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作业指导书
挤压作业指导书

挤压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挤压作业是一种常见的加工工艺,广泛应用于金属、塑料等材料的加工过程中。
为了确保挤压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制定一份详细的挤压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按照任务要求,为您提供一份详细的挤压作业指导书。
二、作业流程挤压作业的整体流程可分为准备工作、设备设置、材料准备、挤压操作和质量检验五个步骤。
1. 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包括工作区域清理、设备检查和操作人员培训等。
确保工作区域干净整洁,设备正常运转,并对操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和作业指导。
2. 设备设置挤压作业需要使用挤压机等专用设备。
在进行挤压作业前,需要根据所需产品的规格和要求,进行设备的调整和设置。
主要包括挤压机的压力、速度、温度等参数的调整。
3. 材料准备挤压作业需要使用特定的材料,如金属或者塑料等。
在进行挤压作业前,需要对所使用的材料进行检查和准备。
确保材料的质量和规格符合要求,并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切割、清洗等。
4. 挤压操作挤压操作是整个作业的核心环节。
在进行挤压操作时,需要根据产品的要求,将材料放入挤压机的进料口,并通过挤压机的动力,将材料挤压成所需的形状。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挤压机的运行状态、挤压速度、温度等参数的控制,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尺寸精度。
5. 质量检验挤压作业完成后,需要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
主要包括外观质量、尺寸精度、材料强度等方面的检查。
通过质量检验,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三、安全措施在进行挤压作业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措施,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1.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护目镜、耳塞等,以防止意外伤害。
2. 确保操作人员熟悉设备的操作流程和安全规范,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3.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4. 严禁操作人员将手部或者其他身体部位挨近挤压机的运动部件,以防止夹伤或者撞伤事故的发生。
5. 在挤压作业过程中,严禁使用损坏或者不合格的材料,以防止产品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挤压作业指导书

挤压作业指导书一、任务目的和背景挤压作业是一种常见的加工方式,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
为了确保挤压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制定一份详细的挤压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挤压作业的步骤、注意事项以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法,旨在提供一份全面且易于理解的作业指导。
二、作业步骤1. 准备工作:a. 检查挤压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b. 检查挤压模具的状况,确保模具完好无损。
c. 准备好所需的原材料和辅助工具。
2. 确定挤压参数:a. 根据挤压材料的特性和要求,确定挤压温度、压力和速度等参数。
b. 根据挤压产品的尺寸和形状要求,调整模具和挤压机的位置。
3. 进行挤压作业:a. 将原材料放入挤压机的进料口,并调整进料速度。
b. 启动挤压机,根据设定的参数进行挤压作业。
c. 监控挤压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和速度等参数,及时调整。
4. 检查挤压产品:a. 挤压完成后,将产品取出并进行检查。
b. 检查产品的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等指标,确保符合要求。
c. 如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挤压参数或者模具,重新进行挤压作业。
5. 清洁和维护:a. 挤压作业结束后,及时清洁挤压机和模具,防止杂质对下次作业的影响。
b. 定期对挤压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a. 在进行挤压作业前,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护目镜和防护手套等。
b. 严禁在挤压机运行时将手或者其他物体伸入机器内部。
2. 挤压材料选择:a. 根据产品的要求和应用环境,选择合适的挤压材料。
b. 注意挤压材料的熔融温度和流动性,避免因材料不合适而导致挤压失败。
3. 挤压参数调整:a. 在挤压作业过程中,根据产品的要求和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挤压温度、压力和速度等参数。
b. 注意挤压参数的稳定性,避免因参数变化过大而影响产品质量。
4. 模具维护:a. 定期对挤压模具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模具的表面光滑且无损。
b. 如发现模具磨损或者损坏,及时更换或者修复,避免影响挤压作业的质量和效率。
(完整word版)挤压作业指导书

3.3.1 根据所生产型材断面的难度及危险系数(指模具损坏可能性)的高低,可作提高10~20℃范围内的调整。
3.3.2 挤压筒重新升温时必须阶梯升温,每升温100℃保温20分钟后,再继续升温,直升至到温。
3.4 冷却水泵
3.4.1 对主机液压要保证有足够的循环水冷却,严禁无冷却水强行开机,该机有缺水保护装置。不许人为回避和改装及破坏保护开关。
HYD
作业文件
文件编号
HYD\GY002
版号
挤压作业指导书
页号
共4页第1页
1适用范围
本流程适用于6063铝型材的生产。
2产品执行标准
GB/T5237-2008《铝合金建筑型材》
3生产工艺流程
模具加热-圆铸锭加热开主机冷却风泵-挤压-风冷淬火-挤压筒加热中断-首料检验-拉伸矫直-半成品检验-装框-时效力学性能检验。
3.5.3.2 旋转手操作箱开关输入电源。
3.5.3.3 挤压机的操作电源是为了防止电源断相而马达电磁开关还能工作,造成马达单相运转故障而操作的电源。
3.2.2 圆铸棒加热必须保证在炉内加热四小时以上,即从加入炉内到出炉使用,需四小时以上。
3.2.3 圆铸棒上机挤压时的温度(表显);前面在530℃~570℃之间;后面在530℃~570℃之间;(平模按中下限,分流模按中上限)。
3.2.4 停机后,每次重新起动挤压,炉前必须退圆棒6~10根。
3.3主机挤压筒加热温度设定
3.4.2 油水热交换器(冷却器)必须保持干净,要确保半年清洗一次,水质不好,一个季度清洗一次。
3.5 挤压主机正常生产的操作
3.5.1 横式挤压机操作可分两部。第一部分为盛锭筒的预调整加热。第二部分为主机挤压时的操作。
挤压作业指导书

挤压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挤压作业是一种常见的加工工艺,广泛应用于机械创造、建造工程、汽车创造等领域。
为了确保挤压作业的质量和安全,制定一份详细的挤压作业指导书是必要的。
二、任务目的本指导书的目的是为挤压作业人员提供明确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挤压作业的顺利进行,并最大程度地降低事故风险。
三、任务内容1. 挤压作业前的准备1.1 确定挤压作业的材料和规格要求。
1.2 检查挤压设备的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1.3 检查挤压模具的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模具。
1.4 确保挤压作业区域的安全和整洁。
2. 挤压作业的操作步骤2.1 将待加工材料放置在挤压设备的进料口,并调整进料机构的位置。
2.2 启动挤压设备,调整挤压速度和压力,确保材料顺利进入模具。
2.3 监控挤压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变化,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2.4 观察挤压出来的产品质量,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3. 挤压作业的安全注意事项3.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安全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手套等。
3.2 在挤压作业过程中,严禁将手或者其他物体挨近挤压设备的运动部件。
3.3 如发现挤压设备浮现异常情况,应即将停机检查并报告相关人员。
3.4 定期检查挤压设备的保养情况,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任务成果本指导书的成果是一份详细的挤压作业指导书,包括挤压作业的准备工作、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
该指导书应由专业人员编写,并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和批准。
五、任务执行时间本任务估计在一个月内完成,具体时间根据编写和审核的发展情况而定。
六、任务执行人员本任务的执行人员应包括挤压作业的专业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和相关部门的审核人员。
七、任务风险评估1. 由于挤压作业涉及到机械设备和高温操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需要加强安全培训和操作规范的制定。
2. 编写指导书可能需要调研和采集相关资料,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和人力资源。
八、任务评估与反馈任务完成后,应进行评估和反馈,采集相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以进一步完善挤压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格式。
挤压作业指导书

挤压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挤压作业是一种常见的加工工艺,广泛应用于金属加工、塑料加工等领域。
为了确保挤压作业的质量和安全,制定一份详细的挤压作业指导书是必要的。
二、作业流程1. 准备工作:a. 确定挤压材料和挤压模具。
b. 检查挤压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c. 安全措施:佩戴好防护设备,确保作业环境安全。
2. 调试设备:a. 将挤压模具安装到挤压设备上。
b. 调整挤压设备的参数,如温度、压力等,以适应不同材料和模具的要求。
c. 运行设备,检查设备运行是否正常。
3. 挤压作业:a. 将待加工材料放置到挤压设备的进料口。
b. 启动设备,开始挤压作业。
c. 根据作业要求,控制挤压速度和压力,确保加工质量。
d. 检查挤压出来的产品是否符合要求,如尺寸、表面质量等。
4. 后续处理:a. 将挤压出来的产品进行冷却或固化处理。
b. 进行产品的修整、清洁等工序。
c. 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三、安全措施1. 佩戴防护设备,如安全帽、护目镜、防护手套等。
2. 确保作业区域通风良好,避免有害气体积聚。
3. 注意挤压设备的运行状态,如异常情况及时停机检修。
4. 严禁操作人员戴有松散的衣物、首饰等,以免被卷入设备造成伤害。
5. 操作人员应熟悉挤压设备的操作规程和紧急停机措施。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挤压出来的产品尺寸不准确:解决方法:检查挤压模具的尺寸是否与要求一致,调整模具尺寸或更换模具。
2. 挤压速度过快导致产品表面质量差:解决方法:降低挤压速度,适当增加挤压压力,保持稳定的挤压过程。
3. 挤压设备出现故障:解决方法:及时停机检修,修复或更换故障部件。
五、质量控制1. 对挤压出来的产品进行尺寸、表面质量等方面的检验。
2. 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3. 记录产品的质量检验结果,以备后续追溯和改进。
六、总结挤压作业是一项重要的加工工艺,正确的操作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
挤压作业指导书

挤压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挤压作业是一种常见的工业生产过程,广泛应用于金属加工、塑料制品生产等领域。
为了确保挤压作业的安全、高效进行,制定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以指导操作人员正确进行挤压作业。
二、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确认挤压机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包括电源、润滑系统等。
b. 检查挤压模具的完好性和清洁度,确保无损坏和异物。
c. 配置好所需的原材料和辅助设备,如供料机、冷却系统等。
2. 调试设备a. 打开挤压机电源,进行设备预热。
b. 调整挤压机的温度、压力和速度等参数,根据产品要求进行调试。
c. 检查挤压机的安全保护装置是否正常运行,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3. 挤压操作a. 将原材料放入供料机中,并调整供料机的速度和压力,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给。
b. 启动挤压机,开始挤压作业。
c. 在挤压过程中,及时观察挤压机的运行状态,确保挤压过程平稳无异常。
d. 根据产品要求,及时调整挤压机的参数,如温度、压力等。
e. 定期检查挤压模具的磨损情况,如有必要,及时更换。
4. 完成作业a. 当挤压作业完成后,关闭挤压机电源。
b. 清理挤压机及周围的工作区域,保持整洁。
c. 对挤压机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如清洗、润滑等。
d. 记录挤压作业的相关数据,包括生产数量、质量等信息。
三、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挤压作业,禁止擅自调整挤压机的参数或者操作方式。
2. 在挤压作业过程中,应保持机器和操作区域的清洁,防止异物进入挤压机内部。
3. 操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护目镜、防护手套等。
4. 定期检查挤压机的安全保护装置,确保其正常运行。
5. 在挤压作业前,应对挤压模具进行检查,确保无损坏和异物,以免影响产品质量。
6. 如遇突发情况或者异常情况,操作人员应即将住手作业,并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
四、数据统计挤压作业的数据统计对于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据统计指标:1. 生产数量:记录每次挤压作业的产品数量,包括合格品和不合格品的数量。
挤压作业指导书

挤压作业指导书一、任务概述挤压作业是一种常见的加工工艺,用于将材料通过挤压机加工成所需形状的产品。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挤压作业的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以确保作业过程安全、高效和质量可控。
二、作业准备1. 确定挤压机型号和规格,根据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挤压机。
2. 准备挤压模具,确保模具的质量和尺寸符合要求。
3. 检查挤压机的各项设备和安全装置是否正常运行。
4. 准备原材料,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数量满足生产需求。
5. 制定作业计划,包括作业时间、人员安排和生产量等。
三、作业步骤1. 安全操作a.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护目镜、耳塞、手套等。
b. 熟悉挤压机的操作规程和安全事项,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技能和知识。
c. 检查挤压机的安全装置是否完好,如急停按钮、防护罩等。
d. 确保作业现场整洁有序,消除火源和其他安全隐患。
2. 准备工作a. 将挤压模具安装到挤压机上,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固定。
b. 根据产品要求,调整挤压机的温度、压力和速度等参数。
c. 清洁挤压机的进料口和出料口,确保畅通无阻。
d. 预热挤压机,使其达到适宜的工作温度。
3. 开始挤压作业a. 将原材料放入挤压机的进料口,并确保进料均匀、稳定。
b. 启动挤压机,根据产品要求调整挤压机的运行参数。
c. 观察挤压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如温度、压力、速度等,确保其在合理范围内。
d. 定期清理挤压机的进料口和出料口,避免堵塞和杂质混入。
4. 检验和调整a. 定期取样检验挤压出来的产品,检查其尺寸、表面质量和物理性能等指标。
b. 根据检验结果,及时调整挤压机的运行参数,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c. 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机检修,并记录异常情况和处理措施。
5. 收尾工作a. 停机前,将挤压机的温度和压力调整到适宜的状态,以便下次作业。
b. 清洁挤压机的进料口、出料口和模具等部件,防止杂质残留。
c. 关闭挤压机和相关设备,切断电源,并进行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d. 整理作业现场,清除杂物和废料,确保环境整洁。
挤压作业指导书

挤压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挤压作业是一种常见的加工工艺,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为了确保挤压作业的质量和效率,需要编写一份详细的挤压作业指导书,以便操作人员能够准确地进行挤压作业。
二、任务目标本指导书的目标是提供一份清晰、详细的挤压作业流程,使操作人员能够正确理解和执行挤压作业的各个步骤,确保作业的质量和安全。
三、作业流程1. 准备工作a. 确认挤压作业的材料和规格要求。
b. 检查挤压机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安全性。
c. 准备所需的辅助工具和设备。
d. 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
2. 设备调试a. 打开挤压机电源,确保电源稳定。
b. 调整挤压机的温度、压力和速度等参数,以满足作业要求。
c. 检查挤压机的模具和模具温度,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 材料准备a. 检查挤压材料的质量和规格,确保符合要求。
b. 根据作业要求,将挤压材料切割成适当的长度。
4. 挤压作业a. 将准备好的挤压材料放入挤压机的进料口。
b. 启动挤压机,开始挤压作业。
c. 根据作业要求,调整挤压机的参数,以确保挤压材料的形状和尺寸符合要求。
d. 监控挤压作业的过程,及时调整参数和处理异常情况。
e. 完成挤压作业后,停止挤压机并清理作业现场。
5. 质量检验a. 从挤压作业中取样,进行尺寸和外观质量检验。
b. 根据检验结果,判断挤压作业是否合格。
c. 如发现不合格品,及时调整挤压机参数并重新进行挤压作业。
6. 记录与报告a. 记录挤压作业的各个参数和过程。
b. 根据作业记录,生成挤压作业报告,包括作业时间、产量、质量等信息。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挤压机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
2. 在进行挤压作业时,严禁操作人员将手部或其他身体部位靠近挤压机的运动部件。
3. 操作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
4. 在挤压作业过程中,如发现设备异常或故障,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报告相关人员进行维修。
5. 操作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序文件
铝挤压车间检验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对应主条款:ISO90018.2.3
版次:A/1
页次:1/1
工序
易发生的问题
正确操作方法
检测重点
检测频率
检测数量
检测工具
铝棒
切割
1,不同牌号的铝棒段混淆
2,铝棒长度不对
1切割后及时放置在规定区域,并注明标识
2,按照实际需要控制铝棒的长度。
1,标示卡的内容是否正确,
2、产品表面有刮伤、磕碰等痕迹
1,注意物料转送过程中的机械刮伤
2,多做操控台的清洁
1,表面
2,尺寸
1小时
正常一次抽检
1,游标卡尺
2,直角卡尺
3,卷尺
实效
1,不同产品混淆
2,产品表面有伤痕、印记
3,硬度控制不到位不均衡
1,做好不同规格物料的区分。
2,注意物料转送过程中的机械刮伤。
3,根据合金属性及要求设定温度、时间和摆放位置。
温度计
挤压
中断
拉直
1,熔铝,挤压纹,表面划痕,开裂,扭曲,硬度、尺寸不符等现象
1,压柄、机台中心要到位
2,严格控制温度
3,选择正确的冷却方式。4,防止铝材的碰撞、掉地 Nhomakorabea1,温度
2,表面情况,尤其是挤压纹。
3,尺寸
4,做好更换磨具后的首样检测
实时监测
正常一次抽检
1,温度计
2,游标卡尺
3,直角卡尺
裁切
1、尺寸错误;
2,合金牌号是否符合订单要求
根据生产需要,分切时,时时检测。
正常抽查
目测
铝棒
磨具
设备
预热
1,温度不符合要求,而产生的铝棒熔化,模具损坏等情况。
1,根据合金牌号设置铝棒的加热温度
2,严格控制预热时间
1,温度设置是否符合要求。
2,记录磨具的预热时间
2小时
1,铝棒、设备按照频率抽0020检
3,磨具出炉时检测。
1,表面
2,尺寸
3,硬度
实时监控
(温度)
正常一次抽检
1,温度计
2,游标卡尺
3,直角卡尺
4,硬度计
注释:
1,模具的损坏和更换比较频繁,所以检验员一般需要实时监测。更换磨具后必须认真做好首样的检测和记录。
2,高温环境,必须做好防烫的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