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规则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公园的规则》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公园的规则》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公园的规则》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关于公园的规则,并能够在公园中正确地行为。

2.培养幼儿遵守公共场所的规则意识。

3.促进幼儿发展社交技能。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内容是公园的规则。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公园的基本知识•公园是一个公共场所,需要大家共同维护。

•公园里有很多植物和动物,需要我们爱护。

2.公园里的行为规范•不随意跑动,避免打扰他人安静休息。

•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不攀爬花草树木等绿化设施,防止破坏公共财产。

•不随意摘花或摘果,保护公园内的花草。

三、教学方法1.活动导入:可带领幼儿到公园进行一个实地考察,让幼儿对公园有更直观的了解。

2.联想启发:老师可通过图片、视频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幼儿对公园的兴趣,引导幼儿自由联想,提高听说能力。

3.游戏模拟:老师可以模拟公园中的各种行为,让幼儿了解公园中的规则和行为准则并加以实践。

四、教学流程1. 活动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视频、图片、游戏等方式带领幼儿认识到公园的重要性,激发幼儿的兴趣。

###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话题讲解,让幼儿了解公园的基本知识,并介绍公园里的行为规范,引导幼儿注意公共场所的规则。

### 3. 游戏模拟(20分钟)教师在小组内设计基于公园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模拟各种情境,并要求幼儿尝试在游戏中进行各种行为,以达到教学目标。

### 4. 实践操作(2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公园进行现场实践操作,让幼儿在实践中掌握正确的公园行为规范。

五、课堂总结本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让幼儿学习了公园的规则及正确的行为准则。

让幼儿意识到公园是公众场所,需要大家共同维护。

在实践中让幼儿感受公园的美好,培养他们对美的情感体验,增强对社会规则和公物保护的意识。

最终促进幼儿积极向上的发展,健康成长。

校园里的规则教案

校园里的规则教案

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麻雀》这部小说的背景与作者,理解小说情节和人物性格。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独立的、深刻的文学感受,点燃他们对写作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小说情节、人物性格,感受小说的文学风格。

2.难点:如何帮助学生思考和表达个人的文学感受,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写作训练。

三、教学内容:一、导入(10分钟)1.几分钟的热身活动,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并建立起对教师的信任和情感联系。

2.介绍本课的主题,题目是《麻雀》读后感写作,重点是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激发写作兴趣,以及如何有效地写作并表达自己的文学感受。

二、正式教学(60分钟)1.作者背景和小说情节的简单介绍(10分钟)2.小说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等方面的分析和讨论(20分钟)3.学生阅读小说,写下个人观感,并在小组内进行分享和互相讨论(30分钟)三、作业布置(10分钟)1.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撰写一篇2000字以上的读后感文。

2.教师提供范文和写作指导,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丰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法:通过介绍小说背景和人物性格等方面,让学生对小说产生一定的兴趣和认知。

2.学生研读法:让学生阅读小说,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分享,丰富阅读体验,培养个人阅读和思考能力。

3.写作指导法:提供范文和写作指导,帮助学生写出自己的读后感,提高写作水平。

四、评估与反思:1.评估目标:考察学生在阅读小说、表达个人感受和撰写读后感方面的能力。

2.评估方案:通过作业的成果和课堂讨论的质量来评估学生的表现和掌握程度。

3.评估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总结教学方法的优缺点,并编辑出更加精细的教学方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9.生活离不开规则-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9.生活离不开规则-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9.生活离不开规则-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规则和重要的法律法规。

2.掌握一些常见的交通规则和安全常识。

3.学会遵守规则并且向他人宣传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观念。

2.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交通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3.增强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遵守规则是一种基本素质,是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方式。

2.增强学生保护生命、预防事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3.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养成珍爱公物、爱护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规则在生活中的作用活动目标了解各种规则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活动步骤1.老师向学生介绍各种规则在生活中的作用,包括:校规、社会规则、交通规则以及法律法规等。

2.老师和学生共同讨论生活中遇到的一些规则并解释其作用。

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各种规则的作用,能够更加自觉的遵守各种规定。

2. 排队的规则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排队的规则及其重要性。

活动步骤1.老师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人群中常见的好与坏的排队行为。

2.老师与学生共同探讨排队的规则及其重要性,并让学生进行模拟,锻炼学生的排队习惯。

活动效果学生能够了解什么是合理的排队行为,也会提高自我要求,自觉遵守排队规则。

3. 交通安全知识活动目标让学生掌握基础的交通安全知识。

活动步骤1.老师向学生讲解迎面而来行驶汽车的避让方法。

2.老师向学生讲解行人道和非行人道的区别,并介绍过马路的安全知识,包括:红灯停、绿灯行、看左右、听劝导等。

3.老师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过马路活动,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活动效果学生能够自觉了解行人通行的规则和行为的规范,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 大家一起整洁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社区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1.老师向学生讲解珍爱环境,爱护公共设施的意义。

2.老师与学生组织环境清理小组,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去体验造清洁的快乐。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 美丽的规则-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 美丽的规则-

9*美丽的规则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记述了“我们”乘车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出发,赶往南端菲律普岛看企鹅归巢的路上所看到的景象。

赞扬了人们自觉遵守行车规则的美德。

课文篇幅不长且语言浅显易懂,适宜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时,可放手让学生根据课后提示的要求自读课文,从朗读入手,以读来贯穿本次教学的始终。

1.帮助学生认识1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会“美丽的规则”的含义。

3.引导学生认识严格遵守规则的意义,提高遵守规则的自觉性。

重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体会“美丽的规则”的含义。

难点引导学生认识严格遵守规则的意义,提高遵守规则的自觉性。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有关澳大利亚企鹅岛和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有关交通规则等资料。

1课时一、新课导入1.在我国很多地方,我们都能不经意地看到一些不讲规则的不文明现象:公路上不讲交通规则,随意超车;电影院购票排队时,随意插队……你看到这些现象,是否也颇有感触呢?今天,我们就到澳大利亚的公路上去看一看,你会看到另一番规则之美、人性之美……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呢?(1)文中的“规则”指的是什么?(2)为什么说这规则是美丽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遍,读通文章。

2.学生自学生字,教师指导。

认识生字“澳”,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认识澳大利亚、墨尔本的菲律普岛。

3.结合课文,理解以下词语。

忧心忡忡:忡忡,忧愁的样子。

忧愁的心情。

炫耀:夸耀。

耀武扬威: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失衡:失去平衡。

三、品读课文,认知贯通1.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流畅,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独立自学,再进行小组交流。

(这篇课文记叙了“我们”乘车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出发,在赶往南端的菲律普岛看企鹅归巢的路上看到的景象,赞颂了人们自觉遵守行车规则的美德。

)2.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自学课文。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遵守规则》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遵守规则》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遵守规则》教案名称:遵守规则教学目标:1. 了解规则的重要性和意义;2. 掌握常见的生活规则和学习规则;3.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内容:1. 规则的定义和分类;2. 常见的生活规则和学习规则;3. 遵守规则的意义和好处。

教学方法:1. 观察法:观察学生对规则的理解和遵守情况;2. 倡导法:通过倡导和引导,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和习惯;3. 情景模拟法: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亲身体验规则的重要性和影响。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讨论并思考:什么是规则?规则有什么作用?2. 引导学生回忆并谈论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遵守的一些规则。

3.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规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会变得怎样?第二步:讲解(15分钟)1. 讲解规则的定义和分类,如生活规则、学习规则等。

2. 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介绍一些常见的生活规则和学习规则。

3. 讲解遵守规则的意义和好处,如维护秩序、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等。

第三步:活动和讨论(20分钟)1. 分小组讨论:列举一些学校和班级中的规则,并解释其意义和好处。

2. 小组展示并进行讨论,其他小组可以提出补充或反对意见。

第四步:情景模拟(25分钟)1. 安排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体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和影响。

2. 比如,模拟上课时的场景,学生分角色扮演老师、学生和违反规则的学生,情景模拟老师作出适当的反应。

3. 让学生根据情景模拟的经历,讨论并总结出学习规则的重要性和好处。

第五步:总结和延伸(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收获,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2. 引导学生思考:遵守规则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什么帮助?3. 延伸讨论:还有哪些场景下需要遵守规则?我们应该如何培养遵守规则的意识和习惯?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等用于导入和讲解的辅助资源;2. 情景模拟所需的道具和角色扮演任务卡。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9 美丽的规则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9 美丽的规则教案(教学设计)

③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这个句子。 2 我必须说,这是我平生所见过的最美 丽的
景观之一。
从这句话里你体会到什么? 3 “规则之美,人性之美”到底指的是什 么?
三、拓展延伸,以读带写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挖掘
2
语文(S)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9* 美丽的规则
1.生活中你还从哪些场景体会到了规则之 美?请写出美景图,感受规则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1
语文(S)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9* 美丽的规则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这个环节重点在于联系学
平时你在乘车上学、外出上课、游玩时,如 生的生活实际,回忆堵车时自 果遇到堵车,你的心情怎样?生活中为什么会经常 出现堵车的现象?“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如果 己的心理体验,激发学生向往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体会文章表达 的思想感情。 3. 帮助学生会写“聚、匆、概、梢、释、额、纽、旺、召”9 个生字,会认 “拣、隙、漾、匆、棠、额、纽”7 个生字,理解“大概、匆匆、树梢、释放、纽扣、 旺盛、聚精会神”等词语。
我们身边,花红柳绿、莺歌燕舞的春天美丽极
了,谁能用我们学过的诗句热情赞美生机盎然
的春天?
(二)学生背有关春天的古诗。 (三)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两句跟 “春”有关的诗句:“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
游人多处行。”
设计思路
第一段(1-2):我们迎着儿童 的涌流,挤进颐
语文(S)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9* 美丽的规则
语文(S)教学设计
教 材:语文(S)六年级下册 课 文:9 美丽的规则 板 块: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2课我们的班规我们订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2课我们的班规我们订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2课我们的班规我们订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班级规则的重要性,明确班级规则的目的和意义。

2.学习制定班级规则的科学方法,了解班级规则的基本要素。

3.认识班级规则的内容,掌握班级规则的基本要求。

4.了解班集体共同遵守规则的意义,培养班集体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班级规则的基本要素和制定班级规则的科学方法。

难点:如何培养班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提问法”、“讨论法”、“情景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内容分步骤介绍,通过学生互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掌握知识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你们班级有规定吗?你们觉得有班级规则的好处是什么?”2.呈现一张班级规则的海报,让学生看一看,了解随意性与规矩性的区别。

二、讲解班级规则的基本要素(1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一个问题:“制定班级规则应该考虑哪些因素?”通过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尝试回答。

2.老师讲解班级规则的基本要素:具体、明确、合理。

3.展示班级规则的范例,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整体概括。

三、探究班级规则的制定方法(20分钟)1.介绍制定班级规则的步骤:了解问题、制定规定、实行规定、检查规定。

2.分小组讨论制定班级规则的具体方法,各小组报告讨论结果。

3.展示班级规则的案例,与学生讨论,让学生了解如何用举例子的方法来展示班级规则的实施过程。

四、了解班级规则的内容(15分钟)1.分组讨论,了解班级规则的具体内容2. 师生互动,让学生猜测班级规则的具体内容3. 展示班级规则的案例,与学生一起确定班级规则的内容五、培养班级集体意识(15分钟)1.通过班集体活动,让学生明白班级集体的作用和力量。

2.让学生互相制定规矩,让学生自己制定班级规则3.通过学生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如何合作完成任务。

六、巩固(10分钟)1.通过对学生的反馈,让学生证明自己是否理解了班级规则的基本要素和制定方法2.老师对学生提问答案进行点评。

守则规范伴我行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守则规范伴我行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守则规范伴我行主题班会教案三篇学习《守则》、《规范》的内容,帮助学生树立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下面是带来的三篇守则规范伴我行主题班会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守则规范伴我行主题班会教案1班会主题:我如何践行守则规范活动时间:20__年4月3日第5周星期五活动目标:1、学习《守则》、《规范》的内容,帮助学生树立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2、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牢固树立规范意识,增强自觉性。

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做讲文明守规范的好学生。

活动准备:1、准备《守则》、《规范》为内容的题目2、印发《守则》、《规范》,组织学生学习3、根据《守则》、《规范》的有关内容,写演讲稿4、“规范学生”达标章若干个,光荣花若干朵。

活动形式:主题班会班会过程:(一)主持人宣布班会开始同学们,这次班会的主题是——文明礼仪。

也许有些同学会觉得这个主题与自己无关紧要,但是讲究文明礼仪在当今社会已越来越重要了,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对个人的成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这次的班会我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

(二) 看图,说一说,议一议1 上课铃响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做好课前准备,安静等老师来上课) 2 上课可以随便说话吗有事情怎么办(先举手,再发言) 3 课堂上可以做小动作吗(不可以,这会影响学习,影响别人学习) (三) 结合本班实际,表扬能遵守课堂纪律的同学,教育不够自觉守纪律的学生.(四) 结合本班实际,讲讲在校园里参加课间活动的一些常规要求:1 教室门口比较窄,离开教室应有秩序,不要争先恐后. 2在教室及走廊行走,应轻步慢走,不能追逐打闹,否则很容易因碰撞而出现不友好的行为. 3 上下楼梯靠右走,楼梯是上下楼的必经之路,为了保证安全,必须按各自方向上楼.4 玩游戏要到操场玩耍,并且要守秩序,排好队,遵守游戏规则. (五) 结合本班实际,讲讲在校园里参加课间活动的一些常规要求: 1 教室门口比较窄,离开教室应有秩序,不要争先恐后. 2 在教室及走廊行走,应轻步慢走,不能追逐打闹,否则很容易因碰撞而出现不友好的行为. 3上下楼梯靠右走,楼梯是上下楼的必经之路,为了保证安全,必须按各自方向上楼. 4 玩游戏要到操场玩耍,并且要守秩序,排好队,遵守游戏规则. (六)你最喜欢哪些课间活动说说怎样玩才能有秩序又有趣(七) 小结刚才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希望每个同学今后都要遵守课堂纪律,上课铃响后立即进教室,课本文具摆放好,安静地等老师来上课;课堂上不要随便说话,要发言,先举手;专心听课,不做小动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丽的规则教案
9 美丽的规则
一、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记叙了“我们”乘车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出发,赶往南端菲律普岛看企鹅归巢的路上看到的景象。

赞颂了人们自觉遵守行车规则的美德。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会“美丽的规则”的含义,提高遵守规则的自
觉性。

2、帮助学生认识一个生字“澳”,读读记记::“忧心忡忡、成千上万、炫
耀、耀武扬威、依然、密密麻麻、失衡”等词语。

三、教学重点:
让学生读懂课文,体会“美丽的规则”的含义。

四、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认识严格遵守规则的意义,提高遵守规则的自觉性。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质疑课题
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

意思是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守规则,否则就无法成功。

规则如此重要,那么我们生活当中存在哪些规则呢,不仅如此,国家的法律是一种规则,社会公德是一种规则,中小学生守则也是一种规则,学校的规章制度也是一种规则,只有通过遵守这些规则,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才能有序、正常地进行。

今天,我们继续跟随作者的脚步,去赏析一篇有关“规则”的文章。

请大家齐读课题。

(老师板书课题——美丽的规则)
生:美丽的规则。

师:就像大家刚才所说的那样规则就是规定,就是冰冷无情的条例,毫无美感可言,可是作者却说它是美丽的——请大家再读课题。

生:美丽的规则。

师:那么由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什么问题,
生:规则不是冷冰冰的吗,为什么是美丽的,
生:文章的规则是指什么规则,
生: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或启发,
生:是什么让规则这么美丽呢,
师:好~我把大家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师板书——是何规则,为何美丽,有何启示,)
二、自由朗读课文,自主探究
1、课文讲的是什么规则,我国有哪些规则,
交通规则; 红绿灯,人行道,机动车道,不准酒后驾车.、靠右行驶.......
2、文中讲述的又是哪个国家的交通规则呢,这个国家与我国的交规有何不同,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Australia)是全球土地面积第六大的国家,总共人数,,,,万,没有我们湖南省多);
澳洲是靠左行使,跟国内正好相反,国内是靠右行驶。

(和历史传统有关系) 3、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傍晚时,我们在赶往菲律普岛观看企鹅归巢的路上所看到的行车之美。

)()(简介企鹅岛)他们在去企鹅岛的路上遇到了什么情况,为什么会忧心忡忡,(解释忧心忡忡)
4、作者担心堵车的情况发生了吗,那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出乎意料),找出课文原话,有何感受,
“我们终于注意到,对面驶过来的所有车辆,没有一辆越过白线。

”(惊讶) 5、白线意味着什么,有了白线,是不是所有车辆都不会越过白线呢,说说你在马路上的见闻
白线代表交通规则,因为白线就是用来把两条车道隔开的,禁止车辆跨越。

6、白线代表的规则创造了一种怎样的景观呢,读完之后你有何感受,
就是这条白线把它分成了两条道路,还有从南向北开来的车子没有一辆越过白线。

“这是一条左右极不平衡的道,一边是光光的道路,一边是密密麻麻的车子。


惊讶,墨尔本人眼中是习以为常的,但在作者眼里却是非常罕见的。

用惊讶的语气读一读。

感叹句,加上呀、啊这些语气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惊讶之情,试一试 7、“然而没有一个“聪明人”试图去破坏这样的秩序,要知道,这里是荒凉的澳大利亚最南端,没有警察,也没有监视器,有的只是车道中间的一道白线,一道看起来似乎毫无约束力的白线。


先读,这里有一个词语“聪明人”,做何理解,双引号的用法
表面意思:
实际上指: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
8、这些所谓“聪明人”不遵守交通规则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呢,
我们国家还有很多人闯红灯不走斑马线,酒后开车等现象屡见不鲜,我感到我国人民对白线的忽视。

每年因车祸而死的人高达十几二十万,而且每年都在快速递增。

占全世界的十分之一。

“要知道”表示强调,
9、看到这样的景观,你们除了感到惊讶还有别的感受吗,谁想读一读,读出你赞叹的感受
赞叹之情(羡慕)、了不起、素质之高(再读)
10、虽然这是失衡的景观,丝毫没有美感可言。

但这路上车子井然有序,你们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它留给我的印象,甚至要比后来我们看到的可爱的小企鹅还要深刻。

”的答案有了吧,
美的感动、惊讶、赞美、高素质、遵守规则、
因为我从那条流淌的车灯之河中,看到了规则之美、人性之美。

11、如何理解“规则之美、人性之美”,
看到“规则之美”是因为:正是有了规则(白线)的存在,才出现了车流行进时井然有序的和谐美好的情景;看到“人性之美”是因为:正是由于人们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维护交通秩序,这条车灯之河才能得以顺畅流淌。

这里的“规则之美、人性之美”不仅指最美丽的这种“失衡”的图景,也指创造这种美景的人们自学遵守规则的道德美。

既点明了文章的主题,也照应了文章题目。

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三、心得体会,谈谈你的收获。

(自由谈论)
应该怎么样
不应该怎样
关心他人,爱护自己,遵守规则,规则在我心.....
四、小结
说的非常棒,孩子们你们太了不起了,我突然有一种感觉,我上的不再是一节语文课,而是上成了一节安全教育课,。

行车有交通规则,竞赛有比赛规则,玩耍有游戏规则。

正因为有了规则。

我们的生活才会有秩序,正因为遵守了规则,人与人之间才能和睦相处;正因为遵守了规则,我们的社会才可以安定祥和。

而规则,是需要我们每个人去自觉遵守,用心维护的~最后,我想说规则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
板书设计:
美丽的规则是何规则, ?
规则人性为何美丽,
?
白线——景观有何启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