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克里特文明的重现

合集下载

希腊克里特岛米诺斯宫殿古代文明的遗址

希腊克里特岛米诺斯宫殿古代文明的遗址

希腊克里特岛米诺斯宫殿古代文明的遗址希腊克里特岛米诺斯宫殿,是古代克里特文明的代表遗址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考古遗址之一。

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地方,见证了克里特文明的兴盛与消亡,为我们揭示了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谜团。

本文将深入探索希腊克里特岛米诺斯宫殿古代文明的遗址,为读者带来详尽的了解。

一、克里特文明的起源希腊克里特岛位于地中海东部,受地中海文化的影响,孕育了丰富的文明。

克里特文明起源于公元前3千年,是欧洲最早的高度发达文明之一。

克里特岛独特的地理环境与丰富的资源,为克里特文明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米诺斯宫殿的发现米诺斯宫殿是克里特文明的代表性建筑,对于研究古代克里特文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世纪初,英国考古学家阿瑟·埃文斯在克里特岛发现了米诺斯宫殿,使世人震惊不已。

这座宫殿的规模宏大,建筑精美,被誉为“米诺斯宫殿第一宫”。

三、米诺斯宫殿的特点1.建筑风格:米诺斯宫殿采用了典型的克里特式建筑风格,以红色和白色为主色调,具有独特的美感。

2.迷宫结构:宫殿内部布局错综复杂,如同一个迷宫,迷人且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3.壁画艺术:宫殿内的壁画是米诺斯宫殿的瑰宝之一,这些壁画描绘了古代克里特文明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宗教仪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4.水利设施:宫殿内设有先进的水利设施,如排水系统和水渠,显示出当时克里特人的科技水平和城市规划能力。

四、米诺斯宫殿的历史意义米诺斯宫殿是克里特文明的象征,它见证了克里特文明的兴盛与衰落。

在该宫殿中发现的文物和壁画揭示了古代克里特文明的社会结构、经济状况、宗教信仰等重要信息,为我们了解这个神秘文明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克里特文明在公元前17世纪达到鼎盛,然而它在约公元前14世纪突然消亡,原因至今尚不得而知。

但是,米诺斯宫殿的发现和研究对克里特文明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五、米诺斯宫殿的影响米诺斯宫殿的发现使人们对希腊古代文明的认识更加深入。

它揭示了克里特文明与地中海区域其他文明的关系,对后世的建筑艺术和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影响。

高中历史:3. 4《克里特文明的未解之谜》素材(新人教版选修5)

高中历史:3. 4《克里特文明的未解之谜》素材(新人教版选修5)

第三单元 M诺斯宫殿遗址与克里特文明第4课克里特文明的未解之谜素材大地女神在克里特神庙里还常常看到持蛇女神的画像和雕像,以及与祭蛇有关的供物。

图示的象牙雕像就是很出名的一尊。

她下裙有黄金片条相图,双手各握一蛇,挺直的头部,高耸的乳房,有人说这是生殖女神,因为蛇与乳房都是生殖力的象征。

还有人说,克里特人把蛇看成是守护家庭安宁的善神。

这是一尊供祭拜用的偶像,当初被岛上的农民得到,经过辗转后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还有一尊比较出名的陶质持蛇女神像,现藏于雅典考古博物馆内。

b5E2RGbCAP牛头图克里特的神话故事中,牛的形象具有特殊的意义。

克诺索斯王宫发掘的文物中,有供在神庙里的“圣角”──牛角,有绘着斗牛的壁画,饰有牛头图案的陶器。

这只硬石刻成的牛头属晚期M诺斯文化,据说是只大型的酒杯。

刻刀在它的表面凿出很好看的皮毛纹路,它的眼球是用水晶镶嵌的,还加有红宝石。

两只鼻孔镶有白色的贝壳。

后人又加上了金饰的木质牛角,整个造型显得咄咄逼人。

p1EanqFDPw双刃斧M诺宗教有一套很独特的祭礼用具,其中最典型的是“双刃斧”。

“双刃斧”是M诺祭礼中的神圣器物,具有宗教象征意义。

它常常出现于祭礼场合,或插在角锥形石托上;它也是壁画、陶器和印章图案热衷的主题,出现在神幻和写实的图景中,或仅仅作为一种装饰。

大的青铜制双刃斧显然可以当工具使用,一些小型双刃斧,如用金、银、铅、松软的蛇纹岩和赤陶等制成者,装饰华丽而不实用,显然只是一种宗教象征物和装饰物。

有关双刃斧的真正意义和功用仍是个谜。

在近东地区,双刃斧是雷神的霹雳武器,然而,在M诺造型艺术中,男神持双刃斧的场景从未出现,女神使用双刃斧的场面却屡见不鲜。

有人把双刃斧解释成杀祭牲用的工具,但造型艺术中并未真正表现过。

DXDiTa9E3d神秘的古文字:象形文与线文AM诺人是欧洲最早使用文字的民族。

公元前2000年代初,宫殿书记们已利用象形文字登记注册库存产品了。

M诺象形文有两种字体:一种图画体,刻在三边或四边的棱柱印章上,语句很短;另一种为线体,即图画体的草写,刻在泥版、泥棒、泥球或泥盘上,语句稍长。

高中历史:3.3《克里特文明的“重现”》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

高中历史:3.3《克里特文明的“重现”》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

第三单元米诺斯宫殿遗址与克里特文明第课克里特文明的“重现”教案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知识结构.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教材重点米诺斯的艺术。

教材难点米诺斯艺术作品中体现的米诺斯人的社会生活。

教材内容分析及教学建议本课内容是继克里特岛美丽传说吸引伊文思到克里特岛考古,并发现湮没已达多年的爱琴文明发源地之一的克里特文明遗址等叙述后,对克里特文明尤其是米诺斯艺术的重新展现。

因此本课内容的重点是讲述代表克里特文明水平的米诺斯艺术,难点是从已发掘出来的米诺斯艺术品中分析米诺斯人的社会生活,并以此考证克里特文明的特征。

本课内容从四个角度阐述了克里特文明──米诺斯文明的兴盛:以“迷宫”为代表的“富丽而神秘的宫殿”,宫殿中发现的大量“精美的艺术品”,在米诺斯王宫遗址发现的“活跃的对外贸易”的物品及所有这些发现中所折射的“充满情趣的生活”状态。

这里一方面介绍了克诺索斯不同一般的城市宫殿建筑特色和建筑技巧,表明了当时高超的建筑设计水准;另一方面则介绍了出土文物的艺术特色和艺术水平,从艺术品所含的题材和内容,分析了米诺斯人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风俗习惯等生活状况,以论证米诺斯文明的兴盛和米诺斯人对生活的热爱,尤其是突出地反映了米诺斯妇女在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和较高的社会地位。

由于这部分内容重点是对“传说”的考证、“发掘”的展示,故建议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米诺斯文明”的图片资料,结合课本内容和网络上相关参考文字的说明,就“米诺斯文明”进行形象的描述,并请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对米诺斯文明的水准、特色进行讨论分析。

此外,还可以参照同时代(约公元前年公元前年)的中国,比较中西文明的不同特色和文明水平,从而吸引学生进一步地认知古代人类的文明成就,探索曾经照亮古代天空的文明之光。

本课一开头即以一幅“米诺斯宫殿的排水系统”照片及其美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著的《全球通史》中关于米诺斯宫殿排水系统的一段话引出克里特文明的内涵:“不仅排水系统先进,它的宫殿修筑,艺术品创作,日常生活也都不同凡响,让人感慨不已。

最新人教版选修五高中历史3.3《克里特文明的“重现”》资料

最新人教版选修五高中历史3.3《克里特文明的“重现”》资料

第三单元米诺斯宫殿遗址与克里特文明第3课克里特文明的“重现”素材迷宫的设计者──代达罗斯传说中的建筑师和艺术家。

相传是细木技艺、刨子、吊线、胶水等等的发明者。

他把手艺教给外甥,而生的技艺却超过老师。

代达罗斯出于妒忌害死生,只好从雅典逃到克里特岛,投奔国王米诺斯。

在克里特岛,他给怪物米诺陶洛斯营造了一座迷宫。

后又赠给阿里阿德涅一个线团,提修斯就是借助于这个线团才走出迷宫的。

米诺斯把代达罗斯及其儿子伊卡洛斯关进迷宫。

代达罗斯用蜂蜡把羽毛粘结起,做成翅膀,与儿子一道飞离克里特岛。

在途中,伊卡洛斯飞得太高,阳光融了蜂蜡,这少年便坠海而死。

伊卡洛斯的尸体漂到一个海岛,为了纪念他,这海岛便取名伊里亚,他被埋藏在那里。

代达罗斯到西西里岛国王卡罗斯那里,米诺斯也跟踪而至。

卡罗斯的女儿们因代达罗斯的技艺高超爱上他,而将米诺斯杀死。

后代达罗斯死于西西里岛(一说死于撒丁岛)。

另一个神话说,他和提修斯一起从克里特岛回到雅典。

雅典的代达罗斯族认为代达罗斯是他们的始祖。

克里特铭文说代达罗斯原是当地的神祗──手工艺的保护神。

远古的建筑物和雕刻品常被说成是出于代达罗斯之手。

克里特人的社会与生活克里特文明时期,该岛无疑已进入了阶级社会。

早在前宫殿期,克里特的墓葬已表现出明显的贫富分。

大部分人的基地较小,且多由生砖砌成。

大墓量较少,多为石制。

在马里亚,墓葬的差别更加明显。

在已经发现的30座墓葬中,仅有两家基地较大。

在大墓的随葬品中,有表明墓主身份与地位的银瓶、珠宝、象牙、陶器,甚至可能有王冠、权标头一类的物品。

30座墓中仅有两座大墓一事也表明,统治者的地位已相当巩固,世袭制可能也存在。

进入宫殿期后,克里特的阶级分更为明显,宫殿的规模明显地反映了这一点。

克诺索斯迷宫的建筑面积达1.2万平方米,加上周围的附属建筑,其占地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

它设计精巧,装饰华丽。

宫殿依山而建,支以上粗下细的石柱。

各厅堂和走廊的墙壁上描绘着各种彩色图画,其题材多为表现日常生活,有的在斗牛,有的在举行庆典,有些是海洋中的生物,其中一幅画画着一年轻人抓住牛的双角,试图利用牛头的猛扬而跃上牛背,牛的愤怒,人的自如栩栩如生。

人教版选修5第三单元第3课历史课件:克里特文明的“重现”

人教版选修5第三单元第3课历史课件:克里特文明的“重现”

人教版选修5第三单元第3课历史课件:克里特文
明的“重现”
导读:本文人教版选修5第三单元第3课历史课件:克里特文明的“重现”,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人教版选修5第三单元第3课《克里特文明的“重现”》ppt 目标内容
1.米诺斯宫殿
2.精美的艺术品
3.活跃的对外贸易
4.充满情趣的生活
理解导向
1.宫殿的结构特征
2.米诺斯艺术及其素质和技术
3.海军与外贸的关系
4.对“鸣鸟”图、“斗牛”图的欣赏
本站课件均从网络收集或是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大家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并积极上传自己的作品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普通下载。

希腊克里特岛古老文明的遗迹

希腊克里特岛古老文明的遗迹

希腊克里特岛古老文明的遗迹希腊克里特岛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美丽地方,这里曾经是古希腊最大的岛屿,也是克里特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克里特岛上留下的众多遗迹见证了古代文明的繁荣与辉煌。

本文将为您介绍其中一些令人着迷的古老遗迹。

1. 克诺索斯宫殿克诺索斯宫殿位于克里特岛首府伊拉克利翁附近,是克里特文明的重要象征。

这个宫殿是克里特最大且最宏伟的宫殿建筑,年代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

克诺索斯宫殿是一个迷宫般的结构,拥有众多的房间和走廊,并且墙壁上还留有精美的壁画。

这些画作描绘了古代克里特人的生活和神话故事,令人叹为观止。

2. 菲斯托斯古城菲斯托斯古城是克里特岛上最重要的考古遗址之一。

它位于克里特岛南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

菲斯托斯古城是一个庞大的宫殿和城市遗址,拥有巨大的城墙和精致的建筑。

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许多石刻和铭文,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克里特文明的重要线索。

3. 马利亚宫殿马利亚宫殿位于克里特岛东部,是一座宏伟的宫殿遗址。

这个宫殿建于公元前1600年左右,是克里特岛最重要的中心之一。

马利亚宫殿的建筑风格独特,有着精细的石雕和复杂的走廊系统。

此外,宫殿内的壁画也以其精美和保存完好而闻名。

4. 阿克鲁罗伊尼亚宫殿阿克鲁罗伊尼亚宫殿位于克里特岛中部,是克里特古代文明的杰作之一。

它建于公元前15世纪,是一个宏伟的石头建筑。

宫殿的内部结构复杂,包括仪式厅、庙宇和仓库等不同功能的建筑。

在宫殿的墙壁上,可以看到精美的壁画,展示了古代克里特人的生活场景和神话故事。

5. 凯达摩斯古城凯达摩斯古城位于克里特岛西部的一座岩石山上,是一处令人惊叹的考古遗址。

这个古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9世纪,是克里特岛上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凯达摩斯古城的建筑包括宫殿、神殿、剧场和水道系统等。

古城的壁画和雕塑精美绝伦,是对克里特艺术的杰出代表。

6. 迈洛斯岛迈洛斯岛位于克里特岛西北部,是一个以文化和艺术闻名的遗址。

这个岛上曾经有一个重要的米诺斯文化中心,其遗址保存完好。

《古希腊两千年史》克里特文明

《古希腊两千年史》克里特文明

《古希腊两千年史》克里特文明克里特文明我们常说的古文明中,爱琴海文明是最后被认识的,爱琴文明是希腊及爱琴地区史前文明的总称。

它曾被称为“迈锡尼文明”,在希腊找不到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开阔平原,连绵不绝的山岭过河将陆地隔成小块。

但是,浩瀚的海域却赋予希腊先民以广阔的发展空间,这里海岸曲折,绿岛相连,港湾众多,地中海气候温和宜人,海洋资源得天独厚。

山岭沟壑,耕地缺乏,土地贫瘠,限制了粮食的生产,人地矛盾突出。

迫使希腊从事海外贸易,海外殖民和经济文化交流。

而曲折的海岸线,众多的优良港湾尤为这些活动提供了条件。

特殊的地中海气候使得希腊盛产葡萄酒和橄榄油,为海外贸易提供了商品。

正是这些原因,促成了古希腊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互利互惠的思想观念,开放探索的民族精神。

爱琴文明时期有两个经济发展中心,即克里特岛和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岸的迈锡尼。

这两个经济和文化中心交相辉映,表现出希腊奴隶制城邦国家经济和文化上的巨大成就。

以克里特岛中央的克诺索斯城为首都的城邦国家,将全岛各个奴隶制小国的力量联合并统一起来,创造了米诺斯文明。

米诺斯文明是爱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经济特色是大力发展工商业,特别注重海上贸易。

公元前2200-前2000年,克里特岛上的原始公社制度解体,私有制发展较快,成立起一些奴隶制的小国。

公元前1800-前1700年间,克诺索斯成为众国之首。

据历史文献和考古发掘资料估计,克里特岛当时人烟稠密,克诺索斯城大约已拥有8万以上人口,成为地中海区域最大的城市之一。

古代的克里特岛既有茂密的森林,也有适于农耕的平川。

当时的农业生产以种植谷物、橄榄和葡萄为主,因此,除了当地居民的粮食生产和加工之外,橄榄油和葡萄酒生产也是当地消费和销往外地的重要手工业经济部门。

米诺斯文明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主要成就,在于手工业、商业两个方面。

造船业在米诺斯文明时期达到了很高的技术水平,是海上贸易和军事霸权的重要保证。

这种带有军事性质的海上贸易活动,是古希腊经济发展的一个特点,也是与东方文明的重要区别。

《克里特文明的“重现”》 说课稿

《克里特文明的“重现”》 说课稿

《克里特文明的“重现”》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克里特文明的“重现”》。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以及说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克里特文明的“重现”》这一内容选自教材版本名称教材的具体章节。

克里特文明是欧洲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了解欧洲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克里特文明的“重现”过程,学生能够认识到考古学和历史学在揭示古代文明方面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探究能力。

(二)教材内容教材首先介绍了克里特文明的发现背景,包括古代文献中的只言片语和近代以来对古代文明的探索热潮。

接着详细阐述了考古学家阿瑟·埃文斯的发掘工作,以及通过对克诺索斯宫殿遗址的研究,逐步揭示出克里特文明的辉煌成就,如精美的建筑、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复杂的社会结构等。

最后,教材还探讨了克里特文明对后世文明的影响。

二、说学情(一)知识基础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等文明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和分析能力。

但对于克里特文明可能相对陌生,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补充。

(二)学习能力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已经初步掌握了史料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但对于复杂的历史问题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学习兴趣学生对古代文明充满好奇,尤其是对于那些神秘而鲜为人知的文明,具有较强的探究欲望。

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学习。

三、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克里特文明的发现过程和主要成就。

2、掌握考古学在研究古代文明中的作用和方法。

3、培养学生分析史料、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分析史料,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交流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系统”照片及文字的说明进行分析后,可以“克里特人装置的复杂的取水和排水系统,到近代为止,还没有谁能超过他们,那么克里特岛上其他的文明又是怎样的辉煌耀眼呢?”一句,转入到本课正文的学习。

第一目“富丽而神秘的宫殿” ──克里特建筑文明的“重现”教材首先交代了米诺斯文明早期曾经出现的城市的繁荣,阐述了这些城市毁于灾难后,富有的米诺斯人重建更加富丽堂皇宫殿的史实,然后重点介绍了幸存的克诺索斯城市宫殿建筑群的建筑结构和建筑特色,“令人产生扑朔迷离的神秘感”。

教材中一幅“米诺斯宫殿内部建筑”和一幅“王后浴室及浴盆”实景图片,更引发人们对3 000多年前的米诺斯文明产生无限的遐思。

(1)米诺斯文明早期的克里特城市克里特岛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始于公元前6000年。

至公元前2500年前后,受西亚和埃及文明的影响,克里特岛进入了青铜时代。

公元前1900年,克里特出现了最初的奴隶主城市国家,主要有克诺索斯、费斯托斯、马利亚、法埃斯特、古尔尼亚、菲拉卡斯特罗和扎克罗等。

其中以克诺索斯和法埃斯特最强盛,两者修筑有大道,拥有海港。

至公元前1700年时,一场灾难毁掉了岛上的宫殿,米诺斯人重建了更加富丽堂皇的宫殿,并由克诺索斯统一全岛。

根据希腊神话克里特岛有米诺斯王的传说,学者们称克诺索斯的王朝为米诺斯王朝,克里特文明亦名为米诺斯文明。

(2)米诺斯文明的繁荣公元前1700年至公元前1450年是克里特文明的繁荣时期,克诺索斯的米诺斯王朝不仅统治克里特岛,还包括基克拉迪斯群岛。

克里特首都克诺索斯有8万人口,加上海港共在10万人以上。

克诺索斯城的主体是庞大复杂的宫殿建筑群,由于陶器看,当时的手工业相当发达。

总之,王宫建筑,从克诺索斯到法埃斯特平原的驿道、青铜的冶炼、带脊的长柄铜剑、薄壳陶、称为“卡马瑞斯式”的彩绘鲜丽的陶器、初期的象形文字等的发现,都显示了当时文化发展的较高水平。

(3)关于米诺斯文明的几种推测首先,除了神话中的米诺斯,谁是这些宫殿的统治者,至今无以查考他们的姓名和业绩。

但根据考古资料,可以推测以下几点:①他们不是尚武的勇士,因为在克里特岛上没有发现防御工事,并且它的艺术中也几乎没有战争题材;②他们不像埃及或美索不达米亚的模式中的那样是神圣王,尽管很可能是由他们主持宗教仪礼,王宫似乎也是宗教生活的中心。

(米诺斯宫殿中唯一可以举行祭祀的部分是小圣堂,可见宗教大典都在宫外建造圣坛举行)另一方面,在米诺斯宫殿中有许多储藏室、作坊“公务房”,表明它不仅是国王的居所,也是行政与商业活动中心。

由于米诺斯的经济大半依赖航运与贸易(据克里特复杂的海港工程与外销埃及或其他地方的物品可以得到佐证),或许当地的统治者就是商业贵族的首领,而国王的权限及权力范围依旧有待探讨。

其次,米诺斯文明是如何迅速消亡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推测或传说:①兵败说。

在古代希腊许多作家的作品中保留了一些关于克里特文明的传说。

大体内容是:在克里特岛上称雄的克诺索斯城邦,其王米诺斯不仅统治爱琴海诸岛,迫使雅典纳贡,后来还率兵远征西西里,当地人佯做欢迎、款待,而设计把他烫死在浴池里。

他的部下也就流落在外,未能回到克里特。

不久希腊人占领了那里。

②火山喷发说。

在整个欧洲,克里特岛是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地区。

历史上的几次地震使克里特岛上的宫殿几次被摧毁,但米诺斯人在其废墟上重新建造宫殿。

但是公元前1470年前后,距克里特岛130公里的爱琴海上的岛屿──桑托林岛上的火山(海拔584米)大爆发,喷出物质625亿立方米,触发了一次后来所未见的骇人听闻的大海啸,50米高的巨浪横扫半个地中海,希腊沿海及其岛屿的居民点均遭摧毁,曾经兴盛的米诺斯文明和统治克里特岛的克诺索斯王国及其米诺斯无敌的舰队顷刻间化为乌有,城市和宫殿的废墟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地被泥沙掩埋自然的感觉……一切都显得那么的自信、神秘、静谧、和平,被认为是米诺斯灿烂文化的代表之作。

雕塑是米诺斯艺术的主要内容之一,但主要限于小型雕塑,如在克诺索斯发现的两个公元前1600年的陶像,其中一个是手臂上、身体上和头上环绕着长蛇的女祭司像,身体明显的圆锥形造型,大眼睛和弯而浓的眉毛,可能与西亚艺术具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又如出土的蛇纹石雕角杯(角饮器)精彩而确切。

阴线刻出的鬃毛、着色的水晶作眼,贝壳镶嵌的鼻唇,塑造了极端生动的形象,显得精美绝伦。

这些雕塑的较大的作品当属位于迷宫核心的国王觐见室里的石膏座椅,教材中有其照片与简要文字说明。

这个石膏造的御座相当完整,它同现代常见的高背椅相差无几,是欧洲3 000年来的最古老的御座。

在错综复杂的王宫里,在严谨考究的壁画艺术的映衬下,这张御座尽管没有中国古代帝王御座那样华丽精致,但已足够威严。

据说,海牙国际法庭为了显示其权威,首席法官的座位就是照此御座仿制的。

各个宫室和廊道上为数众多的壁画,集中代表了米诺斯艺术的水平,使整座王宫建筑更加光彩夺目。

国王觐见室内壁画有三只鹰头狮身、带有翅膀和蛇尾的怪兽,伏在芦苇中眈眈恶视。

据说此怪的头、身、尾分别代表天上、地面、地下的神灵,是克里特人膜拜的图腾。

壁画画面款式奇特、色彩鲜艳,形象生动,与御座一起显示了集政权和神权为一体的专制国王的威严。

王后寝宫里的那幅“海豚戏水图”,描述一群海豚在大海中遨游,构图简单而生动流畅,极富装饰效果;海豚蓝色的基调,与窗外蓝色的海洋和蓝色的天空构成极其和谐的整体。

教材中的那幅三名青年男女“斗牛”的壁画,在米诺斯艺术中规模最大,最有力度,描写的是米诺斯人宗教典礼的场面:占去绝大部分画面的黄牛正向前猛冲,两个肤色较浅的细腰女孩,一个在前按住了牛头,一个则将一名举行典礼的肤色较深但体态轻盈、身着红装的少男抛向牛背,少年在空中做完空翻动作后,稳稳地倒立在牛背上。

关于“富丽而神秘的宫殿”这一目的教学。

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克里特文明(米诺斯文明)以及几个与之相关联的概念,如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米诺斯人等。

爱琴文明是指爱琴海地区的青铜文明,以克里特岛和希腊的迈锡尼两地为主,亦称克里特──迈锡尼文化。

按希腊神话克里特岛有米诺斯王的传说,学者们遂称克诺索斯的王朝为米诺斯王朝,克里特文化亦称米诺斯文明。

创造米诺斯文明的克里特人称之为米诺斯人。

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明确米诺斯文明的形成、发展、繁荣、衰落的时间、空间概念及城市和宫殿的兴衰轨迹。

克里特岛位于爱琴海南部(或者说位于地中海东部的中心),它如长船般横列于希腊与北非之间,东西长约250公里,南北12~60公里。

克里特岛位置优越,海运方便,成为南连埃及、北通希腊的枢纽。

米诺斯文明的早期(古王宫时期,约公元前1900年~公元前1700年),克里特岛出现了一批相当规模的城市,如克诺索斯、费斯托斯、马利亚等。

约公元前1700年~公元前1450年是米诺斯文明的繁荣时期(新王宫时期),这时他们建造了比原来更加富丽堂皇的新宫殿。

约公元前1450年~公元前1100年(后王宫时期),大陆上的希腊人占领了克诺索斯王宫,并统治克里特岛,标志着米诺斯文明的衰落。

在此,为加深对米诺斯文明的了解,设计了几个问题。

(1)米诺斯文明与中国的什么文明时间大致相同?夏商文明。

(2)为什么克里特岛的宫殿和城市会屡毁屡建?主要原因是克里特岛位于火山多发地带。

同时,米诺斯人比较富有且无所畏惧。

第三,关于克诺索斯城宫殿。

一是主要借助于计算机提供的图片和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宫殿的基本状况(具体内容见教学案例1)。

二是在掌握宫殿的概况后,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宫殿的特点。

设问:克诺索斯王宫有什么特点?可让学生分3组进行讨论,在交流各组结论后,由教师或同学归纳米诺斯宫殿的特点。

特点1:宫殿没有坚固的围墙和城堡。

(为什么克里特岛的宫殿和城市不同于其他文明国家的城市而不设城墙?一是因为克里特岛周围的海洋形成了天然屏障,敌人不易攻击岛屿,二是克里特人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足以从海上保卫岛屿。

)特点2:宫殿建筑结构复杂,有“迷宫”之称。

特点3:注意内部装饰精美和舒适,不求建筑外表美观。

例如,双斧大厅分内外两室,以折叠门扇相隔,冬可保暖,夏可通风,显示出米诺斯建筑的灵巧。

双斧大厅厅旁的王后寝宫则是一套典型的米诺斯豪华住房,王后寝室绘有海豚戏水的壁画,优美雅致,相连小间有浴室和冲水厕所,这种卫浴设备在古代是独一无二的。

特点4:宫殿功能的多样性。

宫殿不仅是米诺斯王朝的政治中心、宗教中心,而且是经济中心。

宫中有众多的库房,存放经济档案的办公室,征收税款的机关,还有众多的手工作坊。

关于“精美的艺术品”这一目的教学。

首先,要求学生了解米诺斯艺术中代表性的作品种类有哪些?(具体教学方法可参照后面的教学设计·案例2)其次,如何理解和把握米诺斯艺术作品的特点?要求学生在解读米诺斯艺术的代表作品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讨论,在讨论后归纳出米诺斯艺术作品的特点。

特点1:雅致。

米诺斯的艺术家和艺人们,不是替统治阶层歌功颂德,也不为某种宗教宣传教义,所以其作品没有古埃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宏大,也没有用以衬托芸芸众生渺小的雄伟神像,它少了豪奢,多了雅致。

特点2:自然。

米诺斯艺术崇尚自然,热爱自然,而不是服务于政治,歌颂独裁者,颂扬军功。

特点3:写实。

米诺斯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中很重要的一条是注重今世的生活。

所以他们的艺术作品总是描绘鲜花盛开、鱼翔鸟鸣的自然风光,喜气洋洋的节日场面,扣人心弦的竞技表演以及诸如此类的自由自在和安居乐业的情景。

第三,通过对米诺斯艺术作品的鉴赏和对米诺斯艺术特点的分析,让学生很自然地得出关于米诺艺术和艺术家所包含的素质:富于才华,敏于感受,优雅,快乐。

最后一个问题:米诺斯人为什么能留给我们色彩依旧艳丽的艺术作品?教材已有明确的答案,它显示出米诺斯人高超的彩绘保存技术。

关于“活跃的对外贸易”这一目的教学。

教师首先可以分析米诺斯经济的特点,主要是依靠贸易。

繁荣的对外贸易的表现,一是对外贸易的商品种类多,出口有橄榄油、葡萄酒、木材、羊毛、珠宝、印石、刀具、香水及药品,进口以粮食和金属制品为主。

二是贸易的区域广大,它与希腊、小亚细亚、西西里岛、地中海东岸、两河流域等都有频繁的贸易往来。

另外,应充分利用课本插图的《高达6英尺的大型坛罐》,设问:在米诺斯宫发掘出大批量的大型坛罐,这一现象可以说明什么问题?继而,要求学生讨论:为什么米诺斯有繁荣的对外贸易?教师可以从克里特岛的地理位置、米诺斯的经济、米诺斯的开放意识、海上安全保障诸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1)克里特岛地处地中海东部的中心位置,地理位置优越,海运方便,是南连埃及,北通希腊的交通枢纽,这对商业贸易极为理想。

(2)发达的手工业是对外贸易的基础,由于相对狭小的土地使得克里特岛的农业发展难以满足日益繁殖的人口,在寻求新的谋生手段时,就发展起以对外销售为主要目的的手工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