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编码器详解
5.2 旋转编码器介绍[7页]
![5.2 旋转编码器介绍[7页]](https://img.taocdn.com/s3/m/5b3572daf111f18582d05a7c.png)
YL-335B分拣单元使用了这种具有A、B两相90º相位差 的通用型旋转编码器,用于计算工件在传送带上的位置。编 码器直接连接到传送带主动轴上。该旋转编码器的三相脉冲 采用NPN型集电极开路输出,分辨率500线,工作电源 DC12~24V。本工作单元没有使用Z相脉冲,A、B两相输 出端直接连接到PLC(FX3U-32MR)的高速计数器输入端。
(2)旋转编码器分类
一般来说,根据旋转编码器产生脉冲的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增 量式、绝对式以及复合式三大类。自动线上常采用的是增量式旋转编 码器。
增量式编码器是直接利用光电转换原理输出三组方波脉冲A、B和 Z相;A、B两组脉冲相位差脉冲超前A相时则为反转方向。Z相为每转一个脉冲, 用于基准点定位。
主讲 程向娇
(1)旋转编码器的工作原理与结构 旋转编码器是通过光电转换,将输出至轴上的机械、几何
位移量转换成脉冲或数字信号的传感器,主要用于速度或位 置(角度)的检测。
典型的旋转编码器是由光栅盘和光电检测装置组成。
光栅盘是在一定直径的圆板上等分地开通若干个长方形狭缝。由于 光电码盘与电动机同轴,电动机旋转时,光栅盘与电动机同速旋转, 经发光二极管等电子元件组成的检测装置检测输出若干脉冲信号,其 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
(3)旋转编码器接线原理图
(4)脉冲估算(脉冲当量计算参考教材)
按如图5-6所示的安装尺寸,当工件从下料口中心线移至传感器 中心时,旋转编码器约发出430个脉冲;移至第一个推杆中心点时, 约发出614个脉冲;移至第二个推杆中心点时,约发出963个脉冲;移 至第三个推杆中心点时,约发出1284个脉冲。
旋转编码器种类及信号输出形式

旋转编码器种类及信号输出形式
旋转编码器是一种计数器,其功能是使用旋转轴旋转来检测和记录物体的旋转角度或位移距离。
它的编码方式有多种不同的类型,每种类型的输出信号形式也不同。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四种旋转编码器类型,即定子磁极编码器、绝对式编码器、相位型编码器和编码器阵列。
定子磁极编码器是最常见的旋转编码器之一,它是在旋转轴上安装了一组磁极,当旋转轴旋转时,它们会产生电磁强度变化并由传感器检测,从而测量出旋转角度。
它的输出信号一般是四相编码信号,也称为ABZ信号,即A相、B相和Z相的模拟信号,这三个相位的变化是交互的,当旋转轴逆时针旋转时,A相和B相信号会按照特定规律交替变化而不会同时变化,而Z相信号由高电平变成低电平时则表示旋转轴的一个周期循环完成,同时也可以通过A相和B相的变化比例来检测旋转轴的角度变化。
绝对式编码器是一种新型编码器,与定子磁极编码器不同,绝对式编码器使用磁性存储介质来记录旋转角度,它具有比定子磁极编码器更高的精度和更长的工作寿命。
旋转编码器工作原理 __编码器

旋转编码器工作原理 __编码器旋转编码器工作原理编码器是一种常见的用于测量和控制旋转运动的设备。
它可以将旋转运动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便计算机或其他控制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
本文将详细介绍旋转编码器的工作原理。
一、旋转编码器的基本结构旋转编码器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旋转运动并将其转换为光电信号。
2. 光栅盘:光栅盘是一个圆形的透明盘,上面有许多等距的透明和不透明条纹。
当旋转编码器旋转时,光栅盘上的透明和不透明条纹会通过光电传感器。
3. 光电检测器:光电检测器位于光栅盘的一侧,用于接收光栅盘上透明和不透明条纹的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4. 信号处理电路:信号处理电路负责接收光电检测器输出的电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
二、旋转编码器的工作原理旋转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基于光电传感器和光栅盘之间的相互作用。
当旋转编码器旋转时,光栅盘上的透明和不透明条纹会通过光电传感器。
光电传感器会将光栅盘上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将其发送到信号处理电路进行处理。
信号处理电路会对接收到的电信号进行解码,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
根据旋转编码器的类型,可以有两种常见的编码方式:1. 增量式编码器:增量式编码器输出的是相对位置信息。
它通常由两个光栅盘组成,一个用于测量旋转运动,另一个用于测量旋转方向。
通过比较两个光栅盘上的光信号,可以确定旋转的方向和位置。
2. 绝对式编码器:绝对式编码器输出的是绝对位置信息。
它通常由多个光栅盘组成,每个光栅盘上都有不同的编码模式。
通过解码每个光栅盘上的编码模式,可以确定旋转的绝对位置。
三、旋转编码器的应用领域旋转编码器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包括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技术、医疗设备、航空航天等。
以下是一些旋转编码器的应用示例:1. 位置测量:旋转编码器可以用于测量机械装置的旋转位置,例如机器人臂、摄像头云台等。
2. 运动控制:旋转编码器可以用于控制机械装置的旋转运动,例如电机控制、舵机控制等。
旋转编码器工作原理 __编码器

旋转编码器工作原理 __编码器旋转编码器工作原理编码器是一种常用于测量旋转运动的装置,它能够将旋转角度或位置转化为数字信号,用于控制和监测系统中的运动。
旋转编码器广泛应用于机械、自动化控制、仪器仪表等领域。
一、编码器的基本结构旋转编码器通常由光电传感器和编码盘组成。
编码盘上有一系列的刻线,光电传感器通过检测这些刻线的变化来测量旋转角度或位置。
光电传感器一般由发光二极管(LED)和光敏二极管(Photodiode)组成。
LED发出的光经过编码盘上的刻线反射回光敏二极管,光敏二极管会产生电流信号,根据刻线的变化情况,电流信号的强弱和频率也会有所变化。
编码盘上的刻线通常有两种类型:光栅和格雷码。
光栅刻线是等距离的黑白条纹,光电传感器通过检测黑白条纹的变化来测量旋转角度或位置。
格雷码刻线是一种特殊的二进制编码方式,相邻两个码之间只有一个位数发生变化,可以提高编码器的精度和稳定性。
二、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当旋转编码器旋转时,编码盘上的刻线会引起光敏二极管接收到的光强度的变化。
根据光强度的变化,光敏二极管会产生不同的电流信号。
对于光栅刻线,光敏二极管接收到的光强度的变化会导致电流信号的强弱和频率的变化。
通过测量电流信号的强弱和频率,可以计算出旋转的角度或位置。
对于格雷码刻线,光敏二极管接收到的光强度的变化会导致电流信号的强弱和相位的变化。
通过测量电流信号的强弱和相位,可以计算出旋转的角度或位置。
为了提高编码器的精度和稳定性,通常会采用多通道的编码器,即在一个编码盘上设置多个刻线。
多通道编码器可以提供更高的分辨率和更精确的测量结果。
三、编码器的应用领域旋转编码器广泛应用于机械、自动化控制、仪器仪表等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案例:1. 机械设备控制:编码器可以用于测量机械设备的旋转角度或位置,用于控制和监测机械系统的运动。
2. 机器人控制:编码器可以用于测量机器人关节的旋转角度或位置,用于控制和监测机器人的运动。
e11旋转编码器原理 -回复

e11旋转编码器原理-回复旋转编码器是一种常见的位置传感器,用于测量物体的旋转角度。
它在机械、自动化、电子和通信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旋转编码器的原理是基于光学或磁学的测量技术,利用旋转的物体上固定的编码盘或磁极与传感器间的信号变化,来确定物体的旋转角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旋转编码器的原理和其工作过程。
一、旋转编码器的基本原理旋转编码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学或磁学原理测量物体的旋转角度。
光学式旋转编码器通过光源和光敏器件来测量光线的变化;磁学式旋转编码器则利用磁场的变化来测量物体的旋转角度。
二、光学式旋转编码器的原理及工作过程光学式旋转编码器由光源、光栅、光敏器件和信号处理电路等组成。
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光栅分解成一系列等间距的光斑,然后传输到光敏器件上。
当编码盘开始旋转时,光斑经过编码盘上的透光孔或光敏信号区域时,会有一定的光线被遮挡或透射,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周期性的光强变化。
光敏器件会接收到这种变化,并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通过信号处理电路对这些电信号进行处理和解码,从而得到物体的旋转角度。
三、磁学式旋转编码器的原理及工作过程磁学式旋转编码器主要由磁性编码盘和磁敏传感器组成。
编码盘上有一系列的磁极,每个磁极代表一个编码单位,使得编码盘在旋转过程中可以产生一个周期性的磁场变化。
磁敏传感器的作用是探测和测量这个磁场变化,并将其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
磁敏传感器可以是霍尔元件、磁电阻元件或磁电感元件等。
四、旋转编码器的工作方式旋转编码器一般有两种工作方式:增量式和绝对式。
1. 增量式旋转编码器:增量式旋转编码器通过测量输出信号的变化来确定物体的旋转角度。
它的工作原理是根据每个编码单位产生的信号变化来计算物体的旋转角度,一般有两个输出信号:一个是A相信号,另一个是B相信号。
这两个信号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位差,可以通过相位差的变化来确定旋转方向。
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但需要一个初始位置的参考。
2. 绝对式旋转编码器:绝对式旋转编码器可以直接测量物体的具体旋转角度,不需要参考位置。
旋转编码器工作原理 __编码器

旋转编码器工作原理 __编码器引言概述:旋转编码器是一种常用的传感器,用于测量物体的旋转角度和位置。
它通过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电信号来实现测量,并在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旋转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包括编码器的基本原理、编码器的类型、编码器的工作方式以及编码器的应用领域。
一、编码器的基本原理1.1 光电编码器光电编码器是一种常见的编码器类型,它利用光电传感器和光栅盘来测量旋转运动。
光栅盘上有许多等距的透明和不透明条纹,当光电传感器接收到透明和不透明条纹时,会产生相应的电信号。
通过计算电信号的脉冲数,可以确定旋转角度和位置。
1.2 磁性编码器磁性编码器是另一种常用的编码器类型,它利用磁性传感器和磁性标记来测量旋转运动。
磁性标记通常是在旋转轴上安装的磁性材料,当磁性传感器接近磁性标记时,会产生相应的电信号。
通过检测电信号的变化,可以确定旋转角度和位置。
1.3 其他编码器类型除了光电编码器和磁性编码器,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编码器,如电容编码器、压电编码器等。
这些编码器利用不同的原理来实现旋转角度和位置的测量,适合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二、编码器的工作方式2.1 绝对编码器绝对编码器可以直接测量物体的旋转角度和位置,无需参考点。
它们通常具有多个输出通道,每一个通道对应一种旋转角度或者位置。
通过读取每一个通道的状态,可以准确确定物体的旋转位置。
2.2 增量编码器增量编码器只能测量物体的相对旋转角度和位置,需要参考点进行校准。
它们通常具有两个输出通道,一个用于测量旋转方向,另一个用于测量旋转量。
通过读取这两个通道的状态,可以确定物体的相对旋转角度和位置。
2.3 绝对增量编码器绝对增量编码器结合了绝对编码器和增量编码器的优点。
它们能够直接测量物体的旋转角度和位置,并且具有增量编码器的相对测量功能。
这种编码器通常具有多个输出通道,既可以直接读取绝对位置,又可以读取相对旋转量。
三、编码器的应用领域3.1 机械工程旋转编码器在机械工程中广泛应用,用于测量机械设备的旋转角度和位置,如机床、机器人等。
旋转编码器 齿轮 霍尔 原理 多圈

旋转编码器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旋转角度的传感器,它通过测量旋转物体上的齿轮或者霍尔元件的变化来确定物体的旋转角度。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旋转编码器的原理和多圈编码器的工作方式。
一、旋转编码器原理1. 齿轮编码器原理齿轮编码器是一种基于齿轮的旋转编码器,它利用齿轮的旋转来测量旋转物体的角度。
齿轮编码器上通常会有一组光电传感器和齿轮,当齿轮旋转时,光电传感器会检测到齿轮上的齿的变化,从而确定齿轮的旋转角度。
2. 霍尔编码器原理霍尔编码器是一种基于霍尔元件的旋转编码器,它利用霍尔元件对磁场的敏感性来测量旋转物体的角度。
霍尔编码器上通常会有一组磁铁和霍尔元件,当被测物体旋转时,磁铁会产生磁场,并使霍尔元件产生变化,从而确定被测物体的旋转角度。
二、多圈编码器工作原理多圈编码器是一种可以测量多圈旋转角度的编码器,它比普通的单圈编码器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测量范围。
多圈编码器通常采用多级齿轮或者多个霍尔元件来实现多圈的测量。
1. 齿轮多圈编码器原理齿轮多圈编码器通常采用多级齿轮来实现多圈测量,每个级别的齿轮都会安装在一个独立的轴上,当被测物体旋转时,每个级别的齿轮都会产生相应的旋转,从而实现多圈的测量。
2. 霍尔多圈编码器原理霍尔多圈编码器通常采用多个霍尔元件来实现多圈测量,每个霍尔元件都会安装在一个不同的位置上,当被测物体旋转时,每个霍尔元件都会产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实现多圈的测量。
结语旋转编码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角度测量传感器,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学习旋转编码器的原理和多圈编码器的工作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旋转编码器是一种用于测量旋转角度的传感器,其原理和多圈编码器的工作方式已经介绍过了,接下来我们将继续讨论旋转编码器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旋转编码器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1. 位置反馈系统旋转编码器常常被用于位置反馈系统中,通过实时监测被测物体的角度变化,控制系统可以及时调整和控制目标物体的位置,实现精确的位置控制。
旋转编码器详解

增量式编码器的A.B.Z编码器A、B、Z相及其关系TTL编码器A相,B相信号,Z相信号,U相信号,V相信号,W相信号,分别有什么关系?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编码器只有A相、B相、Z相信号的概念。
所谓U相、V相、W相是指的电机的主电源的三相交流供电,与编码器没有任何关系。
“A相、B相、Z相”与“U相、V相、W相”是完全没有什么关系的两种概念,前者是编码器的通道输出信号;后者是交流电机的三相主回路供电。
而编码器的A相、B相、Z相信号中,A、B两个通道的信号一般是正交(即互差90°)脉冲信号;而Z相是零脉冲信号。
详细来说,就是——一般编码器输出信号除A、B两相(A、B两通道的信号序列相位差为90度)外,每转一圈还输出一个零位脉冲Z。
当主轴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时,输出脉冲A通道信号位于B通道之前;当主轴逆时针旋转时,A通道信号则位于B通道之后。
从而由此判断主轴是正转还是反转。
另外,编码器每旋转一周发一个脉冲,称之为零位脉冲或标识脉冲(即Z相信号),零位脉冲用于决定零位置或标识位置。
要准确测量零位脉冲,不论旋转方向,零位脉冲均被作为两个通道的高位组合输出。
由于通道之间的相位差的存在,零位脉冲仅为脉冲长度的一半。
带U、V、W相的编码器,应该是伺服电机编码器A、B相是两列脉冲,或正弦波、或方波,两者的相位相差90度,因此既可以测量转速,还可以测量电机的旋转方向Z相是参考脉冲,每转一圈输出一个脉冲,脉冲宽度往往只占1/4周期,其作用是编码器自我校正用的,使得编码器在断电或丢失脉冲的时候也能正常使用。
ABZ是编码器的位置信号,UVW是电机的磁极信号,一般用于同步电机; AB对于TTL/HTL编码器来说,AB相根据编码器的细分度不同,每圈有很多个,但Z相每圈只有一个;UVW磁极信号之间相位差是120度,随着编码器的角度转动而转动,与ABZ 之间可以说没有直接关系。
/#############################################################编码器A+A-B+B-Z+Z-怎么用分别代表什么意思?这种编码器的输出方式为长线驱动(line driver),其中A+A-B+B-Z+Z-为输出的信号线,增量编码器给出两相方波,它们的相位差90°(电气上),通常称为A通道和B通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量式编码器的A.B.Z编码器A、B、Z相及其关系TTL编码器A相,B相信号,Z相信号,U相信号,V相信号,W相信号,分别有什么关系?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编码器只有A相、B相、Z相信号的概念。
所谓U相、V相、W相是指的电机的主电源的三相交流供电,与编码器没有任何关系。
“A相、B相、Z相”与“U相、V相、W相”是完全没有什么关系的两种概念,前者是编码器的通道输出信号;后者是交流电机的三相主回路供电。
而编码器的A相、B相、Z相信号中,A、B两个通道的信号一般是正交(即互差90°)脉冲信号;而Z相是零脉冲信号。
详细来说,就是——一般编码器输出信号除A、B两相(A、B两通道的信号序列相位差为90度)外,每转一圈还输出一个零位脉冲Z。
当主轴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时,输出脉冲A通道信号位于B通道之前;当主轴逆时针旋转时,A通道信号则位于B通道之后。
从而由此判断主轴是正转还是反转。
另外,编码器每旋转一周发一个脉冲,称之为零位脉冲或标识脉冲(即Z相信号),零位脉冲用于决定零位置或标识位置。
要准确测量零位脉冲,不论旋转方向,零位脉冲均被作为两个通道的高位组合输出。
由于通道之间的相位差的存在,零位脉冲仅为脉冲长度的一半。
带U、V、W相的编码器,应该是伺服电机编码器A、B相是两列脉冲,或正弦波、或方波,两者的相位相差90度,因此既可以测量转速,还可以测量电机的旋转方向Z相是参考脉冲,每转一圈输出一个脉冲,脉冲宽度往往只占1/4周期,其作用是编码器自我校正用的,使得编码器在断电或丢失脉冲的时候也能正常使用。
ABZ是编码器的位置信号,UVW是电机的磁极信号,一般用于同步电机; AB对于TTL/HTL编码器来说,AB相根据编码器的细分度不同,每圈有很多个,但Z相每圈只有一个;UVW磁极信号之间相位差是120度,随着编码器的角度转动而转动,与ABZ 之间可以说没有直接关系。
/#############################################################编码器A+A-B+B-Z+Z-怎么用分别代表什么意思?这种编码器的输出方式为长线驱动(line driver),其中A+A-B+B-Z+Z-为输出的信号线,增量编码器给出两相方波,它们的相位差90°(电气上),通常称为A通道和B通道。
其中一个通道给出与转速有关的信息,与此同时,通过两个通道信号进行顺序对比,得到旋转方向的信息。
还有一个特殊信号称为Z或零通道,该通道给出编码轴的绝对零位,此信号是一个方波与A通道方波的中心线重合。
A+,A-为互补信号,B+,B-为互补信号,Z+,Z-为互补信号;长线驱动线路用于电气受干扰或编码器与接收系统之间是长距离的工作环境。
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在两个互补的通道中进行。
所以,干扰受到抑制(干扰是由电缆或相邻设备引起的)。
这种干扰叫做“共模干扰”,因为他们的产生原于一个公共点:系统接地点。
此外,长线驱动发送和接收信号是以“差动方式”进行的。
或者说,它的工作原理是在互补通道间的电压差上传达。
因此可以有效地抑制对它的共模干扰。
这种传送方式在采用5伏电压时可认为与RS422兼容,而且供电电源可达24伏特。
使用线性驱动编码器时,需要和线性的计数模块相连接,运动控制卡(PG 卡),在控制卡上直接有相对应的接口ABB-ASM1的变频器,有专门的运动控制卡。
A,B相是计数相,它们计数时脉冲是一样多的,只是相位相差90°,用B相超前或是滞后A相90°来判断正反转. Z相是计圈相,编码器每旋转360°,发一个脉冲,一般用在绝对位置控制中名称:无刷伺服电机100W详细资料:特性杰美康无刷伺服电机是一种低成本无刷伺服电机,其配套MCAC506、MCAC706、MCAC808伺服驱动时,可让用户以接近步进系统的价格享受到交直流伺服的性能。
JSF系列:产品额定转速3000rpm,低速可达1rpm,具有运行噪音小、电机发热低的优点。
电机编码器为1000线(4000脉冲/转),可实现高速度、高精度、低噪音、低发热、低成本效果。
JSFM系列电机:采用法兰盘,与57步进电机安装尺寸兼容, 57JSF系列采用圆型端盖,适用于特殊用途。
编码器选型必须了解的五个参数脉冲数(每转输出脉冲数P / R);信号输出形式(信号路数及信号输出形式);电源电压(5~12V为低电压,12~24为高电压);轴径(mm);外型尺寸(mm)。
(例:用户要求订购100脉冲、三路信号长线驱动器输出、电压5V、轴径6mm、外形尺寸38mm的,则我们编码器的型号为****)光电编码器安装与使用◇机械方面实心轴类1.编码器轴与用户端输出轴之间采用弹性软连接,以避免因用户轴的串动、跳动而造成编码器轴系和码盘的损坏。
2.安装时请注意允许的轴负载。
3.应保证编码器轴与用户输出轴的不同轴度<0.20mm,与轴线的偏角<1.5°。
4.安装时严禁敲击和摔打碰撞,以免损坏轴系和码盘。
空心轴类1.要避免与编码器刚性连接,应采用板弹簧。
2.安装时编码器应轻轻推入被套轴,严禁用锤敲击,以免损坏轴系和码盘。
3.长期使用时,请检查板弹簧相对编码器是否松动;因定编码器的螺钉是否松动。
◇电气方面1.接地线应尽量粗,一般应大于φ3。
2.编码器的输出线彼此不要搭接,以免损坏输出电路。
3.编码器的信号线不要接到直流电源上或交流电流上,以免损坏输出电路。
4.与编码器相连的电机等设备,应接地良好,不要有静电。
5.配线时应采用屏蔽电缆。
6.开机前,应仔细检查,产品说明书与编码器型号是否相符,接线是否正确。
7.长距离传输时,应考虑信号衰减因素,选用输出阻抗低,抗干扰能力强的输出方式。
8.避免在强电磁波环境中使用。
/################################################################################## #####/绝对型编码器:每个位置变化都产生一个固定的代码。
绝对型旋转编码器具有断电记忆功能,即断电后当前位置被记下来,无需在复电工作时重新寻找参考位增量型编码器:通过轴的旋转产生一系列的脉冲信号。
运动速度由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脉冲信号决定。
脉冲信号输出可与计数器或PLC的输入模块相连,起到测量的目的。
/################################################################################## #########/一、光电编码器简介光电编码器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数字检测装置,它是一种通过光电转换,将输至轴上的机械、几何位移量转换成脉冲或数字量的传感器,它主要用于速度或位置(角度)的检测。
具有精度高、响应快、抗干扰能力强、性能稳定可靠等显著的优点。
按结构形式可分为直线式编码器和旋转式编码器两种类型。
旋转编码器主要由光栅、光源、检读器、信号转换电路、机械传动等部分组成。
光栅面上刻有节距相等的辐射状透光缝隙,相邻两个透光缝隙之间代表一个增量周期;分别用两个光栅面感光。
由于两个光栅面具有90°的相位差,因此将该输出输入数字加减计算器,就能以分度值来表示角度。
它们的节距从光电编码器的输出信号种类来划分,可分为增量式和绝对值式两大类。
旋转增量式编码器转动时输出脉冲,通过计数设备来知道其位置,当编码器不动或停电时,依靠计数设备的内部记忆来记住位置。
这样,当停电后,编码器不能有任何的移动;当来电工作时,编码器输出脉冲过程中,也不能有干扰而丢失脉冲,不然,计数设备记忆的零点就会偏移,而且这种偏移的量是无从知道的,只有错误的生产结果出现后才能知道。
绝对编码器光码盘上有许多道刻线,每道刻线依次以2线、4线、8线、16线……编排,这样在编码器的每一个位置,通过读取每道刻线的通、暗,获得一组从2的零次方到2的n-1次方的唯一的2进制编码(格雷码),这就称为位绝对编码器。
这样的编码器是由码盘的机械位置决定的,它不受停电、干扰的影响。
绝对编码器由机械位置决定的每个位置的唯一性,它无需记忆,无需找参考点,而且不用一直计数,什么时候需要知道位置,什么时候就去读取它的位置。
这样,编码器的抗干扰特性、数据的可靠性大大提高了。
由于绝对编码器在定位方面明显地优于增量式编码器,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工业控制定位中。
编码器信号输出有并行输出、串行输出、总线型输出、变送一体型输出等输出形式。
串行输出是时间上数据按照约定,有先后输出;空间上,所有位数的数据都在一组电缆上(先后)发出。
这种约定称为“通讯协议”,其连接的物理形式有RS232、RS422(TTL)、RS485等。
串行输出连接线少,传输距离远,可靠性就大大提高了,但传输速度比并行输出慢。
对于绝对编码器,信号并行输出是时间上数据同时发出:空间上,每个位数的数据各占用一根线缆。
对于位数不高的绝对编码器,一般就直接以此形式输出数码,可直接进入PLC或上位机的I/O接口。
这种方式输出即时,连接简单。
但是,对于位数较多的绝对编码器,有许多芯电缆,由此带来工程难度和诸多不便、降低了可靠性。
因此,在绝对编码器多位数输出一般不采用并行输出型,而是选用串行输出或总线型输出。
二、光电编码器的分类按测量方式的分类:旋转编码器直尺编码器按编码方式的分类:绝对式编码器增量式编码器混合式编码器三、光电编码器的应用近十几年来,光电编码器发展为一种成熟的多规格、高性能的系列工业化产品,在数控机床、机器人、雷达、光电经纬仪、地面指挥仪、高精度闭环调速系统、伺服系统等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旋转编码器是用来测量转速的装置,光电式旋转编码器通过光电转换,可将输出轴的角位移、角速度等机械量转换成相应的电脉冲以数字量输出(REP)。
它分为单路输出和双路输出两种。
技术参数主要有每转脉冲数(几十个到几千个都有),和供电电压等。
单路输出是指旋转编码器的输出是一组脉冲,而双路输出的旋转编码器输出两组A/B相位差90度的脉冲,通过这两组脉冲不仅可以测量转速,还可以判断旋转的方向。
编码器如以信号原理来分可分为增量脉冲编码器:SPC绝对脉冲编码器:APC两者一般都应用于速度控制或位置控制系统的检测元件.信号输出:信号输出有正弦波(电流或电压),方波(TTL、HTL),集电极开路(PNP、NPN),推拉式多种形式,其中TTL为长线差分驱动(对称A,A-;B,B-;Z,Z-),HTL也称推拉式、推挽式输出,编码器的信号接收设备接口应与编码器对应。
信号连接—编码器的脉冲信号一般连接计数器、PLC、计算机,PLC和计算机连接的模块有低速模块与高速模块之分,开关频率有低有高。
如单相联接,用于单方向计数,单方向测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