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版印刷机基本结构与形式
第四章柔性版印刷工艺

第四章柔性版印刷工艺
每段末尾要有换行
4.1简介
柔性版印刷是指使用软质树脂和橡胶制成的软版胶印,使用化学方法,把树酯橡胶或其他可熔融印刷材料定型在柔性印刷模板上,将要印刷的图
像转移到工件上的一种印刷工艺。
它具有色彩鲜明,印刷的图像清晰,细
节丰富,价格经济实惠等优点,是当前电子行业印刷中被广泛采用的技术。
4.2设备
柔性版印刷机可根据印刷需求分为平面印刷机和三维印刷机两类。
(1)平面印刷机:平面印刷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有:模拟电子系统、
激光雕刻机、印刷模板、控制台等。
模拟电子系统包括计算机控制系统和
印刷机控制系统。
配套的激光雕刻机可以将计算机中的数据和图案用激光
烧录到印刷模板中。
控制台通过控制系统,将电子信号发送到印刷模板,
控制印刷机向工件上印刷图案。
(2)三维印刷机:三维印刷机的实现原理与平面印刷机基本相同,
它在普通平面印刷机的基础上,加入位移机件,使得模板上下移动或横向
移动,进而达到在三维表面上印刷的效果。
4.3工艺原理。
柔印机印刷机单元结构 -回复

柔印机印刷机单元结构-回复标题:柔印机印刷机单元结构详解一、引言柔印机,又称为柔性版印刷机,是一种广泛应用在包装印刷、标签印刷、纸箱印刷等领域的设备。
其核心部分便是印刷机单元结构,它决定了设备的印刷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详细解析柔印机印刷机单元结构,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其工作原理和操作要点。
二、柔印机印刷机单元的基本构成柔印机印刷机单元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1. 柔性版:这是柔印机的核心部件,通常由橡胶或感光树脂制成,上面刻有反向图像的图文。
2. 印版滚筒:印版滚筒上安装有柔性版,通过旋转将印版上的图文转印到承印物上。
3. 墨槽与墨斗:墨槽储存油墨,墨斗负责将油墨均匀地涂布在印版上。
4. 压印滚筒:压印滚筒与印版滚筒相对设置,通过压力将印版上的油墨转印到承印物上。
5. 承印物传输系统:包括进纸装置、输送带和出纸装置,负责将承印物准确、稳定地送入和送出印刷区域。
6. 色序控制与套准系统:用于控制各颜色印版的印刷顺序和位置,确保多色印刷的精确套准。
三、柔印机印刷机单元的工作流程1. 油墨供应:墨槽中的油墨通过墨斗均匀地涂布在印版滚筒的柔性版上。
2. 图文转移:印版滚筒上的柔性版在压印滚筒的压力作用下,将油墨中的图文转移到承印物上。
3. 承印物传输:进纸装置将承印物送入印刷区域,输送带在印刷过程中保持承印物的稳定传输,出纸装置将印刷后的承印物送出。
4. 色序控制与套准:根据印刷要求,色序控制与套准系统调整各颜色印版的印刷顺序和位置,确保多色印刷的精确套准。
四、柔印机印刷机单元的关键技术1. 柔性版制作技术:柔性版的质量直接影响印刷效果,因此,高质量的柔性版制作技术是关键。
2. 墨水控制技术:墨水的涂布均匀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印刷质量,因此,精确的墨水控制技术至关重要。
3. 压力控制技术:适当的印刷压力可以保证图文的清晰度和完整性,过大的压力可能导致承印物变形,过小的压力可能导致图文不完整。
4. 套准控制技术:多色印刷时,各颜色印版的精确套准是保证印刷效果的关键,因此,高精度的套准控制技术必不可少。
柔版印刷专业知识

购买印刷机时应注意的事项
1、送纸选用前缘真空吸附送纸,要采用具有静摩擦功能的 送纸部。只有保证送纸准确,才能保证套印的印刷精度。 2、能够把对纸板的压力变动控制在最小限度,纸箱的强度 就不会受影响 3、为了能提高印刷品质,需要把各个颜色之间的套准精度 至少应控制在正负0.75毫米左右。因此自动归零系统、印 版套准器是必须装配的,而且要有高精确性。相位调整时, 低速启动,高速运转,停止后自动刹车。 4、对于所有的纸箱厂家来说,特别对换油墨比较频繁的客 户,换油墨时油墨的损失量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所以, 能把油墨的损失量控制在最小程度就是理想的机器。 5、 CNC数控系统要实用,并且要发挥其快速、高效的功能。 要注意计算机应选用工业计算机而不能使用家用电脑,这 样在强干扰的工业环境中才具有实际意义。
柔印常见问题及对策
四,印刷版材
印刷版材有橡胶版和柔性树脂版两种版材。 橡胶版通过雕刻而成,其线条精度较差。 而树脂版通过红外线固化晒制而成。树脂 版可以晒制细微网点及高网线的图文。 柔性树脂版的厚度约为3~7mm,硬度为肖 氏25~50。
柔印常见问题及对策
R/bak衬垫
1. R/bak是目前较为流行的衬垫技术,由于其 衬垫材料弹性较树脂版和橡胶版高2~10 倍,所以具有弹性高、不变形、回弹性好 的特点。 2. 采用R/bak衬垫技术,可以有效吸收印刷 基材、印版和印版辊之间的压力,防止 印版变形和纸板损坏,使传墨更均匀, 压印点面适印性更强,印刷图文更清晰、 层次更分明。
柔印常见问题及对策
R/bak真空气垫的主要作用
1. 2. 3. 4. 减少印刷点面压力,有效控制网点扩大; 避免印版变形,延长印版使用寿命; 对于跳动较大的印版辊有独特的补尝作用; 对于低质量的瓦楞纸板有良好的适印性, 并能避免损坏瓦楞纸板; 5. 可提升传统印刷设备的印刷质量.
第六章 柔性版印刷机

第六章柔性版印刷机第一节柔性版印刷机的总体结构一、层叠式柔性版印刷机二、卫星式柔性版印刷机三、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第二节柔性版印刷机的主要部件一、印刷部件1.印版滚筒印版滚筒有滚筒体、滚枕、传动齿轮等组成。
主要有整体式和磁性式。
目前以整体式应用为主。
整体式印版滚筒有三种结构形式:轴头式;芯轴插入式;套筒式。
下图为轴头式印版滚筒的结构图采用芯轴式印版滚筒的柔性版印刷机,在换版时只需要抽出芯轴,拆装相同重复长度的印版滚筒时,无须调整印刷压力。
在国外印刷机上广泛应用。
套筒式在近几年得到广泛应用。
它采用壁厚为1mm的薄型套筒,配以气胀式滚筒体结构。
2.压印滚筒压印滚筒大多采用铸铁材料,也有采用钢材的。
过去一般采用单壁式结构,与印版滚筒类似。
机组式、层叠式多采用此结构。
对于卫星式柔性版印刷机,由于色组之间有300度的干燥装置,所以现代卫星式柔性版印刷机多采用双壁式结构,如下图所示。
压印滚筒一般要经过平衡处理,其表面镀镍。
3.离合压机构大多数柔性版印刷机的离合压机构采用偏心套结构,离合压驱动形式有机械式、液压式和气动式,一般还配有微调印刷压力装置。
(1)机械式离合压机构(2)液压式离合机构如上图所示,电动机4驱动油泵3,使液压油从邮箱1经滤油器、单向阀6、二位四通转向阀10的A`路输入液压缸8内活塞的下部,在液压力的作用下,活塞上移。
活塞控制着印版滚筒轴承座9的位置,此时处理离压状态。
当需要印版滚筒离合压状态改变时,可以使电磁铁11断电,在弹簧7的作用下,四通阀10移位,这时液压油经其A`路输入液压缸内活塞上部,活塞下移。
从而改变印版滚筒位置。
(3)气动离合压机构采用空气作为介质,用过的空气可以任意排放,维护简单,操作方便。
只适合中小压印力传动。
气压传动系统压力的控制与调节准确性较差。
二、输墨系统柔性版印刷机一般采用溶剂型油墨和水性油墨,采用短墨路系统。
如下图所示。
1.输墨系统的类型和特点(1)双辊型输墨系统如下图所示。
第四章:柔性版印刷工艺-文档资料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柔性版制版
第三节:柔性版印刷机
第四节:柔性版印刷工艺
第一节:概述
一、基本概念
柔性版:由橡胶、感光性树脂等弹性固体材料制 成的凸版之总称。 柔性版印刷机:使用柔性版,通过网纹传墨辊传 递油墨完成印刷过程的机器。 柔版(Flexography)印刷:使用具有弹性的凸起 图像印版,印版可粘固在可变重复长度的印版滚 筒上,印版由一根雕刻了着墨孔的金属墨辊施墨; 网纹传墨辊由另一根墨辊或刮墨刀控制输墨量; 可将液体和脂状油墨转印到实际是所有种类的承 印材料上。
b
c
单层柔性版结构示意图
(2)、版材的应用及特点
该版材性能优异,印版的分辨率较高,在国际上 得到广泛应用。目前世界范围内,其市场占有率 达到70-80%。主要特点如下:
★聚酯膜厚度均匀,变形较小,具有良好的尺寸
稳定性,有利于保证套印精度。
★印版图文浮雕清晰,在印刷压力的作用下,较
小的网点和线条仍能进行复制。
(1)、版材的构成:固体版材的结构因生产厂家 的不同会稍有差异,但其结构基本相似,下面一 杜邦(DuPont)赛丽板材为例说明其基本结构。
a
a、聚酯保护膜:保护感光树脂层表面在搬运、 裁切和背面曝光过程中免受损伤。 b、感光树脂层:版材的主体。 c、聚酯支撑膜:是感光树脂层的版基。聚酯 膜变形小、尺寸稳定性优良,可减少印版变形 ,提高套准精度。
印刷机 图像精度 耐印力
假定为100元 435元
单张纸 卷筒纸 70-80线/cm 最大100万 适于印长版 120线/cm 1亿
135元
简单、投资 较低 60线/cm 几百万
第二节:柔性版制版
一、柔性版的类型
柔性版印刷

机组式柔印机
干燥装置
也称水平式柔印机。各机组相互独立并通过一根共用动力 轴驱动印刷单元。各机组有各自的印版滚筒、压印滚筒、 墨斗、网纹传墨辊。机组式柔印机可以增加印后加工单 元,联机生产;适宜短版活印刷;通过导向辊改变线路, 可进行双面印刷。
给料装置
三、柔印机的印刷单元
印刷机组由滚筒部件和输墨系统组成。
分钟。
Ⅱ、液体感光树脂柔性版的制作工艺
铺流→背曝光→主曝光→冲洗显影→后曝 光→烘干
1.铺流:阴图乳剂面向上、薄膜覆盖、铺流 感光液、滚压底衬
2.主曝光: 15~20min 3.背曝光:曝光1~2min 4.冲洗显影 5.后曝光 6.烘干
印版特点:
A、原料易得,成本低,制版设备简单,比固 体树脂光交联速度快,易冲洗,因此制版速度 快;
向版面定量提供传墨。通过网纹辊墨穴的不同形状、大小及深 浅可以控制传墨量,达到所需的墨层厚度。 (1)网纹辊加工工艺过程。
辊种类及其性能
按表面镀层分类,网纹辊可以分为镀铬网纹辊和陶瓷 网纹辊(包括喷涂陶瓷网纹辊和激光雕刻陶瓷网纹)。
镀铬网纹辊 它是把低碳钢或铜板圈焊到钢辊基体上。机械 雕刻在车床上完成,刻痕深10-15微米,刻痕间距15-20微米, 镀铬,镀层厚度为17.8微米。镀铬辊有一个雕刻极限,400500L/in。
干燥
去粘
后曝光
固体感光树脂柔性版的制作工艺
显影 去粘
烘干 后爆光
(一)阴图片准备 1.检查阴图片图文清晰程度和有无划伤,清洁胶片 2.检查图文方向:正面印刷图文正向,反面印刷图文反向 (二)裁版:根据阴图尺寸,版边预留12mm夹持余量 (三)背面曝光: 建立印版的浮雕深度和加强聚酯支撑膜和感光树脂层的粘着力 时间:根据版材型号、制版光源、图像繁杂程度来确定。
柔印机印刷机单元结构

柔印机印刷机单元结构
柔印机(也称为柔性版印刷机)是一种印刷设备,主要用于印刷包装材料、标签、贴纸等柔性材料。
柔印机的单元结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上料部分,柔印机的上料部分用于将印刷材料送入机器进行印刷。
这个部分通常包括卷筒或者纸张的展开装置,用于将印刷材料送入印刷单元。
2. 印刷单元,印刷单元是柔印机的核心部分,用于将图像或文字印刷到印刷材料上。
印刷单元通常包括印刷辊、凹版辊、墨斗和印刷材料的输送系统。
在印刷单元中,墨水被传送到印刷版上,然后通过印刷版传输到印刷材料上,形成所需的图案或文字。
3. 干燥部分,印刷完成后,印刷材料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以确保墨水快速干燥并固定在材料表面。
干燥部分通常包括热风干燥装置或紫外线固化装置,用于快速干燥印刷材料上的墨水。
4. 收卷部分,经过印刷和干燥处理后,印刷材料需要被收卷。
收卷部分通常包括卷筒或者卷筒收卷装置,用于将印刷好的材料收
卷以便后续加工或包装。
总的来说,柔印机的单元结构主要包括上料部分、印刷单元、干燥部分和收卷部分,这些部分共同协作完成印刷加工过程。
这些部分的设计和配置会根据柔印机的型号和用途有所不同,但以上所述的部分是柔印机通用的单元结构。
(印刷导论课件)第三章柔性版印刷机印刷单元

5—带座轴承;6—回转主轴
2、回转臂驱动
1—带轮 2—齿轮轴 3—锥齿轮 4—蜗轮 5—蜗杆
回转臂驱动
电机通过带传动把动力传递给回转主轴,然后通过蜗轮蜗杆带动回转主轴回转。 由于要把动力传递给垂直方向上的蜗杆,采用锥齿轮传动。 一般要求回转臂转速为每分钟一转。
摆辊装置和摆辊传感器 1摆臂 2—摆臂 3—限位块 4—气缸 5—导向辊 6—走纸路线 7—带座轴承 8—大齿轮 9—轴 10—传感器 11—小齿轮 12—支架
摆臂机构
连轴 摆臂 撑轴 限位块
摆臂机构
大小齿轮 传感器 气缸 过料辊
摆臂机构
摆臂机构
摆辊机构拆卸模拟
导向辊
导向辊作用: 导入、定向、托扶
导向辊类型: 分体式导向辊、整体式导向辊、通轴式导向辊。
纸张在进入收料装置之前设有可调节导向辊。用于展平和 纠正纸带的不规则现象。
导向辊通过胀轴的作用紧紧地固定在两墙板内侧。
导向辊
牵引单元中的导向辊
导向辊
胀轴
导向辊
导向辊
导向辊 牵引钢辊
牵引胶辊
导向辊
支承轴 连轴 导辊轴
第六节 收放卷牵引单元
第五节 自动裁切装置
自动裁切装置 1—轴 2—裁切大臂 3—墙板4—大臂气缸5、7、14—曲柄 6—裁刀气缸 8—裁刀臂 9—裁刀轴 10—裁刀 11—压辊12—压辊轴13—压辊臂15—压辊气缸
第五节 自动裁切装置
裁切大臂气缸4固定于墙板3上, 气缸动作时通过曲柄5使轴1带动裁 切大臂2运动。同理,裁刀气缸6固 定于大臂2上,气缸动作时通过曲 柄7使轴9带动裁刀臂8和裁刀l0运 动。压辊气缸15也安装在大臂2上, 气缸动作时通过曲柄14但压辊轴12 带动压辊臂13和压辊11运动。当卷 筒纸幅面较宽或者纸的断裂强度较 高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柔性版印刷机基本结构
和其他印刷机一样,柔性版印刷机也有开卷部分、印刷部分、干燥部分、复卷部分组成。
下面将会以层叠式柔性版印刷机举例,来对柔性版印刷机的各个构造进行详细的说明。
柔性版印刷机的基本形式
简单的说来,柔版印刷机目前分层叠式、机组式、卫星式三种结构。
层叠式柔性版印刷机
层叠式是结构最简单,价格最便宜的柔印方式。
也是国内目前柔印市场中占有量最多的一种
柔版印刷机。
层叠式(也成叠加式)印刷机是将多个得力的印刷机组一层一层的以上下组合形式装配起来的设备。
在层叠式柔印机中,每一个印刷单元都有各自相应的压印滚筒,其印刷机组相互独
立,上下排列,占地面积小。
国内目前此类柔版印刷机最多的聚集地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早期由香港企业仿照日本机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跟随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开始在国内销售。
主要用于手提购物袋、背心袋、简单的服装袋、电子元件外包装等产品的印刷。
由于当时凹版制版时间以及价格方面原因,使得层叠式柔版印刷机以制版时间快、价格便宜、产品单价低等优势得到迅猛发展。
随后九十年代开始出现国产层叠式柔版印刷机,并逐渐替代港商生产的层叠式柔版印刷机。
具不完全统计,珠江三角洲的此类层叠式柔版印刷机超过3000台,从单色、二色到十色不等。
目前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也有厂家在生产层叠式柔版印刷机,并经过吸收国外不干胶标签印刷设备,进入到标签印刷行业。
层叠式柔版印刷机具有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价格便宜等优点。
但是其缺点也比较突出,主要是套印精度低,只有±0.5mm,不能用于印刷高精度的包装产品。
速度慢,受结构以及干燥原因,最快70m/min,部分机器单色印刷也能达到100
m/min。
图1 层叠式柔版印刷机
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
机组式柔版印刷机同目前国内流行的凹版印刷机一样,采用机组排列组合方式。
目前国内外制造商都提出一种平台概念,在这个平台上可以随意互换印刷色组或功能色组,达到工艺随意调换的需求,非常灵活。
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内引进第一台设备至今,中华大地上已经有进口和国产的机组式柔版印刷机超过500台。
而且每年还将以五十台以上的速度递增。
机组式柔版印刷机的印刷基材范围广泛,操作方便,套印精度在±0.2mm之内,印刷速度属于中速范围,基本在220m/min以内。
但是机组式柔版印刷机宽幅集中在600mm以下,业内也常称之为窄幅柔版印刷机。
机组式柔版印刷机主要用于烟包、不干胶标签等附加值较高
之产品。
机组式柔印机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对单独的机组进行调节,增加或减少加工单元的数量,可以说,联线多工艺组合技术时机组式柔印机最具有吸引力的一项技术。
在后面的课程中,我们也将对对联线多工艺组合技术进行详细的讲解。
图2 机组式柔版印刷机
卫星式柔性版印刷机
卫星式柔版印刷机是柔版印刷方式在中国地区应用较少而发展也较慢的,这跟业内对其认识以及历史原因有较大关系。
卫星式柔版印刷机是压印滚筒公用型印刷机,即只有一个压印滚筒。
这种机型的走纸路线不能改变,印刷线路短。
但是由于需要对中间共用压印滚筒的要求较高,所以当机组数量太多的时候,机器会显得非常的笨重。
但是卫星式柔版印刷优点其实非常多,除开套印精度高、速度快等优点外。
在印刷大面积色块(实地)时其实是有非常大的优势,这点同凹版印刷不相上下。
由于采用了陶瓷网纹辊来精确控制载墨量,所以柔版印刷方式印刷大实地色块时,在不影响色饱和等前提下,每平米只需1.2g左右墨量即可。
而凹版印刷则需要3g/m2甚至更高(有文章数据显示4~6g/m2),再加上所配套使用溶剂,单就油墨使用上来说实际成本已经远远高于柔印方式。
另外的一个优点是让使用者值得关心的问题——能耗问题,由于柔版印刷结构、油墨、上墨量等关系,并不需要太多的热能,即可将印刷后的活件彻底干燥。
所以通常一台8色的柔版印刷机,在速度300m/min的前提下,所使用的电加热方式功率不超过80KW/小时。
而其他印刷方式通常都需要超过150kw/小时的能耗,甚至更高。
对于目前国内用电形势不乐观的情况下,这可以说是非常好的一个消息。
当然卫星式柔版印刷机还是有其缺点的。
主要是在印刷还原方面,虽然可以印刷到175线的产品,但是随之相关成本的升高,整体应用同胶印、凹印等还是有差距。
在印刷高线数的产品时,是有心无力。
这是柔印的通病,也是最需要提高的
地方。
(Trancy)
图3 卫星式柔版印刷机(具备正、反面印刷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