溪流中奔出的纸船,义无反顾地飘向 远方的大海,为着梦想,努力向前。
---------《告别童年》
记叙文中直抒胸臆常用第二人称,显得真 情流露;
常用铺陈,显得感情充沛;
常出现在文章首尾,以情入文或激情收文;
常用形象的意象化的手法,避免直白.
记叙文中巧用议论,常能揭示事物 的本质,深化文章的主题。
记叙类文章中的议论,不象议论文 那样要有充足的论据和严密的论证,它 是在叙述、描写和说明的基础上,直接 表明作者对人物、事件的看法,在文章 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中考满分作文 《最好的奖赏》 广东)
二是“直抒胸臆”,即“直接抒情”
春天已悄无声息地降临了。 白驹过隙,我们一路潇洒地走到了与李老师 分别的这一天。直至动笔答题的那一刻,才发觉 心中强烈的不舍。从对立到亲密,从不屑到崇拜, 从疏远到亲近,老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驱走了寒 冬,用他带来的春的气息温暖着每一个学生的心 田。
我与它相知,渐渐地我习惯了它,我习惯了 午后捧一本名著在我的天堂里与阳光邂逅。我甚 至习惯了暴风雨后它的泥泞,清晨它的潮湿。我 渐渐读懂古时文人隐居山林的意蕴,它给了我很 多,它教会了我很多,于是——
我与它相恋。我离不开它,它也离不开我。我需 要它给予我丰富的精神需求,它需要我带给它热 闹和充实。我需要它的安宁,它的清雅去填补我 的及傲,我的倔强,它需要我的陪伴,我的欢笑, 让它孤寂的门庭不再冷冷清清。
美丽也不输给百合,并且有一种非常好闻的香气;由于花
是空心的,茎也是空心的,在风中格外的柔软摇曳;再加
告别童年,扬起我们远航的风帆,犹 如从溪流中奔出的纸船,义无反顾地飘向 远方的大海,为着梦想,努力向前。
---------《告别童年》
记叙文中直抒胸臆常用第二人称,显得真 情流露;
常用铺陈,显得感情充沛;
常出现在文章首尾,以情入文或激情收文;
常用形象的意象化的手法,避免直白.
记叙文中巧用议论,常能揭示事物 的本质,深化文章的主题。
记叙类文章中的议论,不象议论文 那样要有充足的论据和严密的论证,它 是在叙述、描写和说明的基础上,直接 表明作者对人物、事件的看法,在文章 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中考满分作文 《最好的奖赏》 广东)
二是“直抒胸臆”,即“直接抒情”
春天已悄无声息地降临了。 白驹过隙,我们一路潇洒地走到了与李老师 分别的这一天。直至动笔答题的那一刻,才发觉 心中强烈的不舍。从对立到亲密,从不屑到崇拜, 从疏远到亲近,老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驱走了寒 冬,用他带来的春的气息温暖着每一个学生的心 田。
我与它相知,渐渐地我习惯了它,我习惯了 午后捧一本名著在我的天堂里与阳光邂逅。我甚 至习惯了暴风雨后它的泥泞,清晨它的潮湿。我 渐渐读懂古时文人隐居山林的意蕴,它给了我很 多,它教会了我很多,于是——
我与它相恋。我离不开它,它也离不开我。我需 要它给予我丰富的精神需求,它需要我带给它热 闹和充实。我需要它的安宁,它的清雅去填补我 的及傲,我的倔强,它需要我的陪伴,我的欢笑, 让它孤寂的门庭不再冷冷清清。
美丽也不输给百合,并且有一种非常好闻的香气;由于花
是空心的,茎也是空心的,在风中格外的柔软摇曳;再加
作文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32张)

28
手帕
母亲有个习惯,在春夏更替的时候总会把一家大 小的衣服分门别类地叠好。5月份了,她照例收拾着衣 物。我躺在沙发上翻着一本旧杂志,茶几上一束纯白
的栀子花发出浓郁的香。… …
我承认,我是彻底地将手帕的故事忘了,很随意 地扔在了记忆的角落。况且,现在也不时兴手帕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纸巾,薄如纱,白若雪,香似兰, 装在一个很精致的塑料口袋中。当我流汗了,取出一 张,轻轻一擦,质感很好,且还有一阵隐约的香气, 然后随手扔掉,多方便。于是很自然地,手帕便不常 被人记得了。我的书包中全是柠檬香型的纸巾,手帕 的概念变得淡然了,甚至要忘却。若不是母亲无意中 提起,我实在无法忆起这些手帕曾属于我。
存在着。
我庆幸我拥有好奇心,才得以知晓奶奶一
辈的关心,温情与爱。我知道了,那声声呼唤
是2在021/4说/29 ,有你在,整个世界,都在。
21
巧引妙用
《妈妈的目光》 “妈……”看到了,妈妈微笑着站在我面
前。她上上下下打量我,目光那么亲切,我的 思想很快与这爱抚的目光融化为一体,声声问 寒问暖的话,充满了无尽的爱意。
短暂的相聚,痛苦的别离。没有太多的话语, 望着妈妈期待的目光,我理解地点了点头。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 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还有谁是我遮拦 天空的荫蔽……”我在心中默诵着。
22
结语
精彩的议论抒情可以揭示生活 的意义,升华文章的主题。材料 (记叙、,描写)是文章的“血 肉”,思想(议论、抒情)是文章 的“灵魂”。作者对材料的深入挖 掘则是使“血肉”中生出“灵魂” 的手段和过程,否则文章不会有深 刻的思想。
看着母亲忙碌的身影,我的心再也难以平静――
那是母亲用血汗奉献着自己最无私的爱,那是母亲用
手帕
母亲有个习惯,在春夏更替的时候总会把一家大 小的衣服分门别类地叠好。5月份了,她照例收拾着衣 物。我躺在沙发上翻着一本旧杂志,茶几上一束纯白
的栀子花发出浓郁的香。… …
我承认,我是彻底地将手帕的故事忘了,很随意 地扔在了记忆的角落。况且,现在也不时兴手帕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纸巾,薄如纱,白若雪,香似兰, 装在一个很精致的塑料口袋中。当我流汗了,取出一 张,轻轻一擦,质感很好,且还有一阵隐约的香气, 然后随手扔掉,多方便。于是很自然地,手帕便不常 被人记得了。我的书包中全是柠檬香型的纸巾,手帕 的概念变得淡然了,甚至要忘却。若不是母亲无意中 提起,我实在无法忆起这些手帕曾属于我。
存在着。
我庆幸我拥有好奇心,才得以知晓奶奶一
辈的关心,温情与爱。我知道了,那声声呼唤
是2在021/4说/29 ,有你在,整个世界,都在。
21
巧引妙用
《妈妈的目光》 “妈……”看到了,妈妈微笑着站在我面
前。她上上下下打量我,目光那么亲切,我的 思想很快与这爱抚的目光融化为一体,声声问 寒问暖的话,充满了无尽的爱意。
短暂的相聚,痛苦的别离。没有太多的话语, 望着妈妈期待的目光,我理解地点了点头。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 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还有谁是我遮拦 天空的荫蔽……”我在心中默诵着。
22
结语
精彩的议论抒情可以揭示生活 的意义,升华文章的主题。材料 (记叙、,描写)是文章的“血 肉”,思想(议论、抒情)是文章 的“灵魂”。作者对材料的深入挖 掘则是使“血肉”中生出“灵魂” 的手段和过程,否则文章不会有深 刻的思想。
看着母亲忙碌的身影,我的心再也难以平静――
那是母亲用血汗奉献着自己最无私的爱,那是母亲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
2019/9/17
1
佳作展示
王雪瑞《一缕阳光》
一场小雨过后,推开窗,第一次发现,巷 子里弥漫着淡淡的苔藓幽香。一路望下,那缕 阳光穿过青黑润湿的老墙,将爱意化为七色的 光彩,毫不吝啬地将美丽赋予了巷子里的花草。
不,应该是赋予那永不止步地追逐阳 光的女孩。——仅仅一缕爱意编织成的阳 光,她却营造了一个美如夏花却又纯如冬 雪的天堂。
2019/9/17
6
渲染情感 爱的姿势(1)
无独有偶,当初在唐山大地震后,人 们从废墟中挖掘,见到最多的场面也是父 子、母子抱在一起,他们只想用自己的身 躯为孩子挡住断墙残砖带给他们的恐惧, 以求孩子能够生还
——爱的表现有千万种,而这生死相 拥的悲壮场面却是让人最悲戚、最震撼、 最不忍将其分开的伟大而平凡的爱的姿势!
2019/9/17
12
深化主题
爱的姿势(3)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母亲、妻子,丈 夫决定将妻子最后的姿势铸成铜像,让妻 子最后的爱永远流传,并且告诉孩子,
一个平凡的姿势只要倾注了生命 的爱便可以伟大并且抵达永恒。
2019/9/17
13
方法指导
2019/9/17
14
直接抒情
端详母亲,几缕花白的发丝无言地诉说着岁月的 沧桑与凝重,也见证着母亲几十年辛苦的历程。母亲 用自己的血泪哺育了我,使我茁壮成长。母亲身为一 个乡下妇女,虽然没有受过多大的教育,但是直白的 话语中却孕育着对我的浓浓的关爱和对儿子深深期待。 她们不图回报,只是竭尽自己的力量去为我们默默操 劳。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无论家里还是田间,她永远 那样埋着头劳作,似乎永远也不劳累。《守候》
将茶蛋拿到班里,同学们没有笑我,我释怀
了
——生活是不会笑我的,生活不
嘲笑 任何真诚而坚强的面孔!
2019/9/17
9
议论点睛
铃响了,虽然那一个空没有填, 但我觉得没填比填了更好。
因为得到某种东西的同时,不能 失去比这更珍贵的东西。
2019/9/17
10
深化主题
冰心《小桔灯》
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桔灯,慢
2019/9/17
7
点化细节
爱的姿势(2)
三天后,当救援人员赶到时,丈夫已冻昏
在妻子的身旁,而他的妻子——那位伟大的母
亲已被冻成一尊雕塑,她依然保持着喂奶的姿
势屹立不倒。她的儿子,她用生命哺育的孩子
正在丈夫怀里安然地睡眠,他脸色红润,神态
安详。
被伟大的生命的爱包裹的孩子,你是
否知道你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她的母爱可
紧紧地,我握住手中的白发,一种暖流自手心蔓
延全身,这暖流比春日里的阳光更温暖。
我不会忘记这手心的温暖,是它看着我慢慢成长。
我会紧握着这掌心的温暖,让它陪我走过风风雨
雨。2019/9/17
5
议论抒情的作用
一篇记叙文,在叙述描写中适当 地穿插抒情议论,是一种极好的点染, 会使细节得到点化,情感得到渲染, 主旨得以明确,主题得到升华。
看着母亲忙碌的身影,我的心再也难以平静――
那是母亲用血汗奉献着自己最无私的爱,那是母亲用
生命守候着自己最关爱的人的成长。这就是母亲,她
用自己朴实的期待,奏响了儿女的人生之歌。
2019/9/17
15
妙用修辞
《暗香》 上中学时,有个同学家里很穷,为了省电,他每 天晚自习后十一点才回家,学校的大门也在他走后一 段时间才关上。直到有一天,他被锁在校园内过了一 夜,他才知道学校的大门十点钟就关的,他才明白, 老大爷一直默默地为他开着方便之门。当他流着泪买 了一大堆礼品时,老大爷已经去世了……
这痴痴的身影化作世上最美的音符, 绽放了世上最温馨的爱......
2019/9/17
2019/9/17
3
佳作展示
闫星合《一缕阳光》
放学路上,我跑到超市,买了个太阳形状的暖水 袋和带有向日葵图案的贺卡,送到那位监考老师的办 公桌上。
我在贺卡上写着:阳光是太阳的使者,透过一缕 阳光,就能寻到太阳的踪迹。是你让我找到我的太阳, 谢谢你,我的阳光。
一缕阳光,把我带到了这片阳光普照的地方,让
我有机会播撒我的阳光。光辉中的希望,温暖了眼眶,
就让这一缕阳光幻化成为幸福的彼岸,一片没有破晓,
没有黄昏,没有黑夜,只有永恒的彼岸。而彼岸上,
有你2019,/9/17有我……
4
佳作展示
刘明珠《手心里的温暖》
轻轻地,我托起掌心的白发。望着阳光下母亲安 静的面孔,皱纹已经爬上她的额头,原本白皙的皮肤 已经有了斑斑点点,厚重的眼袋在阳光下更显突兀。 这一切,无不预示着母亲的苍老,可是,母亲的脸上 还是一如既往的安详满足。或许,儿女的幸福已经是 她最大的收获,她的付出已经有了最好的回报。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为
了那个默默行善的老人。我才醒悟,人只要有善念, 不管有没有回报,都是令人可敬的,他们就像小小的 嫩黄的桂花,悄悄地释放着幽香,然后悄悄的凋零基《东河歌谣》
那天,在车上,我脑海中不断浮现儿时的 情景:东河,田地,那山那水,那最令我思念 的外婆。下了车,蓦地发现,有一位老人,拄 着拐杖,痴痴地望着路,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
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
多远,但这小姑娘镇定、勇敢、
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
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2019/9/17
11
作者从小桔灯朦胧桔红的光 转到写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 的精神,由此及彼,以小见大, 由物写到精神,深入揭示了所写 事物深刻的精神,文章的主题也 得到了升华。
以超越五千米的高山而在风雪之中塑造生
命。
2019/9/17
8
议论点睛
茶蛋在大衣里慢慢散着热,我忽然想把它们 拿到班里去,让吃汉堡的同学看看这“老掉牙” 的东西。这才是“最生活”的东西——外皮苦涩 而坚硬,里面却是热气腾腾的,燃烧着我的心。
是生活,就逃不脱艰辛和单调,而生活的
美丽和热情就蕴藏在这艰辛和单调中,需要去 发掘,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和自怨自怜。
2019/9/17
2
佳作展示
徐芳《墙》
外公院子里的树苗,一天天长过了墙头; 屋山的那堵老墙,静静地泛上了黄色的涟漪。 在那个黄昏,柔和的让我想哭的余晖,带走了 安详的外公,留下我们的记忆,在老墙上写下 一本叫做《快乐》的故事。
合上这本书,倚着老墙,似乎还有外
公的温暖,丝丝缕缕的,穿过皮肤,直流 进心里......
2019/9/17
1
佳作展示
王雪瑞《一缕阳光》
一场小雨过后,推开窗,第一次发现,巷 子里弥漫着淡淡的苔藓幽香。一路望下,那缕 阳光穿过青黑润湿的老墙,将爱意化为七色的 光彩,毫不吝啬地将美丽赋予了巷子里的花草。
不,应该是赋予那永不止步地追逐阳 光的女孩。——仅仅一缕爱意编织成的阳 光,她却营造了一个美如夏花却又纯如冬 雪的天堂。
2019/9/17
6
渲染情感 爱的姿势(1)
无独有偶,当初在唐山大地震后,人 们从废墟中挖掘,见到最多的场面也是父 子、母子抱在一起,他们只想用自己的身 躯为孩子挡住断墙残砖带给他们的恐惧, 以求孩子能够生还
——爱的表现有千万种,而这生死相 拥的悲壮场面却是让人最悲戚、最震撼、 最不忍将其分开的伟大而平凡的爱的姿势!
2019/9/17
12
深化主题
爱的姿势(3)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母亲、妻子,丈 夫决定将妻子最后的姿势铸成铜像,让妻 子最后的爱永远流传,并且告诉孩子,
一个平凡的姿势只要倾注了生命 的爱便可以伟大并且抵达永恒。
2019/9/17
13
方法指导
2019/9/17
14
直接抒情
端详母亲,几缕花白的发丝无言地诉说着岁月的 沧桑与凝重,也见证着母亲几十年辛苦的历程。母亲 用自己的血泪哺育了我,使我茁壮成长。母亲身为一 个乡下妇女,虽然没有受过多大的教育,但是直白的 话语中却孕育着对我的浓浓的关爱和对儿子深深期待。 她们不图回报,只是竭尽自己的力量去为我们默默操 劳。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无论家里还是田间,她永远 那样埋着头劳作,似乎永远也不劳累。《守候》
将茶蛋拿到班里,同学们没有笑我,我释怀
了
——生活是不会笑我的,生活不
嘲笑 任何真诚而坚强的面孔!
2019/9/17
9
议论点睛
铃响了,虽然那一个空没有填, 但我觉得没填比填了更好。
因为得到某种东西的同时,不能 失去比这更珍贵的东西。
2019/9/17
10
深化主题
冰心《小桔灯》
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桔灯,慢
2019/9/17
7
点化细节
爱的姿势(2)
三天后,当救援人员赶到时,丈夫已冻昏
在妻子的身旁,而他的妻子——那位伟大的母
亲已被冻成一尊雕塑,她依然保持着喂奶的姿
势屹立不倒。她的儿子,她用生命哺育的孩子
正在丈夫怀里安然地睡眠,他脸色红润,神态
安详。
被伟大的生命的爱包裹的孩子,你是
否知道你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她的母爱可
紧紧地,我握住手中的白发,一种暖流自手心蔓
延全身,这暖流比春日里的阳光更温暖。
我不会忘记这手心的温暖,是它看着我慢慢成长。
我会紧握着这掌心的温暖,让它陪我走过风风雨
雨。2019/9/17
5
议论抒情的作用
一篇记叙文,在叙述描写中适当 地穿插抒情议论,是一种极好的点染, 会使细节得到点化,情感得到渲染, 主旨得以明确,主题得到升华。
看着母亲忙碌的身影,我的心再也难以平静――
那是母亲用血汗奉献着自己最无私的爱,那是母亲用
生命守候着自己最关爱的人的成长。这就是母亲,她
用自己朴实的期待,奏响了儿女的人生之歌。
2019/9/17
15
妙用修辞
《暗香》 上中学时,有个同学家里很穷,为了省电,他每 天晚自习后十一点才回家,学校的大门也在他走后一 段时间才关上。直到有一天,他被锁在校园内过了一 夜,他才知道学校的大门十点钟就关的,他才明白, 老大爷一直默默地为他开着方便之门。当他流着泪买 了一大堆礼品时,老大爷已经去世了……
这痴痴的身影化作世上最美的音符, 绽放了世上最温馨的爱......
2019/9/17
2019/9/17
3
佳作展示
闫星合《一缕阳光》
放学路上,我跑到超市,买了个太阳形状的暖水 袋和带有向日葵图案的贺卡,送到那位监考老师的办 公桌上。
我在贺卡上写着:阳光是太阳的使者,透过一缕 阳光,就能寻到太阳的踪迹。是你让我找到我的太阳, 谢谢你,我的阳光。
一缕阳光,把我带到了这片阳光普照的地方,让
我有机会播撒我的阳光。光辉中的希望,温暖了眼眶,
就让这一缕阳光幻化成为幸福的彼岸,一片没有破晓,
没有黄昏,没有黑夜,只有永恒的彼岸。而彼岸上,
有你2019,/9/17有我……
4
佳作展示
刘明珠《手心里的温暖》
轻轻地,我托起掌心的白发。望着阳光下母亲安 静的面孔,皱纹已经爬上她的额头,原本白皙的皮肤 已经有了斑斑点点,厚重的眼袋在阳光下更显突兀。 这一切,无不预示着母亲的苍老,可是,母亲的脸上 还是一如既往的安详满足。或许,儿女的幸福已经是 她最大的收获,她的付出已经有了最好的回报。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为
了那个默默行善的老人。我才醒悟,人只要有善念, 不管有没有回报,都是令人可敬的,他们就像小小的 嫩黄的桂花,悄悄地释放着幽香,然后悄悄的凋零基《东河歌谣》
那天,在车上,我脑海中不断浮现儿时的 情景:东河,田地,那山那水,那最令我思念 的外婆。下了车,蓦地发现,有一位老人,拄 着拐杖,痴痴地望着路,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
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
多远,但这小姑娘镇定、勇敢、
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
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2019/9/17
11
作者从小桔灯朦胧桔红的光 转到写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 的精神,由此及彼,以小见大, 由物写到精神,深入揭示了所写 事物深刻的精神,文章的主题也 得到了升华。
以超越五千米的高山而在风雪之中塑造生
命。
2019/9/17
8
议论点睛
茶蛋在大衣里慢慢散着热,我忽然想把它们 拿到班里去,让吃汉堡的同学看看这“老掉牙” 的东西。这才是“最生活”的东西——外皮苦涩 而坚硬,里面却是热气腾腾的,燃烧着我的心。
是生活,就逃不脱艰辛和单调,而生活的
美丽和热情就蕴藏在这艰辛和单调中,需要去 发掘,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和自怨自怜。
2019/9/17
2
佳作展示
徐芳《墙》
外公院子里的树苗,一天天长过了墙头; 屋山的那堵老墙,静静地泛上了黄色的涟漪。 在那个黄昏,柔和的让我想哭的余晖,带走了 安详的外公,留下我们的记忆,在老墙上写下 一本叫做《快乐》的故事。
合上这本书,倚着老墙,似乎还有外
公的温暖,丝丝缕缕的,穿过皮肤,直流 进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