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结合剂作用机制与循证证据

合集下载

碳酸司维拉姆仿制药药学研发探讨

碳酸司维拉姆仿制药药学研发探讨

碳酸司维拉姆仿制药药学研发探讨药研司维拉姆是一种非吸收性的磷酸盐结合剂,是丙烯胺化合物的交联聚合体,含多个胺根,各通过一个碳原子连接到聚合体主链上。

口服后在胃肠道内水合膨胀成数倍于原体积的凝胶,胺根以质子化的形式存在,通过离子键和氢键与磷酸分子相互作用结合消化道中的磷酸根,降低血清中的磷酸根浓度,被聚合物结合的磷酸盐不能吸收入体内,以粪便方式排出。

临床上用于控制正在接受透析治疗的慢性肾病成人患者的高磷血症。

早期临床使用的磷酸盐结合剂主要为铝剂或钙剂,包括氢氧化铝、碳酸铝、碳酸钙和醋酸钙。

由于钙剂和铝剂在体内均能吸收,在降血磷的同时会引起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如长期使用铝剂导致铝在全身蓄积,损伤中枢神经系统、骨骼等,出现铝相关性骨病、痴呆和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等症状;使用钙剂可致长期钙超载,发生高钙血症、软组织和血管钙化、甲状旁腺功能过度抑制、无力性肾性骨营养不良等。

司维拉姆不含铝、钙和其他金属,全身无吸收,安全性较高。

Genzyme 公司原研研发的盐酸司维拉姆于1998 年首次在美国获批上市,由于其盐酸基团易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及血碳酸氢盐水平的下降,目前临床已较少使用[3]。

其后又研发了碳酸司维拉姆片,采用碳酸根替代氯离子作为平衡离子,已于2007 年在美国获得批准上市,商品名为Renvela,目前已在50 多个国家和地区批准上市,于2013 年获准进口我国。

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第22 批参比制剂目录中,Genzyme 公司原研进口的碳酸司维拉姆片被列为参比制剂。

国外已有多个碳酸司维拉姆仿制制剂上市,剂型有片剂和口服干混悬剂。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U. 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在2015 年9 月发布了碳酸司维拉姆个药指南[4],为碳酸司维拉姆仿制药研发提供了建议。

该指南主要包括两部分,分别为活性成分等同性研究建议以及生物等效性研究建议。

本研究基于FDA 发布的碳酸司维拉姆个药指南以及相关文献和审评经验提出了一些思考,旨在为国内碳酸司维拉姆仿制药的药学研发提供参考。

磷科学前沿与技术丛书含磷药物合成及应用

磷科学前沿与技术丛书含磷药物合成及应用

目录分析
《磷科学前沿与技术丛书含磷药物合成及应用》这本书的目录设计得非常合 理,既考虑到了初学者的需求,又满足了专业人士的期待。通过这本书,读者可 以全面了解含磷药物的基础知识、合成方法以及实际应用,为他们在相关领域的 研究和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磷科学前沿与技术丛书含磷药物合成及应用》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精彩摘录
除了合成方法外,书中还深入探讨了含磷药物的作用机制。这有助于我们更 好地理解药物如何在体内发挥作用,为新药的研发提供了理论支持。
பைடு நூலகம்
精彩摘录
书中的精彩摘录不仅展示了含磷药物的巨大潜力,也揭示了磷科学在医药领 域中的重要地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含磷药物将在未来的 医药领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观看
精彩摘录
书中详细介绍了含磷药物的合成方法,包括传统的化学合成技术和新兴的生 物合成技术。这些技术为大规模生产含磷药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使得更多的 创新药物能够从实验室走向临床。
精彩摘录
值得一提的是,含磷药物不仅在治疗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在预防疾病方面 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含磷药物的研发为公共卫生事业提供了新的工具,帮助人们 更好地管理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
磷科学前沿与技术丛书含磷药 物合成及应用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含磷
提供
含磷
合成
阅读
应用
可以
丛书
药物
药物 读者
医药

药师考试技能记忆口诀

药师考试技能记忆口诀

四查十对:方药忌理。

规范(书写16条+1)、适宜性6条(1处方用药与病症诊断的相符性(无超联过禁)2剂量、用法和疗程的正确性3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4是否有重复用药现象5对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判定6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青霉、头孢、链霉局麻要皮试//CYP3A4肝诱(二苯卡马利福平)肝抑(红梅环抱夕阳醉,异乡烟米无滋味)咪唑、西咪替丁、地塞米松.易水解(酯、酰胺)易氧化(酚、芳胺类、噻嗪)易风化(阿托品、可待因、硫酸镁)易光线氧化(维生素、氨茶碱、可的松、异烟肼、利福平、肾上腺素、多巴胺、硝酸甘油)避光(对氨基水杨酸、硝普钠、尼莫地平、沙星类)A级高危药(注射剂。

肾上腺素、胰岛素、硫酸镁、浓NS、普萘洛尔) C级高危(中药注射剂、口服降糖药、肌肉松弛药)兴奋剂(甲睾酮、人生长因子、可待因哌替啶、可卡因、麻黄碱)输液时间min=液体总量ml*滴系数/每分钟滴数。

冰点降低W=(0。

52—b*c)*V(100*b’) NS等渗W=(0。

9-C*E)*(V/100) NPC 热氮比:150kcal:1gN(严重创伤100kcal)糖脂比70%糖30%脂(严重各50%)脂9:糖4:N4.一级信息(期刊杂志) 二级(摘要引文索引目录)三级(教科书手册指南综述专家评论)[5羟色胺综合征](西汀,呋喃异烟异卡腈) [横纹肌溶解](环抱伊曲酮康唑,克拉罗红奈法,合用他汀肌肉溶)两性红氟罗,不用NS. 青霉素、头孢、苯妥英,不吃GS。

服药时间:早降压,晚降脂平喘钙剂.餐前抗菌护胃降糖,餐后替丁氨茶碱7am 呋塞米10am10类多喝水(排石氨茶碱电解质利胆艾滋病双磷酸盐沙星,痛风磺胺氨基糖苷)碱化尿液(胃)少喝水酸奶不能加热饮酒【双硫仑】甲硝唑替硝唑呋喃唑酮头孢氯丙嗪.甲唑替唑呋喃唑,双双把头都染氯。

多吃肥肉(灰黄霉素、酮康唑卡马螺内酯)高蛋白(肾上腺素皮质激素) 低蛋白(左旋多巴)不可吃鱼(异烟肼)不喝葡萄汁(S维拉帕米、他汀、环孢素、三唑仑咪达唑仑地西泮)BMI=kg/m2 (18。

膦催化science-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膦催化science-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膦催化science-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膦催化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方法,它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膦作为催化剂能够有效地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而且具有高效、高选择性以及绿色环保等诸多优点。

由于其独特的反应机制和广泛的反应适应性,膦催化已经成为有机合成领域中的热点研究方向。

膦催化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膦催化剂与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来降低反应活化能,进而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膦催化剂能够与底物形成稳定的中间体,从而改变反应路径和活性中心,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

与传统的有机催化剂相比,膦催化剂具有更强的活性和更广的反应适应性,可以催化各种底物的各种反应,包括不对称催化、串联反应、环化反应等。

在有机合成中,膦催化广泛应用于碳-碳键和碳-异原子键的构建,包括C-C键的交叉偶联反应、C-N键和C-O键的形成反应等。

通过膦催化反应,有机化合物的构建变得更加高效和可控,可以合成各种复杂的天然产物、药物分子和功能性化合物。

此外,膦催化还可以实现选择性催化和不对称催化,在制药、材料科学和化学生物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膦催化作为一种独特而有效的有机合成方法,正在不断地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

通过深入研究其基本原理和拓展其应用领域,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膦催化的效率和选择性,为有机化学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将对膦催化的概念和基本原理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小节:膦催化的基本原理和膦催化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将详细介绍膦催化的基本原理,包括膦配体与过渡金属的配位作用和催化循环机理等内容。

然后,我们将探讨膦催化在有机合成中的广泛应用,包括不对称催化、碳-碳键和碳-杂原子键的构建、环化反应等方面,并结合具体的反应实例进行说明。

结论部分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再次强调膦催化在有机合成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并展望膦催化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磷结合剂、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等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治疗常用药物应用、使用剂量和注意事项

磷结合剂、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等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治疗常用药物应用、使用剂量和注意事项

磷结合剂、钙离子敏感受体结合剂、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等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治疗常用药物应用、使用剂量和注意事项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CKD-MBD)是慢性肾脏病(CKD)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增加患者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

CKD-MBD 通常以钙、磷、甲状旁腺激素或维生素 D 代谢异常为主要表现,患者可出现皮肤瘙痒、骨痛、骨折、骨变形、血管钙化等症状。

随着 CKD 患者肾功能的逐渐恶化,并发 CKD-MBD 的风险逐渐升高。

2017 KDIGO 指南建议,从 CKD G3a 期开始,成人患者就应该进行 CKD-MBD 相关指标的监测,以便早期及时诊治。

磷结合剂磷结合剂可分为:含钙磷结合剂(如碳酸钙、醋酸钙)、非含钙磷结合剂(如司维拉姆、碳酸镧),可有效降低血清磷水平,治疗高磷血症。

1.含钙磷结合剂1)碳酸钙含 40% 的元素钙,溶于酸性环境,因许多慢性肾衰竭者常是胃酸缺乏或长期使用 H2 受体拮抗剂,故可影响其疗效。

显著增加高钙血症的发生风险,包括骨外钙化、甲状旁腺激素(PTH)抑制。

还可显著增加血管钙化、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易出现低转运骨病。

2)醋酸钙含 25% 的元素钙,可溶于酸性、碱性环境。

与碳酸钙相比,其更有增强磷酸盐结合的潜力,可减少对钙的吸收。

显著增加高钙血症的发生风险,包括骨外钙化、PTH 抑制。

还可显著增加血管钙化、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易出现低转运骨病。

含钙磷结合剂使用剂量前建议可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元素钙总量一般≤1500 mg/d,分2-3次口服,至血磷降到目标水平或出现高钙血症。

为避免高血钙,由含钙磷结合剂提供的总钙量≤1500 mg/d,包含饮食在内的总钙摄入量<2000 mg/d。

2.非含钙磷结合剂1)司维拉姆螯合剂,不含钙,通过减少消化道中磷酸盐的吸收而降低血磷,可使透析者的血清 iPTH、磷、钙水平降低,有效降低骨的生成率、改善骨形成,还不诱发高钙血症、抑制冠状动脉或主动脉钙化、降低血浆总胆固醇与 LDL-C、降低血尿酸、减少炎症反应。

对肾性骨病的治疗会加剧血管钙化吗?

对肾性骨病的治疗会加剧血管钙化吗?
前 C D患者 的普 遍 选 择 ,其 治 疗 目的 K
主 要 是 降磷 ,较 少应 用 其 补 钙 作 用 。 为 了预 防钙 负 荷 超标 ,要求 每 天 元素 钙 总 量不 应 超过 2 g ,分 为2 3 或 次服 用 ,强调 在饭 中服 用 ,以达 到最 大 的磷 结合 作 用 。应用 含钙 的磷 结合剂 所 付 出的最 大代 价 是较 多的钙 被肠 道 吸收 ,可 能沉 积 于软 组织 和心 血 管 ,特 别在 血磷 仍然 增 高 时更 明显 。含钙 的磷结合 剂 一般 不应 与 活性 维生 素 D同 时服用 ,因为这 种联 合用 药 治疗 可 能使 心血 管钙 化 的危 险更 高 。为 了减 少钙 负荷 ,除 了 限制 口服钙 制剂 以外 ,还应 该避 免 用 高钙 透析 液 ,推荐 使 用钙 浓度 12 ~1 5 m l . 5 . 0m o / L的透 析液 , 以维 持血 钙在 正 常范 围 。
化 ,降 低局 部 一 氧化 氮 水 平 ,则 动 脉 流量 介 导 的扩
( g d ) 7m / 1 ,容 许低 剂 量 短期 应 用氢 氧化 铝 。儿童
透 析 患者 易发 生铝 中毒 ,禁 止用 含 铝 的磷结 合剂 。 口服 含钙 的磷 结合 剂是 发生血 管钙 化 的因素之

般 人群 ,而 且 随着 年 龄 和 透 析 时 间 的增 加 而 增 加 3。 血 管钙 化 一旦 发 生后 很 难 逆 转 , 即使 成 功 的 肾移 植 也不 能缓 解钙 化 的进 展 , 因此早 期 防治在 肾性 骨病 的治疗 中更 要重 视 。 1 强调 O D M D的重 点 治疗 目标 是 降低 高血 磷 和 K—B
新 型 磷 结 合 剂 盐酸 司维 拉 姆 ( 品名 :r n — 商 ea

CKD-MBD指南:共识与争议

CKD-MBD指南:共识与争议

2009年KDOQI补充

CKD3-5D期患者CKD-MBD的生化异常其发生的比率和严重程 度有很大的差异。

对于CKD3-5D期患者,根据生化指标异常及其严重程度与
CKD进展速度来决定监测血清钙、磷及PTH水平的频率是合
理方案(证据未分级)。
2009年KDOQI新增检测内容
血清检测指标 PTH(2B) 血磷 血钙 钙磷乘积(2D) 骨钙素 骨保护素 吡啶诺林及脱氧吡啶诺林 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2C)
Kidney International June 2006
2009年KDIGO指南内容
前言
总结及研究建议
文献复习方法
KDIGO
肾移植骨病 的评价和治疗
CKD-MBD 诊断
CKD-MBD 治疗
保留2006年CKD-MBD的诊断
生化指标
何时开始检测 检测内容
如何监测
CKD钙磷代谢紊乱及甲旁亢从CKD3期开始
新指南也未建立血钙临床硬终点
CKD分期
3 Ca靶目标(mg/dL) KDOQI 维持在正常范围 维持在正常范围 8.4-9.5 KDIGO
4
5 5D

新增:对于CKD5D期患者,建议使用钙离子浓度为1.25 至1.50mmol/L(2.5至3.0mEq/L)之间的透析液(2D)
降磷时重视个体化选择磷结合剂
碳酸氢盐
碱性磷酯酶(2B) 总碱性磷酯酶
延伸肽
CTX 25羟-维生素D(2C)
骨特异性碱性磷酯酶 (2B) 胎球蛋白A
新增:骨源性胶原代谢转换标记物
胶原合成标记物:I型前胶原的C- 末端前导肽 胶原降解标记物:I型胶原交联端肽 、Ⅰ型胶原羧基末端 交联肽、吡啶诺林或脱氧吡啶诺林(2C)

氮磷协效作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氮磷协效作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氮磷协效作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氮元素和磷元素是植物生长和发育中必需的关键营养元素。

氮元素在植物体内参与合成蛋白质、核酸和氨基酸等重要分子的构建过程,是植物生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磷元素则参与能量代谢和DNA合成等基本代谢过程,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然而,仅仅对植物供给足够的氮或磷元素是不够的,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协效作用,即氮磷协效作用。

氮磷协效作用是指氮元素和磷元素之间相互促进、协同作用的现象。

研究表明,在一定的氮磷比例下,氮和磷元素能够相互增强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从而发挥出更大的促进作用。

氮磷协效作用在植物的生理代谢和生物化学反应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氮磷协效作用能够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增加根的吸收面积,提高植物对水分和营养元素的吸收能力。

另一方面,氮磷协效作用能够调控植物内源激素的合成和信号传导,进一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开花等生理过程。

除了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积极的影响外,氮磷协效作用还能够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和抗病性。

研究表明,适当增加氮磷比例可以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提高植物对病原菌和逆境环境的抵抗力。

这是因为氮磷协效作用能够增加植物的抗氧化能力和活性氧清除能力,从而减少氧化应激对植物的伤害。

综上所述, 氮磷协效作用对植物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进一步了解氮磷协效作用的机制和调控网络,将有助于优化土壤肥料的施用方式,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以及发展可持续农业。

同时,加强氮磷协效作用研究对于解决世界范围内的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中,将首先对氮磷协效作用进行概述,介绍其背景和相关概念。

接着将介绍本文的结构,即各个章节的内容和安排。

最后,说明本文的目的,即探讨氮磷协效作用的机制和应用。

在正文部分,将分为三个小节分别介绍氮的作用、磷的作用和氮磷协效作用。

首先,将详细阐述氮在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包括促进叶片生长、提高蛋白质合成能力和调节植物生理代谢等方面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nthony A. Portale, et al. Pediatric Nephrology. 2009;pp231-265.
K/DOQI 2003指南建议的CKD患者钙磷 代谢控制目标:

(1)血校正钙:

• • • • • • •
CKD 3-4期:2.25~2.75 mmol/L;
CKD 5~5D期:2.10~2.37 mmol/L。 (2)血磷: CKD 3-4期:0.87~1.48mmol/L; CKD 5~5D期:1.13~1.78 mmol/L。 钙磷乘积:CKD 3~5D期:<55 mga/d12。 (3)PTH: CKD 3期:35~70 ng/L:CKD 4期:70-110 ng/L;CKD 5~5D期:150-300 ng/ L。
合肥市滨湖医院血液透析患者情况调查 (2015.7-2015.10)
• • • • • • • • • • • • • • • • • 血红蛋白 白蛋白 钠 尿素氮 肌酐 后尿素 磷 钙 甲旁素 透析次数 血流量 透前缩压 透前舒压 家庭缩压 家庭舒压 Kt/v Minimum 52.00 26.00 131.00 6.00 399.20 105.00 .67 1.23 8.81 2.00 180.00 96.00 47.00 98.00 48.00 .92 Maximum 156.00 45.70 144.00 36.40 1572.60 584.40 3.22 2.85 1875.20 4.00 3100.00 199.00 115.00 185.00 112.00 2.16 Mean 111.1531 37.6849 138.0452 20.6361 913.7120 293.8000 1.6597 2.1522 532.8928 2.7706 325.5275 140.0183 77.6101 139.3034 82.1444 1.5187 Std. Deviation 18.82300 3.17056 2.41813 6.15936 299.10631 255.39875 .47557 .22471 445.22610 .34636 270.66026 22.42406 13.77566 16.63471 12.37391 .30472
体重正常化尿素氮表现率(nPNA)即标准化蛋白质分解代谢率(nPCR):基于尿尿素氮和血尿素氮计算所得,是反映营养状况和蛋白摄入水平的较好指标
Shinaberger CS, et al. Am J Clin Nutr. 2008 Dec;88(6):1511-8.
透析:传统透析无法保障充分除磷
根据KDOQI推荐的透析患者蛋白摄入量(1.2g/kg)计算: 正常蛋白质摄入: 体重60kg的透析患者每周可经肠道吸收近3900mg的磷酸盐2,3,4
含金属磷结合剂
含钙磷结合剂
含钙或金属磷结合剂结合磷时, 部分钙或金属离子不可避免被吸收入体,产生蓄积
1. 2. 3. Kazama JJ. Bone. 2009 Jul;45 Suppl 1:S8-12. Yanamadala V. Water Environ Res. Nov-Dec 2005;77(7):3003-3012. FOSRENOL. lanthanum carbonate hydrate. PRODUCT MONOGRAPH. 2010.
费用高;胃肠道不良反应。胃肠道 有极微量的吸收(目前尚未发现因 镧吸收所致的严重不良反应。)
中华肾脏病学会.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与骨异常诊治指导. 2013.
含钙含金属磷结合剂的降磷机制
金属离子与食物中的磷酸盐结合形成不溶性的复合物以抑制磷酸盐的吸 收,从而降低体内血清磷酸盐的水平1,2 含钙/金属结合剂: 金属离子+PO43-→不溶性磷酸盐沉淀(s)
• 2011 年公布的全球多中心的透析预后与实践研究( DOPPS) 数据显示:
• 我国透析患者中血磷> 1. 78 mmol /L 的比例达59%, iPTH
> 600 pg /ml 的比例达到23%。
• • 而这些数据均来于北京、上海和广 州我国相对较发达的地区,其他一些地区的数据可能更不乐观。
磷结合剂作用机制与循证证据
SACN.SEC.Hale Waihona Puke 5.08.1539内容概览
磷结合剂是CKD患者降磷的选择 不同磷结合剂的作用机制不同 司维拉姆独特的作用机制给患者带来获益
正常人体内磷的摄入与清除维持着平衡
肠道吸收的磷可进入细胞外液,细胞外液磷库 与骨/软组织的磷库维持平衡
磷在肾小球被滤过后,绝大多 数会在肾小管被重吸收。在磷 平衡的人群中,肾脏排磷量与 肠道磷净吸收量相等
小于2.1 2.5-2.1 大于2.5
7% 44% 49%
血磷每升高1mg/dL, 全因死亡风险增加26%,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50%
一项单中心前瞻性纵向研究评估血磷水平与死亡风险的相关性。研究纳入CRISIS研究中的1203例非透析CKD3-5期患者(肾 小球滤过率<60 ml/min/1.73 m2),分别依据肾小球滤过率(GFR)划分的血磷水平(四分位)、依据12个月平均血磷水 平划分的血磷水平(四分位)以及指南推荐的基线血磷范围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血磷水平每升高1mg/dL,心血管死 亡风险上升50%,全因死亡风险上升26%。
Shinaberger CS, et al. Am J Kidney Dis. 2006 Jul;48(1):37-49.
限制蛋白摄入可能抵消降磷带来的获益
蛋白摄入受限, 即使血磷水平降低, 患者死亡率仍然较高
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30075维持性透析患者,随访3年,旨在探究纳入阶段6个月内的血磷水平及同时蛋白摄入下降与长 期死亡风险上升的相关性。无论血磷水平上升还是下降,蛋白摄入降低后患者的死亡风险均明显升高(血磷上升,蛋白摄入 下降RR: 1.11, P<0.001; 血磷下降,蛋白摄入下降RR: 1.06, P=0.02)。
使用磷结合剂可提高透析患者的生存率, 即使血磷水平在正常范围的透析患者也可获益
使用或未使用磷结合剂治疗的患者生存率 不同基线血磷水平及经倾向性校正后的亚组人群 的死亡风险(使用磷结合剂 vs.未使用磷结合 剂)
a:治疗组包括开始血透后90天内开始治疗的患者;未治疗组包括90天内未进行任何治疗的患者 c:经年龄及随访期血磷水平校正
含钙含金属磷结合剂的磷结合力与作用环境
• • • 磷结合发生在小肠1,小肠pH偏中性(6-7.4)2 体外研究显示,碳酸镧的磷结合力与铝类似,最佳作用pH为3-53,4 含钙磷结合剂在强酸环境下无法有效结合磷酸5;其中碳酸钙在小肠pH环 境下几乎失去磷结合能力5 体外磷结合力 (%) 碳酸镧 氢氧化铝 碳酸钙 醋酸钙 pH 3 97.5% 86.8% 0.0% 0.0% pH 5 97.1% 95.2% 91.9% 92.6% pH 7 66.6% 68.0% 6.2% 99.9%
一项前瞻性研究纳入10044例新血液透析患者,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对比使用或不使用磷结合剂对患者1年死亡 率的影响。研究通过倾向性校正,将患者分为透析后90天内服用磷结合剂组和未服用磷结合剂组(两组N=3186), 结果发现,磷结合剂的使用显著提高血磷水平>3.7mg/dL的新血透患者的生存率。
Isakova T, et al. J Am Soc Nephrol. 2009;20(2):388-396.
内容概览
磷结合剂是CKD患者降磷的一大选择 不同磷结合剂的作用机制不同 司维拉姆独特的作用机制给患者带来获益
CSN指南:常用的磷结合剂对比
优点 缺点
潜在的高钙血症相关风险,包括骨 外钙化和PTH抑制; 存在消化道不良反应。
上海交大附属仁济医院肾脏科 (2011年资料)
合肥市滨湖医院血液透析患者情况调查 (2015.2-2015.4) 磷
小于1.0 1.0-1.78 2% 大于1.78
小于1.0 磷 2.5
1.0-1.78 45.5
大于1.78 52.0
52% 46%

小于2.1 钙 44 2.1-2.5 49.3 大于2.5 6.7
Eddington H, et al. Clin J Am Soc Nephrol. 2010 Dec;5(12):2251-7.
指南推荐通过3D原则进行综合磷管理
KDOQI、KDIGO和中国CSN指南 均推荐磷管理重要的三种途径
严格控制饮食,摄入低磷食物
充分透析
使用磷结合剂
1. 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 CKDMBDWG. Kidney Int Suppl. 2009(113):S1-130. 2. National Kidney F. Am J Kidney Dis. Oct 2003;42(4 Suppl 3):S1-201. 3. 中华肾脏病学会.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与骨异常诊治指导. 2013.
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为强酸;磷酸为中强酸。依据“强酸制弱酸”的规律6,胃中形成的磷酸钙会与盐酸反应生成钙离子 和磷酸,因此在胃中含钙磷结合剂的磷结合力几乎为0。 在中性环境中,醋酸钙的溶解度远高于碳酸钙7,解离出的钙离子也更多,因而磷结合力仍较高。
KDIGO 2009指南建议的CKD患者矿物质
• 和骨代谢控制目标: • (1)血校正钙: • CKD 3—5D期:2.13~2.5 mmol/L。 • (2)血磷: • CKD3~5D期:O.81—1.45 mmol/L。 • (3)PTH:
• CKD 3-5期:适当的范围不明确;
• CKD 5D期:正常上限的2-9倍范围。
小于2.1 2.5-2.1 大于2.5
7% 44% 49%
合肥市滨湖医院血液透析患者情况调查 (2015.2-201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