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覆土深度及基础

合集下载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的施埋深度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的施埋深度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选用说明书晟元管业技术总顾问高级工程师吕明宇经常听到业务员反应:管道在施工中经常出现管道裂缝现象。

到施工现场勘察后发现,1、混凝土强度等级达不到设计要求便进行回填;2、回填土未按规范规定的要求分层夯实;3、未按设计要求选用钢筋混凝土管道,私自降低管子的等级,二、三级管选用普通级别的管;4,采购人员不熟悉管道的使用要求,或存在偷工减料的心理,选用级别低于设计要求的管;以上行为将施工和选用低于设计要求的管道产生的质量问题转嫁给生产厂家。

为此,根据设计规范、施工验收规范、生产实践中的经验,特写此文以供生产、销售、施工人员参考。

一、选用标准要求:1、按施工图纸设计要求,进行选择施工所需的管道。

2、GB/T11836-2009标准规定的埋置深度和荷载如下:管级别管顶覆土厚度m 地面堆积荷载t/m 管道基础型式1级 6.0 1 180°混凝土基础2级 3.3 1 90°砂(土)弧基础3级 5.3 1 90°砂(土)弧基础注:管顶最小覆土厚度不得小于700mm。

二、根据管道基础底宽和高度的不同,选用管道级别、埋置深度,(一)详见《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础及接口》04S516规定:120°混凝土基础钢筋管道直径600—3000mm管道1级覆土高度0.7m≤H≤3.5m管道2级覆土高度3.5m<H≤5.0m管道3级覆土高度5.0m<H≤6.5m 180°混凝土基础钢筋管道直径600—3000mm管道1级覆土高度3.5m<H≤6.0m管道2级覆土高度6.0m<H≤7.5m管道3级覆土高度7.5m<H≤9.0m 90°砂石基础钢筋管道直径600—1500mm管道2级覆土高度0.7m≤H≤2.0m管道3级覆土高度2.0m≤H≤3.5m 120°砂石基础钢筋管道直径400—3000mm管道2级覆土高度0.7m<H≤3.0m管道3级覆土高度3.0m<H≤5.0m 150°砂石基础钢筋管道直径300—3000mm管道2级覆土高度0.7m<H≤3.5m管道3级覆土高度3.5m<H≤6.0m180°砂石基础钢筋管道直径200—3000mm管道2级覆土高度0.7m<H≤4.5m管道3级覆土高度4.5m<H≤7.0m (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各级管裂缝荷载技术指标:公称内径(mm)一级(kN/m)二级(kN/m)三级(kN/m)200 12 15 19300 15 19 27400 17 27 35500 21 32 44600 25 40 53700 28 47 62800 33 54 71900 37 61 801000 40 69 891100 44 74 981200 48 81 1071350 55 90 1221500 60 99 1351650 66 110 1481800 72 120 1622000 80 134 1812200 84 145 1992400 90 152 2172600 104 172 235三、管道的运输1.运输车辆必须备有木垫块,管子的底部不得直接放到车底板上,要两点受力。

地下管线基础知识-1

地下管线基础知识-1

地下管线基础知识地下管线是城市中比较重要的基础设施,是能够负责维持现代化城市正常运行重点。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地下管线的线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不同种类地下管线埋设特征也不同,所以想要从事地下管线相关工作的,有必要学习地下管线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同种类管线的结构特征和埋设规律,采用与管线相应的探测技术方法,更为高效率、高质量地完各种与地下管线相关的工作。

一、地下管道的分类给水管道:可按给水的用途分为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消防用水。

排水管道:可按排泄水的性质分为污水、雨水和雨污合流及工业废水等管道。

燃气管道:可按其所传输的燃气的性质分为煤气、液化气和天然气管道。

工业管道:可按其传输的材料性质分为氢、氧、乙炔、石油、排渣等管道。

热力管道:可按其所传输的材料分为热水和蒸汽管道。

电力电缆:可按其功能分为供电(输电和配电)、路灯、电车等电缆。

通讯电缆:可按其功能分为电话电缆、有线电视和其他专用电信电缆等。

二、地下管线技术术语压力管线:指管道内流体介质由外部施加力使其流动的工程管线。

重力自流管线:指管道内流动着的介质由重力作用沿其设置的方向流动的工程管线。

可弯曲管线:指通过某些加工措施易于弯曲的工程管线。

不易弯曲管线:指通过某些加工措施不易弯曲的工程管线。

管线水平净距:指水平方向敷设的相邻管线外表之间的水平距离。

管线垂直净距:两条管线上下交叉敷设时,从上面管道外壁最低点到下面管道外壁最高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管线埋设深度:指从地面到管道底(内壁)的距离,即地面标高减去管底标高。

管道设计、施工时通常采用此定义,与地下管线探测行业定义的管线埋设深度有区别。

管线覆土深度:指地面到管道顶(外壁)的距离。

三、地下管线分析给水工程管线给水工程管线输送的是城市居民生活、工业企业生产等城市正常运转的各类用水,这些用水对水质、水压有一定的要求。

为保障管内水流的水质、水压达标,给水管线具有良好的密封性;由于管材选型不当、管道施工不当、长期运行管道及阀门渗漏或损坏等种种原因,给水管网存在漏损情况;给水管线沿线需布设消防栓。

管道施工相关技术标准

管道施工相关技术标准

管道施工相关技术标准一、管沟开挖:1、一般规定,当在地面连接时,开沟宽度为D+0.3,当在沟内安装或开沟回填有困难,不能满足回填土密实度要求时,开沟宽度为D+0.5,且总宽度不小于0.7米。

管道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为600mm左右,深度为900mm左右,一般至少保证管道管顶以上700mm覆土埋深,保证管道埋设的最小管顶覆土厚度在永久性冻土或季节性冻土地层冰冻线以下。

以及保证外部荷载的要求。

2、挖掘时,应考虑留用部分好的原土以备管沟回填使用,根据作业面堆放原土场地,注意堆土坡度,高度,保证施工安全,在管子的接口处,管沟应宽一些,以方便接口的连接施工;3、人工挖槽时,堆土高度不宜超过1.5m,且距槽口边缘不宜小于0.8m。

4、沟槽的开挖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扰动天然地基或地基处理符合设计要求;(2)、槽壁平整,边坡坡度符合施工设计的规定;(3)、沟槽中心线每侧的净宽不应小于管道沟槽底部开挖宽度的一半;(4)、槽底平整,不应有石块等坚硬物。

5、开挖沟槽时,如遇有管线、电缆时加以保护,并及时向相关单位报告,及时解决处理,以防发生事故造成损失。

6、开挖时,如遇到石方,管沟允许超挖至设计标高下200mm,用中砂填平。

因离居民住宅区较近,采用液压锤及风镐施工,保证施工安全。

二、材料进场及质量验收:1、PE管:(1)、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公司有关规定,符合GB/T13663-2000国家标准,管道材料等进场必须有专人检查验收,应检查有无产品出厂合格证,并索要出厂检验报告;进行外观及几何尺寸检查,检查管子内外表面是否清洁光滑,是否有沟槽、划伤、凹陷、杂质和颜色不均等;检查长度,定尺管的长度应均匀一致,注意检查管口端面是否与管子的轴线垂直,是否存在气孔,若有气孔则管材不合格;检查不圆度,大于5%为不合格。

检查管径及壁厚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必要时应进行全面测试。

(2)、管材、管件的运输、搬运与保管:应用非金属绳捆扎和吊装;不得抛摔和受剧烈撞击,也不得拖拽;得曝晒,雨淋,也不得与油类、酸、碱盐,活性剂等化学物质接触;管材、管件应存放在通风良好,温度不超过40℃的库房内,在施工现场临时堆放时,应有遮盖物;产品从生产到使用之间的存放期不应超过1年,发料时要坚持“先进先出”的原则。

管道敷设

管道敷设

一、管道敷设1.一般规定1.1.1.管道应敷设在原状土地基或经开槽后处理回填密实的地层上,当管道在车行道下时,管顶覆土厚度不得小于0.7m。

1.1.2.管道应直线敷设,遇到特殊情况需要利用柔性接口拆线敷设时,相邻两节管纵轴线的允许转角应由管材制造厂提供。

在一般情况下,在平壁管不宜大于1°,异形管壁不得大于2°。

1.1.3.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工程可同槽施工,但也应符合一般排水管道同槽敷设设计、施工的有关规定。

1.1.4.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穿越铁路、高等级道路路堤及构筑物等障碍物时,应设置钢筋混泥土、钢、铸铁等材料制作的保护管。

套管内径应大于硬聚氯乙烯管外径300mm。

套管设计应按路堤的有关规定执行。

1.1.5.硬聚氯乙烯管道基础的埋深低于建(构)筑物基础低面时,管道不得敷设在建(构)筑物基础下地基扩散角受压区范围内。

1.1.6.底下水位高于开挖沟槽槽底高程的地区,地下水位应降至槽底不得最底点以下0.3~0.5m。

管道在安装、回填的全部过程中,槽底不得积水或泡槽受冻。

必须在回填到管道的抗浮稳定的高度后才可停止降低地下水。

2.沟槽1.2.1.沟槽槽底净宽度,可按各地区的具体情况确定,宜按管外径加0.6m采用。

1.2.2.开挖沟槽,应严格控制基底高程,不得扰动基底原状土层。

基底设计标高以上0.2~0.3m的原状上,应在铺管前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

如遇局部超挖或发生扰动,不得回填泥土,可换填最大粒径10~15mm的天然级配砂石料或最大粒径40mm的碎石,并整平夯实。

槽底如有坚硬物体必须清除,用砂石回填处理。

1.2.3.雨季施工时,应尽可能缩短开槽长度,且成槽快,回填快,并采取防泡措施。

一旦发生泡槽,应将受泡的软化土层清除,换填砂石料或中粗砂。

1.2.4.人工开槽时,宜将槽上部的混杂土与槽下部可用于沟槽回填的良质上分开堆放,且堆土不得影响沟槽的稳定性。

3.基础1.3.1.管道基础必须采用沙砾垫层基础。

管道施工相关技术标准

管道施工相关技术标准

管道施工相关技术标准一、管沟开挖:1、一般规定,当在地面连接时,开沟宽度为D+0.3,当在沟内安装或开沟回填有困难,不能满足回填土密实度要求时,开沟宽度为D+0.5,且总宽度不小于0.7米。

管道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为600mm左右,深度为900mm左右,一般至少保证管道管顶以上700mm覆土埋深,保证管道埋设的最小管顶覆土厚度在永久性冻土或季节性冻土地层冰冻线以下。

以及保证外部荷载的要求。

2、挖掘时,应考虑留用部分好的原土以备管沟回填使用,根据作业面堆放原土场地,注意堆土坡度,高度,保证施工安全,在管子的接口处,管沟应宽一些,以方便接口的连接施工;3、人工挖槽时,堆土高度不宜超过1.5m,且距槽口边缘不宜小于0.8m。

4、沟槽的开挖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扰动天然地基或地基处理符合设计要求;(2)、槽壁平整,边坡坡度符合施工设计的规定;(3)、沟槽中心线每侧的净宽不应小于管道沟槽底部开挖宽度的一半;(4)、槽底平整,不应有石块等坚硬物。

5、开挖沟槽时,如遇有管线、电缆时加以保护,并及时向相关单位报告,及时解决处理,以防发生事故造成损失。

6、开挖时,如遇到石方,管沟允许超挖至设计标高下200mm,用中砂填平。

因离居民住宅区较近,采用液压锤及风镐施工,保证施工安全。

二、材料进场及质量验收:1、PE管:(1)、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公司有关规定,符合GB/T13663-2000国家标准,管道材料等进场必须有专人检查验收,应检查有无产品出厂合格证,并索要出厂检验报告;进行外观及几何尺寸检查,检查管子内外表面是否清洁光滑,是否有沟槽、划伤、凹陷、杂质和颜色不均等;检查长度,定尺管的长度应均匀一致,注意检查管口端面是否与管子的轴线垂直,是否存在气孔,若有气孔则管材不合格;检查不圆度,大于5%为不合格。

检查管径及壁厚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必要时应进行全面测试。

(2)、管材、管件的运输、搬运与保管:应用非金属绳捆扎和吊装;不得抛摔和受剧烈撞击,也不得拖拽;得曝晒,雨淋,也不得与油类、酸、碱盐,活性剂等化学物质接触;管材、管件应存放在通风良好,温度不超过40℃的库房内,在施工现场临时堆放时,应有遮盖物;产品从生产到使用之间的存放期不应超过1年,发料时要坚持“先进先出”的原则。

管道基础工程施工及沟槽回填要求

管道基础工程施工及沟槽回填要求

管道基础施工及沟槽回填要求一、设计施工要求1、基础形式:90°砂(土)弧2、开槽施工的圆形管道,使用土弧基础时,必须保证土弧与管节的紧密贴合,必要时可在弧形槽内填铺40-60mm厚中、粗砂。

3、开槽施工的圆形管道,当使用砂垫层基础时,其砂垫层的材料可选用中砂、粗砂、级配砂石、卵石或砾石,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25mm。

4、开槽施工的圆形管道的沟槽回填土,应对管道两侧同时进行,管道两侧压实面得高差不应超过300mm5、一般情况下开槽施工的圆形管道的沟槽回填土,在管道两侧管顶以下,其压实度不应低于95%;在管顶以上高为500mm、宽为圆管外径范围内,其压实度可采用85%;其余部位的压实可采用如下方法:管顶以下95%,管顶至管顶500mm为85%(压实宽度为管道外径),管顶500mm以上及其他部位为85%-95%。

6、开槽施工的圆形管道,当管顶覆土厚度较小、地面载荷的影响较大而管道强度不足时,可在180度混凝土管基上砌筑砖券或包封混凝土加固。

二、地基处理1、管道地基用符合设计要求,管道天然地基强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加固。

2、槽底局部超挖或发生扰动时,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2.1超挖深度超过150mm时,可用原土回填夯实,其压实度不应低于原地基土的密实度;2.2槽底地基土壤含水量较大,不适于压实时,应采取换填等有效措施。

三、管道沟槽回填要求1、沟槽内砖、石、木块等杂物清除干净;2、沟槽内不得有积水;3、保持排水系统正常运行,不得带水回填。

四、回填材料要求:采用土回填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槽底至管顶500mm范围内,土中不得含有物、冻土以及大于50mm的砖、石等硬块;在抹带接口处、防腐绝缘层或电缆周围,用采用细粒土回填;2冬期回填时管顶以上500mm范围以外可均匀掺入冻土,其数量不超过填土总体积的15%,且冻块尺寸不得超过100mm;3回填土的含水量,宜按土类和采用的压实工具控制在最佳含水率±2%范围内。

亮化管沟开挖宽度和深度规范

亮化管沟开挖宽度和深度规范

亮化管沟开挖宽度和深度规范
一、管沟开挖要求:
管道采用埋地敷设,一般路段要求管顶埋深不小于1.2m,填方段管道管顶覆土深度不小于1.0m。

管沟沟底宽度应按以下公式计算:
B=Do+b
其中:B—沟底宽度,mDo—管线的结构外径,mb—沟底加宽裕量管沟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沟中心线偏移应小于或等于100mm。

(2)沟底标高允许偏差应为+50~-100mm。

(3)沟底宽度允许偏差应为+100~-100mm。

二、管道下沟要求:
(1)管道下沟前,应排出沟内积水,清理塌方和硬块,人工找平后,重新检查管沟质量,合格方可下沟。

(2)石方路段管道下沟前,沟底应预先回填300mm厚软土或细砂作为垫层。

(3)管道下沟应使用专用吊具,应保持管材受力均衡。

轻起轻放,严禁甩抛。

(4)管道就位质量:埋深偏差控制在+50~-100mm。

三、管沟回填要求:
(1)管沟回填前,检查接头处防腐质量,对不合格者进行返
修,合格后方可回填。

(2)距管壁200mm范围内,使用软土或细砂做回填土。

(3)管沟回填土高出自然地面300mm,作为自然沉降富裕量,并保证沉降后的回填土顶面高于自然地坪。

(4)管沟回填土后应及时恢复原地貌。

市政工程管线一般布置原则

市政工程管线一般布置原则

管线常见部署标准:1.1给水工程管线给水管道通常部署在城市道路东南侧(也有设置在道路东北侧, 此为地方做法)人行道下面, 距人行道路缘石0.5-0.8米, 给水管管顶覆土深度大于当地冻土深度并满足规范要求最小覆土深度, 在人行道下覆土深度大于0.6米, 在车行道下大于0.7米, 通常埋深在1.5~2.0米。

1.2污水工程管线污水管道通常部署在道路西北侧(也有设置在道路西南侧, 此为地方做法)非机动车道和车行道下, 在人行道下覆土深度大于0.6米, 在车行道下大于0.7米, 通常埋深控制在2.5~5.0米, 不宜超出7米, 超出7米时应设置污水提升泵站。

1.3雨水工程管线雨水管道通常部署在道路中央, 雨水管道沿道路部署。

雨水管道起始端覆土深度大于0.7米, 终端埋设深度小于 3.5米。

雨水排放口内顶尽可能控制在常水位以上, 尽可能降低淹没出流。

1.4电力工程管线电力线路部署尽可能沿公路和区内道路,为降低占地和投资,配电线路通常部署在道路东南侧以降低交叉、跨越和对电信线路干扰。

1.5电信工程管线(弱电)电信部署于道路西北侧非机动道下或人行道下。

1.6燃气工程管线燃气干管沿区内关键道路部署, 关键燃气管道连成环网, 确保供气安全。

中压燃气管通常部署在道路西侧、北侧慢车道、人行道或绿化带中; 覆土深度在机动车道下大于0.8米, 在非机动车道下大于0.6米, 若与其它管道交叉时可作合适调整。

地方做法莆田市城市计划设计研究院——东峤村庄计划依据莆田市习惯做法, 电力电缆设在道路西(北)侧人行道上, 并靠后道路红线; 电信线和燃气管远离电力线设在道路东(南)侧, 电信线敷设于慢车道下, 以利于机械化施工, 而燃气管尽可能安排在人行道下。

污水管远离燃气管部署在道路西(北)侧; 给水管远离污水管部署在道路东(南)侧; 雨水管部署在道路中心线下。

给水、污水等管线通常部署在道路路面下; 电信、煤气等管线通常部署在人行道或绿化带下, 其中电信管线标准上部署在道路北侧和西侧; 电力等管线标准上部署在道路南侧和东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