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证--便血病历模板
血液科病例模板

病例1患者,男,18 岁,因反复头晕、乏力2 年,加重3 个月入院。
患者2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疲乏、无力、渐头晕,活动后心悸、气促,在当地医院做检查,Hb62g/L,服铁剂、叶酸治疗3 周,上述症状有改善,血红蛋白上升至100g/L,自行停药。
1 年前又出现上述症状,经服铁剂2 个月症状有所改善,3 个月前再次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上三楼感心悸,气喘,无发热、无身目黄染,无皮肤出血点,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
食欲尚好,小便无异常,大便成形,每日一次,未留意过大便的颜色,体重无下降。
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体检:体温36 度,脉搏90 次/分,呼吸17 次/分,血压120/80mmHg,神情,发育正常,营养中等,中度贫血貌,皮肤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眼结膜苍白,巩膜无黄染,颈软,甲状腺不大,双肺无异常。
心率90 次/分,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无包块,肠鸣音正常。
辅助检查:12 9血常规:RBC3.5×10 /LHb61g/LMCV67.2fl,MCH24.2pg,MCHC280g/L,WBC4×10 /L分类9正常,PLT120×10 /L,网织红细胞0.012,尿常规正常,便常规:潜血()。
肝功能,肾功能正常。
胸片:心肺正常。
腹部B 超:肝脾,双肾无异常。
思考题:1. 本例初步诊断是什么?缺铁性贫血病例2患者,男,61 岁。
因面色苍白、乏力、消瘦4 个月入院。
患者4 个月前无诱因出现面色苍白、乏力伴头晕、食欲减退、消瘦、活动后感症状加重,服中药效果欠佳,3 天前在当地医院检查血象显示全血细胞减少,4 个月来体重下降10 公斤。
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体温36 度,脉搏94 次/分,呼吸19 次/分,血压110/7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中度贫血貌,神情,全身淋巴结无肿大,结膜苍白,巩膜无黄染,镜面舌,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胸骨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清,心界不大,心率94 次/分,心律整齐,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无病理反射,双下肢无浮肿。
便血入院记录

入院记录姓名:XXX 性别:男年龄:70岁民族:汉出生地:XXX 婚况:已婚职业:XXX入院时间:2010年1月29日14:00 记录时间:2010年1月29日14:00 住址:身份证号:工作单位:发病节气:XXX病史陈述者:可靠程度:(患方签名)主诉:便血天,晕厥小时现病史:患者于天前饮酒后出现黑便,呈柏油样,量约50ml,伴上腹烧灼样闷胀疼痛,不伴心悸短气,不伴肢冷汗出,不伴头晕黑矇,未予重视,自服“胃药”(具体不详),仍感腹痛,小时前,患者再次解柏油样黑便约500ml,随即晕厥,不省人事,呼之不应,伴四肢厥冷,不伴抽搐怪叫,不伴口眼歪斜,家属为求进一步诊治,急送至我院急诊抢救,急诊以“上消化道出血,失血性休克”收入我科住院。
患者发病以来,精神差,饮食少,小便少。
入院症见:面色苍白,意识不清,呼之不应,肢冷汗出,脉象微细,且再次解黑便约200ml,。
既往史:患者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时,无外伤手术时,无输血史。
个人史:出生于原籍。
饮酒10年,每日100ml。
岁结婚,生育二女一男,子女及配偶体健。
家族史:父母健在,无家族遗传病史。
中医望闻切诊:(记录神色、形态、语声、气息、舌象、脉象等)患者面色苍白,意识不清,呼之不应,呼吸急促,肢冷汗出,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体格检查T 37.8℃P 100次/分R 20次/分BP 80/50mmHg 平车推入病房,面色苍白,意识不清,呼之不应,被动体位,查体不合作。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
全身皮肤湿冷,无黄染、无瘀斑瘀点,无肝掌、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颅五官无畸形,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mm,对光反射灵敏。
鼻腔外耳道无畸形,无异常分泌物。
口唇苍白,舌居中,咽部不充血,扁桃体不肿大,无脓性分泌物。
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不肿大,颈静脉无怒张,肝颈征阴性。
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呼吸运动一致,呼吸动度正常,语颤相等,无胸膜摩擦感。
血证--便血病历模板

血证–便血病历模板病人信息姓名年龄性别职业就诊日期病史既往史•无现病史•主诉:便血•发病时间:__________(年/月/日)•便血性状:–类型:–颜色:–伴随症状:•包括:腹泻,腹痛,排便困难,乏力等•食欲:__________(好/差/正常)•体重变化情况:__________(增加/减少/没变化)•去过医院或看过医生吗?__________(是/否)•主诊医院名称:__________•主诊医生名称:__________•是否诊断过具体疾病:__________(是/否)如果是,下面填写诊断结果及备注:–诊断结果:–备注:•目前正在用药物:__________(是/否)如果是,下面填写用药物品名称及用量:–药品名称:–用量:体格检查•血压:__________/__________mmHg•呼吸频率:__________次/分•心率:__________次/分•体温:__________℃•活动范围:__________(自由/有限制)检验结果•血常规:–WBC:______________–RBC:______________–Hb:______________–Hct:______________–PLT:______________•生化检查:–ALT:______________–AST:______________–ALP:______________–TBil:______________–DBil:______________–TP:______________–ALB:______________•凝血功能:–PT:______________–APTT:______________–INR:______________•善性和恶性肿瘤的检查:______________ •其他检查:______________诊断•便血(待确诊):______________处置•出院医嘱:–暂无注意事项•描述病症要详细,但注意保护隐私;•体格检查要全面,有助于医生判定病情;•检验结果和化验单要放到最后一个,由主治医生统一整理;参考文献•[1] 全国健康科普基地,“几类慢性便秘应该去医院治疗”,2021年10月21日访问。
便血入院记录

入院记录姓名:XXX 性别:男年龄:70岁民族:汉出生地:XXX 婚况:已婚职业:XXX入院时间:2010年1月29日14:00 记录时间:2010年1月29日14:00 住址:身份证号:工作单位:发病节气:XXX病史陈述者:可靠程度:(患方签名)主诉:便血天,晕厥小时现病史:患者于天前饮酒后出现黑便,呈柏油样,量约50ml,伴上腹烧灼样闷胀疼痛,不伴心悸短气,不伴肢冷汗出,不伴头晕黑矇,未予重视,自服“胃药”(具体不详),仍感腹痛,小时前,患者再次解柏油样黑便约500ml,随即晕厥,不省人事,呼之不应,伴四肢厥冷,不伴抽搐怪叫,不伴口眼歪斜,家属为求进一步诊治,急送至我院急诊抢救,急诊以“上消化道出血,失血性休克”收入我科住院。
患者发病以来,精神差,饮食少,小便少。
入院症见:面色苍白,意识不清,呼之不应,肢冷汗出,脉象微细,且再次解黑便约200ml,。
既往史:患者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时,无外伤手术时,无输血史。
个人史:出生于原籍。
饮酒10年,每日100ml。
岁结婚,生育二女一男,子女及配偶体健。
家族史:父母健在,无家族遗传病史。
中医望闻切诊:(记录神色、形态、语声、气息、舌象、脉象等)患者面色苍白,意识不清,呼之不应,呼吸急促,肢冷汗出,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体格检查T 37.8℃P 100次/分R 20次/分BP 80/50mmHg 平车推入病房,面色苍白,意识不清,呼之不应,被动体位,查体不合作。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
全身皮肤湿冷,无黄染、无瘀斑瘀点,无肝掌、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颅五官无畸形,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mm,对光反射灵敏。
鼻腔外耳道无畸形,无异常分泌物。
口唇苍白,舌居中,咽部不充血,扁桃体不肿大,无脓性分泌物。
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不肿大,颈静脉无怒张,肝颈征阴性。
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呼吸运动一致,呼吸动度正常,语颤相等,无胸膜摩擦感。
中医病历首程doc

2011-10-31,10:08 首次病程记录XXX,男,38岁,因“柏油样便3天,胃脘部疼痛、呕血30分钟”入院。
病例特点:l、XXX,男,38岁,既往有胃溃疡病史12年;平素饮酒嗜辛。
2、现病史:患者3天前由于劳累过度后解柏油样便,量中,无发热、恶寒等表证,无脓血;无恶心呕吐,无头晕等,经治疗好转。
30分钟前,自觉胃脘部灼痛并呕血一次,量约60ml,色鲜红,伴胸闷,心慌,头晕等,遂入院治疗。
入院症见:精神倦怠,面色苍白,四肢欠温,胸闷心悸,胃脘灼痛阵作,呕血,黑便质溏。
3、体格检查:P 106次/分,Bp 86/52 mmHg。
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数。
无蜘蛛痣及肝掌。
睑结膜苍白。
腹平软,无胃肠型及蠕动波,中上腹部有轻度压痛,无反跳痛。
未触及肝脾,莫菲征阴性,肠鸣音活跃,10次/分。
4、辅助检查:血常规;红细胞2.23×1012/L,血红蛋白59g/L。
大便常规:红细胞+++,白细胞2~5/HP,隐血试验++++。
拟诊讨论:1、初步诊断:中医诊断:血证·便血胃中积热西医诊断:①上消化道出血②失血性休克③失血性贫血2、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及鉴别诊断:辨病辨证依据:由于患者平素饮食不节,饮酒嗜辛,以致热积于胃,损伤胃络,迫血妄行,血溢脉外,胃气上逆则为呕血;随大便而下则为便血;热郁中宫,气机失畅,故胃脘部疼痛;出血量多,血不华面,则面色苍白;血不养心,则胸闷心悸;气随血脱,阳气虚衰,故精神倦怠,四肢欠温。
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数为胃中有积热之征。
四诊合参,本病属中医“血证”之“便血”范畴,属虚实夹杂之证,胃中积热为实、为标,气血不足为虚、为本。
中医鉴别诊断:便血一证需与痢疾相鉴别,痢疾初期有发热恶寒等表证,便血为脓血相兼,且有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等症,而便血则无,可资鉴别。
3、西医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西医诊断依据:①患者以呕血,解黑色柏油样便,伴胸闷,心慌,腹痛为主要表现。
②体查:P106次/分,BP 86/52 mmHg。
血证--便血病历模板

入院记录(模板一.中医西医结合在一起)姓名:XXX 出生地:XXX性别:女常住地址:XXX年龄:xxxx 工作单位:XXX民族:汉族入院日期:XXXX婚况:已婚记录日期:XXXX职业:职员病史陈述者:病人发病节气:立夏病史可靠程度:可靠主诉:排黑便4天。
现病史:患者于4月30日因感冒自行服用新康泰克胶囊,于2007年5月3日晚排墨绿色成形大便,量约50克,上腹部隐痛,恶心, 头晕,平卧则头晕症状减轻,站立不稳,无天眩地转感,。
次日上午排黑色软便一次,量约200克,伴头晕欲呕,至我院门诊就诊,予补液、奥美拉唑钠针抑酸等处理。
5月5日再排黑色软便约100克,收入急诊留观。
查血常规(6/5凌晨1点):红细胞计数2.5x10e12,血红蛋白80g/l;血常规(6/5上午11点):WBC3.5x10e9,红细胞计数2.04x10e12,血红蛋白69g/l;大便常规:隐血试验(1+);凝血三项、急诊生化、心酶正常;肝功:LAP17u/l,TP54.9g/l,ALB34.2g/l,ALP33u/l,尿素2.58mmol/l;考虑为急性上消道出血,治疗予抑酸、维持电解质平衡、补液支持为主。
未再解黑便,现为求系统专科治疗,收入我科。
入院症见:神清,精神疲倦,偶有嗳气,暂无排大便,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无反酸、烧心,无头晕,无胸闷胸痛,口干无口苦,欲饮水,无发热恶寒,无汗出,小便正常。
既往史:10年前因黑便在广州市工人医院住院,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经好转后治愈出院。
06年5月、10月因排黑便在我院门诊治疗,考虑为上消化道出血,经治疗后好转,平素无胃痛。
否认肝炎、结核、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病史。
曾行剖腹产手术。
过敏史:对酒精过敏,否认药物过敏史。
其他情况(个人史.(月经)婚育史.家族史等):出生于广州,广州生长,生活环境可。
无吸烟、饮酒史。
适年结婚,育有1女,配偶子女均体健;父亲有胃穿孔胃大部分切除病史。
体格检查:一般状况:T:36.2℃ P:80次/分 R:20次/分 BP:90/62mmHg神清,精神疲倦,营养一般,发育正常,形体适中,查体合作,对答切题,贫血貌。
急诊便血病历范文

血液科住院病历范文谁有一、病历的组成(一)、病历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
完整病历应包括与病人诊断治疗相关的所有的文字记录。
一般分门(急)诊病历(含急诊观察病历)及住院病历。
1、门(急)诊病历,是病人在门(急)诊就诊时,由接诊医师书写的病历记录。
2、住院病历:是病人办理住院手续后,由病房医师以及其它相关医务人员书写的各种医疗记录。
(二)、门诊病历有以下内容组成: 1、门诊病历首页; 2、门(急)诊病历记录。
3、在门诊进行的化硷、特殊检查声、影像学报告单等。
(三)、住院病历有以下内容组成(以出院病历装订排序); 1、住院病历首页:要求一定要写好主要诊断及次要诊断。
2、入院记录,住院病历(即实习医师写的大病历)。
3、病程记录(以时间顺序排列的首次病程记录、日常病程记录、首次查房记录、日常查房记录、会诊记录、交(接)班记录、阶段小结、转出(入)记录、术前讨沦、术前小结、麻醉记录、手术记录、术后病程记录、抢救记录等)。
4、出院记录或死亡记录及死亡讨论。
5、化验及其他辅助检查报告单。
6、体温单。
7、医嘱单。
8、护理记录。
9、手术报告单或手术知情同意书及有创伤性的检查和治疗、输血、自费药等的知情同意书等。
二、病历书写注意事项(一)、住院病历中的病历要求用蓝黑色墨水书写。
病历中各个大标题用红墨水笔书写(打印病历可用黑体字)。
血型、过敏药物,化验异常者用红墨水笔或红园珠笔标记。
对上级医师查房记录要求有明显标示。
(二)、病历书写文字要求通顺简练、字迹清晰、无错别字、自造字及非国际通用的中、英文缩写。
词句中的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病历中任何内容不允许有涂改。
病程记录之后如有空白,要求用斜线标志,不能再加其他内容。
(三)、病历书写内容要求真实完整,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有逻辑性、有科学性的综合分析讨论意见。
要求用中文医学术语书写病历。
(四)、入院记录或住院病历应在病人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
对多次住本院病人可写第X次入院记录;对入院不到24小时出院的病人,可写入出院记录,格式同出院记录。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本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本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时间:2012年08月24日09时30分地点:内科医师办公室主持人:XXX主治医师参加人员:XXX主治医师、XXX住院医师、XXX住院医师、XXX实医师等7人。
患者姓名:XXX性别:女年龄:78岁病历号:诊断:中医诊断:血证便血(肠道湿热证)西医诊断:1、上消化道出血并失血性贫血;2、脑梗塞讨论记录:XXX住院医师介绍病情:患者为女性,78岁,已婚。
因“解黑便、吐血伴腹痛1+天”于2012年08月12日08时由陪人护送入院。
患者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解黑便1次,质略干,量约50mg。
同时出现呕吐咖啡色样胃内容物2次,第一次量约50ml,第二次量约20ml。
伴随腹痛、头晕乏力,但无心慌胸闷、咳嗽、里急后重、肛门异物感等不适。
遂由我院120接入院。
既往病史:患者有1年脑梗塞病史,平素嗜食辛辣之品。
否认伤寒、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病史。
无药物过敏史。
查体:体温为36.6℃,脉搏为86次/分,呼吸为20次/分,血压为80/50mmHg。
舌头红色,苔黄,脉数。
口唇略苍白,心肺(-),全腹软,右下腹有压痛,无反跳痛及肌卫,肝脾肋下未扪及,肠鸣音正常,为5次/分,移动性浊音(-),无振水音及波动感。
左下肢肌力3级,右下肢肌力4级,双上肢肌力5级,四肢肌张力减弱。
生理反射征存在,病理反射征未引出。
辅助检查:血常规回示:白细胞计数为8.1x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82.5%,红细胞计数为1.93x10^12/L,血红蛋白为60g/L,血小板计数为75x10^9/L。
大便常规示黑便,质略干,未见寄生虫卵。
大便隐血试验为阳性。
心电图示为窦性心律。
末梢血糖:8.7mmol/L(随机)。
初步诊断:中医诊断:血证、便血、肠道湿热证西医诊断:1、上消化道出血并失血性贫血;2、脑梗塞在入院后,为治疗患者的病情,我们采用了中医中药的治疗方法。
我们使用了生脉注射液静滴来益气养阴、复脉固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入院记录(模板一.中医西医结合在一起)姓名:XXX 出生地:XXX性别:女常住地址:XXX年龄:xxxx 工作单位:XXX民族:汉族入院日期:XXXX婚况:已婚记录日期:XXXX职业:职员病史陈述者:病人发病节气:立夏病史可靠程度:可靠主诉:排黑便4天。
现病史:患者于4月30日因感冒自行服用新康泰克胶囊,于2007年5月3日晚排墨绿色成形大便,量约50克,上腹部隐痛,恶心, 头晕,平卧则头晕症状减轻,站立不稳,无天眩地转感,。
次日上午排黑色软便一次,量约200克,伴头晕欲呕,至我院门诊就诊,予补液、奥美拉唑钠针抑酸等处理。
5月5日再排黑色软便约100克,收入急诊留观。
查血常规(6/5凌晨1点):红细胞计数2.5x10e12,血红蛋白80g/l;血常规(6/5上午11点):WBC3.5x10e9,红细胞计数2.04x10e12,血红蛋白69g/l;大便常规:隐血试验(1+);凝血三项、急诊生化、心酶正常;肝功:LAP17u/l,TP54.9g/l,ALB34.2g/l,ALP33u/l,尿素2.58mmol/l;考虑为急性上消道出血,治疗予抑酸、维持电解质平衡、补液支持为主。
未再解黑便,现为求系统专科治疗,收入我科。
入院症见:神清,精神疲倦,偶有嗳气,暂无排大便,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无反酸、烧心,无头晕,无胸闷胸痛,口干无口苦,欲饮水,无发热恶寒,无汗出,小便正常。
既往史:10年前因黑便在广州市工人医院住院,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经好转后治愈出院。
06年5月、10月因排黑便在我院门诊治疗,考虑为上消化道出血,经治疗后好转,平素无胃痛。
否认肝炎、结核、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病史。
曾行剖腹产手术。
过敏史:对酒精过敏,否认药物过敏史。
其他情况(个人史.(月经)婚育史.家族史等):出生于广州,广州生长,生活环境可。
无吸烟、饮酒史。
适年结婚,育有1女,配偶子女均体健;父亲有胃穿孔胃大部分切除病史。
体格检查:一般状况:T:36.2℃ P:80次/分 R:20次/分 BP:90/62mmHg神清,精神疲倦,营养一般,发育正常,形体适中,查体合作,对答切题,贫血貌。
全身皮肤粘膜未见黄染、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
头颅五官端正,巩膜无黄染,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眼睑结膜苍白,外耳道及鼻腔通畅,无脓性分泌物,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
颈软,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无肿大。
胸廓对称,双侧呼吸动度一致,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罗音,叩诊心界不大,心率8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
腹部见专科检查。
脊柱无畸形,关节无红肿,无发热,双下肢未见浮肿。
神经系统检查: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舌淡红,苔微黄腻,脉细。
专科情况:全腹平,未见胃肠形及蠕动波,按之软,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能触及,肝肾区无叩击痛,振水音(-),移动性浊音(-),肠鸣音约10次/分。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3.5x10e9,红细胞计数2.04x10e12,血红蛋白69g/l;大便潜血(1+);肝功:LAP17u/l,TP54.9g/l,ALB34.2g/l,ALP33u/l,尿素2.58mmol/l。
初步诊断:中医诊断:1.血证-便血(热伤胃络,气血亏虚)西医诊断:1.急性上消化道出血2.消化性溃疡?进修、实习医师: XXX住院医师: XXX主治医师:XXX首次病程记录2007年05月07日 19时40分病例特点:1、中年女性,有消化道溃疡病史,反复出现黑便,病情反复;2、此次发病以黑便为主,伴头晕,呕心、消化道症状;3、阳性体征为贫血貌,剑突下轻压痛,肠鸣音亢进;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3.5x10e9,红细胞计数2.04x10e12,血红蛋白69g/l;大便潜血(1+)。
初步诊断中医:血证-便血(热伤胃络,气血亏虚)西医:1.急性上消化道出血2.消化性溃疡?中医辨病辨证依据辨病依据:患者女性,41岁,于排黑便为主,属于中医“血证-便血”病。
辨证依据:本次为急性起病,急病多以实证、热证为主,患者口干欲饮水,苔微黄腻,结合黑便、呕心,考虑为胃内蕴热,热伤胃络。
疲倦,头晕,舌淡,脉细,气血亏虚,气随血脱的表现。
从以上可以得出,本病病因病机为热伤胃络,气血亏虚,病位在于脾胃,本病属虚实夹杂。
西医诊断依据:1、有慢性,反复发作的消化道出血病史;2、有黑便为主,伴呕心、头晕;3、唇甲苍白,眼睑苍白等贫血的表现,剑突下轻压痛及肠鸣音活跃(10g/l);4、血红蛋白下降(69g/l),大便潜血(1+)。
中医鉴别诊断:便血当辨近血及远血。
近血为先血后便,血色鲜红。
远血为黑便或与大便挟杂而下,血色暗,本病为黑便,故为远血。
西医鉴别诊断:患者以“黑便”为主要症状,考虑消化道出血,首先应该鉴别出上消化道出血还是下消化道出血。
从患者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史,及黑便,伴上腹部呕心不适,剑突下轻压痛都支持上消化道出血。
支持下消化道出血的症状体征少。
诊疗计划:1、患者出血原因未明,完善相关检查以诊断明确,尤其尽快行针对性胃镜检查;2、治疗上以抑酸、止血、能量补液支持、对症治疗为主;3、定期监测重要的室验室检查,特别是血常规,大便潜血情况;4、中医辨证论治,以“急则治标”为原则,早期祛邪凉血止血为主,后期以补虚益气补血为主。
医师XXX 2007-05-08 11:36 首次XXX主治查房记录患者精神疲倦,面色苍白,3日未解大便,偶有嗳气,夜眠欠佳无头晕目眩。
舌淡苔微黄腻,脉细。
查体无补充。
阳性及重要辅助检查:血常规提示:血红细胞:2.32×10^12/L;血红蛋白:74g/L。
急诊生化钠146mmol/l。
胃镜:十二指肠球部对吻性溃疡(A2期),慢性胃炎,HP(+)。
诊断:中医诊断:血证-便血(热伤胃络,气血亏虚)西医诊断:1.急性上消化道出血2.十二指肠球部对吻性溃疡(A2期)3.慢性胃炎分析处理:目前患者诊断明确,由十二指肠球部对吻性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从目前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情况看,患者无活动性出血,无周围循环衰竭情况,出血量不多但需定期复查血常规,大便潜血,急诊生化。
同意目前的治疗方案。
中医以“急则治标”为原则,早期以“凉血止血”为主要治法,汤剂以十灰散加减。
拟方如下:茜草根15 侧柏叶15 地榆炭10 旱连草15白芨15 栀子炭10 血余炭10 棕榈炭10丹皮10 海螵蛸15 浙贝15 田七粉(冲)3服药日期:8-11/5医师:XXX上级医师:XXX2007-05-09 10:48 首次XXX主任查房记录患者精神疲倦送到减退,仍未解大便,无嗳气,舌淡苔微黄腻,脉细。
查体:肠鸣音8次/分,其余体征补充及改变。
同意主治医师的中西医诊断。
分析处理:目前病情较前稳定,出血已停止,按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路径执行治疗,抑酸药静滴改为口服药,其余治疗同意目前的中西医治疗方案,医师:XXX上级医师:XXX2007-05-12 10:07 XXX主治查房记录患者精神疲倦继续好转,现大便日1-2次,质软色黄量少,面色爪甲少华,偶心慌,无气促,无腹痛腹胀,无头晕口干,纳眠一般。
舌淡苔微黄,脉细。
查体肠鸣音5次/分,其余体征无改变及补充。
治疗上西医仍按原方案执行,目前仍面色爪甲少华,偶心慌,以气血亏虚之象为明显,舌苔改变为微黄,胃热之象渐去及出血已停止,减少清热及止药物,增加益气补血药物,方药如下:白术15 茯苓15 当归10 阿胶(烊)15白芨15 侧柏叶15 地榆炭10 旱连草15血余炭15 海螵蛸15 浙贝15 田七粉(冲)3服药日期:12-15/5医师:XXX2007-05-14 10:07 XXX主任查房记录患者精神可,2日未解大便,面色爪甲少华。
舌淡苔微黄,脉细。
重要阳性检查结果:血常规:红细胞计数:2.54 10^12/L;血红蛋白:80 g/L;红细胞压积:0.241 L/L。
现患者病情稳定,消化道出血已止,血红蛋白计数继续回升,治疗方案同前,中药无改变,继续执临床路径执行的治疗。
医师:XXX2007-05-16 17:35精神可,予开塞露塞肛后解黄色大便一次,量少,量约100克,无心慌头晕,无腹痛腹胀,无泛酸,纳眠可。
舌淡苔薄白,脉细。
查体:双肺呼吸音清,心律齐,HR:74次/分;全腹平软,无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4次/分。
大例潜血阴性。
消化道出血已止,患者病情稳定,予明天出院,继续门诊治疗。
医师:XXX出院记录患者姓名:XXX,性别:女,年龄:41岁,职业:职员,床号:2116房33床入院日期:2007年05月07日出院日期:2007年05月17日共住院:10天。
入院情况:因“排黑便4天。
”入院。
入院时症见: 入院症见:神清,精神疲倦,偶有嗳气,暂无排大便,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无反酸、烧心,无头晕,无胸闷胸痛,口干无口苦,欲饮水,无发热恶寒,无汗出,小便正常。
体格检查:T:36.2℃ P:80次/分 R:20次/分 BP:90/62mmHg,神清,精神疲倦,心肺检查未见异常,全腹平,未见胃肠形及蠕动波,按之软,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能触及,肝肾区无叩击痛,振水音(-),移动性浊音(-),肠鸣音约10次/分。
主要辅助检查:查血常规:WBC3.5x10e9,淋巴细胞40.3%,嗜酸性细胞0.03x10e9,红细胞计数2.04x10e12,血红蛋白69g/l;大便常规:隐血试验(1+);凝血三项、急诊生化、心酶正常;心电图:1.窦性心律2.正常心电图;胸片:心肺未见病变。
入院诊断:中医诊断:1.血证-便血(热伤胃络,气血亏虚)西医诊断:1.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2.消化性溃疡?诊疗经过:患者入院后完善各项相关检查:尿常规、凝血三项正常。
乙肝二对半示全为阴性。
胃镜提示:十二指肠球部对吻性溃疡(A2期),慢性胃炎,HP(+)。
肝胆脾B超未见异常。
治疗上西医予复方氨基酸针、能量合剂以加强补液能量支持,洛赛克针静推抑酸。
病情稳定后改为耐信片抑酸。
中医急则治标为则,治以清热凉血止血,汤剂予十灰散加减。
手术情况:无出院情况:神清,精神可,予开塞露塞肛后解黄色大便一次,量少,无心慌头晕,无腹痛腹胀,无泛酸,纳眠可。
舌淡苔薄白,脉细。
查体:双肺呼吸音清,心律齐,HR:74次/分;全腹平软,无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4次/分。
辅助检查:SRT:OB阴性。
血常规:红细胞计数:2.54 10^12/L;血红蛋白:80 g/L;红细胞压积:0.241 L/L;血小板计数:330 10^9/L。
较前明显好转。
出院中医诊断:1.血证-便血(热伤胃络,气血亏虚)出院西医诊断:1.急性上消化道出血2.十二指肠球部对吻性溃疡(A2期)3.慢性胃炎出院医嘱:1.避风寒,饮食定时,注意休息,畅情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