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实用]初中语文词性的分类和辨析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词性分析

初中语文——词性分析
C.①工作随便,学习松懈 ②刚才出力摇船犹如龙船似的那股劲儿
,现在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松懈下来了 D.①酒香不怕巷子深
②这本书的内容很深,可真难懂
8、选出下列带下划线词词性不同的一项:( )
A.电灯突然亮起来了。 B.这场雨下得太突然。 C.心脏突然停止了跳动。 D.突然,掌声暴风雨般地响起来。
3、对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他画的画儿得奖了。 ②他的态度不对,对他要教育。
A.①动词 名词 ②形容词 介词 B.①名词 名词 ②形容词 介词 C.①动词 名词 ②动词 副词 D.①动词 动词 ②副词 介词
判断加点词的词性。
1、把住质量关。( ) 把书拿来( ) 拿把菜刀来。( )
2、开了一朵花( ) 花了很多钱。( )
3、大家选我当代表。( ) 这代表大多数同志的看 法。( )
1、表示人或者具体事物、抽象事物、 时间、处所、方位等。
表示人或具体事物:学生 河流 水果 衣服 表示抽象事物:教育 交通 事物 战争 和 平 语法 科学 民主 道德
表示时间:昨天 晚上 黎明 秋天 将来 刚才 表示处所:郊区 附近 到处 左近 表示方位:东 西 南 北 中 里 外 上 下 前
头 后头 东面 西方 上边 下边 以前
什么 怎样 什么样 (问方式行动)
C 指示代词 :用来区别人或事物 这 那 (指人或事物) 这儿 这里 那儿 那里 (指处所) 这会儿 那 会 儿 (指时间) 这么 这样 这么样 那么 那样 那么
样 (指性质、状态、方式、行动、程度) 这些 那些 这么些 那么些 (指数量) 每 各(指所有的或全体中任何一个) 某 另 别(确有所指,未说明哪一个)
例3:他们试制了十九个心脏瓣,从而填 补了我国在生物替换领域里的空白。

初中语文词性知识

初中语文词性知识

初中语文词性知识【一】、分类: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够独立成句。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二】、实词:(一)名词1、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名称的词2、种类:1表示人的:教师、学生、工人、父亲、白求恩;2表示具体事物的:房子、汽车、电话、计算机;3表示抽象事物的:精神、物质、友谊、法律;(抽象名词)4表示时间的:过去、现在、春节、元旦、早晨、晚上;(时间名词)5表示处所的:北京、四川、中国、美国、亚洲;(处所名词)6表示方位的: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以上、之下;(方位词)3、名词的语法特征:1经常作主语和宾语,如:牛吃草。

2也可作定语,直接修饰另一名词,如:柳树梢头。

3名词可以受数量短语修饰,如:一条河、一头牛、三位同学。

4一般不受副词修饰,不能说“很同学”、“不房屋”。

5不能重叠,亲属称谓以及其他少数词,如“妈妈、哥哥”等,这是构词的语素重叠,不算构形的形态变化。

6有些名词能够加“们”表示群体。

不加“们”的名词可是个体,也可是群体。

方位名词可以单用,但大多数情况下,它要用在名词的后边,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

名词:表示人、物、时、地的词。

如“书、山、纸张、报纸、文章、鲁迅、北京、现在、上边、中间、前后”。

名词的主要语法特征:(1)一般能受数量词组修饰。

如“两个鸡蛋、三本书、一个人、五年计划、一种思想、一些意见、一点积极性、一批军火、”。

专有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一般不受数量短语修饰。

如“鲁迅、北京、现在、今天、上边、中间”等,前面一般不出现数量词组。

(2)能出现在介词后面,一起组成介宾结构。

如:从国外(回来)向雷锋(学习)把椅子(搬来)在教室(讨论)其他类别的词也可以出现在某些介词后面,但不具有普遍性,而且都有办法证明不是名词。

【8A版】初中语文知识—词的分类(词性介绍)

【8A版】初中语文知识—词的分类(词性介绍)

初中语文知识——词的分类(词性介绍)一.词性分类: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二、具体定义和例子:1.【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又称体词。

实词的一种。

如:中国、世界、成果、效率、品德、父亲、主人、老李、疯子、错儿、孩子们等。

名词可以分为以下次类:个体名词,又叫可数名词。

如:(一本)书、(三朵)花、(五条)河。

集合名词,不能加个体量词,与集合量词或不定量词"对,批,部分,些"等搭配,如:(一对)夫妇、(一部分)船只、(一些)车辆。

专有名词,如:北京、天安门、孔子、长江。

时间名词,如:春天、上午、现在、立春、星期二、刚才。

处所名词,如:颐和园、商店、亚洲、北京、中国。

方位词,如:东、西、上、里、前、内。

名词的主要语法特点:(1)不能用"不"来否定,如不能说"不帽子"。

(2)在句中经常充当主语、宾语、定语。

时间和处所名词可以做状语,如:小李昨天迟到了。

(3)名词一般不能重叠,只有带有量词性质的名词才可以重叠,如:人、年、天。

2.【动词】是表示人、事物的运动或相互作用的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的词)。

动词可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能够带宾语的动词是及物动词,如:吃、打、敲、写,它们的宾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

也有一部分动词必须带宾语,如:费(劲)、顾全(大局)。

不及物动词不可带宾语,如:咳嗽、休养、毕业。

心理活动动词。

这类动词可以受"很、太"一类程度副词的修饰。

如:爱,想,同意,赞成,怀疑。

判断动词。

最主要的就是"是",表示判断或肯定。

在表示判断时,"是"后边的成分是"判断宾语",例如:"我是中国人。

"能愿动词,又叫助动词,表示行为状况的可能性或意愿性。

初中语文词性总结与归纳

初中语文词性总结与归纳

初中语文词性总结与归纳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词性的掌握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作文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初中阶段正是学习语言规范和积累词汇的关键时期。

本文将对初中语文中常见的词性进行总结与归纳,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名词(Noun)是语言中最基本的词性之一,主要用来指称人、事、物、地方、时间、抽象概念等。

名词可以分为普通名词、专有名词和集合名词。

普通名词即指称某类事物的名称,如“苹果”、“桌子”;专有名词特指个体的名称,如“李华”、“苏州”;而集合名词则表达一组事物或人的意思,如“家具”、“一打鸡蛋”。

动词(Verb)是一种表示动作、状态或行为方式的词性。

动词可以分为实义动词和系动词。

实义动词可细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及物动词指行为的动作或动作的对象,如“打篮球”、“读书”;不及物动词则指动词本身有完整的意义,无需宾语,如“吃饭”、“跳舞”。

系动词是一种表示状态、性质、状态转变的词性,如“是”、“变成”。

形容词(Adjective)描述事物的特征或性质,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

形容词可以分为主观形容词和客观形容词。

主观形容词表示主观感受或评价,如“美丽”、“舒适”;而客观形容词则表示客观存在的特征,如“红色”、“长长的”。

副词(Adverb)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或整个句子,用来表达程度、时间、原因、方式等。

副词可以分为时间副词、地点副词、程度副词和方式副词。

例如,“很快地”、“非常”、“可能”、“好好地”。

代词(Pronoun)用来代替名词,起到指代和强调作用。

代词可以分为人称代词、物主代词、疑问代词、不定代词等。

例如,人称代词有“我”、“你”、“他”;物主代词有“我的”、“你的”、“他的”;疑问代词有“谁”、“什么”;不定代词有“一些”、“任何”等。

介词(Preposition)起连接名词、代词或词组与其他成分的作用,表示时间、地点、方向、原因等关系。

常见的介词有“在”、“到”、“关于”、“因为”等。

部编七年级语文词性分析

部编七年级语文词性分析

部编七年级语文词性分析一、引言语文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修的一门学科,其中词性是语文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

理解词性的概念和特点对于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提高语文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部编七年级语文教材中的词性进行分析,帮助同学们加深对词性的理解和应用。

二、名词名词是指事物的名称。

在部编七年级语文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名词。

名词可以分为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两种类型。

具体名词用于表示能够直接感知的人、事、物等,比如“桌子”、“张三”等;抽象名词用于表示无法直接感知的概念、状态、情感等,比如“幸福”、“友情”等。

三、动词动词是指表示动作、变化或状态的词。

在部编七年级语文教材中,动词的出现频率很高。

动词可以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及物动词需要接一个宾语,而不及物动词不需要接宾语。

同学们在学习动词时,要注意动词的时态、语态和语气等变化形式。

四、形容词形容词是用来描述名词的特征或性质的词。

在部编七年级语文教材中,形容词的运用很多。

形容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也可以通过连系动词与名词进行修饰。

形容词的使用可以丰富语言表达,使描述更加生动具体。

五、副词副词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词类的词。

在部编七年级语文教材中,副词的用法较为广泛。

副词可以表示时间、地点、方向、程度、方式等。

同学们在使用副词时要注意副词的位置和搭配。

六、代词代词是用来代替名词或名词短语的词。

在部编七年级语文教材中,代词的使用频率较高。

代词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不定代词等。

同学们在学习代词时要注意代词的引用和指代的准确性。

七、介词介词是表示事物之间位置、关系或动作方向的词。

在部编七年级语文教材中,介词的运用不可或缺。

介词可以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等。

同学们在学习介词时要注意介词的搭配和用法。

八、连词连词是用来连接词、短语、句子等的词。

在部编七年级语文教材中,连词的使用常见。

连词可以分为并列连词、递进连词、选择连词等。

同学们在学习连词时要注意连词的使用条件和引导句子的作用。

[参考实用]初中语文知识—词的分类(词性介绍)

[参考实用]初中语文知识—词的分类(词性介绍)

初中语文知识——词的分类(词性介绍)一.词性分类: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二、具体定义和例子:1.【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又称体词。

实词的一种。

如:中国、世界、成果、效率、品德、父亲、主人、老李、疯子、错儿、孩子们等。

名词可以分为以下次类:个体名词,又叫可数名词。

如:(一本)书、(三朵)花、(五条)河。

集合名词,不能加个体量词,与集合量词或不定量词"对,批,部分,些"等搭配,如:(一对)夫妇、(一部分)船只、(一些)车辆。

专有名词,如:北京、天安门、孔子、长江。

时间名词,如:春天、上午、现在、立春、星期二、刚才。

处所名词,如:颐和园、商店、亚洲、北京、中国。

方位词,如:东、西、上、里、前、内。

名词的主要语法特点:(1)不能用"不"来否定,如不能说"不帽子"。

(2)在句中经常充当主语、宾语、定语。

时间和处所名词可以做状语,如:小李昨天迟到了。

(3)名词一般不能重叠,只有带有量词性质的名词才可以重叠,如:人、年、天。

2.【动词】是表示人、事物的运动或相互作用的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的词)。

动词可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能够带宾语的动词是及物动词,如:吃、打、敲、写,它们的宾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

也有一部分动词必须带宾语,如:费(劲)、顾全(大局)。

不及物动词不可带宾语,如:咳嗽、休养、毕业。

心理活动动词。

这类动词可以受"很、太"一类程度副词的修饰。

如:爱,想,同意,赞成,怀疑。

判断动词。

最主要的就是"是",表示判断或肯定。

在表示判断时,"是"后边的成分是"判断宾语",例如:"我是中国人。

"能愿动词,又叫助动词,表示行为状况的可能性或意愿性。

汉语词性分类汉语词性分类大全及介绍

汉语词性分类汉语词性分类大全及介绍

汉语词性分类汉语词性分类大全及介绍
1.名词:表示人、事物、动物、植物等的名称,如:“人”,“书”,“天气”等。

2.代词:代替名词的词语,如:“我”,“你”,“他”等。

3.动词: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的词语,如:“跑”,“吃”,“睡觉”等。

4.形容词:用来形容名词的词语,如:“美丽”,“高”,“聪明”等。

5.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的词语,如:“很”,“非常”,“一起”等。

6.介词:表示位置、时间、方式等概念的虚词,如:“在”,“在...上面”,“在...里面”等。

7.连词:用来连接词语、短语或句子的虚词,如:“和”,“但是”,“因为”等。

8.感叹词:表示情感、感叹或呼唤的词语,如:“哇”,“真的吗”,“嗯”等。

9.量词:用来表示数量或一定限度的词语,如:“个”,“本”,“条”等。

10.助词:用来表示语法关系或进行词形和语序的变化的词语,如:“了”,“的”,“地”等。

以上是常见的汉语词性分类及其简介,每个词性都有具体的语法和语义特点,通过对词性的分类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

初中语文知识——词的分类(词性介绍).pptx

初中语文知识——词的分类(词性介绍).pptx
1
学海无涯
性质形容词。性质形容词能受"很"修饰。如:红,甜,漂亮,干净,清楚。 状态形容词。状态形容词不能受"很"修饰。如:雪白,滚烫,亮晶晶,泪涟涟。 形容词的主要语法特征: 形容词一般都能做定语。 形容词一般不能做宾语。 一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如:好好,慢慢,结结实实,雪白雪白。 4.【数词】表示数目和次序。表示数目多少的是基数词,表示次序前后的是序数 词。前者由系数和位数组成。系数包括"零、半、一、二、三、四、五、六、七、 八、九、十",位数包括"十、百、千、万、亿"等。二者合成数词,如:二,十 二,六百六十六,一千。序数词一般由基数前加"第、初"构成。数词中还有分数, 小数,倍数,概数。如:三分之二,一点五,五倍,十几。 5. 【量词】表示计量单位,又叫单位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两类。 名量词 是人和事物的单位,如:张、本、只、个。动量词是动作行为的单位,如: 次、 回、声、趟。 数词和量词经常组合在一起构成数量词组,充当定语、状语或补语。比如:一张 (纸)、三只(鸡)、一下(打响)、跑(三圈)。 6.【副词】 (1)、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范围、时间、频率、语气、情貌等。 表示程度的有:很、极、最、太、更、更加、格外、十分、极其、比较、相当、 稍微、略微、多么等。 表示范围的有:都、全、单、共、光、尽、净、仅、就、只、一共、一起、一同、 一道、一齐、一概、一味、统统、总共、仅仅、惟独等。 表示时间的有:刚、正、将、老(是)、总(是)、早就、已经、正在、立刻、 马上、起初、原先、一向、永远、从来、偶尔、随时、忽然等。 表示频率的有:又、再、还、也、屡次、常常、往往、经常、不断、反复等。 表示语气的有:不、没、没有、别、未必、准、一定、必定、必然、却、倒、可、 就、幸亏、难道、何尝、偏偏、索性、简直、反正、多亏、也许、大约、好在、 敢情等。 表示情貌的有:百般、特地、互相、擅自、几乎、渐渐、逐渐、逐步、猛然、依 然、仍然、当然、毅然、果然、差点儿等。 (2)、语法特点 副词一般只同动词、形容词相结合,例如"都去、常去、就去、很大、更大、多 么大"。如果代词"这样"、"这么"、"那样"、"那么"代替了动词,副词也可以用 在它们前面,如"已经这样了"、"就这么着吧"。名词数量词做谓语时,副词也可 以同它们结合,如"这儿就三个人"、"今天才九号"。 副词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做状语,"机"、"很"可以做补语。如"你太好了"、"他曾 经来过"、"味道好极了"。 7.【代词】是有称代、指别作用的词。分为三类,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叫人称代 词,表示疑问点的叫疑问代词,指示或区别人、事物、情况的叫指示代词。 (1).人称代词包括三种代词: 第一人称:我、我们、咱、咱们; 第二人称:你、你们、您、您们; 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别人、大家 (2). 疑问代词是表示疑问点的,如:谁、什么、哪里、多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词性的分类和辨析
Ⅰ、分类:
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Ⅱ、辨析:
1)名与动、形的区别:
A.名词不能重叠。

(少数除外如:人人、时时、处处、事事、家家、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里里外外,重叠后表示遍及全部、毫无遗漏。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跑跑、想想、讨论讨论、干干净净、高高的。

B.名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形式提问。

如:国家不国家?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走不走?好不好?
C.名词前不能加“不”(不受副词限制)如:不北京。

动词、形容词一般可以,如:不看、不吃、不好、不大。

2)动词、形容词的区别:
A.前加“很”,一般动词不能(表示心里活动的动词和能愿动词可以加程度动词)。

形容词多数可以,如:很走×,很好√。

B.动词重叠:ABAB式,AA式,如:讨论讨论,看看;
形容词重叠:AABB式,AA(的)如:干干净净,高高的。

C.动词绝大多数能带宾语,形容词不能,如:喜欢(你),怨恨(他),愉快(你)×,高兴(他)×。

3)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别:
A.副词不能和名词组合,形容词可以。

如:“一致的意见”,不能说“一概的意见”。

B.副词不能做谓语,形容词可以。

如:“大家的意见一致”,不能说“大家的意见一概”。

C.副词除“不、也许、没有、未必、一定”等少数外,一般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形容词可以。

D.副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提问,形容词可以。

如:一概不一概?一致不一致?
4)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区别:
A.时间名词能做定语,如:“现在的事情”,“目前的任务”,“刚才的情况”。

时间副词不能如:“正在的事情”,“立即的任务”,“刚刚的情况”。

B.时间名词做主语,如:“今天星期天”,“现在是早晨八点钟”,“近来很冷”;而时间副词不能做主语,如:“正在是早晨八点整”。

C.时间名词能同介词组成介宾短语:如:从过去、到将来、在早晨;时间副词不能同介词组合,如:从曾经、到刚刚。

D时间名词能与“是”构成“GG是GG”的格式,如:“从前是从前”时间副词不能。

练习:A.立刻、马上、正在、早已、从来、即将
B.最近、现在、目前、早上、从前、将来
5).有些介词与动词兼类,怎样区别:
有:在、给、叫、用、拿、比、到、让、由、朝、往、把、经过、通过。

A.介词不能单独作谓语,动词可以。

所以一句话中如果有别的词作谓语(动、形),它就是介词;如果没有别的词作谓语,那它就是动词。

B.介词后面不能带动态助词“着、了、过”,动词可以。

C.介词不能重叠,动词一般可以。

如:明天我在学校等你。

明天我在家。

他在看书。

我比你高一点儿。

我们比比。

他给我买了一本书。

他给了我一本书。

别那我开玩笑。

他手里那着一本书。

6).连词“和、跟、与、同”与介词兼类,区别:
A.连词“和”前后的词语是并列关系,互换位置基本意思不变;介词“和”前后词语不能互换。

B.连词“和”组成并列短语后可以带“都”;介词不可。

C.连词“和”前面不能有修饰语,介词可以。

D.连词“和”不能出现在一个句子或一个成分的开头;介词可以。

如:我和弟弟都去过。

我和弟弟谈话。

和弟弟一块儿去玩的孩子都回来了。

7).兼类词: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类的特点、功能而意义上密切相关,这样的词就是兼类词。

兼类词与同形词、同音词的区别:同形词同音词意义毫无联系,是两个以上的一组词。

如:把住质量关。

(动词)把书拿来。

(介词)拿把菜刀来。

(量词)
开了一朵花(名词)花了很多钱。

(动词)
☆如何辨别兼类词的词性:看它在句中的位置,起的作用。

如:大家选我当代表。

(名词)这代表大多数同志的看法。

(动词)
买了一把锁。

(名词)把门锁上。

(动词)
你要端正学习态度。

(动词)他坐得很端正。

(形容词)
怎么多了一个人?(动词)这里人太多。

(形容词)
我们要立个规矩。

(名词)梅家的小姐很贤惠、很规矩。

(形容词)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理想。

(名词)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形容词)
你快点走,跟上我!(动词)你跟姐姐回家吧。

(介词)
年老了,身体不行了。

(形容词)你怎么老哭?(副词)
他买的雨伞是白色的。

(形容词)我今天又白跑了。

(副词)
词性专项练习
一、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

1.他昨天上午在家里,下午在图书馆看书,现在在开会。

2.两块连草都不长的地连起来了。

3.你比我强,我比不过你。

4.你为什么老向着他而不向他提意见?
5.到了北京,我就赶快跑到医院去看病。

二、选出词类相同的一项。

A.肃穆肃立B.也许立刻
C.聪明智慧
D.欣然果然
三、判断加点词的词性。

1.“精兵简政”是条好意见。

(动词)
2.队员们精疲力尽。

(名词)
3.过日子要精打细算。

(形容词)
4.输得精光。

(副词)
四、判断加点词的词性
1.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

(形容词)
2.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动词)
3.月色给大地带来一片朦胧。

(名词)
4.隔着云看太阳,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

(形容词)
5.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

(动词)
6.这个胜利将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

(名词)
7.这道题老师讲得很明白。

(形容词)
8.你明白其中的道理吗?(动词)
9.我们应该有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形容词)
10.革命队伍必须严肃纪律。

(动词)
五、选出下列加点词词性不同的一项。

(B)
A.电灯突然亮了。

B.这场雨下得太突然。

C.心脏突然停止了跳动。

D.突然,掌声暴风雨般的响起来。

六、请将下列虚词归类
A.副词
B.叹词
C.介词
D.拟声词
越发(副词)除了(介词)始终(副词)依照(介词)沿着(介词)
索性(副词)扑通(拟声词)哦(叹词)屡次(副词)何必(副词)
自从(介词)砰(拟声词)啊(叹词)却(副词)
七、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
一个人为自己所热爱的目标而奋斗时,即使困难重重,也会百折不挠的去克服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