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Lecture2(2)
合集下载
完整版组织行为学讲义ppt课件

簡介
1
管理功能
定義:規劃、組織、領導和控制的循環過程。
規劃
組織
管理
控制
領導
2
管理功能與技能
觀念 技能
人際 技能
技術 技能
3
管理者角色
人際角色(Interpersonal Roles) —頭家(Figurehead) —領導(Leadership) —牽線(Liaison)
資訊角色(Information Roles) —督視(Monitor) —傳遞(Disseminator) —發言(Spokesperson)
35
環境決定論 VS.個人決定論
強化理論 認知理論
環境 個人
個人
環境
36
價值觀、態度、及工作滿足
37
價值觀、態度、及工作滿足
A、價值觀
1.價值觀的意義與分類 2.美國的研究發現 3.台灣的研究發現
B、文化差異
C、工作態度
1.態度的意義 2.工作態度的種類 3.認知失調理論
D、工作滿足
1.工作滿足的意義
44
Hofstede文化差異構面(I)
權力距離(power distance): 社會中或組織內 權力不均的程度
不確定的規避(uncertainty avoidance): 社會中 人們對不確定性或不明情境的規避程度
45
Hofstede文化差異構面(II)
個人主義 (individualism)VS 集體主義(collectivism) 傾向自我表現的程度 VS 人們緊密連結的程度
(.IIL .
.E' oAtFt
·l tOK Y U G
.M EX
N
A
-A
1
管理功能
定義:規劃、組織、領導和控制的循環過程。
規劃
組織
管理
控制
領導
2
管理功能與技能
觀念 技能
人際 技能
技術 技能
3
管理者角色
人際角色(Interpersonal Roles) —頭家(Figurehead) —領導(Leadership) —牽線(Liaison)
資訊角色(Information Roles) —督視(Monitor) —傳遞(Disseminator) —發言(Spokesperson)
35
環境決定論 VS.個人決定論
強化理論 認知理論
環境 個人
個人
環境
36
價值觀、態度、及工作滿足
37
價值觀、態度、及工作滿足
A、價值觀
1.價值觀的意義與分類 2.美國的研究發現 3.台灣的研究發現
B、文化差異
C、工作態度
1.態度的意義 2.工作態度的種類 3.認知失調理論
D、工作滿足
1.工作滿足的意義
44
Hofstede文化差異構面(I)
權力距離(power distance): 社會中或組織內 權力不均的程度
不確定的規避(uncertainty avoidance): 社會中 人們對不確定性或不明情境的規避程度
45
Hofstede文化差異構面(II)
個人主義 (individualism)VS 集體主義(collectivism) 傾向自我表現的程度 VS 人們緊密連結的程度
(.IIL .
.E' oAtFt
·l tOK Y U G
.M EX
N
A
-A
组织行为学讲义(PPT36页)

委托人
代理人
信息非对称环境
13
A 路径
?
B 路径
瞎子背瘸子-委托人与代理人示例
14
工资
劳动需求曲线
SL 无偷赖约束曲线
WA
DL
WB
LB
LA
劳动数量
参与约束条件下的效率工资
15
股票价格
约定价格 PS 起始时间
PN1
N年后股票价格 PN
有效期(N年)
PN2
约定时间
SO的操作原理图示
16
第三部分 激励之道
领导的艺术
1. 领导艺术是方法整合,领导艺术是资源配置,领导艺术是区别对待; 2. 领导艺术就是在不同的情境下,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对策; 3. 领导艺术是因势利导; 4. 领导艺术是平衡协调; 5. 领导艺术是量力而行; 6. 领导艺术是达成绩效; 7. 领导艺术是凝聚人心; 8. 领导艺术是大道无形。
22
第四部分 领导与团队管理
领导理论的流派
1. 领导的特质理论流派 2. (1)传统领导特质理论; 3. (2)现代领导特质理论。 4. 2、领导行为理论流派 5. (1)勒温的领导作风理论; 6. (2)利克特的领导行为系统模式理论; 7. (3)俄亥俄大学的领导行为四象限模式理论; 8. (4)布莱克默顿的领导方格图理论。
领导的能力
决断力—如今快鱼吃慢鱼; 思维力—多脑并用显神通; 亲和力—心有灵犀一点通; 激发力—给他鲜花给他梦; 凝聚力—知人善任得人心; 持续力--用养结合不了情; 影响力—软权硬权都要用; 应变力—随机应变自从容; 领导力—青出于蓝胜于蓝; 综合力—领导管理再相融。
21
第四部分 领导与团队管理
什么是管理? 管理的实质是什么? 管理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管理与组织行为学的关系?
组织行为学lecture 2

More than 2,300 Coles employees across all levels participated in 203 focus groups around the country. Their objective: to identify a set of values for Australia’s second largest retailer that would be congruent with their personal values.
The employee’s emotional and cognitive (rational) motivation, ability to perform the job,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organization's vision and his/her specific role in that vision, and a belief that he/she has the resources to get the job done
Individual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
JAY
Learning Objectives
Diagram the MARS model Describe three basic ways to match individual competencies to job requirements. Identify five types of individual behaviors in organizations Define values and explain why values congruence is important Define the six main values that vary across cultures Summarize the key features of first Nations values List ethical principles Explain how moral intensity, ethical sensitivity, and the situation influence ethical behavior Identify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dimensions Summarize the personality concepts behind the Myers-Briggs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课件

研究领域和目标
研究员工行为、工作满意度、团队合作、领导力等,旨在提供有效的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源管 理策略。
个体行为
个体行为的定义
个体在组织中展现出的行动和 决策,受到个体心理学和生理 学的影响。
个体的心理学和生理 学影响个体行为
认知、情绪、动机、人格特质、 生理需求等因素对个体行为产 生重要影响。
个体行为的类型和应 用
决策制定
1
决策制定所需的信息
2
决策者需要获取和分析各种信息,包括
内部数据、市场趋势和竞争对手的情报。
3
决策制定的基本步骤
问题识别、信息收集、评估选择、方案 实施和后续评估等是决策制定的基本步 骤。
决策制定的评估和修正
为了不断提高决策质量,决策者需要对 决策结果进行评估和修正。
领导与管理
领导和管理的区别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PPT课件
介绍《组织行为学第二章》的PPT课件,包括组织行为学的概述、个体行为、 组织与环境、组织模型、决策制定、领导与管理等内容。
组织行为学概述
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研究员工个体和集体在组织中的行为和互动,以及如何影响员工绩效和组织效果的学科。
为什么学习组织行为学?
了解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和原则,能够提高组织的绩效和效率,促进员工的发展和满意 度。
包括工作动机、工作满意度、 工作压力等,用于评估和提高 员工的工作绩效和幸福感。
组织与环境
1
组织对环境的依赖
组织需要依赖外部环境中的资源、支持和市场机会,才能生存和发展。
2
环境对组织的影响
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组织的战略、结构和绩效。
3
如何优化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研究员工行为、工作满意度、团队合作、领导力等,旨在提供有效的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源管 理策略。
个体行为
个体行为的定义
个体在组织中展现出的行动和 决策,受到个体心理学和生理 学的影响。
个体的心理学和生理 学影响个体行为
认知、情绪、动机、人格特质、 生理需求等因素对个体行为产 生重要影响。
个体行为的类型和应 用
决策制定
1
决策制定所需的信息
2
决策者需要获取和分析各种信息,包括
内部数据、市场趋势和竞争对手的情报。
3
决策制定的基本步骤
问题识别、信息收集、评估选择、方案 实施和后续评估等是决策制定的基本步 骤。
决策制定的评估和修正
为了不断提高决策质量,决策者需要对 决策结果进行评估和修正。
领导与管理
领导和管理的区别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PPT课件
介绍《组织行为学第二章》的PPT课件,包括组织行为学的概述、个体行为、 组织与环境、组织模型、决策制定、领导与管理等内容。
组织行为学概述
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研究员工个体和集体在组织中的行为和互动,以及如何影响员工绩效和组织效果的学科。
为什么学习组织行为学?
了解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和原则,能够提高组织的绩效和效率,促进员工的发展和满意 度。
包括工作动机、工作满意度、 工作压力等,用于评估和提高 员工的工作绩效和幸福感。
组织与环境
1
组织对环境的依赖
组织需要依赖外部环境中的资源、支持和市场机会,才能生存和发展。
2
环境对组织的影响
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组织的战略、结构和绩效。
3
如何优化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讲课讲稿

家庭。 42. 政治家有说服、影响其他人的强烈欲望。 43. 已取得成功的高层管理者对钱的欲望比对权的
欲望大。 44. 员工对工作的不满意感与流动率成正相关。 45. 大学教授比其他任何职业的人具有更强制自尊。
46. 大多数生产线的工人更喜欢在小群体中工 作,产生这种思想的原因是生产线工作单 调枯燥。
概念理解 1、客观事物是人的情绪情感产生的客观来源
客观事物
外部现象 机体内的刺激
情绪、情感
2、人的需要及人对自己需要与客观事物的关系的认 识,是产生情绪和情感的主观原因。
人的需要 需要 关系 客观事物
情绪、情感
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联系
情绪和情感都是人类对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 的反映,都是人内心的主观体验形式,因此, 二者本质相同且相联系
分析自己的认知定势, 了解个人的认知偏好, 跳出这些认知陷阱以 避免知觉偏差的出现
要因人而异,随景而 异,承认并考虑不同员 工对同一组织事件会有 不同的认识,作耐心细 致的、有针对性的工作
以统一认识、统一行动。
实事求是地对员工的在
应该尽量利用知觉原 理待人处事;树立自 己在员工心目中的良 好形象。
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
情绪(emotion): 情感(feelings):
代表着感情性反映 经常被用业描述具
的过程,为人和动 有稳定而深刻社会
物所共有。
含义的高级感情。
1、二者区别:
情 绪(emotion) 情 感(feelings)
较广泛。情绪为人与 窄些。情感为人独
广泛性 动物共有(低级需要 有(高级需要满足)
满足)
组织行为学
第二编 个体行为管理
•知觉和情感原理 •个体差异与管理 •激励理论
欲望大。 44. 员工对工作的不满意感与流动率成正相关。 45. 大学教授比其他任何职业的人具有更强制自尊。
46. 大多数生产线的工人更喜欢在小群体中工 作,产生这种思想的原因是生产线工作单 调枯燥。
概念理解 1、客观事物是人的情绪情感产生的客观来源
客观事物
外部现象 机体内的刺激
情绪、情感
2、人的需要及人对自己需要与客观事物的关系的认 识,是产生情绪和情感的主观原因。
人的需要 需要 关系 客观事物
情绪、情感
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联系
情绪和情感都是人类对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 的反映,都是人内心的主观体验形式,因此, 二者本质相同且相联系
分析自己的认知定势, 了解个人的认知偏好, 跳出这些认知陷阱以 避免知觉偏差的出现
要因人而异,随景而 异,承认并考虑不同员 工对同一组织事件会有 不同的认识,作耐心细 致的、有针对性的工作
以统一认识、统一行动。
实事求是地对员工的在
应该尽量利用知觉原 理待人处事;树立自 己在员工心目中的良 好形象。
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
情绪(emotion): 情感(feelings):
代表着感情性反映 经常被用业描述具
的过程,为人和动 有稳定而深刻社会
物所共有。
含义的高级感情。
1、二者区别:
情 绪(emotion) 情 感(feelings)
较广泛。情绪为人与 窄些。情感为人独
广泛性 动物共有(低级需要 有(高级需要满足)
满足)
组织行为学
第二编 个体行为管理
•知觉和情感原理 •个体差异与管理 •激励理论
组织行为学讲义

……
多方位合作 不断调整的职责
低度正规化 非正式沟通渠道
……
第二节 组织结构的形式 一、直线结构
厂长
车间主任
班 班班 班 组 组组 组 长 长长 长
车间主任
班 班班 班 组 组组 组 长 长长 长
工 工工 工 人 人人 人
车间主任
班 班班 班 组 组组 组 长 长长 长
二、职能结构
职能科室
厂长
职能科室
•
爱情,亲情,友情,让人无法割舍。20.11.152020年 11月15日星期 日5时14分52秒20.11.15
谢谢大家!
其主要缺点是:
因为多头管理造成一定的管理混乱和效率低下。
其主要优点是:
其决策中能够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从而提高决策质量。
机械式组 织结构
有机式组 织结构
事业部 制结构
职能制 结构
直线制 结构
矩阵制 结构Biblioteka 正规化程度高; 灵活性适应性
较差
正规化程度低; 灵活性适应性
较好
第三节 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 一、战略 战略决定结构,结构追随战略 二、环境 结构决定功能,功能适应环境 三、技术 不同的技术特点需要相应的技术组织方式 四、规模 不同的人员规模需要不同的组织形式 五、文化 文化通过影响组织行为的方式影响组织结构 六、流程
三、组织结构的要素
1.工作专门化
指组织的工作分化程度,为完成目标把工作和任务划分为 许多部分,通过分工的方式由专人来做。
2.部门化
在工作分工的基础上,将性质相同或相似的工作任务分 派给工作群体以便协调完成的方式。一般包括了职能型 部门化、过程型部门化、产品型部门化、服务型部门化 、客户型部门化和地区型部门化等。
多方位合作 不断调整的职责
低度正规化 非正式沟通渠道
……
第二节 组织结构的形式 一、直线结构
厂长
车间主任
班 班班 班 组 组组 组 长 长长 长
车间主任
班 班班 班 组 组组 组 长 长长 长
工 工工 工 人 人人 人
车间主任
班 班班 班 组 组组 组 长 长长 长
二、职能结构
职能科室
厂长
职能科室
•
爱情,亲情,友情,让人无法割舍。20.11.152020年 11月15日星期 日5时14分52秒20.11.15
谢谢大家!
其主要缺点是:
因为多头管理造成一定的管理混乱和效率低下。
其主要优点是:
其决策中能够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从而提高决策质量。
机械式组 织结构
有机式组 织结构
事业部 制结构
职能制 结构
直线制 结构
矩阵制 结构Biblioteka 正规化程度高; 灵活性适应性
较差
正规化程度低; 灵活性适应性
较好
第三节 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 一、战略 战略决定结构,结构追随战略 二、环境 结构决定功能,功能适应环境 三、技术 不同的技术特点需要相应的技术组织方式 四、规模 不同的人员规模需要不同的组织形式 五、文化 文化通过影响组织行为的方式影响组织结构 六、流程
三、组织结构的要素
1.工作专门化
指组织的工作分化程度,为完成目标把工作和任务划分为 许多部分,通过分工的方式由专人来做。
2.部门化
在工作分工的基础上,将性质相同或相似的工作任务分 派给工作群体以便协调完成的方式。一般包括了职能型 部门化、过程型部门化、产品型部门化、服务型部门化 、客户型部门化和地区型部门化等。
组织行为学讲义(PPT 52张)

思 考 讨 论
管理者究竟要 管些什么?
记住:
真正的领导者,不一定自己各方面能 力都是最强的,但却最会用人、最懂 得如何激励下属从而能够将比自己更 强的人组成一个高效的团队,来提升 组织的绩效!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组织行为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主编:焦伟伟 课时:48 学分:3
课程地位
本课程是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
组织行为学
工商企业管理教研室
思考:
管理中是否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
下属不服从安排 员工公然顶撞上司 员工私底下结成一些小团体 公司成员如一盘散沙 、、、、、
讨论:
他们为何齐聚北京? 他们为何能如此整齐划一?
他们为何如此井然有序?
学习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意义
(1)研究个体行为,可以提高管理者的知人善任、 合理使用人才的水平; (2)研究群体行为,可以使管理者改善人际关系, 增强他们所管理的群体的凝聚力; (3)研究组织中的领导行为,可以促使领导者提高 领导素质,改善领导行为,掌握领导艺术,增强领 导的有效性; (4)研究激励理论与应用,可以增强以人为中心的 管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研究组织设计与组织变革的理论和方法,可使 管理者更好的适应环境的变化,及时地进行组织变 革,从而增强活力提升绩效。
优点 缺点
3.实验法
在实验法中,我们可以在一种情况下,改变某一 个组织变量,观察其结果,再拿它与在相同情况下的未 作改变的统一变量所产生的结果比较,以发现该变量对 组织运行结果的影响程度。
优点 完全自然的环境,能允许一定程度的随机干扰
缺点Leabharlann 允许这类研究的环境不会多,而且不一定具有代 表性;往往时间上不允许对某些变量作出变动以使它 们充分发挥作用;有时也难以区分出究竟是哪些因素 对最终结果发挥了作用
组织行为学Lecture

❖ 文化差异使得通常轻而易举的群体交流在国 际化经营中可能出现障碍
❖ 文化差异对决策也会有多方面的影响 ❖ 文化对组织结构的设置和运作产生影响 ❖ 文化对企业制度建立和执行产生影响 ❖ 文化对企业管理者与员工行为产生影响
26
三 文化差异的评估
1 克拉克洪和斯托特柏克的价值取向理论 2 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 3 蔡安迪斯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理论
2二 三人之间:过程性咨询信息沟通 处理 问题 决策等的咨询;请第三者解决矛盾冲 突;群体协作 检查工作
3小组和群体:小组建设包括以工作任务 小组活动为主;本小组敏感性训练;调查 反馈;活动过程咨询;角色分析等;小组范 围决策
6
1 组织发展范围及干预措 施
4群体之间:群体间活动;以群体过程为主 和以工作任务为主的技术干预和结构干预; 群体协作 制定目标 计划;调查反馈 5组织:技术 结构干预;思想见面交流会; 战略性计划活动;组织目标 计划 协作等; 调查反馈
29
2 文化维度理论霍夫斯泰德
1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松散结合 社会结构;人们只关心自己或直系亲屑的利 益 集体主义紧密结合;希望群体成员困难 时帮助保护自己;自己忠诚群体
2权力距离 衡量社会对机构和组织内权力 分配不平等这一事实认可和接受程度 权力 距离大的社会认可组织内权力的巨大差异; 雇员对权威显示出极大尊敬 权力距离小的 社会尽可能减少这种不平等
法
19
导致组织发展成功的条件
1. 企业内外部存在压力;改革乃客观需要 2. 某些关键人物感到困难 3. 有愿意认真研究和分析问题的关键人物 4. 优秀的变革领导者咨询;关键参谋;新直线管理 5. 已认清直线与参谋人员之间合作上有问题 6. 对试行新的关系形式有一定的愿望 7. 有现实的规划和远景规划 8. 有面对现实情境并努力改变这种情境的愿望 9. 既奖励取得的成果;也奖励改革的努力 10. 有看得到的中间成果
❖ 文化差异对决策也会有多方面的影响 ❖ 文化对组织结构的设置和运作产生影响 ❖ 文化对企业制度建立和执行产生影响 ❖ 文化对企业管理者与员工行为产生影响
26
三 文化差异的评估
1 克拉克洪和斯托特柏克的价值取向理论 2 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 3 蔡安迪斯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理论
2二 三人之间:过程性咨询信息沟通 处理 问题 决策等的咨询;请第三者解决矛盾冲 突;群体协作 检查工作
3小组和群体:小组建设包括以工作任务 小组活动为主;本小组敏感性训练;调查 反馈;活动过程咨询;角色分析等;小组范 围决策
6
1 组织发展范围及干预措 施
4群体之间:群体间活动;以群体过程为主 和以工作任务为主的技术干预和结构干预; 群体协作 制定目标 计划;调查反馈 5组织:技术 结构干预;思想见面交流会; 战略性计划活动;组织目标 计划 协作等; 调查反馈
29
2 文化维度理论霍夫斯泰德
1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松散结合 社会结构;人们只关心自己或直系亲屑的利 益 集体主义紧密结合;希望群体成员困难 时帮助保护自己;自己忠诚群体
2权力距离 衡量社会对机构和组织内权力 分配不平等这一事实认可和接受程度 权力 距离大的社会认可组织内权力的巨大差异; 雇员对权威显示出极大尊敬 权力距离小的 社会尽可能减少这种不平等
法
19
导致组织发展成功的条件
1. 企业内外部存在压力;改革乃客观需要 2. 某些关键人物感到困难 3. 有愿意认真研究和分析问题的关键人物 4. 优秀的变革领导者咨询;关键参谋;新直线管理 5. 已认清直线与参谋人员之间合作上有问题 6. 对试行新的关系形式有一定的愿望 7. 有现实的规划和远景规划 8. 有面对现实情境并努力改变这种情境的愿望 9. 既奖励取得的成果;也奖励改革的努力 10. 有看得到的中间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血型分类
❖ A型:温和,老实稳妥、多疑、顺从依赖性强。 ❖ B型:感觉灵敏、镇静、喜社交、好管闲事。 ❖ AB型:A型与B型的混合型。 ❖ O型:意志坚强、好胜、霸道,有胆识,控
制欲强,不愿吃亏。
3.气质在组织活动中的作用
❖ 根据气质特征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合理用人, 使人的气质特点与工作的特点相配合:多血 质-----社交,胆汁质----突击性开拓性,粘液 质----核算和监督职能(如会计、统计等), 抑郁质------研究。
❖ 最重要、显著的个性心理特征,起核心作用, 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集中表现。
❖ 性格反映社会属性,气质反映自然属性;性 格能使能力、气质带有一定的意识倾向性, 作用于客观现实,有好坏之分。
(2)性格的结构
❖ 性格的态度特征:对待和处理社会关系的性格特 征。四类:对社会、集体和他人;对待劳动、生 活、学习;对待劳动产品;对自己的态度。
❖ 根据气质特征调整结构,增加团体战斗力。 领导班子、团队成员的气质“互补” 。
❖ 根据人的气质特征来做好思想工作。
(二)荣格的内外向性格论
1.性格的涵义
2.性格的类型 3.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4.性格在组织活动中的作用
1.性格的涵义
(1)概念
❖ 性格: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性的行为 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 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 胆汁质:情绪兴奋性高、反应迅速、心境变化 剧烈,抑制能力较差。易于冲动,热情直率, 不够灵活。精力旺盛,动作迅猛,性情暴躁、 脾气倔强,容易粗心大意。感受性较低而耐受 性较高,外倾性明显。
(1)体液分类
❖ 多血质:情绪兴奋性高、思维言语动作敏捷、 心境变化快但强度不大,稳定性差。活泼好动、 富于生气,灵活性强。乐观亲切、善交往,浮 躁轻率,缺乏耐力和毅力。不随意反应性强, 具有可塑性。外倾性较强。
❖ 人寻求态度之间及态度和行为之间的一致性。 个体试图消除态度的分歧并保持态度和行为 之间协调一致,以使自己表现出理性和一致 性。
❖ 出现不一致,采取措施以回到态度和行为重 新一致的平衡态。改变态度,改变行为,或 者找一种合适的理由。
认知失调理论
❖ Leon Festinger 1950年代后期提出,试 图解释态度和行为之间的联系。
❖ 性格的情绪特征: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性、持 久性及主导心境等方面的特征。主导心境指一段 时间内支配性的主要情绪状态
❖ 性格的意志特征:是否具有明确的目的,能否自 觉支配行为向预定目标努力的性格特征
❖ 性格的理智特征:在感知、注意、记忆、思维、 想象等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 。
2.性格的类型
❖ 指向性:态度主体(态度持有者)和 态度客体(态度对象)
❖ 相对稳定连续性:理智者对于重要事 物的态度,一旦形成不会轻易改变, 成为其人格的一部分。
2.态度的心理结构
❖ 认知成份----对事物看法(理解、认 识和评价,世界观、价值观)。
❖ 情感倾向----对事物的好恶,带有感 情色彩和情绪特征。
❖ 个性倾向性-----对社会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积
极性特征。(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 界观),心理活动选择性,对事物态度以及 行为方式上,个性潜在力量,社会活动的基 本动力。
一.人格的概念与特点
❖ 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差异中较经常的、稳定的、具有决定
意义的部分,典型心理活动和行为。 ❖ 特点:整体性和层次性,稳定性和可变性,一般性和独特
四.态度对行为的影响
❖ 态度影响认知与判断 ❖ 态度影响行为效果 ❖ 态度影响忍耐力 ❖ 态度影响相容性 ❖ 态度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
第六节 人格与行为
一.人格的概念与特点 二.人格的分类和描述模型 三.影响组织行为的主要人格特质 四.人格与工作的匹配
一.人格的概念与特点
❖ 人格(个性):在先天生理素质基础上,一 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经常表 现出来的、较稳定的区别于他人的个体倾向 和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
主动性、积极性和持续性。 ❖ 中间型:如情绪—理智型,意志—理智型等
(2)向性说
❖ C. G. Jung(瑞士,1875~1961)以精 神分析观点,按照个体心理活动的倾 向来划分性格类型。
❖ 内向型:沉静谨慎,深思熟虑、顾虑 多,反应缓慢、适应性差,情感深沉, 交往面窄、较孤僻;长处是内在体验 深刻,具有自我分析和自我批评精神。
❖ 能力与知识、技能:知识、技能是社 会发展中积累的公共财富,个人学习 可掌握其中部分内容;能力是个体心 理特征之一,掌握知识、技能的主观 条件。
❖ 能力结构:一般能力,每一个个体完 成一切活动都必须具备的共同能力; 特殊能力
(2)一般能力
❖
思维能力: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 的能力。在一般能力中起核心作用;
❖ 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动力特征----心 理活动过程的速度(知觉速度、思维 敏捷性以及情感发生的快慢、情绪体 验的快慢等) 、稳定性(注意力集中 时间的长短)、强度(情绪和情感、 意志力的强弱程度)和指向性(指向 外部世界还是指向自己的内心世界) 等等。
2.气质的类型与特征
(1)体液说分类
❖ 古希腊医生Hippocrates(前460~前377年)和 罗马医生Galen(129~200年)提出。认为人体 有四种体液: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
(4)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 素质,素质是指个体天生具有的生理特征。 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基础。
❖ 环境和教育,能力发展的关键性条件 ❖ 社会实践,能力发展中具有决定性意义 ❖ 其他方面。营养状况、个人的勤奋、个人的
爱好与兴趣,对能力的提高也有重要的影响。
2.个体能力差异
(1)能力发展的水平差异
❖ 智力差异的常态曲线分布:“两头 小”, “中间大”。
第五节 态度与行为
一.态度的内涵 二.态度一致性与认知失调理论 三.态度的测量 基本界定
.2 态度的心理结构
3.组织行为的态度类型
1.基本界定
❖ 态度:个体对外界事物的一种较为持 久而又一致的内在心理和行为倾向
❖ 对客观对象所表现的积极、肯定的或 消极、否定的心理倾向,行为是态度 的外显。
(2)性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 主要是后天的环境影响和培养教育的结果 ❖ 生理因素:先天遗传、体格体型,男女性
别 ❖ 社会环境因素:家庭是培育性格的摇篮。
语言、知识、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与习惯, 首先从家庭学到,性格成熟发展的基础; 学校教育中教师、班集体、书本知识、集 体活动等使得人的性格开始走向成熟;工 作岗位的职业活动,培养人的职业性格, 使人的处世原则、对事态度、活动方式等 明显地表现出性格差异;社会文化是影响 性格形成的大环境、大气候。
❖ 自由反应法:创设一定条件,让被测者自觉或 不自觉地表明自己对某对象态度,直接或分析 得到被测者的态度。开放式的问题。
❖ 生理反应法(测谎术):通过个体的生理反应 指标来测量个体态度的方法。运用仪器测量人 们身体的指标(如心压、脉搏、呼吸、皮肤温 度等)以探求身体生理指标和个人的情绪、认 知、行为的关系。
❖
从事某种专业活动具备的各种能力有 机结合而形成的能力。如管理、音乐
❖ 一般能力的稳定、有机的综合就是通 常所说的智力,智力的核心是抽象概 括能力,创造能力是智力的高级表现。
❖ 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相互联系形成辩 证统一的有机整体。一方面,个体从 事某种职业或专业活动时,一般能力 (智力)在特殊方面的独特发展,就 成为特殊能力的组成部分,在特殊能 力得到发展的同时,一般能力也不断 提高。
4.性格在组织活动中的作用
❖ 注重培养良好的职业性格 ❖ 选人、用人要注意性格适应的合理性 ❖ 做人的思想工作时,要针对不同性格的人,
运用不同的方式才能奏效。
第七节能力与行为
1.能力的内涵 2.个体能力差异 3.工作中的能力因素 4.能力与组织行为
1.能力的内涵
(1)能力与能力结构
❖ 能力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个体 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特征。 心理能量,条件;,
性,生物制约性和社会制约性。
二.人格的分类和描述模型
(一)四种气质的类型
1.气质的概念
2.气质的类型与特征 3.气质在组织活动中的作用
1.气质的概念
❖ 气质:是人典型、稳定的心理特点。 是人天生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动力方 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 先天的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比能力与 性格更受制于生理组织因素。
❖ 外向型:主动活泼,情感外露,喜欢 交际,热情开朗,不拘小节,独立性 强,关心外部事物;但比较轻率,缺 乏自我分析和自我批评精神。
❖ 多数人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中间型。
(3)独立—顺从说
❖ A. Adler(奥, 1870~1937)根据精神 分析的观点,按照个体的独立性程度 来划分性格类型
❖ 独立型:善于独立思考,有个人坚定 的信念,有主见,能够独立发挥自己 的力量;但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 人,
❖ 工作投入:个人心理上对他的工作的认同 程度,认为工作绩效对自我价值的重要程 度。工作投入度高,对工作有强烈的认同 感。
❖ 组织承诺:员工对于特定组织及其目标的 认同,并且希望维持组织成员身份的一种 状态。高组织承诺意味着对组织的认同。
❖ 与缺勤率和流动率都呈现负相关关系
二.态度一致性与认知失调 理论
人的语言、文字、表情、行为反映了认知、 情感和意向,可推测态度。
❖态度测量---问卷、量表(抽象,具体)、 谈话。发现令管理层吃惊的结果 ❖ 专业测量法:态度量表法、自由反应法和生
理反应法等。 ❖ 整理资料,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专业测量法
❖ 态度量表法:由专业管理人员设计出包括若干 题目的量表。先后出现瑟斯顿式、利克特式、 语义分析等专业性的量表。
❖ 顺从型:独立性差、易受暗示,缺少 独立见解,容易盲从、随波逐流、屈 从权势,遇到重大事件往往惊慌失措, 逃避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