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的临床研究
新生儿退黄外洗液早期干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分析

临床 剂量 的 l 和 4 0倍 0倍 药 液 浓 度 作 用 于动 物 受 损 和 完 整 性 皮 肤 , 果显 示无 过 敏性 和 刺激 性及 毒性 等反 应 。 研 究 结 本
8 0例 黄疸 患 儿无一 例 m 现不 良反应 , 全性 好 。退 黄洗 液 能 安 更 好地 帮 助新 生 儿安 全度 过 黄 疸期 ,缩 短 黄疸 持续 的时 间 , 促进母乳喂养 , 少不必要 的治疗 , 减 同时 经 济 方 便 , 单 易 简 行, 值得 推 广使 用 。 f 考 文献】 参
・
中医中药 ・
22 5第9 第5 0年 月 1 1 1 卷 期
新 生儿退黄外洗 液早期 干预 治疗 新 生儿黄 疸 的临床效果分析
吴怀 楚 吴曙 粤 5 0 2 3 02 广西 医科 大学 附 属南 宁市 第 一人 民医院 儿科 , 西南 宁 广
【 摘要】目的 探 讨新 生 儿退 黄洗 液 对新生 儿 黄疸 的早 期 干预 效果 。 方 法 选 择 足月 正 常新 生 儿 1 0例 ,随机 分 为 两 6 组, 每组 8 0例 。对 照组 给 予 口服苯 巴 比妥 、 味 茵陈 汤治疗 及 日常 护理 , 加 干预 组 在对 照组 基础 上加 用 新 生儿 退 黄 洗
核 黄疸 的发生 , 避免 脑损 伤 , 少致 残 率 。 减 中医药 治疗 新 生儿 黄 疸历 史 悠久 , 果 肯定 , 多 以 口服剂 、 剂 为 主口 患 儿 效 但 针 一, 依 从性较 差 。 者近 年来使 用 本 院 白拟 新生 儿 退黄 洗液 对 足 笔 月 新 生 儿 黄 疸 进 行 早 期 干 预 , 得 了较 好 的 疗 效 , 报 道 取 现
组 比较差 异 有统 计学 意 义( P均<00 ) 生 后第 1 .5 ; 0天 干 预组 经 皮测 胆红 素 值 低 于对 照组 , 异有 统 计学 意 义 ( 差 P<00 ) .5 , 生 后第 l 5天 干预 组 经皮 测 胆 红 素与对 照 组 比较 .差 异无 统
新生儿黄疸的早期预测与干预研究

De p a r t me n t o f P e d i a t r i c s , P e o p l e ' s Ho s p i t a l i n Ha n n a n Di s t i r c t o f Wu h a n Ci t y , Hu b e i P r o v i n c e , Wu h a n 4 3 0 0 9 0 , C h i n a
c a s e s i n e a c h g r o u p , t h e e x p e ime r n t a l g r o u p wa s t r e a t e d wi t h e a r l y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wa s t r e a t e d w i t h t h e r o u t i n e
( A F P ) 、 丙转 氨酶 ( A L T ) 值, 以及第一次排胎便时间及转黄时间 。 结果 ① 随孕龄的增加 , 总胆红素 、 A F P 、 A 逐渐降 低。 不 同孕龄新生儿 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脐血 A F P成正相关关系 , ( r =0 . 5 6 2 , P<0 . 叭) 。 ② 观察组干预 1 d黄疸指数
( 6 . 8 3  ̄ 1 . 0 9 ) 与对照组 ( 6 . 9 7  ̄ 1 . 0 3 ) 比较 , 差 异无统计 学意义 ( P>0 . 0 5 ) 。观察组 干预 7 、 1 4 、 2 8 d黄 疸 指 数 『 ( 7 . 1 9 + _ 1 , 1 6 ) 、
( 9 . 2 6  ̄ 2 . 2 6 ) 、 ( 9 . 0 3  ̄ 1 . 9 0 ) ] 均低于对照组【 ( 7 . 8 2 + _ 1 . 6 9 ) 、 ( 1 3 . 5 6 + _ 1 . 8 4 ) 、 ( 1 3 . 8 8 + _ 2 . 8 5 ) 1 ,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P< 0 . 0 5 ) 。③ 观
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的临床研究

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的临床研究(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在我院足月分娩的,体重在2.5kg以上,Apgar1min评分8~10分的196例正常足月新生儿(除外胎儿宫内窘迫,生后窒息,头颅血肿,围产期感染,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溶血等疾病,母孕期均健康,均无有关家族遗传病史)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早期干预组)98例和对照组(非干预组)98例。
观察组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口服妈咪爱,每次0.5g,每日2次,当测得TBC读数≥8mg/dl,相当于血清胆红素值为136.8μmol/L,开始口服苯巴比妥5mg/kg.d,分2次,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干预性用药,对照组出生后3天内未给任何处理。
两组均采用性能良好的经皮测定黄疸仪(TBC)测定黄疸指数。
对比两组新生儿TBC读数。
观察组若TBC读数≥12mg/dl,则给予新生儿输白蛋白和蓝光照射退黄治疗。
结果观察组的黄疸发病率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
结论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干预能有效地降低新生儿黄疸的发病率。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黄疸指数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中常见的临床症状,尤其是早期新生儿,如为及时诊断及治疗,部分可发展成核黄疸,因未结合胆红素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故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干预、降低其的发病率及其重要,为了解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干预的效果,比较分析我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住院的196例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5月~2011年5月在我院顺娩或剖宫产娩出的196例,胎龄37~42周,出生体重2.5~4.0kg,Apgar1min 评分8~10分,除外胎儿宫内窘迫,生后窒息,头颅血肿,围产期感染,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溶血等疾病,母孕期均健康,均无有关家族遗传病史的健康足月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
实行早期干预防治新生儿黄疸的观察

【 关键 词 】新生儿
黄疸
干预
胆红素脑病
黄疸是新 生儿期常见 症状之一 , 约有 5 %一 0 0 8 %早期 新生 儿可发生 黄疸【 大多 数为生理 性 , 在此期 间有很 多因素 , 1 ] , 但 如 围生 因素 、 血因素 、 溶 感染 因素 等 , 可引起病 理性黄疸 , 如未能
及时治疗 或方法不 当 , 容易 造成脑功 能损 害 , 至遗 留严 重后 甚
成登 菊
( 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 , 山西 晋中 0 0 0 3 8 0)
号 : P 10 B 经皮黄疸 仪 : Y 一 0A . 深圳 市达利 特 电子设备 有 限公 司 研发监制 , 徐州 市科健高新技 术有限公 司生产 , J0 0型 。进 K 80 行蓝光灯照射 时患儿均无 明显 的呼吸衰竭及无出血性皮疹。
一 嘧露目窝凰
童死亡 的主要原 因之一 , 以及 时有效 的治疗非常重要 。 目前 所 21 00年 6月 ,我们对我院新生儿科 收住 的 日龄小 于 2 4h的新 生儿在生后 1 内给予 经皮胆红素仪动态监测 , 周 并对超过一定
西 医对病毒暂无 特效药物 , 早期 应用利 巴韦林 、 刚烷胺有一 金 定效果 , 但副作 用较大。 注射 用炎琥 宁为纯 中药 制剂 , 系植物 穿心莲 提取物 , 其各 种内酯均 有不 同程 度的抗炎 、 解热 、 镇静作用 。 组织培养灭活实 验 显示本 品体外 对流感病毒 、 炎病毒 、 吸道合胞 病毒均有 肺 呼
进行 胆红素的动态 监测 并予 以早期干 预 、 合治疗 , 可预防 综 既
折线 , 除关 节腔内及骨折 端间积 血 , 理骨折端 间嵌入 的软 清 清 组织 , 复位骨折端 。 将手指通过扩张部 裂隙探入关节腔 内 , 探查 髌骨关节 面并调整 骨折端复位 至关节面 平整 ,以 巾钳 临时固
新生儿早期黄疸检测并及时干预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 : 文章 编 号 : 1 6 7 2 — 8 3 5 1 ( 2 0 1 3 ) 1 1 — 0 0 7 0 — 0 1 疗。 而 我 院 对 出 生 一 周 内 的新 生儿 用 经 皮 黄 疸 仪 进 行 监 测 。 经 皮测胆仪虽不能直接代表胆红 素的实际水平 ,但 与血胆红 素 呈正相 关 , 如新 生儿 的经皮胆红 素超过 了一定安全 范 围 , 就 应该立 即进行干预治疗 。利用 经皮胆红素测定仪 监测新生 儿 黄疸 , 操作简便 、 迅速 , 消 除了漏诊及误 诊 , 减轻 r新生 儿黄疸 患者反复采血 的痛苦 , 降低 了医生 及护 十的T作量 , 减轻 了患 者 家 庭 的经 济 负 担 , 所 以, 更 容 易 为 家 长接 受 。 3 . 2高胆红素血症的早期 干预 :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原 因有 : ①胆红素生成过 多。②血浆 白蛋白连接胆红素 的能力差。 ③ 肝 细 胞处 理 胆 红 素 的能 力差 。( 肝 循 环增 加 。在肝 内形 成 的结合胆红素随胆汁排 后 ,在十二指肠或空肠 p H偏碱情况 下 ,通 过 非酶 l 生水 解过 程 或肠 腔 内 B 一 葡 萄 糖醛 酸 苷 酶 的 作 用 , 可 将 结 合 胆 红 素转 变成 未 结 合 胆 红 素 ,加 之肠 道 内 缺乏 细菌 , 不能将结合胆红素还原成尿胆原 , 随粪便或经 肾脏排 ; 此外 , 胎粪约含胆红素 8 0 ~ 1 8 0 m g , 若排泄延迟, 可使重吸收增加l 引 。 我 院针对此原 因, 选择茵栀黄 和妈 咪爱联用 。茵栀黄颗粒 由茵陈 、 栀子、 黄芩等制成 , 能够清热解毒 、 利湿退黄 。研究发 现, 茵陈 、 栀子 、 黄芩 能使胆 红素更好地 摄取 、 结合及 排 f 并 有利尿作 用 , 增强胆囊 的分泌 与排泄功 能 , 还能促进肠 蠕动 , 有利于排便 。以上这些功 能使 小肠 黏膜对胆红 素的吸收能 力 减弱 , 有利 于胆红素 的排 , 能使血清胆红素降低 。并且 , 服药 后 的新生儿粪便 及尿次数增多 , 也有利于黄疸的消退 。妈 咪爱 颗粒 为微生态制 剂 , 含乳酸 菌培养物 、 粪链 球菌和枯 草杆菌 , 同时 含 多 种 维 生 素及 微 量 元 素 锌 和 矿 物 质 钙 。 微 生 态 制 剂 治 疗高胆红素 血症 的机理有_ 引 : ①促进新生 儿肠 道正常菌群 的定 植过程 , 抑制其他有害菌 。② 降低肠道 8 一 葡 萄糖醛酸苷酶 的 活性 。微生态制剂主要是通过益 生菌 的代谢产物 , 改变局部微 生态环境 p H值 ,抑制 1 3 - 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 。③ 降低肠道
新生儿黄疸早期消化道干预的临床研究

第31卷第6期吉林医药学院学报V01.31N o.62010年12月Jour nal of Ji li n M e di cal C ol l ege D e e.2010—337一产后出血的影响[J].山东医药,2003,43(8):7-8.[4]肖诗铭,满晓波,邱秀华,等.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6]注射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L选择素的表达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05,7(6):451-453.[5]段涛,余艳红,陈敦金,等.产后出血[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7,16(3):162—165.林建华,林其德,刘建华,等.产后出血的重新评估[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2):89-91.(收稿日期:2010—10—15)文章编号:1673-2995(2010)06-0337492经验交流新生儿黄疸早期消化道干预的临床研究苏莉(吉林市妇产医院,吉林吉林132011)关键词:新生儿;黄疸;消化道干预中图分类号:R722.17文献标识码:B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症状,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是由于胆红素升高引起的皮肤、巩膜、黏膜黄染的现象,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50%一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会出现生理性黄疸…,大部分黄疸可以自然消退,但过高的未结合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可导致神经细胞中毒性病变,严重者可导致严重的后遗症,如智力低下、听力及运动障碍,甚至死亡,对社会和家庭造成极大危害。
因此,及早预防性地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干预,可以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
目前对新生儿黄疸的干预及治疗措施有很多。
从消化道方面干预新生儿黄疸主要是通过各种方法增加新生儿的肠蠕动,加速其胎便的排出,减少胎便在肠道的停留时间,干扰胎便中胆红素的再循环入血。
吉林市妇产医院选取早期喂养、抚触及刺激排便的方法进行新生儿黄疸的早期干预,并与未进行早期干预的黄疸儿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产科母婴同室足月新生儿黄疸的早期干预

t h r e s h o l d s o f j a u n d i c e a n d n e c e s s i t a t e e a r l y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w i t h Ma mi a i o r a l a d mi n i s t r a t i o n . T h e c u r a t i v e e f f e c t w a s
【 Ab s t r a c t 1 0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e a r l y d y n a mi c mo n i t o r i n g o f j a u n d i c e o f f u l l — t e r m n e o n a t e s i n t h e s a me
r o o m wi t h t h e i r mo t h e r s a n d t o r e d u c e u n n e c e s s a r y h o s p i t a l i z a t i o n b y a p p l y i n g Ma mi a i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M e t hod s 9 8 0
干预效果满意 。 [ 关键 词 】 妈咪 爱 ; 黄疸; 早 期干预 ; 新 生 儿
新生儿黄疸41例早期护理干预

采 用 SS1. P S 10软件 统计 进行 数据 处理 ,
计 量资料以 ±s 表示 , 采用 f 检验儿 黄疸 是新 生儿期 常见 症状之 一 , 严重 的可发 生 胆
红 素脑 病而致 残、 致死… 。为减 轻新生儿黄 疸 , 防或延缓 高 预 胆 红素血症 的发 生 ,00年 1 21 ~6月 , 我们 对 4 l例新 生儿行早
期护理 干预 ,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加快胎粪排 出, 从而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 。 文献报道 , 和抚 触有 利于新 生儿 体重 增加 和智 力 发 游泳 育 。早期 进行游泳 和抚 触 , 一方 面 可使新 生儿 活 动量增
13 观察指标 .
所有新生儿在 院观察至 出生后第 5天 , 出院
后 由专人实施隔 日家访 , 观察 黄疸 消退 时 间。胆 红 素测定 采 用 日本 K NC M N L A M 一13型黄 疸仪 。每天上 午洗 澡 O IA IO T J 0 后 由经过培训的专人 负责 测定 , 部位 统一在 新生 儿 的前额 正
儿充分有效地 吸吮母乳 后进 行 , 不但 能让新 生儿 获得初 乳 的 高 营养 、 摄入足够蛋 白和 能量 , 可快 速建立 正 常 的肠 道 菌群 ,
吸吮 、 母乳 喂养 、 母婴 同室 、 按需 哺乳 、 常规新 生儿 护理 ) 。观
察组在此基础上 实施早 期护理 干预 : 新生 儿充 分吸 吮母 乳后 按需喂配方奶 , 至母 亲乳 量充 足 ; 直 生后 1d开始游泳 和抚 触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的临床研究
(作者: 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 邮编: ___________ )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在我院足月分娩的,体重在2.5kg以上,Apgar1min评分8~10分的196例正常足月新生儿(除外胎儿宫内窘迫,生后窒息,头颅血肿,围产期感染,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溶血等疾病,母孕期均健康,均无有关家族遗传病史)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早期干预组)98例和对照组(非干预组)98例。
观察组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口服妈咪爱,每次0.5g,每日2次,当测得TBC读数》8mg/dl,相当于血清胆红素值为136.8卩mol/L ,开始口服苯巴比妥5mg/kg.d,分2次,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干预性用药,对照组出生后3天内未给任何处理。
两组均采用性能良好的经皮测定黄疸仪(TBC)测定黄疸指数。
对比两组新生儿TBC读数。
观察组若TBC读数》12mg/dl,则给予新生儿输白蛋白和蓝光照射退黄治疗。
结果观察组的黄疸发病率对照组明显降低
(P0.01)。
结论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干预能有效地降低新生儿黄疸的发病率。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黄疸指数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中常见的临床症状,尤其是早期新生儿,如
为及时诊断及治疗,部分可发展成核黄疸,因未结合胆红素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故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干预、降低其的发病率及其重要,为了解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干预的效果,比较分析我院2010年5月一2011年5月住院的196例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5月〜2011年5月在我院顺娩或剖宫产娩出的196例,胎龄37〜42周,出生体重
2.5〜4.0kg ,Apgar1min 评分8〜10分,除外胎儿宫内窘迫,生后窒息,头颅血肿,围产期感染,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溶血等疾病,母孕期均健康,均无有关家族遗传病史的健康足月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
依出生时间分为两组,观察组(早期干预组)98例中,男57例,女41例,平均出生体重为3400g,平均胎龄为38.6周。
对照组(非干预组)98例中,男53例,女45例,平均出生体重为3200g,平均胎龄为39.1周。
1.2 干预措施
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24h内服用妈咪爱,每次0.5g,每日2次,, 当测得TBC读数》8mg/dl,相当于血清胆红素值为136.8卩mol/L , 开始口服苯巴比妥5mg/kg.d,分2次。
当测得TBC读数》12mg/dl, 相当于血清胆红素值为205.2卩mol/L,则给予新生儿输白蛋白和蓝光照射退黄治疗。
对照组未给予任何处理。
1.3 方法
两组均采用性能良好经皮测定黄疸仪(TBC)测定黄疸指数。
测定方法:用TBC进行常规测定,取新生儿前额正中、下颌部、胸骨柄皮肤平坦处三处为测定点,于新生儿出生后第一天始在三处测定点各测定一次,取其平均值,以后每天上午8点至10点时用同样方法各测定一次。
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各组新生儿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值、黄疸发生率、黄疸平均持续时间。
2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黄疸指数与血清胆红素值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后第1、2天黄疸指数与血清胆红素值差别无显著性(P0.05),出生后第3、4、5天黄疸指数与血清胆红素值差别有极显著性(P0.01),结果表明早期干预组黄疸发病率明显降低,见表1。
表1两组新生儿出生后第1、2、3、4、5天的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值的比较
( 口mol/L,-x 士s)
2.2 两组黄疸发病率和持续时间比较新生儿出后5天内
出现皮肤巩膜黄染,以黄染达腹部为准来计算黄染发病率,观察组黄染发病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别有极显著性(P0.01),黄染持续时间比较,两者则差别无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两组黄疸发病率和黄疸持续时间比较(x- 士s)
组别总例数黄染(例)黄染发病率持续时间(天)
观察组983939.85.5 士0.9
对照组986869.36.8 士 1.7
P 值0.010.05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它主要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而表现出的皮肤粘膜及巩膜黄染,包括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1],国内资料表明,生后1周内发病率达40%-65%, 甚至高达87.6%[2],主要与新生儿期胆红素产生过多、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不足及特殊肠-肝循环有关。
有的学者指出新生儿期血清游离胆红素高于205卩mol/l以上者,长期随访发现神经系统伤残率很高[3]。
因此,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干预至关重要。
本资料观察组在新生儿产后24h内服用妈咪爱,每次0.5g,每日2次,当测得TBC读数》8mg/dl,相当于血清胆红素值为136.8卩mol/L ,开始口服苯巴比妥5mg/kg.d,分2次。
当测得TBC读数》12mg/dl,相当于血清胆红素值为205.2卩mol/L,则给予新生儿输白蛋白和蓝光照射退黄治疗。
结果表明观察组黄疸发病率明显降低。
妈咪爱主要由粪链球菌(1.35亿只)和枯草杆菌活菌(1500万只)组成,粪链球菌于服后19min即能在肠道内定居并迅速增殖,且对湿热、pH有很强的抵抗力,因而活着到达肠道内定居、增殖,发挥其治疗作用,产生细菌性B -葡萄糖醛酸苷酶使结合胆红素还原成尿胆原排出体
外,以减少肠肝循环,减轻肝脏负担,故而降低胆红素水平[4]。
苯巴比妥又名鲁米那,是肝酶诱导剂,可提高药酶活性,对胆红素的摄取与结合均能产生有利的影响,能加速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可防治新生儿黄疸[5]。
但该药物起效时间较慢。
有人主张产前1〜2周给孕
妇口服此药[6];亦有人主张对出生后6h的所有新生儿都服用此药
[5] ,以降低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浓度。
本研究当测得TBC读数》
8mg/dl,相当于血清胆红素值为136.8卩mol/L,即给予口服苯巴比妥降低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浓度。
结果表明使用这2种药物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干预,尽快建立肠道菌群,减少肠肝循环,提高药酶活性,加速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对降低新生儿黄疸发病率有显著疗效。
使用TCB能在新生儿出生后24h内预报新生儿黄疸的情况,其预
报准确率达86.5%,这种方法用于新生儿黄疸的无创伤性筛查,并对其预报的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干预[7]。
本研究通过使用TBC结合临床观察,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开始预防性用药干预,结果证明观察组的黄疸发病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
观察组的黄疸持续时间均有明显缩短,但两组无差别显著性(P0.05)。
本研究在黄疸的早期就给予蓝光照射及输白蛋白治疗,使患儿得到早期治疗。
故使用TBC仪无创伤性动态观察,使黄疸患儿可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防止黄疸进一步加深,有效降低新生儿黄疸的发病率,减少新生儿核黄疸的发生,提咼新
生儿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官希吉,黄德珉.实用新生儿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15〜217.
[2]
Bluckm on LR,Fa naroffAA,RajuTN,etal1Re-search on preve ntio nofbi lirubi n-i nducedbrai ninjurya ndkernicterus:Natio nail nstituteo fChildHealtha ndHuma nDevelopme ntconferen ceexecutivesummary.2 003.Pedi-atrics,2004,114(1) : 229.
[2] 陈玲,刘皖君.健康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动态变化及高胆红素血症早期干预指征的探讨.第二届全国围产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1994,65 〜67.
[3] 谢缄.妈咪爱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评价[J].广东医
学,2004,25(11):1335-1336.
[4] 孑L发娣,戴黄达.苯巴比妥防治新生儿黄疸用药时间的选择.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1,11(1):204.
[5] 魏克伦,陈克正.新生儿临床手册.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105.
[6] 朱国平,刘兴阳.微型黄疸仪的临床应用.现代仪器与应用,1994,6(3):35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