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测量与数据处理实验报告
gps测量实验报告

gps测量实验报告GPS测量实验报告引言: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利用卫星和地面接收器进行定位和导航的技术。
它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地理测量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GPS接收器进行测量,探索GPS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使用GPS接收器进行测量,了解GPS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具体目标包括:1. 了解GPS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2. 学习使用GPS接收器进行测量和定位;3. 掌握GPS测量的误差来源和处理方法;4. 分析GPS测量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和优势。
二、实验装置和方法本实验使用的装置包括GPS接收器、计算机和地图。
实验步骤如下:1. 将GPS接收器与计算机连接,并安装相应的软件;2. 在开阔的地面上放置GPS接收器,确保有良好的视野;3. 打开GPS接收器和软件,开始测量;4. 在地图上标记测量点,并记录GPS接收器显示的经纬度数据;5. 重复以上步骤,测量多个点,并记录数据。
三、实验结果和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数据,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分析:1. GPS测量的精度: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GPS测量的精度。
通常情况下,GPS测量的精度在几米到几十米之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卫星的数量和分布、天气条件等。
2. GPS测量的误差来源:GPS测量的误差主要来自于卫星信号的传播延迟、地球大气层的影响、接收器的误差等。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对这些误差进行修正,以提高测量的精度。
3. GPS测量的应用:GPS测量在地理测量、导航、航空航海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GPS测量,我们可以确定地点的经纬度坐标,进行导航和定位,帮助航空和航海等行业的发展。
4. GPS测量的局限性:尽管GPS技术非常先进,但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如高楼、山谷、森林等地区,GPS信号可能受到阻塞或干扰,导致测量的精度下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考虑这些局限性。
四、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对GPS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GPS标准实习报告5篇

GPS标准实习报告GPS标准实习报告精选5篇(一)实习报告实习单位:XYZ科技有限公司实习日期: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一、实习背景和目的:我作为一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了很多关于GPS(全球定位系统)的知识。
我选择在XYZ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实习,是希望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升自己在GPS领域的实践能力。
二、实习任务和工作内容: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XYZ科技有限公司的GPS标准化工作。
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学习和熟悉GPS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
2.调研和分析国内外GPS标准和规范。
3.参与制定GPS标准的技术方案和规范。
4.与相关部门进行配合,收集并整理GPS标准的资料和文档。
5.参与GPS标准化工作的会议和讨论,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三、实习收获和体会:通过这次实习,我对GPS标准化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在参与制定GPS标准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在理论知识上的不足,并且学会了如何通过调研和分析来解决问题。
同时,在与团队成员的合作中我也学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沟通的技巧。
四、实习总结和建议:通过这次实习,我收获了很多,并且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也有了更明确的目标。
我觉得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应该继续加强自己的理论知识,并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同时,我也建议公司在GPS标准化工作中加强与国内外相关部门的合作,提高GPS标准的制定水平。
以上就是我的实习报告,感谢公司给予我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希望我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GPS标准实习报告精选5篇(二)小结报告:GPS测量实习实习时间:2021年7月1日-2021年7月15日实习地点:XX测绘院一、实习目标及内容本次GPS测量实习旨在让我们深入了解和掌握GPS测量原理、操作技巧以及数据处理方法。
具体实习内容包括:1. 学习GPS测量原理和基本知识;2. 实地进行GPS测量操作,包括收集数据、设置基准点、测量控制点等;3. 学习GPS数据处理方法,进行数据的后处理以获取精确的测量结果;4. 分析和总结实习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提出改进建议。
GPS实训报告

《gps原理与应用》实习报告实习名称 gps测量实习地点平顶山市新城区日期 2010年6月7日—6月10日班级 0824082组别第三组姓名任路平指导教师王晓静潘传娇目录一、前言----------------------------------------------------------------3二、测区概况----------------------------------------------------------3三、实习内容----------------------------------------------------------51.实习项目--------------------------------------------------------------52. 仪器设备及人员---------------------------------------------------53.已有成果资料及分析-----------------------------------------------64.外业观测方法及步骤-----------------------------------------------65.精度要求及各种限差的规定-------------------------------------156.外业观测记录数据表(静态)----------------------------------167.内业计算成果及精度评定----------------------------------------188.存在问题及分析对比----------------------------------------------22四、心得体会---------------------------------------------------------23一、前言1、实习目的⑴落实gps测量;⑵完成一个控制网的外业观测及内业计算;⑶严格按照《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要求,精心设计、合理安排;⑷通过完成gps实际任务的锻炼,提高学生独立从事测绘工作的计划组织与管理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品质和职业道德,达到综合素质培养的教学目的。
GPS测量与数据处理实验报告

三、实验内容
请写出实验内容的操作步骤(本表不够填写可加页):
(请写出实验内容各环节的详细操作步骤(可附屏幕截图)和常用功能的实现代码清单)
三、实验内容1.打开MATLAB程序及面如下图所示
2.打开已有的REND N RINEX文件,并点击运行,运行成果如下(具体程序段见附录)。
if (Year>80) %GPS从20C80年代上商用
Year=Year+1900;
else
Year=Year+2000;
end
TempEph.toc=ConvertGpsTime(Year,Mon,Day,THour,TMin,TSec);
%判断是否有新的星历出现,如果没有则增加
Increase=true;
TMin=str2num(strTemp(16:17));TSec=str2num(strTemp(19:22));
if (Year>80) %GPS从20C80年代上商用
Year=Year+1900;
else
Year=Year+2000;
end
EphDat(1).toc=ConvertGpsTime(Year,Mon,Day,THour,TMin,TSec); %转换成GPS周秒
Year=str2num(strTemp(4:5));Mon=str2num(strTemp(7:8));
Day=str2num(strTemp(10:11));THour=str2num(strTemp(13:14));
TMin=str2num(strTemp(16:17));TSec=str2num(strTemp(19:22));
gps测量实训总结

GPS测量实训总结1. 引言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一种全球定位系统,通过使用卫星信号来计算地球上某一点的准确位置。
在GPS测量实训中,我们通过实地操作和数据处理学习了GPS测量的基本原理、准确性评估和误差抑制方法等内容。
本文将对我们在GPS测量实训中的学习过程和经验总结进行概述。
2. 实训目标本次GPS测量实训的主要目标是让我们了解GPS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掌握GPS数据的处理和误差抑制方法,以及学会使用专业的GPS测量设备进行实地测量。
具体的实训内容包括GPS测量的原理介绍、GPS信号接收和数据记录、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以及实地测量操作等。
3. 实训过程3.1 GPS测量原理介绍在实训开始前,我们首先学习了GPS测量的基本原理。
GPS系统由一组卫星、地面控制站和接收设备组成。
卫星发送精确的信号,接收设备接收这些信号并测量到卫星信号的传播时间,通过这些数据来计算位置。
我们了解了GPS测量的基本原理和GPS信号的传播规律。
3.2 GPS信号接收和数据记录在实地操作中,我们使用专业的GPS测量设备接收卫星信号并记录数据。
通过设置测量参数、选择测量点和启动测量,设备能够接收到多颗卫星的信号并记录相关数据。
我们学会了正确操作GPS测量设备,有效接收GPS信号并记录相关数据。
3.3 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在数据记录完成后,我们进行了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首先,我们导入记录的GPS数据到计算机软件中,并进行数据预处理、编辑和转换等操作。
然后,我们进行误差分析,通过对测量数据进行差分处理和误差抑制,减小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最后,我们利用数据处理软件生成测量报告并进行准确性评估。
3.4 实地测量操作实地测量操作是整个实训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实地测量操作,并使用GPS测量设备记录测量点的位置和坐标。
通过实地测量操作,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GPS测量的实际应用和操作技巧。
双频GPS测量和数据处理技术研究

双频GPS测量和数据处理技术研究【前言】全球定位系统(GPS)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比如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导航和物流管理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GPS系统已经从原来的单频系统,发展为双频系统,这项技术在GPS测量和数据处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将探讨双频GPS测量和数据处理技术的研究。
【双频GPS技术的基本原理】双频GPS技术是指同时接收L1和L2两个频率信号的GPS接收机。
它比单频GPS技术更加优越,因为它可以通过采用相位差测量和载波平滑技术来消除信号传播过程中的大气延迟影响。
这些技术可以显著提高GPS信号的精度和稳定性,从而提高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
在双频GPS技术中,GPS接收机可以同时接收L1和L2频率的信号。
L1频率为1575.42 MHz,L2频率为1227.60 MHz。
这种接收方式可以有效地消除大气延迟的影响。
同时,双频GPS技术还可以使用相位差测量技术来消除多径误差的影响。
这种技术可以将多径误差视为与真实信号的相位差量进行测量,并通过将其误差减少到最小来消除其影响。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GPS信号的精度和稳定性,从而提高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
【双频GPS技术在测量中的应用】双频GPS技术在测量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它可以用于测绘和地形测量,以及建筑和工程项目中的测量。
此外,它还可以应用于大地测量和空间测量等领域。
在测绘和地形测量中,双频GPS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测量位置、高程和方位等物理参数。
这样,建筑工程师和建筑师等人员可以使用测量数据来规划建筑和修建设施。
在大地测量中,双频GPS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测量大地曲率和高程等参数。
这样,我们可以使用这些数据来绘制高精度的地图和地形模型。
在空间测量中,双频GPS技术可以用于卫星定位,轨道测量和动力学分析等方面。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宇宙和分析宇宙的运动。
【双频GPS技术在数据处理中的应用】双频GPS技术在数据处理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gps实验报告

gps实验报告GPS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探究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通过实地观测和数据分析,我们对GPS的精度、可靠性以及误差来源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GPS在定位和导航方面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引言: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由美国政府开发的卫星导航系统,旨在提供全球范围内的定位、导航和定时服务。
它由一组卫星、地面控制站和用户接收器组成。
GPS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测量用户接收器和卫星之间的信号传播时间差来计算位置。
GPS在航海、航空、交通、军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实验方法:我们选择了一个开阔的户外场地进行实地观测。
首先,我们设置了一个基准点,并在该点上放置了一个已知坐标的接收器。
然后,我们在不同位置放置了其他接收器,并记录了它们的坐标。
接着,我们使用这些接收器接收卫星信号,并记录了接收器的位置和测量值。
实验结果: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GPS定位的精度与接收器的数量和质量有关。
当使用多个接收器时,可以通过差分定位方法提高定位精度。
此外,高质量的接收器具有更好的信号接收和处理能力,能够提供更准确的定位结果。
2. GPS定位的可靠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天气条件、建筑物、树木和其他遮挡物都可能导致信号衰减或多径效应,从而影响定位的准确性。
此外,接收器的位置和姿态也会对定位结果产生影响。
3. GPS定位存在误差,主要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是由于卫星轨道误差、钟差等因素引起的,可以通过差分定位或使用更精确的卫星轨道和钟差数据进行校正。
随机误差是由于信号传播路径中的多路径效应、大气延迟等因素引起的,可以通过数据滤波和平均处理来减小。
讨论:GPS作为一种先进的导航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航海和航空领域,GPS可以提供精确的位置和导航信息,帮助船舶和飞机准确到达目的地。
在交通领域,GPS可以用于车辆定位和导航,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在军事领域,GPS可以用于导弹制导、战场定位和目标跟踪等任务。
gps实习报告4篇

gps实习报告4篇本文是关于gps实习报告4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一、实习目的gps静态测量本次gps静态观测实习的目的是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获得测量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运用理论及计算能力,并对gps静态观测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
熟悉gps静态相对定位原理、sounth、trimble、ashtech三种gps接收机的使用掌握gps网的网形设计。
熟悉gps静态测量的步骤。
学会南方测绘gps数据处理软件的简单使用。
1.1实习安排准备好理论知识,掌握控制测量的技术要求,以及仪器的使用规范及过程,协调好分组的搭配。
仪器调度表(略)第三组组长:第三组组员:1.2实习任务以各个班为单位建立测量实习队,10人一组(第三组为11人),分3组。
每组领取gps一套(包括主机、脚架、基座、连接线等)、记录板一块、对讲机、记录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行业标准《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和石桥子经济开发区的具体情况,建立e级gps网。
e级gps网的精度要求如下表:级别固定误差(mm)平均边长(km)比例误差系数(mm)e≤100.2~5≤20每小组利用各组领取到的接收机对两个控制点进行观测,观测时段为一小时,观测3个时段。
1.3测量规范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XX)。
2、《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73-97)。
3、ch1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
4、ch1003-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1.4测区概况本测区为本溪市石桥子经济开发区辽宁科技学院周边地区,测区内大部分为丘陵,公路,测区开阔高侧建筑少,选点都在路边或者山顶,多路径效应相对较小。
点位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基本没有),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传送通道,其距离不得小于50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rror('error to open the '+ filename);
end
%read the file header
while (1)
strTemp=fgets(fp);
if(strTemp==-1)
error('error in the header file of '+ filename);
TMin=str2num(strTemp(16:17));TSec=str2num(strTemp(19:22));
if (Year>80) %GPS从20C80年代上商用
Year=Year+1900;
else
Year=Year+2000;
end
EphDat(1).toc=ConvertGpsTime(Year,Mon,Day,THour,TMin,TSec); %转换成GPS周秒
《GPS测量与数据处理(N文件)》实验(上机)报告
班级·学号姓名实验日期6月10号任课教师
实验名称
实践型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通过编程N文件,深入理解matlab编程方式与运行原理。
2..通过老师给定的N文件,看懂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内容。
3.学习高级语言软件MATLAB.
二、实验平台
1.微机一台
%Output:
% EphDat: a structure, storing the ephemeris
%.SatPRN; //the Sat code
%.toc; //gpsweeksec
%.a0; //different of the sat clock(second)
%.a1; //sat clock drift (s/s)
for i=1:length(EphDat)
if(EphDat(i).SatPRN==TempEph.SatPRN)
if(abs(TempEph.toc-EphDat(i).toc)<3600)
Increase=false;
break;
end
end
end
if(~Increase)
for i=1:7 %读入剩余的7行
EphDat(1).IODC=str2num(strTemp(61:79));
strTemp=fgets(fp); %the eigth line
%read the other epochs
while(1)strTem=fgets(fp);if(strTemp==-1)
break;
end
TempEph.SatPRN=str2num(strTemp(1:2));
if (Year>80) %GPS从20C80年代上商用
Year=Year+1900;
else
Year=Year+2000;
end
TempEph.toc=ConvertGpsTime(Year,Mon,Day,THour,TMin,TSec);
%判断是否有新的星历出现,如果没有则增加
Increase=true;
%.e; //卫星轨道扁心率
%.Cus; //纬度幅角正弦调和改正项振幅
%.sqrtA; //卫星轨道长半径方根
%.Toe; //星历参考时间
%.Cic; //轨道倾角余弦调和改正项振幅
%.OMG0; //升交点赤经
%.Cis; //轨道倾角正弦调和改正项振幅
%.I0; //轨道倾角
%.Crc; //轨道半径余弦调和改正项振幅(m)
TempEph.I0=str2num(strTemp(1:22));
TempEph.Crc=str2num(strTemp(23:41));
TempEph.omg=str2num(strTemp(42:60));
TempEph.OMG0dot=str2num(strTemp(61:79));
strTemp=fgets(fp); %read the sixth line
EphDat(1).OMG0=str2num(strTemp(42:60));
EphDat(1).Cis=str2num(strTemp(61:79));
strTemp=fgets(fp); %read the fifth line
EphDat(1).I0=str2num(strTemp(1:22));
strTemp=fgets(fp); %read the third line
EphDat(1).Cuc=str2num(strTemp(1:22));
EphDat(1).e=str2num(strTemp(23:41));
EphDat(1).Cus=str2num(strTemp(42:60));
% .omg; //近地点角距
%.OMG0dot; //升交点赤经变化率
%.I0dot; //轨道倾角变化率
%.ISL2; //L2数据标志
%.GpsWn; //GPS week number
%.ISL2P; //L2 P数据标志
% .SatAccu; //The accuracy of the satellite(m)
%.SatHth; //The health of the Satellite (MSB)
%.Tgd; //单频接收机延迟改正数
%.IODC; //时钟数据有效期
%Begin program
[filename,pathname]=uigetfile('*.**N','读取GPS广播星历文件');
fp=fopen(strcat(pathname,filename),'rt');
EphDat(1).IODE=str2num(strTemp(1:22));
EphDat(1).Crs=str2num(strTemp(23:41));
EphDat(1).DetaN=str2num(strTemp(42:60));
EphDat(1).M0=str2num(strTemp(61:79));
TempEph.I0dot=str2num(strTemp(1:22));
TempEph.ISL2=str2num(strTemp(23:41));
TempEph.GpsWn=str2num(strTemp(42:60));
TempEph.ISL2P=str2num(strTemp(61:79));
TempEph.Toe=str2num(strTemp(1:22));
TempEph.Cic=str2num(strTemp(23:41));
TempEph.OMG0=str2num(strTemp(42:60));
TempEph.Cis=str2num(strTemp(61:79));
strTemp=fgets(fp); %read the fifth line
3.通过本组编辑后的程序及运行结果如下(具体程序段见附录)。
◆已知程序
function EphDat = Read_N_Renix(filename)
%Read the N-file with the renix format
%Input:
% filename: the name of file including the file path
2.matlab软件一套
三、实验内容
请写出实验内容的操作步骤(本表不够填写可加页):
(请写出实验内容各环节的详细操作步骤(可附屏幕截图)和常用功能的实现代码清单)
三、实验内容1.打开MATLAB程序及面如下图所示
2.打开已有的REND N RINEX文件,并点击运行,运行成果如下(具体程序段见附录)。
TempEph.Cuc=str2num(strTemp(1:22));
TempEph.e=str2num(strTemp(23:41));
TempEph.Cus=str2num(strTemp(42:60));
TempEph.sqrtA=str2num(strTemp(61:79));
strTemp=fgets(fp); %read the fourth line
strTemp=fgets(fp);
EphDat(1).SatPRN=str2num(strTemp(1:2));
Year=str2num(strTemp(4:5));Mon=str2num(strTemp(7:8));
Day=str2num(strTemp(10:11));THour=str2num(strTemp(13:14));
EphDat(1).sqrtA=str2num(strTemp(61:79));
strTemp=fgets(fp); %read the fourth line
EphDat(1).Toe=str2num(strTemp(1:22));
EphDat(1).Cic=str2num(strTemp(23:41));
strTemp=fgets(fp); %the seventh line
EphDat(1).SatAccu=str2num(strTemp(1:22));
EphDat(1).SatHth=str2num(strTemp(23:41));
EphDat(1).Tgd=str2num(strTemp(42:60));
TempEph.IODE=str2num(strTemp(1:22));
TempEph.Crs=str2num(strTemp(23:41));
TempEph.DetaN=str2num(strTemp(42:60));
TempEph.M0=str2num(strTemp(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