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桦林好地方(教案)

合集下载

《白桦林好地方》教案及反思

《白桦林好地方》教案及反思

《白桦林好地方》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阅读《白桦林好地方》,了解白桦林的特点和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白桦林好地方》的内容介绍。

2. 白桦林的特点及其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3. 生态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了解白桦林的特点和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热爱自然、提高环保意识。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白桦林的特点。

2.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3.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加生态环境保护活动,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白桦林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组织学生朗读《白桦林好地方》,感受课文中描绘的美好景象。

3. 学习课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了解白桦林的特点和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保护白桦林和生态环境。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实践作业,如参加植树活动、调查周边环境的生物多样性等。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白桦林特点和生物多样性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参与讨论、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态度和行为改变。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八、教学资源:1. 课文《白桦林好地方》文本。

2. 白桦林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

3. 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教材、案例。

《白桦林好地方》音乐教案

《白桦林好地方》音乐教案

《白桦林好地方》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白桦林好地方》,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和描绘的白桦林景象。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思想,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白桦林好地方》,理解歌曲的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准和节奏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歌曲《白桦林好地方》的音频、视频资料,白桦林的图片或动画。

2. 教学乐器: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

3. 教学资料:乐谱、歌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白桦林的图片或动画,引导学生欣赏白桦林的美丽景色。

2. 歌曲学唱:a. 播放歌曲《白桦林好地方》,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b. 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

c. 分组学唱,让学生互相交流、合作,提高学唱效果。

3. 歌曲分析:讲解歌曲的结构、调式、节奏等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

4. 歌曲演唱:让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注意音准、节奏的准确性。

5. 歌曲展示:鼓励学生自由发挥,用舞蹈、朗诵等艺术形式表现歌曲,展示自己的才艺。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歌曲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学生对歌曲主题思想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学习:播放其他描述自然景色的歌曲,如《小河淌水》、《茉莉花》等,让学生比较它们的旋律、节奏和描绘手法,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 创作练习:分组让学生尝试创作描述自己家乡或喜爱景色的歌曲,鼓励学生将所学音乐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歌曲《白桦林好地方》的主题思想和音乐特点。

八、作业布置:1. 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歌曲,试着教唱给他们听。

2. 练习歌曲《白桦林好地方》,加强音准和节奏的掌握。

3. 思考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色,准备下一节课分享。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4课童年的音乐 演唱《白桦林好地方》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4课童年的音乐 演唱《白桦林好地方》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白桦林好地方》教案教材分析《白桦林好地方》是一首四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选自人音版。

这首歌曲描绘了白桦林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歌曲采用了五线谱记谱,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富有童趣。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加深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认识,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团结合作的意识。

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能够感受歌曲中描绘的白桦林。

2、掌握二二拍的节奏特点,能够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白桦林好地方》。

3、了解“蓬得得蓬蓬”在歌曲中的意思,并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难点1、音高和节奏的准确掌握。

2、掌握二二拍的节奏特点,能够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白桦林好地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钢琴。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用音乐的方式问好!2、发声练习。

二、情景导入1、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白桦林。

在那里,树木挺拔,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

2、欣赏白桦林的美景。

(课件出示白桦林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白桦林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三、新课学习1、初步聆听:说说歌曲中描绘的白桦林是怎样的?(白桦林是美丽的,有婷婷的白桦树、碧蓝的湖水、美丽的山峦、静静的草房,可爱的动物。

)2、再次聆听:歌曲是几拍子的?节奏有什么特点?(二二拍节奏稳定)3、二二拍跟四四拍有什么区别?①二二拍是以二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两拍。

它的强弱规律是一强一弱,即第一拍强,第二拍弱。

②四四拍则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四拍。

它的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即第一拍强,第二拍弱,第三拍次强,第四拍弱。

4、为歌曲划分乐句。

歌曲分为四个乐句。

5、学唱歌曲。

①视唱歌谱,感受欢快活泼的曲调。

②音乐符号。

f强mp中弱③填词演唱歌曲。

④你知道“蓬得得蓬蓬”是什么意思吗?衬词,模拟军鼓的敲击声⑤歌曲处理:最后一个乐句演唱力度逐渐减弱。

白桦林好地方教案

白桦林好地方教案

•••••••••••••••••白桦林好地方教案白桦林好地方教案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白桦林好地方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白桦林好地方教案1[教学目标]:1、演唱、表演歌曲《白桦林好地方》,编创赞美自己家乡的歌词唱一唱。

2、感受加拿大儿童的童年生活与风土人情,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

[教学内容]:1、教唱、指导表演歌曲《白桦林好地方》,并编创赞美自己家乡的歌词唱一唱,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2、引导学生在表演歌曲过程中感受加拿大儿童的童年生活,体会加拿大独特的风土人情。

[教学重点]:1、歌曲教唱;2、歌词创编。

[教学难点]:1、歌词创编;2、打击乐伴奏;3、渐弱的处理。

[教具准备]:1、多媒体教学课件;2、钢琴;3、课堂打击乐。

[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

二、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的家乡在那里?家乡的哪些景色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三、课件展示。

教师多媒体演示《我们的家乡》课件。

(宽阔的包河大道、挺拔的区政府大楼、热闹的集市……)学生们讨论、交流。

四、情景导入。

在遥远的北美洲,有一个宽广、富饶而美丽的国度,她的名字叫加拿大,你们对她有多少了解?多媒体演示《白桦林好地方》课件,伴随课件演示,教师向学生逐一解释图片含义。

(附后)。

白桦林里有这么多美丽的景物、可爱的动物、迷人的植物,你们想听一听关于白桦林的歌曲吗?五、初步感受。

教师播放《白桦林好地方》歌曲,师生共同欣赏。

提问:歌曲中的那些句子唱出了对白桦林的赞美?六、教唱歌曲。

1、教师弹奏旋律,范唱。

2、弹奏旋律,教唱曲谱。

3、播放《白桦林好地方》歌曲伴奏,教师指挥,学生在老师的指挥下演唱曲谱。

4、提问:你能听出在歌曲中有哪些曲调是相同或相近的吗?播放《白桦林好地方》歌曲录音,学生轻声哼唱。

学生交流、讨论。

教师总结。

5、教师弹奏旋律,学生试唱曲谱。

小学音乐《白桦林好地方》教学设计(精选6篇)

小学音乐《白桦林好地方》教学设计(精选6篇)

小学音乐《白桦林好地方》教学设计小学音乐《白桦林好地方》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音乐《白桦林好地方》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音乐《白桦林好地方》教学设计篇1目标1、感受音乐特点,完整演唱歌曲。

2、掌握(重音记号)的唱法,并编创赞美自己家乡的歌词唱一唱。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善于发现。

学生通过音乐律动、拍击节奏,感受音乐特点。

二、掌握关健项、完整演唱歌曲听歌曲找出难点,完整演唱歌曲。

三、创编歌词、表演歌曲。

构建标准性平台一:1-1、听《白桦林好地方》音乐跟老师律动,初步感受歌曲。

1-2、声音的强弱:以掌声为例,不同力度的掌声可以表达不同的心情。

1-3、从身边发现,还有没有有趣的声音:引导学生用身体和凳子拍出节奏。

1-4、单元组交互创编节奏,用凳子演奏为歌曲伴奏,感受音乐特点。

2-1、教师拍出难点节奏“XXXXX|XXXXX……”,学生听歌曲找出难点乐句,教师讲述衬词的作用。

2-2、学生通过学唱难点乐句体验重音记号的唱法与作用。

2-3、教师范唱整首歌曲,学生再次感受。

2-4、看歌谱跟琴视唱,强调带f、p记号乐句的唱法2-5、师生接唱歌曲。

2-6、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构建标准性平台二:3-1、教师示范作词方法,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3-2、单元组合作为歌曲创编歌词并写在大卡上。

3-3、分单元组展示。

小学音乐《白桦林好地方》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白桦林好地方》,并准确表达歌曲的情绪;2、通过听、唱、动等综合性音乐活动,在自由探索的活动中,对歌曲有初步的体会;3、在聆听、学唱歌曲中,表达对美丽景色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能正确清晰地演唱歌曲《白桦林好地方》;难点:歌曲最后一句的节奏;歌曲的表演及创编。

《白桦林好地方》教案

《白桦林好地方》教案

《白桦林好地方》教案宗村小学郭瑞红教学目标:1、能够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创造不同声响为歌曲伴奏,并能以稳定的速度完成歌曲轮唱,具有一定的节奏感与声部意识。

3、正确把握力度记号 f、>、mp和渐弱。

教学重点:能够用恰当的力度,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衬词部分的准确演唱。

教学方法:模仿、体验、探索、合作教学法。

教学准备: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一、竖笛欣赏引出课题二、师生律动歌曲体验三、声响创造节奏把握1、你还创造出什么声音为这首歌曲伴奏?2、学生示范3、集体展示四、学唱衬词1、衬词介绍2、学唱衬词(1)范唱(2)学唱3、衬词处理(1)衬词部分出现了哪些力度记号?(2)力度记号的准确把握五、学唱歌词1、歌曲为我们展示了哪些内容?2、用节奏语音读歌词。

要求:脚踩地;后背挺直;面带微笑。

3、范唱歌曲要求:同学们用刚才的状态对口型。

4、同学们用刚才的状态,跟着老师的琴轻轻的唱一唱。

5、发现问题并引导。

6、处理歌词。

7、完整演唱歌曲。

注意:力度记号的变化六、拓展1(轮唱)1、说方法并老师示范2、师生合作轮唱3、生生合作轮唱七、拓展2(葫芦丝欣赏)八、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加拿大民歌《白桦林好地方》,这节课我们用律动和轮唱的形式感受了歌曲的美。

其实啊,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就会发现,美是处处存在的。

最后,让我们带着欣赏的眼睛,去感受世界美丽的角落,让我们带着聆听的耳朵,去洞听万物的声音吧!下课,同学们再见。

白桦林好地方教案及反思

白桦林好地方教案及反思

白桦林好地方教案及反思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教学目标:1、从学唱加拿大歌曲《白桦林好地方》中感受外国儿童的童年生活与风土人情。

以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并能从音乐作品中初步感受外国儿童的童年生活。

2、能用稳定的节奏,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白桦林好地方》。

尝试为歌曲伴奏和编创歌词,指导学生编创赞美自己家乡的歌词唱一唱,体验创作的乐趣。

节奏稳定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熟悉节奏,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难点:掌握“f”“mp”在歌曲中的演唱,能完整地用感情演唱歌曲,并能用打击乐器教学准备:打击乐、电子琴、录音机一、情境导入师生问好!二、学习歌曲同学们,你曾经去过哪些美丽的地方留下过哪些美好的回忆谁来说给大家听听在加拿大有一片美丽的白桦林,那里留下了许多人美好的童年回忆,今天就让我们在歌声中一起走进这片白桦林,追寻那些曾经的美好回忆。

谁能说说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情绪非常欢快,速度是快的。

听了这首歌,你觉得白桦林美吗这么美的白桦林,让我忍不住也想唱一唱了,大家欢迎吗现在请大家小声跟着老师来打打拍子,一同来感受一下这首好听的歌儿。

伴奏节奏:× × | × × | × × | × × |……师:大家的表现真不错!可大家到现在还不能把这首这么好听的歌唱出来,未免有点遗憾。

现在给大家一个学习的机会,跟着录音机听两遍,在听的过程中你只能唱出自己听到而别人听不到的声音。

两遍结束后,我们来试着唱一唱,好吗听录音两遍。

跟琴轻唱歌曲,师及时纠正歌曲演唱错误齐唱歌曲三、巩固拓展家看看歌谱中f mp这是什么意思那这里应该怎么处理呢师:那么我们再跟着老师的琴声,带着欢快的情绪唱一遍歌曲,注意结尾处渐弱。

伴奏处理现在跟着老师再学一种节奏,看看老师是怎么打的,我看谁最先跟上老师的节奏师唱歌曲并伴奏× × × | × × × | × × × | ……表演唱师:下面老师请两组同学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其他同学我们一起带着欢快的情绪表演唱歌曲。

《白桦林好地方》教案及反思

《白桦林好地方》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白桦林好地方》教案及反思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年级:一年级学科:语文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2.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体会白桦林的美,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4.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写话练习。

教学重点:1. 生词认读和理解。

2. 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3. 体会课文描绘的美景,培养审美情感。

教学难点:1. 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的掌握。

2. 运用课文所学知识进行写话练习。

二、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关于大自然的课文,引导学生谈谈对大自然的印象。

引入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白桦林好地方》。

2. 生词学习(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词。

教师讲解生词,让学生跟读,巩固记忆。

3. 课文朗读与理解(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并讨论课文大意。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4. 欣赏与体会(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美景描绘,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白桦林的印象。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白桦林的美,引导学生培养审美情感。

5. 写话练习(5分钟)教师布置简单的写话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如:请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一下你心中的白桦林。

6. 课堂小结(5分钟)三、课后反思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和学生的写话练习,评价学生在本次教学活动中的表现。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表现不足的学生,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其提高。

五、教学拓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如参观白桦林,让学生亲身感受白桦林的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绘画、摄影等创作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综合素质。

六、教学练习1. 请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课文《白桦林好地方》的内容,并描述白桦林的美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桦林好地方
温州市龙湾区外国语小学金冰洁
教学目标:
1.从外国歌曲中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并能在体会歌曲情感后有感情的演唱。

2.能够用打击乐器选择正确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3.采用不同速度演唱歌曲,体会速度对音乐情绪的表现力。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利用多种形式和不同速度表现歌曲,发挥学生特长。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加拿大民歌,简短、流畅,使人听后就在脑海里显现出一幅美丽画面。

歌曲为自然小调式,在主三和弦6.1 3三个音上加以发展。

曲调欢快活泼,也十分稳定。

最后的衬词体现了恋恋不舍的情感,象远去的脚步,抒发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自然风光)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长这么大一定去过不少地方,谁能说说在你去过的地方中,哪个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里有怎样优美的景色?(学生回答)
二.学习歌曲。

1.导入:欣赏有关白桦林的图片,感受白桦林的美丽。

(点击课件)在遥远的北美洲,有一个国家叫加拿大,加拿大素有“枫叶国”的美称。

除了枫叶,加拿大还有美丽的白桦林,夏天,白桦林里的白桦树郁郁葱葱,直入云霄,秋天,白桦林宁静安详,冬天的白桦林银装素裹,分外迷人。

白桦林深处还躲着许多小动物呢,有珍贵的麋鹿,可爱的海狸。

白桦林真是个好地方。

2.请听加拿大民歌《白桦林好地方》,听听歌曲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心情?白桦林中有哪些好地方?(播放范唱)听后生答,生答一句师唱一句。

3.复听。

设问:听听歌曲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生答:情感/ 歌曲的意境。

教师小结:因为有了亭亭的白桦树、碧蓝的湖水、美丽的山峦、静静的草房、可爱的动物……所以才说白桦林是个好地方。

请你想象一下,在这片美丽的白桦林里,会有一些什么声音呢?(生)
4.引导学生根据他们的回答创编:
X 0 X 0 | X 0 X 0 ||(伐木的声音……)
X — X X | X — X X ||(风吹树叶沙沙沙沙沙)
0 X X 0 | 0 X X 0 ||(动物的脚步声……)
每说出一种节奏,师板书,并齐练。

都要为歌曲的旋律伴奏,目的是熟悉歌曲的旋律,并为歌曲伴奏做准备,加强学生对节奏的掌握。

5.学唱歌谱。

让我们也来唱一唱这动听的旋律。

(点击歌谱)
(1)介绍节拍:
师:你认为歌曲是几拍子的?歌曲究竟是几拍子的?(点击拍号)2/2拍的含义是怎样的?它与4/4拍有什么不同?
生答。

师:2/2与4/4的区别是很微妙的,我们就按4/4拍来唱。

(2)想一想在2/2拍中这些音唱几拍?最后一句的两个长音分别唱几拍?(三拍和四拍)
(3)听老师弹奏旋律,听听歌曲哪两个地方出现了切分节奏?(生答出后,跟唱一下)
(4)随教师琴声唱谱。

(一遍后作提示,再唱一遍)
6.填唱歌词。

(1)读歌词。

老师先按歌曲节奏范读第一段歌词,然后由学生按节奏齐读二三段歌词,教师纠正节奏错误的地方,请学生跟老师一起读,直至正确。

8.语言的尽头就是音乐,如果朗读还不能完全抒发我们对白桦林的赞美之情,那么就让我们用歌声来赞美吧!(师唱歌曲第一段)
9.指导学生跟琴演唱。

9.纠正演唱中出现问题的地方。

教师多遍范唱歌曲中的难点:我的心灵在呼唤,北方的山峦。

学生跟唱。

问:“蓬得得蓬蓬”是什么意思?教师用动作提示一下。

该怎样表现轻快的脚步声呢?(有弹性、跳跃)齐轻快地唱尾声。

10.提示情绪,讨论表达这种情绪的音色、速度、唱法,指导学生请较快的速度、明快的音色、跳跃的唱法表达人们欢快的心情。

11.加入前奏:
师:迷人的白桦林吸引了许多游客,听,他们走来了,(师唱)蓬得得蓬蓬,蓬得得蓬蓬,蓬得得蓬蓬,蓬得得蓬蓬(力度越来越强)。

听到了吗?脚步声有什么变化?老师唱了几小节?让我们也来表现一下。

学生唱完,教师提示学生接上第一段歌词,在唱尾声时,教师提示:脚步声走远了——引导学生用渐弱的力度表现尾声。

12.现在让我们加上前奏和尾声,加上力度变化,再来完整演唱这首歌曲。

13.游人们带着轻快的情绪离开了白桦林。

可是从小生活在白桦林的加拿大人民啊,因为英国殖民主义者的侵略,被迫离开了家乡。

当他们身处异乡,想念家乡的白桦林时,他们会怀着怎样的心情唱起这首歌?(引导学生想像回答:忧伤、思念。

较慢的速度、柔和暗淡的音色,连贯深情的歌声。

指导学生带着思念之情再演唱《白桦林好地方》。

14.发现:通过两次不同速度的演唱,发现歌曲的情绪有了很大的变化。

从中可以看出,速度在音乐的表现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5.拓展:白桦林好地方《这首加拿大民歌深深地打动着我们,其实还有许多加拿大民歌也很经典,今天老师就介绍一首《红河谷》。

听听这首歌曲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点击课件)
16.小结:加拿大历史上有名的反抗英殖民统治的斗争,即红河起义。

《红河谷》就是描述了参加斗争的勇士们离开美丽富饶的家乡时,妻子或女友与其惜别时的感伤心情。

四、下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