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法律法规》课程教案]铁路运输法
第四章 铁路运输 法律法规 第一节:铁路运输法律体系

理论授课教案(首页)
课题:第四章铁路运输法律法规
第一节:铁路运输法律体系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铁路运输法律规范的构成适用的原则及效力。
掌握铁路法调整范围,铁路运输企业行政职能。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铁路运输法律规范的构成适用的原则及效力。
难点:掌握铁路法调整范围,铁路运输企业行政职能。
授课方法:
基础知识讲解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师生互动学习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参考书杨紫炟、徐杰主编《经济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五版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运输法律法规第一章 铁路法

1)铁路运输企业
铁路法的主要内容
铁路运输企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旅客运输服务工作,做到文明礼貌、热情周到,保持车站和车厢内 的清洁卫生,提供饮用开水,做好列车上的饮食供应工作。同时,铁路运输企业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对铁路 沿线环境的污染。
铁路法的主要内容
托运人或者旅客根据自愿可以向保险公司办理货物运输保险,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承担赔偿责 任。
托运人或者旅客根据自愿,可以办理保价运输,也可以办理货物运输保险;还可以既不办理保价运输, 也不办理货物运输保险。铁路运输企业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托运人或旅客办理保价运输或者货物运输保险。
请思考: (1)醉酒大叔在列车车厢内的行为,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2)小全错过了目的站,到底是谁的责任? (3)铁路运输企业对于逾期运到的包裹,将承担什么样的义务? (4)铁路运输企业对于污染的包裹,将如何承担赔偿责任?
铁路法的主要内容
1.2.1 铁路运输营业
01 与铁路运输营业相关的权利和义务
铁路法
知识拓展
国家铁路、地方铁路、专用铁路和铁路专用线之间的法条明晰。 (1)国家铁路、地方铁路和专用铁路印制使用的旅客、货物运输票证,禁止伪造和变造。 (2)国家铁路和地方铁路根据发展生产、搞活流通的原则,安排货物运输计划。对抢险救灾物 资和国家规定需要优先运输 的其他物资,应予优先运输。国家铁路、地方铁路参加国际联运,必须经国务院批准。 (3)地方铁路运输的物资需要经由国家铁路运输的,其运输计划应当纳入国家铁路的运输计划。 (4)专用铁路兼办公共旅客、货物运输营业的,应当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国家鼓励专用铁路兼办公共旅客、货物运输营业;提倡铁路专用线与有关单位按照协议共用。
运输法规 教案

运输法规教案教案标题:运输法规教案目标:1. 了解不同运输方式的法规和规定。
2. 理解运输法规对运输业和社会的重要性。
3. 掌握运输法规的基本内容和应用。
教案步骤:步骤一: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运输法规对我们日常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2. 提出问题:你认为为什么需要有运输法规?它们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步骤二:介绍不同运输方式的法规(15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研究一种运输方式(如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和水运),了解该运输方式的法规和规定。
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向全班介绍他们所研究的运输方式的法规和规定,并讨论其对运输业和社会的影响。
步骤三:探讨运输法规的基本内容(20分钟)1. 介绍运输法规的基本内容,包括运输安全、货物运输合同、运输责任等方面。
2. 分组活动:将学生再次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运输法规的具体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简短的演讲。
3. 演讲和讨论:每个小组进行演讲,并与全班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
全班一起讨论各个运输法规的重要性和应用。
步骤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他们所学的运输法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2. 学生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3. 小组讨论和总结:每个小组向全班介绍他们的分析和解决方案,全班一起讨论。
步骤五:总结和评价(5分钟)1. 总结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
2. 学生评价:学生对本课程的教学方式和内容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资源:1. 运输法规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籍。
2. 实际案例分析材料。
3. 小组讨论和演讲的准备时间。
教学扩展:1. 邀请专业人士(如运输公司的代表、法律专家等)来讲解和分享他们在运输法规方面的经验和见解。
2. 组织实地考察,参观运输公司或相关机构,让学生亲身了解运输法规的实际应用。
3. 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研究,深入了解运输法规的最新发展和变化。
[《铁路运输法律法规》课程教案]铁路运输法
![[《铁路运输法律法规》课程教案]铁路运输法](https://img.taocdn.com/s3/m/97b536da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97.png)
《铁路运输法律法规》课程教案铁路运输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铁路运输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让学生掌握铁路运输法的主要内容和相关规定。
3. 培养学生遵守铁路运输法律法规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铁路运输法的定义和作用2. 铁路运输法的基本原则3. 铁路运输合同的法律规定4. 铁路运输安全法规5. 铁路运输纠纷的解决途径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铁路运输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相关规定。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铁路运输纠纷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铁路运输法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铁路运输法律法规》2. 课件:铁路运输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相关规定3. 案例材料:铁路运输纠纷案例4. 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铁路运输法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讲解:详细讲解铁路运输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相关规定。
3. 案例分析:分析铁路运输纠纷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铁路运输法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遵守铁路运输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铁路运输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并通过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要加强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铁路运输法基本概念和原则的理解。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检查学生对铁路运输法规的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检查学生对铁路运输法规的实际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铁路运输企业,了解铁路运输业务的实际运作。
2. 邀请铁路运输法律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铁路运输法律法规的理解。
教案-铁路运输政策法规

江苏省技工院校教案首页课题:导入新课教学目的要求:1.知识与技能:了解铁路运输的发展,能够清楚中国铁路发展的历程。
2.过程与方法:由中国古代的牛车引出运输的由来以及变迁,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对历史各代运输工具的回顾,分析铁路运输的发展与变迁,提升了学生分析能力,在合作交流中感受到学习的喜悦。
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中国铁路发展的历程教学难点:掌握新时期铁路运输发展的特点授课方法:教学中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知识为主线,发展思维为主旨”的“四主”原则.以恰当的问题为纽带,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铁路运输政策与法规教材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教学内容备注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对运输工具进行讨论,说说铁路的由来和发展,从中国古代的运输工具入手,带领学生认识中国古代的运输工具,并引出铁路运输。
新课讲授开创时期(1876--1893年)中国有铁路始于清朝末期。
1876年7月3日,中国土地上出现了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
由英、美合谋,由英国在华的代理人--怡和洋行--背着清政府诡称修建从吴淞到上海的一条"寻常马路",擅自在中国的土地上修建的中国第一条营业性铁路上海吴淞铁路建成通车了。
随后,清政府出银28.5万两,分3次交款赎回这条铁路并予以拆除。
于1881年开始修建唐山至胥各庄铁路,从而揭开了中国自主修建铁路的序幕。
但由于清政府的昏庸愚昧和闭关锁国的政策,到1894年,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仅修建约400多公里铁路。
1879年,洋务派首领李鸿章为了将唐山开平煤矿的煤炭运往天津,奏请修建唐山至北塘的铁路。
清政府以铁路机车"烟伤禾稼,震动寝陵"为由,决定将铁路缩短,仅修唐山至胥各庄一段,胥各庄至芦台间开凿运河,连接蓟运河,以达北塘海口;为避免机车震动寝陵,决定由骡马牵引车辆。
交通运输法-第二章-铁路运输法

第一节 铁路运输法概述
一、铁路运输概述
(四)铁路运输发展简况
2.世界铁路运输发展简况
1825年9月27日,世界上第一条行驶蒸汽机车的永久性公用运输设施,英国斯托克顿—达灵顿的铁路正式 通车了,这就是世界近代铁路的起源。
高架电缆在1888年发明后,首条使用高架电缆的电气化铁路在1892年启用。二战后,以柴油和电力驱动的 列车逐渐取代蒸汽推动的列车。20世纪60年代起,多个国家均建置高速铁路。货运铁路亦连接至港口,并 与水运合作,以集装箱运送大量货物以大大减低成本。
(一)铁路法的概念 (二)铁路法律规范的构成 (三)铁路法的适用范围
三、铁路法律关系
(一)铁路法律关系的概念 (二)铁路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三)铁路法律关系的种类
第一节 铁路运输法概述
一、铁路运输概述
(一)铁路运输的概念和种类
1.铁路运输的概念
狭义的铁路运输,在上通常是指一种以具有轮对的车辆沿铁路轨道运行,以达到运送旅客 或货物目的的陆上运输方式,即利用铁路设施、设备,通过将火车车辆编组成列车在铁路 上载运旅客、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
所谓铁路法律关系,就是铁路社会关系的法律形式,是由铁路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人与 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由铁路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铁路行政监管机构、铁路企业与 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之间因铁路经济活动而发生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
铁路法律关系,是作为内容的铁路社会关系与作为形式的铁路法律规范的统一。
总体来看,经过几十年努力,我国在铁路法制建设方面已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以 《铁路法》为龙头、以铁路法律和铁路行政法规为骨干、以铁路行政规章为补充的纵横 相结合的铁路法规体系基本框架。
第一节 铁路运输法概述
[《铁路运输法律法规》课程教案]铁路运输法
![[《铁路运输法律法规》课程教案]铁路运输法](https://img.taocdn.com/s3/m/928f4f9d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91.png)
一、教案简介本教案主要介绍铁路运输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原则以及我国铁路运输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铁路运输法律的基本知识,掌握铁路运输法律的基本原则,熟悉我国铁路运输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铁路运输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掌握我国铁路运输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3. 培养学生遵守铁路运输法律法规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内容1. 铁路运输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a. 法律法规的定义b. 铁路运输法律法规的特性2. 铁路运输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a. 合法性原则b. 公平原则c. 公开原则d. 效率原则3. 我国铁路运输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a. 宪法和相关法律b. 铁路运输行政法规c. 铁路运输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d. 铁路运输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铁路运输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我国铁路运输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铁路运输法律法规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铁路运输法律法规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铁路运输法律法规基本概念、原则的掌握情况。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铁路运输法律法规实际应用能力。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铁路运输法律法规知识的总体掌握程度。
六、教案简介本章主要介绍铁路运输合同的法律规定,包括铁路运输合同的种类、订立、履行、变更和解除等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铁路运输合同的法律规定,掌握铁路运输合同的基本要素和履行过程,培养学生遵守铁路运输合同法律的意识。
七、教学目标1. 了解铁路运输合同的法律规定。
2. 掌握铁路运输合同的基本要素和履行过程。
3. 培养学生遵守铁路运输合同法律的意识。
八、教学内容1. 铁路运输合同的种类a. 铁路货物运输合同b. 铁路旅客运输合同2. 铁路运输合同的订立a. 要约b. 承诺c. 合同成立3. 铁路运输合同的履行a. 履行原则b. 履行方式c. 履行期限4. 铁路运输合同的变更和解除a. 变更条件b. 解除条件c. 变更和解除的程序九、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铁路运输合同的种类、订立、履行、变更和解除的法律规定。
《铁路旅客运输法规》教学课件—02铁路法及相关法规基础认识

任务一 《铁路法》基本认知
二、铁路运输管理体制
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主管全国铁路工作,对国家铁路实行高度集中、统一指 挥的运输管理体制,对地方铁路、专用铁路和铁路专用线进行指导、协调、监督 和帮助。明确了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责,界定了铁路运输企业的特定职 能。 (一)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责:行业管理职能;对国铁的直接管理职能; 对其他铁路的监督管理职能。 (二)国家铁路运输企业的特定职责。
铁路旅客运输法规
项目二 铁路法及相关法规基础认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铁路法》的意义;熟悉《铁路法》的作用;掌握铁路法律体 系的基本制度;了解《铁路法》的适用范围等;掌握《铁路安全管理 条例》的基础知识。
[技能目标]
认知《铁路法》对承运人和铁路旅客的重要意义;掌握承运人责任 归责原则及免责事由、承运人和旅客之间的责任和义务;熟练分析事 件的相关责任。
任务一 《铁路法》基本认知
(二)《铁路法》历史修改历程 1991年5月1日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于1991年5月1日生效) 发布日期:1990年09月07日 文书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七届第三十二号 生效日期:1991年05月01日 效力级别:法律及全国人大(常委会)文件 效力状态:已被修订2009-08-27 通过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
任务一 《铁路法》基本认知
三、铁路客运运输合同
(一)铁路客运运输合同 铁路旅客运输合同是指铁路运输企业与旅客之间签订的明确旅客运输权利义务关 系的协议。根据该协议,承运人有义务保证旅客安全、及时到达指定的旅行目的 地,旅客有义务支付相应的运输费用。旅客既是运输合同的主体,也是运输合同 的运送对象。 铁路运输合同的分类 铁路运输合同根据其内容可以分为:铁路旅客运输合同、铁路包裹运输合同、铁 路行李运输合同和铁路货物运输合同。旅客车票、行李票、包裹票和货物运单是 合同或者合同的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路运输法律法规》课程教案]铁路运输法20xx - 20XX学年第二学期教案课程名称:铁路运输法律法规团队/教研组:任课教师:使用教材:《铁路运输法律法规》教案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宪法授课班级高铁授课时间 20XX.03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目标能够运用法律知识来解决纠纷教学重点了解宪法的一般常识授课类型理论课时间分配【导入】什么是宪法【新授】一、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有的还规定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以及统治阶级认为重要的其他制度,涉及到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规定国家根本制度任务就是要确立国家的国体和政体。
国体(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
三、规定和保障基本人权(一)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平等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自由的权利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受保护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获得国家赔偿的权利劳动权劳动者休息权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获得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其他权利义务四、行使国家权利的国家机构体系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我国的国家机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家主席、国务院、中央军委、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等国家机关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讨论、练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一共修改了几次,最近一次修改最主要的内容是什么【作业】 20XX年两会新规【小结】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体系,努力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
【课后反思】教案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民法通则授课班级高铁授课时间20XX.03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目标了解民法的一般常识教学重点了解自然人、法人享有的权利及应尽的义务授课类型理论课时间分配【复习】我国宪法修订几次?【导入】什么是民法?【新授】一、基本原则 1、立法目的: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正确调整民事关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
2、民法调整的关系: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3、民事活动中遵循的基本原则: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
二、公民(自然人)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1、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根据年龄和精神智力状况)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三、法人 1、法人: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2、法人应具备的条件(1)依法成立;(2)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四、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
(一)民事法律行为应具备的条件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五、民事权利(一)财产所有权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国家财产属于全民所有。
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破坏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
(二)知识产权公民、法人享有著作权(版权),依法有署名、发表、出版、获得报酬等权利。
公民、法人依法取得的专利权受法律保护(三)人身权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
六、民事责任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七、侵权的民事责任【讨论、练习】案例分析【作业】背诵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分类。
【小结】具备依法办事、按章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培养法律意识,做一个守法的公民。
【课后反思】教案课题名称刑法授课班级高铁授课时间 20XX.03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目标了解刑法的一般常识教学重点了解破坏铁路运输设备、设施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授课类型理论课时间分配【复习】民法的一般规定【导入】什么是刑法?【新授】一、刑法的立法目的二、刑法的任务三、刑法的基本原则四、刑罚的种类五、刑法的适用范围六、犯罪和刑事责任七、与交通运输有关的罪【讨论、练习】【作业】背诵刑事责任年龄。
【小结】具备依法办事、按章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培养法律意识,做一个守法的公民。
【课后反思】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教案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合同概述授课班级 17级高铁授课时间 20XX.03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目标掌握合同的概念教学重点能按照合同法的规定,正确签订运输合同,从而安全、迅速、经济、便利地完成运输任务。
授课类型理论法时间分配【复习】宪法、民法、刑法的基本法规。
【导入】生活中都有什么合同?【新授】一、合同的概念 1、概念:《合同法》所称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二、合同的分类(一)计划合同与普通合同(二)双务合同与单务合同(三)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四)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五)要式合同与非要式合同(六)格式合同与非格式合同(七)主合同与从合同(八)本约与预约(九)其他合同三、合同的特征(一)合同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的法律行为(二)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三)合同是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四、合同法的立法目的及适用范围(一)合同法的立法目的(二)合同法的适用范围五、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一)平等原则(二)自愿原则(三)诚实守信原则(四)公平原则(五)合法原则(六)必须履行原则六、合同法确认的合同种类【讨论、练习】案例分析【作业】背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小结】通过本节课学习了解合同的分类及合同法的基本原则【课后反思】教案课题名称合同的订立、变更、解除、转让、终止授课班级 17高铁授课时间 20XX.03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目标能依据合同法、正确处理合同的变更和解除教学重点掌握合同的订立、转让和终止授课类型理论课时间分配【复习】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导入】怎样签订一份合同?【新授】一、合同订立的基本程序(一)要约(二)承诺二、合同的形式三、合同的内容四、合同的变更和解除(一)合同的变更(二)合同的解除五、合同的转让和终止(一)合同的转让(二)合同的终止【讨论、练习】案例分析【作业】背合同内容【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明白合同的订立、转让和终止。
【课后反思】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教案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合同的履行、担保,无效合同及违反合同的责任授课班级 17高铁授课时间 20XX.03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目标合理利用法律法规,解决铁路运输合同履行中出现的问题教学重点掌握无效合同及违反合同的责任授课类型理论课时间分配【复习】什么是要约及承诺?【导入】怎样认真履行合同?【新授】一、合同履行的概念和原则(一)合同履行的概念(二)合同履行的基本原则二、合同的担保(一)保证(二)抵押(三)质押(四)留置(五)定金三、合同履行中当事人的抗辩权(一)同时履行抗辩权(二)后履行抗辩权(三)先履行抗辩权四、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五、无效合同(一)绝对无效合同(二)可撤销合同(三)不被追认的合同六、违约责任【讨论、练习】案例分析【作业】背记合同履行的基本原则以及无效合同的种类【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具备依法办事、按章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树立在运输过程中严守标准、安全第一的职业素质。
【课后反思】教案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铁路法概述授课班级 17高铁授课时间 20XX.03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目标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的规定,顺利完成旅客和货物运输任务,依法加强铁路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畅通;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教学重点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的立法时间、目的授课类型理论课时间分配【复习】宪法和合同【导入】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否有相应的法律?【新授】一、立法目的二、立法时间 1990年9月7日由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自1991年5月1日起开始试行,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国家管理铁路的法律,也是我国调整铁路运输法律关系的基本法。
三、调整的范围(一)铁路运输行政管理关系(二)铁路运输合同关系(三)铁路运输的经营管理关系四、适用范围我国铁路共分为4种,即国家铁路、地方铁路、专用铁路和铁路专用线。
五、铁路运输管理体质及铁路的行政管理职能(一)铁路运输管理体制(二)国家铁路运输企业的行政管理职能六、铁路发展政策七、铁路运输企业的义务八、公民及地方政府在维护铁路运输安全方面的义务九、铁路科技发展【讨论、练习】案例分析【作业】背记铁路法的立法时间,以及修改过几次和时间。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的立法时间、目的。
【课后反思】教案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铁路运输营业授课班级 17高铁授课时间 20XX.04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目标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规定的各方权利义务教学重点掌握铁路运输过程中的损害赔偿问题授课类型理论课时间分配【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立法时间?【导入】承运人、托运人、收货人分别指谁?【新授】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规定的权利义务(一)铁路运输企业的权利和义务 1.铁路运输企业的权利。
2.铁路运输企业的义务。
(二)托运人的权利和义务 1.托运人的权利。
2.托运人的义务。
(三)收货人的权利和义务 1.收货人的权利。
2.收货人的义务。
(四)旅客的权利和义务 1.旅客的权利。
2.旅客的义务。
二、铁路运输过程中的损害赔偿(一)保价与保险(二)由于下列原因造成的货物、包裹、行李损失的,铁路运输企业不承担赔偿责任。
(1)不可抗力。
(2)货物或者包裹、行李中的物品本身的自然属性,或者合理损耗。
(3)托运人、收货人或者旅客的过错。
三、无人领取货物的处理四、铁路运输价格的制定【讨论、练习】案例分析【作业】熟背铁路运输企业的权利和义务,旅客的权利和义务都有哪些。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规定的各方权利义务。
【课后反思】教案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铁路建设和铁路安全与保护授课班级 17高铁授课时间 20XX.04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目标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组织安全运输,维护站、车治安教学重点了解铁路运输合同授课类型理论课时间分配【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规定的各方权利?【导入】目前我国的铁路建设发展规划是什么?【新授】一、铁路建设(一)铁路发展规划(二)铁路建设用地 1.铁路建设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