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豆腐”物理实验报告
初二物理冻豆腐实验

初二物理冻豆腐实验
今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任务:做冻豆腐。
放学回家后,我先把买来的豆腐放在一个盆里,再放入一些冷水。
过了一会儿,我就迫不及待的跑去观察豆腐冻住了没有。
我用手摸了一下,豆腐好像很冷的样子,就像一块冰。
然后,我用手抓起一小块豆腐往水里一放,奇迹出现了:豆腐立刻就变软了,好像是一块会说话的小石头。
我问爸爸:“为什么会这样呢?”爸爸告诉我:“冻豆腐的主要成分是水和盐,在冻豆腐时水和盐形成了一层冰晶体。
当水和盐混合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结成冰晶体。
”
接着,爸爸又向我解释了为什么冻豆腐会变软的原因:“由
于盐的凝固能力比水强,所以在水中形成的冰晶体比在盐水中形成的冰晶体小。
当冻豆腐变成了热盐水后,盐分子和水分子结合成盐析物质,就会使冰晶变小。
”
看完这段话后,我恍然大悟:原来生活中有些食物可以做成冻豆腐呢!爸爸说:“冻豆腐可是很好吃的食物呢!”
实验感悟:
这个实验不仅让我知道了冻豆腐的做法和原理,还让我学会了观察事物要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现象。
—— 1 —1 —。
用电冰箱研究物态变化现象

综合实践活动《用电冰箱研究物态变化现象》学案班级 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授课时间 __________ 执教 __________ 【目标定向】1.观察和探索家用电冰箱中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热现象。
(学习评价:完全达到□基本达到□没有达到□)2.学会用电冰箱制作感兴趣的食品和饮品。
(学习评价:完全达到□基本达到□没有达到□)【个体自学】一、制作“冻豆腐”1.观察新鲜的普通豆腐的外观,记录下其表面状态?2.一块新鲜的普通豆腐放入冰箱里冷冻一两天后,普通豆腐就变成“冻豆腐”,“冻豆腐”与原先放入的普通豆腐相比,形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刚开始解冻时的“冻豆腐”表面有什么产生?4.解冻后的“冻豆腐”的表面和内部有什么变化?二、自制冰淇淋1.选择蛋黄两个、砂糖25g、鲜奶200g、奶油200g。
2.将蛋黄、砂糖、鲜奶一起放在奶锅内充分搅拌。
3.将奶锅放在小火上加热并不断搅拌,直至蛋奶变得浓稠。
4.用过滤器将蛋奶过滤到较小的食品盒内,自然冷却。
5.在冷却后的蛋奶里加入奶油并搅拌均匀。
6.最后将混合液放到冰箱中冷冻,每隔30min取出搅拌一次,共进行四次。
这样冰淇淋就成功制成了。
【同伴互导·教师解难】【练习检测】1.电冰箱用久了冷藏室里会有一层霜,其主要的物态变化是()A.凝固B.液化C.凝华D.升华2.在用电冰箱研究物态变化现象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制作了冻豆腐,冻豆腐解冻后切开,发现里面有很多小孔,你认为其成因是()A.豆腐自身冻缩而成的 B.豆腐自身膨胀而成C.外界的冰雪扎进豆腐里而成 D.豆腐里面的水受冻先结冰,再熔化成水后而成3.制作冻豆腐.将豆腐切成正方体后放入电冰箱的冷冻室,一天后取出来观察,豆腐的形状与下面第_________幅图相似,这是因为水在凝固后体积_________ 。
.4.冰淇淋“白气”不断,入口却冷,为什么?【补充学习】课后可以自制各种口味的冰棒。
【实验报告】冻豆腐实验报告范文三篇

冻豆腐实验报告范文三篇篇一:冻豆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豆腐制作的基本原理,探索影响豆腐凝胶质量的因素。
2、比较了不同品种豆腐的加工方法,建立了简便可行的豆腐品质测定方法。
3、采用低温下加入凝固剂,研究了大豆品种、大豆蛋白浓度及大豆蛋白主要组分、不同的凝固剂及其浓度以及加工条件对豆腐凝胶强度、持水能力和豆腐微观结构的影响。
4、调查了稳定豆腐凝胶网络结构的主要化学力;分析了不同类型凝固剂的凝固作用机理。
二、实验原理豆腐是大豆蛋白在凝固剂作用下相互结合形成的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凝胶产品。
虽然不同品种的豆腐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但都有一个凝固剂与豆浆混合的过程。
豆腐生产原理是:先把大豆蛋白质等从大豆中提取出来成为豆浆,然后在豆浆中加入凝固剂,大豆蛋白质即凝固形成凝胶体──豆腐。
豆浆在一定温度下才能与凝固剂发生作用起凝固效果。
凝固剂有酸类(如醋酸、乳酸、葡萄糖酸)和钙盐(如石膏)、镁盐(如盐卤)。
豆腐的含水量及形态规格不同,可通过凝固时操作及压制成型而调整。
中国的豆腐加工已由手工操作转变为半机械化生产。
用葡萄糖酸内脂为凝固剂生产豆腐,改变了传统的用卤水点豆腐的制作方法,可减少蛋白质流失,并使豆腐的保水率提高,比常规方法多出豆腐近1倍;且豆腐质地细嫩、有光泽,适口性好,清洁卫生。
该方法工艺简便,操作简单,很适合家庭或工厂化生产。
三、试剂和设备材料:胡萝卜、韭菜醋酸、乳酸、葡萄糖酸和钙盐(如石膏)、镁盐(如盐卤)、葡萄糖酸内脂、721分光光度计,高速组织捣碎机,机械搅拌器,恒温水浴。
四、实验步骤1、精选:清除杂质,去除已变质、不饱满和有虫眼的大豆。
最好选用颗粒饱满整齐的新豆200g。
2、浸泡:冬季14小时―16小时。
加水量以没过料面10厘米―15厘米为宜。
浸泡好的大豆增重约1倍左右。
3、选新鲜蔬菜或水果,洗干净榨汁。
用食用柠檬酸水或纯碱溶液调节pH 值在6-6.54、磨碎:按豆与水之比为1/3―1:4的比例,打成豆浆。
冻豆腐实验报告范文

2020冻豆腐实验报告范文Contract Template冻豆腐实验报告范文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报告一般是指适用于下级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按性质的不同,报告可划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按行文的直接目的不同,可将报告划分为: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
体会指的是接触一件事、一篇文章、或者其他什么东西之后,对你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法和自己的理解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篇一:冻豆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豆腐制作的基本原理,探索影响豆腐凝胶质量的因素。
2、比较了不同品种豆腐的加工方法,建立了简便可行的豆腐品质测定方法。
3、采用低温下加入凝固剂,研究了大豆品种、大豆蛋白浓度及大豆蛋白主要组分、不同的凝固剂及其浓度以及加工条件对豆腐凝胶强度、持水能力和豆腐微观结构的影响。
4、调查了稳定豆腐凝胶网络结构的主要化学力;分析了不同类型凝固剂的凝固作用机理。
二、实验原理豆腐是大豆蛋白在凝固剂作用下相互结合形成的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凝胶产品。
虽然不同品种的豆腐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但都有一个凝固剂与豆浆混合的过程。
豆腐生产原理是:先把大豆蛋白质等从大豆中提取出来成为豆浆,然后在豆浆中加入凝固剂,大豆蛋白质即凝固形成凝胶体──豆腐。
豆浆在一定温度下才能与凝固剂发生作用起凝固效果。
凝固剂有酸类(如醋酸、乳酸、葡萄糖酸)和钙盐(如石膏)、镁盐(如盐卤)。
豆腐的含水量及形态规格不同,可通过凝固时操作及压制成型而调整。
中国的豆腐加工已由手工操作转变为半机械化生产。
用葡萄糖酸内脂为凝固剂生产豆腐,改变了传统的用卤水点豆腐的制作方法,可减少蛋白质流失,并使豆腐的保水率提高,比常规方法多出豆腐近1倍;且豆腐质地细嫩、有光泽,适口性好,清洁卫生。
该方法工艺简便,操作简单,很适合家庭或工厂化生产。
三、试剂和设备材料:胡萝卜、韭菜醋酸、乳酸、葡萄糖酸和钙盐(如石膏)、镁盐(如盐卤)、葡萄糖酸内脂、721分光光度计,高速组织捣碎机,机械搅拌器,恒温水浴。
冻豆腐实验报告范文3篇

冻豆腐实验报告范文3篇Experimental report of frozen tofu编订:JinTai College冻豆腐实验报告范文3篇小泰温馨提示:实验报告是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
本文档根据实验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冻豆腐实验报告文档2、篇章2:冻豆腐实验报告文档3、篇章3:冻豆腐实验报告文档篇章1:冻豆腐实验报告文档一、实验目的1、掌握豆腐制作的基本原理,探索影响豆腐凝胶质量的因素。
2、比较了不同品种豆腐的加工方法,建立了简便可行的豆腐品质测定方法。
3、采用低温下加入凝固剂,研究了大豆品种、大豆蛋白浓度及大豆蛋白主要组分、不同的凝固剂及其浓度以及加工条件对豆腐凝胶强度、持水能力和豆腐微观结构的影响。
4、调查了稳定豆腐凝胶网络结构的主要化学力;分析了不同类型凝固剂的凝固作用机理。
二、实验原理豆腐是大豆蛋白在凝固剂作用下相互结合形成的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凝胶产品。
虽然不同品种的豆腐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但都有一个凝固剂与豆浆混合的过程。
豆腐生产原理是:先把大豆蛋白质等从大豆中提取出来成为豆浆,然后在豆浆中加入凝固剂,大豆蛋白质即凝固形成凝胶体──豆腐。
豆浆在一定温度下才能与凝固剂发生作用起凝固效果。
凝固剂有酸类(如醋酸、乳酸、葡萄糖酸)和钙盐(如石膏)、镁盐(如盐卤)。
豆腐的含水量及形态规格不同,可通过凝固时操作及压制成型而调整。
中国的豆腐加工已由手工操作转变为半机械化生产。
用葡萄糖酸内脂为凝固剂生产豆腐,改变了传统的用卤水点豆腐的制作方法,可减少蛋白质流失,并使豆腐的保水率提高,比常规方法多出豆腐近1倍;且豆腐质地细嫩、有光泽,适口性好,清洁卫生。
该方法工艺简便,操作简单,很适合家庭或工厂化生产。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多孔的冻豆腐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多孔的冻豆腐冰冷的冬天,吃上一碗暖洋洋的冻豆腐,那真算得上是一种别具风味的美菜呢!豆腐原本是润滑细嫩的,冰冻以后,它的容貌为什么会变得象泡沫塑料呢?豆腐的外部有有数的小孔,这些小孔大小不一,有的相互连通,有的闭分解一个个小容器,这些小孔外面都充溢了水分。
我们知道,水有一种奇特的特性:在4℃时,它的密度最大,体积最小;到0℃时,结成了冰,它的体积不是增加而是胀大了,比常温时水的体积要大10%左右。
当豆腐的温度降到0℃以下时,外面的水分结成冰,原来的小孔便被冰撑大了,整块豆腐就被挤压成网络外形。
等到冰消融成水从豆腐里跑掉以后,就留下了数不清的孔洞,使豆腐变得象泡沫塑料一样。
冻豆腐经过烹调,这些孔洞里都灌进了汤汁,吃起来不但富有弹性,而且滋味也格外鲜美可口。
很早以前,我国人民就曾经懂得了冰冻收缩的原理,并应用它来开采石头:冬天,他们在岩石缝里灌满水,让水结冰膨大,把庞大的山石撑得支离破碎,很快就能采到少量的石料。
近年来,工业消费上出现了一种巧妙的新工艺冰冻成型,也是冰冻收缩原理的运用。
方法是:依据零件的外形,用强度很大的金属,做一个凹形的阴模和一个凸形的阳模,把要加工的金属板放在两个模的中间,在阳模和密闭的外壳之间,灌满4℃左右的水,然后把这个装置冷却到0℃以下。
这时,由于水结冰,体积收缩,所发生的庞鼎力气把阳模压向阴模,便把金属板压成一定外形的部件了。
由于水在4℃时的密度最大,体积最小,水温低于4℃时体积反而增大,所以,在4℃时水就不再上下对流了。
因此,到了夏季,冰冷地域的江河湖海,外表上虽然结了厚厚的冰层,但下面水的温度却坚持在4℃左右,这就给水生物发明了生活的环境。
冰冻也会给人们带来危害,它能使水缸冻破,把自来水管道冻裂,因此在夏季来临的时分,要及时做好保暖防冻任务。
初二物理冻豆腐实验报告

初二物理冻豆腐实验报告嘿,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很有趣的实验,没错,就是冻豆腐实验!听名字就觉得有意思吧。
这个实验可不仅仅是为了让豆腐变冷,里面可是藏着不少物理知识哦。
咱们得说说豆腐,普通豆腐软软的,像棉花糖一样,但冻豆腐就不一样了。
经过冷冻,它的质感变得更结实,更像石头一样,真是让人惊讶。
你敢相信吗?一个小小的豆腐居然能带给我们如此多的乐趣和知识,真是太神奇了。
实验开始的时候,大家伙儿都在忙着准备材料。
我们先去冰箱里拿出几块豆腐,普通豆腐在水里漂着,真是看着就让人觉得心情好。
然后,咱们把豆腐放进冰箱冷冻,准备好好观察一番。
冷冻的时间可不能少,得等上好几个小时。
就在这段时间,大家的心情可紧张了,真是期待呀!就像等着新电影上映,心里那种小鹿乱撞的感觉。
终于,几个小时过去了,咱们迫不及待地打开冰箱,哇!那豆腐变得硬邦邦的,仿佛随时能变成武器,哈哈!然后,咱们开始研究冻豆腐的特性。
大家伙儿围在一起,像个小小的科学家团队,手里拿着冻豆腐,观察它的样子。
用手一捏,哎呀,真是坚硬得不得了,仿佛随时能当门板用!在这里,物理的知识就开始派上用场了。
我们发现,冻豆腐变硬是因为水结冰了,豆腐里的水分子在低温下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冰晶。
说实话,这个过程就像是水分子们在开一场派对,低温把他们都冻住了,大家都不敢动,只能乖乖呆在一起。
咱们还进行了一个小小的实验,把冻豆腐和普通豆腐放在一起。
哈哈,真的好好玩,普通豆腐像个懒洋洋的小朋友,而冻豆腐则像个精力充沛的小运动员,随时准备上场比赛。
我们拿起刀,准备切豆腐。
普通豆腐切起来轻松得很,滑溜溜的,像切黄油一样。
而冻豆腐呢,切起来可费劲多了,感觉像在切一块石头,真是让人累得够呛。
这时候,大家的笑声不断,争着说:“这个豆腐简直是个硬汉!”实验不仅仅是好玩,背后还有更深的道理。
我们讨论了温度变化对物体状态的影响。
温度一高,物体就变软;温度一低,物体又变硬。
这一来一去的,真是让人忍不住想笑。
多孔的冻豆腐

多孔的冻豆腐寒冷的冬天,吃上一碗热乎乎的“冻豆腐”,那真算得上是一种别具风味的美菜呢!豆腐本来是光滑细嫩的,冰冻以后,它的模样为什么会变得象泡沫塑料呢?豆腐的内部有无数的小孔,这些小孔大小不一,有的互相连通,有的闭合成一个个小“容器”,这些小孔里面都充满了水分。
我们知道,水有一种奇异的特性:在4℃时,它的密度最大,体积最小;到0℃时,结成了冰,它的体积不是缩小而是胀大了,比常温时水的体积要大10%左右。
当豆腐的温度降到0℃以下时,里面的水分结成冰,原来的小孔便被冰撑大了,整块豆腐就被挤压成网络形状。
等到冰融化成水从豆腐里跑掉以后,就留下了数不清的孔洞,使豆腐变得象泡沫塑料一样。
冻豆腐经过烹调,这些孔洞里都灌进了汤汁,吃起来不但富有弹性,而且味道也格外鲜美可口。
很早以前,我国人民就已经懂得了冰冻膨胀的原理,并利用它来开采石头:冬天,他们在岩石缝里灌满水,让水结冰膨大,把巨大的山石撑得四分五裂,很快就能采到大量的石料。
近年来,工业生产上出现了一种巧妙的新工艺——“冰冻成型”,也是冰冻膨胀原理的应用。
办法是:根据零件的形状,用强度很大的金属,做一个凹形的阴模和一个凸形的阳模,把要加工的金属板放在两个模的中间,在阳模和密闭的外壳之间,灌满4℃左右的水,然后把这个装置冷却到0℃以下。
这时,由于水结冰,体积膨胀,所产生的巨大力量把阳模压向阴模,便把金属板压成一定形状的部件了。
由于水在4℃时的密度最大,体积最小,水温低于4℃时体积反而增大,所以,在4℃时水就不再上下对流了。
因此,到了冬季,寒冷地区的江河湖海,表面上虽然结了厚厚的冰层,但下面水的温度却保持在4℃左右,这就给水生物创造了生存的环境。
冰冻也会给人们带来危害,它能使水缸冻破,把自来水管道冻裂……因此,在冬季来临的时候,要及时做好保暖防冻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冻豆腐”物理实验报告
初二20班刘心雨
一.实验器材:
1、一块豆腐
2、冷藏室
3、刀
4、照相机
二.实验过程
1、将豆腐放置在容器里(表面光滑,有弹性)
2.放入冷冻室,等待一天
3.一天过后,将豆腐从冷冻室中取出
4.将豆腐在常温下放置一段时间,等待融化5.观察冻豆腐(表面布满小孔)
三.原理解释
当豆腐的温度降到0摄氏度以下时,里面的水放热凝固结成冰,原来的小孔便被撑大了,整块豆腐被挤压成网络状。
等到冰拿出后吸热熔化成水从豆腐里跑掉以后,就留下了数不清的孔洞,使豆腐表面布满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