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工厂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年产 60 万吨烯烃MTO 分厂-初步设计说明书

年产 60 万吨烯烃MTO 分厂-初步设计说明书

目 录年产 60 万吨烯烃MTO 分厂——初步设计说明书第一部分 正文第一章总说明1.1 项目概况 1 1.2 设计依据 1 1.3 工艺特点 1 1.4 产品方案1 1.5 主要物料规格及消耗2 1.6 主要危险品防护3 1.7 全厂综合经济技术指标3第二章总图及运输2.1 厂址概况5 2.1.1 地理位置及厂区概况 5 2.1.2 原料和市场6 2.1.3 自然条件6 2.1.4 基础设施及投资环境7 2.2 工厂总平面布置9 2.2.1. 设计依据和设计原则9 2.2.1.1 设计依据 9 2.2.1.2 设计原则 9 2.2.2 总平面布置方案9 2.2.2.1 总体布局 9 2.2.2.2 分区布置10 2.2.2.3 厂内道路及运输 12 2.2.2.4 绿化 12 2.2.3 安全设计 12 2.2.4 面积说明13 2.2.4.1 区域系数 13 2.2.4.2 各分区面积13第三章原料、辅助材料采购与基于波特五力分析的营销策略3.1 原料及辅助材料采购15 3.1.1.概述与原料、辅助材料介绍153.2 原料标准及行情153.2.1 原料标准153.2.2 陕西地区甲醇行情15 3.3.产品营销153.3.1 概述153.3.2 波特五力分析163.3.3 营销策略的制定17第四章工艺方案选择与工艺流程模拟4.1 工艺技术方案选择194.1.1 概述194.1.2 现有MTO/MTP 技术概况194.1.2.1 甲醇制烯烃技术194.1.2.2 分离技术224.1.3 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和论证244.1.3.1 甲醇制烯烃工艺方案的选择244.1.3.2 分离方案选择254.1.3.3 引进技术及进口设备274.2 工艺流程设计274.3 全流程模拟与优化324.3.1 MTO 反应单元流程模拟334.3.2 烯烃分离单元流程模拟344.4 全厂物料及能量平衡384.4.1 物料衡算384.4.2 能量平衡40第五章换热网络与热集成5.1 概述415.2 冷热流股确定415.3 组合温焓图及组合曲线图绘制425.4.构建和优化换热网络435.5 过程物流换热网络的详细说明435.5.1.甲醇原料初步预热及汽化455.5.2 反应器出口产品气冷却455.5.3 急冷水冷却465.6 换热网络总结47第六章丙烯制冷系统6.1 概述486.1.1 丙烯系统功能简述486.1.2 丙烯系统构建步骤简述486.2 丙烯制冷系统中需要换热的流股汇总486.2.1 塔顶塔釜流股及其来源汇总496.2.2 中间换热流股汇总496.2.3 所有换热物流及换热要求汇总496.3 丙烯制冷系统循环方式的选定506.3.1 丙烯制冷原理概述506.3.2 级数的选择516.3.3 各温位等级的选择516.3.4 丙烯制冷循环系统示意526.4.各蒸发器中换热流股的确定52536.5.各冷却器中换热流股的确定6.6.丙烯制冷循环系统的模拟546.7 与三段压缩的比较546.8 与深冷的比较556.9 结论55 第七章设备设计与选型7.1 全厂设备概况及主要特点567.2 MTO 反应工段反应—再生系统设计说明567.2.1 概述567.2.2 MTO 反应机理及热力学参数567.2.3 反应器、再生器形式的选择577.2.4 反应器的结构587.2.5 反应—再生系统具体设计计算587.2.5.1 反应器、再生器的操作参数587.2.5.2 反应器、再生器结构尺寸设计结果597.2.5.3 反应器、再生器的机械设计结果60607.2.5.4 反应器、再生器内构件、附件、旋风分离系统设计结果7.2.5.5 再生器烧焦计算、物料平衡及能量平衡计算结果617.2.5.6 催化剂循环装置设计及两器压力平衡计算结果627.3 塔设备设计637.3.1 概述637.3.2 塔型选择及塔的结构尺寸计算647.3.3 塔板及附件设计647.3.3.1 塔盘机械结构设计647.3.3.2 塔板流体力学计算及校核657.3.4 塔的载荷计算677.3.5 塔的强度设计及稳定校核687.4 换热器设备设计687.4.1 概述697.4.2 设计条件697.4.3 设备选型697.4.4 传热面积校核697.4.5 循环流量校核697.4.6 设计结果汇总70 第八章车间布置8.1 设计依据和设计728.1.1 设计论据728.1.2 设计原则728.2 车间划分概述728.3 初步分离车间布置728.3.1 车间整体布置72年产 60 万吨烯烃MTO 分厂——初步设计说明书728.3.2 各类设备布置8.3.3 车间布置图73 第九章管道布置9.1 概述769.2 管道布置与设计原则769.2.1 管道布置769.2.2 管路敷设77779.2.3 管道与建构筑物、架空管道管架跨越铁路道路的最小垂直间距9.3.管道设计789.3.1 管子直径789.3.2 管壁厚度789.3.3 管材789.4 安全措施789.5 管道一览表78 第十章自动控制方案10.1 自控水平、方案及基本要求7910.2 仪表选型基本原则7910.3 单元设备自控方案7910.3.1 离心泵7910.3.2 换热器8010.3.3 压缩机8110.3.4 储罐8110.4 过程控制方案8110.4.1 反应工段8110.4.2 分离工段87 第十一章分析化验11.1 设计原则及采用标准9211.1.1 设计原则9211.1.2 设计中采用的标准9211.2 分析化验室的目的和任务9211.2.1 中心化验室的任务9211.2.2 车间化验室的任务9211.3 化验中心主要检测项目9211.3.1 原料检测9211.3.2 产品检测9211.3.3 环保监测9511.4 中心化验室主要仪器配备表9611.5 车间化验室97第十二章供热12.1 概述9812.2 设计标准与规范9812.3 需要低压蒸汽的换热设备9812.4.供热系统配套设施9912.4.1 安全阀、泄压阀9912.4.2 循环管9912.4.3 蒸汽母管9912.4.4 防噪声装置99第十三章给排水13.1 概述10013.2. 设计标准、规范10013.3. 给水系统10013.4. 厂区给水方案10113.5.排水系统101第十四章供电14.1 设计范围10314.2 设计标准、规范10314.3 设计原则10314.4 供电电源10314.5 供电方案选择10414.6 变电所设置10514.7 供电线路的设计10514.8 防雷、接地、防静电措施10514.9 电气设备106第十五章电信工程15.1 设计范围10715.2 设计依据10715.3 电信方案107第十六章土建16.1 设计依据10916.2 建筑设计范围10916.3 厂区地理情况10916.3.1 气候特点10916.3.2 地理条件与地质灾害10916.4 建筑与结构设计方案10916.4.1 设计原则10916.4.2 设计方案110第十七章罐区17.1 编制依据11217.2 罐区概况11217.3 储罐设计11217.4 罐区建造与施工11517.5 罐区安全115第十八章消防18.1 危险物质概述11618.2.主要危险性物质性质列表11818.3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危险性分析11818.3.1 危险性11818.3.2 燃烧爆炸分析11918.4 消防安全措施11918.4.1 设计规范11918.4.2 基础消防措施11918.4.3 厂区消防布置11918.5 消防系统12018.5.1 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12018.5.2 中压系统和高压系统12018.5.3 消防管网布置12018.5.4 消防水炮和消火栓12018.5.5 消防站120第十九章维修19.1 维修体制概述12219.2 维修车间设计12219.3 维护检修12219.4 高危设备的安全检修要求123第二十章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20.1 设计依据12420.1.1 国家、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12420.1.2 采用的主要规范、规程、标准和其他规定12420.2 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2420.2.1 潜在的危险性因素12420.2.2 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12820.3 安全防范措施12820.3.1 防火防爆措施12820.3.2 泄漏应急措施12920.3.3 防噪措施12920.3.4 其他防范措施13013020.4 消防与急救20.5 工业卫生131第二十一章环境保护21.1 厂址与环境现状13221.2 编制依据及采用标准13221.2.1 环境保护法律13221.2.2 环境质量标准13221.2.3 排放标准13221.3 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13221.4 设计中采取的环保措施13421.4.1 建设期污染防治措施13421.4.2 运营期间污染防治13421.5 环境影响评价分析13621.6 绿化13621.7 环境保护投资概算137第二十二章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22.1 设计依据13822.2 厂址所在地气候情况13822.3 设计参数13922.4 设计范围13922.5 设计方案13922.5.1 采暖13922.5.2 通风140第二十三章工厂组织与劳动定员23.1 企业文化14123.2 工厂组织14123.3 经营管理14123.3.1 技术管理14123.3.2 人力资源管理14223.3.3 物流管理14223.3.4 信息管理14223.3.5 安全与环保管理14223.4 劳动定员14223.4.1 定员原则14223.4.2 生产班次14223.4.3 定员和工资143第二十四章节能24.1 节能措施145年产 60 万吨烯烃MTO 分厂——初步设计说明书第二部分附录附录1 各主要设备物料及能量衡算表146 附录2 设备选型一览表155 附录3MTO 反应-再生系统计算说明书166 附录4 乙烯精馏塔设计说明书190 附录5 乙烯精馏塔再沸器设计说明书218 附录6 重要管线一览表229年产 60 万吨烯烃MTO 分厂——初步设计说明书1第一章 总说明• 项目概况本项目为一座大型煤化工综合企业设计一座年产 60 万吨烯烃(30 万吨/年乙烯,30 万吨/年丙烯)的分厂。

(完整版)工厂设计说明书.doc

(完整版)工厂设计说明书.doc

说明书目录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设计依据和范围第二节设计原则第三节建筑规模和产品方案第四节项目进度建议第五节主要原辅料供应情况第六节厂址概述第七节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第二章总平面布置及运输第一节总平面布置第二节工厂运输第三章劳动定员第四章车间工艺第一节工艺流程及相关工艺参数第二节物料衡算第三节车间设备选型配套明细表第五章管道设计第一节管道计算与选用第二节管道附件与选用第三节管路布置第六章项目经济分析第一节产品成本与售价第二节经济效益第三节投资回收期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设计依据和范围一、设计依据设计依据食品工厂建设的国家标准,拟建工厂所在地理位置、地势环境、水源充足、原料来源,交通运输、消费市场等进行设计。

工厂的设计符合经济建设的总原则、长远规划和地区发展,符合各行业开发发展政策,同时也符合本行业的法规政策。

二、建筑制图标准建筑制图标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颁布的《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 、《总图制图标准》 GB/T 50103-2001 、《建筑制图标准》 GB/T 50104-2001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GB/T 50105-2001 、《给水排水制图标准》 GB/T 50106-2001《暖通空调制图标准》 GB/T 50114《建筑中水设计规范》 GB50336 — 2002三、生产用水工厂应有足够的生产用水,水压和水温均应满足生产需要 ; 水质应符合GB5749 的规定。

如需配备贮水设施,应有防污染措施,并定期清洗、消毒。

非饮用水不与产品接触的冷却用水、制冷用水、消防用水、蒸汽用水等必须用单独管道输送,不得与生产 (饮用 )用水系统交叉连接,或倒吸入生产用水系统中。

这些管道应有明显的颜色区别。

蒸汽用水直接或间接用于加工产品的蒸汽用水,不得含有影响人体健康或污染产品的物质。

四.厂区道路厂区路面应坚硬 (如混凝土或沥青路面)无积水。

停车场及其他场地的地面为混凝土。

其他地带应绿化,应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年产10万吨猕猴桃汁工厂的初步设计说明书

年产10万吨猕猴桃汁工厂的初步设计说明书

海南大学食品学院食品工厂设计题目:年产10万吨猕猴桃汁工厂的初步设计说明书学号:姓名:年级: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目录摘要 (4)1概述 (5)2厂址选择与工厂总平面设计 (5)2.1厂址选择 (5)2.2总平面设计 (6)2.2.1 总平面设计原则 (6)2.2.2 总平面设计内容 (6)2.3 工厂设计图纸说明 (7)3 工艺设计 (8)3.1 产品方案及班产量确定 (8)3.1.1产品方案 (8)2.1.2 班产量的确定 (8)3.2 产品的质量标准 (9)3.2.1引用标准 (9)3.2.2原材料规格要求 (9)3.3工艺流程设计 (10)3.3.1生产工艺流程 (10)3.3.2.操作要点 (10)3.4工艺衡算 (11)3.4.1 物料衡算 (11)3.5 设备选型 (12)3.5.1调和缸(带搅拌器) (12)3.5.2双联过滤器 (12)3.5.3真空脱气罐 (12)3.5.4 高压均质机 (13)3.5.5缓冲罐 (13)3.5.6 超高温瞬间杀菌机 (13)3.5.7 灌装机 (14)3.5.8喷码机 (14)3.5.9倒瓶机 (14)3.5.10喷淋冷却机 (15)3.5.11自动包装机 (15)3.5.12溶糖系统 (15)3.5.13果汁贮罐 (16)3.5.14辅助工艺设备选型 (16)3.6 水、汽用量的计算 (17)3.6.1水衡算 (17)3.6.2汽衡算 (18)3.6.3 供电系统 (19)3.6.4 供汽系统 (19)4 车间设计及工厂卫生规范 (19)4.1 车间布置原则 (19)4.2 车间外形 (19)4.3 车间设施卫生要求 (19)4.4 车间构造 (20)4.5 全厂卫生规范 (20)4.5.1 生产操作卫生要求 (21)4.5.2 生产操作人员卫生 (21)4.5.3 生产用水卫生 (21)4.5.4 饮料厂常用消毒剂 (22)5 辅助部门 (22)5.1 生产辅助设施 (22)5.2 生活辅助设施 (25)6劳动力计算 (27)7 产品检验 (28)7.1 检验规则 (28)7.1.1 术语 (28)7.1.2 缺陷分类 (29)7.1.3 检验分类 (29)7.1.4 组批 (29)7.1.5 抽样 (29)7.1.6 判定规则 (30)7.1.7 转移规则 (30)7.1.8 检查的暂停和恢复 (31)7.2 检验方法 (31)7.2.1 感官检验 (31)7.2.2理化指标检验 (31)7.2.3 大肠杆菌及致病菌检测 (31)8 安全、环保和三废处理 (31)8.1主要副产品及“三废” (31)8.1.1污水 (32)8.1.2噪声 (32)8.1.3大气 (32)8.2各项副产品综合利用方案及“三废”处理措施 (32)8.2.1水污染防治措施 (32)8.2.2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32)8.3安全生产 (33)8.3.1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 (33)8.3.2防火防爆 (33)8.3.3电气安全 (34)9.综合评价 (35)9.1社会效益分析 (35)9.2生态效益评价 (35)9.3综合评价 (35)10结论 (35)摘要:本工艺设计说明书是根据设计任务书的内容,经过查找文献资料,以经济效益和优先采用先进设备为原则,选取产品的工艺流程和设备,说明书中阐述了猕猴桃汁的加工,对产品方案进行了比较择优选型,对原辅材料进行了介绍,对果汁的工艺流程、物料衡算、工艺操作和各个工序、设备选型作了详细的论述,并利用工艺流程图和物料处理作了直观的说明。

工厂设计说明书

工厂设计说明书

工厂设计说明书工厂设计说明书1.引言1.1 项目背景1.2 项目目的1.3 参考文献2.工厂规划2.1 工厂位置选择2.2 工厂布局设计2.3 环境评估2.4 土地需求和规划许可3.设备选择与布置3.1 设备需求分析3.2 设备采购或租赁3.3 设备布置图纸4.技术流程与生产线4.1 主要生产工艺4.2 生产线设计与配置 4.3 工艺流程图4.4 物料输送系统5.建筑结构设计5.1 厂房建筑设计5.2 结构材料选用5.3 建筑施工图纸5.4 消防安全设计6.环境与设备安全6.1 环境保护措施6.2 噪音与振动控制6.3 废水处理系统6.4 安全设备与防护措施7.人员组织与管理7.1 人力资源需求分析 7.2 岗位职责与权限7.3 培训计划与技能要求7.4 人员招聘与培训8.物流与供应链管理8.1 原材料采购与供应商管理 8.2 仓储与物流管理8.3 订单处理与配送策略8.4 售后服务与返修管理9.质量控制与工艺改进9.1 质量控制标准与流程9.2 检测与测量设备9.3 工艺改进策略9.4 废品管理与质量改进10.财务与成本控制10.1 初始投资计划10.2 生产成本控制10.3 资金管理与财务报表 10.4 营销与销售预算11.安全与紧急事件管理11.1 安全管理制度11.2 紧急事件预防与应急响应11.3 事故隐患排查与处理11.4 安全培训与意识提升12.项目实施计划12.1 项目阶段划分与时间表12.2 里程碑与关键节点12.3 项目资源分配12.4 项目风险评估与控制13.附件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建筑法:指对建筑工程进行管理和监督的法律规定。

- 环境保护法:指对环境保护进行管理和监督的法律规定。

- 劳动法:指对劳动者权益和雇主责任进行规定的劳动关系法律体系。

- 质量管理体系:指组织和运行一套能够指导和管理组织内外事务、满足内外部利益相关方的要求。

附件:1.工厂布局设计图纸2.环保评估报告3.设备清单及技术参数4.人员组织结构图5.财务预算报表。

工厂设计说明书(可编辑修改word版)

工厂设计说明书(可编辑修改word版)

说明书目录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设计依据和范围第二节设计原则第三节建筑规模和产品方案第四节项目进度建议第五节主要原辅料供应情况第六节厂址概述第七节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第二章总平面布置及运输第一节总平面布置第二节工厂运输第三章劳动定员第四章车间工艺第一节工艺流程及相关工艺参数第二节物料衡算第三节车间设备选型配套明细表第五章管道设计第一节管道计算与选用第二节管道附件与选用第三节管路布置第六章项目经济分析第一节产品成本与售价第二节经济效益第三节投资回收期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设计依据和范围一、设计依据设计依据食品工厂建设的国家标准,拟建工厂所在地理位置、地势环境、水源充足、原料来源,交通运输、消费市场等进行设计。

工厂的设计符合经济建设的总原则、长远规划和地区发展,符合各行业开发发展政策,同时也符合本行业的法规政策。

二、建筑制图标准建筑制图标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颁布的《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总图制图标准》GB/T 50103-2001、《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01、《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01、《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 50106-2001《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 50114《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三、生产用水工厂应有足够的生产用水,水压和水温均应满足生产需要;水质应符合GB5749 的规定。

如需配备贮水设施,应有防污染措施,并定期清洗、消毒。

非饮用水不与产品接触的冷却用水、制冷用水、消防用水、蒸汽用水等必须用单独管道输送,不得与生产(饮用)用水系统交叉连接,或倒吸入生产用水系统中。

这些管道应有明显的颜色区别。

蒸汽用水直接或间接用于加工产品的蒸汽用水,不得含有影响人体健康或污染产品的物质。

四.厂区道路厂区路面应坚硬(如混凝土或沥青路面)无积水。

停车场及其他场地的地面为混凝土。

其他地带应绿化,应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工厂设计说明书模板

工厂设计说明书模板
(2)非标设备名称:人工检选台
(3)型号:非标
(4)人工检选效率:Y kg/人h
(5)工段用工数:
(6)因此,此工段需要操作人数为:m人;总操作工位数为m工位。
(7)每张操作台工位数:R(人/张)
(8)操作台数:
此工段需要XX操作台:T(张)
(9)操作台工位长度:g(m)
(10)设操作台操作面:2(面)
0.83
4.14
14
切半
切半台
去皮桃
半梨块
0.84
4.18
15
去皮
去皮台
净整桃
去皮桃
1.04
5.22
16
清洗1
清洗机
原料桃
净整桃
1.06
5.28
17
投料提升
提升机
原料梨
原料料
1.06
5.28
设备流程图(图-2)中支流程各设备设施的物料处理量表-6所示.
表-6支流程各操作设备设施物料处理量
序号
工段名
设备设施名
单位面积造价:Y元/m3
车间基建成本=X×Y/1000 万元
5.3生产线固定资产总投资估算
生产线总固定资产投资:928.8+144=1072.8万元
6
[1]罐头工业手册(专业设备与建厂设计)[M]轻工业出版社1980/1
[2]无锡轻院/天津轻院食品机械与设备[M]轻工业出版社1981/2
[3]张国农主编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mm
数量
1
斗式提升机
2
QXJ-10型冲浪清洗选果机
生产能力:10t/h
配用功率:4.45kw
长X宽X高

工厂设计说明书

工厂设计说明书

食品工厂设计报告项目:都江堰乳品厂学生姓名王端朋覃俊锟罗贤慧张筱苑唐宁邵元查斌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课程名称《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任课教师李欣欣开课学期2009-2010年第2学期成绩评定吉林大学农学部军需科技学院乳制品厂工厂设计报告第一章设计总论1.1设计工厂名称及设计单位名称、设计者姓名1.2市场分析及预测成都平原位处西南地区,在西南地区还没有大规模的奶厂,而西南片区也是一个很大的奶制品消费市场,厂址选择在成都平原,有效平衡了牛奶厂北方多于南方的差异,并且可以更好的占领市场。

1.3生产规模、品种、销售方式日产20吨,生产品种有消毒奶、酸奶、调味奶1.4生产方法(生产技术及设备水平)1.5厂址概述都江堰的灌口镇地理位置优越,灌口镇除有较好的工业基础以外,其旅游和第三产业也较发达,与着名的都江堰景区相邻,已成为山、水、城、林、堰相互交融、城中有景、景内是城的美丽而温馨的城市。

1.6主要原辅材料、燃料及动力供应情况1.7环境保护1.8工厂组成1.9工作制度(年工作日、月工作日、班次、每班工作时间)1.10全厂劳动定员1.11全厂总投资(其中包括固资产、流动资产)1.12设计结论(投产后工厂预达到的技术水平及经济水平)第二章建厂条件与厂址(资源、燃料及动力供应、厂址、气象)2.1厂址的选择本项目拟建在成都市都江堰的灌口镇,灌口镇地理位置优越,灌口镇除有较好的工业基础以外,其旅游和第三产业也较发达,与着名的都江堰景区相邻,已成为山、水、城、林、堰相互交融、城中有景、景内是城的美丽而温馨的城市。

随着成灌高速公路的贯通,灌口镇与中心城市成都的距离仅25分钟,这为在灌口镇的乳制品厂的发展拓展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2.2原料及电力供应生产用水全部自来自来水,约为1000吨,靠近都江堰水厂,水源方便。

全厂每年用电量约为:300万瓦,由厂内变电所供给。

2.3气象资料年平均温:18℃,年最高温:30℃,年最低温:4℃。

完整版工厂设计说明书

完整版工厂设计说明书

说明书日录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设计依据和范围第二节设计原则第三节建筑规模和产品方案第四节项目进度建议第五节主要原辅料供应情况第六节厂址概述第七节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第二章总平面布置及运输第一节总平面布置第二节工厂运输第三章劳动定员第四章车间工艺第一节工艺流程及相关工艺参数第二节物料衡算第三节车间设备选型配套明细表第五章管道设计第一节管道计算与选用第二节管道附件与选用第三节管路布置第六章项目经济分析第一节产品成本与售价第二节经济效益第三节投资回收期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设计依据和范围一、设计依据设计依据食品工厂建设的国家标准,拟建工厂所在地理位置、地势环境、水源充足、原料来源,交通运输、消费市场等进行设计。

工厂的设计符合经济建设的总原则、长远规划和地区发展,符合各行业开发发展政策,同时也符合本行业的法规政策。

二、建筑制图标准建筑制图标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颁布的《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 、《总图制图标准》GB/T 50103-2001 、《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01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01 、《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 50106-2001《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 50114《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 —2002三、生产用水工厂应有足够的生产用水,水压和水温均应满足生产需要; 水质应符合GB5749 的规定。

如需配备贮水设施,应有防污染措施,并定期清洗、消毒。

非饮用水不与产品接触的冷却用水、制冷用水、消防用水、蒸汽用水等必须用单独管道输送,不得与生产(饮用)用水系统交叉连接,或倒吸入生产用水系统中。

这些管道应有明显的颜色区别。

蒸汽用水直接或间接用于加工产品的蒸汽用水,不得含有影响人体健康或污染产品的物质。

四.厂区道路厂区路面应坚硬(如混凝土或沥青路面)无积水。

停车场及其他场地的地面为混凝土。

其他地带应绿化,应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五.通风照明生产车间应安装通风设施,及时排出潮湿和污浊的空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书目录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设计依据和范围第二节设计原则第三节建筑规模和产品方案第四节项目进度建议第五节主要原辅料供应情况第六节厂址概述第七节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第二章总平面布置及运输第一节总平面布置第二节工厂运输第三章劳动定员第四章车间工艺第一节工艺流程及相关工艺参数第二节物料衡算第三节车间设备选型配套明细表第五章管道设计第一节管道计算与选用第二节管道附件与选用第三节管路布置第六章项目经济分析第一节产品成本与售价第二节经济效益第三节投资回收期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设计依据和范围一、设计依据设计依据食品工厂建设的国家标准,拟建工厂所在地理位置、地势环境、水源充足、原料来源,交通运输、消费市场等进行设计。

工厂的设计符合经济建设的总原则、长远规划和地区发展,符合各行业开发发展政策,同时也符合本行业的法规政策。

二、建筑制图标准建筑制图标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颁布的《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总图制图标准》GB/T 50103-2001、《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01、《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01、《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 50106-2001《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 50114《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三、生产用水工厂应有足够的生产用水,水压和水温均应满足生产需要;水质应符合GB5749的规定。

如需配备贮水设施,应有防污染措施,并定期清洗、消毒。

非饮用水不与产品接触的冷却用水、制冷用水、消防用水、蒸汽用水等必须用单独管道输送,不得与生产(饮用)用水系统交叉连接,或倒吸入生产用水系统中。

这些管道应有明显的颜色区别。

蒸汽用水直接或间接用于加工产品的蒸汽用水,不得含有影响人体健康或污染产品的物质。

四.厂区道路厂区路面应坚硬(如混凝土或沥青路面)无积水。

停车场及其他场地的地面为混凝土。

其他地带应绿化,应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五.通风照明生产车间应安装通风设施,及时排出潮湿和污浊的空气。

排气时应使车间内的空气流向合理,不得使污浊空气流向清洁区。

通风口应装有易清洗、耐腐蚀的网罩。

工厂应有充足的自然照明或人工照明。

厂房内照明灯具的光泽应尽量不改变被加工物的本色;亮度应能满足工作场所和操作人员的门常工作需要。

吊挂在乳品上方的灯具,必须装有安全防护罩。

六.废水、废气处理工厂必须设有废水、废气处理设施。

排放的废水和废气必须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的规定。

排水系统应能承受最大的排水负荷不得污染供水系统。

七.车间设备生产车间内接触产品的设备、工器具和容器,必须采用无毒、无异味、抗腐蚀、易消洗、易消毒的材料制作;表面应光滑,无凹坑、裂缝,不得使用竹木工器具和容器。

所有生产车间的设备、工器具的结构、固定设备的安装位置都应便于彻底清洗消毒。

CIP系统应先用清水冲洗(水温一般小超过45℃),然后使用洗剂或消毒剂。

同时应经常检查冲洗器的喷嘴,以保证洗涤剂或消毒剂均匀喷洒。

八.更衣室、厕所等设施巧克力加工车间必须设有更衣室、厕所、淋浴室、休息室。

这些场所应灯光明亮、通风良好、洁净,门窗不得直接开向车间。

巧克力加工车间的洗手设施。

在苹果酱加工车间的适当位置,应设有非手动的冷、热水洗手设施以及用于干手的热风吹干器或一次性纸巾。

使用一次性纸巾应配有废纸贮存箱。

关键工序应有消毒剂。

洗手设施的下水管应经水封通入排水管,以防废水外溢。

九.包装、贮藏及运输包装材料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第四章的规定;使用前须经严格检验。

贮存包装材料的仓库必须清洁,井有防尘、防污染措施。

包装操作必须在无污染的条件下进行。

包装时应防止产外溢或飞扬。

包装容器的表面必须保持清洁。

所有包装容器上必须压印或贴符合GB7718规定的标签。

成品的贮藏和运输条件应符合GB5410中4.14.4的规定。

贮藏期间应定期检验产品的卫生指标,保证安全卫生。

十.设计范围项目设计范围包括:配电室,食堂,职工宿舍,原料库,成品库,生产车间,检修间,办公楼,锅炉房,门卫室等,在总平面布置图上可以全面反映。

第二节设计原则一.总平面设计原则依据生产规模大小和资金情况,结合地区实际,使设计技术具有先进性,经济上具有合理性,做到工艺设备选型合理,产品符合我国卫生和行业有关标准,结合厂址自然条件、围绕现代化建设,因地制宜、节约用地、节约投资并注意经济性和留有发展余地。

二.厂址设计原则1. 符合国家方针政策,行业布局,地方规划等。

2. 具有充足可靠的水源,地下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3. 具有良好的卫生环境,厂区周围没有有害气体,粉尘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不受其他烟尘及污染源影响(包括传染病污染源,污染严重的河流下游)。

4.具有可靠的原料来源。

5. 具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

6.注意节约投资及各种费用。

三.车间设备配置原则1. 要有总体设计的全局观点,在满足车间特殊要求的同时还必须从车间在总平面图上的位置满足整体设计要求。

2. 必须满足工艺上各方面的要求,保证工艺流程通畅,加工运输方便,生产周期短。

3. 必须考虑生产及劳动保护。

4. 车间设备的布置应根据工艺流程的先后顺序最好采用一定形式的线式流水线布置方式。

5.各设备要与生产能力相匹配,利于加工设备在生产线上相匹配,注意设备的先进性、经济性,工作可靠性,同时利于产品改型及扩大生产规模.6. 各生产环节的机械与设备应做到上下左右相互呼应,尽量保证工艺流程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连续性。

7. 物料的输送应尽量减少其提升次数。

8. 车间中吞吐原料和成品的设备,要配置在车间内的通道或靠近车间大门的附近。

9.相同或同类型设备应尽可能集中排列,以便于集中管理。

10.应尽量留有设备更新,升级的余地。

第三节建筑规模和产品方案一.设计规模年产500吨巧克力设计一个年产500吨巧克力工厂设计,主要产品是巧克力。

日产1.6吨巧克力,年产500吨,生产时间300天(除去五一,十一假期和春节等节假日)二.产品执行标准3.3.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3.3.2 《工业企业设计标准》(TJ36—79)3.3.3 食品质量安全保证体系:HACCP体系。

第四节项目进度建议项目进度建议第五节主要原辅料供应情况原料的供应主要有及附近地区提供,在原料供应旺盛的季节由工厂进行收购并定量储存。

蔗糖:符合GB317一84(白砂糖)质量标准的一级白砂糖。

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GB 5749 。

第六节厂址概述工厂厂址选在陕西省西安。

第七节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第二章总平面布置和运输第一节总平面布置1.工厂总平面设计按任务书进行,布置紧凑合理,节约用地。

2.工厂总平面设计必须符合生产工艺的要求(1)主车间,仓库等应按生产流程布置,并尽量缩短距离,避免物料往返运输。

(2)全厂的货流,人流,原料,管道等的运输应由各自路线,力求避免交叉合理加以组织安排。

(3)动力设施应接近负荷中心。

3.工厂总平面设计必须满足食品工厂卫生要求。

(1)生产区,厂前区与生活区分开(2)生产车间采用南北间,保证阳光充足,通风良好。

4.厂区道路采用沙石泊油路面,形成坡度,保持清洁并不会打滑。

5.厂区建筑物应按照有关规范设计,防火,防噪音,通风。

6.相互有影响的车间,尽量不放在一起。

工厂建筑面积估算第二节工厂运输主要为原料和成品的运输,采用汽车为主要运输工具。

厂内运输厂内运输主要指在厂区范围内各车间、仓库之间的物品运输工作。

在厂内由于道路比较窄,转弯多,加之许多场合要求将物品直接在车间和库内装卸,这就要求承担厂内运输的车辆要轻巧、灵活、体积不太大,所以我们主要采用各种手推平板车以和可降手推车等。

厂外运输对我厂来说,进出厂的货物、原料、产品基本上都是通过公路运输的,使用最多的运输工具是载重卡车。

第三章劳动定员生产部门 :原料采购 4人生产线操作人员20 人生产设备维护 2人包装车间人员 8人仓库管理人员 4人行政管理人员 : 5人销售部门 : 8人后勤部门: 6人第四章车间工艺第一节工艺流程及相关工艺参数1.巧克力生产工艺流程:可可豆分选→可可豆杀菌→干燥/烘烤→研磨→喂料→混合→预精磨→精研→精炼→调温→浇模成形→冷却→包装→成品2.工艺要点:(1)可可豆焙炒:可以增强和完善可可豆应有的独特香味。

焙炒后的可可豆裂碎为片粒,同时又把裂碎的壳皮、胚芽和豆肉分开。

(2)可可磨酱:一般分阶段进行,先把可可豆肉单独磨成酱体,成为处磨。

第二阶段,可可酱和其他物料一起再经研磨至巧克力所需的精细程度,成为精磨。

分阶段进行有利于缩短精磨得周期,并且取得精细的物质颗粒。

(3)糖粉制备:应选干燥、纯净、大颗粒的结晶体。

砂糖也必须先粉碎成一定细度的糖粉。

(4)精磨:巧克力料的细度就取决于精磨得方式和精磨的程度。

(5)精炼:要达到巧克力的品质要求,精炼的时间必须相当长,一般需要24到72小时,时间过短不能取得明显效果。

精炼过程要保持一定的温度,这一技术条件随交工产品而变。

(6)调温:巧克力料的调温是重要的过程,它的作用是控制巧克力料在不同温度下相态的转变,从而达到调质的作用。

该过程包含晶核形成和晶体成长的整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时间才能完成。

(7)浇模成形:浇模成形要能顺利进行,必须有各种条件的配合。

首先处于良好状态下的巧克力酱料已达到调温工艺要求,并具有良好的粘度和流散行。

其次,要有性能良好的浇注器,在浇注过程中能保持物料应有的温度要求和物料分配的准确性。

再者,要有使物料冷却、凝结、固化成形得以进行的低温区,并能满足温度变化的工艺要求。

(8)包装:巧克力包装室温度应控制在17到19℃,相对湿度不超过50%。

第二节物料衡算1.班产量的确定(1)本设计为年产量500t。

(2)本设计年生产天数为300天。

(3)产品合格率按98.5%计。

(4)平均日产:1.67t500/300=1.67(t)(5)每天8小时生产,则小时产量为208.33Kg1.67*1000/8=208.33(Kg)(6)包装规格为10g/块,每包10块,则可生产2083包。

(7)产品售价:8元/Kg2.设备选型依据设备选型是保证产品质量和体现生产水平的关健,既是工艺布置的基础,又为水,电汽等能量的消耗提供依据,所以设备选型要按照工艺要求,在物料计算的前提下,按产品单位时间内产量的物料平衡情况和生产线或设备的生产能力来确定所需生产线或设备数量。

3.设备选型巧克力生产线:分选机→杀菌系统→流化床干燥→珠磨机→微量喂料机→混合机→双辊预研磨机→五辊预研磨机→三轴精炼机→自动调温机→浇注器→包装机→成品库第三节车间设备选型明细表车间设备选型明细表第五章管道设计第一节管道计算与选用管道的选用第二节管道附件与选用参照车间设备平面布置图和车间管路平面布置图,水处理管路中以截止阀控制处理水的流动和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